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珍玉食-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他那腿也遭了不少罪。可把董香香担心坏了。
她思来想去,就忍不住对谢三说。“三哥,咱们这八珍斋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就算师傅们是铁打的,也会熬不住。”
谢三听了媳妇的话,手里的动作就是一顿。他随口说道:“那你打算怎么样?再招白案大师傅过来么?还是咱们先关了几家店在重新调整一下?”
“再招白案大师傅这是其一。另一方面,三哥,我想着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开个小糕点厂,先试试水?然后,尝试引进一些方便做点心的机器。”
董香香这话一说出口,谢三就是一惊。
其实,早几年,他也动过开糕点厂这个心思。他甚至还特意去参观过马叔的国营糕点厂。
可是,那家糕点厂机械化程度也并不是特别高,大多还是工人们人工在手工制作点心。除了大型烤箱,晒饼生产线,大型搅拌机,其他也跟他们家这手工作坊相差不大。
第158章 1988回家过年
017 1988回家过年
一直忙到大年二十九的上午,所有人才停下了手里的活; 最后一批京八件礼盒也被运送到了各个糕点铺里。
趁着下午没客人的时候; 董香香带着所有厨师和员工在八珍玉食府开了一次年会。
会上,董香香亲自给所有员工和厨师发了红包。这一年表现特别出色的先进员工自然也获得了额外的奖励。
在享受了丰盛的一餐之后; 所有的厨师都回家过年了; 销售人员还要再站好最后一班岗。
那天晚上; 董香香特意把谢三、白师傅、冯七师傅召集到一起,宣布了一件事情。
由于这几年他们的糕点铺的买卖越做越好; 等到明年还有更进一步。
所以; 董香香在跟谢三商量之后,决定正式分股份,暂时拟定白师傅和冯七师傅各占10%,董香香占41%,谢三占了39%。
董香香这么一分股份; 顿时就弄得两位大师傅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本来就是董香香在经营的店; 这些年,给他们的钱从来也没少过。白师傅和冯七也挺知足。
怎么香香突然就开始想起要分股份来了?
白师傅就忍不住开口道:“我早就把你们当亲人了,你们也曾说过给我们两口养老,现在你又要给我这股份干嘛,我拿了它也没什么用。不如你收回去,将来留给猴哥和猴妹就好。”
董香香却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将来我自然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份。只是这本来就该是属于师傅您的。倘若没有师傅一直在辛辛苦苦地坐镇; 八珍斋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到这种程度。
等过了年; 咱们八珍斋的买卖肯定还要继续往大做。倒不如先分了这股份的好。不如这样; 股份您拿着,等将来您愿意给谁就给谁好了。”
白师傅听了之后,只得点头答应了下来。
冯七这边已经完全被吓住了。
董香香的八珍斋糕点铺现在就有10家分店,将来还要继续扩大发展,他单单只是管理一家茶楼,就拿这么多股份实在受之有愧。
更何况当初如果不是谢家收留他,他说不定早就想不开寻死去了。
所以,冯七坚决不肯拿这股份,他甚至连1%都不想要。董香香却坚持让他做股东。
最后,两方一商量,谢三和白师傅也在一旁劝,冯七拿了5%。
股份的事谈妥之后,就等着年后要走法律程序了。
事后,马姐听说了这档子事,也是吓了一跳。
这么算来,以后他们一家就算是给自家买卖打工了。没办法,她男人变成股东了。
自此,马姐工作起来也就更加上心了。
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了,到了大年三十,按照惯例,谢家是要做一大桌传统点心,给两个小猴庆祝生日的。
白师傅和冯七两位白案大师傅一时技痒,干脆就把平生所学本领都拿出来,各自做了半桌点心,给家里人品尝鉴赏。
两人心里也有点一争高下的意思。
白师傅做点心的风格就是大开大合,却在点心的味道和口感上精益求精。
冯七那边就是精雕细琢,把所有的点心做得像艺术品一般的华美。
刚好1988年又是龙年,冯七还特意又做了飞龙在天的面塑摆在正中。
他的龙一上桌,马上就吸引了小猴哥哥和小猴妹妹的关注。
倒是谢三抓起了白师傅做得点心,细细品尝起来,直说白师傅的手艺又精进了。
那白师傅也高兴不起来,他眼见着他的小果子和小动物都被小孙子们给忽视了。于是看着冯七做的那些糕点,就忍不住骂道:
“哼,华而不实,也就是一些样子货。”
冯七看他这样,就忍不住嘲笑道:“得了吧,老白你就是在嫉妒我。有本事你也来个面塑呀。”
白师傅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嘴里骂道:“你可别忘了,我前些年可转行做过木匠,你当我不会做面雕么?我只是懒得弄这些花活罢了。
点心就是点心,好吃,样子够看也就罢了。何必像你那样,为了一只不怎么好吃的龙,耗费那么多心力。”
冯七就笑着说道:“可你看那两个小猴子多喜欢我的面塑。很多时候,点心可不单单只是为了口腹之欲,看着也得赏心悦目才是。”
两个爷爷辈的倔脾气中年人一时间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
最后,还是两个小猴硬生生地把他们拉过去坐在首位,这两人才冷哼一声,算是勉强平息了心中的不快。
大家这才坐在一起开始品尝点心。只是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们都不会说,那边的点心好吃。
被逼问急了,也只说两边点心一样好。
弄得白师傅和冯七都有些自讨没趣。
直到了晚上,正式年夜饭也都端了上来,两人又喝干了一杯酒,再加上谢三从中调和。两位大师傅这才缓和了下来。
其实,想想也是,冯白两家的点心之争,都争了好几代了也没分出个高下。现在又怎么可能有什么结果。
董香香看着猴哥猴妹,原本很开心地吃着点心。可吃着吃着,猴哥突然停了下来。看着空出的那个位子,脸上的笑容都淡了许多。
董香香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小猴哥哥这是又想起欢欢来了。
到现在,欢欢已经走了半年多了。
她儿子也慢慢地从一个无法无天的小孙悟空,逐渐变成了一个有点明白事理,行事颇有章法的孩子。
前些日子,董香香在忙里偷闲的时候,去书房里一看,小猴哥哥正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写大字呢。
当时,谢三并不在家,出去谈买卖去了,也没有人看着孩子,可是小猴哥哥却一个人很认真地练着大字。
那一瞬间,董香香似乎透过她的儿子,看见了欢欢刚来他们家时的样子。
后来,董香香慢慢地就发现,他们家小猴哥哥似乎也越来越像三哥了。虽然,偶尔也会胡闹,也会在家中长辈面前撒娇耍赖。
可是,这孩子却越来越像谢家的男孩子了。也越来越有小哥哥的样子了。他甚至可以稳稳地抱起马小宝。
董香香也不知道这到底算好还是算坏。谢三却说,孩子么,都是这样慢慢懂事的。
这半年来,董香香一直哄着孩子,也宠着他们。生怕他们因为欢欢的离开太过伤心。
在她和小江老师的细心呵护下,两个孩子到底是走过来了。
只不过,小猴哥哥的性格比较外向,所以他的喜怒都会放在脸上。
小猴妹妹的性格却安静内敛。很多时候还要猴哥来提醒,董香香才会发现猴妹妹的一些想法。
不管怎么说,两个孩子都算是成长了。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大家围着满满一桌子。
董香香眼看着两个孩子慢慢地振作起来,又热热闹闹地开始吃饭。与此同时,她也忍不住开心起来。
董香香甚至觉得他们家的两个小猴子,就是全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了。她以看着他们一点一点地成长为荣。
吃完饭,开始像往年一样看春晚。
女人们又拿出了饺子馅料,开始擀皮包饺子。外面时不时就传来一声鞭炮震天响。
孩子们吃着瓜果,跟长辈们一起看着电视。
长辈们忙了一年,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说笑。
也就在这个时候,谢三突然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快九点半了。
他起身穿上大衣,离开了客厅,董香香还以为他要出去洗手呢。
哪里想到,又过了一会儿,谢三打着一把大伞,踏着夜色,带来了一身毛领大衣,脚踩马靴的清雅少年。
小猴哥和小猴妹一看见那抹熟悉的身影,简直都疯了。
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到那个少年面前,紧紧地抱住他的腰和手臂。嘴里埋怨着,却几乎要哭出来。
“哥哥,你怎么才回来呀?”小猴哥哥问。
“年夜饭都吃过了。”小猴妹妹接话道。
半年不见,王承欢身子骨长开了不少,已经奔向一米七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半大的孩子,整个人气场都变了不少,眼角眉梢都多了几分清冷。
他虽然还不满14岁,身上却带着一种说不出沉稳从容。
当然,这只是他进屋时的样子。等到弟弟妹妹冲过来簇拥着他抱着他,埋怨他为什么才回来的时候,一时间他几乎差点没绷住,眼圈都红了起来。
他也忍不住搂住年幼的弟弟妹妹,沙哑地说道:“我也想着就算不能回家里吃年夜饭,至少也要给你们庆祝生日,送来礼物才是。不然,你们两个指不定哭闹成什么样子呢!”
小猴哥哥就吵着说:“我们已经长大了,才不会苦恼呢!”
小猴妹妹也抢着说:“最近,猴哥都不爬树了。也有好好按时做功课,完成爸爸布置的课业。哥哥说得话,猴哥都听了。”
欢欢听了这话,情绪就更激动了。
这时,谢三拿着毛巾过来,赶紧先把两个小猴赶开,这才开始给承欢拍掉身上的风雪和寒气。把大衣帮他脱下来,又倒了热茶给他喝。
此时,董香香也去厨房煮了一锅饺子,又摆上一些小菜,先给欢欢垫垫肚子。
承欢却笑着说道:“小舅妈,您也别忙了。我在那边吃了年夜饭,只是那边是没有点心。如果方便的话,舅妈拿些果子点心给我吃就是了。不拘是什么。离开家半年,我是做梦都想吃家里的点心呢。”
董香香连忙又去厨房里,端了好几碟点心过来。
这时,谢三带着两个孩子也陪承欢坐在桌前开始吃。
不知什么时候,白师傅师母、冯叔一家、甚至老太太已经回房休息去了。
整个大厅里,就只剩下他们一家人。
电视里,播放着热热闹闹的春节晚会,谢三带着三孩子抢点心,闹成了一团。
董香香又端了一盘饺子进来。
站在门口看去,她只觉得短短半年,欢欢似乎长大了许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发型的缘故。她突然觉得欢欢是好像不那么像三哥了。反而多了几分王恒的影子。
也来不及想太多,承欢见小舅妈又端了饺子过来,就连忙招呼道:“舅妈,您可别再忙了。坐下同我们一起吃就是了。”
董香香放好了饺子,这才坐了下来,端起一杯热茶,看着三哥继续带着三哥孩子吃点心。
直到吃饱了喝足了,欢欢才拿出生日礼物。
给小猴哥哥的礼物是一个铁皮军舰模型。小猴哥哥看见这么一个仿真的军舰,整个人都惊呆了。
董香香也曾经给他们买过铁皮争气火车,铁皮机器人。
可小猴哥哥还从没看见过这种铁皮军舰,一时间,他真是喜欢的不行了。忍不住直绕着这个军舰转圈圈。
再一看,欢欢送给小猴妹妹的是一台电子琴。
小猴妹妹看着这琴也是一脸惊喜,马上就让爸爸插上电,她想弹弹看。
欢欢干脆就坐在一边,教她弹多瑞米法索拉西。
小猴哥哥这时也放下了军舰,凑过去跟他们一起玩电子琴。
董香香看着欢欢给小猴子们弹出小星星。
这才意识到,她好像也该让孩子们学点才艺了。也不必学太多,学太精,陶冶一下情操也是好的。
就这样玩到了半夜,十二点都过了,电视台也都变成了雪花,孩子们才各自回房睡了。
欢欢的被子都是早早就晒过的。
董香香去把猴哥猴妹安排睡下了。谢三却特意过来陪欢欢聊了几句。
“你回到王家还习惯么?”谢三问。
欢欢点头道。“太爷爷很喜欢我,爷爷也很喜欢我。其他堂兄弟虽然不太亲近,却也没有多大影响。现在,我住在太爷爷那里。他偶尔也会跟我说起外祖和曾外祖的事。”
欢欢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了小舅舅一眼,才接着说下去。
“太爷爷说,本来爸爸和妈妈就应该在一起的。他们也算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谢三听了外甥的话,忍不住撇了撇嘴,只是看着外甥那双黑黝黝的眼睛,他到底也没说什么。
只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忍不住问欢欢:“那你爸呢,他没跟你住一起?”
欢欢摇头道:“我过去以后,我爸也陪着到那边住了。只是他工作太忙,有时候不回去。”
谢三心里对王恒这种做法,多少有些不满。
只是,他又不得不承认,王恒这也是为他儿子做了最好的安排。
到了最后,所有的担心和不满都化作了一声叹息。谢三只得温声对欢欢说道:“早点睡吧,你明天不是还要回去么?”
欢欢乖乖地躺在床上,任由小舅舅帮他盖好被子,塞好了被角。
事到如今,再说什么也是徒劳。
谢三走到门口,快要关灯的时候,突然忍不住又问道:“欢欢,要不要小舅舅陪你睡呀?”
欢欢听了这话,忍不住抿嘴笑了。“不用了,小舅舅,我已经长大了。”
谢三又说:“以后你累了,或者觉得心里不痛快,或者是想家了,就跟你爸爸说,他会把你送过来的。哪怕只是休息几天也好。”
欢欢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嘴里却说。“舅舅,我明白这些的。我的日子挺好的,太爷爷很喜欢我。倒是小舅舅,半年不见,你变得好生婆妈。”
谢三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变,冷哼一声。“这才多久,竟然嫌弃你小舅舅来了。这些日子,功课有按时做么?”
欢欢笑得更开心了,嘴里说道。
“有,太爷爷说,我的书法和学识都是家中小辈里最好的,所以,他又找了老师特意教我读书,写字。”
谢三听了这话,心里才稍微好过些。就对欢欢说道:“那就好,功课切不可落下。”
两人又说了几句,谢三才关灯,走了出去。
面对还是一团孩子气的小外甥,谢三突然觉得心里有些发堵。
回到房里之后,董香香见她男人不高兴,只得温声宽慰他。
“你小时候也是祖父带大,现在欢欢被曾祖父教养,这也是件好事吧?”
谢三却皱着眉头说道:“我听祖父提起过,王家太爷早年弃文从武,是个果断杀伐的霸道性子。我实在难以想象欢欢在他身边会是什么样子。”
董香香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得继续说道:“或许,那位老爷子早年脾气不好。可是现在,他都已经上了年纪,说不准性格早就变了。三哥,你也不要想太多才是。”
此时,早就过了午夜,已经算是大年初一了。
谢三也知道再继续折腾,香香也一宿都别想睡了。于是,只得关了灯,搂着媳妇睡了。
黑暗中,董香香把头埋在他怀里,轻轻说道:“孩子既然做了选择,咱们当长辈的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想方设法支持他,给他当后盾。至少,也不能拖他后腿才是。”
谢三觉得董香香说得有理,一转身轻轻地搂住了她的腰,两人就这样相依相偎着睡去。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晨,董香香被一阵鞭炮声吵醒。
洗漱之后,董香香进了厨房里,和老太太、白师母、马姐一起张罗着一家老小的吃食。
欢欢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昨天来得太匆忙,没有带换洗的衣服。
他纠结着穿昨天的衬衫起床,打开柜门一看,里面放着整整齐齐的新衣服。
他实在没想到,就算他离开了家里,小舅妈还是按季节给他添置新衣服。
欢欢颤抖着手,拿起最上面的新衣服一看,果然是很符合小舅妈的喜好。不是名牌,也不是高级定制,就只是适合小孩穿得,质地精良的衣服。
在夹克的下面,欢欢还翻到了一件纯手工制作的毛衣,一看就是小舅妈亲自打的。小舅妈去年冬天花了很长实践,才学会了菱形格图案的打法。
她学会的时候已经赶不及织来穿了,所以,小舅妈就说,明年一定给三个孩子每人打一件毛衣。
那时候,小舅舅还闹意见来着,说她只顾着孩子,都不给自己男人打毛衣。
没办法,小舅妈只能哄他,说到时候一定先给他打第一件。
小舅舅那才作罢。
欢欢看见这件天蓝色的毛衣,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忍不住把它套在了身上试试。
小舅妈大概也知道他可能会长高,所以织的时候,还特意放了大了一圈。
只是没想到,他这半年长得实在太快。所以,袖子稍微有些短了。
欢欢穿上这毛衣,就舍不得脱了。干脆就把毛衣套在里面,外面又加了个夹克外套就出门了。
出门一看,猴哥正拉着猴妹跑来找他出去放炮竹。
欢欢一看,顿时就有些哭笑不得,两个小猴身上也穿着宽宽大大的同款毛衣呢。
就连胸前的菱形块样式都是一模一样的。
欢欢实在忍不住想,原来小舅妈去年学了整整一个冬天,就只学会了这种最简单的款式?
偏偏小舅舅当时还因为这样一个胖乎乎的毛衣跟他们吃醋来着。
也不知道,小舅舅今年收到小舅妈的毛衣,有没有勇气把它穿在身上?
大概是回家的缘故,欢欢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也跟着小猴子们出去疯跑了一圈。
等到放完炮竹回到家里,也到了吃早饭的时间了。
进了客厅里一看,小舅舅果然也穿着那件他们同款的毛衣。
此时,他正一脸严肃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呢。
白师傅和冯师傅聊天的时候,总是忍不住下意识地偷瞄小舅舅的毛衣几眼。
然而,小舅舅却像是完全没有感觉到似的。
一时间,看着欢欢有点哭笑不得。
小孩子穿上这款肥版毛衣,只会显得圆滚滚的很可爱。
可他小舅舅30多岁的老男人了,穿上这件毛衣,简直就是老黄瓜刷绿漆,在装嫩。
欢欢看见小舅舅那副全然无所谓的样子,笑得肠子都快打结了。只是他却智能继续忍着。
直到吃饭的时候,小猴哥哥突然说了一句。“嗯,爸爸的毛衣比我们的毛衣长很多。”
欢欢一下子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大家都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只是看着他笑成那样,倒也没说什么。
于是,整个大年初一,欢欢的心情都非常好,一直持续到家里人过来接他。
小舅妈又送给他一盒胖乎乎的小动物点心,做新年礼物。为了这个礼物,她悄悄地忙了一上午。
欢欢也没说什么,只是拿着礼物,挥别了亲人们,上了汽车。
在车上,看着那盒手工制作的小动物点心,欢欢忍不住想,原来小舅妈的品味从来没有变过,不论是糕点还是毛衣,她都喜欢胖乎乎的。
欢欢拿起一只胖乎乎的小金鱼放进了嘴里,他身上还穿着一件胖乎乎的温暖牌毛衣。
第159章 1988机缘
018 1988机缘
不管怎么说; 因为欢欢回来过年了; 谢家人都感到很开心。
两个小猴到底是长大了; 他们很珍惜跟欢欢一起团聚的时光; 却并没有因为欢欢的离开而痛哭流涕。而是,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笑着送别了哥哥。
1988年的大年初二,谢三按照惯例; 开车带着一家人去昌平的姥姥家串门。
小猴哥哥和小猴妹妹今年已经七岁了,元宝也快七岁了。他们都已经成了大孩子了。慢慢地也就明白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只是,猴哥猴妹是不会管元宝叫小舅舅的; 他们仍是最要好的小伙伴。
许国梁和梁冰的女儿妞妞也已经快到2岁了。
许国梁很宝贝这个女儿,他引经据典,翻阅无数古籍,最后给女儿取了许诗文这个大名。
家里人却喜欢称呼她为小妞妞。
小妞妞的长得像爸爸多些; 性子却比较像妈妈,这孩子比较活泼,已经会叫人,说简单的话了。
当初梁冰怀孕的时候,董香香也曾经几次去看望她; 跟她说了一些怀孕的注意事项。
梁冰生孩子的时候; 许国梁整个人都已经傻掉了。
在医院里; 也是董香香跟着忙前忙后的办手续。
女儿顺利生下来以后; 梁冰的母亲帮着她坐月子。那董香香也隔三差五地去送一些滋补汤营养品。
梁母本来出身好; 性子也有些高傲。
之前; 她还有点看不上许家人。只是女儿和丈夫都很满意这桩婚事; 她也不好再反对下去。
梁冰嫁人后,梁母生怕婆家对自己女儿不好。在态度上,也慢慢地收敛了不少。只是偶尔还是会瞧不上许家人。
许母是个做生意的女人,这些年她跟各式各样的人都打过交道。梁母的性子,她自然一眼就看穿了。
许母觉得梁母有些虚荣,也有些势利眼。但这并不影响她对梁冰这个儿媳妇的喜爱。
等到梁冰一生孩子,董香香代替母亲亲力亲为地照顾梁冰。她为人体贴,做事又周到,而且还挺大方,对梁冰也不小气。
倘若不是梁母已经退休了,说不定董香香还要照顾梁冰坐月子呢。
这样几次三番接触下来,梁母对董香香的印象就完全改观了。
私底下,梁母还忍不住对梁冰说:
“你这小姑子为人处事真是没得说,依我看来她倒许国梁强上百倍。这董香香也就性子柔和了点,其他的还真是样样都周全。
她给你带过来的汤,都是上好的老母鸡炖的,火候也都熬得到家了,味道也好,肉也都炖烂了。看她把你喂的,都不爱吃你妈给你做得东西了。”
梁冰就笑道:“所以,我才跟她要好。说来也奇怪,我和香香倒是真投脾气。妈,你也别太埋怨国梁了,他也真心待我好。自打我们结婚之后,他看我工作忙,怕我累着,一直在家里给我做饭呢,平时家务也是他做得多。”
梁母听了这话,就忍不住耻笑一声。“快别提了,就他那样笨手笨脚的,还想帮你坐月子呢。看他做得那鸡汤什么玩意呀,你不爱喝,他又舍不得倒,全都自己给喝了。”
她嘴上虽然嫌弃许国梁,一百八十个看不上这女婿。
可是,就冲着许国梁那么疼梁冰,梁母其实心里还挺满意这桩婚事的。
梁冰出了月子,董香香也经常带着孩子过去看望梁冰。
几个孩子到现在都熟了,猴哥猴妹很自然地照顾着妞妞这个小表妹。
再加上元宝这个小舅舅,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可热闹了。
女人们也像往常那样,留在厨房里一边准备午饭,一边聊着家常。
只是董香香刚刚注意到,马叔虽然看似开心,但是实际上情绪并不太好,甚至还有点黑眼圈。
因为有梁冰在,她也不好直接问母亲,马叔到底是怎么了?
直到过了一会儿,梁冰出去看了看妞妞。几个孩子又闹着要出去玩。
没办法,许国梁和梁冰两口子收拾好东西,就带着四个孩子出去走走转转。
董香香这才借机跟许母问了马叔的情况。
说起自己的丈夫,许母忍不住叹了口气。
“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这几年国企都在改革。从前两年开始,你马叔的厂子做得糕点就不再统一往上送了。超出计划的产品,他们要自己想办法销售出去。
你马叔人脉倒也挺广,我那边也没少帮着他张罗。这两年总算是卖出去了。可是由于厂里的产品单一,只有瓜子酥这个王牌产品卖得好。
你马叔总担心这样下去,厂子会不行的。他现在还不到五十岁,为了这厂子没少费心血。到了现在,他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厂子就这么耗下去。
偏偏厂子里的工人们都还没有转过弯来,还一直抱着国家会给他们发工资的想法。现在几百人的生计实际上都抗在了你马叔的肩膀上。这几个月来,他压力特别大。
要我说,这两年,国营厂子倒不如我们的乡镇企业发展得好。我就想着实在不行,就让老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跟我一起在小西庄瓜子厂干就是了。”
董香香听了这话,连忙开口劝道:“妈,这话您可千万别跟马叔说。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个有闯劲的一厂之长。您要说了这话,就跟打了他的脸没什么两样。”
许母皱着眉头看着董香香,嘴里却说道。“我也知道这些道理,自然不会跟他直接这么说的,这不是就跟你先发发牢骚么?唉,我也是真心疼这犟脾气老头子。你是不知道,老马为了这个糕点厂子的发展弹精竭虑的,晚上都是很晚才睡。
这不是,他让鲁师傅帮着开发新产品么?鲁师傅倒是也做出一些来,只是那些新产品根本就卖不出去。鲁师傅也因为这事,急得大病一场。唉,这还真是都赶到一起去了。”
许母说完,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董香香一听鲁师傅病了,眉头就皱起来了。
当年鲁师傅当年对董香香也有半师情谊,跟她探讨过不少的白案厨艺。又因为投缘,收了董香香做了干女儿。
念高中时,董香香跟鲁家人感情都不错。有段时间,周末都是在鲁家过的。
这些年,就算董香香嫁到了京城,两家也没断了往来。
董香香逢年过节,也都会去看望鲁师傅一家。
董香香心里很担心,就忍不住问道:“那干爹现在怎么样了?”
“鲁师傅那就是急出来的病,也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医生建议他多修养一段时间。你要是担心,干脆就先过去看看他吧。”许母说道。
董香香点头道:“妈呀,那这手头上活,就先交给您了。我过去看看干爹。”
“行,你去吧,这边我自己来就成了。倒是,你可一定得回来吃午饭。”
董香香又点了点头,洗净了手,就推门离开了厨房。
与此同时,在客厅里,谢三穿着肥大版的毛衣,也在跟马叔聊城西糕点厂的事。
女儿女婿也不是外人,也没有什么可保密的。
马厂长干脆就把厂子现在面临的窘境,都一一跟谢三说了。
谢三听了,顿时心中一动,就问马厂长城西糕点厂能不能替别人生产特定的酥皮糕点。
马厂长一听,就点头道:“倘若有了配方的话,经过工序上的调整,肯定是能生产出特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