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这人态度强硬,或是藏着什么坏心,杨氏一定会二话不说就将她打了出去。但是人家好言好语地说亲,说的人家又不错,她还真是犯了难。
正当杨氏心中犯难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说笑声,随即见刚才被自己支出去的三个姑娘回来了。
莲子见堂屋里坐着人,一时间也没多想,走过去打了声招呼。
媒婆知道,这家里有四个姑娘,大姑娘已经出嫁,二姑娘和离归家,只剩下底下的两个。她见她年纪最小,便料定这是她要说亲的莲子。
这媒婆将莲子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见她穿着鹅黄色挑线裙,粉红菱花夹袄外面罩着一件粉色绣折枝花朵的斜襟褙子。头发虽然只用一根乌木簪子挽起,但却是说不出的好看。
“瞧瞧你家的姑娘,长得真是好啊,一掐一把水。”媒婆看着莲子笑道。
莲子闻言,也不做作,向她微微一笑。
刚刚在外面没看清楚,此时细细一看这人的打扮,莲子心中便明了了,只怕又是个媒婆。
今儿难道是啥好日子?咋就这么多媒婆上门呢?
她知道这种场合杨氏是不许她在场的,于是便要出去。
谁料,她刚刚走到门槛,便听那媒婆道:“那陆家少爷也是一表人才,和你家四姑娘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莲子突然停住了脚步。
说的是她?陆家?是谁家?
莲子心中突然慌了一下,她没等来苏家找来的媒婆,竟然来了别人家说媒的。
上回苏可言赴试之前,和她说了,等他考中了进士,会来她家提亲。但是谁料发生意外,再之后,便没了消息。
苏可言对她的感情,她一点都不会怀疑,但是苏老夫人最近明明是对她有意见,这样的话,这件事,想必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莲子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一直隐隐的不安。
“多谢大娘的好意了,只是我年纪还小,家里活儿多,还要在家帮我爹娘多分担一些,此趟只怕是会让大娘无功而返了。”莲子突然回头,看着那媒婆说道。
那媒婆闻言,也是心中一惊。一般的姑娘家,说起自己的亲事,都会害羞的躲到一边,这个姑娘倒好,不但一点害羞的样子都没有,竟然自己做主了起来。看来,还真是个特别的。
“姑娘啊,我们都知道你有见识,但是姑娘家的,总不能做一辈子的生意不是?到底还是要嫁人的。你放心,陆家那边的意思并不是让你们马上成亲,你要是想晚几年的话啊,那就晚几年好了。”媒婆见莲子也不在意,便直接和她说了。
但是谁料,莲子竟铁了心一般,任凭她说破了嘴皮子,还是不答应。
最后媒婆无法,只好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杨氏。
“大妹子,你说呢?”
那还用说,杨氏自然是和莲子站在同一条线上,只要她不同意,她断断不会勉强她。
“既然闺女说不同意,我也就不敢答应了,这要是以后闹出啥事,只怕对两家,都不好看。”杨氏说道。
媒婆闻言,心中顿时急了,陆家可是给了她不少银子,要是这事办砸了,她在人家面前哪里还能抬得起头来?“我说大妹子啊,姑娘家可不就是指望着嫁人这一条出路吗?你可是一定要好好地考虑清楚了。”她还是不死心,继续劝道。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五十六章 是愁
莲子见杨氏没有答应这媒婆的意思,便放心地回了西屋。她知道,如果自己不愿意,她是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不管这媒婆怎么说,奈何杨氏就是不松口,最后她也无奈,只得灰溜溜地离去。
莲子在西屋见这媒婆走了,这才出去,向杨氏道:“娘,奶让你过去一下。”
杨氏心中疑惑,这个时候让她过去干啥?
来了两个媒婆,半晌午都过去了,杨氏抬头看看日头,再有一会儿,也该准备午饭了。但是既然沈氏让她过去,还是趁着这时候先过去看看,回来之后再做饭吧。
杨氏交待了莲子一声,正要出门,却在门槛上遇见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见他模样周正,浓眉大眼的,手里还提着两条大鱼。
“你是?”杨氏打量着他问道,这人,她并没有见过。不过既然到她家来,那肯定是有事的。
那小伙子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让人看着倍觉舒服。
“我是鱼塘那边的伙计,二伯今儿捞了好大一条鱼,拣了两条让我给送来。”他笑道,将手上用麻绳穿着的两条鱼给杨氏看。
杨氏心中明了了,今儿一早,刘景仁就去了鱼塘,说是今天再捕一次鱼,这是年前最后一次了,忙完这次就给伙计们放年假。杨氏想着家里还没有操持年货,过年要做的炸鱼也还没弄,于是刘景仁走的时候,杨氏特意嘱咐了,让他捞了鱼之后,送两条家里来。
“哎,好,真是麻烦你了。”杨氏客气地说道,从那小伙子手中接过鱼,又道,“大冷天的,快,进来喝杯茶再走吧。”
这小伙子一看就是个老实稳重的,对待家里的伙计,刘景仁和杨氏一向是宽厚,见这大冷天的,他身上穿的衣裳也单薄,就想让他喝杯茶再走。
他推辞一番,但是杨氏执意将他往里让,这才去了堂屋,喝了杯热茶。
“你啥时候来的啊?”杨氏问道。
那小伙搁下茶碗,笑道:“我是今年春上的时候来的,快一年了。”
他如今也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个妇人就是这家的女主人。但是刘景仁向来不喜欢伙计们叫他老爷,他排行老二,于是就让他们喊他二伯。因此,这小伙子也热情地叫杨氏做二伯娘。
杨氏“哦”了一声,从去年过完年之后,她今年便没回来过,难怪不曾见过他。
又说了几句话,杨氏得知他叫王颂川,因为家里近几年的光景不太好,便来这边做工。
说了一些话,杨氏倒是挺喜欢这个小伙子的,又问了年纪,知道他今年才十六岁,和栗子倒是同年,不过他月份大,正月生人。
王颂川喝了两杯热茶,这才起身告辞。
杨氏见他彬彬有礼的,一副读书人的样子,实在是很难想象他竟会在她家里做工。
“不像,真是不像。”杨氏看着他离去的身影,摇摇头。
“娘说什么呢?”豆子从西屋出来,看着杨氏问道。她刚刚听见有人来了,虽然没出去看,但是听这熟悉的声音,便知道是王颂川来了。她回老家也已经好几个月了,这边的伙计,大部分都能认识了。
杨氏闻言,说道:“我说这个叫王颂川的伙计啊,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副读书人的样子,一丁点儿也不像是个伙计。”
豆子只“嗯”了一声,随即便去了堂屋后面的地窖,要找出些菜,准备中午的午饭。
杨氏正说着话,见豆子竟然走了,摇了摇头,也出去了。
莲子和栗子左右闲着没事,便和豆子一起择菜,准备午饭。
没一会儿,便见杨氏回来了,但是脸上的神色明显不太好。
“咋了啊,娘?”莲子问道。
杨氏瞅了她一眼,脸色稍微变得柔和了一些,道:“没事儿。”
但是她这个样子,哪里像是没事?
“奶又给你气受了?”栗子问道,“娘你可不能服了软,说句不好听的,爷奶现在可是靠咱家和三叔一起供养着,惹了你不高兴,他们也没啥好日子过。”
杨氏叹息一声,进了堂屋。
今天的事儿,确实是沈氏让她气得不轻。
最近几年,沈氏见二房的日子越过越好,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对杨氏,渐渐地也亲近了一些,但是今儿,她竟然以婆婆的身份来压她。
要是别的事儿那也就罢了,可是她竟然让她把闺女嫁给沈氏娘家兄弟的孙子。
说的倒是好听,亲上做亲,大喜事一桩,并且那孩子今年只得十六岁,便考中了秀才,将来必定是十分有前途的。就等着再过两年,她的闺女就可以当官太太了。
说起闺女的亲事,杨氏自然是十分谨慎,可是沈氏当时说了那么大一通,竟然还没说说的是她家的哪个孩子。
于是,杨氏就问了。
谁料,不问不要紧,这一问,杨氏就生气了。沈氏竟然说,本来说的是栗子,但是栗子如果不行的话,莲子也行。
这叫什么话?如果不是因为说这话的是自己的婆婆,杨氏只怕早就抄起锄头砸了过去。
还说什么栗子不行莲子也行,当她家闺女是什么?是白送人的吗?
杨氏哪里有不生气的道理,脸上当即就不好看了起来,冷冷说道:“栗子已经和虎子订了亲了,莲子好小,再留两年再说。”
“啥?你咋这么快就给栗子定亲了呢?”沈氏说道,少不得又将杨氏埋怨一通,怪她这么大的事儿,也不和他们商量。
其实并不是杨氏不想和他们商量,只是赵氏是个风风火火的人,她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找了媒婆来,这事儿还没来得及和老家那边的人商量,便只得先定下来了。
好在虎子如今并不差,秀才出身,生意也做的好,沈氏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并且栗子性子硬,如果真要是让她嫁给自己的侄孙,她要是不同意的话,只怕还会大闹一场。所以,沈氏才会说如果栗子不行的话,莲子也可以。
然而,沈氏不了解莲子,杨氏却是清楚的很。栗子的硬性子是明着来的,但是莲子可不一样。她表面上看起来温温和和的,但是脾气倔着呢,如果谁要是欺负了她去,她无论如何也会讨要回来。并且,莲子不像栗子这么冲动,做事情都会想想清楚了再做。因此,杨氏有些担心栗子,却绝对不会担心莲子。
接着沈氏又道:“莲子这都及笄了,不小了,也该出嫁了,要是一直留在家里,平白地让人笑话。那孩子是个不错的,你就听我的,许了这门亲事便很好。”
杨氏听她这话,竟然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当即心中更是生气。
她自己的闺女,她都不敢给她做主,更何况是别人。
“莲子的脾气你也知道,如果她要是不同意的话,那就断断是不行的。”杨氏说道。
沈氏犹豫了一下,虽然在她眼里,莲子是个能干的,爱说爱笑,但是她也能察觉到,虽然面儿上看着不错,但是那脾气,确实是有点倔。
不过,闺女这么好,哪里能便宜了外人?还是嫁给自家人妥当。并且,她的侄孙又不差,书读的好,将来肯定是要当官的。这时候肯娶莲子,倒是她的造化了。要是真等到他当了官,想要什么样的姑娘没有?还能看得上莲子?
“姑娘家的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轮到她愿意不愿意的?”沈氏又道,脸上也挂上了生气的颜色。
“反正此事我是做不了主的,就算是她爹同意了,莲子要是不答应的话,也一样没用。”杨氏冷冷道。
既然她都能说出那种话了,那她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横竖她一年也回不了老家几次,就算是沈氏想找麻烦的话,只怕也找不到。
沈氏见媳妇竟然是这样强硬的态度,心中自然是生气十分,但是奈何任凭她怎么说,杨氏都不松口。
婆媳两人僵持了好一会儿,杨氏最后道天色不早了,该回去做饭了,这才离开了。
莲子才刚刚及笄,就有人上门来说媒,如今竟连沈氏也凑起了热闹,杨氏心中当真是烦不胜烦。
别人家来求亲,好歹态度还温和一些,哪里像是沈氏这样,摆明着这是在逼嫁嘛。
杨氏回家之后,栗子又问了杨氏几句,见她不说,也就不再多问了。
到晚间的时候,杨氏将这事儿告诉了刘景仁。她心中猜测,沈氏说她不过,一定会从刘景仁这边下手。
但是经过这些年,刘景仁也不再是什么都听沈氏的了。别的事情倒还好商量,但是涉及闺女的亲事,这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他自然是要好好地斟酌斟酌。
不出所料,第二天,沈氏果然是去找了刘景仁,和他说这事。
但是刘景仁只道鱼塘里还有事,忙得走不开,便匆匆地走了,气得沈氏在后面少不得将他骂了几句。杨氏暗暗摇头,别人家的闺女嫁不出去是个愁,她家的闺女被人争抢着来说亲,也是个愁啊。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五十七章 拉架
杨氏见如此,也就不常往那边去了,本来就没什么事,去那边,也只是找杏儿说说话。既然沈氏不喜欢,她又何苦去自找苦吃?
家里人多,杨氏又想着鱼塘那边的伙计,大多数都是家里不富裕的。因此,年货做的也多,到时候给他们带回家一些,也算是一番心意。
腊月二十八的时候,王吉瑞带着谷子还有妞妞一起过来了。
谷子早就从杨氏那里听说了豆子和离的事儿,但是妞妞太小,她实在是走不开,要不然,只怕是早就来看她了。
此时见豆子,见她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悲悲戚戚。好像还比上回见的时候丰润了一些,脸色也好看多了。就连性格,也开朗了许多,说说笑笑的,一点也没有悲愁之色。
当初和离的时候,全家人都是担心的了不得,后来见她能吃能睡,竟是比先前做姑娘的时候更开朗了,身子也渐渐地好了起来,这才都放下了心。看来,当初让她和离,真是没有错。
过了腊月二十之后,刘景仁便给伙计们放了假,因此,人早已陆陆续续走的差不多了。
但是杨氏却发现,王颂川并没有回家。她问了问,这才知道,原来王颂川自从家里没落了之后,便将一应财产全都变卖,只身一人来到这边做工。
杨氏想想也怪可怜的,大过年,怎能让他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于是便让他在自己家的东屋里住了下来。
反正家里住的地方够多,她一家人都不是那种古板迂腐的,这王颂川也老实,在家里每天闲不住地帮着干活,不是洒扫便是喂牲口,杨氏对他,自然是十分喜欢。
以前家里的活儿,都是刘景仁胡乱操持一下,自从豆子回来了之后,她便在家里收拾着,做做饭,洒扫洒扫,偶尔也会去鱼塘那边帮忙。
鱼塘那边的伙计自然知道她是和离在家的,但是一来刘景仁待他们极好,二来自从豆子来了之后,他们的伙食也是大大改善,再加上这个姑娘整日里一副乐观的样子,一点都不悲天悯人,因此,他们也都欢喜。
离过年越来越近了,年货都已经准备好了,越到年底,竟然越来越清闲了起来。
这日,阳光和煦,杨氏和豆子坐在院子里,娘俩一边说着话儿,一边做鞋。
一年到头,只怕只有这几日是清闲的,因此杨氏便想趁着这几日的功夫,给刘景仁做双鞋出来。但是她突然又想到了王颂川,念及他也没个家人在这里,一个人怪可怜的,便想顺便给他做一双。
将他叫过来询问了一番之后,杨氏又在家里翻找了翻找,找出的鞋样子都不是他能穿的,突然又想起他的脚应该是和刘景林的差不多,这才让豆子去杏儿那边找一找,借双鞋样子。
豆子去了老家那边,找杏儿借了鞋样子之后,并没有多留,直接回了家。
谁料走在路上的时候,正好见到大伯娘李氏打骂大福。
李氏自从分家之后,用宁家每年过年送来的礼钱,置了地盖了屋,日子也算是说得过去。只是她家新盖的房子,离她们家并不远,要是去沈氏那边的话,必须经过李氏家门口。
豆子本不欲理会的,但是奈何大福是个可爱机灵的孩子,平日里也喜欢和豆子玩儿,此时听到他被李氏打骂得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一时心里有忍不下去。
大福从三岁的时候,便养在沈氏身边,那时候孩子顽皮,又是吃精细粮的时候,李氏巴不得由沈氏养着,但是如今长到五岁了,李氏开始不愿意了,自己的儿子,哪里有让别人养着的道理?
因此,她去沈氏那边闹了好几次,不顾大福的哭闹,硬是将他领了回来自己带着。
豆子刚要过去拉架,但是一想李氏的为人,摇摇头,还是走开了。
谁料,她走了没两步,便听见李氏吼道:“你就非去不行?啊?他就比你亲娘还要好?”
说着这话,只听“啪啪”的声音,李氏脱下鞋子,重重地打在大福的屁股上。
“我让你去!我让你去!你个小崽子,我让你去!”李氏一边打,一边骂。
听着大福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门外的豆子再也看不下去了,掉了个头,去了李氏家里。
她先是将大福从李氏手底下拉了出来,说道:“大娘,大福还小,你哪里用得着这么死命地打他?”
大福看见豆子,像是见到了救星一样,死死地抱住她不撒手。
豆子看他这样子,心疼的难受,忙把他护在了身后。
“老娘教训自己的儿子,哪里用得着你插手!”李氏吼道,又指着藏在豆子身后的大福道,“你给我出来!”
昨儿宁家那边的年礼送来了,但是今年的礼比往年的还要薄,竟然只给了五两银子了事。这很明显,就是敷衍的态度。李氏气的不得了,当着宁家来送年礼的仆妇的面儿,就将人家奚落一通。
这几日,她心中一直为这事不开心,刚刚大福非要去老家找轩轩玩,正好触到了李氏的霉头,这才将他打了一顿,恰好被豆子瞧见。
“不管怎么说,孩子还小,他能懂个啥?你这样打他,可不会把他活活打死了?”豆子厉声道。
经过这么一场场的变故,她宛若新生般,再也不是那个畏畏缩缩,遇事只会哭哭啼啼的小姑娘。如今她为自己而活,为家人而活,她绝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遇到事情只会躲到别人的身后。
“你给我让开!”李氏说着这话,开始推挡在大福前面的豆子。
奈何豆子就是不肯让开,一心地护着大福。李氏这下着了急,一边使劲地推开豆子,一边道:“就算我把他打死了,那也是我自己的事儿,关你啥事!你一个和离的妇人,说的好听点是和离,实则还不是被人休了!你不嫌丢人,还没脸没皮、没羞没臊地出来多管闲事!”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五十八章 相护
自从她回家这几个月以来,议论她的并不是没有,但那都是在背后,如今被她赤裸裸地揭穿,心中突然感觉说不出得凄凉。
但是此时,豆子不但要将大福护在身后,还要抵制李氏的推搡,一时之间,差点抵抗不住。
她本来就身形娇弱,纵使李氏干活的时候常偷懒,但她也不是她的对手,没几下,便感觉招架不住。
就在她差点被李氏推倒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在身后扶了一下,随即便见一个高大的身影将李氏推搡了一把,把她推的往后退了好几步。
豆子看到这熟悉的身影,身下只觉得十足得安心。
王颂川先是将豆子护在身后,冷冷地看着李氏。
他自然是认识李氏的,知道她是豆子的大伯娘。自他来的这几个月里,时常地见李氏在鱼塘那忙着采桑喂蚕。
但是这些活儿,并不是白干的,都会给工钱。然而,李氏仗着自己是大嫂,干活的时候俨然一副主人的样子,偷懒耍滑不说,还最是能对别人吆五喝六的。因此,但凡在那边做工的人,都不喜欢她。
“你这个死小子,给老娘死一边去!我料理自己家的事儿,关你啥事?别再这里给我闲吃萝卜淡操心!”李氏见拦着她的人竟然是王颂川,当即骂道。
她在鱼塘那边干活,自然是认得王颂川的,知道他只是一个伙计罢了。
话说王颂川正在家里干着零碎活儿,莲子和栗子都不在家,只杨氏在家。她让豆子去拿鞋样子,谁料等了好久,还不见豆子回来。她知道豆子不是那种心里没数的人,她这边等着用,豆子应该会拿了东西马上就回来的。
但是这么长时间了,还不见她回来,杨氏心里不由得有些担忧,但是自己又走不开,于是便让王颂川出去看看,路上迎一迎她。
王颂川出了家门后,便向着沈氏家那边走去,谁料才到了李氏家门口,便听到了李氏和豆子争吵的声音。他心中一惊,便进了去,恰好帮了豆子一把。
“大娘,姐姐是敬重你,叫你一声大娘,但是你也不能不拿别人的敬重当回事,省的到时候,弄了自己个没脸。姐姐就算是和离,那也是自己想和离,不像那些给人做妾的,最后还不是被人赶了出去卖了出去!”王颂川看着她,冷冷地说道。
他本就不喜欢李氏,此时见她欺负豆子,自然更是要上前护着。
李氏一听他这话,当即骂道:“你算个啥东西,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她指着王颂川又骂道:“瞎了眼的狗东西,给我有多远滚多远!”
和这种泼妇对骂,王颂川自然是不屑于如此的。
但是豆子哪里能忍得下去,当即回道:“他说的有错吗?我敬重你才叫你一声大娘,可你也不能忘了自己是谁!大福是我们家的孩子,就算是要教导,也是大伯和爷的事儿,哪里轮的上你插手?你未免也太把自己当个东西了。”
豆子说完这话,也不管她又是撒泼又是骂街,直接抱起大福,走出了李氏家门。
李氏哪里能依?赶忙地跑出去跟了上去,就要从豆子手中将大福抢去。但是奈何有王颂川护着,她就算再能打,也绝对不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的对手。此时被他死死地拦住,只有在一边叫骂的份儿。
豆子抱着大福,并没有回自己家。这件事,他们虽然是好心,但是大福毕竟是李氏的孩子,他们家还真是管不了。如果将他抱回了家,那李氏势必又要闹翻了天。
因此,豆子直接抱着大福去了沈氏那边。大福是她的孙子,又是她养了好几年给养大的,哪里舍得他受李氏如此打骂?自然是不会不管的。并且,这个家里,也只有爷奶,能压得住她了。
豆子将大福抱给沈氏,说明了其中的因由。果不其然,沈氏将李氏大骂了一顿,两人争吵一番,最后沈氏再也不许李氏抱走孩子。
“哎”,杨氏叹息一声,“大福这么乖巧的孩子,咋就偏生投了个这样的娘?”
听豆子说了此事,她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杨氏又向王颂川:“今日可真是谢谢你了。”
豆子也将感激的目光投向他。
王颂川微微一笑,说道:“二伯娘和姐姐平日里对我这么好,今日姐姐遇到事情了,我要是不帮的话,那可真就不是人了。”
杨氏听他这么说,心里觉得温暖多了。
豆子和离归家,就算人家不明面上的说,但是暗地里议论的,肯定不少,说不定哪天又有像李氏这样的,拿出来说事。她真怕到时候,豆子会招架不过来。如今她好不容易好一点了,可不能再因为此,又变回以前的样子。
只是今日有王颂川护着,以后呢,谁能保证豆子以后不再遭遇这种事情了?
说到底,杨氏还是不放心的。
但是就算她再不放心,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好在刘景仁还在这里,杨氏只得嘱咐他平日里多照看着。
年夜饭还是在沈氏那边吃的,但是因为杨氏和沈氏以及李氏前几日都有些不愉快,所以这顿年夜饭,吃的也算热闹。守岁一过去,刘景仁和杨氏便带着孩子们回了家。
大年初一,这次,莲子没用杨氏喊,便自己起了床。
她推门一看,见门外银装素裹的一片,房屋和树枝上,全都压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原来,昨夜她睡着后,竟然下雪了。
今年打春早,这时候下这么好的一场雪,可以预见,今年的庄稼又会是好收成。不由得,莲子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此时豆子也已经起了,正帮着杨氏在灶间里包饺子。
莲子见这么好的一场雪,而此时栗子竟还在睡觉,自然是要将她闹起来。
或许是栗子平时真的太忙了,回家这几天,每日里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杨氏叫她好几遍,都叫不起来。
莲子在她被窝里闹腾了一番,栗子就算是不想起,但是也已经睡不下去了,这才拍了莲子一巴掌,不情不愿地起了。
吃完饺子拜完年之后,娘几个又回了家。往年这时候,杨氏都会去赵氏家里坐坐的,但是今年不同了,虎子和栗子定了亲,还是不要常走动的好。因此,杨氏则去了杏儿那里,栗子跟着豆子去了鱼塘那边。
一时间,只留下莲子一个人在家里。
虽然下了雪,但是阳光普照,暖洋洋地照在身上。莲子拿了本书,搬了个椅子,坐在阳光下读了起来。
但是谁料,没看上两行,便觉这阳光映着白雪有些刺目,双眼很快便不适了起来。莲子只得收起书本,要放回屋里。
就在这时,她突然听到一阵哒哒的马蹄声,接着,便是两声马嘶,在她家门口响起。
莲子心中正猜测着是谁来了,才走出没几步,便见一个身穿紫色夹袍,外面披着一件大红色羽缎斗篷的大小伙子进来了。
莲子心下诧异,来人到底是谁?随后便见又一个人进来了。见到他,莲子心中不禁雀跃了起来,竟然是苏可言。
“看见我们来了高兴吧?”最先进来的大小伙子问道。
莲子白了他一眼,不用说,这定然是苏可文了。她这几年不常在家,竟是有好多年没见苏可文了,如今竟然长得这么高了。
再看苏可言,他今日穿着宝蓝色锦缎袍服,外面是白色兔毛斗篷,几缕青丝被风吹得微微飘动,或许是因为骑马的缘故,脸上也带上了一抹红晕。
“你们咋来了?”莲子笑道。
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大年初一的,他们不在家里陪着家人,竟然来了这里。
“来看望先生,顺便过来了。”苏可言笑道。
他一进门,便看见莲子发上插着那支乌木簪子。
当初在南边的时候,每当他想起莲子,便会拿出根乌木开始雕刻,也没人教他,全都是自己摸索。直到最后,才拣了其中最好的一个,送给了莲子。
他如今将头发用簪子簪住,竟是比以前更多了几分妩媚的颜色,显得整个人也灵动了起来。
真是没有想到,她不但一直留着他的簪子,竟然在及笄后,马上就戴在头上。苏可言心里,早已温暖了起来。
他们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来这边看望刘先生,但是一般都不会在大年初一的时候过来,今年倒是提前了。
“哥哥你怎么不告诉莲子我们还要在这里住上几天?”苏可文看向苏可言笑道,脸上带着几分促狭的色彩。
苏可言和莲子之间的心意,他自然是知道的,要不也不会如此快地替苏可言承担起家族的生意。
只是他不知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此事又有了变故。
“真的吗?”莲子开心地看向苏可言问道。
苏可言微不可查地向苏可文瞥了一眼,随即向莲子点点头。
“那可真是太好了,你们可是好久没在这边住过了呢。”想起以前的那些美好时光,莲子心中,觉得无比得温馨。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辞
“就知道吃。”莲子笑着嗔道,进了堂屋,拿出杨氏做的一些小点心给他。
这孩子,当年只是个跟在苏可言后面的小不点,真是没想到,眨眼之间,竟是长这么大了。而且他的性子,和苏可言的沉稳,还真是一点也不一样,显得狡黠多了。
“在这里住几天啊?”莲子看向苏可言问道。
苏可言将手中的茶碗放下,道:“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