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珍玉食-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 除了粗糙的手工制作瓜子以外,再想看配方就不可能了。
  对此,那位华侨感到很不满意; 说是如果不能确定配方是否安全无害; 就不能跟许母进一步合作。
  可惜; 许母这个乡镇企业; 跟别的指望投资过活的大厂不太一样。
  他们的许婆瓜子在市场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小西庄瓜子厂一直在赚钱。接受投资之后,差别也只是赚的钱多少的问题。
  所以,许母见那人态度那么高傲,就不咸不淡地说道:“这瓜子配方是我们厂里的命根子,我们决不会外泄。你要是在这事上面找麻烦,拿咱们也没必要继续合作下去了。”
  那位华侨心里也觉得有些理亏,只是投资的就是大爷,他没有任何向许母低头的意思。
  许母那边也是坚决不肯让步,同时她也开始接触别国外商。
  那位华侨也没想到,许母这个乡下女人,做起买卖来,居然这么精明干练。
  一看许母真的拉来了别的投资商,那个华侨才开始着急。于是,又跑来找许母谈。
  只是他让步并不是那么有诚意,一时间,双方就僵住了。
  这时候,刚好赶上了春节,许母就干脆暂停了谈判,放假过节去了。
  那位华侨也回去陪伴家人了。
  
  等到大年初二,谢三董香香一家子要到了娘家过节。一大家子人平时都忙于各自的事业,直到这时才又欢聚一堂。
  这一次见面,许国梁对谢三格外的热情。
  不得不说,去年年初的时候,谢三在关键时刻,给许国梁打了一次电话,到底稳住了他的心。
  这也使得许国梁没有热血冲头,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所以,经过一番大调整,许国梁在学校里的工作也算稳中有升。
  去年,许国梁在梁冰的支持下,拜在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教授门下,也开始继续深造。
  经过了这么多事,许国梁才慢慢明白,就算在学校里工作,有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事。
  许国梁和梁冰住在大学分配的宿舍楼里。梁冰这人最是擅长为人处世。从前都是梁冰透过主任夫人,校长夫人帮着许国梁打通人际关系。
  到了现在,许国梁也开始学会自己应酬了。
  他自诩为文人,虽然做不出向领导献媚的事。可是,在学校里有什么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的。而且,在大是大非上面,许国梁也并不糊涂。
  去年,他带的那帮学生统统都被许国梁安抚了下来,没有出去闹事的。
  就因为这事,学校里已经把他当青年骨干培养了。
  再加上,许国梁学业也在进一步发展,他的未来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另一边,梁冰发展得也很不错。
  她虽然也升职了。可是,她工作有时仍是很忙,许国梁一直负责带着他们的女儿妞妞。他一心想把闺女培养成淑女,也不嫌麻烦。
  就这样,两人虽然有些女主外男主内的意思,可是,关起门来,小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
  梁冰本来跟董香香关系就好,再加上谢三经常提点许国梁。所以,他们两家的关系也越发地好了。
  家里人忙了一上午,很快丰盛的午餐就上桌了。
  这次过年的团圆饭也一如往年,除了谢家的小龙宝宝还不能上桌吃饭。男人们坐在一边,女人们坐在一边,小孩们坐在一块儿。小妞妞坐在梁冰旁边,右手边挨着小猴妹妹。
  小猴妹妹在家就已经习惯照顾小弟弟了,所以,也会在梁冰照顾妞妞吃饭的时候,主动帮一些小忙。
  妞妞今年已经四岁了,也算稍微有点懂事了。特别是许国梁也跟谢三学,已经开始给妞妞启蒙,带着她读《三字经》《百家姓》了。
  所以,此时的妞妞穿着整齐的衣服,坐在饭桌前也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只是小妞妞特别喜欢表姐,小猴妹妹说什么她都听话,有时候,甚至比梁冰说话还管用呢。
  梁冰看着小猴妹妹帮着妞妞夹她喜欢的菜,回头就忍不住笑着对董香香说,“你家这几个孩子养得可真好。平时,猴哥猴妹在家也帮着照顾小龙吧?”
  董香香也笑道:“可不是么?这两个跟小大人似的,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弟弟。很多事情不用我们说,他们主动帮弟弟做了。”
  两姑嫂连带着许母,又凑在一起聊起了养儿经。
  董香香不免劝梁冰几句,也别把孩子一直扔给爸爸带着。平时也抽空陪她玩玩。不然,孩子都跟你不亲了。
  梁冰听这话也觉得有道理,暗自思量,以后还是尽量调整时间,多陪陪女儿。
  
  另一边,男人们也凑在一起聊一些国家大事,和对90年代的畅想。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这一两年发生的疯狂抢购现象。
  许国梁也顺便提了一句。好像很多企业之间,都互相欠下了不少债。这些三角债清不了,大企业之间也受到了困扰。
  谢三听到这话,不免看向马叔一眼。马叔刚好迎向了他的眼神,就笑道:“你看我做什么?我这边有八珍斋的点心加工做底,厂子里今年还算可以。”
  谢三这才抿嘴一笑,又跟许国梁开始聊起了别的话题。
  大人们有大人们的话题,小孩们也有小孩们的话题。
  猴哥打头,就带着猴妹,就跟元宝聊起了一些上学的事。元宝被他们带的也在跟老师学习乐器,他学得倒不是电子琴,而是小提琴。
  说到兴奋的地方,他就恨不得当场拿小提琴给大家表演一段。
  小猴哥哥赶紧制止了他,笑道:“我们见过小提琴,猴妹的好朋友就拉那个的。”
  原来,猴妹一直在努力学电子琴,学得也算有模有样。
  所以,在一次校际联欢会上,她就正式登台表演了电子琴。她弹琴很好,也算在学校里出了名。
  因为这事,隔壁班一个叫岳馨宁的小姑娘主动来找猴妹,要跟她做朋友。
  岳馨宁是学小提琴的,她总是说希望有机会能跟猴妹一起合奏。
  不管怎么说,猴妹除了围在猴哥身边的那帮小伙伴们,终于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小伙伴。
  对此,董香香倒是感到很欣慰。她甚至觉得,能有一个只属于她的好朋友,对于猴妹来说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再过两年,两个孩子就要升了中学,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子。
  猴哥猴妹虽然是双胞胎,感情也格外亲近。
  可是,董香香以前还挺担心猴妹的人际关系的。生怕她离开了猴哥,就没有自己的朋友,甚至会因为安静的性格,受到别人的欺负。
  不过现在好了,猴妹会弹琴,就算以琴会友,将来也能交到不少情投意合的朋友。
  至于,个性外向,本性有些跳脱,却被三哥硬生生煞了性子的小猴哥,董香香反倒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作为母亲,她只希望家里的三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的成长。
  
  桌上觥筹交错,每张脸上都带着或深或浅的笑意,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幸福和快乐。
  就这样,他们一起告别了属于他们的80年代。同时,也抬起头,顺顺利利地进入了90年代。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一眨眼,董香香已经嫁给了谢三哥已经十年。回想这十年,她只觉得幸福的就像一场梦。
  在全家欢聚的时刻,要说想在90年代混得风生水起,干出一番大事业,把八珍斋开遍全国,那倒也没有。
  董香香只希望进入90年代以后,他们一家仍是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第210章 1990年初始
  前两年很多私企都受到了打击。特别是一些挂靠在乡镇企业下面的个人私企,在享受的福利的前提下; 又不交税; 所以上级是下了大力气整治他们的。
  去年的时候,有的私企老板甚至因为捐献了全部财产; 成了被报道的先进人物。
  不过这些,跟董香香他们却没有什么大关系。董香香的八珍斋在这方面非常注意; 该交的税务一点也没少。除此以外,董香香还在需要捐款捐物的时候,花了不少的力气。
  事实上; 1990年是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开始的。
  春节之后,电视上,报纸上就报道了打击伪劣假冒产品的新闻。
  董香香倒是也听说过; 有人花了40块多钱在商场里买了一双看似很好的鞋子。结果换上新鞋,在商场里走一圈; 那鞋愣是能走掉一块儿。
  不过; 因为陆洪英一直在做服装生意,他经常都会给谢家人送来各种时髦; 质量也好的衣服鞋子。
  就连董香香定制店员服装都是找陆洪英,也总是能拿到便宜,质量也保障的货。所以,他们家还真没买过,电视里播放的; 成批成批被烧掉的那种鞋子。
  刚好陆洪英来家里吃饭; 董香香顺带地就谈起了; 电视里报道那些假鞋的那些新闻。
  陆洪英一脸从容地笑道:“那些被烧掉的假鞋,大都是白鹿城那边的私人小厂做的。他们那边人的聪明,会做买卖,都挂了京城,沪市的大厂的牌子。我都跑了这么多年,有自己熟悉的进货渠道。当然,不会要那些挂着好牌子,实际上,穿不出去的样子货。
  说起来,我也还真去过白鹿城,他们那边很多人都会做买卖,街上有好多餐馆。那边老板也热情,特别喜欢带着去吃海鲜。”
  董香香他们一家子听着陆洪英说起白鹿城见闻,不免有些心奇。
  说起来,这几个月,陆洪英似乎也在慢慢恢复元气。
  他的服装生意做得很好,从五羊城一路做到了俄罗斯。
  陆洪英似乎爱上了这种东奔西走的生活。再加上,忙里偷闲多读了一些书。
  读书使人明智,到现在,陆洪英已经不再去想他和常薇薇错过的事了。
  他看起来气色越来越好。每次回到京城,他总喜欢找谢三喝酒聊天,谈谈人生,吹吹牛。顺便看看家里的孩子们。
  陆洪英今年就三十六了,还是孤身一人。洪杰那边和美兰还是别别扭扭的,暂时也没能复合。
  陆洪英也不方便经常去美兰家里看望小侄女。慢慢地也就放下了那心思。好在谢家,他随时都可以来,甚至可以留宿。
  小猴兄妹今年九岁了,平时忙着学习,忙着去学琴,忙着照顾弟弟,却仍是跟陆洪英这个干爹格外亲近。
  不过,现在最招陆洪英喜欢的,其实是小龙宝宝。
  见他那么喜欢小孩子,陆母也曾抱怨过。“喜欢孩子,你就赶紧自己娶个媳妇,生个大胖小子呀?”
  陆洪英就笑嘻嘻地说:“那也得看缘分呀?”
  陆母也没办法,只能经常跟胡同里的大妈们聊天。她也心疼大儿子,自然不会轻易安排陆洪英去相亲。非要自己亲自确定了那姑娘是真好,才带到陆洪英面前。
  此时的陆洪英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他跟那些年轻漂亮开朗的姑娘们,通常是见了一面就没有下文了。
  陆洪英这人在兄弟们面前也算是个酒桌英雄,到了姑娘们面前,反倒不能好好相处了。
  陆母心疼他,除了偶尔安排相亲,倒也不会逼着他非得娶谁,非得什么时候结婚。于是,很多事情也就随陆洪英去了。
  反正,董香香已经习惯看着陆洪英抱着他们家小儿子,教那娃叫“干爹”。陆洪英还说过一些让小龙赶紧长大,等他长大了,继承干爹家业之类的胡话。
  每次被谢三听了,都要说陆洪英一顿。“小孩子能懂得这些么?再说了,就算继承也是继承我们的家业。”
  陆洪英却很赖皮地说:“反正你家孩子多,分我一个又能怎么样?”
  谢三差点别用冷眼瞪死他。“你这人是越大越胡闹了。”
  陆洪英只得嘴上告饶,可实际上,他从来没放弃过拐带干儿子的计划。
  他的这些做法,经常弄得董香香有些哭笑不得。她也知道陆洪英只是嘴里说着好玩的。事实上,也没有人会太当真。
  说到底,他们谢家只要平稳地继续运作下去,事业指不定做到多大呢。至于孩子长大了到底做什么,董香香也跟谢三哥谈起过。
  谢三那边是打小经历了太多波折,到现在,他就觉得无论是小猴哥也好,小猴妹也好,甚至小龙也好。他们只要能平平安安长大就好。将来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作为父亲,他不愿意束缚住孩子们的未来。可他却又相信,他亲手养育的孩子不会让父母太过为难。
  虽然这话有些矛盾,董香香却又觉得三哥说得对。
  说到底,董香香跟谢三哥的想法差不多。董香香还想继续讨论下去。
  谢三却突然说道:“咱们家两小猴也已经九岁了,还得再过十几年吧。到时候,孩子们长大了,咱们就把手头的上的事放在一边。然后一起出去走走看看。
  我听着大英子说的那些也挺有意思的。到时候,咱们也从南到北地走,从国内走到国外去。”
  那一夜,董香香就是在他男人温暖的声音里,笑着进入了梦乡。
  一开始,她也梦到了孩子们都长大了,她和谢三也踏上了旅行的路上。
  两人一起结伴,走了很久。谢三一路收了不少东西。她有时候,也会就地选材做些点心给谢三吃。
  可走着走着,画风一转,一切就都变了,换到了医院里,她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挣扎,周围却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孩子,也没有谢三哥。
  董香香最后是被硬生生吓醒的。她醒来的时候时候,已经是大天亮了。
  谢三睡得轻,听见老婆有动静,立马也坐了起来。
  再一看董香香一身冷汗。他连忙握着她的冰冷的手问:“你这是怎么了?好好的睡一觉,做个梦也至于吓成这样?”
  谢三一边说着,一边下了床,倒了杯温热的水给董香香喝。
  董香香一杯水下肚,这才感觉好些。谢三又拿来一个毛巾帮她擦汗。
  董香香却一把握住谢三哥的手,有点无措地说:“三哥,我梦见我得了重病,快死了,然后你就突然不见了。”
  谢三冷哼一声,骂道:“你胡说什么呢,你这么年轻,根本就不可能得什么会死的重病。而且,就算你病了,我也会呆在你身边的。”
  董香香却咬着嘴唇说道:“那要是我知道自己好不了了,不要你陪我,反而自己躲起来了呢?”
  谢三冷笑道:“你当我蠢么?我肯定能找到你。就算你不想见我,我也会陪在你身边的。”
  “这样么?”董香香有些无措地用那双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他。“我要是病了,定是不要你看见我最难看的样子的。”
  说这话的时候,她心里又觉得委屈。
  “又胡说八道。你根本就没病,因为一个梦,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得了,也别睡了,咱们干脆出去走走吧。顺便去吃点豆汁油条。”谢三说道。
  “好。”
  两人说着,就各自起了床,稍微梳洗一下,就出了家门。
  一路上,两人并排走着,董香香却还是有些魂不守舍的。
  谢三也拿她没辙,只得温声劝道:“你也别想那么多,不然,这两天我就带你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万一有病咱们提早治疗就是了。没病咱们好好锻炼身体,勤预防着点,就什么病都没有了。”
  董香香紧紧地握着谢三的手,很平静地说道:“好。”
  那天早晨,他们不止吃了豆汁油条,还带走了一些给家里人吃。
  等到小猴们上学了,谢三也顾不得其他,跟白师傅和老赵他们打了招呼,直接就带董香香去了医院了。
  到了医院,为了陪老婆,谢三也挂了个号夫妻俩一起检查身体。
  像他们这么年轻,就跑到医院来做检查的,还挺少见。
  医生倒也没说什么,就给他们开单子,又是拍了片子,又是测各项指标,还抽了血做化验。
  结果要几天之后才能拿。
  几天后,那位慈和的老医生拿到结果仔细看了看,就温声对董香香说:“你身体状态都不错。一点事都没有,不用想太多。”
  董香香虽然松了一口气,却忍不住问道:“大夫,我现在没什么事,几年后十几年后,我会不会得癌症呀?”
  老大夫经验非常丰富,一看董香香就知道这是个没事闲的自己吓自己的。就又对她说:“你不熬夜,好好休息,平时注意保持好心情。不会说得癌症就得癌症的。你别总是自己吓唬自己。要是不放心,大可每年都来检查一次。”
  听了这话,董香香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出了诊室,见谢三坐在医院的长椅上,正抬头看着她。
  董香香忍不住问道:“三哥,你没事吧?”
  谢三说:“我身体这么壮,健康得很,能有什么事?倒是你呢,医生有没有说,你有什么该补的地方没有?生孩子到底对你身子有损耗,不行的话,咱们再找老中医开点药补补。”
  董香香连忙对他说:“我也没事,医生说我身体好得很。”
  她说着就上前握住了谢三的手,在他们手碰触的那一霎那,董香香突然觉得她的命运或许真的改变了。


第211章 1990宿敌
  去医院检查之后; 董香香才发现她没什么毛病; 身体好得很。一时间; 她就放下心来; 自然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家里和八珍斋上。
  近些日子; 董香香正在忙着教小儿子说话。
  小龙宝宝已经会简单的叫人了。董香香就经常摸着小儿子的耳朵; 对他说:“你的耳朵在哪里?”
  小龙宝宝就会瞪圆了眼睛; 咕哝一声“耳朵”。有时候,还会主动摸妈妈的耳朵。
  董香香还买了一本《小鹿斑比》的画册; 那画册里的小鹿有一双大眼睛; 看上去特别可爱。
  董香香一页一页的翻着给孩子讲小鹿斑比和妈妈住在大森林里。
  每次讲故事的时候; 小龙宝宝都会瞪大眼睛听着。甚至偶尔也会怪声怪调地重复一个词; 或者一句话。
  董香香也不烦,就慢慢地给他纠正发音。
  带小龙宝宝的这段时间; 董香香就发现小儿子的性子和他哥哥姐姐们都不太一样。
  小猴哥哥是精力充沛; 活泼好动; 不管学什么都特别快。他一会爬就喜欢到处溜达;会走之后,门都拦不住他了,找到机会就喜欢往外跑。
  小猴妹妹却有些安静得过了头,说话晚,话也很少。如果不是有小猴哥哥在的话,当父母的都生怕会亏待了这小丫头。
  小龙宝宝却不一样; 这孩子说话不早也不晚。他没有小猴哥哥那么聪明; 那么活泼; 学期东西慢吞吞的; 可他特别喜欢笑。
  很喜欢让别人抱抱,就连陆洪英那个喜欢说笑话的干爹。小宝宝也很喜欢,每次见到陆洪英他就一个劲地笑。
  现在说话越来越利落了,叫人叫得特别干脆,总喜欢干爹干爹地叫陆洪英。陆洪英每次看见这小宝宝都喜欢得不行。
  除此之外,所有的大人小孩都喜欢这个小龙宝宝。
  方桃儿把自己的小儿子带过来,跟小龙宝宝一起玩。两个小孩居然也能咿咿呀呀地使用婴儿语交流。很快就玩到一处。
  方桃儿笑着说:“你家的小龙宝宝养的真好。我家琪琪明明比小龙大一天,现在小龙倒是胖胖得挺可爱的,我叫琪琪倒是瘦小了很多。”
  董香香就跟方桃儿谈一些怎么喂小朋友吃辅食的话题。两个妈妈很快就交流到一起。
  不管怎么说,谢家的小龙没出生多久,已经有两个小伙伴了。一个是小叔叔马小宝;另外一个就是文豪琪小朋友。
  平时,哥哥姐姐喜欢他;很多爷爷奶奶都爱着他;再加上,妈妈也有点惯着他。至少在三岁之前,小龙宝宝还是人见人爱的。至于三岁以后会怎么样,那就得问谢三了。
  董香香这边一切顺利,生活幸福,都挺不错的。许母在小西庄那边却不尽如人意。
  那个想要投资的华侨名叫花路平。那人看似和气,实则很难缠。
  哪怕他声称要让步,却也只是表面退半步,并且还要翻来覆去的去找许母谈。
  试图靠死缠烂打的方法,改变许母的主意。他甚至还跟一些瓜子厂的骨干有了往来,甚至送了一些礼物。
  现在,小西庄瓜子厂大多数工人,都坚定地认为他们一定会跟这位姓花先生继续合作下去。
  许母被大势所逼,已然骑虎难下。
  她的境况看似不好,可她的态度却依然很强硬,坚决不肯退让半步。
  甚至为了应付这个花路平,许母又见了一位新加坡外商。并且表明态度,她并不是非得继续跟姓花的合作。如果新加坡外商那边谈得顺利,他们将很快就跟那边合作。
  花路平一看,许母居然软硬不吃。他也不好再继续软磨硬泡下去。最后,终于妥协,答应以偏向小西庄这边的方案进行合作。
  虽然成功引入了外资,可在许母的应对下,瓜子厂还是小西庄村民做主。
  签完合同之后,许母觉得也算打下了一场硬仗。
  只是,这时候,厂里不免有一些流言蜚语。
  有些工人忍不住在背地里抱怨道,许母实在太霸道了。
  瓜子厂明明就是大家的厂子,所有人都是厂子的主人。可是,许母的做法就好像这个厂子是她自己的一样。
  所有事情,许母一直在独断专行。从来不肯听取大家的意见。
  许母只得让几个心腹,安抚工人们的情绪。
  所以,虽然在谈判桌上,搞定了外商。可是许母完全高兴不起来。
  为了这事,董香香还特意回娘家一趟,跟许母细细地商谈了这件事。
  许母一直都把女儿当成主心骨。对于这些事,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她见到董香香就忍不住叹道:“这两年一直在摘红帽子,要我说,这乡镇企业倒不如私人企业或者个体户来得好。
  像我这样的,明明是为了厂子着想,劳心劳力的,却不被那些工人理解。做起事来也束手束脚的。我真怀疑,有一天,那帮人会先一步把我赶走。”
  许母说这话时,早已不见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反而多了几分沧桑。
  前些年,许母一直带着大家赚钱,脱贫致富,大家自然是一心拥护许母当总经理。
  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工人们赚的钱越来越多。
  人心不足蛇吞象,赚得越多,越是不满足。大家都知道许婆瓜子卖得好,希望许婆瓜子卖得越来越好。
  所以,他们提出的要求和意见也就越来越多。还有人认为没有上过学的许母或许能力不足。他们应该换个更有远见的大学生,来当这个厂长,带着大家一起发大财。
  这个说法这两年一直就没断过,却被许家人强行压下去。作为瓜子厂的书记,许红旗还是很有威望的。
  这次引入外资的事,也就成了一根导火索。许母现在压力很大,见到女儿自然是牢骚了一番。
  董香香听了这话,不禁冷笑道:“这些人看来都已经把当初的事情忘了。妈您也不用想太多。这么多年来,您也不是白干的。
  如果压力太大,您大可放下瓜子厂算了。凭着您的能力,完全可以再单开一家更好的厂子。妈,您记着,不管发生什么事,我永远都会支持您的。”
  许母听了这话,看着董香香,眼圈有些发红。
  其实,细想想也是,她女儿现在事业做得这么大。不管怎么说,她也算有个坚实的后盾了。大不了就不干这个经理了,又何必这么受气不讨好呢?
  想通之后,许母心情舒爽了很多。
  不管怎么说,现在也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等资金一到位,设备一跟上,瓜子产量一下就上去了。不出一年,瓜子厂获得的利润就会翻倍增长。到时候,那些人应该也没有那么多牢骚吧?
  董香香见许母不提,倒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她总觉得事情不会想许母想象中那样发展。
  董香香此时已经知道了,那姓花的华侨带着他手底下那些人,总喜欢跟厂里的骨干们交流。就连许红旗家里都收到了他们的礼物。
  这时候,这些乡下人也没有收买、贿赂之类的概念。平日里,亲戚来往送点礼物也属平常。可是说到底,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最短,厂里大部分骨干现在心里都偏向花路平那边。
  关键是乡镇企业又是集体说了算,很多事情都是投票表决。这就让董香香不免有些担心。
  临走前,她又忍不住叮嘱母亲,要小心,别被花路平抢了厂里的经营权。
  许母也点头答应下来,决定要注意这些。
  只是母女俩千算万算也没想到,等到资金到位,厂里的机器也已经运来了。
  可跟着花路平一起走进来的,居然还有马文梅。
  多年没见,打扮完全变了,可是许母还是远远地就认出了她这位宿敌。
  此时的马文梅早已不复当年的样子,她穿着一身高档定制的女士西装,脚踩一双名牌皮鞋,鼻翼间还带着一副墨镜。不止漂亮时髦,而且充满了女强人的精干。
  一贯在许母面前很喜欢摆架子的花路平,此时在马文梅面却前卑躬屈膝,就像是一条走狗。
  这时候,许母也明白过来了。原来马文梅才是花路平背后的老板。
  想到这里,许母不禁冷笑道。“老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文梅,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真没想到你居然还在惦记我们小西庄的小瓜子厂。”
  许母就是摆明了讽刺,马文梅心胸狭窄,眼界低。要是她真发展得好,也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何必再回老家,搞出这些事情,耀武扬威呢。
  马文梅听了这话,倒也不生气,只是拿掉眼镜,笑着说道:“我读书不多,只听过衣锦还乡,落叶归根。婶子,我为了咱们厂子花了这么多钱,想必咱们厂子里的员工都是欢迎我的吧?咱们也别说旁的了。干脆先开个员工大会吧。”
  几年不见,马文梅仍是那么阴险。
  这时候的许母不得不承认,她千防万防,这次还是被马文梅彻底算计了。
  接下来的一切就如同许母预料的那般。
  厂里很快就开了员工大会,马文梅在会上慷慨陈词。
  先是大打感情牌。马文梅现在是个华侨身份,她先是哭诉独自一人在海外的艰难奋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拼搏上进,为国争光的华人企业家形象。
  紧接着就说她带着毕生积蓄回来。就是为了带着十里八乡的相亲们,一起奔小康来的。
  一时间,所有的员工几乎都被马文梅感动得不行。
  甚至,还有人借机提出,许母这个没有文化的女人,已经不足以带领他们瓜子厂进一步发展。不如,许母让出总经理的位置给马文梅马总来做。
  这时候,花路平之前送的那些礼物就显示出威力来了。
  何况,小西庄瓜子厂经过几年的发展,早就不是小西庄那些人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这家厂子里工作。
  由于是乡镇企业,所有的工人都是厂里的主人公。
  许母到了现在,突然有些心灰意冷。这么多年努力下来,到头来,却要被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