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限杀业-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备注:镖局,受人钱财,凭藉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机构。镖旗即是镖局的精神象征。镖旗不倒,镖行不倒。为护镖旗,镖师将不畏缩,不逃逸,不退避,人在镖在!”
第四十七章:有缘传法(下)
小极品!这是陈胜在看完关于“镖旗”这件装备的所有说明之后,第一时间产生的感觉。毫无疑问,它和先前在《寻秦记》世界里面得到的虎符差不多,都是一件最适合用在小规模战场上的装备。在某些关键时刻关键场合下,只要使用得当,竞技者完全可以利用“镖旗”。力挽狂澜于既倒,制造出逆转的奇迹。
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镖旗的效果只能作用在智慧生物身上。也就是说,陈胜使用虎符召唤出兵马俑的话,这些俑兵将无法享受得到镖旗的效果加成。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因为兵马俑本身就只是傀儡,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感受到疼痛,所以自然没有什么士气和战斗意志可言。另外,镖旗也只能增幅友军,却不能同时削弱敌人。故此,它只能是小极品,而不能是真正的极品。
不过纵使如此,镖旗这件装备也相当不错了。以陈胜先前在无限神域本部的所见所闻,还有与夜永星交谈之后得到的情报,这种能够同时作用于复数人物之上的装备,似乎非常紧俏,所以一向都是有价无市的。假如陈胜把镖旗带回无限神域本部空间的商业区去进行出售,那么至少也能换取两、三颗D级元素宝石。运作得好的话,甚至得到C级宝石也有可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镖旗是团体任务的奖励,可不是陈胜自己的私人物品。究竟要怎么分配……目前还说不准。毕竟夜永星主要是在《龙与地下城》世界里面混的。对她来说,这件装备同样非常有用。那就要等回去以后,再和她进行协商了。
总而言之,这次进入《笑傲江湖》世界,无限神域所分配下来的三大任务,现在已经被完成两个了。总体来说,成绩还算令人满意的。其他不说,单单收获回来的通用点,都已经有八千多。等到之后再完成第三个任务以后,收益肯定要超越一万大关。凭着这笔财富,只要好好规划一下,尽量做到最合理化的利用,那么即使是苏紫菱这种弱女子,也有很大机会可以在接下来至少两三场的任务中,安然无恙地活过去。
当然。为山九仞,亦有功亏一篑的可能性存在。事情越接近成功,往往越要小心警惕。否则的话……
和以往一样。骷髅纹身发出任务完成提示,发放奖励,发放装备,这连串动作,只有陈胜自己知道,外人绝对看不出丝毫端倪。只见林震南磕头完毕,浑身轻松地重新坐起,与岳不群一起,向方证方丈和方生大师告辞。方证方丈允了,并请方生大师代为送客。却微笑道:“陈施主,且请留步。老衲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施主解答的。”
此言一出,林震南和岳不群都感觉心中诧异,禁不住回头向陈胜望了几眼。武者也不在意他们二人目光,沉声道:“方丈有什么要问的,陈某自然知无不言。正好陈某也有几个问题,想向方丈请教。”林月二人听闻,心中更加好奇。只是也不好意思硬要留下来,唯有起身离开了。
方生大师把林、岳二人送了出去,随手关上殿门。待得听闻脚步声已经远去,方证方丈凝神注目,向陈胜上下打量,好半晌过去,他终于徐徐叹了口气,道:“福威镖局一战,余沧海授首。群玉院中,合泰山天门道兄与恒山定逸师太两大高手之能,亦闹得灰头土脸。更甚者,衡阳城外,嵩山丁、陆、费等三位太保,以及史登达为首的三十多年名弟子,皆离奇失踪。陈施主,你行事虽然皆占了道理,但也未免……太过狠辣了一些吧?”
陈胜微微一笑,知道自己连番作为,在这位少林方丈眼中直是洞若观火,毫无秘密可言。但他扪心自问,一切所作所为皆光明正大,无不可对人言之处。当下凝声答道:“方丈。娑婆世界,众生皆苦。却总有些妖魔邪道,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对于这些人,和他们讲慈悲根本没有用。故此我愿亲手挥剑杀生,斩断其罪业。如此,无论对于众生还是他们自己,岂非都是一件好事么?”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方证方丈念了声佛号,叹道:“此为大宏愿也。陈施主,你虽不入佛门,但却行的是佛门中事。但你不是说,愿此生天下无敌么?”
陈胜笑道:“这两者并没有冲突啊。那些杀不尽的邪魔妖道,笑不完的世俗庸人,正好用来给我练手。若非有他们这些踏脚石,我又如何能够真正踏上天下无敌的巅峰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方证方丈又是默默凝视着眼前这位武者,良久良久,方才摇摇头,悠然一声叹息。他转过话题,问道:“陈施主,听方生师弟说,你自称为洪门弟子?但据老衲所知,九州之内,并没有一个门派叫做洪门的。陈施主的真正来历究竟是什么,不知道是否可以赐教呢?”
“实实在在,我就是洪门弟子。这点并非虚构。”陈胜站起身来摆开架势,凝声道:“方丈,失礼了。”
话声才落,陈胜扬声呼喝,将一套《工字伏虎拳》打出。这套拳法,乃是少林嫡传正宗。当年清廷火烧少林寺。至善禅师避难到广州海幢寺。因为恐怕少林绝技失传,便于寺内授徒传艺,陆阿采为其首徒,得工字伏虎拳秘传。却有歌诀为证。曰:
“合脚离开一寸阔,头顶千斤定天门;气沉丹田贯四肢,心耳足眼神意存;右手握拳左用掌,原是一槌一拍上;莫作开礼寻常意,饿虎擒羊暗中藏;吊脚收胸见礼谦,彼不动时我不变;敌来飞出面翅手,千斤坠法破其先;扭手收拳归原位,化出二掌似蝶飞;此是洪家真绝技,一变擒拿伏虎手;虚实相挡玄机妙;双拳可以打通天;插腰稳坐如泰山,铜浇铁铸功乃成!”
一套拳法打毕,陈胜敛劲收式,回首一笑,道:“我这套拳术,在方丈眼里自然不值一哂,献丑了。”
方证方丈惊诧交集,道:“陈施主,你这套拳法。其根本拳理与我少林武学一脉相承。然而老衲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倒真奇了。陈施主,这就是你洪门的武功吗?”
陈胜从容点头道:“不错。方丈是当世武学泰斗,我这套《工字伏虎拳》之中,若还有什么不足的,仍要请方丈不吝赐教。”
方证方丈沉吟道:“《工字伏虎拳》?名字倒是简单直接。这套拳法进退趋避,步伐皆成工字。腰马稳健,桥手刚劲,法门紧密,进退有规。若非有几代名家先后合力修改整顿,再经实战锤炼。则单凭一人一时之力,万万创不出这种拳法。只不过……”
方证方丈沉吟片刻,道:“常言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陈施主外功之强,几可称登峰造极。但施主身上……似乎竟没有修练过内功?”
陈胜点点头,重新盘膝坐下,道:“方丈法眼如炬,看得不差。不是我不想修练内功,实在是师门传承之中,并没有内功法门可供修练。”顿了顿,凝声再道:“今日我上少林,正是想要寻求一个机缘,以补全我武道之中的不足之处。请方丈成全。”
方证方丈微微一笑,道:“陈施主果然快人快语。施主自称洪门弟子,老衲虽然不知这洪门究竟是什么来历,但从刚才那套拳法中看来,想必洪门与我少林渊源匪浅。而施主本人,也和少林颇为有缘。佛门慈悲,广开方便之门。施主所求,并不算什么难事。不过本寺历代的规矩,本门武学,只能传授给本门弟子,不能传给外人。此例不能自老衲手中而破。因此施主必须投我嵩山少林寺门下,为少林派俗家弟子。”
方证方丈顿了顿,微笑道:“施主如若不嫌弃的,不如就入老衲门下,为‘国’字辈弟子,如何?”
“呃……陈国胜?”武者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怪怪的。不过对于入少林门墙,他倒没有任何心理抵触。因为海纳百川,包容并蓄,本来就是洪门的特色。历史上,洪门高手另拜外派高手为师,交流技艺。艺成之后再把所学带回洪门,与洪门原来的那些技艺相互融合,由此别开生面的故事,可谓比比皆是。何况陈胜自己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更没有什么门户之见。
当下武者再无迟疑,就此恭恭敬敬地向方证方丈行了大礼,称道:“师父。”
方证方丈在千佛殿内和陈胜一番对答,认定了他深具慧根,决意渡化他入佛门。不过陈胜心志坚定,想要他放弃武道专心修佛,显然并不现实。而且所谓“不入红尘,何谈看破?”在方证方丈想来,假如陈胜当真能够到达那天下无敌的武道巅峰,则到时候他自能看破红尘,明了四大皆空的道理。岂非比强行要陈胜现在就如何如何,更加高明了许多么?
第四十八章:经中藏经(上)
方证方丈身为少林主持,武功与佛法修为之高,皆是当世一人。不过他平日处事虽然通达,但偏偏在“普渡众生”这个念头上面,颇有几分痴气。既然见到了陈胜这个“良材美质”,便无论如何也不肯放过。寻常路子走不通,所以才决意另辟方便法门作为引渡。
此外,佛门中讲究一个“缘”字。从陈胜的武功路数看来,他显然和少林极有渊源,这是其一;陈胜力主将《辟邪剑谱》送上少室山,保住了昔日南少林方丈得意弟子的后人,这是其二;千佛殿中机锋问答,令三祖寺公案现于祖庭,这是其三;陈胜有守正辟邪,渡生斩罪的宏愿,这是其四;杀青城掌门、伤泰山天门、灭嵩山三大太保,桩桩件件,都是耸人听闻,若不以佛法善加引渡,则陈胜日后的所作所为,在方证方丈眼里,容易沦为偏执,甚至有堕落修罗道的危险,糟蹋了如此人才,岂非大大可惜?这是其五。
正因为有了前面那五个机缘,所以方证方丈不但愿意接纳陈胜加入少林寺,而且更愿意自己收陈胜为徒。当中苦心,不可不知。此刻见陈胜下拜行礼,方证方丈心中欢喜,禁不住展颜微笑。
恰好这时候方生大师送客回来了。见到两人如此,不禁为之愕然。动问之下,更感惊喜,笑道:“恭喜恭喜。方丈师兄生平只收过两名徒弟,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陈师侄既然入门,那就是方丈师兄的关门弟子。师兄所精通的诸般少林绝艺,也可量才传授。到时候师侄定可光大我寺,在武林中大放异彩。”
陈胜坐直了身体,凝声道:“少林七十二绝技,确实博大精深。不过我最想学的,却只有一样,就是当年达摩老祖传下来的《易筋经》。”
对于新收的徒弟有这个要求,方证方丈并不感到意外。他微微一笑,道:“少林弟子入门以后,如欲学武,总需要循序渐进。先学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或大慈大悲千手式。学得差不多了。如果悟性高,可以跟着学散花掌。之后是否能学波罗蜜手,要看各人性子近不近于练武。假如资质不好的,那么至此就行人止步,之后也不必再多费力气,还是专门念经参禅的为是。”
方生大师接道:“不错。学完波罗蜜手以后,就可以研修本寺的七十二绝技了。不过这七十二绝技的功法均是甚难,纵使天资卓异者,想要练成其中一项,也不容易。何况各项绝技练到精处高处,总之不过在武学上胜人一筹而已,既能以甲门功夫胜人,便不必再以乙门功夫胜人,至于丙门、丁门,更加不必去练了。所以历代祖师传法,皆适可而止。若是俗家弟子,则规定只能修练一门绝技。”
方证方丈颌首道:“徒儿,你本身武功已经极高,即使从头学起,想必也不过十天半月之间的事而已。要直接学七十二绝技,自可使得。不过《易筋经》……这是本寺至高无上的武学秘典……”心下不禁踟躇。过了半晌,又叹道:“不是为师不肯传授。只怕徒儿你即使学了,也未必能够有所成就啊。”
陈胜微感诧异,问道:“师尊,这又是怎么个说法?”
方证方丈缓缓道:“当年达摩老祖圆寂后,二祖在老祖蒲团旁见到一卷经文,便是《易筋经》了。经文义理深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于是遍历天下求解妙谛。历时三十二载,终于遇上日后的卫公李靖。两人谈论三日三夜,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
《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但想要有所成就,则必须心无所住,勘破我相人相,心中更不能存有修习武功之念。否则的话,即使穷年累月用功,往往也是一无所得。徒儿,你一心想要登武道巅峰,求证天下无敌。怀抱此心而修练《易筋经》,恐怕……”
话未说完,方证方丈微微摇头,显然对陈胜能不能“心无所住,勘破我相人相”,完全不看好。
旁边方生大师也劝道:“不错。师侄,其实你想要修习高深内功,也未必非《易筋经》不可。本寺另有一部《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威力与《易筋经》差相仿佛。你若想学,也可以请方丈师兄传授。”
陈胜从来没有听闻过这什么《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的名字。忽然听方生大师说起,自然觉得很有些莫名好奇。下意识问道:“神足经?听这名字,像是轻功心法啊。”
方证方丈失笑道:“经名神足,是神通妙足的意思。徒儿不可望文生义,误以为是神速之足。”顿了顿,随即又道:“说起来,这《神足经》确实颇为适合徒儿修练。此经乃是古天竺一门极神异的瑜伽术,传自摩伽陀国。当年跋陀罗尊者西来中土,以天竺一种特殊药草所制成的墨水,在书上记录了此经。
但这种秘制墨水必须浸水方显,干即隐没。所以后人看后,皆以为只是白纸书本。由于当年少林草创,一切缺乏。达摩祖师见到这本白纸书本,也没有多想,就在其上以梵文写下了自创的《易筋经》。后世子弟,数百年时间之中,竟无人知道一书之中,藏有两经。
到了北宋年间,《易筋经》竟然失窃。几经周转,落到了当时武林中极有名气的聚贤庄少庄主游坦之手里。机缘巧合之下,这位游少庄主不知如何浸湿了书本,令《神足经》现世。他依书所记载而修习,从此武功大进,终于在武林中闹出了好大风波。之后又经历了不少波折,这本同时记录有《神足经》及《易筋经》两大绝学的奇书,方才重归少林。徒儿,你可愿意学这《神足经》么?”
少林《易筋经》,名震天下。不管在《笑傲江湖》世界抑或陈胜自己出身的二十一世纪世界,这一点都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只在于,在《笑傲江湖》世界,《易筋经》是少林最高深的内功秘法。而在陈胜自己出身的世界中,《易筋经》乃是少林武道最基础的锻炼法。其内容不过是以伸展肢体的式子,配合深长呼吸,令身体筋骨柔软放松,如此而已。
不要小看这一点。因为人身所有的动作,皆依靠肌肉从放松到收缩产生的动能而推动。武道上所讲究的“劲”,就是肌肉能够在极短瞬间,从极松柔收缩至极紧实的过程。由现代术语来描述,也就是所谓“爆发力”。所以少林武功虽走刚硬一路,但最初阶时,还是得先锻炼《易筋经》的柔功,此后才能发得出猛烈的劲力。故此,少林武道,以《易筋经》为百法之源。
洪门武功,属于少林一脉。所以陈胜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修练过这种瑜伽锻炼术的《易筋经》了。故此,武者早已经决定好,假如自己要在《笑傲江湖》世界修练高深内功,以补全自己武道之中短板的话,那么目标便只有一个,就是《易筋经》。
另外,武者在福州的时候,从向阳巷林家老宅里拿到了《辟邪剑谱》。当时系统有所提示,可以把《辟邪剑谱》和日月教手上的《葵花宝典》残本相互融合,有一定几率能够把两本同样是蓝色上品的秘笈,提升至亮金下品。也就是说,如果蓝色上品只能帮助修练者提升至相当于四星中阶或高阶的水准,那么亮金下品的秘笈,就绝对能够让修练者提升至相当于五星下阶的水准。
这是一个大境界的提升,意义非同小可。套句经典说话:在无限神域的星级系统之中,只属一小步。但对于竞技者而言,它就是一大步。
《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两者出于同源,所以可以相互融合。那么……《易筋经》呢?假如把分别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易筋经》同时放在一起,那么,它们又是否同样能够融合,同样也提升品阶?另外,存在着《易筋经》的世界,单单只是陈胜自己所知道的,就有至少四五个之多。假如把这些名同实异的《易筋经》全部合拼起来,那么最终,它又能提升到什么地步?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在前往少林寺的这段旅途上,陈胜早已经做好了初步准备。他买来笔墨纸砚,把自己心中记得的《易筋经》记录下来,并且装订成册。开始还有些担心,由竞技者自己所写下来的秘笈,未必能被神域承认。但事实证明,这点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第四十八章:经中藏经(下)
陈胜自己写出来的秘笈,经鉴定后,被认定为白色上品的武学秘笈,而且也说明了确实可以和本世界的同名武学秘笈进行相互融合。只不过,旁边还另外多出了一行小字,注明因为本物品抄录人本身水平未能满足最低要求,故此该物品无法带离任务世界。
这种情况,其实也十分正常。陈胜问过夜永星了,所以知道,在《龙与地下城》世界中也是一样。除非竞技者已经同时满足了“达到六星级以上水准,以及已经获得‘抄制卷轴’和‘炼金术’”这两个专长技能,否则他们自己制作出来的魔法卷轴和魔法药水,同样不能带离任务世界。当然,把已经做好的卷轴和魔法药水留下来放在自己的据点之中,日后重返《龙与地下城》世界时再使用,这倒是可以。
但陈胜却没有想到,虽然自己按照计划,顺利投入少林门下,并且得到方证方丈收为弟子,但事到临头,方证方丈却认为自己不适合修练《易筋经》,而要改为传授《神足经》。并且问陈胜愿意不愿意。
根本从来没有见过什么《神足经》,也不清楚它究竟是怎么样的功法。霎时间要做出决定,倒让陈胜感觉有些难以回答。不过身为无限神域的竞技者,具备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拥有骷髅纹章这个帮手。当难以抉择之时,陈胜立刻想到了,假如能够亲手触摸一下这两本武学秘笈的原本,那么,应该就能够判断得出这两大功法之间的高下优劣了才对。
种种繁琐心念,现实中只是刹那。面对着方证方丈的询问,陈胜摇摇头,道:“《神足经》的名字,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师尊,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亲眼看一看这两部秘笈,然后再做决定。”
方证方丈点头道:“此亦属当然。也罢,师弟,就劳烦你带他前往藏经阁,一阅两经原本。”
方生大师躬身答应了。然后在前面引路,推门而出。陈胜向自己新认的师父行了一礼,跟随着方生大师,迈步出了偏殿。两人一先一后,向寺旁树林中奔去。
沿着一条林间小径,径向西北。转了几个弯之后,眼前忽豁然开朗,只听得水声淙淙,山溪旁耸立着一座精致小楼阁,楼上挂着的那块匾额,写有“藏经阁”三字。少林寺藏经阁名闻天下,却原来就建立在这里。此阁临水而筑,远离其他房舍,那是唯恐寺中失火,毁了珍贵无比的经典。
藏经阁是少林寺根本重地之一,自然守御森严。陈胜和方生大师才走近阁楼百步开外,立刻就有四名手持方便铲的僧人走出来查询。方生大师随口解释了来意,那四名僧人听说陈胜是方丈新收的弟子,都不禁为之诧异。但方生大师在寺内德高望重,兼且修为精深,从来不打诳语的。故此那四名僧人亦未起疑,当下让开道路,任由两人一起过去了。
两人走近阁楼,推门而入。只见阁楼里面地方倒也颇为宽敞。四周一排排地全是书架,放满了各种典籍。仓促之间,也数不清楚究竟能有多少。另外旁边还放了四、五张木制书案,又有蒲团和笔墨纸砚。想必是供僧众抄写经文所用——这只是第一层。
方生点起油灯,然后用纱罩罩好,引领陈胜走向旁边的楼梯,道:“少林藏经阁中,堪称包罗万有。这第一层楼面,主要安放了我佛门中经、律、论等三藏典籍,还有千年来历代各宗各派高僧大德的著作与记录。另外就是少林罗汉堂三十六房各项武技的武典图谱,以及般若堂所记录的天下间各门各派武功。”
陈胜随口问道:“天下间各门各派武功?”
方生大师一边蹬着楼梯,一边解释道:“不错。少林寺千余年来声名不替,固因本派武功博大精深,但般若堂精研别派武功,亦是主因之一。通晓别派武功之后,一来截长补短,可补本派功夫之不足;二来若与别派高手较量,先已知道对方底细,自然大占上风。所以但凡少林弟子行走江湖,回寺参见方丈和本师结束,规定先去戒律院禀告有无过犯,然后再到般若堂禀告经历见闻。别派武功中只要有一招一式可取,便笔录下来整理成册。如此积累千年,我少林寺对于天下各门派武功,已可谓了若指掌。”
说话之间,两人已经走到了二楼。这里地方略小,但同样到处都是书架,塞得满满当当。方生大师又道:“师侄,这里就是第二层了。少林七十二绝技的秘笈,寺中历代高僧与主持在佛法上的论述和语录心得等等,就都安放在这里。若是精研佛法,书架上的典籍可以任意阅读。但如果是学武,则七十二绝技虽然多,也必须适可而止。”
此行目的是《神足经》和《易筋经》,所以方生大师也不停留,径直沿着楼梯走向三楼。但陈胜本来就是名武痴。骤然间看见七十二绝技的秘笈就这样无遮无掩地放在面前,忍不住见猎心喜。总算自制力够强,没有立刻扑上去翻阅。但无形之间,双眼已经大放异光,呼吸也比平常更粗重了几分。
方生大师在少林中几十年,对于类此情景,早就见惯不怪了。他唯恐陈胜会沉溺其中,身中“贪”毒而不自知,于是好心告诫道:“师侄,虽说本寺有规矩,俗家弟子只能获传授一项绝技,但无论《神足经》抑或《易筋经》,都不属七十二绝技之列。所以无论这次你选择了什么功法,之后还是可以再来藏经阁二楼,挑选一项绝技学习的。但千万小心,决不可贪多务得,铸成大错。”
陈胜迅速回过神来,道:“方丈……哦,不,是师尊。他不就一人身兼十二项绝技吗?”
方生大师叹道:“本寺的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取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否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假如佛法修为不足,却要强自多学上乘武功的,那么最终不是走火入魔而死,便是武功全失成为废人。
方丈师兄佛法修为,是本寺第一人,所以才能兼修十二项绝技。但别人的佛法修为,又如何能和师兄相比?本寺记录,北宋末年,本寺有位前辈高僧,法号玄澄。他一人修练了十三项少林绝技,被本寺前辈称许为本寺二百年来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间,突然筋脉俱断,从此成为废人。虽说失了武功,正好专心修佛,以求解脱,但到底也是个惨痛教训。师侄,此点你日后不可不知啊。”
练得武功多,就会潜伏隐患,突然发作变成废人?这种神奇的事,在陈胜看来,实在很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内力这种特殊能量,本身已经是不存在于陈胜自己出身的二十一世纪社会之中,神奇得很有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了。那么会因此而引发出另外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也很理所当然吧?
此刻最重要的,毕竟还是在《神足经》和《易筋经》当中进行选择,武者更不想节外生枝。当下随意点了点头,也没多说话。反正距离任务时间结束,还有整整九个多月。这大半年之中,还有许多机会可以进来藏经阁的。究竟要怎么选择,可以到时候慢慢再想。总要选一项最适合自己的厉害武功。
其实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陈胜倒是很想可以把七十二绝技全部修练一遍的。不过如此高深武功,要精通其中一项,想必也至少必须花费一年时间吧?七十二项就是七十二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说能活到七十岁的人都没多少。也就是说,除非能够像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彭祖那样长寿,否则的话,又有谁人能够把这七十二绝技全部学成呢?唉,每当想到这一点,陈胜便禁不住要叹息光阴短暂,年华易逝了。
藏经阁的三楼,地方比其下面两层,可就要狭窄得多了。方圆约莫只有五、六个平方左右。除去一张木头书案和两个蒲团,便仅矗立着一个书架。即使这个书架,上面也没有放满。
来临此地,方生大师下意识地便流露出一派虔诚。他合掌为礼,向书架毕恭毕敬地拜了三拜,回身道:“师侄,你别看这书架上的书不多,但却都是少林寺最珍贵的典籍啊。达摩老祖生平所有著作,以及老祖从天竺带回来的各类手抄经卷,还有本寺最高深的武学秘笈,全部都在这里了。”
眼看多年心愿即将得偿,从今以后,自己的武道就可以超脱就有境界,进入全新天地。一条金光大道已经在自己脚下铺砌齐整,只等自己踏上去了。陈胜哪怕定力再强,也禁不住为之大大地兴奋激动。以至于心跳速度也快过了平时至少两、三倍。
第四十八章:四大神足(上)
与此同时,一股对那些创造出知识,并且慷慨地把知识传授给后人的伟大先贤之敬意,也在陈胜胸口油然滋生。他轻轻叹了口气,强行压抑心中冲动,学着方生大师的样子。先合掌为礼,向书架连拜三拜。
方生大师站在旁边,待得看见陈胜参拜完毕,便把手中油灯放在几案上,移步书架之前,从位于最上层位置的一排,轻轻取出两本书册。轻轻摩挲片刻,这才轻轻一叹,转身过来,将两本书册并排放在木头书案上面。灯光之下,只见左首侧那本书册,封皮上写了几个弯弯曲曲的梵文。纸张泛黄,显然已经颇为陈旧。右首侧那本书册,则看起来比较新一点。封面上用汉字写着“神足经”三个楷书。
“左首侧这本,就是刚才所说,一书两经的达摩老祖手笔,《易筋经》原本了。”方生大师缓缓道:“书中以普通笔墨所记录的梵文,乃是《易筋经》。只要书册浸水,则里面由跋陀罗尊者用特殊药草制成墨水,以汉字书写的《神足经》,就能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