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道代言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马上切回大号,转发了林景的声明,并配字:“支持维权!”
韩铎粉丝:“…………”
他们莫不是看错了?这位又转发林景小漫画又举手挺林景的跪舔博主,是他们爱豆?这是被下什么降头了?
“一直听说多金cp挺虐的,你告诉我……这他妈叫虐?”
“这简直官方逼我磕cp了,别到最后正主俩人悄摸好上,粉丝还在含泪吃刀。lofter的太太们反射弧有点长啊,不要发刀了该写糖了!醒醒!(疯狂摇肩)”
“官逼磕hin真实,不过还是先听铎哥的,去帮林景说几句话。”
于是韩铎的粉丝也参战了,许由被怼得越来越惨,以前的黑历史全被扒了出来,被广大网友轮来轮去。
经纪人告诉许由,他必须亲自出面道歉了。
许由不敢置信地说:“道歉?让我道歉??承认买水军的黑料???”
经纪人无奈地说:“运营部分析了一下林景的行为模式,觉得他如果说要告你,就真的会告。还不如模棱两可地道个歉卖卖惨呢。唉,林景哪来那么大神通,竟然连这种证据能查到。”
许由现在面临的局面是,要么拿出更大的底气,死不认账;要么老实承认,道歉卖惨,这个黑点背一辈子。
想明白后,他瞬间沉下脸,阴郁道:“行,他林景敢玩狠的,我就不敢吗?”
他依然不真身出面,还是让团队帮他操作一切。他的团队总觉得他似乎正在玩火,但谁让他是江云画爱宠?对经纪人都向来说一不二。
许由团队发表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言论,大意是不承认买水军,请林景团队立刻停止诽谤,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林景没有回应这些话,因为终于到了《倒计时》首映的日子。
——
《倒计时》的首映式和首映安排在同一天,林景不需要靠首映式影评发酵口碑,所以这只是个启动仪式而已。
首映式的安排毫不花哨,主创团队讲几句话,回答几个问题,便开始放映电影了。
林景走下台,在后排找到韩铎,坐在他的身边。
韩铎一边把水递给他,一边说:“说起来你保密措施做得真好,这么久了,连我都不知道你这部拍的到底是什么。”
“不是有电影简介吗?”
“鬼才信咧。”随即,韩铎就安静下来,认真地观看电影。
包括他在内,全场所有的影评人、导演、演员、业内人士,都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他们懂林景的营销手段,这是一部从去年打赢官司时,就开始宣传的电影。
经历了中间的金幕奖风波、半年逆袭计划、电影官宣、撕逼大战……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好奇心,已经提到顶点。对他们来说,这仿佛不是一部电影,而是林景卖了一年之久的关子。
所有人都想看看,一群半路出家的外行人,到底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
银幕亮了。
画面切出第一个日历牌,5月5日,阿金呆滞无神地躺在床上。
影评人们愣了愣,心想这部戏的主角也是绝症病患?倒是巧了,不知道林景能演出一个什么样的绝症病患。
画面切出第三个日历牌时,大家对电影的体裁都已经心里有数,知道应该是由段落式的喜剧小品组成的。
他们一边想着这个形式的喜剧还挺新颖的,一边拿起小本本,开始准备挑刺。在他们看来,一种用新形式搭载的喜剧,势必会充满各种问题。
然而,让他们失望并惊奇的时候,这部戏的剧本结构竟然非常完整流畅,幻想和现实两条线交织,每当幻想带来割裂感的同时,现实又带来流畅感。虽然剧情荒诞,bug却很少。
不紧不慢铺开的叙事、接连不断抖出的包袱,让全场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充实了影评人的随身小本。
等到剧情进展到幻想疗法的时候,他们对这部电影已经心中有数了。
林景听到前排有两名影评人小声交流,其中一人说:“体裁新颖,故事也挺棒,总体来说做了个成功的尝试,如果按普通喜剧片标准来算,已经非常优秀了,只是欠缺点完成度。”
另一人摇头道:“可惜,可惜啊,和哄堂大笑撞在一起。那部注定是今年的年度电影啊。”
林景想了想,问韩铎:“你什么看法?”
韩铎说:“看完才知道。”
电影继续放映,阿京有了钱,捐给项目,拿到抗癌药治愈自己。一切都很圆满。
前排的几位大导和知名影评人,皱着眉头想了想,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可是又说不出来。
有视觉敏锐、对镜头信息敏感的导演,发现了片中暗示幻想主人公就是幻想者自己的细节,但他没多思考,以为是隐藏的伏笔,用以表达“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的主题。
——是了,电影放映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的精神内核是表达“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这个表达,胜也胜在浅显直白,输也输在浅显直白。
韩铎的呼吸,却越来越紧张。
起先,他只是发现这部片中的表演方式有些特殊,到后半段,才发现其中的微妙。
他知道,这种表演方式,绝对有它的目的,所以他一直等待着。越是临近结束,他就越是紧张,因为至今——竟然直到这么末尾的地方,他都没有看到那个目的!
影片终于播放到最后一张日历牌,观众们全程笑得很愉悦,看到主角身体报告上的数据比之前大为好转,他们的心情也变得放松下来。
有的影评人心想,虽然完成度和内核不及《哄堂大笑》,但这部电影有它的好处。它轻松、浪漫、圆满。张三不愧是张三,拍喜剧也能把他的浪漫美学如此彻底地融入。
一位急性子的影评人甚至直接在微博写道:正在看《倒计时》,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喜剧,它专注于表达轻松和美好,会给人带来非常愉快的观影体验。
他刚把这条微博发出去,电影院里突然起了一阵骚动。
他疑惑地抬起头,正看到阿京往心愿单上添加“幻想疗法”愿望的那一幕。
“哈?”所有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这又是什么意思?幻想疗法不是已经实现了吗?
下一秒,阿金看向那本日历牌。
那本作为全片主线,从片头串联到片尾的日历牌。
他嘀咕了一句“怎么放倒了”,便伸手摆正回去。
电影结束。
全场呆滞。
第52章 时计倒
没有花里胡哨的片尾; 电影一结束; 就黑屏放出了制作人名单。
背景音乐是一首淡淡的女声哼唱; 音色质朴; 仿佛能引领观众回归本真。
因为结束方式很简单; 没有分散观众们的注意力,导致所有人依旧沉浸在电影最后一幕,久久回不过神来。
他们窒息地想:为什么要把幻想疗法写到心愿单上?倒置的日历牌; 究竟意味着什么?
制作名单播到一半; 黑色的背景上出现了变化,淡淡的灰色细线从边缘逐渐汇聚; 汇聚成一个个阿拉伯数字的样子。这些数字不时跳动着; 做出一些镜像或倒置的变化。
这是一段很简单的背景动画,它把问题的答案; 清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电影中的日历牌时间,全程都是错的。
“啪!”手机掉在地上的声音清晰可闻,是那位迫不及待发微博的影评人。
他捡起手机,看着那被摔得稀碎的屏幕,脑子里仿佛有什么东西也被摔得稀碎。前一刻的轻松愉悦都已不在; 他只剩一个念头——
这部电影,竟然不是按正确顺序播放的!!!
意识到日历牌的真相后; 一些见识不多的小电影人已经快不能fu吸了。
那它的正确顺序究竟是什么???
众人还沉浸在思考和震惊中,现场灯光亮起,原来片尾已经播完。
主创组重新上台,向大家一一致谢。在这个环节; 主持人会点几个和主创相熟的名字,请他们对电影做出评价,也会让在场的影评人及媒体提出问题。
主持人在剧组致谢之后,才慢吞吞地接过话筒,他也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被结尾震得有点说不出话来。
他下意识道:“真是一部……令人震惊的作品。说实话,我有点被结局吓到了,大家呢?”
现场终于起了一阵骚动。
片刻后,掌声开始响起,有人甚至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个、两个……最后,所有人集体起立,掌声轰鸣。
平息之后,主持人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直接问张三:“我实在太好奇了,所以意思是,这部电影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叙事的,对吗?张导可以给我们解答一下吗?”
张三想了想说:“关于这个故事,虽然剧本是我们五个人共同完成的,但最初的大纲来自林景。这方面问题,让他来回答大家。”
林景对着话筒,笑眯眯地说:“这部电影的叙事是按时间顺序啊,谁说不是呢?”
大家一愣。
林景看向主持人,说:“倒叙也是一种时间顺序,没错?”
主持人恍惚道:“竟然是倒叙吗……抱歉,这真的有点震到我了。我想问一下,这部电影有剪过正叙版本的故事吗?我真的好想马上再看第二遍,如果是按正叙看就更好了!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理解我的心情!”
大家再次鼓掌,疯狂点头。
同时,他们又震惊地想到:如果电影是倒叙叙述的,那么现实的主角根本没有治愈自己!而是逐渐病情加重!
林景笑道:“别担心,这部电影的第二个版本会在JS影城、星联影城和曙光影城三大院线同期上映,到时候凭第一版的票根,可以观看第二版本。同时,我们的首映礼结束后,电影还会放映第二遍,届时大家想留下来的,可以在这里看到第二个版本。”
主持人满意了,开始点名请大家评论。
第一位被点到的,就是圈中知名的毒舌影评人——大川老师。以前的电影首映礼,是基本不敢点他的名字的,但张三对《倒计时》的品质很有信心,暗示主持人可以叫他。
大川站起来之后,握着话筒,沉默了半分钟。
主持人:“……?”
大川:“…………”
最后,他艰难地说:“我可以先不发表意见吗?等看完第二遍,让我说几分钟都行。”
主持人无语,只好有点了一个人,这次是位著名导演。
他站起来之后,直截了当道:“抱歉,这个话暂时我说不出来,因为现在我还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全貌是什么样子,贸然评论,有失妥当。”
主持人只好又点了一位,这位也是常年给各大杂志供稿的知名影评人,笔名叫江十。
江十站起来,安静了几秒钟,然后说:“我看完电影,手机屏摔碎了。想问问林景……赔手机吗?”
全场爆笑,林景说:“看来江老师的手机不喜欢这部电影啊,这样好了,我赔你一部喜欢它的。”
因为电影的戏剧性结局,现场气氛非常活跃,等到首映式结束,电影开始播放第二遍,观众无一离场。
正叙版的电影里,开头一幕就是主角摆正日历牌,在心愿单上写幻想疗法。
接着,电影片名出现。
有意思的是,这个版本的名字叫做《时计倒》。
它是《倒计时》的另一个版本,同时也是第二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第二部 截然不同的电影。
《时计倒》这个名字乍一听颇为滑稽,它才像一部喜剧该有的名字。然而,它却是一部悲剧。
观看《时计倒》的过程,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体验。大家明明已经看过了正叙的故事走向,明明知道接下来一幕要演什么,却一点都不觉得乏味枯燥。甚至随着剧情推进,他们越来越沉浸其中,越来越投入感情。
因为对每个日历牌的剧情心中有数,他们关注的是其他方面。而可以挖掘的隐藏信息,太多太多了。
这个过程是难以言喻的,你注意力越集中,就能发现越多细节和隐喻,到最后,你会震惊地意识到——细节无处不在。
每一句先前令你爆笑的台词,背后都隐含深意。每一个以为无意义的动作眼神,都能让你产生联想。
这些细节和隐喻,启发着你、推动着你,让你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一个又一个令自己震颤的领悟。
而每一次的恍然大悟,都是一层泪点的累积。
观众会一层一层地发现:原来幻想疗法本身也只是幻想;原来正叙中存在这么多前后伏笔;原来所有的幻想都源于现实;原来幻想线其实就是主角过往的人生。
原来圆满不是圆满,它只是徒劳的幻想。
是再也说不出口的话,再也不能弥补的伤痛,是死亡前回想自己一生时,如此不甘又如此无可奈何的遗憾。
是他生没有带来,死却带走的满腔不舍。
——是的,是不舍啊!
阿京坐在床头看自己的心愿单,哥哥问他如何实现愿望,他说:“幻想。”
看第一遍时,这是他治愈自己的开始。看第二遍时,这却是他唯一一次对命运不公的控诉,是他唯一一次向观众诉说委屈,是他唯一一次流露疲惫和辛酸。
林景把这一段处理得太好了。
到后面,阿京背着哥哥签署临床实验协议时,还有一个第一遍不起眼,第二遍一下子击中所有观众的镜头。
这时临床实验已经告一段落,按倒叙是他被实验赶出来、只得另谋他法,按正叙却是实验经费紧缺,宣告失败。
他在黑暗的长廊里行走,听到哥哥在背后唤他的名字。
他缓缓地回过头来,看着哥哥,愣了几秒,露出一个温暖的笑。
看第一遍时,观众以为是哥哥不同意他参加实验,他借笑容掩饰自己的心虚。
看第二遍时,观众终于明白。这时他已命不久矣,无力回天。实验注定失败,他注定死亡。
除了笑一笑,他再没什么好做的,再没什么好说的。
这个笑容分明空空如也,观众却从中看到饱含的歉意、疲惫、委屈、不舍……
已经很努力地在坚持了,已经用尽全力了……
只是想要渺小地在世界某个角落默默生活着啊。
对不起,哥哥。
我舍不得。
可是,没有任何办法。
影片最后一幕,阿京躺在床上,闭着眼睛。
直到画面黑屏,都没交代他是否已经去世。
但观众知道,交代与否不重要,结局指向的就是死亡。因为,事情不会再有转机了。
电影结束。
第一遍看到结局,观众就够窒息的了,他们以为第二遍会好一些。
结果第二遍看完,他们发现,自己更窒息了……
就算早知道正叙倒叙不一样,他们也没想到,竟然会这么不一样。
这根本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根本不是简单的把第一个版本倒着讲一遍!!!
特么说好的轻松圆满浪漫风喜剧呢?
观众:笑不出来。jpg
就算早知道换种讲法是个悲剧,他们也没想到竟然会悲到这种地步,让你看着满屏的笑点,却只想落泪。
主角身为研究抗癌药的医学生,患上绝症后却治疗不了自己。面对人生的重重遗憾,他那么不舍却又那么无奈。在现实的考量下,他选择亲自试验自己的药物,最终依旧没能完成实验,与世长辞。
喜剧是什么?是所有愿望都能实现,所有现实化作圆满,想做的事都能做到,烦心事统统抛开。
悲剧是什么?是现实的重压、命运的无奈,是美好的事物一次又一次被打碎,是望着梦中的彼岸,放不下又求不得。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倒计时》是喜剧,也是悲剧。倒叙是彻底的喜剧,正叙是彻底的悲剧。
最终,他的本质还是悲剧,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倒叙是虚假的,正叙才是真实的。
倒叙的叙述手法,是这部电影最悲剧之所在。
第二遍放映完毕,观众再次起立鼓掌。
掌声持续了一分多钟,所有人心中只剩一个念头:神作预定。
这部电影具体能达到多高上限,只看观众的反响。
第53章 不雅视频
首映式结束后; 林景和韩铎一起离场。
走到门口; 林景停下脚步; 回头张望了一下。他们走得比较晚; 大部分座位都已经空了; 工作人员正在收拾场地。
后排角落里,却依然坐着两个身影,久久没有动静。
韩铎本来在滔滔不绝地吹电影; 他太喜欢这部电影的构思和故事了。说到一半; 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你怎么了?”
“……没事。”林景叹息一声; “算了; 我们走。”
把父母请来观看首映式,他也不知道这决定究竟是对是错。
半年前; 罗敏似乎察觉到什么,对他的态度一度有些异常。但在他一如既往的体贴孝顺中,她或许想开了、或许放下了疑惑,又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一家三口和谐美满,没有一点隔阂。
但林景还是把他们请来观看了首映。他知道这可能意味着亲手放弃某些东西; 但他同时认为,他们有知情的权利。
林景不愿意费心预测会发生什么; 他拉着韩铎离开,给父母留下了一片空间。
首映的当天晚上,逆袭者晚宴在某个露天体育场召开,赶来参加的人除了逆袭者; 还有许多媒体、网红、好奇的路人等等。
活动前半段,林景一直在舞台上和大家互动。到后面告一段落,他躲到后台歇了歇脚,却被场务告知,有媒体想要采访他。
林景说:“暂时不约采访,帮我推了。”
那场务妹子一脸梦幻地说:“是央视新闻周刊的人……”
——
第二天,《倒计时》公布首映日票房,数字不是很理想,是《哄堂大笑》的三分之一还不到。
乐意给林景贡献票房的粉丝不少,但他们本身对电影没有期待,所以不会第一时间就去观看。
而大部分真正的影迷,对这部片子的感官是复杂的,一方面极度好奇,另一方面又缺乏信任。
因此许多人都在观望,在等专业影评人的反馈和第一批观众的评价。
让他们惊讶的是,整整一天,专业影评人没有一点动静。
首映式早上很早就举行了,按理说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就算长评写不出来,也能写个短评打打分?
一般的电影媒体公众号都是这样操作的,在专业长评出来之前,会让旗下的影评人先写出短评,打出分数,简单汇总一下。
可是现在,整整一天过去了,微博、微信、影评网、知乎……完全没有水花。
倒是有了一些普通观众的打分。
豆瓣上,《倒计时》的评分很低,只有5点几,评论区充斥着差评,其中黑子和水军占了一半,不看电影就评分的脑残青年占另一半。
只有寥寥几条正常的影评。
“四星,三星半给电影,半星给林景。没想到竟然挺好看的,全片流畅无尿点,传说中的半吊子制作水平也没看出来。因为有事没看到结局,脑补一下应该是病治好了。不错挺愉快的,就是看完没啥滋味,转头就忘了。”
“五星!!!巨他妈细思极恐啊!!!这年头豆瓣里到底都是些什么人,电影没看完就敢来评分,你知道你评的是什么吗???我已经买票二刷了。”
“不剧透,反正巨他妈牛逼。二刷走起。”
“看完第二遍我已疯辽……说二刷的那几位,不是在官方推荐的三大院线里看的?建议你们二刷直接买三大院线的票,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相信我,绝对不一样的!!!”
“这电影真是神了,在三大院线看的,到现在一天了回不过神来orz,我巨能理解为啥专业影评到现在一片没出,因为……他们可能三刷四刷去了。”
“不知道够不够得上神作标准,至少是一部杰作,三刷走起。同时给后面人一个建议,这电影看一遍和看两遍是截然不同的,在三大院线看两遍和在普通电影院看两遍,又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只想图个乐呵,可以去普通影院看。但是,只要你不是那种完全受不了剧情片的人,还是强烈推荐去三大院线看。”
“呵呵,不知道上面在尬吹什么。结局看得很不爽,什么破片,也就值个一星。”
林景翻了翻全网影评,发现各大网络社区的生态截然不同,很有意思。
豆瓣是水军、脑残和文青最多的地方,评论两极分化,不是狂吹就是狂贬。幸好豆瓣用户大多看不起这部电影,评论很少。
知乎的回答全是一片“剧透慎入”,而且几乎每个回答都在第二句高亮标注:“强烈建议先看电影再看影评,没看之前千万别被剧透!”答案里的分析看似理智客观,其实都是疯狂吹捧。
微博就非常简单直白了,一搜电影名,一水儿的彩虹屁。
总体看来,第一批观众对电影结局接受度良好,没有因为神转折而感到不舒服。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影院不提供正叙版本的放映,观众看完结局后,陷入细思极恐和深深的震惊中,来不及思考电影的悲剧性。
同时,如果他们不去二刷,也就接收不到电影中的大量隐藏信息,没有完成在一次次的恍然大悟中积蓄泪点的过程。他们只知道真正的故事是主角病死,却get不到那些深层次的东西——遗憾的人生、无奈的现实、悲剧的命运。
在他们心目中,这只是一部结局反转的杰作,精巧而震撼。它非常炫技,却还是少了些真情。
这样固然很好,不会引起评论的大面积反弹,但不是林景想要的。
为此,宣传工作始终高效进行着,早就把重心转向了“三大院线一票两看”。
电影上映第二天,全网影评的网友不在少数。然而,《倒计时》的影评呈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首先,几乎所有专业影评人,都没有在第二天马上出评。其次,几乎所有看过的观众,都强烈安利这部电影。最后,所有人都在疯狂呐喊:别看剧透别看剧透别看剧透!
真正有内容的、评价电影本身的影评,寥寥无几。
网友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得知电影品质并不输于《哄堂大笑》之后,他们想要看电影的心情立刻强烈了起来。在选择影院时,有条件的人几乎都选择了被推荐的三家——毕竟一张票可以看两次,多划算。
于是,大批观众排队购票。
他们一脸期待地进场,震惊恍惚地离场。
三大院线的服务非常周到,当观众离开第一场的影厅时,服务员会在门口提醒,随时可以凭票根预约第二场的场次。而大部分观众都会选择再看一次,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全貌,实在太好奇了。
可想而知,第二场的影院里,到处都是抽噎声。
就这样,一批观众看完电影,就会按捺不住地安利给另一批,观众们前赴后继进入影院,在第一场里体验震撼,第二场里体悟内容。《倒计时》的口碑,在这种默不作声的推广中,一步步发酵、上升……总有一刻,它将攀到那个爆发的临界点,点燃一切。
而在电影口碑爆发之前,一大盆肮脏的黑水,首先朝林景身上泼了过来。
——
首映式结束后,林景终于有功夫搭理一下许由。
之前,许由工作室强硬发出声明,表示自家艺人绝对没有买水军污蔑他人的行为。这则声明语气强硬,直接威胁林景,放话说让他等着瞧。
许由的粉丝却没有一点不适,他们感动得眼泪汪汪,以为一向和气的爱豆是为了维护粉丝才这样做的。
林景忙完首映式一看,许由粉丝竟然重新恢复了战斗力,本来一面倒的撕逼大战,现在变成双方势均力敌。而且,由于他一直没拿出许由买水军的证据,对方开始振振有词,指责他凭空造谣,道德败坏。
许由本人终于发了微博,痛心疾首地控诉林景不把他当朋友,含沙射影地指责他被人包养,利用身体上位。
网友一片哗然,一边表示林景不可能是这样的人,一边抓心挠肝地在他微博下吃瓜,央求他能多说一些。
无数狗仔大v下场,以各种“知情人”的视角描述林景如何肮脏、如何为求上位不择手段。在他们的嘴里,连他跳槽都另有隐情,是因为傍上了嘉映的幕后老板。
娱乐圈八卦卫视:“凭一个所谓的半年逆袭,你们就能看出他的人品了?可笑,那只能说明他还算有毅力而已。林景这个人就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心机绿茶婊,不在圈里不知道他的德行,不信去问焦宏文,星藤高层哪个没被他爬过床?估计嘉映也差不多。”
这位博主直接点了焦宏文的名字,他大概觉得后者不会拒绝这个把林景踩下去的机会。
没想到焦宏文转发了这条微博,说:“这么刚,小心林景告你诽谤啊。”
配图: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jpg。
网友们琢磨了一番,竟没琢磨出他是反讽还是在支持林景,只好服气地竖个大拇指,夸焦总玩弄文字的功底再度见涨。
天可怜见的,焦宏文心道,我可是难得说句实话。
电影上映第二天,林景回复了许由的微博,他说的话很重,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层面。
林景大魔王:@许由,人在做,天在看。做了恶事,必定不得善终。我衷心希望你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人。
此言一出,所有吃瓜群众都惊了。
“不、不得善终……这是咒许由不得好死……emmmm。”
“林景这人真迷,红的时候红到全民追捧,黑的时候仿佛不可饶恕……但每次又能奇迹般翻身。总之不站队,说不定这次他又翻身了呢?”
“咒人家不得好死也太恶毒了,这种话一说出口还怎么洗白?本来是他路人粉,可是这次真的不能理解,这微博发得又蠢又毒,不会是被盗号了!……或者我宁愿相信是被下降头了。”
许由看完这条微博,气得不行,捞起电话拨了个号码:“料不是早就给你了吗,怎么还不放?”
另一边嘿嘿笑了两声,说:“别着急啊。本来是想等事情再发展发展,没想到林景这么作死,作为明星竟然敢发布人身攻击言论。你放心,我们这就编辑微博。”
下午三点钟,圈内著名狗仔团队“八卦风向标”发布了一条微博。
八卦风向标:最近总有人来问小标,某L姓小生潜规则上位的事是不是真的。这件事其实小标也蹲了很久,幸不辱命终于拿到证据~【视频】
视频就是许由拍下的内容,但多了一段配音,是“林景”和另一个人的对话。
一个略显油腻的男声,在画面外对林景说:“感觉怎么样,这药效果不错?”
“林景”嗯嗯了几声,他又道:“想要?求我啊。”
……大体内容便是如此,越到后面越不堪入耳。
视频被伪装成金主本人拍摄的,看起来就像真的有个金主躲在画面外,架着手机一边拍一边挑戏林景。林景的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