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莲子十分高兴她能如此为自己的暖棚着想。
这个妇人她也认得,也是柳树村的,从一开始,便在这边干活。“不怕的”,莲子一边撒种,一边笑着说道,“咱们这技术啊,一般人是学不会的,并且这暖棚啊,也不是谁想建就能建成,哪里都能建的。”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八十章 突然
那妇人闻言,笑道:“我就说嘛,大姐儿做事,自然是万无一失的。”
这么长时间,莲子早已经在这些人中,积累起了足够的威信,她说的话,自然都是听的。
“不过啊,这些农人过活也不容易,要是真的能帮得上忙的话,我倒是愿意的。”莲子又说道。
她赚这些钱又不是为了什么,只要解决了温饱问题,解决了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她留着这么多的钱,又有何用?
“真是看不出啊,大姐儿还是一副菩萨心肠呢。”那妇人又笑道。
莲子又和她说笑两句,继续干活。
中午饭也是在地里随便吃了一点,一直等到天色不早的时候,莲子这才回家。
撒完种之后,莲子还是要经常要去地里照看着,这个季节,最是容易发生虫害的时候,务必要洒足了药,做好了防虫措施。
尽管这样,这一茬菜,虫害情况还是要比以往严重。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她已经尽力了,至于更好的防虫方法,她也在苦苦地探索。
这日,莲子早上吃过早饭之后,便去了地里,没一会儿,便回去了。
到家之后,她直接去了铺子,见杨氏和周嫂子都在。
她打了声招呼之后,便去后厨喝了口水。
只是,谁料她才喝了一口,便听铺子里好像来人了,而且还是找她的。
因此,莲子忙从后厨出来,看看来人找她何事。
只见此时铺子里站着一个衙门差役服饰的男子,正在和杨氏说话。
杨氏也没有料到,竟然来了个差役,他找莲子干啥?不由得,杨氏心中警惕了起来。
“这位差大哥,找我何事?”莲子上前问道。
“你就是莲子?”那差役问了一句,见莲子点头,道了声“没错”,又道,“那就跟我走吧。”
这一下,莲子也懵了,好像她没犯什么事吧?至于来个差役要带走她吗?
杨氏也急了,拦在莲子的前面,向那差役道:“我说差大哥,我家闺女是犯了啥事了吗?你要把她带走?”
这差役刚刚正玩着骰子,正在兴头上,却被人支使了来,心中自然是不乐意的,因此不耐烦地说道:“这我哪知道,就知道上面让我来带她去衙门。”
“你这是咋当差的啊?连个理由都不说就想带走人啊?”杨氏不由得说道,也不管面前的人是官家的。
自家闺女好好的在家里,就突然就被人带走了,这搁在谁身上,也是要生气的。
“我说你啰嗦不啰嗦,什么事情,有事没事,去了不就知道了吗?”那差役更是烦躁,索性将杨氏一把推开。
莲子见状,忙上前扶了扶,向那差役投去不满的一眼,随即向杨氏道:“娘,你别担心,我就看看就回来。我又没做啥伤天害理的事儿,量他们也不能把我怎么着。”
“可是,他们为何突然要带你去?”杨氏又拉着莲子的手问道,脸上满是担忧。
莲子又安慰了她几句,让她别担心,之后便跟着这差役走了。
虽然她自己心中坦荡,但是到底还是有几分担忧的。这里毕竟是法制不太健全的古代,要是人家真想拿她怎么样了,管她是不是心中坦荡呢。
跟着这个差役,径直去了县衙。
“来了啊?”刚到门口的时候,莲子便见有一个身穿灰蓝色压抑制服的男子,迎出来问道。
那将莲子带来的差役看着迎出来的那个,又向莲子努了努嘴,便去一边了。
“姑娘跟我这边走。”那后来的差役说道。
看这态度,不像是对待犯人的啊。
这么一来,莲子心中便暂时放下了心。
她本来以为这差役会带她到公堂上啥的,但是谁料,竟然在大宅子里左拐右拐,最后穿过一道月洞门,直接进了一道雕着镂空繁复花型的红木门。
这屋子里,已经坐着三个人了。
最上面靠左侧坐着的那个,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子,身上穿着宝蓝色交领直缀,腰上系着一条金线绣花腰带,脚上蹬着青色皂靴。而靠右侧坐着的那个男子,年纪看上去比这个要稍微小一些,身上穿着玄色家常锦袍,束着白玉发冠,面色白皙。
而地上的两排椅子上,莲子只留意到左侧的一排坐着一个妇人。
“老爷,人带来了。”将莲子送来的差役说道。
底下坐着的那个妇人见莲子来了,忙起身迎至门口。
“辛苦大姐儿走了这一遭了。”那妇人笑着说道。
莲子这才将她看仔细了,原来竟是那日去她地里的妇人,也就是后来她猜出是知县夫人的那个。
“既然是大人让我来,自然是不敢说辛苦的。”莲子微微弯身,向知县夫人行了个礼。
她这话中,稍稍表示了自己的不满。派去请她的,都是些什么人啊,态度这么差不说,连个话都传不清楚。估计这时候,娘还在家里担心着呢。
“让莲子姑娘辛苦走来,的确是本官的不是啊,只是曹大人想见一见你,问一问关于这暖棚的事情。”陆景行坐在上面说道。
莲子心想他便是知县大人了,只是这个曹大人,又是个什么官?她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小女子见过两位大人。”莲子说着,行了个礼。
陆景行呵呵笑了一声,又道:“曹大人是正五品工部员外郎,听说了你种出的暖棚蔬菜,特意来看一看的。”
原来是这事,她就说嘛,这知县夫人怎么就会无缘无故地去她的地里看暖棚了?像她这种深宅妇人,应该是想着相夫教子,外加宅斗才对。
“坐下好好说吧。”那曹大人指了指摆在地上右侧的那一排椅子,示意莲子坐下。
他自从收到了陆景行写来的信之后,当即便告了假,来了这边。
莲子道了谢,便在椅子上坐下,又向曹员外道:“有劳大人了,只是这暖棚的想法,也是小女子无意中偶得,算不上什么的。”
曹员外摆摆手道:“既然是你种出来的,那这功劳,自然就是你的。这暖棚蔬菜,可真是解决了北方冬日的饮食问题,大大地改善了啊,值得推广。”
他说着这话,一拱手,又继续说道:“等我回了京之后,必定会将此事禀明圣上,以示对你的嘉奖。”
“小女子倒不怎么求名利,当初建这个暖棚,也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已。如今既已解决,倘若是能造福一方百姓,自然是好的,至于其他的,小女子并无所求。”莲子起身行了个礼,淡然说道。
那曹员外闻言,不禁道了一声“好”。
“真是想不到,姑娘竟然有如此胸怀。”他呵呵笑道,“也罢,不过你这暖棚之法,倒是十分可取,值得推广啊,你等会儿,定要和本官好好地说上一说。”
他这话刚说完,便见莲子抬头,看着他,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这暖棚之法甚是复杂,局部使用倒还可以,要是大面积推广的话,只怕是不妥的。”
莲子看着他的表情,甚是严肃,并且面上还带着几分担忧。
“哦?这又是为何?”坐在一边的陆景行问道。
莲子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这暖棚虽说适宜冬季种蔬菜,但是虫害却是十分严重,如果不好好防范的话,势必会损失惨重。”
莲子心中本来还对这曹员外抱着几分好感,毕竟肯为了她这小小的暖棚而从京城到这边走上一趟,可见是对于这方面十分重视的。
但是,这个官员,口口声声说的倒是好听,只是要看暖棚,竟然不去地里看,那他这一趟来,还看的什么劲?难道只是来看她的,不是来看暖棚的?
只是这么一来,这曹员外在莲子心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
曹员外倒也是想亲自去地里看看,只是听路景行一说,那边荒郊野外的,里面也都是干活的农人,实在是没什么好看的。又听说陆夫人早些日子已经去看过了,该看的也已经看了,告知与他便是了。因此,这才打消了念头。
“这个不足为虑,小大姐尽管放心好了”,曹员外又道,“京中多的是这方面学识渊博的人,只要有他们在,势必能制得住虫害的。”
莲子听他这样说,知道他已是打定了主意,便道了一句“如此,小女子便祝大人好运连连了。”
只是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担忧,难道这里的治虫方法,真的可以吗?
不过她又将自己劝说了一番,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朝廷里,那些专司农事的人,只怕对于这些,是精通的很。
如此一来,她便也稍稍地放下了心。
曹员外又让莲子描述一番暖棚,觉得和陆夫人讲的没什么差别,便也就放下了心,对于没有去亲自看,也心安理得了起来。
既然莲子淡薄名利,也没什么东西好赏的,于是,曹员外只能当着莲子的面儿,知会陆景行和陆夫人几声,让他们以后对莲子多照看着一些。
莲子自然是道了谢,之后便离去了。
“姐夫,您看,这事儿成吗?”陆景行看向曹员外,小心地问道。曹员外笑道:“自然是成的,这么好的机会,可是要抓住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八十一章 发现
“大夫,看出什么了没有?”李氏看着面前的大夫问道。
这大夫留着两撇八字胡,略显沧桑的手在面前的一包打开的药材里扒拉着。
李氏焦急地看着他,急于知道结果。
分家也已经分完了,苍山这边的生意,他们二房一点都没有分得,自然是不好在这里继续留下去。好在以前多是在邻县,因此收拾起来,倒也是不难。
只是,她心中的那口气,确实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这回一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只怕是不会常回来了,到时候,要想再出这口恶气,那可就更困难了。
李氏越想越想不能忍受,一时没有沉住气,便去了李淑兰那边,就算是报不了仇,离开之前,她也要去骂她几句出出气。
谁料,才走到李淑兰的院子门口,便见喜鹊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底下倒着什么东西。
她长了个心眼,急忙躲到隐蔽处,打算看个究竟。
说来也巧,她才刚躲了开,便见一个丫头过来了,见了喜鹊,问道:“喜鹊姐姐这是做什么?”
“这是些治风寒的普通的药,我们兰姑娘说时间长了,不好了,让我出来倒了。”喜鹊说道。
那丫头也没做他想,又和喜鹊说笑了几句,便离去了。
药材不同于其他,就算是倒,那也不能随便倒。如果是煎过的药材,则要将药渣倒在大路中间,经来往的车马一压,便能带走病气。
等到喜鹊离开了之后,李氏这才走了出来,蹲在喜鹊刚才的位置,用帕子包着手,在树底下扒拉着这堆药材。
她抓了一大把,用帕子包了,直接出了府,找了个大夫给查看。
就照李淑兰那性子,她才不会相信这只是简单的放久了的药材。
“大夫,你到底看出什么来没有?”李氏又问道。
那大夫放下手中的药材,在光溜溜的下巴上摸了摸,慢慢悠悠地说道:“方子是好方子,药材也是好药材。”
“什么?”李氏闻言,不由得惊讶道,难道这药材里真的没什么问题?
“这药材是不是放的时间久了?”李氏定了定心神,又问道。
那大夫摇头,道:“里面的药材大多是今年的新药,其中只有几味是去年的陈药,只是——”
他说着这话,像是想要吊人胃口一样,突然停住了。
“只是如何?”李氏忙问道。
那大夫这才有慢悠悠地说道:“只是里面少了一味药。”
“啥?”
“远志。”那大夫说道。
只要不是个庸医,都可以看出,这药材是药铺子里常备的治疗普通风寒的药,只是,里面确实是缺少了远志这味药。
“远志?”李氏看着他,一脸疑惑。
“远志,祛痰止咳,宁心安神,实乃一味良药啊。”那大夫感叹道。
李氏对药材一窍不通,自然也不想听他此时的卖弄,于是着急地说道:“你就直接说,假如这药里没了远志,会如何吧。”
她就知道,那李淑兰一定是在这药材里动了手脚,要不然,怎么就凭空的少了一味药?
正想着这些,李氏又听那大夫说道:“不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李氏惊讶,如果不会有影响的话,那岂不是就是说,她的判断都是错的?
那大夫说着这话,又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只是可惜啊,这也算是良方了,如果真要是少了这一味药的话,在药效上,可就要打折扣了。”
李氏听他这么说,似乎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她还高兴的什么劲?
“哼!”李氏起身,冲着着不停卖弄,阴阳怪气的大夫瞪了一眼,一个转身,离开了。
那大夫见她面带怒容的走了,在后面说道:“远志这味药,最是能宁心静神,安眠除病的,夫人或许该试试。”
至于他后面的话,李氏不肯听,也自然是没听见,只是,她走出几步后,突然又转身折了回来,将她留在这里的那一包药,一并拿走了。
她心里还是隐隐地觉得,这药绝对是有问题。
越想越不对劲,李氏走出医馆没多远,索性一掉头,向另一个方向而去。
此时,莲子正在铺子里帮着杨氏做点心,刚刚做好了一锅,正要去接锅盖,便听外面的周嫂子喊,说是有人找她。
这几天来找她的人,好像还真是不少。
莲子心中暗暗想着,从腰上将青布围裙解了下来。
她走到前面的铺子,见来人不是别人,竟然是李氏。
莲子心中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她来这里做什么?她不是一向很讨厌自己的吗?难道又是来闹事的?
“吆,莲子姑娘正忙着呢?”李氏笑着问道。
反常即为妖,莲子心中更加警觉了起来。她什么时候来,都没有给过她好脸色,难道会突然之间变好了?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要么是因为有事求她,要么,就是她发神经了。
“二太太大驾光临,可是有啥事吗?”莲子一边打量着她,一边问道。
李氏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反是笑道:“我就说嘛,莲子姑娘知书达理,又是这般能干,真真儿的是万里挑一的。”
她说着这话,又摇头叹息道:“只是可惜啊,竟然被那李淑兰给毁了。”
莲子听到她这话,心中便明了了,感情她是和李淑兰有过节,想来和她结成同盟了。只是,她这人,记仇的很,她才不会忘记当初李氏是怎么羞辱她的。
“这不同的人啊,自然是有不同的造化,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啊,就算是费尽了心思,到头来啊,还是不得成功。”莲子冷笑一声,说道。
她这话,其实说的就是李氏。
只是,李氏竟然顺着杆子往上爬,接道:“可不是吗?有些下贱的人啊,整日里就算计着如何从别人那里抢东西,当真是可恨的很!”
李氏对于李淑兰的恨,那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是啊,咱做人就该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如果今天见着这个人的东西好,要想方设法地抢来,明天见着那人的东西好,又要想方设法的抢来,那可不是乱了套了吗?”莲子又说道。
李氏也跟着说道:“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她说着,又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样,一拍脑袋,道:“哎呦,你看我这记性,明明是有东西要给莲子姑娘看的,此时竟然只顾着说话,把这事儿给忘了。”
莲子疑惑,还有东西?她又卖的哪门子的疯?
她正想着,只见李氏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只看外形,看不出里面包的是什么东西。
“莲子姑娘帮我看一看吧,这个是什么药?”李氏说着,将手中包着药的小包塞到莲子的手上。
从她进门开始,莲子便对她十分警觉,此时见她塞东西过来,自然是打起了万分的精神。
不过料想光天化日的,又是在自己家铺子里,且周嫂子就在边上,她也翻不出什么浪。
于是,莲子这才小心翼翼的,将手上的小包打开,见里面包着的,竟然是药材。
“听说莲子姑娘对于这药材的事儿,也是颇为精通的,所以我就想劳烦姑娘帮我看上一看,这到底是个什么药。”李氏在一旁说道。
莲子心想,她就说嘛,如果真没事的话,她哪里又会来她这里?而且还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心下虽然疑惑,不怎么想摆她,但是莲子还是将手里的药仔细地看了一下。
她伸出手在药材里翻了几下,又凑近鼻端闻了闻,抬起头看向李氏说道:“二太太这是何意?”
难不成只是拿这些最寻常不过的药来试她?如果当真是这样的话,莲子敢保证,势必将她轰出去。
“我今儿出门的时候啊,见着李淑兰带着喜鹊在大树底下倒药,我看着好好的,要是倒了的话,未免可惜了,就悄悄地收起来一些,想找个大夫给瞧瞧,若是还可以用的话,断断是不可以这么浪费的。”李氏说着,面上带上几分羞赧,又道,“但是我又怕那些大夫不给看,这才找到了莲子姑娘这里。”
这理由说的,莲子就像是听到了一个笑话一样。苏家不说富甲一方,也算得上富贵荣华,只是一丁点的药材罢了,这就心疼了?那她身上这套价值不菲的衣裳,又该如何说?
只是,莲子并没有说破,仅仅冷淡说道:“并没什么不好的地方,只是平常的治风寒的药方罢了。”
李氏听她如此说,心想这个小丫头果真还是有两下子,这些方子对她来说,根本就不能知其所以然,她竟然能看出来其功能主治。
不过这也正好,想必只要稍稍给她提点一下的话,她就会想明白其中的因由,只要这里面的确有因由的话。
“莲子姑娘,你可要看仔细了,这真的是治风寒的药方吗?可别看错了,我听说啊,不管是多了一味药,还是少了一味药,对于药效,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李氏又说道,脸上一片严肃的神色。
莲子心中冷笑,要是不相信她的话,她干嘛还要来找她?但是,转念一想,莲子似乎感觉到,她的话中,还有其他的意思。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八十二章 借刀
“莲子姑娘可一定要看仔细了,切莫不可忽视了任一味药材。”李氏又重复道。
听她此话,莲子也打起来精神,仔细地辨认着这些药材。
然而,刚才是因为对李氏存着戒心,只是马马虎虎地看了一眼,只看出了个大概。谁料,这下仔细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不妥之处。
难道,李氏的意思,难道就是这个?只不过是少了一味药材罢了,这又是有何用意?
“药是好药,只是里面少了远志,药效上,恐怕是要受些影响的。”莲子说道,除此之外,她真的没有看出这药材还有其他不妥的地方。并且,她也想看一看,李氏到底想耍什么花招。
“姑娘确定是少了远志?”李氏又问道。
莲子面上不耐烦,只是冷冷地回道:“自然。”
她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炮制远志,虽然好几年不曾再做过了,但是对这远志,却仍然非常熟悉,断断是不能看错了的。
李氏拿来的,也就是寻常的治风寒的药,这种药,莲子家里也常年备着,因此对于里面的每一味药材,都是知道的。
远志有镇咳化痰、凝神安眠之功效,搭配酸枣仁,更是能起到很好的安眠作用。将它用在治风寒的药里,自然是能使其药效发挥得透彻。
所以说,如果这药里没有了远志的话,只怕药效上,是必定要受影响的。
“那就行,兴许是配药的人倏忽了,竟然忘了添上这味药。”李氏笑道。
但是莲子却不这样想,先不说这只是再平常不过的药,一般不会出错,就算是那些配药的师傅,必定也是经验丰富的,断断不会将这种药给配错了。因此,莲子开始怀疑,这其中,只怕是另有因由。
“难怪那李淑兰说这药不好了呢,原来也是知道的。”李氏又道。
莲子刚才一心想着防备李氏,并没有仔细思考她的话,此时再一听,难道这事,和李淑兰有关?
她心中想了一会儿,一个大胆的念头开始在脑海中浮现。
李氏送来的这一小包药材,是证据。
是李淑兰自己设局拉苏可言入局的证据。
李氏知道因着这事,莲子必定是恨透了李淑兰,如果给她提供这么一个证据的话,不用她自己出手,只要借她的手,便可将李淑兰打压了。
好一招借刀杀人。
只是莲子又觉得不可理解了,好端端的,李氏为何又和李淑兰不对付了?她俩以前不是挺好的吗?
莲子还不知道,因为这件事,还有因为分家的事,李氏早已和李淑兰闹翻了,此时李氏的心里,恨不得将李淑兰给千刀万剐了。
“嗯,我知道了。”莲子说道。
李氏闻言,又见莲子的表情,知道她应该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于是,她又说道:“既然这样的话,就不叨扰莲子姑娘了,这药材啊,也一并送予姑娘了。”
此时,她也不再说什么浪费东西的话了。
说完这话,她便告辞离去了。
莲子在她走后,手上拿着这一下包药材,翻来覆去地想。消息来得太突然,她有些不好接受。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那李淑兰自己在药铺子里买了这些治风寒的寻常药材,将其中的远志给单单地挑了出来,然后伺机下在苏可言的饮食中。
只是,她是如何下的呢?当晚,他们吃的饭菜,喝的酒茶,都是一样的,按理说,她根本就没有机会才是。但是,为何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呢?还有,难道是李淑兰后来在送苏可言回家的途中,给他喂了药?
但是,莲子想想,还是觉得不太可能。苏可言那时就已经睡倒了,那也就是说,这药一定是在他睡倒之前就已经被下了。
莲子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她将这一小包药好好地给收了起来,说不定又不了多久,一定能派上大用场。
“喜鹊,都处理好了吗?”李淑兰看着喜鹊进来,问道。
喜鹊闻言,忙道:“都已经处理好了。”刚刚她按照李淑兰的吩咐,将药材撒了之后,又去了厨房炖了一碗冰糖燕窝粥,给李淑兰端了过来。
“姑娘,刚炖好的,您趁热吃了吧。”喜鹊说着,将冰糖燕窝粥送到李淑兰面前。
李淑兰“嗯”了一声,拿起勺子,在如冰雪般的碗里搅了搅,舀了一小勺,放进嘴里。
“都撒哪些地方了?”李淑兰问道。
喜鹊回道:“我就撒在咱院子旁边的那棵大柳树底下了。”
她说着这话,又笑道:“我娘和我说啊,将药撒在柳树底下,今后一准儿地不生病。”
说完这话,她笑看着李淑兰,以为她又会像以往那样,夸赞她几句。
但是,出乎意料的,她竟然看见李淑兰的面色变得越来越沉,沉的她心里也渐渐地开始没了底。
“你是说,你倒在院子门口的大柳树底下了?”李淑兰盯着喜鹊,问道。
喜鹊心中,不由得慌了起来,面上带着害怕的颜色,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不是让你撒在不同的地方吗?”李淑兰从凳子上起来,怒视着喜鹊,低声吼道。
这下可坏了,若是被人看见了,若是被懂得药材的人看见了,若是被懂得药材,又和此事有关的人看见了,那可糟了。
李淑兰此时心中也慌张了起来,她百密一疏,竟然出了这种纰漏。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让这自以为是的蠢丫头去办这事。
但是此时,还是要先办法将这事儿处理好了,至于这丫头,以后还有用得着的地方,那就以后再慢慢地算账。
她也没顾得上再斥责喜鹊,而是稍微平静了一下,又在凳子上坐下,看向喜鹊说道:“你再去,把倒出去的那些东西再收回来。”
喜鹊自然是不敢不答应,忙出去了。
这个李淑兰,虽然算不得苏家的正经主子,但是她既然是老太太疼着的,那就不能怠慢了。并且她平日里对她们这些下人也亲厚,因此,都十分愿意听她使唤。
只是,这姑娘看起来文文弱弱,知书达理,又礼遇下人的,没想到一发起脾气来,还真是吓人。
要是以前也就罢了,她毕竟不是苏家正经的主子,但是如今可不一样了,老太太已经有意大少爷娶她,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她可就变成苏家正头的大少奶奶了。
喜鹊出去,匆匆忙忙地将大柳树下的药材全都给收了起来,一时匆忙,连泥土都给装进去不少,自然没顾上是不是少了。
将这些东西拿回去之后,李淑兰面上的神色这才好看了一点。
“没有人看见吧?”李淑兰问道。
喜鹊摇头:“婢子出去的时候没人看见,趁此机会赶紧地装了,回来的时候,也没人看见。”
李淑兰这才稍稍地松了一口气,又让喜鹊笼了个火盆,将这些药材连同泥土,全都投进了火盆里。
这些事情,还是要自己亲自动手,她才能安心。
这日,莲子把铺子关门的时间推后了,就是为了等着苏可言的到来。
这几日,他每日下学之后,都要来她这边看一看她。苏老夫人就算是不同意,但是一时之间,也奈何不了,只得不再管了。
“你快过来。”莲子一见苏可言,立马上前拉着他的胳膊。
苏可言疑惑道:“怎么了?出事了?”
莲子一向是遇事十分淡定,此时竟这般急迫,难道真是遇上什么不好解决的事了?
这么想着,苏可言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又有些焦急。
“你看看。”莲子没有说话,只是拉着他到了柜台后面,从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包裹,递到苏可言手上。
“这是什么?”苏可言问着这话,将手中的小包打开。
见是药材,他凑到鼻端闻了闻,抬头看向莲子道:“只是普通的风寒药而已。”
莲子自然知道知道这是普通的风寒药,于是又道:“你再仔细看看,这里面少了远志。”
苏可言闻言,仔细地看了看,见里面果然是没有远志。
“这是你二婶今日送来的。”莲子说道。
苏可言疑惑地看着莲子,但是待听莲子将这件事的起因后果都说完,苏可言面上的神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二婶和李淑兰,只怕是早已经势同水火了。”苏可言沉声说道。
说着这话,苏可言便将这几天发生的事和莲子说了,她这才知道为何李氏想要借她的手去打压李淑兰。原来,竟是这样。
要说自己帮了她这个忙的话,她还真是不愿意,但是如果不帮的话,她又确实是必须将李淑兰的轨迹给揭穿了,还苏可言一个公道。
既然这样的话,已经有了证据在手上,自然是不用白不用的。
“那你说,她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下的手?”莲子问道。
当日她早早地醉倒了,对于之后发生的事情,自然是没有概念,就算是在她醉倒之前的事,因为当时意识已经飘忽了,因此也记得不是十分清楚。苏可言想了想,沉默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