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耽美]撼天-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当年,陛下确有意动,但在听过三个同族的唠叨之后,玄大首次违抗皇命,坚决不同意。
  幸好尊者前生是老好人性子,一笑置之。
  换成现在……玄大缩回龟壳,后果难料,不想为好。
  半个时辰后,灵雾淡去,水晶宫已同洞天福地连成一体,浮在半空,摩天碍日,震人心魄。
  铜舟上,眼珠子掉了一地。
  目睹水晶宫升起,壮汉们彻底失去语言,下巴脱落,短时间收不回来。
  鲁川四人见识过山城异变,浮空山陷落,承受能力稍强一些。其他人已是思绪放空,不知今夕是何夕。
  “许久未见,尊者境界又有提升。”
  “尊者若开宗立派,大小山门定要重新排位。”
  “正是!”
  说话间,鲁川手中灵石忽然亮起,传出李攸声音,“暂且不要靠近废墟,再退一里。”
  再退?
  虽有不解,四人仍奉命行事。
  铜舟行到安全距离,众人回首遥望,连同鲁川四人在内,再次陷入呆滞。
  废墟上方,李攸挥袖放出山河卷。
  短胖幼龙盘旋而起,得知李攸用意,立刻口中喷气,以示不满。
  竟让山河卷挖洞,简直是开玩笑,坚决不干!
  “不必你动手。”
  李攸轻笑,接连祭出两道灵力,抛出六枚蝎血金丹。
  “还请几位帮忙。”
  话音未落,卷中飞出三道彩光,分别卷走两枚金丹,刹那深入地底,消失无踪。
  幼龙气闷,早知有这么大好处,他定不会拒绝,损颜面也认了。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万金难买早知道。
  在他喷气时,三道彩光已深入地下,寻获一处古建筑群,合力推开尘土,凿开岩层。
  “尊者,下方确有古城。”
  听器灵传音,李攸飞身落下。
  绿洲中,碧玉树弯起嘴角,瞥一眼柳木,护住一座行宫就得意?他不只护住行宫,另外还有一座古城!
  柳木扭头,眼圈发红,握紧双拳,小可不同他一般见识!
  古城深埋已久,正压住一处灵石矿脉。千年前,玄四之所以能成功张开法阵,藏起行宫,与两者均脱不开关系。
  城墙与城中建筑皆保存完好,拂去尘土碎石头,能清晰看到各种花纹,色彩斑斓,形态灵动。
  辨认不出来历,李攸只能求助鲸王,“北冥,你可认得这些?”
  “有些印象。”蓝色光球跳跃,鲸王道,“应是源自荒古先民。推测时间,很可能是夏朝先祖。”
  李攸讶然,人皇的祖先?
  “为何惊讶?”鲸王飞到李攸肩头,道,“以整座灵石矿脉为地基,手笔之大,分神以上方可为之。”
  “为何推定是夏祖?”
  “荒兽从不建城。”鲸王道,“我记忆中的人族大能,多喜劈山水洞府,唯有夏祖热衷建城。”
  推测倒也合理。
  李攸点头,手指擦过墙壁,没有任何记忆浮现。或许这座古城的历史太久,久到三代人皇均无半分印象。
  确定古城保存完好,下有灵石矿脉,自不能轻易让与他人。
  李攸意定,祭出七柄玉剑。
  七剑器灵现身,各自站定方位,剑身浮起灵光。
  玄楼观一战,李攸碾压剑山,粉碎护山大阵,七剑虽未出战,却是机缘巧合,融合护山大阵灵光,掌握其中精髓。
  “开!”
  器灵同时结印,环绕古城亮起七座小型法阵。
  “起!”
  七座法阵浮起虚影,飞向古城中心,交汇叠加,形成一道光柱。器灵再捏法诀,又有七座小型法阵亮起,继而凝成第二道光柱。
  几次三番,结成七道光柱,对应北斗七星方位,形成一座护城大阵。
  七柄玉剑飞入光中,以自身作为阵眼。城下灵气不比洞天福地,供应七剑器灵却是绰绰有余。
  “蒙尊者看重,我等必竭尽全力守护此地。未得尊者许可,不容他人踏足半步!”
  “有劳诸位。”
  李攸颔首,器灵化成虚影,光柱逐渐暗淡,终归虚无。
  看着焕然一新的城池,李攸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城主印。”绿松以灵力传音,提醒李攸,“还有出入城门的令牌。”
  “对!”
  李攸击掌,劈手斩落一块黑岩,削薄打磨,制成四枚小印,十余令牌。随后祭出方砖,炼化成一枚方方正正的印章,四面流动篆纹。
  “鲁川。”
  召回铜舟,李攸取出十面令牌,交给鲁氏兄弟和山虎石豹,令其驻留此地。余下人等,皆交给鲁川安排,是留在城内,还是返回千刃山,皆随其意。
  “遵命!”
  四人抱拳,齐声应诺。
  随后,李攸耗费三日,教授给鲁川一套功法。待四人可顺利运转法力,结成战阵,便要暂别此地。
  临行前,看到光秃秃的城门,兴致突起,祭出一柄匕首,以灵力催动,重重刻下“石城”二字。
  最后一笔落下,护城大阵骤亮。
  城墙增高百米,墙体如附上一层精钢。金丹修士之下,休想破开半块城砖。
  “城内四坊,你四人各领一处。”李攸取出四方小印,道,“暂不设内城,有商人工匠来此,如何安置,尔等可自行商议决断。”
  “是!”
  “另外,可与塔拓送信。”李攸道,“此处距草原虽远,以塔拓之能,行走应是无碍。五国将起大乱,尔等可互相照应。”
  “遵命!”
  李攸断言五国生乱,鲁川等没有半分怀疑。
  深居山中,不代表消息闭塞。齐国、燕国已有乱象,据闻周室也不太平,大乱是早晚的事。
  李攸取得绿松同意,移栽城内一根松枝。如此,城中之事,他均可第一时间掌握。遇鲁川等人处理不了的麻烦,也可借松枝催动剑阵,加以解决。
  安排好一切,李攸飞身回到绿洲,洞天福地缓慢飘离城头,隐入云中。
  “恭送尊者!”
  以鲁川四人为首,众人在城下恭送。
  回城后发现,移栽的松枝长高数米,其下多出四个方匣,内中俱藏有法器,最低也是金丹境界。
  “谢尊者赐宝!”
  法器为李攸所赐,四人刻意放到此处,当众开启。此举只为让他人明白,忠心跟随尊者,总能获得机缘。无法得成大道,也将福荫后代子孙。
  白云山
  赵氏老祖苦候六日,方得面见山主。
  换做平时,他早拂袖而去。堂堂分神境界,岂容这般轻慢。但在现下,有求于对方,只能放低姿态。
  “山主已临茶室。”一名白衣童子恭敬道,“尊驾请随我来。”
  练气修为,面对分神大能却能不卑不亢。
  人界第一山门,绝非浪得虚名。
  
    
    第六十一章 好奇心引来的麻烦

  将赵氏老祖引到一处竹林前,白衣童子停下脚步,从袖中取出一枚竹牌,以法力催动符文。
  “去!”
  童子轻喝,祭出竹牌。
  竹叶轻摇,翠竹化出万千道绿光,自动向两侧分开。
  待光芒散去,林中现出一条羊肠小道,碎石铺就,曲径通幽。
  收回竹牌,白衣童子躬身侧立,不再前行。
  两息之后,林中传来踢踏脚步声,一头形大如牛,浑身披覆鳞甲,额头生有独角的灵兽沿石路行出,停在两人面前。
  灵兽俯身,背上跃下一名青衣童子,十一、二岁年纪,已是筑基修为。未语先笑,观之可亲。
  “见过赵道祖。”
  见礼之后,青衣童子取出一枚灵石,交给白衣童子,“你且退下。”
  后者躬身揖礼,退出竹林。
  “赵道祖这边请。”
  童子轻敲牛角,灵兽闷吼数声,小路不断拓宽。
  行到尽头,绿意渐渐消散,竹林无踪,眼前竟是成片桃花林。
  清风拂面,甜香沁脾,粉白飞散,仿似下了一场桃花雨,美景醉人。
  行在林中,赵氏老祖神凝气海,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先有竹木曲径,后现桃林花雨,若无童子引路,纵然困不他,定会带来不小麻烦。
  百年未踏足白云山,不想竟多出这样一座法阵。
  灵兽似极不喜此地,闷吼数声,生怕花瓣沾身,迈开四蹄,飞速穿林而过。
  童子安坐兽背,取出牧笛,吹出悦耳清音。
  御风飞在林中,赵氏老祖与童子保持五步距离。既不过近,亦未太远,警惕始终未消。
  穿过桃林,眼前又是一片竹林。
  “请。”
  灵兽留在林边,卧下酣睡。青衣童子敛袖垂眸,为赵氏老祖引路。
  风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
  小雨落下,滑过竹节,留下斑斑点点,如湘妃滴泪。
  绿光萦绕,林中浮起白雾,灵气飘渺。
  雨落更急,似有素手拨弦,引得灵鸟脆鸣,仙鹤引吭高歌,翩翩起舞。
  此情此景,置身其中,恍如人间仙境。
  言人界聚灵之地,凌霄、玄楼两观,武皇都城,十八宗祖地,皆无法与白云山相比。
  山中七座奇峰,由天地造化催生,经钱万年风吹雨打,山火熔铸,天然形成一座聚灵阵。
  初代祖师于此开山立宗,成就大道。后经岁月流转,世事变换,始终屹立不摇。道统传续至今,更发展为人界第一山门,底蕴之深,实力之雄厚,可见一斑。
  至今为止,展露在世人面前的一切,不过是冰山一角。
  这座人界传续最久的山门,犹如一头庞然巨兽,收起戾气,隐藏起尖牙利爪,盘踞山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超脱世外,俯瞰芸芸众生。
  无论生死轮回,潮起潮落,悲伤离合,始终目光冰冷,不存喜悦憎恶,更无悲伤怜悯。
  祖师有言,世间万物,无非过往云烟,功名利禄,大可付之一笑。
  修成大道,才是山门弟子的最终目标。
  相比之下,哪怕跨入分神境界,赵氏老祖也无法抛弃家族,真正的摆脱俗世。
  看不透世事,无异在前路立起一块顽石,推不开,砸不破,淬炼不得心境,飞升终无可期。
  思及此,赵氏老祖思绪翻腾,久久难以平息。道心生出一道细痕,隐有黑气聚拢。
  “赵道友。”
  神识恍惚间,突有声音闯进耳中,如春雷炸响。
  黑气驱散,赵氏老祖陡然回神,排开眼前迷雾,赫然发现,青衣童子不见踪影,自己正站在竹屋前,似已凝立许久。
  赵氏老祖面色发白,心有余悸,“多谢荀掌山相助,赵某有礼。”
  刚刚一瞬,若无山主相帮,必将再生心魔。
  “荀某有礼。”坦然收下谢意,荀山主笑道,“恭喜赵道友修成分神。”
  山主俗世姓荀,尊号静归,入道一千两百年,已是分神后期境界。不出意外,再过百年,即可修成元神,有望飞升大道。
  赵家老祖乌发玉面,形如少年。荀山主却是须发皆白,长髯垂胸,天生一股威严。自五百年前,其相貌便是如此,从未曾改变。
  “欲成大道,必顺心而为。赵道友为俗事困扰,恐有碍心境。”
  微微摇头,荀山主收起笑容,袖摆轻动,亲斟一盏灵茶,送到赵氏家主面前。
  “请。”
  “多谢荀掌山。”
  茶水入口,瞬间化成热流涌入气海,弥补受损道心。情知灵茶难得,赵氏家主再次道谢。
  “不必言谢。”荀山主又送出一盏灵茶,话锋陡转,“只望道友能放下凡尘之心,潜心修道。”
  听闻此言,赵氏老祖神情微顿,茶盏停在半空。
  “荀掌山何意?”
  “我为何意,道友应该明了。”
  赵氏家主心神震动,斟酌该如何回答,却听荀山主继续道:“需知万事皆有因果,天道昭然。我辈为求大道,本是逆天而为。欲求过甚,心境停滞,不得淬炼,几百年苦修终要毁于一旦,元神定将无望。”
  话中隐含法力,字字如惊雷震耳,涤荡心神。闻者却是眉头紧皱,面露不悦。
  “荀掌山,此言是否有些过了?”
  “过与不过,赵道友当问本心。”顿了顿,方道出最后一句,“仙宝固然难得,终不可强求。”
  一番话说完,荀山主手捏法诀,闭目不再多言。
  天道昭然,不可贪图过甚?
  赵氏家主猛然醒悟,照心镜与洞天福地之事,对方比自己更清楚。见他一面,不过是摆明态度,不会助他夺宝。
  既然如此,多留无益。此路行不通,还有他路。至多分出几成利益,好过继续浪费口舌。
  “荀掌山好意,赵某心领。”
  “赵道友仍是放不下?”
  “放下,放不下,都是出自本心。荀掌山也言,欲求大道需顺应本心。赵某本心如此,无法放下,也不能放下。心境停滞,也是赵某的因果。”
  事在人为,放不下又如何?他偏不信,行入世之路就修不成大道!
  “就此告辞!”
  目送赵氏家主离开,荀山主微微摇头。两生心魔,仍不肯改过。他这一去,必将使得五国乱局更甚。
  大乱将生,自己该当如何?
  秉承山门道统,清静无为,还是遣弟子入世,淬炼道心?
  思及入世,难免忆起千年前,颠覆人界的那场大乱。
  五国分夏,夏朝宗室覆灭,人皇传承断绝。巫帝妖王不满人修之行,三界盟约就此作废。此番大乱,又将为人界带来什么?
  “是福是祸?”
  沉思许久,荀山主以法力传音,唤来林中童子,取出半册竹简,道:“将此物交给璇光。”
  “仆儿遵命。”
  童子捧起竹简,就要退出茶室。
  “且慢。”叫住童子,荀山主又道,“与他说,待云霁出关,速来见我。”
  “是!”
  离开茶室,童子召来灵兽,亲往璇光尊者处送信。
  抵达峰顶,却没见到正主,只被接待弟子告知,山中生变,璇光尊者亲自前往探查。
  “山中生变?”
  “数日前,山中出现妖火,更有妖兽现影。”接待弟子道,“恰好就在云师兄闭关处。”
  因云霁闭关,悬崖处张开屏障,纵有妖火妖兽出现,守山弟子也难靠近。情况蹊跷,璇光尊者担心徒弟,得报便匆匆赶往,至今未归。
  知悉前因后果,童子留下竹简,立刻返回主峰,报知此事。
  山腰处,璇光尊者御剑立在半空,凝视一块凸岩,神情肃然。
  石后岩洞是以法力开凿,即为云霁闭关处。
  本该僻静之地,此时却被妖火缭绕。
  火光中,一鸟首鱼身,背生双翼的妖兽冲天而起,其后紧随一条丈长黑蛇,头覆蓝色鳞片,不停吞吐蛇信,喷出毒液,狰狞可怖。
  无充足法力支撑,两兽俱为虚影,凝不出实体,数息即告消散。
  然妖火不灭,片刻又有数只妖兽显影,或肋生单翼,通体金黄,人面豺声;或白身黑尾,独角钢爪,声如擂鼓;或鹿身马首,头生四角,银鬃垂地。
  随妖兽现行,璇光尊者不由心惊。
  入道六百年,他竟认不出多数妖兽来历!
  “吼!”
  火光大盛,之前还只是虚影的妖兽,逐渐凝出实体,发出阵阵兽吼。更有一头冲向璇光尊者,巨口张开,就要将其吞噬入腹。
  “孽畜安敢!”
  璇光尊者大怒,祭出一面风旗,青底玄纹,旗杆镌刻百道符文。
  “风起!”
  手捏法诀,风旗瞬间增至百米。
  璇光尊者手握旗杆,狂风骤起,硬将黑蛇掀飞百米。
  岩洞中,云霁闭目盘坐,头顶聚起一道白光。
  身前铜盘浮发出轻响,九宫十八格全部亮起,凶禽猛兽接连飞出,化作道道虚影,悍然穿透山壁。
  铜盘中心,枣核大的器灵抱臂而坐,察知洞外情形,终于不再无聊。
  “这个人修倒有几分本领。”
  器灵打出法印,铜盘浮起三道圆环,宫格内的妖兽吸收妖火,先后凝出实体,包围璇光尊者,就要将其生吞活剥。
  妖兽狂吼,罡风席卷,轰鸣不绝。
  法力同妖力相撞,岩壁现出裂痕,自顶部滚落碎石。
  沙尘腾起,洞内白光大盛。
  “回来!”
  伴随一声断喝,铜盘骤然向后飞去。
  修长身影立起,白袍已成土色,黑发披在身后,玉冠早不知去向。
  云霁以法力困住器灵,借血印束缚,将妖兽一一收回。
  岩洞外,察觉妖兽减少,璇光尊者正自不解,突听一声闷雷,仰头望去,只见黑云聚拢,闷雷声声,电光闪烁,分明是劫雷将临!
  轰!
  丈粗闪电落下,击中山壁,溅起刺目火花。
  法阵被闪电劈开,巨石崩裂,岩洞顿开。
  “云霁!”
  被电光所阻,璇光尊者无法上前,只能眼看着第二道闪电落在洞口,炸开半面山壁。
  洞中突然亮起数道白光。
  光影中,修长身影御风而起,衣摆翻飞,恰似九天鲲鹏翱翔长空,翼垂云端,。
  劫雷连续落下,云霁手擎铜盘,法力如瀑布冲刷经脉,周身浮起白光,伫立云下,不动不摇。
  劫雷声势滔天,惊动七座山峰,引来所有峰主。
  “这是结婴?”
  见云霁头顶现出白光,六位峰主齐向璇光尊者道贺。
  以云霁境界修为,早可结成云婴,拖到今时今日,必为淬炼心境。待雷劫过后,元婴结成,凭其浑厚法力,提升境界的速度将远超同辈。
  “师弟得此佳徒,当真令我等羡慕。”
  “师兄过誉。”
  有七位峰主相护,云霁渡劫极是顺利。最后一道劫打入铜盘,当即被法力淬炼,助其进一步掌控九宫妖兽。
  器灵虽不忿,却奈何不得云霁,只能沉入铜盘中心,抓来数团法力,弥补自身损耗。
  只要云霁存世,他就不得自由。与其自寻不便,不如坦然接受。何况,这个人修的潜力,多少超出预估。为此人所用,自己也不算吃亏。
  由此结下因果,在神识烙下刻印,已是无所谓了。
  九道天雷劈完,乌云散去。
  云霁收起铜盘,并未马上返回,而是遥望云层背后,目似深潭,嘴角牵出一丝笑纹。
  “李道友,久违了。”
  藏在云后的李攸愕然,不禁看向圆盾长矛,不是说万无一失?
  “尊者,我等惭愧。”
  确定云霁不是随口胡诌,而是真的发现了洞天福地,两个器灵比李攸更加吃惊。
  明明只有元婴境界,竟能看透法阵?
  李攸摆摆手,示意器灵不必自责。
  云霁的境界修为不能以常理推断。金丹期便可御风飞行,元婴期看破法阵,算不得稀奇。
  让李攸提心的事,云霁作何打算,会不会告知他人。
  此行目的地本是周国,经过白云山,纯粹是巧合。
  全因途中见有劫云聚集,且声势不小,好奇心起,方才行到此地。
  前世今生,他同云霁师门并无太大恩怨,若因好奇引来麻烦,甚至是一场群殴,委实不值。
  “尊者,小可去打晕他。”
  柳木凝出灵体,撸胳膊挽袖子,大有李攸点头,马上抄家伙动手的架势。自桂木器灵出现,他便生出危急意识,时刻求表现。
  桂木器灵坐在枝头,单手托腮,扫过柳木一眼,鄙夷撇嘴,说没长进,还真没长进!
  “不必着急,看看再说。”
  洞天福地在手,法器灵宝成山,无论单挑还是群殴,李攸全无压力。
  但对他来说,同五国皇室了解恩怨才是紧要。
  若因一时好奇,同人界第一山门结下因果,除了无语还是无语。
  正想着,云霁忽然收起笑容,御风飞走。落到璇光尊者身前,拱手行礼,未提李攸半句。
  李攸点点头,云道友还算仗义。如此应该没问题了吧?
  可惜,世事总难如愿。
  不等李尊者松口气,远处飞来一道流光,光中凝出一老者形象,行过平礼,笑道:“道友路经此地,即是同我山门有缘,何不前来一叙?”
  李攸:“……”
  这下想走也走不成了。
  好奇心害死猫,果非虚言。
  
    
    第六十二章 物归原主

  主人相请,诚意十足。李攸思量再三,终不好拒绝。
  洞天福地移向主峰,绿松凝出灵体,俯视下方群山,神情格外严肃。
  “尊者,此地灵气聚涌,七座奇峰应为阵眼,拱卫当中主峰,既是一座天地造化的聚灵阵,又是一座护山大阵。”
  “天然形成?”
  “正是。”鲸王补充道,“无异另一处洞天福地。”
  “比悬山如何?”
  “不差分毫。”
  洞天福地?
  甚好!
  得到答案,李攸突然轻松许多。
  绿松不解,柳木和碧玉树同样满脸疑惑。
  鲸王喷出一道气柱,浮到李攸肩头,问道:“小子可是以为,对方手握重宝,不会轻易找你麻烦?”
  “只是其一。”李攸行至绿洲边缘,视线穿透云层,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此处应该有某样东西,对我十分重要。”
  几个器灵面面相觑,玄大探出龟壳,道出疑问:“可是行宫?”
  假如真是人皇行宫,为何自己毫无所觉?即便玄二已死,龟甲万年不碎,也该有灵气留存,不应半点痕迹皆无。
  “不是行宫。”李攸摇头,示意圆盾长矛收起屏障,现出洞天福地,“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那件东西于他的重要性,不亚于行宫和九层祭台。
  主峰上,荀山主挥退童子,离开竹林,亲自前往迎接。
  目睹绿洲悬山乍现云中,先是震撼,随即神情一变,摇头苦笑。
  赵陵前脚刚走,洞天福地后脚便至。以前者性格,定会以为白云山同李攸早有牵扯。
  作为山主,哪怕不站在李攸一边,他也会被口诛笔伐,泼尽脏水,打入邪魔外道一流。
  入道千年,对红尘诸事,荀山主看得极为透彻。哪怕不参与其中,也能推测出最接近现实的结果。
  究其根源,不过八个字,贪念不足,人心难测。
  转念一想,遭逢巨变,这位的性子也变得不同。换做千年前,绝不会如此行事,无半点顾忌。
  刻意为之也好,歪打正着也罢,今日之后,白云山定会被推到风口浪尖,再难独善其身。
  若这是对山门的考验,也只能接下。
  立于山巅,荀山主轻声叹息,挥袖祭出一柄拂尘。
  万千白丝化作白练,自山巅至绿洲,架起一座长桥。桥面为光芒笼罩,灵云环绕,似有万千星光闪烁。
  留下绿松和两株灵木护卫洞天福地,李攸御风而起,飞身落到桥上。
  鲸王变作一条蓝色玉环,束在李攸发间。
  前行数步,突听鲸王道:“这位山主倒是大方。以法器引动山中灵气聚集,于你大有好处。”
  李攸颔首。
  他能清楚感到,踏足桥上,体内功法自行运转,堪比吸收数枚极品灵石。
  “这柄拂尘来历不凡,虽不是荒古仙宝,也够得上灵宝级别。”
  “灵宝的话,至少也要大能炼化,温养千年吧?”
  “对。”蓝色玉环浮起灵光,鲸王的声音清晰传入耳中,“我原以为,什么一山两观,不过人修圈地自封。如今看来,不提其他山门宗派,这个人界第一山门倒也有些底气,不算徒有虚名。”
  李攸点头不语,脑中瞬间闪过数个念头,脚下未停,转眼已行至桥心。
  俯瞰山头,一名灰衣老者长身而立。
  鹤发童颜,一捧长髯随风飘拂。双臂自然垂在身侧,周身法力涌动,举头仰望,目光矍铄。
  “道友驾临,实乃荀某之幸。”见到桥上黑色身影,荀山主拱手道,“先前不识道友身份,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言行自然,无半分做作,亦无半点违和。
  换做他人,得这般礼遇,必要受宠若惊。
  李攸却是泰然自若。
  古怪见多了,遇到天大的事,也能淡定以对。
  鲸王浮出虚影,认真看着荀山主,疑惑问道:“此人可是你的旧识?”
  旧识?
  李攸浅笑还礼,搜寻记忆,只有模糊印象。可以推断出,上上辈子,他的确见过此人。印象不深的原因,只能是对方名声不显,于当时而言,还是个不起眼的角色。
  “尊驾路经白云山,可事出有因?”
  “因见雷云聚集,一时好奇,方才至此。”李攸道,“实是凑巧,非刻意闯山。”
  荀掌山点头,笑容里多出几分真意,“相见即是有缘。虽是凑巧经过,也请道友暂留,让荀某略尽地主之谊。”
  “掌山美意,却之不恭。”李攸道,“叨扰了。”
  对方并无恶意,李攸也非不识抬举。更兼此地有关乎前生之物,今日不入山,来日也将拜会。
  主峰上一幕,尽数落入七位峰主眼底。
  掌山几百年不离主峰,其他宗门来访,多是由弟子接待。哪怕观主宗主亲临,也多由童子引路。现如今,却对一介散修如此客气,亲自出迎?
  惊讶、愕然、不解、疑惑,同时涌上七人心头。
  知晓云霁同李攸交好,自然对后者有一定了解。猜出来人身份,璇光尊者的疑惑比他人更深。
  渡劫之后,云霁仍停留云中,是否已发现对方至此?他为何不说?
  “师父,我……”
  云霁似要出言解释,却见璇光尊者摇头。
  纵有再多疑问,现下也不是详谈的场合。
  无论掌山态度如何,知悉有人闯山却不马上禀报,于山中弟子都是大过。他相信自己的徒弟,不代表他人不会生出想法。
  其他峰主正疑惑李攸身份,并未察觉两人动作。
  “此人究竟是何身份,竟能得掌山亲自出迎?”
  “日前有传闻,玄楼观并非毁于五国修士,而是中途出现变故,有他人插手,方至大阵损毁,剑山崩塌。”
  “师兄是说,玄楼观被灭一事同此人有关?”
  “只是猜测。”璇玑尊者道,“传言五国修士攻山时,有隐世大能突然现身,携洞府压下,将玄楼观同剑山一并摧毁,尽数夺走观内法宝。”
  “隐士大能?”
  “我先前以为,传言并不确实。应是在场世家放出虚言,目的是为隐匿所得,严防他人觊觎。但若是这名黑衣修士,传言倒是可信。”
  “的确。”
  几名峰主接连点头。
  洞天福地乃三界至宝,携万钧之势压下,别说一座护山大阵,十座叠加也扛不住。
  掌山早有言,玄楼观逆行太过,已失气运,早晚将遇大劫。
  自作孽,以致失去道祖庇护,道观被毁,剑山湮灭,是躲不开的劫数。
  “贪心过甚,杀戮太多。”
  天道的空子岂是那么好钻?
  换成后世的话来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要看政策出自哪个部门,执行力度如何。
  没有李攸的福运,还想走钢丝钻空子,天道一棒子砸下来,只有身死道消的份。
  提及玄楼观,七位峰主皆不再多言。
  虽交情不深,且偶有龃龉,千年道观一朝湮灭,道统不存,也是令人唏嘘。
  “掌山有意,定会召唤我等前往主峰。几位师弟不若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