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氏一时也犯了难,原来已经和豆子说过了,只怕是她不同意,才推给她的。既然这样的话,那看也不用看了,直接拒绝了就是。
“她嫂子啊,我知道你是一番好心,只是我家豆子的情况你也知道,经过那样的事儿,要考虑的,自然是很多的,咱娘儿们也没外人,我就掏着心窝子和你说句心里话,我是真的不愿意让她这么早再嫁人的,还是再留两年吧。”杨氏说道,一脸为难地看着张嫂子。
张嫂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虽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是到底是理解杨氏的这番苦心的。
于是她看向杨氏说道:“就是啊,谁都不如自个儿的亲娘真的。”
她说着这话,又笑道:“没事儿,那就让二妹妹再在家里留一段日子吧,只是以后成亲的时候啊,我可一定要讨杯喜酒喝的。”
杨氏笑道:“那是自然。”
二人又说了会儿话,之后杨氏苦留张嫂子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张嫂子见她也是情真意切的,因此便答应了下来。
吃完了饭之后,天色竟然暗了下来。张嫂子见这天气,像是快下雨了的样子,因此也不再多留,赶忙地回了家。
“好端端的阴的什么天啊。”杨氏忍不住抱怨道。
莲子回道:“刚进入秋天,天气最是不稳定了,前些日子那骤然大雨大风的,之后就冷了。”
说起那夜的大风,莲子不禁又想到了地里的暖棚。这么多天过去了,那边还是没有音信。这种事情,当真是不好查的。
张嫂子才走了不久,雨点就下来了,起初还不甚大,等了一会儿,逐渐变成瓢泼之势。
“也不知道你张嫂子到家了没有。”杨氏看着外面的大雨,担忧地说道。
“要是走快点的话,应该是能到了的。”莲子说道。
等了好一会儿,雨势这才逐渐小了,最后完全停了下来。
经过这一场雨,只怕明日会更冷了,杨氏少不得嘱咐莲子记得加衣裳。
次日,莲子一早地便去了地里,在那边待了一整天,到天色不早的时候,这才回来。
谁料,马车行到半路的时候,莲子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的声音。
这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莲子本想赶快地回家去,但是听着这声音,忍不住让车夫停下了车。
她掀开马车帘子,见路边放着一副担子,而喊“救命”的声音,似乎是从路边的草丛里传来的。
莲子往那边的草丛里再仔细地看了看,朦朦胧胧的,觉得像是有一团黑影一样。
“李叔,你上前看看去吧。”莲子向车夫说道,见车夫下了车,又嘱咐一声道:“离得远点就行。”
虽然听声音好像是一个老者,并且十分虚弱,但是莲子还是多了个心眼,这要真是求救的那还好说,如果是一个圈套,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车夫上前,见地上瘫坐着一个老者。那老者见有人来了,忙又用虚弱的声音喊着“救命”。
“是个受了伤的老丈。”车夫向莲子喊道。他说着这话,已经扶起了这老者,向路边走去。
到了路边,车夫先让他在地上坐了,又检查了一下,向莲子说道:“被蛇咬了。”
莲子一听这话,忙问道:“有毒吗?”
被蛇咬了那可耽搁不得,必须要马上处理了才是。
此时天色昏暗,视野自然不是很清楚,车夫抬起这老丈的那只受伤的脚,凑近了仔细地看了看,这才道:“有,不过不是很霸道的毒。”
“那赶紧扶他上来,咱回城找大夫去。”莲子急忙说道。
车夫答应了一声,将这老丈扶到马车上做好了,又将路边的担子也给搬上了马车,这才一甩马鞭,向城里疾驰而去。
好在一进城门就有医馆,于是莲子赶忙让车夫将这老丈给扶了进去。此时这老丈已经昏迷了过去,看来是伤的不轻的。
“好了,这个药记得三天换一回,伤口千万别沾上了水。”大夫一边包扎着伤口,一边说道。
此时这老丈还处于昏迷中,因此莲子自然是全都答应着,之后又付了诊费,这才让车夫又将这老丈扶上了马车。
“大姐儿,他还不知啥时候醒呢,要不我先带他回家吧?”车夫说道。
“你家里哪有空闲的房间?还是我带回去吧。”莲子说道。
车夫家的日子也不好过,统共只有一个房间,如今他夫妻二人,还有三个孩子,全都是睡在一个炕上。莲子想了想,左右家里还有个房间空着,他又还没醒来,也问不出家在哪里,索性就先带他回家吧。
刚刚那大夫说了,被蛇咬了这一口,当真是凶险。好在这蛇毒不烈,要不然,只怕当场就丧命了。不过也幸好他们救得及时,要是再晚上一会儿的话,就算是大罗神仙,也该无能为力了。
“这是谁啊?”杨氏见莲子竟然带回来一个老者,问道。
莲子向她说道:“路上救的,被蛇咬了的,他还昏迷着,也问不出家在哪里,我就先把他带回来了。”
杨氏明白过来之后,忙去收拾了空房间,扶这老丈在床上躺下。
“昨儿刚下了雨,天气又不稳定,蛇就多了,你再去地里的时候啊,可一定要注意了。”杨氏忍不住担忧地嘱咐莲子。
莲子道了一声“知道了”,便去灶间和杨氏一起做晚饭。
晚间,莲子正要去睡觉的时候,忽然听这老丈发出了声音,进去一看,没一会儿,果然见他醒了过来。
那老丈睁开眼睛,看着这陌生的环境,心里迷糊了起来。
“老丈,你醒了?身上可还有不舒服的地方?”莲子上前问道。
这老丈一见莲子,便将之前的事情想了起来。
他卖完货回来,路上内急,已经离家不远的时候,突然内急,本想等着回家再解决的,但是谁料竟然一时半刻也等不得了,于是便放下了担子,去了路边的草丛。
谁成想正当他解决完了要离开的时候,忽然感觉脚面子上一阵钻骨的疼,随即便又感觉整个脚都麻了起来。
他心中道了一声“坏了,该是被蛇咬了”,但是那时脚上麻,根本就走不得道,只得瘫坐在地上,等着有人路过来救。
说来也真是他命好,就在那时,他听到了由远而近的马车声,于是便冲着那边喊“救命”。
虽说他当时就已经有些迷迷糊糊了,但是仍然记得,有一个姑娘,救了他,而且,就是眼前的这个。
这老丈听见莲子问话,摇了摇头,说道:“多谢姑娘救了我。”
莲子笑着摇摇头。
这时杨氏听见声音,也走了过来,见老丈醒了,于是问道:“大叔饿吗?要不要先吃点东西?”
这老丈脚上的伤被处理了之后,除了还有一点麻胀,其余的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听杨氏这么一问,顿觉饥肠辘辘了起来。于是,便点了点头。
杨氏去了灶间,将温热的饭食端来,给他吃了。
“老丈是做啥的啊?咋就被蛇给咬了?”莲子问道。只见他挑着个担子,但是不知里面原本装的是啥。
那老丈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说道:“我是给人送皮毛的,今儿好不容易回来得早了点,谁想竟然被蛇给咬了。”
莲子点点头,看来他做的是皮毛生意,就是把皮毛用担子挑着,给人送去。这种活儿,如果顺利的话,能早早地就回来,但是如果不顺利的话,到夜半三更也是难说的。他这么大年纪了,看起来有五六十岁的样子,还在这么辛苦,莲子想想突然觉得有些心酸。
“大恩不言谢,今天要不是有大姐儿的话,我这把老骨头啊,只怕也没啥活头了。”老仗吃饱了饭,说道,又看向杨氏,指着莲子赞道,“你真是有个好闺女啊,是个享福的命。”
杨氏笑道:“任谁见了大叔受伤,也断断不会不管不问的。”
老丈自然是对莲子千恩万谢的,还说要给莲子酬谢的钱。但是莲子想想他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外面奔波,并且身上穿的衣裳也就是普通农夫的装束,因此也就作罢了。
从他口中,莲子得知,这老丈是清河村的,倒是离城不远。因家中艰难,现在还有一个儿子没成家,所以才会一大把年纪了,还在外面奔波。若是生意不顺利了,时常夜半三更地才回来。
“大叔,你这样每天辛苦地奔波,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杨氏问道,听他说得艰辛,心中也动容了起来。
说起这话,老丈摇头叹息:“唉,挣不了多少钱,咱们这是最低层,这皮毛一层层地往上走,一层层地盘剥,剩不了多少,送一趟货,也就能有百十文钱。”
他这整日风里来雨里去的,一天竟然才挣一百文钱,莲子想想,不禁觉得心酸。
“莲子啊,你地里那边还有没有活儿能干的?”杨氏看向莲子问道。
莲子明白杨氏的意思,便想了想。
地里那边都是体力活,他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干得动。
“老丈,我在城郊有几百亩的地,你要是觉的合适的话,就去给我帮忙吧。”莲子说道,“也不用你干活,就去看着就行了,只是,晚上要住在那里的,一个月三吊钱。”
她给那些干活的村民的工钱,一个月也是三吊钱,这老丈要是去的话,自然是一样的。并且不让他干活,只是给看着罢了。
经过这回暖棚被人使坏的事之后,莲子早就想再找几个人过来,和田园一起看着。总共五百亩的地,要找上好几个人,她已经告知田园在找着了。
“真的吗?”老丈看向莲子问道,面上闪过几分欣喜,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可比他整日里起早贪黑的,没昼没夜地出去奔波强多了。
莲子点点头。
那老丈忽然皱眉犹豫了一下,又问道:“离我那村子远吗?”
“不远,就是城郊那五百亩暖棚,离清河村近的很。”莲子笑道。
老丈面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原来大姐儿就是那五百亩暖棚的东家啊,我老头子今儿是走的啥运啊,竟然遇上大姐儿了。”
他说着,又接着说道:“早就听人说啊,那暖棚里的活儿,不累,工钱还高,并且都夸大姐儿菩萨一样的心肠。”
莲子听他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说实话,暖棚那边的收入确实不低,莲子又不是那种一心为钱的人,既然赚钱多,那就大家一起开心好了。因此,她付出的工钱,绝对是难得的。
“那就好啊”,老丈又说道,“因为我家里还有几亩田地,农忙的时候啊,白天还得回家照看着。其他时候啊,我一定能把活儿给干的妥妥当当的。”
莲子又笑道:“老丈年纪大了,就不用干啥活了,只是晚上在那边住着就是了。”
她说完这话,又听他像是感叹一样地说道:“真是想不到啊,多少人走门路都想去你那里干活,今日竟然被我捡着了。”
“大姐儿”,老丈忽然喊了莲子一声,“暖棚那边夜里也还有人干活吗?”
莲子闻言有些愣怔,他怎么问这种问题。
“没有的,我那边夜里从来不干活。”莲子笑道。
她那边的上工时间都是田园定的,但是夜里,是肯定不会安排的。
“那就奇怪了,我有一天夜里回去得晚,路过的时候,好像看见还有人在那边忙活着呢。”老丈又说道。
莲子有些惊讶:“不可能吧。”
地里那边,一到了夜里,干活的村民早就走了,只有田园和张大宝在那里看着。难道这老丈看到的,是他们两个?
但是好像也不对啊,他们两个夜里也是不上工的。
“老丈看错了吧,地里夜里从不干活的。”莲子说道。
兴许是夜里光线暗,这老丈看错了也说不定。
谁料,这老丈立马摇头,且一副十分肯定的样子,说道:“不,不会,那天夜里正好是刮着大风,我老远地就看着一个人影在那里忙活着,心里还想着这是谁啊,大半夜的还要干活。”
此时,莲子仔细,非常仔细地听着他说着。大风的那夜,她记得十分清楚,可不就是暖棚被人使坏的那夜?
“老丈,你真是看清了?真的是有一个人?他在干啥?”莲子一叠声地问道。
老丈想了想,似是在回忆,说道:“我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这记性还行,眼神也还不错,不会看错的,是有个人,好像在拿着铁锨挖着什么,当时我心里还寻思着呢,是不是因为风大,他在挖土压紧了那棚子。”
莲子知道了老丈看见了什么,肯定是那使坏的人。只是他不是在保护,而是在破坏。
“老丈,你仔细地想想,能想清楚那人是啥模样吗?”莲子忙问道。
“我就算眼神再好,毕竟是黑灯瞎火的,离得也不近,哪里能看得清那人长啥样?”老丈笑道。
莲子听他这样说,不禁有些失望,本来已经看到希望了,有了线索的,谁知就这么断了。
她正有些低落,谁料又听那老丈说道:“不过我倒看清了,那人是个左撇子。”
他说着,又解释道:“当时我就觉得十分别扭,看他那挖地的样子就是不得劲,还仔细地看了看,这才发现那人是个左撇子。”
莲子闻言,心中不由得又激动了起来,知道了是个左撇子,那么这范围,又被缩小了不少。只要细心地去调查,定然是会发现的
“是出啥事了吗?”老丈又问道,见莲子这副紧张的样子,他感觉此事应该不一般。
莲子摇头,道了一声没有,又与老丈说了几句话,便让他赶紧地睡下了。
“你可是想到了啥?”从房间里出来,杨氏看向莲子问道。
莲子叹息一声:“暂时还没有,不过有了这个线索,我想很快就能够查出来到底是谁捣的鬼了。”
她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她坦坦荡荡,她问心无愧,却要被人这样背后使坏。如果被她查出来是谁干的,她定然不会轻饶。
“好了,赶紧地睡吧。”杨氏说了一声,便进了自己的房间。
莲子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日一早,这老丈又在莲子家吃了早饭,之后莲子才吩咐车夫将他送了回去。
此时,在苏府,王媒婆正坐在苏老夫人房中的脚踏上,一脸的笑意。
“哎呦,老太太,你就情好吧,这回啊,我一定会给你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的。”王媒婆喜笑颜开地说道。
苏老夫人也笑道:“我自然是相信你的能力了,只是之前的事,你就别放在心上了,这丫头的性子啊,呵呵。”
苏老夫人但笑不语。“哎呦,没事儿,我倒是觉得啊,这丫头的性子,奇怪是奇怪了一点,但是却透着一股子率真呢。”王媒婆赞道,丝毫不记得那日莲子将她打出去的事。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一十一章 问名
“侧柏叶,大黄,蒲公英……”莲子口中念念有词。最近天气骤变,又是大雨过后,虽说入了秋,但是仍有虫蛇出没。苏可言不日便要启程,莲子想起那老丈被蛇咬伤的事,便专门去药铺子里抓了些药,给他随身带着,也是个预防。
自从那天下了一场雨,这几日天气倒还是不错。今日阳光普照,空气中只有一丝丝的薄凉。
“大妹子。”莲子正在装着给苏可言准备的药材,忽然听到有人来了。
她探头一看,见是王媒婆。
“王大娘来了啊,快进来。”莲子起身迎道。
“大姐儿忙着呢。”王媒婆笑道。
对于之前发生的事,两人都心照不宣。
莲子答应了一声,便带她去后面找杨氏。这媒婆来了,肯定是因为她的亲事,这自然是不好在场的。
将王媒婆带去见了杨氏之后,她便又回到铺子里,继续装着药材。
“王嫂子请坐。”杨氏让道,为这王媒婆倒了一杯茶。
上回纳采的时候,已经订好了,杨氏知道她的来意,定然是问名来了。
“哎,好。”王媒婆答应着,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她坐下之后,又呵呵地笑了两声,说道:“大妹子想必知道了我的来意,这问名之礼吧,虽说不是很隆重,但是少了这一步啊,还真是不行。”
杨氏点头答应着,之后起身,将一个红纸折成的红包交到王媒婆的手上。
王媒婆打开,看了看,见里面是写着莲子生辰八字的一页红纸。
“行啊,莲子姑娘这八字真是好啊,一定是大吉大利的。”王媒婆笑道。
“这要找谁去给合婚?”杨氏又问道。
王媒婆将这小红包收好了,说道:“自然是找清虚观的清虚道长,这可是老太太特意嘱咐了我的。”
苏老夫人对清虚道长深信不疑,但是杨氏却不这么看。在她眼中,这清虚道长,什么高人,什么半仙,只是个老骗子罢了。他当年一句话,给她们造成了这么多年的困扰,杨氏想想,心中还是有气。虽然她后来又说了好话,当年的误会也消除了,但是依然不能改变杨氏对他的看法。
“这可是个高人呢,听老太太说,上回苏家二少爷生病了,全城的大夫束手无策,愣是被这清虚道长做了个法给救回来了。”王媒婆一脸崇拜地说道。
杨氏只得笑着点头。
又说了几句话,王媒婆便起身告辞。
“现在时候还早,我正好赶着去一趟清虚观,将这事给办了。”王媒婆站起来说道。
杨氏虚言说了几句挽留的话,之后便让她走了。
“那就有劳王嫂子了。”杨氏说道。
王媒婆接着笑道:“应该的,有啥谢不谢的?”
说着这话,她又道:“大妹子放心,莲子丫头这可是大吉大利的八字啊,事情一定会顺顺利利的。”
杨氏笑着答应着,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八字如果相合的话,那就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不合的话,只需要让那清虚道长给想个法子化解一下,也是可以的。要是对这门亲事不满意的话,多半会在这八字上寻借口。不过见苏家一副诚心的样子,此时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变故了。因此,杨氏也不再过多地担心。
一直将王媒婆送到了铺子门口,看着她远去了,杨氏这才回到铺子里。
进去铺子,见莲子还在拣着药材。
“还没弄好?”杨氏问道。
“哦,好了”,莲子答应一声,“只是少了雄黄粉,光想着治伤的药了,竟然将防蛇的给忘了。”
杨氏闻言,说道:“家里可没那个东西呢。”
“无碍,等我去买上一些就是了。”
苏可言九月初就会启程进京,离现在也没几天了。他功课自然是越发得紧了,并且两人自从定下了亲事之后,苏老夫人管束着,也不让他过多地来找莲子。
杨氏嘱咐了莲子一声好好看着铺子,便又进了后厨,赶制点心。
“莲子姐姐。”
莲子正将手上装好的药材放了起来,突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她抬头一看,见来人竟然是青儿。
“你咋来了啊?”莲子问道。
青儿一皱眉,假装不高兴地说道:“难道你不欢迎我来吗?”
莲子忙笑道:“自然不是了,只是,你得有日子没来了吧?”
青儿想了想,点点头,她好像确实有好几个月没来了。
“最近烦的很,我爷爷不让我出门。”青儿皱眉说道,微微嘟起小嘴。
“咋了啊?”莲子有些惊奇地问道。
丁伯对青儿,一向是极为宠爱的,怎么会不让她出门?
说起这事儿,青儿的眉头皱的更紧了,想起这事,她的心中不由得生疼生疼的。
“宁哥哥和我爷爷说,我年纪不小了,该是找门亲事的时候了,不能再整日里地往外跑。”青儿情绪低落了下来,声音里也带着浓浓的伤感。
青儿今年已经十七了,这个年纪,必须是不小了,但是却仍然没定下亲事。也不是没有媒婆上门给说合,只是她毕竟心里装着宁卿,但凡是上门来的媒婆,要么被她简明扼要地拒绝了,要么就是直接被打出去了。
丁伯自然是知道青儿对宁卿的那份心思,但是,宁卿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他有没有那份心思,他哪里看不出来?只是这个青儿太固执,一直不肯听他的劝罢了。
后来青儿在莲子的帮助下,对宁卿展开了越发激烈的攻势,宁卿这才和丁伯说了那些话。
于是,丁伯也采取了强硬措施,不许青儿出门。如今,家里正忙着给她说亲的事儿。她好不容易得了个时机,这才溜了出来,到了莲子这里。
“莲子姐姐,你说宁哥哥是不是真的不喜欢我?”青儿看向莲子问道,眼睛里闪动着几分晶莹。
莲子与宁卿相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并且他每日早上都会来铺子里拿点心,他对青儿是一份什么样的心思,能不能接纳她,慢慢的,莲子也看清楚了。只是,看着青儿这副我见犹怜的样子,她又实在是不忍心说那些话。宁卿这个人确实是太沉默寡言了一些,他的心思,掩藏得有多深,莲子也猜不透。不过,要是有青儿这样活泼的人陪在他身边的话,应该是不错的吧。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一十二章 纳吉
等了好久,不见青儿答话,莲子便也不再说话。她不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些什么才好。
“我知道,我其实一直都知道,宁哥哥一直都不喜欢我,他心中的人,一直都是你。”青儿说道,带着哭腔,看着莲子。
宁卿的心思她明白,只是她一直装作不知道罢了。
“青儿,有时候吧,咱们真的不能这么固执,多看看周围的人,说不定就有很好的呢。”莲子又说道。
“姐姐,你不用再劝我了,这些道理我都懂,只是,自己的心,自己控制不住了,那又该怎么办?”青儿双目含泪地说道。
是啊,自己的心,如果自己控制不住了,那又该怎么办?
就好比,当初她是想和苏可言断开了的,只是自己的心,自己就是控制不住了。
那种痛,她懂。
但是此时,她真的不知该如何安慰她才好。
“姐姐,我刚刚见着王媒婆进了你家铺子的,她干啥来了?是来给你说亲的吗?”青儿突然问道,脸上还带着几分好奇。
莲子见她这变脸似的,突然就换了一副样子,颇为不适应。
“你咋看到的?”莲子问道。王媒婆走了有不少时候了,她才刚刚来而已,按理说两人是不可能遇上的。
青儿笑道:“我从家里出来之后,先到那边买了几个小笼包,这才过来的。”
莲子看她这副破涕为笑的样子,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你快说嘛,是不是给你说亲来了?”青儿拉着莲子的胳膊问道。
莲子本来也不打算瞒着人,既然她问了,那就告诉便是了。
“不是说亲”,她说完这话,见青儿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于是又道,“是问名来了。”
“啥?”青儿瞪大了眼睛,都定亲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莲子见她这副惊讶的样子,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哪家?哪家?是哪家啊?”青儿一叠声地问道,“是不是那个苏可言?”
青儿时常来莲子的铺子,也碰上过苏可言好几次,因此一猜便猜到了他。
她见莲子又点头,突然在莲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我就说吧,他对你有意思。”
莲子很想说,就算你不说,我也知道。但是话到嘴边,想了想,又吞回去了。
“啥时候成亲啊?”青儿又问道。
“还没定呢,最快今年冬天吧。”莲子回道。
青儿面上一喜:“这么快?”但是随即,又流露出伤感之色。
“你出嫁了之后,我要怎么去找你啊?”她低声说道。
这个问题,莲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成亲之后,应该是住在苏府的吧,要不然,就是跟着苏可言去任上,的确是不可能再在这里待下去的。
“没事儿”,莲子仍然安慰道,“以后我也可以经常去你家里拜访啊。”
青儿这才开心地点了点头。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青儿看看外面的天色,说道:“出来有些时候了,我不能不走了,要是再不回去的话,只怕又要被爷爷骂了。”
青儿说着这话,便向莲子告辞。莲子也没有多留,将她送到铺子门口。
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身影,莲子心中有些低沉。她帮不上什么忙了,惟愿她能找到一个真心对她好的人,一生无忧。
话说那王媒婆拿了莲子和苏可言的八字庚帖去找清虚道长给相看测算了之后,当日下午,便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苏老夫人。
“好啊,好啊”,苏老夫人说道,“你去通知一下,就说后天就去纳吉。”
“哎呦,老太太,您这动作可当真是快啊,迫不及待地想大少爷娶莲子姑娘进门呢。”王媒婆笑道。
今天问了名,合了婚,明天是单日子自然不能去纳吉,选在后天,当真是快得不能再快了。
“纳吉的东西一早地就准备好了,无非是等这个仪式过后罢了。”苏老夫人又笑道。
苏可言启程的日子没几天了,所以她想赶在这几天里,将纳吉之事给办了。
王媒婆向苏老夫人告知完这个消息之后,又带着两人的庚帖走了,等到后日纳吉的时候,还要由她来给双方交换了庚帖。
按理说,这纳吉,也是应该回老家去的。因此,杨氏自打接到王媒婆的通知之后,便做好了准备,次日下午,铺子里早早地关了门,她和莲子一起回了刘家庄。
“这时候咋回来了?”豆子见非年非节的,她们竟然回来了,不禁问道。
杨氏笑道:“明儿苏家要来纳吉。”
“这么快?”豆子也是十分惊讶,但是脸上却带着欢喜的笑容。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吃过晚饭之后,三人将家里里里外外地又给收拾了一遍,这才去睡下。
第二日,半晌午的时候,一听到马车声,杨氏便知道定是那边的人来了。
首先入耳的,依旧是王媒婆那喜庆的话,随即杨氏迎了出来,将一行人往家里让。
这回跟着来纳吉的,仍然是苏夫人,杨氏忙将她请到了堂屋坐着。
“那天我去找清虚道长给测算了,苏家大少爷和莲子姑娘,正是天作地和的一对儿,老太太和太太都十分满意,这才赶着来给下定了。”王媒婆在一旁说道。
“有劳了。”苏夫人微笑着,向王媒婆道了一声谢。
之后王媒婆又将双方的庚帖交换了,这纳吉的仪式便完成了。
与此同时,苏家抬着定礼来的人,早已经将礼品全都抬到了院子里。苏夫人让人给杨氏送上了礼单,又说了几句别的话,这才告辞。
纳吉之后便是纳征,只是纳征的时候,要将请期之礼一并给办了。因为现在还说不定具体什么能行嫁娶之事,所以,这纳征,还是要等苏可言考完试回来,放了榜之后才能定下。
送走苏家一行人之后,杨氏走到院子里,让莲子念着礼单,她查看这些送来的物事。“不少,真不少。”杨氏说道。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一十三章 相问
“赤金镶绿松石戒子一对,梅花点翠镶绿宝头面一套,四色绢缎各两匹,礼饼六盒,礼香烛六盒……”莲子对着礼单念着。
杨氏一一查看了,将这些礼饼牛羊之类的吃食收到一边,又将其他的东西好好地收了起来。
“苏家给的定礼不轻,等到你将来出阁的时候,必然都是要给陪送回去的。”杨氏说道。
莲子没有说话,只是想到一般人家嫁闺女,都是赚钱的,好像她出嫁,杨氏倒是要往里面搭上不少钱一样。
“不管怎么说,只要你们以后都能过得幸福安康,娘也就知足了。”杨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