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富一代-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作成直接扭开头:“我不服!”
  “不服给我憋着!”侯达亮拿出在部队时管人的态度,可横了。
  侯作成气得转圈,一副蓄势待发,随时能开火的架势,他两手掐腰,声音洪亮:
  “憋着就憋着!”
  顿了顿,又吼一句:“我要是王八羔子,你就是老王八!”
  个小兔崽子,侯达亮作势要抽他!
  哪知道侯作成突然抱住了他胳膊,侯达亮一愣,抬起的手到底没落下去,再看儿子。
  侯作成此时神情极为认真:“爸,非要闹得咱两以后老死不相往来?我把话搁这儿,芳芳我娶定了,你要我去当兵行,但想借此拆散我和芳芳,我告诉你,没门儿。”
  侯达亮气得没辙,只得反复提醒:“芳芳她哥是个二道贩子,别看现在人模狗样,还是二道贩子!”
  这年月,二道贩子可不是什么好称呼,总是被臭老九和政治家们诟病。
  “那又怎样,英雄不问出处。”侯作成可烦他老子这样:“我跟芳芳过,又不是跟她哥过,老猴儿,现在是解放后,可不是解放前,不兴搞阶级了,懂不?亏得你还是政治家,这点觉悟都没有!”
  侯作成说得头头是道,态度坚定,侯达亮既生气又无可奈何,少不得要把姚祺年盯在眼里,尽管姚祺年远在苏州,侯达亮对他行迹还是再清楚不过。
  譬如正开发的商品房。
  到六月底,一排排商品房竣工。时下还没有“楼花”一说,原本姚祺年是打算效仿香港楼市,在开发商品房之前先预售。
  不过考虑到从解放至今,公租房都是主流,商品粮户可能都没听说过房屋能作为商品买卖,思来想去,姚祺年还是按部就班,先建后卖,以每平米九十块的价,进行全款出售。
  也就是说,普通商品粮户想购买住房,需要拿出九千块左右的积蓄。
  九千块对于此时的商品粮户可是笔不小的数目!要知道,时下的国企机关单位,月工资不过六七十,可想而知,能买得起商品房的人会有多少!
  所以尽管姚祺年因为投资商品房而名声大噪,个中艰辛却只有他自己体会到。
  这几天,姚祺年上火上得嘴角起泡,嘴巴也臭。
  本来他还没意识到,直到亲小乖的时候,小乖头一扭,躲开了,脑袋拱到宋明好怀里,撅着个小屁股对着爸爸。
  这反应,可让姚祺年伤心了:“天,宋小好,你闺女嫌弃我。”
  他话音才落,小宝就扔了皮球,蹬蹬跑到他跟前,特狗腿的说:“爸爸,爸爸,小宝不嫌弃你!”
  小棉裤真像样!
  姚祺年心里舒服了点儿,逮着小宝亲了口。
  哪知道他才亲完,小宝就擦了擦脸上口水印,斜眼看他:“爸爸,你嘴好臭。”
  姚祺年:“……”
  像是怕伤到他,小宝下秒就道:“爸爸臭臭,小宝也喜欢。”
  大宝:马屁精。
  二宝:马屁精  1。
  小乖:马屁精 2,到底谁才是小棉袄。
  不管怎样,马屁精小宝哄得姚祺年很开心,特豪气的给了小宝一笔巨款:十块钱。
  小宝哇哦一声,把十块钱往罩衫兜里装,与此同时,心里已经飞快的盘算好,等会儿他要去买粘牙糖无花果酸梅粉唐僧肉……
  可惜钱刚装兜里,就被宋明好拿出来了。
  小宝盯着刚到手还没捂热的钱,小脸都皱巴到了一块,瞧着宋明好,委屈极了。
  见状,宋明好蹲下来哄他:“小宝乖,妈妈先帮你收着,等过年了再拿出来给你。”
  就在小宝掰手指头算还有多久才能过年时,宋明好忍不住低声说姚祺年道:“年宝,以后不许给小宝这么多钱了,小祖宗能吃会喝,你会惯坏他的。”
  姚祺年悻悻摸鼻,却不小心碰到嘴角的水泡,嘶了声:“要命要命,哥要毁容了。”
  宋明好不忍心告诉他,他根本就没什么容可毁,知道他因为什么烦心,宋明好宽慰道:“别心急,船到桥头自然直,房子卖不好,咱们再想想办法。”
  是得想办法,再这样下去,搞不好就要一朝回到解放前。
  占着先知的优势,姚祺年反复思虑了很长时间,还是决定去首都找领导。
  公家让他摸着石头过河可以,但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能刺激他的商品房销售。
  姚祺年能想到最快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允许房屋自由买卖,买房必须赠户口!


第71章 
  要知道,从解放至今,无论是单位家属房,还是解放前的民居,都没有房契,全属公有,仅有极少数人手里能有房契。
  相对应的,户口的管理也就非常严格。
  抛开农村户口不谈,商品粮户口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挂在单位的集体户口,一种是居民户口,无论哪种都不能随意增添,所以时下人口流通相对较少,尤其是农村到城市,除非考大学,否则很难在城市定居。
  这种户口管理政策,适合用在改革以前,物质匮乏,统销统购,多个户口就意味着多增加一份粮食负担。
  但随着改革的进程加快,这种户口管理显然已经落伍,所以在姚祺年提出买商品房予以办理户口时,上头很快就给批了!
  说到底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没经验,上头也怕出问题,所以暂时也仅是进行试点。
  不管怎样,受益最大的还是姚祺年!
  次消息一出,原本卖不动的商品房几乎遭疯抢,过了这个村说不准就不再有这个店,毕竟买房带户口可是解放后头一遭!
  不用说,姚祺年肯定要给自己留一套,老皮革厂的职工宿舍太过老旧,他吃苦遭罪点无所谓,可不能委屈他的四个崽了。
  何况他确实需要户口,到这年,三个崽已经三岁半,再大点儿,该念学前班了,报名入学的时候少不了要用到户口。
  至于小乖,还不到一岁,话都不会说,送去托儿所都没人收。
  新家要宽敞亮堂多了,有四房两厅,虽然跟几十年后的住房设施没法比,但至少目前来看,条件已经算顶顶好的。
  青砖楼,水泥地,玻璃窗,单门独户,不再数家公用厨房和厕所。
  这种房,姚祺年早已见怪不怪,其他人却高兴坏了,姚四海和王乃云站门口,都不知道该乍下脚走路,就怕踩脏了地板!
  四个崽没那么多顾忌,夏天热,小乖只穿了条裤衩,跟小老爷们似的,光着膀子,在地上撒欢的爬。
  姚祺年从外回来的时候,就见他闺女盘腿坐地上,抱着大西瓜往嘴里塞,肚子已经吃得圆滚滚。
  姚祺年看得眼皮直跳,快步过来把他闺女的大西瓜没收了,嘴里还碎碎念:“小傻宝,吃太多肚子会痛痛。”
  这要换作儿子,姚祺年估计得骂傻狗。
  小乖拍拍肉乎乎的小手,咯咯直笑,露出两颗刚长出的米粒牙,也不管手上脏不脏,一头扎进姚祺年怀里,把他白汗衫上印五个手指印。
  “啪啪。”小姑娘说话奶味十足,还软绵绵的好听。
  姚祺年可喜欢了,逮着小姑娘就是一顿亲,把小姑娘逗得咯咯直笑。
  “哥哥呢?”姚祺年抱起闺女,进家就没看到他的傻狗们。
  “嘚嘚!嘚嘚……”小姑娘听得懂哥哥,奈何词汇量有限,费劲的组织语言。
  这些听在姚祺年耳中跟鸟语没差。
  不打算再为难他闺女,姚祺年转问宋明好:“一二三呢?”
  “被大伯带去我爸那儿了。”宋明好也刚从电器店回来不久,这会儿在厨房烧饭。
  两家人为了来往方便,宋医生和魏芳芝还把家安置在他们楼下,王乃云也去串门了。
  怀抱闺女,姚祺年挤进厨房凑乱,称乱还亲了宋明好一口。
  都快老夫老妻了,还这股黏糊劲,宋明好哭笑不得推他:“小乖还在,你注意点儿。”
  姚祺年挑眉,可不乐意了:“我还不能亲我媳妇儿了啊,宋小好,你最近有点冷落我,都不跟我睡一个被窝了。”
  宋明好不理他,大夏天的,谁还黏黏糊糊抱一块睡呐,这不是二傻子么!
  “年宝,大嫂打电话问我,能不能给她和大哥弄个房,他们想把户口转过来。”
  这年月,商品粮户口可比农村户口好太多了,旁的不提,就只说工作这块,每年国企机关单位招聘,都只招商品粮户,农村户口考虑都不考虑。
  贡付姐和姚祺田也是往长远了想,为两个六斤和七斤的将来考虑。
  “大嫂说她和大哥手里还有余钱,够买房子,不用管咱们借。”说到这儿,宋明好摇摇头:“咱家这个大嫂啊,就是精明过头了,她张口借又怎样,咱们还能不给?”
  不过话说回来,这两年姚祺田干窑厂烧砖,也确实挣到了,加上他还有五金厂的股,每年都能拿到分红,七七八八加一块,手里也存了近两万块。
  在大圩村,万元户都不算稀奇事儿!
  人有钱和没钱,自然大不一样,越穷越斤斤计较,现在大家伙儿手里都有了钱,想法就慢慢的变了,眼下想的最多的还是怎么去挣钱,而不是怎么去计较。
  贡付姐就是这想法,虽说她男人跟她小叔没法比,但日子也算红火了起来,以前爱计较的那些事在不觉间就慢慢放了下来。
  尤其是在她碰上个更喜欢斤斤计较,而且拖她后腿的娘家弟媳妇之后!
  “大嫂再打电话问你,就说能给她弄,让她和大哥过来一趟办手续。”姚祺年想了想,又道:“小好,赶着好机会,咱们给芳芳也弄个房吧。”
  宋明好笑:“看你说的,好像我是个恶嫂子一样,这点事还跟我商量干什么,买就买,我没意见,我当老师教芳芳那会儿,她才多大啊,我看着她长大,能不疼她吗。”
  宋明好说的是实话,她跟姚祺芳岁数差距大,姑嫂间几乎没红过脸,本来宋明好打算等小姑娘结婚了,给备一份丰厚的嫁妆,现在姚祺年要给小姑娘提前备上,她自然没意见。
  “你是我领导,我得向你汇报。”姚祺年不赊余力的拍马屁:“咱家你做主,我就是个打工仔。”
  宋明好从善如流点头:“哪天要是发现你不老实了,就把你踢走,大宝归我,二宝归我,小宝归我……”
  在姚祺年惊怔的目光中,宋明好又坏心眼的道:“小乖也归我!”
  没收小傻狗就算了,闺女也给没收了,那姚祺年可不干,立马黏糊糊的挤到宋明好跟前,自己补充一句:“年宝也归你。”


第72章 
  七月初的时候,高考成绩下来,姚祺芳考五百二十八分,在县光荣榜上排名前五。
  不出意外,她这个分数指定能被苏州大学录取。
  要知道,时下的招生录取比是25:1,也就是说,一百个考生里才能录取四个,这个比例还是将大专生包括在内。
  所以在分数排名出来之后,姚家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尤其是姚四海,乐得直露牙花子,也不藏着掖着,逢人就说他闺女考上了大学!
  自打恢复高考之后,大圩村可就出姚祺芳这么一个大学生,不止姚家人觉得光荣,全村人都觉得倍有面子!
  大家伙儿高兴之余,不免又感慨。
  能耐人咋都出在了姚四海家?!
  有人奇怪:“莫不是他家祖坟风水好?!”
  另一人紧着就道:“可拉倒吧,你两家是一个祖坟!”
  那人悻悻摸鼻。可不是,大圩村但凡姓姚的都是一个祖宗,听说是前朝时期从山东迁过来的,七个兄弟领着老父亲在这安家落户,开枝散叶……
  不管怎么说,村里出个大学生是好事儿,门旁邻里送鸡送鸭送大鹅不说,大家伙儿合计合计,还打算再给点奖励。
  村里这两年富了起来,村委会手里也有些闲钱,姚书记二话不说,奖励了姚祺芳一千块!
  姚四海见大家伙儿这么热情,也不好意思让人白送,就打算回乡一趟,摆上几桌酒,好好热闹热闹。
  一家之主都这么说了,姚祺年没意见,把工作推后,干脆拖家带口全回去。
  杀猪宰羊,炖大鹅,炸馓子,蒸萝卜团……砧板乒乒乓乓,锅碗瓢盆叮咚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嫁闺女呢!
  热热闹闹一整天,到晚上,收拾掉残羹冷炙之后,全家人才安歇下来,坐院里的洋槐树下唠家常。
  自从姚祺年携妻带子去苏州,一家人就很少有机会坐一块了,眼下大人们坐一块有说不完的话,小崽子们也亲热,蹲墙角刨蚯蚓,打算明个去田间地头逮鱼摸虾。
  小乖是个“听话精”,不爱跟哥哥们玩蚯蚓,歪脸趴在姚祺年膝头听大人们说话,听得可入神了,尽管小姑娘并不一定能听懂大人们到底在说啥。
  “咱家年娃子啥都好,就是没上过大学,可惜了……”姚四海夸闺女的时候,总要叨念小儿子几句。
  “我大老粗一个,不是念书的料,念啥念。”姚祺年摆摆手,面不改色的胡说八道。
  “我爸爸会说英语。”
  正刨蚯蚓的二宝难得不服气,慢吞吞的道:“还会说俄语。”
  大宝不迭点头:“我爸爸还会盖大楼!”
  奉承话都被说完,小宝卡壳了,呃呃呃半天:“我爸爸……我爸爸给我生了个妹妹!”
  “是乖乖。”听到哥哥喊她,小乖弯起眼,露出两颗米粒牙。
  见小崽子们都这么向着他,姚祺年差不点没蹦泪,这会儿要是只有宋明好在,姚祺年一准得嘚瑟上天。
  姚四海乐呵呵的,趁机告诫孙子们:“都好好念书,以后念大学,还是文化人好,庄稼人种地没大出息。”
  七斤和大宝勉强点头。
  二宝应的最干脆,还说了他理想:“二宝以后要当科学家。”
  六斤吸溜吸溜鼻子,搞不懂,科学家是啥玩意儿,能吃不?
  姚四海看小孙子:“小宝长大了想干啥?”
  小宝的想法可多了:“开灰机去吃那个……那个牛扒,开大油轮去看企鹅,开拖拉机……呃呃呃,开拖拉机娶媳妇儿!”
  “啊哟哟,我的小乖孙,想干这么多事呐,累坏了咋整?”王乃云把小孙子拉到怀里抱着。
  小宝立马掀开衣裳,拍拍自己的“大西瓜”,奶声奶气道:“不怕,小宝能吃,身体壮壮,累不坏。”
  一番童言稚语,把大家伙儿都逗笑起来。
  贡付姐一旁听得感慨,六斤跟三个崽一前一后生的,眼下话说的都还不利索,更别提知道啥科学家飞机油轮企鹅了。
  说到底还是生长环境不行,乡下娃跟乡下娃搁一块,除了玩泥巴就是干仗,照这样下去,以后准得落后一大截。
  思及此,贡付姐问道:“年娃子,上回我跟小好提的那事儿……”
  “是房子的事?”姚祺年听懂了,应的也爽快:“给你和大哥留了,不过要你们自己去办。”
  听他这么说,贡付姐喜上眉梢:“年娃子,这回咱们可沾你光了!”
  姚祺年摆摆手,不放心上。他们哪回没沾光。
  姚祺田也高兴,紧着就问:“年娃子,咱们户口是不是也得迁过去呐?”
  “迁不迁要看你们怎么打算。”姚祺年给两口子解释遍眼下的政策,末了建议道:“你们要是暂时不打算不过去长住,没必要迁,迁了可就不算大圩村的人了,以后村里有啥好处,也轮不到你们。”
  姚祺年这番话可算给两口子提了个醒。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大圩村在泾河县可是最富裕的村,多少人想着能嫁进来,或者娶个娘家在大圩村的媳妇儿,为的就是年底的分红。
  这节骨眼上把户口迁出去,可不是二傻子么!
  但姚祺年跟他们情况又有些不同,他不在乎村里的这点分红,对他来说,眼下重要的是把他四个崽的教育问题解决掉。
  所以这趟回来,姚祺年抽空去了趟公社开迁出证明,又去公安局把档案调出来先寄去苏州。
  办完这些,姚祺年就打算回去了,姚四海和王乃云老两口想在老家住段时间,姚祺年没强让他们回去,转问姚祺芳:“芳芳,你是在家还是想跟我们一块去苏州?”
  想到某个人,姚祺芳咬咬下唇,低声道:“我、我想在家等通知书,等开学了再过去。”
  姚祺年点点头,倒没多想。
  到这月底,侯作成就要应征入伍了,服兵役的地方在黑河,特冷的地方,临走之前,他央求姚祺芳多陪陪他。
  姚祺芳嘴上不答应,心里却犹豫了,哪个少女不怀春,尤其还是碰到侯作成这样让人招架不住死缠烂打的。
  就在姚祺芳迟疑要不要去县城送送他时,侯作成竟然半夜三更摸到了她家!


第73章 正文完(番外已补)
  姚祺芳睡眠浅,半夜里听见窗户响,起初没在意,闭眼听了会儿,似乎是石头子砸窗的声音……
  “芳芳,芳芳……”
  姚祺芳猛地睁开眼,腾地从床上坐起,踩上高凳拉开窗,窗户外站的可不就是侯作成!
  老式的瓦房开窗开的特别高,为了冬天保暖,窗户也窄,外边人进不来,里边人也出不去。
  侯作成歪靠在自行车后座上,中指抵太阳穴,懒洋洋的冲姚祺芳敬了个礼,白汗衫,仿军布裤,仰脑袋冲她咧嘴笑。
  姚祺芳抿抿嘴,脸上有点儿发烫,瞧无声息的开门,摸去后院。
  自打姚祺田和贡付姐搬去新家,老房子就没人住了,原先拿来盛粮的仓库也塌了一半,这会儿两人蹲在废弃的墙垣上,小声的咕咕叽叽。
  “半夜三更你过来干啥?”
  “我看你啊。”侯作成递给她个‘明知故问’的眼神,声音都拔高了,然后又在姚祺芳警告的眼神中,又压低了声音:“我骑了三个多小时。”
  “嗯。”
  “嗯?!”侯作成不满,幽怨看她:“渴死了,至少也给我点水喝。”
  “你等着。”姚祺芳丢下这句,很快从厨房舀来水。
  侯作成抱着大水瓢,不歇气儿的喝下半瓢,总算满意些,水瓢扔一边,歪头靠在姚祺芳肩上,语重心长的道:“芳芳,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你还小,现在最好把重心放在学习上……我跟你说啊,外边的男同志可花里胡哨,心眼可多了,一般人都没我实在。”
  姚祺芳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把他脑袋拨一边去,小声嘀咕:“要你管。”
  瞧这话说的……
  侯作成抱了她一条胳膊,正色道:“芳芳,我说正经的,你好好念书,我好好当兵,等你毕业,等我退伍,你就给我当媳妇儿。”
  “别了。”姚祺芳忍不住提醒他:“到时候我又得被你爸请去喝茶。”
  侯作成可烦老猴那根搅屎棍了,抱紧了姚祺芳:“是我娶媳妇儿,又不是他娶媳妇儿,他再找你,别搭理他,直接告诉我,我跟他说!”
  烦了他就给老侯家来个断子绝孙!
  “侯作成,咱俩还是再说吧……”姚祺芳犹豫再三,认真道:“咱们年纪都不大,还没到定性的时候,我答应你大学好好念书,不想别的,至于以后……咱们别说太早。”
  相较侯作成的满腔热血,姚祺芳这个农村长大的姑娘要更理智务实一些,或许少了点趣味,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都还小,谁知道以后呐?
  八月底的时候,姚祺芳独自乘火车到苏州,姚祺年来接她,穿灰汗衫,黑布裤,单单看外表,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是个大老板。
  毕竟时下的大老板最流行穿衬衫西裤,手拿大哥大,最好再开桑塔纳。
  姚祺芳哪知道,姚祺年是嫌弃西装老土,还不抵他穿老头汗衫!
  兄妹两大包小裹,叮叮咚咚回老皮革厂。
  家里空荡荡的没人。
  “嫂子呢?小宝们呢?”
  姚祺年扔下行李,把电风扇拧开,累得满头大汗:“小乖在她外公那儿,你嫂子去接一二三放学了。”
  户口转过来之后,姚祺年就把三个崽送去幼儿园了,不得不说,自从把小家伙们送去上学,家里清净多了,宋明好也能抽空做点事。
  就是有点,刚入学的小家伙们很不适应,每天跟把小猪往屠宰场送似的,去的时候嗷嗷嗷,放学的时候也嗷嗷嗷。
  这会儿幼儿园刚放学,小家伙们抱大腿,扯胳膊,缠紧宋明好不放,其实也没受委屈,就是想妈妈。
  连最想上学的二宝都红了眼眶,心里可委屈,跟几年没见宋明好似的。
  小宝就更难缠了,直接哇哇哭了起来,泪眼朦胧的竖起肉呼呼的小手,要宋明好给他买五根冰糖葫芦。
  少一根都不干。
  宋明好早就不是刚当妈那会儿没主意,眼下管理四个奶娃已经管出了经验,并不吃小宝这一套。
  “你爸说晚上要考你背诗。”宋明好拍拍小儿子的脑袋:“会背几首了?”
  呃……
  小宝打了个哭嗝,眼圈里打转的泪都给憋了回去。
  怎么办,他好像一首都不会……
  晚上,临睡前。
  姚祺年从洗澡间出来,光膀子穿条大裤衩,随手拖张小板凳,招手喊三个崽站一排,按惯例每隔两天抽查一次儿子们背诵。
  小乖也洗好了澡,趴在爸爸肩上,边吮奶嘴边看三个哥哥背诗。
  二宝记性最好,唐诗背的很流利,不歇气的背了十首,也会认座钟上的时间,还会数到一百。
  大宝勉强能记住,姚祺年提问的诗他都背了出来,数数也会,就是还没有时间概念。
  兄弟两先完成任务,兴高采烈的把妹妹抱走,只剩下小宝磕磕巴巴憋的小脸通红。
  “白日依山……呃呃呃……”
  “黄河……嗯嗯嗯……”
  “……千里目……”
  “……”
  姚祺年扶额叹气,瞧了眼小儿子,他还没说啥呢,小傻狗已经吧嗒吧嗒哭上了。
  “怎么跟个小哭包似的。”姚祺年把小儿子拉进怀里,揉他毛烘烘的脑袋,忍不住嘀咕:“也不知道像谁。”
  小宝耳尖的听见了,抽抽鼻子,特认真的道:“小宝宝像你,妈妈说爸爸也是个哭包,乖乖妹妹发烧哭,你也哭。”
  姚祺年听得脸发黑。
  臭小好,怎么什么都跟儿子说!他还有没有点当父亲的神秘感了!
  这会儿宋明好在姚祺芳房间里,帮她收拾要带去学校的东西。
  盆盆罐罐收一通,宋明好拍拍床沿,拉姚祺芳坐下来,低声道:“你跟小侯……他去黑河了?”
  姚祺芳点头,掩嘴小声道:“他走前来找过我,让我等他。”
  “那你怎么说的?”宋明好问。
  姚祺芳红了脸:“我想等他,但谁知道以后。”
  时下交通不便,通讯也闭塞,一时的喜欢也不一定能敌得过长久的分离。
  宋明好顺顺小姑娘长发,没说别的,她心里也清楚,侯书记这么坚持让儿子去当兵,十有八九想的也是时间长了,两个小年轻的感情自然就会变淡。
  日子忙忙活活的过着。
  到九月底,姚祺年带领改建的商品房全部售馨,加上电器城,他手中资产已高达两亿五千万!
  《商海巨子》杂志将姚祺年列入全球富豪龙虎榜,位居内地富豪第一位!
  此杂志一出,全国上下不免哗然,开始纷纷打听姚祺年其人。
  这下可好,姚祺年出门买个菜都得被菜场大妈盘问。
  “小伙子,你叫姚祺啥来着?”
  不怪卖菜大妈打听,卖菜大妈儿子念高中,平常在学校报纸杂志没少看,大妈听儿子提过。
  “你跟那个姚祺年是啥关系呐?”
  坐自行车后座的小乖舔舔沾牙糖,刚想说那是她爸爸,就是听姚祺年面不改色的胡说八道:“估计八百年前是一家。”
  卖菜大妈瞧眼穿白背心大裤衩的姚祺年,不觉点头附和:“可不是,都姓姚,一个天一个地,这差距可大了!”
  “那是,我哪能跟人比……”姚祺年接过大妈递来的小油菜,推自行车去鱼行买鱼。
  小乖鼓着脸,不高兴的纠正:“啪啪,你就是啪啪!”
  姚祺年笑,点点她小鼻尖:“对对,我是爸爸。”
  国庆前夕,姚祺年接到侯达荣电话,通知他跟他一块去趟首都,作为私企代表参加庆典。
  这可是非常荣耀的事,旁人想去都去不上!
  姚祺年其实不大想去,接二连三的炫,怪不好意思的,但领导都发话了,除非他是跟棒槌,才会跟领导犯呛。
  想了想,姚祺年喊来秘书小林,让她买火车票。
  小林瞧了眼老板,欲言又止。
  “怎么了?”泥腿子出身的姚祺年可以说是十分没架子了,在职工面前也很少摆架子。
  俗话说的好,哪个少女不怀春,小林刚来那会儿,确实被姚祺年俊俏的样貌迷到过,默默着迷了好段时间。
  可惜现在,小林对着眼前这个糙老爷们,实在提不起兴趣……
  “老板,我再喊个剃头大爷过来,给你剃剃头刮刮胡子吧。”小林尽量委婉的提醒。
  姚祺年挠挠头,又摸摸胡子拉碴的下巴,摆手道:“算了,回去让媳妇儿给我剃头刮胡子。”
  您媳妇儿还会剃头啊,还怪厉害的,小林默默的想。
  姚祺年提早下了班,先去幼儿园接一二三,然后再去老丈人那儿接闺女。
  四个崽聚到一块,再加上还在穿开裆裤吮奶嘴的小舅子,叽叽喳喳能吵炸天!
  等把四个崽拖回家,宋明好也就下班了。
  瞧见妈妈回来,小家伙们又跟猪抢槽似的,一窝哄奔向宋明好。
  姚祺年擦擦汗,得以喘口气,四仰八叉的瘫坐在椅子上:“媳妇儿,给我剃个头,刮个胡子,你男人要去天安门看升国旗了。”
  他话音才落,二宝蹬蹬跑到他跟前,晃他手臂:“爸爸,爸爸,我也想去,我想爬长城!”
  大宝和小宝眼睛腾地亮起来。
  “啪啪,想去!”小乖瞎凑热闹。
  姚祺年晃晃食指,不答应:“不行,带你们去尽给我添乱。”
  “妈妈也去!”二宝可机灵了,趁机道:“妈妈说她也想去爬长城。”
  宋明好:我没说……
  姚祺年瞧了眼可怜巴巴的四个崽,有点儿招架不住,迟疑道:“那你们……”
  “爸爸最好了!”二宝热烈鼓掌:“二宝肯定乖乖的!”
  “大宝也乖乖的!”
  “我爸爸最棒!”
  “乖乖喜欢啪啪!”
  四个崽嘴里嚷着喜欢爸爸,却扑到妈妈怀里抱做一团,快活的屁颠屁颠。
  姚祺年气,他还没答应呢,看把他们乐的!
  十月的八达岭,天高云淡,人头攒动。
  大宝带着两个弟弟冲在前,姚祺年怀里的小乖不愿意了,挣着胳膊,想跟哥哥们一块跑。
  怕小姑娘晒到,宋明好特意给她戴了顶草帽,草帽下面还压了条毛巾,正好能把她小脸挡住。
  “下,下,乖乖要下去!”眼看哥哥们跑远,小乖可急了。
  姚祺年没可奈何,把小姑娘放下来,把她压在草帽下的毛巾在下巴上打个结,只露出一双叽里咕噜的大眼。
  小姑娘跟脱缰的小猪似的,迈开小短腿,嘚嘚嘚一阵跑。
  宋明好带了胶卷相机,请路人帮忙拍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