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徵未兆-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色下,曾经的桃花剑客瘦了,潦倒了,一头乱发夹杂着油墨草屑,一双眼睛却灿亮如刀锋星火,他忽觉得这几日囚禁方落得是自由,他苦役、他厮打、他形销骨立,他被迫丢卸了沉于背脊的幽愁苦恨,他一身缥缈如云的轻。
喝完酒,他将酒坛砸碎于身侧,支着破败沉重的身子攀回地面,却觉得举足有些飘忽,只见那群妖魔鬼怪正聚在塔后饮酒作乐,对他指指点点,见着他也不避讳,指着他的脸大笑。
谢灵徵寻了一鬼匠老人旁坐了,搭着他的肩膀,与他碰了碰坛子。
鬼匠笑道:“灵徵儿,我给你接的那假腿,还好用不?”
“极好。”谢灵徵大大方方伸出右腿,撩开裤腿,露出筋脉受伤处那铁骨铜筋的撑架。
他来此处第三日上,手足伤痕便已因煞气邪秽败坏得不成人形,腐烂溃毁,滋生虫蚁,他痛不可耐,此时这鬼匠人问他,可愿舍了这仙躯,受鬼道之侵污,谢灵徵彼时尚犹豫片刻,思及自己终不必再介怀仙家看法,便谢过同意,以死去邪鬼之枯骨辅以青铜铸铁,换去断筋伤骨支撑手足。尽管斩雪伤铭于魂魄,但这一折腾后,虽不可恢复如初,至少能行走无异。
“方才爬了两遍天火柱,未觉疼痛。”他道,“伏老伯手艺精湛。”
伏老伯笑了声:“我等适才在谈自己行走天下时诛过的大仙大能,你若觉得不适,便一旁喝酒去。”
过往的生杀夺于素来是这伙死囚茶余饭后的谈资,谢灵徵听得惯了,便也不多挂怀,心知这不过是几个潦倒老人的一场怀春伤秋,甚至他自己偶尔也会说两句自己行走天下时剑下斩杀的妖魔,鬼道众也不以为意,把酒成欢、直抒胸臆,此件种种过往烟云,一旦权当了下酒笑谈,便也难以去区分善恶对错、立场是非了。
一旁有人正起哄道:“谢灵徵合该也来讲两句,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杀了诛鬼陈修祥,救了鬼道千千万万人的性命,他才是我们这儿最大的好英雄,好汉子!”
诸鬼齐齐称是,又纷纷问起那引得他“冲冠一怒”的柳腰腰。
谢灵徵摇头道:“我许久没有见过腰腰,只知她怀那百鬼胎伤了元气,今次如何却不明晰。”
座下又有一尖脸段髭的男子说道:“前些日子小灵徵托我做的得刻魂石我做好啦,你要写些什么,现下说出来叫大伙听听?”
刻魂石是鬼道祷求来世所用之石,大抵是用邪法阵术将今生未了之愿刻于魂魄,来生入了轮回,便能听得那冥冥中的感召,去尽前世的遗愿。
天火柱周遭死囚绝无生还可能,若有遗恨,也只得寄希望有一缕残魂遗魄逃出那催魂香的口舌,入得轮回,来世尽今生未了之事。只是鬼道人大多贪欢一刻,不爱为自己留羁绊,因而即便用到这刻魂石,也多是写些颟顸胡话,如“大口食五花肉就米饭”或“痛饮美酒三十碗”。
故这群邪魔歪道自以为谢灵徵亦是如此,便放了酒坛子,围着他,想听他说笑话。
谢灵徵喝了口酒,微微一笑,正色道:“第一,不做神仙。”
群魔大笑:“这小子疯啦,都给关到这鬼地方了,下辈子谁给你神仙当。”
谢灵徵又道:“第二,照拂友人腰腰。”
“这才像点样子。”那在刻魂石上书写之人抬头道,“你若不好意思,就直说,我给你改成娶了柳腰腰?”
谢灵徵失笑:“你可别乱来——劳烦替我把第三点写了,了伯壶公之遗愿。”
群鬼安静了些。
刻魂师边写边喃喃:“这可难了,你是想自讨苦吃。”说罢他又问:“后边没了吧?”
谢灵徵略一沉吟,终是开口:“第四,偿萧无音养育之恩。”
刻魂师直接丢了笔。
伏老伯紧跟着嚷:“灵徵儿,你糊涂啦,咱们不写这个。”
谢灵徵摇头道:“老伯误会了,我并非仍心有妄念,实乃是因着想要断情,便欲偿清其恩义,自此两不相欠,我方能走得痛快。”
伏老伯却摇头道:“灵徵儿,方才我们那些戏言,你休要作真。情债此物,乃是断断不可带到后世的禁忌,你想守一友人,护一方土,也就罢了,但唯独这情一字,你越是想去斩断它,便越是牵扯繁多,你听我一言,将这刻魂石就此收了吧。”
谢灵徵微一蹙眉,就见刻魂师纵身跳起来,嚷道:“只能刻三条,多了刻不下,张嘴张嘴,一口咽下去,快咽!”
谢灵徵无奈一笑,继而释然,张口含了那送至唇边的恶臭石块,一口囫囵地吞入腹中。
“来来来,喝点酒喝点酒。”伏老伯递给他一坛酒,“散散臭味。”
这刻魂石所纳可谓五毒俱全,坟土煤灰,虫蚁心肝,非仙人之躯可受,更是恶臭得紧,在腹内翻墙倒海一般的折腾,谢灵徵想到伯壶公曾赠与他的那以五老法制成的断续神膏,心中好笑,自哂云:“我终是也成了一‘腐臭神仙’,落到仙人堆里,要被人拿恭桶打出来。”
诸鬼大笑:“这地儿所有人都一般臭,你也别矫情。”
说着一行人乘着夜色继续喝酒谈天,也不顾日升后将至的苦差重役,俱是时候无多之人,惯例是不问明日,只醉今朝。
谢灵徵的精气神越来越好,身体的颓势却无力回天。
铁铸的筋骨没能拦得住他手足的溃烂,潇洒的日子过不得许久,他便又失了行动的力道,后来这半仙半鬼的躯壳耐不住煞气侵蚀,渐渐地,他的双目也开始看不见了。
几个老少鬼怪照拂于他,听闻他想到天火柱顶吹风,便三人一道使着工具器械,连背带抬地将他背上了天火柱。
他坐在迎着风的地方,手中抓着一把草籽,碾碎了引来报春子啄食,好听一听那华美靡丽之曲,后来报春子亦越来越少,这一众死囚才约莫明白,春日将至了。
年长些的人告诉谢灵徵,第一声春雷必降雷火,届时天火柱将处死一二大奸大邪,连带一批死囚陪同殒命,执法尊鸿霄按例将亲临监刑。
“前些年,鸿霄老儿会与陈修祥一道过来。”伏老伯道,“他二人一个监刑,一个护佑,两者不可缺其一,现陈修祥死了,灵徵儿,你懂我的意思不?”
谢灵徵顿了一顿,他这几日因着感官的退化,反应有些迟钝:“我明白,萧仙君要过来。”
“你可有什么打算?”
谢灵徵想了片刻,问:“我不如躲在那地窖里,不要他见我?”
伏老伯怪笑一阵:“你这又是咋回事,躲躲藏藏的不像你。”
“我现在又丑又臭,会害臊的。”谢灵徵轻笑一声,炽风拂开他的额发,露出因消瘦而略显锐利的五官,他的眉目间并无害臊的意思,倒是有几分不以为意,“徒添烦忧,又有什么必要?”
“你丑什么!唉,随你啦。阿程,过来。”伏老伯道,唤了一旁那身长八尺的憨笨青年,问谢灵徵,“现在下去不?这风红彤彤的,再吹下去,你的眼睛要全瞎了。”
谢灵徵嗯了一声,将手中一把草籽全撒了,令那鸟雀啄了个痛快。
伏老伯与阿程背谢灵徵下了天火柱,寻了个天火台背面不挨风吹的空处让他歇息,谢灵徵眼皮一颤,就睡了过去。
谢灵徵这一觉睡了许久,久到许多人以为他再醒不过来,等着他同路边的腐尸一起化为枯骨,却不料在春雷将降那日,这死尸一般的谢灵徵又颤颤巍巍地爬起来,找见上回被砸开的地窖,一点点把自己埋了进去。
一群鬼均是又笑又叹,商讨着何时这人才能死透彻,不料当日正午便出了岔子。
春雷刑前,天火柱附近来了一个衣着光鲜的神仙,他一身雪白,似是大宗子弟,又是神色匆忙、面带厉色,视过往死囚如蚊蝇蝼蚁。
“谢灵徵呢?”他喝问,“我怎么听说他还活着?”
众鬼权当没瞧见他,不理会他的吆喝。
那人冷笑,高声道:“我来传瀛台仙君旨意,谢灵徵若是活着,人在何处?若是死了,尸身又在何处?”
依旧无人应答,那刻魂师甚至皱着脸往他脚边唾了一口。
那人大怒,呛啷一声从腰间拔出剑来,雪刃一闪,空中划过一道寒芒,剑风所及之处,竟是登时结了霜。
众鬼这才哗然,指着那到霜痕窃窃私语,此时不远处倚着天火柱的一块石板翻过来,谢灵徵单手撑着地,一点点探出身来,随手抹去身上面上的污泥碎屑,哂笑道:“成灵器,你哪里偷来的斩雪剑,我劝你还回哪里去。”
“偷?”成灵器笑道,“瞧你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我犯得上偷斩雪剑——师尊有令,你还不跪下?”
谢灵徵置若罔闻,甚至未抬头瞧他一眼。
成灵器又惊又怒,大步走到他面前,拿剑刃抵着他的下颔,令他抬起头来,只见他双目上仿若覆了一层尘埃,面庞消瘦,苍白如纸,便又笑了起来,凑上前道:“师尊有令,今夜天雷降火,处死孽徒谢灵徵,但他老人家怜惜一场师徒情分,命我携斩雪前来,好让你死得痛快些,现今剑我给你带来了,你看是我来动手,还是你自己动手?”
话虽如此,他却拿剑尖抵着谢灵徵的喉咙,没有松手的意思。
谢灵徵却是淡淡一笑:“萧仙君绝不会有此一令,在他眼里,万事万物只有死活之分,他若要我死,岂会在意我如何就戮。成灵器,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便是要矫令,也不该矫萧仙君之令杀我,你这是自寻死路。”
成灵器被驳,竟也不怒,反倒是大笑起来,从怀中掏出那一本泛黄的簿册,贴至谢灵徵眼前:“你且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到底是我自欺欺人还是你自欺欺人?”
谢灵徵抬眼看去,只觉那纸张上隐有字迹,却看不真切。
成灵器一眼便明了,凑上前,亲手翻开誓言簿,将萧无音立誓那页抵着他的眼,逼他一字字地收入目中。
谢灵徵模糊中瞧见那行字为:“萧无音不见谢灵徵。”
他凝目去看,仔细辨别那隐约的字形,从前往后、从后往前看了数遍,均是两人再不见之意,又往下看,那一行肆意连笔则是“若违此誓神魂俱焚”,他看到那个焚字,只觉眼睑被烫了一下,竟是痛得一时难以睁开。
他自然不会认错萧无音的字,只是他本以为自己已然能脱身于樊笼,不再为之伤神费心,只是这死誓依旧刺在他的眼球上,似是要把他整个人刺穿,钉在刑柱上,吸干他最后一丝希冀,让他死也死得难以释怀。
成灵器自然觉察了他的失神,笑了起来:“你既已看见,那也可死得明白些,我就不让你脏了斩雪的剑柄,亲自送你上路好了。”
说着他一剑往谢灵徵颈边斩去,谢灵徵猛一侧身,喊道:“阿程!”
那八尺巨汉纵身扑上来,成灵器动作一顿,他倏然回身,左手一着分花拂柳按向成灵器双目,成灵器举剑相隔,却不料他手腕一折,以一个及其古怪狠毒的姿势系向他脉门,扣指一弹,呛啷一声,那斩雪长剑应声落地。
谢灵徵接过斩雪,反架于成灵器颈间,成灵器惊呼:“你哪里学来的阴毒功夫?”
谢灵徵笑道:“我非瀛台山门人,不用瀛台功夫,实数寻常,不尊瀛台师令,也算不得过失,杀两个瀛台弟子,更轮不到你来数落,你说是不是?”
“你疯了!”成灵器一时受制,咬牙切齿,“狱卒何在?!”
就近卒吏已觉察骚动,持械而来,只因成灵器遭擒而不敢妄动,众鬼亦围成一圈,与之相峙。
谢灵徵却只是虚虚地架着剑,垂着一双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日上中天,晒得地下火辣辣得烫,只听远处传来一声惊唳,谢灵徵抬眸望去,不能视物,只听得脚步急急、疾风阵阵,人言喧嚣,又片刻后归于寂静。
狱卒们身影渐矮,似是俯首,口中称“执法尊”、“瀛台仙君”,一拜再拜。
他隐约听到鸿霄的声音,似是斥责威慑,他充耳不闻,又见一素白身影挥开众人,大步朝自己走来。
他有些怔神。
紧接着,忽地,地上散落的誓言簿焚烧起来,他闻到一阵焦味,紧接着,眼前那洁白的身影一点点染上火光。
众人惊呼:“仙君不可!”,执法尊亦厉声喝问:“萧无音!你在做什么?”
雪袍银袖被赤焰吞没,身体发肤遭火舌侵缠,萧无音却若未见未觉,只冲眼前那瘦弱、狼狈、满身血迹泥污,双目覆满白翳的徒弟伸出手,低声命道:“灵徵,太危险了,把剑给我。”
谢灵徵怔怔不语。
他闻到一阵焦臭,是发丝点燃的声音。
这字字诛心的死誓,竟是真的。
萧无音又道:“徵儿,把剑给我,没人能伤你。”
谢灵徵多年未被他如此呼唤,这一声刺得他眼眶酸涩,他心中苦笑,暗道:“这世间分明只你一人能伤我。你神魂受烈焰焚烧,我岂不感同身受?前些日里伏老伯等人不让我把这养恩情债带到下辈子去,如今好啦,我可偿了你,从此之后,再不欠你了。”
他目光一漾,嘴角微凝,似笑还似非笑,却明眸璨然,一如五年前瑶台宴上,同样的狼狈不堪,却又神采飞扬。
萧无音却是心头大颤,他再待上前,只见谢灵徵猛一推开拦于剑前的成灵器,利刃横颈,血线横飞,整具身躯如失线之鸢,重重跌落于地,溅起一片尘埃。
他这一式使得是正统的瀛台山功夫,极快、极狠、极果决毒辣,在场竟无一人反应得过来,血染黄尘,天火柱前霎时一片静默。
萧无音面上陡失了血色,他又喊了句“徵儿”,闪身上前,一把揽起那坠落于地的身子,径直按住兀自血如泉涌的创口,霎时白衣尽染了鲜红。
瀛台仙君咬破了指尖,欲以灵血在他脖颈伤处画返仙咒,忽而思及他是自刈,这咒又能返往谁身?
他命道:“忘仙散!去取忘仙散!”
无人应答。
萧无音回首怒目而视,目色冷厉如锋。
执法尊沉着脸色,走到他身前,捡起那誓言簿,翻到他写过的那一页上,低声劝道:“无音,你看。”
萧无音不欲理他,却眼睁睁看着誓言簿上自己写下的字迹,正在缓缓隐去。
“死誓死誓,身死誓消。”鸿霄道,“他已经死了。”
萧无音这才渐渐凝了目光,他看向怀中逐渐冰冷的躯壳,鲜血似已流干,那张脏污灰败的脸上竟有几分松懈与释然,还有些微松快的笑意。
他许久未在谢灵徵脸上见过这样的神情,再往前追忆,只得念及五年前那个弱冠少年,脏兮兮地捧着一怀花瓣,笑得又乖、又有些傻,但他是烫的,从身躯到魂灵,都温热得让人感到灼烫。
瀛台仙君猝然觉得心如刀割、五内如焚,他嘴唇微颤,一股腥甜涌至喉头。
他一口鲜血喷在了誓言簿光洁如新的书页上。
第15章 石生花
似是有所知觉的,瀛台山下起一场百年未有的春雪。
瀛台山的冬来得早,也去得早,第一朵寒梅绽放之后,便能听到消融积雪的一声春雷,只是今年的雷声未能驱散久积的霜寒,鹅毛大雪压弯了雪竹林的子母竹丛。
瀛台仙君从雪竹林里出来,他自通天竹取了两身谢灵徵的旧衣,替那具伤痕累累的尸身换了装束,好叫他的弟子身后不再穿那褴褛囚服。
就在他的面前,谢灵徵安稳地睡在云台殿的软塌上,阖着双目,长睫在烛火的映衬下,似有颤动,仿佛下一刻就会睁开眼。他手足与颈间的伤痕此刻终是不再流血,徒留下几道暗色的深痕,被萧无音用素白的锦缎裹着,不愿再看一眼。
他就像是挂于枝头的最后一朵桃花,风吹雨淋、日晒虫啮,无处躲避,唯有在零落成泥后,方得到黄土砂石的一点怜惜。
萧无音垂目坐于塌旁,许久后,似是想起灵徵素来畏冷,便缓缓地替他盖上被子,掖紧被角,只怕他受到半点风寒。
翌日瀛台仙君往山下去了,他不带随从,不配兵刃,只怀揣一只锦袋,锦袋里装了三样东西:一张皱巴巴的纸、数颗随处可见的草籽,与一粒莹白玉润的石。
他尚认得这寻亲石,不日前谢灵徵曾欲亲手将其交给他,他未曾收下,此刻却是经由那尸首怀里再次落到他手中。
寻亲石乃鬼道雁鸟族祖传灵物,有言道是天地混沌时一样花种所化,后清者成天、浊者为地,此花失却了存活的依傍,其种便化为顽石,即便如此,此石仍有灵性,谢灵徵日日将它贴于心口收藏,久而久之,它便有了热度,乃至萧无音将它取出时,谢灵徵尸身已冷,而所奉顽石尚温。
萧无音体躯冰寒,他生怕这石上的温热因自己的触碰而丧失,便不敢多碰,只轻轻拿锦帕托着,摆在手心里。
他在山谷石洞间穿行,只见寻亲石上的光辉渐渐扩大晕散,他便顺着指引的方向,走进一处石洞,拂去地上青苔,撇去碎石细沙,挪开两片青石板,露出一只厚重的油布包。
他心头微颤,捺着那层油布伸手抖开,紧接着就被晃了眼,失了神。
只见那长长的羽衣映亮了幽暗的洞窟,铺散在潮湿的石板上,千百雪鹤翎泛着五彩晶莹的柔光,灿若明霞,熠熠生辉,其色洁白如新雪,其质柔软若霄云。因着以南海冰丝为引线,其质灵淳清澈,无丝毫鬼道污秽之气,洁净堪比瀛台山顶石上一泓清泉。
萧无音知道,这雪鹤翎是雪鹤一族的护心翎,非诚心所托、不轻易易主,若要杀之夺羽,护心翎必会沾染血污,失却光泽。要想集得这千百根雪鹤翎,若非受雪鹤一族全族爱重,便得一根根、一缕缕,以同等贵重之物相换,非积年不可得。
谢灵徵素来不怕麻烦,他会拿价值连城的宝剑换名曲,会拿一身仙骨去换酒,自然也不惧拿数年的奔波去换一颗心。
萧无音静坐了片刻,轻轻将那雪衣披在肩头。
羽翼一触身,他竟已觉得温热,不仅是肩背,连脖颈、额头乃至心口都烫了起来,那股热流像滚水一般,一抽一抽地灼烧着他的身体、他的呼吸。
他怀疑这雪鹤翎上被施了咒文,又不愿解下,便指尖轻点,在空中幻化出一面水镜欲照,只是陡一看,他便生生止住了动作。
他怔然看着镜中的自己,着一身洁白,披雪色鹤翎,一头长发未束,几落于地,遍染霜华。
他有些不解地鞠一握发送至眼前,竟真是苍白如雪,他垂眸细看,却惊觉手背上落了一滴清透的水。
他抬头,未见得洞顶涌泉,倒是觉得右眼眼角微冷,伸手去触,便沾湿了指尖。
他不知为何自己眼角会染了水渍,忽地追想起灵徵常哭,才知晓自己是落了泪。
瀛台仙君不解其意,右眼却泪流不止,泪珠顺着他的下颔滑下来,滴落在他莹白的发上、衣上、寻亲石上。
只听咔嚓一声轻响,寻亲石碎开了。
萧无音是天界至明至净的仙躯,其血为灵血,其泪为灵泣,而寻亲石乃是鬼道供奉之物,其质为浑浊,两者相触之刻,仿又重现了天地混沌时清浊交融之景,但见这石中花崩裂而出,花瓣火红如舌、花蕊摇曳如雾,大片大片从那裂开的石种间攀升而起、扶摇直上,一眨眼间便绚烂了整座洞窟,如一丛野火赤焰,点燃了青苔冷石,哗啦啦倾泻开去,直直烧尽淹没了清冷境、无情土。
萧无音只觉双目一阵刺痛,如同挨了火烧,比当日神魂遭焚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想起来为什么寻亲石能访得雪鹤翎——千百年前这石生花依赖雪鹤衔种而扬撒,两者相伴相生相依相偎,故而有石生花处必有雪鹤舞,这而这成为了世间头一种姻缘瑞兆,所传得红花鹤翎者,此生相守,白首不离。
他看向镜中的白发人,思及云台雪洞里那冰冷的尸身,又见得那烈焰情海似的红花,佳期幻梦似的鹤氅,忽觉如鲠在喉,连身躯都直不起来,只得跪坐于地,任由右眼的冰寒水迹蔓延着,修长的身形崩成了一张将折的弓。
瀛台仙君阅籍百万,却忘记了他所读的仙界古名物鉴考一书中,曾淡淡一笔点过眼前的盛景,并附有小诗一首,古体古句,不遵韵律,不引典籍,只通俗概览了寻亲石此物,并以“石中花”为名。其诗曰:
古有石中花,千载覆霜华。
草木本有情,可叹不自知。
第16章 罗刹行
白罗刹杀了地蛇王。
泥下道众鬼听得此信,闭户不出,噤声不言。
地蛇王属鬼道五老之首,长百米有余,宽七尺,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体态如山,獠牙如钩,剧毒无比,千年沉眠于北石溶洞,但凡苏醒捕猎,猎杀数必以整村为计。
白罗刹却完好无损地回来了,那杆拂尘子幻化成丝绦,将小山般的蛇尸轻飘飘地拖拽进颉老人的庄子。
颉老人听得人声,开门迎了那素衣白衫的“罗刹”进来,手下一众人将蛇尸抬到院落中,动作娴熟地剥皮放血,除去腑脏,二精壮汉子抬起那蛇头,撬开蛇口,以巨斧凿除那两颗锐利尖牙。
蛇口开合之时,腥臭之气拂面,“白罗刹”面露嫌恶,神色冰冷,颉老人见状,便引他率先进了地下石室,点燃周遭一圈蜡烛,坐在了石台边缘。
“白罗刹”却不曾坐,只是径直走到石台中央,凑**,轻轻摸了摸石台上躺着那青年的脸颊。
颉老人发出一声嗤笑:“这都过了几十年了?你还不知道他会不会醒吗?”
“一百三十七年零一十三天。”“白罗刹”忽然开口,声音清冷,“他总会醒的。”
二人口中所提的“他”自然是谢灵徵,换言之,是谢灵徵的尸身。
瀛台仙君亲自以仙术护佑,谢灵徵尸身百年不腐,只是任他萧无音本事再大,终是没有唤醒死人的法子。
百年前谢灵徵于天火台前自刎,萧无音剑斩天火柱,天火柱倾倒,压死半数死囚,另有半数死囚趁乱逃离天庭,此中包括了那颉老人的爱子,故而二人有今次一谈。
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
夹道催魂香将谢灵徵魂魄撕咬得稀碎,纵使他一怒之下诛灭此花全种全族,花上近百年时光为谢灵徵凝魂聚魄,亦无法让这具身躯重复生机。
他穷碧落尽黄泉,遍访仙家踏遍地府,逆天改命之法竟只有这泥下道里的一门“五老邪术”,以蛇血、蝎壳、蚓涎、蜈蚣之百足、蟾蜍之脏器为引,能医死人活白骨、聚魂魄固魂灵。
萧无音厌此法污臭,却不得不以此为救命稻草,亲自下泥下,斩五老之首领,他向来一身素白,行走于泥下道时必沾染半身鲜血,腰间又悬着那让诛鬼害怕至极的利剑,故而泥下道坊间渐有了“白罗刹”之传闻,可怜萧仙君一个九重天上至清至净的群仙之首,成了恶鬼口中的恶鬼,用来止污秽泥淖中的小儿夜啼。
“神仙,”颉老人道,“今个儿你还给他上药不?”
萧无音微微颔首,接过颉老人递来的一只黑玉小瓶,启开瓶塞,一股腐臭扑鼻而来,他皱了皱眉,继而面不改色地将瓶中的“断续神膏”轻轻抹在谢灵徵手脚伤处。
斩雪之痕非寻常药物可除,死者之身又无法以灵药相愈,只得借诸邪法,然而即便百年来以此邪药滋养,谢灵徵手足脖颈仍留有浅浅几道印痕,尤其那颈间伤痕极深,颉老人先以针线相缝,又以药膏相敷,如今仍有一道蜈蚣攀爬似的深紫创痕,细看来颇有些触目惊心。
“外间可有下雪?”萧无音忽然问,他以绢帕擦拭去指尖残余药物,那股腥臭却难以消去,他的声音不自觉间冷了几分,“我来时观天色,似将有雪。”
“唔,适才出去,飘得了几片。”颉老人道,“怎么?”
萧无音不答,取过一旁的雪鹤翎披于肩头,徐徐往屋外去了。
白雪穿过枝头,沁了些红梅香,片片洒落在那雪白莹润的翎羽上。
萧无音甫一出门,街上便没了人影,他五感敏锐,自能听到一众大小鬼正缩在家中,屏着呼吸直哆嗦。
萧无音微微皱起眉,他想去北边沽一壶酒。
瀛台仙君从前不饮酒,如今亦然,但不妨碍他每逢初雪备上一两壶佳酿,他总错认为谢灵徵许是下一刻便会醒,而他醒了,合该喜欢。
百年前那场噩耗他已然记得不太清,但是更早以前,谢灵徵还会喊他“师尊”的那个时候,少年的一颦一笑他都铭刻于心,谢灵徵在初雪日会温酒而酌,会裁一身红衣,笑着进到云台殿深处,占了他歇息的榻,一边炉火煮小酿,一边窗头剪寒梅。
他会抱怨仙界果酒味道太淡,会馋泥下道北边的佳酿,会提柳腰腰,会想飞龙树开的花。
萧无音知道他曾经明里暗里盛邀自己陪他去泥下道许多次,未尝如愿,他想让自己听一曲柳腰腰的长风调,最终自己却是听到了。
在柳腰腰死的那天。
那日丧生之人不只一二,他派人审问成灵器知晓了因果,执法尊欲与他论法度,他未听,只一拂尘砸烂成灵器的脑门,让他当场毙命,接而不顾劝阻连杀数名兵卒,只身一人下到泥下道去遍寻谢灵徵残魂踪迹。
沿途他经过了那红帐香旁的歌舞场,只见一抹红影翩然台上,他登时想起曾经谢灵徵俯于他耳边绘声绘色的描摹,只一眼便认出了那是盛名远扬的柳腰腰。
他不知为何顿下了脚步,周遭鬼怪吓得不敢动弹,唯有台上那红衣艳妓痴痴盯着他身上的雪鹤翎瞧了半晌,忽的红袖一振,长袂翻飞,如一振翅高飞的雁鸟。
她引吭而歌,原本柔软靡丽的调子忽的苍凉凄切,似是从软红直冲向青霄,直听得人一阵惊寒,几欲落泪。
诸人惊称其为长风调,萧无音恍然,心知这便是谢灵徵以一柄长剑换来之曲,只是其音律不如谢灵徵所述,反倒是增添几分凄绝哀诉。
柳腰腰似是亦有觉察,歌至盛处戛然而止,面上泪痕斑斑,她心间那点高歌长风的意境竟是消散了个干净,似是随着意中人的离世,一并死去了。
“可恨的谢灵徵,我还是赌输了。”她哽道,“都怪你,我连赌资都出不起啦。”
台下一阵乱,柳腰腰又一顿足,嘶声高唱:“我为君而生,君因我而死。我本非朱门秀户女,不死贞洁死友人!”
说罢落鹄剑出,她干脆利落地横剑于颈,血染纱帐,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泥下道一阵鬼哭,却并无一人有疑有怨,继而三日路上扬花瓣舞红绸,不似丧葬仿若大喜,让这一生热烈的姑娘潇潇洒洒地来、热热闹闹地走了。
雪越下越大,萧无音经过那覆于雪下的歌舞场,渐缓了脚步,在红帐香一旁的酒坊停下,拂尘一点,逼着里头缩脖耸肩的酒翁爬出来,战战兢兢地倒酒。
萧无音垂着眼睫,眼看那琥珀色的琼液盛满玉壶,只觉酒味刺鼻,不知有何处好,以致谢灵徵如此贪恋。
“神……神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