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70年代炒房团-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以为自己儿子还是傻呢,哪成想苏乐也学怪了不少,表面上是连连点头,心里面却不以为然。
从小到大的压岁钱都给他霸着分给舅舅家弟弟妹妹的,捉了黄鳝卖了钱还能有他的份儿?
他还不如干脆就和兄弟们一起捉了黄鳝自己偷偷卖掉呢,最起码还能平分的。
刘男男这边如此,周小静那边又是另一幅场面,老大苏腾飞已经睡得和死猪一样了,苏腾荣却仍然睁着两个大眼,和大姑娘一样扭捏了半天,问他爹到:
“爹,你说读书有用吗?”
别看这年头都已经恢复高考了,读书无用论还是在广大农村根深蒂固,苏老大打了个哈欠:“啥用都没有,你看那些知青,书都读的挺好,可是连个韭菜和蒜苗都分不清,走两步就脚底长水泡,咱们对他们那么好,等到能回城了,没有几个留下来的,读书没用啊没用。”
苏腾荣还是觉得不死心,“爹,我们老师说,只要考上大学,毕业以后就直接包分配,能吃商品粮,搞不好还能跟着党干的,出息大大的有。”
苏老大就不耐烦了:“想说啥直接说,从哪里学的拐弯抹角的臭毛病。”
“我想继续上学。”
前明坡村的孩子们几乎都是上完了小学就下来帮着家里干活了,干上几年活就成家成小孩,少数几个读了初中的都是香馍馍,苏腾荣的意思很明显,是不满足于只读个小学就退下来了,还想要继续上学,听他的意思,是想要考个大学吃商品粮的。
这时候初中的学费一学期是两块五,高中的学费三块二,是真便宜,可是苏老大还是觉得心疼。
不过这个当爹的还是很有责任心的挺了挺脊梁:“行,你要是觉得自己是那块料,就加油干,学费这块……”他咬了咬牙,“孩子他妈,把我每个月的烟钱给省了吧。”
他就这么一个爱好,喜欢抽烟,还喜欢好烟,每个月的烟钱也就够买一包好烟的,每次他都特别的节约,一包烟能抽一个月,每次抽烟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是满满的幸福,周小静没少和他吵过架,可是现在为了儿子上学,都打算戒了,苏腾荣不说话了。
让老爹累死了,他做不上来,看来果然还是得跟着君缘一起发财。
心里面有目标,白天这两个家伙就格外的卖力气,多捉了十好几斤的鱼,熬出来不少鱼油,鱼肉做成鱼糕,都被许秋湘拿去送人了。
没办法,这东西吃一顿两顿还行,天天吃,那就不是味儿了。
左等右等,赶集的那天终于到了,苏君缘一大早就起了床,苏宏坤帮她拿着装满了油罐的篮子,苏乐和苏腾飞带着装满了鱼糕的篮子,浩浩荡荡就上了村头的大车。
赶车的这次换了人,正是前几天拦住苏君缘打听苏珍的汉子,老远看见他,苏宏坤的脚步就顿住了,“咋是这家伙呢……”
怪不是味儿的,以前差点就成了他家女婿,要不是老太婆迷信,非得要死要活拆散闺女和人家的,现在应该也是挺般配的一对儿,至少人家老实啊,还都是乡里乡亲的,要是敢对不起他闺女……
苏宏坤的心里别提到底有多复杂了。
苏君缘看着他的表情,就知道这里面绝对有事儿,想想这汉子的表现,苏君缘摇了摇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苏宏坤这边迈不动脚,那汉子却是看见了苏家人,尤其是看到了苏君缘,两只眼睛顿时就是一亮,几步就走了过来,一张脸涨得通红:“那个……苏伯伯,你来啦。”
苏宏坤是真心不知道应该咋和人家打交道的,索性就直接装高冷:“啊。”
“苏伯伯赶集啊?”
“啊。”
“那啥,篮子挺沉的吧?我来帮你们拿过去吧。”
“不。”
“那,那苏伯伯上车吧。”
“啊。”
这两个人之间的不自然就连苏乐都看出来了,这孩子虽然傻了点,但是还是有一种动物般的直觉,知道这时候自己不应该开口引起注意,可是实在好奇,他还从来没看见过爷爷这样子呢,就打算询问一下自己认识的“聪明人儿”。
“君缘,你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奇怪的?爷爷长得是吓人了点,可是又不直接大人,这人怎么对爷爷这么恭敬的,是不是被爷爷打过啊?可是爷爷不是说自己只打鬼子和儿子吗?”
他仔细瞅了瞅这男人。
长得也和爸爸大伯不像啊。
这事儿实在不好解释的,苏君缘只能拿出来经典名言:“大人的事儿我们小孩子别管,你就记得咱们要卖东西赚钱就是了。”
苏乐就闭上了嘴,来到大车旁边,愣了一下:这次连拉车的畜生都换了,上次是驴,这次直接是牛了,这档次明显是提高了不少,在生产队里面能赶牛车的,这人应该也还算有点实力。
那汉子的眼神一直紧紧的黏在她身上,一直到她坐下来了,仍然能感觉到两道火辣辣的视线,仿佛要把她后背烧出来两个窟窿,苏君缘只能当做不知道,其实耳朵却一直都在注意身后的动静。
“喻杰,你今天都快三十了吧?咋还不成家的?看把你老娘急的,整天拉着我家婆娘让她说媒。”
“就是,要我说,你随便找一个不就行了,你看看你现在,忙活一天回去连个热乎饭都吃不上,衣裳破了也没人给缝,这是什么日子。”
“西王庄的王玉兰不错,屁股大肩膀圆,干活也利索。”
“胡扯,宋王庄的宋梅梅才是真好!”
不管别人怎么说,喻杰就是没有动静,最后实在没办法,吞吞吐吐憋出来一句:“俺有喜欢的对象,你们别瞎吱歪。”
作者有话要说: 发红包环节到了,我要捉几只幸运的小天使发红包,
到底是哪个小天使能够这么幸运呢?
第20章 一山不容二虎
乡下的老牛通人性,大车拉的稳稳当当,专门挑平坦的道路走,和上次那个老倔驴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痛痛快快就走到了镇上,和上次一样,赶集的人们已经开始摆摊子了,最好的位置都已经被人占了,村里人纷纷从牛车上下来,一头就扎进了市场上。
苏宏坤带着孩子们从牛车上下来,回头瞅瞅正在拴牛的喻杰,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拉的下老脸,拎着篮子就走到了人群里面。
这次赶集的人比上次多了不少,苏宏坤一来到上次摆摊的地儿,就皱了皱眉头:那个位子已经被人占上了,人家连东西都已经摆上了。
这时候的集市就是这样儿,没有啥固定的摊位,谁抢到了是谁的,还有直接就在路口摆摊的,前明坡村距离镇上有段距离,上次来是运气好,这次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在集市上溜达了一圈儿,凡是神色惊惶站在路中央的,都是和镇上离得比较远的村民。
日头慢慢爬山了头顶,苏宏坤才找到了一个摊位,这位子在最边上,格外的不起眼,看看旁边愁眉苦脸的邻居,苏宏坤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觉得今天可能要无功而返了。
苏君缘倒是不急,这个位子,苏宏坤觉得不好,其实也相当不错了,虽然在最边边上,可是凡是要回村的都要经过这边,城里人先不说,农村的,一年到头就十斤油,根本不够吃,就算是本来不想买的,看到竟然有卖油的也会上来问问,卖了一天的东西了,这些人身上绝对也有些油水,一斤油要六毛,这鱼油她就要五毛,她带来的鱼油一共有四瓶,一瓶六斤,还有足足三十斤的鱼糕,一斤糕两毛,不愁卖的。
她显得淡定自若,苏乐和苏腾飞这两个小跟班也就觉得有底气,反正他们两个对苏君缘格外的有信心。
唯一一个着急的就只有老爷子了,在这边蹲了一会儿,根本就没有啥人过来的,老爷子两道眉毛拧成了一股绳,从地上站了起来左右瞅了瞅,到底是不死心:“你们几个在这边等着,我进去瞅瞅,看看还有没有空位,别走啊,要是我回来看你们不见了,哼!”
老爷子说完这话就走远了,他的背影才刚刚消失在人群里,原本一直躲在一边的喻杰就猛地蹦了出来,手里面拿着三串糖葫芦和三串山药蛋:“哎,正巧,是你们啊,叔叔正好买了几串糖葫芦,来。”
苏乐和苏腾飞到底是小,顿时欢天喜地就接了过去,喻杰自然而然就站在了孩子们旁边,才刚刚老实了不到十分钟,就开始忍不住了:“你是叫君缘吧?哎呀长得真可爱,我是你妈妈以前的朋友,你妈妈现在还好吗?”
苏乐本来就自来熟,现在正好又啃完了一个糖葫芦,顿时就接话了:“小姑现在可好了,盖了新房子,和君缘一起住在里面,还有一张好大的炕,我妈说了,以后等我长大了也有这么大的炕,我要在上面翻跟头。”
“呸!”苏腾飞也不甘示弱,“你比我还小呢,就算是盖房子也是先给我盖,等你有那么大一张炕了,我已经连老婆都有了。”
“胡扯!就你这样的一定到了三十也找不到老婆!”
“你才到了三十还找不到老婆呢!”
“你!”
“你!”
快要三十了还没有老婆的喻杰:……
苏君缘:……
“叔叔你别生气,他们两个就是这样的,其实没有什么坏心思,”心里面把两个臭小子骂了一顿,苏君缘还是蹦出来替他们擦屁股,“现在妈妈每天都过得可好了,脸上都带着微笑,还说要带着我好好过日子呢。”
喻杰的神色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看的出来是真的很关心苏珍了,要是当初许秋湘没有棒打鸳鸯,这两个人应该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只是天意弄人。
知道了自己喜欢的人虽然离婚了,还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可是仍然过得很开心,喻杰也就放心了,往地上的篮子里面瞅了瞅:“你们这次带了什么东西来卖的?我和其他生产队运输队里面的人都熟悉,要是卖不出去,我帮你们吆喝吆喝。”
送上门来的宣传机会,往外面推是傻子,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多宣传也不是坏事,苏君缘立刻给了喻杰一个灿烂的微笑,还拍了拍他的手:“谢谢叔叔。”
“没啥没啥,我这就去他们车队那边问问,对了,你们卖的是啥东西啊?”
“鱼油,还有蒸的鱼糕。”苏君缘把篮子上面的茅草拿开,让喻杰看了看里面金灿灿的鱼油,同时暗中观察这个汉子眼里面的神色,结果让她非常满意。
这个汉子的眼睛里面没有一丝的嫉妒和贪婪,倒是满满的都是震惊和欣慰,看得出来是个实诚老实的。
要是苏珍以后真的想要再嫁了,这个男人要是也一直没有结婚,两个人仍然互相喜欢,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当然,这一切都要看他们两个自己的选择。
喻杰风风火火去找其他生产队的打广告去了,苏君缘继续在这边蹲着,冷不丁从旁边伸过来一支冰凉的奶油雪糕,直直的戳在她脸上,那冰凉的温度让她直接蹦了起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好久没见的沈子桉。
这小不点的脸色难看的好像被人抢了老婆一样。
看到她蹦起来了,苏腾飞和苏乐立刻不吵了,两个人一把把君缘护在了身后,直直的盯着沈子桉:“你干嘛?”
沈子桉脸色臭臭的,不过还是拿起来了手里的四个冰棍儿,两根奶油的,两根红小豆的:“吃不吃?
“不吃,你肯定不给,我又不傻。”苏乐仰着头,一副清高的样子。
沈子桉就觉得郁闷了。
明明刚才他好不容才找到君缘的时候,那个大高个给他们吃东西,他们很快就接受了,君缘吃完了还对大高个笑了来着,他也想看君缘对自己笑,还专门卖了四只不同口味的冰棍,打算自己和君缘吃雪糕的,那两个吃红小豆的,结果人家根本就不吃自己的。
仔细在脑海里面回忆刚才喻杰做的事儿,沈子桉自以为找到了关键点:“其实我和君缘妈妈是好朋友,所以,吃冰棍吗?”
苏君缘:……
行了,知道你是想要过来一起玩儿又不好意思,这冰棍她吃还不成吗,不用这么秀操作了。
奶油冰棍一根一毛钱,苏君缘可做不出来这种事儿,只是拿了一根红小豆的:“谢谢。”
她没有拿奶油的,沈子桉有些失望,不过还有一根红小豆的,他也能和君缘吃一样的,心里面还是很高兴,摆摆手说了声不用谢,正打算伸手拿剩下的那根红小豆的,苏乐从旁边横插一脚,一把抢了过去。
“奶油的太贵了,我吃红小豆的就好,谢了啊。”
看看手里的两根奶油的,再看看旁边膀大腰圆的苏腾飞,沈子桉心里面十分不是滋味。
四个孩子排成一排在这边吃冰棍,这时候的冰棍带着纯天然的味道,真材实料,奶油味道足,红小豆也能吃到真的红小豆,口感还沙沙的,大夏天吃上一口,格外的舒爽。
苏君缘舒服的眯起了眼睛,微风吹起她的几缕秀发,格外的可爱,沈子桉在旁边红了脸,正打算偷偷伸手牵一牵喜欢的女孩子的手,地面上窜来了一阵震动,七八个膀大腰圆浑身汗臭味儿的汉子把摊位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鱼糕咋卖的?”
“俺听喻杰说还有鱼油?能炒菜不?好吃不?是不是特比腥啊?”
“咋就你们这几个小孩的?也木个大人跟着,这家子大人还真放心来,咱卖完了也先白走,在这儿看看能不能帮点忙,就这么几个小孩的,万一有人想占他们便宜恁。”
这些汉子都是附近村子的运输队里面的,这可是个肥差,他们都不差这点儿钱,苏君缘把其中一瓶鱼油打开让他们看了看成色,闻了闻味道,找了块鱼糕蘸了一点让他们尝了尝味道,这些汉子就把两瓶子鱼油买完了,连鱼糕都买了十几斤的,苏君缘收钱收的满头大汗,脸上的笑容却根本就没有下去过。
这些汉子们买完东西以后也没有离开,真的就站在孩子们不远的地方看着,有了这几个汉子撑门面,被鱼油的味道和颜色吸引过来的人也都老老实实的,生意红火的不得了,苏乐擦了一把头上的汗:
“那个叔叔真是个好人啊,下次看到了得多谢谢他的,要不是他,咱们这鱼油得卖老半天的。”
沈子桉翻了个白眼儿:
那男人到底有什么好的,不就是给你们吃了点糖葫芦和山药豆子吗,明明他也请吃东西了,现在还帮着数钱称重的,怎么就没有一个夸他的?
这两个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第21章 三合一肥章
苏宏坤在集市上转了一圈; 到底也没找到空位,灰心丧气往回走; 就看到自家摊位周围围了一圈人,心里面顿时一惊,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把推开了前面的人:“君缘呐!乐乐!腾飞!”
老爷子急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心里面直念叨:老天爷啊; 你可千万要保佑啊; 绝对不能让孩子们出事啊; 孩子们要是出了什么事儿; 我也不活了。
好不容易挤到了人群里面,看清楚里面的状况; 老爷子傻眼了:苏乐收钱; 腾飞称重; 君缘找零; 沈家的娃儿拿着个小本子和铅笔头把谁要多少东西都记在上面,四个孩子分工合作的有模有样的; 比他们大人都要强得多。
这里面忙活的热火朝天; 根本就没有他插进去的余地,老爷子只能和旁边那群生产队运输队的汉子们站在了一块儿,那些汉子们都特别的热情好客; 主动给老爷子递了一根烟; 对着那几个孩子一努嘴。
“怎么样?能干吧?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 以后可是有福喽。”
老爷子顿时自豪的不要不要的。
估摸着过了不到一个半时辰; 30斤的鱼糕,24斤的鱼油就全卖光了,一共卖了15块整,还有两斤的肉票,六斤的粮票,孩子们把这钱数了好几遍,都兴奋的两眼发光,苏宏坤也乐的合不拢嘴。
这虽然不如苏珍和大儿媳妇卖的多,可是这是镇上的集市,没啥规模的,都能这样子的,再说了他们准备的东西分量也少,鱼糕卖的还便宜,顶顶关键的是大人没有给帮一点忙,几个小孩子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看来自己家的孩子们都不一般啊,是个头脑聪明的。
光这几天,孩子们挣的钱已经比他在生产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年赚的还多了,老爷子也不是那种思想真的冥顽不灵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总得想办法吃几口热乎饭的。
有了钱,再抠抠索索就没意思了,乡镇供销社距离这里有段距离,趁着还没有散集,苏宏坤带着孩子们来到了乡镇供销社,把粮票换成了白面,六斤的富强粉,一斤两毛,一块二,又花了七毛割了一斤猪肉,剩下的一毛又称了点姜糖,让沈子桉拿着回去吃,一行人才心满意足地赶上了回去的牛车。
一上车,苏君缘就敏感的察觉到了好几道羡慕的眼光,扫了一圈车上的东西,她心里面有了个底儿。
感情是这次的生意不如上次红火,这也是理所当然,本来就来的晚了,位置还不好,拿出来买卖的东西还都是一般农户家里就有的,没有一点特色,能一直和上次那样成功就怪了。
“老苏,你这又是肉又是白面的,发财啦?”开口的正是刘大姐,瞅着这一斤肉,两个眼睛都直冒绿光,俺的个娘,这可是肉来,得有半年没吃过肉了,这嘴里面都淡出个鸟来了。
这么多东西也没法藏着掖着的,老爷子也光棍儿,直接就一口承认了:“啊,闲着没事儿,孩子们逮了些鱼,卖了点钱,这不嚷嚷着非得吃顿饺子,我想想小孩子赚点钱也不容易,就买了,总不能让孩子们觉得努力没啥用的不是。”
苏君缘顿时对老爷子刮目相看,没看出来,老爷子原来还是个狡猾的,这一番话可谓是粗中有细,最重要的是表明了一个意思:是赚钱了,不多,还没有花的多,就是疼孩子,才弄出来这么大仗势的。
“尤其是君缘,这孩子你们也知道,爹是个文化人儿,养的精细了点,这几天顿顿粗茶淡饭的,我看着孩子都瘦了,哎,咱们大人苦点累点没啥,最重要的是孩子啊,你们说是不是?”
顿时一车的人都把视线集中在苏君缘身上,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那种羡慕的眼神慢慢退了下去,变成了同情和理解,刘大姐更是瞪了老爷子一眼:“家里面没白面了,你咋不和我家借的?看君缘这两天瘦的,都没个人样了。”
苏君缘:……
家里面没有冰箱,白面还好说,肉是真的搁不住,老爷子说包饺子就是包饺子,一点也不骗人的,回到家打了声招呼,许秋湘就开始准备饺子馅,家里还有留着的三斤鱼油,后院的小菜地里面还有自家种的菜,因为捉鱼了,鸡蛋也能留着自家吃了,许秋湘用舀子挖了三舀子白面,想了想,又咬咬牙加上了一舀子,把盆放在一边,先处理肉馅。
尽管这年头的人比起来瘦肉更喜欢大肥肉,可是苏宏坤却不一样,他当初当兵打仗的时候听队医说过,肥肉容易引起什么病,还是瘦肉好,以前吃肥肉是没有办法,现在稍微有点生活条件了,老爷子就把这句话重新捡起来了。
这次割的猪肉是五花肉,因为没有什么人喜欢这种肉的原因,还剩下不少,夏天猪肉又不能放太久,又看老爷子带着四个孩子,供销社的美女给老爷子多割了一点,说是一斤肉,回来一称却有足足一斤半,都快两斤了,喜得许秋湘一个劲儿夸人家地道。
这时候没有绞肉机,包饺子用的肉馅都是自己家用菜刀剁成的,许秋湘洗干净了菜板,把五花肉铺在板子上,两把铮亮的菜刀握在手上,整个人的气势浑然一变,仿佛从原本瘦巴巴的老太太变成了孙二娘,菜刀砍在面板子上咔咔咔响,原本一整条的猪肉在面板子上很快就变成了一条条,一块块,最后变成了肉泥。
比绞肉机都速度。
把肉泥扔到一个盆子里,老太太又切进去了葱花姜末,一整颗圆白菜,加盐添油调好了咸淡,搅拌到上了筋,才把它放到台子上,用苍蝇罩子罩住了,开始和面。
在面中间挖一个小洞,往里面添一个鸡蛋,再一点一点加水,软面饺子硬面汤,包饺子的面要做的软和一点,这样煮出来的饺子才好吃,老太太一个人虎虎生威,俨然把整个伙房都变成了自己的战场,完全没有别人插手的余地。
就算是苏君缘这样一个重生者,也不得不承认老太太确实厉害,家务这方面,她和老太太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的。
第一锅饺子出来了,老太太没有让孩子们先拿过去吃,反而是找了个提篮,往里面装了四盘子饺子,让苏宏坤拿着去给队长村长送去,苏宏坤拿着篮子往伙房里面瞅了瞅,眨巴两下眼:
“老太婆,你说要不要叫老沈来一起吃顿饭的?他家没有女人,人家孩子今天还帮着孩子们做买卖来着。”
老太太想想也觉得沈子桉可怜,才这么点儿就离开了爹妈跟着爷爷两个人在乡下生活,逢年过节才能回城里和爹妈见一次面,沈立国又是个糙汉子,孩子磕着碰着了根本就不会管,更别提给孩子做两顿热乎饭了,基本上就是白天做好一整天的饭在锅里,想吃了热热。
更何况人家今天还帮着君缘做买卖了呢。
“那你就叫过来吧,孩子是挺可怜的。”
苏宏坤就嘿嘿笑了两声,提留着篮子一溜烟儿走了。
那个村里也少不了几个嘴巴坏心眼子歪的,他提留着饺子往村长队长家一送,被那几个看到了,这闲言碎语就开始说起来了,只是也没有说啥过分的,就说这苏宏坤怕是发财了心慌,想要找两个靠山。
这闲言碎语村长和队长也都知道,心里面气的不得了,这话说的好像他们是多周正的人儿一样,虽然说不能投机倒把,只是别当他们不知道,村里哪家没有偷偷摸摸的养上几只鸡,弄上几只鸭?自留地里面种的都是啥?过年时候生产队杀猪,一人也能分上个五六七八斤的,为啥都说不够吃?
都是一样的地儿,人家苏宏坤能发财,说明了啥?
说明人家就是有心眼子有见识,更别说人家根本就没求他们两个干啥了,就是因为闺女的事儿过来送两盘子饺子表示一下感谢,看这办事儿,就比说闲话的这些有逼数。
两个人心里蛮生气,一合计,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了,再有过来上眼药的,两个人直接一翻白眼儿:
啥?你们说的是啥?俺们咋听不懂的?苏宏坤做啥了?咋,人家发财了你们看着不顺眼的?行啊,你们也发财去啊,这不是没拦着你们嘛,咋人家能发财你们发不了的?都是一样根正苗红一穷二白的革命兄弟,咋的现在又想要斗地主的?人家不是地主啊。
可把那几个心眼子坏的憋得,都不知道应该说啥的,有心思想要再折腾折腾,队长先烦了,正好这几家子那几天自己跑到了枪杆子下面,人家干活他们偷懒,被队长逮着了,直接把这一周的工分都给扣了个干净,美其名曰不能让几个老鼠屎带坏了革命队伍。
就这么捉鱼熬油卖鱼糕,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小学的暑假结束了,孩子们要重新回到学校里面学习了。
苏君缘是满肚子的不愿意,她上辈子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好歹也是个普通的二本大学生的,现在却要回到小学里面和一群一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学一加一等以几,说出去都觉得没面子。
可是能咋地?她会简单写几个字算几个帐还能扔到原主爹头上,出口成章一嘴流利的英语,那根本没法解释的。
比一般人聪明一点儿那叫天才,比一般人聪明太多,那就事出反常必有妖了,枪打出头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只能老老实实心不甘情不愿的背着军绿色带五角星的书包去上学。
同样心不甘情不愿的还有苏乐,这家伙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可是过得相当好。
以前只能看着眼馋的各种好吃的,现在直接一拍口袋:买买买;以前只能眼巴巴瞅着的各种玩具,现在直接一挥手:包了。
这小日子过得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至于学习,早就被他扔到脑后头去了,前几天冷不丁听到“开学”这么两个字,整个人愣了几分钟,哇的一声就哭了。
“不上学,不上学!上学没啥用,我要下来卖黄鳝卖鱼油!“
要是让刘男男说,她也挺想让儿子下来做买卖的,反正又不需要啥本钱,就是花点时间的,可是一想到妯娌和小姑子的孩子都那么厉害了还是要去上学,她又觉得就算是不如人家,也不能输了这口气的,呱呱照着苏乐的屁股蛋就是两鞋底子。
“做买卖,你会算账吗?前面几次要是没有哥哥妹妹帮忙,你能算明白帐的?”
苏乐:……
他还真是算不明白。
前明坡村没有自己单独的小学,是和附近的几个村一起修建的学校,都是平房顶茅草棚黄土墙,里面摆着村里老木工自己打造的木头桌椅,有的已经缺胳膊少腿了,更多的桌面都已经裂开了一条一条的口子,墙上贴着几张名人名言,教室外面的墙上随处可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的字样。
这年头的人们不怎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的,也没有人强制他们把自家孩子送来学习的,别看是好几个村子,一个年级也就只有不到三十来个人。
苏家到了学龄的孩子们没有和苏君缘同龄的,最接近的也有一年的年龄差,知道妹妹要一个人上一年级,当哥哥们的怎么也不放心。
“妹妹,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和我们说,我们帮你打他的!”
“对,我教你两招,要是小男孩拉你头发,你就哭,然后告老师,我们班的小女孩都是这么干的。”
“要是有小男孩捉了虫子往你桌子上扔,你就拿起来扔他身上,一次就改了。”
找到一年级的教室往里面一看,苏君缘那个囧啊,都是些小豆丁,还有当哥哥姐姐的带着自己家弟弟妹妹一起来的,整个教室里面乱哄哄的,根本就没有一点学校的样子。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啥城里孩子的升学率要比农村孩子多一大截了,首先人家两边大人的重视程度就不一样,师资力量那就更别提了,乡村小学的老师们都是一些代课老师,又要讲课又要务农,加上交通不便,很多知识点比城里的落后一大截,怪不得偶尔出现一个大学生都要大张旗鼓的庆祝呢。
这乱哄哄的现象一直等到老师来了以后才稍微变好了点,短发的女老师在教室里面扫了一圈,露出一个苦笑,拍了拍手: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强调一下上课的纪律问题。”
“第一,以后不能再带弟弟妹妹小猫小狗来教室里;第二,不能在上课的时候讲话搞小动作;第三,想要上厕所要先举手。”
就这么简单的三点,顿时一群小孩子就不乐意了,尤其是听了家里大人的话要照顾弟弟妹妹的,那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