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得了糖,便笑着跑开了,将莲子扔在一旁,让莲子不禁十分后悔这么轻易就将糖给了他们。
“这么早就过来了啊。”杏儿从灶间出来,和莲子笑道。
莲子喊了声“三婶”,又进堂屋见了沈氏和刘老爹,这才又去到灶间,和杏儿一起,将碗筷刷了。
莲子见杏儿头上簪着的,从来都是三叔做的簪子,忽然想起了那天晚上,苏可言给她的那支。她突然觉得,三叔和三婶,一定是过得十分幸福。
但是,她见杏儿头上的簪子,虽然只是木头做的,但是却非常精致,不禁想到,或许三叔也可以去镇上开个铺子,专门做这些精巧的首饰头面。她对于刘景林的手艺,还是十分有信心的。
二人正说着话儿,便见杨氏和刘景仁过来了。
拿来的东西不少,莲子和杏儿便帮忙过去搬运。
如今家里的日子过好了。两个铺子每天都有进项,还有两个鱼塘和几十亩地,根本就不缺那点钱。再说,一年还不定回家几回,也该表示表示才对。于是,杨氏和豆子在城里逛了好几天,总算是将要带回的东西买全了,就连李氏,也都有一份。
给沈氏和刘老爹的,是两块细棉布的尺头,并一人一件水獭皮的褂子。给刘景林和杏儿的,也是两块尺头,并一人一件大毛的斗篷。给李氏和刘景民的,也是这些。除此之外,杨氏还给轩轩和大福一人做了一套棉袄棉裤,又每个孩子给了一吊钱的压岁钱。
除了这些,还带回来了许多各色吃食。
李氏一见这些东西,也不管以前的种种过节,立马对杨氏满面笑意。
麦子那边今年送的礼,他们已经收到了,但是仍旧只是两匹暗色绸缎,并十两银子,这回连头面都没有。
一家子都聚齐了,只差谷子和栗子。
杨氏正念叨着,这俩孩子咋还不来,就听见外面一阵马车声,随后,杨氏便见栗子的马车停在家门口。
栗子先是掀开马车帘子,探出额前带着细金丝镶红宝石五彩花钿,发尾别着堆纱绒花的脑袋,这才踩着车夫放下的凳子,下了马车。
跟随她下来的,是明显朴素得多的谷子。
谷子发上仍是只插着一只素银的簪子,双耳上垂着一对圆珠耳坠,除此之外,并无其他饰物。
她身上穿着一件半旧家常夹棉襦裙,外面罩着白色大毛披风,与栗子身上的金色绣折枝玫瑰交领窄袖襦裙,外面罩大红色狐狸毛斗篷相比,则显得淡得像是一只白兰花。
“这丫头!”杨氏口中道了一声。
来的时候明明交代了,让栗子穿着家常的衣裳即可,她非得弄这么大个排场。真是自己有钱了,想咋使就咋使了。
栗子本身就是做高档女装的,平日里自己以及铺子里的人穿的衣裳,自然是极尽的漂亮,也算是做一个吸引顾客的活招牌。
今儿一早,她倒是记得杨氏的嘱咐,想找一件家常的旧衣换下来,但是找来找去,就是没有找到,这才想起来,在铺子开业不久,她的新衣裳已经是穿不完,便将以前的旧衣全都送人或是扔了。
栗子不但自己来了,也带了东西过来。
给刘老爹和沈氏一人做了一身细缎子的衣裳,随后,又悄悄地将专门为杏儿做的衣裳给她。
给杏儿做的,总共有两身衣裳,一身是绸缎面料的,可以让她在重要的场合穿,另一身,则只是细棉布的,可以家常穿着。但是都是剪裁得体,做工精细,刺绣精美,款式新颖。杏儿一看,便喜欢上了。
坐在一起说了会儿话,便到了晌午,杨氏和杏儿到了灶间,李氏见她们去了,也不好意思再干坐着,便也跟了过去。中午只做了一顿简单的饭菜,一家人简单地吃完,便开始收拾着,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灯
“糟了,忘了打酒了。”杏儿一拍手,说道。
杨氏也突然醒悟过来,还真是忘了这事儿了,只想着买菜买肉,竟然将酒给忘了。
刘老爹歪在炕上吸着旱烟,突然向地下正在逗轩轩和大福玩儿的莲子道:“莲子,你去打点酒去。”
莲子闻言,面带惊讶地抬头看了刘老爹一眼。
她惊讶,是因为,他竟然叫她莲子。
以前,全家人都喊她“莲子”,但是在刘老爹眼中,她却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坑儿”。为此,莲子在心中吐槽过无数次,但是刘老爹无论如何都不会改。
只是为何今日,竟然改了?
“你爷让你打酒去。”杨氏见莲子不动,又道。
莲子这才回过神来,答应道:“哎,好嘞,我这就去。”
说着,哄着轩轩和大福,说是给买糖吃,也带着一起去了。
刘老爹以前脾气暴躁,但是自从分家之后,倒是变得越来越沉默。这回回来,虽然他没说啥话,但是莲子却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他是高兴的。
或许真是因为刘老爹觉得莲子长大了,再坑儿坑儿的叫着,总归是不好,这才开始叫她的名字。
过了年,莲子就十四了,栗子十五,等到秋天的时候,就要及笄了。而谷子和豆子,也要相继出嫁。
“以后真是难得一家人聚这么齐了。”杏儿说道。
经过这几年的生活,杏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尚显青涩的小姑娘。自打有了轩轩之后,倒是越发的稳重了起来。
“是啊”,沈氏叹道,“真是没想到,豆子这么快就要出阁了。”
豆子定亲的事,是当时还没进城的时候就定了的,所以他们也都知道。
说到这个,李氏面上闪过几分难看。都是闺女,她本来以为麦子进城去,到大户人家做了姨娘,就算是极好的事儿了,但是她哪里能想到,这个平日里老实巴交,长相还不如麦子的豆子,竟然能嫁过去做正经的少奶奶。
姨娘和正室,那能是一个档次吗?
同样都是闺女,为啥她就没捞的好?
想着这些,李氏不禁有些后悔,要是早知道老二一家能有如此出息,她当初就不让麦子这么早出嫁了,到时候,让他们给瞅着,就凭麦子的长相,怎么着也能嫁去镇上的中等之家,当个正头娘子。
年夜饭上虽然团圆,但是一想到这是最后一顿如此团圆的饭,莲子不禁心生伤感。明年过年的时候,恐怕只有自己和栗子守着爹娘了。
吃过年夜饭,又包了饺子,守岁到半夜的时候吃了。
今年不同于往年,还在自家的空院子里,放起了几支烟花。
这烟花,还是栗子买的。当初刘景仁说买上一些,杨氏嫌浪费银钱,没让买。后来栗子不知怎么想的,花了三两银子,买了一箱子,说是放给孩子们看看。
轩轩和大福听说有烟花,困得不得了了,还在坚持守岁,谁都没吵着睡觉。
好不容易到了午夜,刘景仁便拿出烟花,到院子里的空地里,点着了一根香,打算燃放。
两个孩子早已蹦跳着跟着过去。
烟花点燃,“噌”的一声飞上天空,在半天空里开出一朵炫目的彩丝菊花。
“真是好看啊”,杏儿抬头仰望着天空,向身边的刘景林说道,“你听听,不光在天上开花了,还噼里啪啦地响呢。”
莲子闻言,看了一眼身旁的三叔三婶。
三叔的眼睛,还是没有好。莲子突然想,他这个病并不是娘胎里带来的,而是后天因为生病才得的,应该是属于生病留下的后遗症,如果说请个好一点的大夫的话,是不是还有治愈的希望?
这么想着,莲子便决定,等到回去之后,去找宁卿问一问,让他给推荐一个最擅长治眼睛的大夫,请过来给看上一看。
大年初一,还是和往年一样,早早地起来到处去拜年。如今村里的人都知道,他们家发达了,搬到了镇上去住,又是有铺子又是有良田的,所以对他们,都是十足的热情,这让杨氏都开始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铺子那边决定大年初六开业,但是新的一年嘛,总要提前过去收拾收拾,所以初三的早上,吃过早饭之后,便回了城里。
这回刘景仁也跟着一起回去了,家里的东西,托了周通礼和赵氏来给照看着。
这家里房子是新盖的,炕是新垒的,就连一应家具,也都是新换的。周通礼晚上过来给看着,而赵氏,则在白天的时候,过来给喂喂牲口。
等到开了春之后,两边的鱼塘都要投上鱼苗,曹家湾子那边,是刘平安夫妇在管着,而这边,刘景仁打算到时候,他过来看着。
过了年,栗子那边的铺子的生意比年前要冷清了不少,毕竟刚过了年,都做过了新衣裳,暂时不再需要。
但是只要天气一暖和,她的生意肯定又会暴涨。
因为元宵节还没有过去,所以莲子的铺子里,生意依然比较红火。每日里忙的,连个休息的空当都没有。
宁卿每日早上,都会来拿上一篮子的点心,莲子便瞅了个空,向他问了一下刘景林眼睛的事儿。
那时候没有钱,耽误了治疗,让他二十多年生活在黑暗中。如今家里的日子好了,如果可以的话,最先要做的,就是要把他的眼睛给治好。
宁卿听了莲子的描述,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可以的,等我回去找大夫问问,让他过去给看看。”
莲子答应着,那可真是好,又和宁卿说了一下详细的地址。
刚刚送走宁卿,莲子刚在柜台后面坐下,便见苏可言进来了。
“今儿不忙?”苏可言问道。
莲子撇撇嘴:“哪里啊,只是这一时半刻的不忙罢了。”
苏可言走到莲子身边坐下,道:“十五的晚上,咱们去看灯吧。”
莲子闻言看向他,十五的晚上,离现在倒也没几天了呢。
“你啥时候回去?”莲子问道。
苏可言微微一笑,道:“不走了。”
“啊?”莲子微张着嘴,一脸惊讶地看着他。
苏慕安没有回来,但是今年,苏可言的二叔和二婶倒是回来了。苏老夫人想孙子想的紧,便死活非让苏可言和苏可文留下不行。在她看来,反正都是读书做学问,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非要跑那么远,跟着他不行?
苏老夫人的脾气,一般人是奈何不了的,将苏慕安一通骂,之后又是耍赖的,最后苏慕安少不得写来信说,就让两个孩子留在这里吧,但是官场应酬,有时候还需要女人出面,所以,苏可言的母亲是必须要回去的。
“怎么了?”苏可言见莲子不高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自己留下来,不再回去了,她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倒像是惆怅了?
莲子看向他笑道:“没什么。”
“以后,就要在这里的县学了,离你这里倒是不远。”苏可言又道。
县学的位置,就在铺子的后面,张子贺也在那里。到时候,这两人又可以成为同窗了。
十五那日晚上,莲子记挂着苏可言说的一起去看花灯的事儿,所以早早地便吃了晚饭,在铺子里等着苏可言。
“小莲子,走了。”
莲子空等着也无事,便数了数明日要用的点心还需要做多少,听到有人喊她,忙答应着。
这个声音,一听就是张子贺。原来,苏可言把他也叫上了吗?
正想着这事儿,就见张子贺走了进来。
“行啊,你们,出去看灯也不告诉我,还想偷偷地溜出去。”张子贺指着莲子和后面的苏可言说道。
莲子笑道:“你张大少爷是大忙人,我们哪里敢去打扰了你啊。”
张子贺这傲娇小孩,她如今总算是明白了。他就是一个极端自我的存在,因为不能接受别人眼中没有他,便会做出很多过激的行为,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于是,莲子对他,便改变了方法,不再是对他冷嘲热讽地刺激他,而是真诚的,和他去做朋友。这样的话,张子贺也恢复到了一个正常人的状况。
“咋没叫上虎子呢?”莲子问道。
苏可言说道:“去叫了,但是那边的人说他回家过节去了。”
莲子“哦”了一声,心道这元宵节,本来就该团团圆圆地和自家人一起过,他该回去才是。
三人去了街上,街上早已是人头攒动。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灯笼,不但将整条街道照得透亮,还将它装饰得宛如一个流光溢彩的宫殿一般。
莲子来到一个卖各种灯笼的小摊前面,看着那摊主将各色的灯笼按顺序排列起来,组成一个大莲花的形状。
苏可言拿起一个莲花灯,向莲子问道:“喜欢这个吗?”
他刚刚看到,莲子的眼神在这盏莲花灯上,停留了片刻。
莲子笑着点点头,便见苏可言将这灯笼递到她手上,随即将钱付给那摊主。
得了一个花灯,莲子心中正高兴,提在手里左右转了转,一时间没有留意周围的动静。
“你们看,这里面的这个小莲花还会转呢。”莲子回头说道。但是奇怪的是,她只看到苏可言正笑看着她,然而张子贺,却不见了踪影。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四十五章 情愫
“咦,子贺哪里去了?”莲子问道。
苏可言道:“刚刚买灯笼的时候就不见了,想必是去别的地方玩去了。”
莲子听说他早就跑没了,心道反正他这么大个人了,对这城里又比他们两个都熟悉的多,便没去多管。
苏可言和莲子一起,在这大街上先是看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的摊子上,还有猜谜语的。只要交上十文钱,选择一个花灯,如果猜出了花灯,就会得到一个摊主赠送的小礼物。
“要不咱们也去试试吧。”苏可言提议道。
前世的时候,莲子就喜欢猜谜语这类的小游戏,如今见了这种别致的游戏,早已经想试试了,便道:“好啊。”
苏可言过去交了钱,选了一个花灯,摊主将里面的纸条给取了出来。
莲子早已凑过去,看了看纸条上写的谜面儿,便笑道:“这是大枣。”
“大姐儿真是厉害,一猜就中了。”那摊主笑道,说着,从摊位底下的箱子里,那出一个绢花,递给莲子,“给,这是奖励。”
莲子道了谢,将东西收下。
因为十文钱可以猜三回,于是,莲子又选了两个花灯,都猜中了,又得了一样手绢和一样小巧的妆奁。
猜过了谜语,二人又去看了玩杂耍的,逛了好大一会儿了,莲子不禁觉得有些累了。
“要不咱们到湖边坐坐吧。”莲子说道。
湖边离这里并不远,且那边僻静,不像这边如此吵闹。
苏可言当然是没有异议,和莲子一起,直接去了湖边。
湖边上,并没有很多人,莲子找了一个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揉着有些酸痛的脚脖子说道:“还真是累呢。”
苏可言笑而不语,在莲子的身边坐下。
一轮圆月映在平静的湖面上,为这寒冷的夜晚,平添了几分温暖。湖面上,还倒映着远处辉煌的灯火,使得这里看起来,倒比往日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感觉。
二人说着话儿,在这里坐了一会儿,夜逐渐深了的时候,莲子越来越觉得寒冷,她不禁将双手搓了搓。
“冷吗?”苏可言问道。
莲子点点头道:“嗯,有点。”
苏可言双手掩在大毛斗篷下面,交叠在一起。他的两只手相互握了握,在这寒冷的夜里,手心里竟然有些许的湿润。
莲子将双手放在口边呵了一口气,又互相搓了搓。
苏可言看着她相互翻转的双手,犹豫了好一会儿,这才将手慢慢地伸出。
莲子正搓着手,黑暗中也没注意,只是忽然间,她只觉得手忽然被握住。
苏可言握住她的两只手,捂在他的手心里,慢慢地温暖着。
莲子直觉突然间,像是有一道电流划过自己的身体一样,震惊,慌乱,但是又不想抽回。握手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但是莲子不知为何,为什么竟会有此般感受。
苏可言握着莲子的双手,轻轻地揉搓几下,又牵着放在自己的大毛斗篷下捂着。
或许是因为心跳的太快,他的呼吸,竟然有些急促。虽然以前小的时候,两人时常在一起玩儿,但是那时的牵手,又怎么能和现在相比?二人的想法,感受比之当前,又是完全得不同。
一时之间,二人都沉默不语,苏可言只是握着莲子的手。虽是轻轻地握着,但是莲子却能敏锐地察觉到,他的手心里,渗出了些许薄汗。
天气寒冷,刚刚莲子还觉得冷的有些受不住,但是此时,竟然一丁点儿也感觉不到。浑身上下,竟像是没了知觉一样。
苏可言不但没有感到寒冷,反而,他心里此时,像是有一团火一样,像是要将他整个儿地吞噬。
两人的心思,此时都是如此细腻,又是如此的迟钝。月亮已至中天,街上的喧闹声也在逐渐变小。
莲子看着挂着天上的月亮,苏可言看着月亮倒映在湖水中的影儿。
两人沉默了好大一会儿,苏可言这才说道:“回去吧?”
莲子点点头,答应了一声,这才从苏可言手中抽回自己的手。
掌心里的手瞬间的消失,苏可言不禁感到一阵失落。
二人一起往回走,苏可言将莲子一直送到家门口。
“快进去吧。”他说道。
莲子笑着看了看他,点点头道:“嗯,我走了。”
苏可言看着她的身影进门,直至大门合上,像是忽然想起来一般,隔着大门说道:“有了空再过来找你。”
莲子合上门,此时正倚着门背,唇角扬起,等着听他脚步离去的声音。
“好啊。”她回道。
过了片刻,便听到渐行渐远的脚步声,莲子这才进了屋。
“回来了啊。”豆子正在灯下做着针线,看她回来了,问道。
莲子“嗯”了一声,解下身上的斗篷,挂到衣架上,又到炉边烤了烤手,说道:“你咋还没睡呢?”
豆子一向睡觉睡得早,现在都已经半夜,她应该早就该睡了才是。
“董掌柜那边派人来说,明儿要多要点心,今晚便多做了一些。这才刚做完不久,娘去睡了,我做会儿活再去睡,顺便看着门。”豆子将一根丝线用牙齿咬断,说道。
每次莲子晚归的时候,不管到多晚,回到家之后,家里总会有个人等着,给她留着门,看着她平安回来了,才会去睡觉。
莲子在豆子身边坐下,看着她手里正在绣着的缠枝牡丹,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豆子的好日子已经定了,就在明年的五月十八。时间仓促了一些,所以豆子只要一有了空,便会绣嫁妆。
豆子的绣活儿和谷子做的一样好,本来栗子也想让她跟她过去的,但是一来豆子的性子不适合在那边,二来,杨氏说如果豆子也过去了,这边会忙不开,所以便让她留在了这里。
三个姐姐中,其实莲子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豆子。谷子性子稳重,做事得体,一般不需要为她担心。栗子更不用说,风风火火的性子,又十分独立,绝对是个拿起的放得下的。但是二姐豆子,她生性懦弱,没什么主见,是典型的古代女子,如果以后真出了事,想必她一定会吓坏了。
其实她到现在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不知道豆子嫁到那边去,会不会过的不好。虽说董掌柜是极好的,但是家里婆婆媳妇之间的事儿,他做公公的,自然是不好插手。
“哦,对了”,豆子忽然说道,“你走后不久,宁卿来找过你。”
莲子心想,宁卿这个时候来找她,难道是因为三叔的眼睛,有消息了?
前几日她找宁卿帮忙给找个大夫,谁料当日下午,宁家医馆的一个最擅长治眼疾的大夫就去了刘家庄,打听了打听,才找到宁卿说的地方。
这个大夫姓佟,除了治眼疾,在其他病方面,也是医术十分高超,几乎算得上是这个镇上最好的大夫了。
当时刘老爹和沈氏不在家,只有杏儿和刘景林在。杏儿见家里忽然来了个大夫,一时间不明所以,待听那大夫说明了来意,才知道原来是莲子从中使的力。
杏儿嫁过来好几年了,虽然习惯了充当刘景林的眼睛,但是在她心里,是没有哪时哪刻,不盼着刘景林的眼睛能够好起来,能够自己看一眼这个世界,看看他们的轩轩。
和刘景林说明了情况,杏儿便将这佟大夫让进了屋。
佟大夫先是掀开刘景林的眼皮看了看,询问了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才失明的。但是那时候,刘景林还小,也记得不是十分清楚,杏儿自然是不知道,因此,趁着佟大夫把脉的空当,就将沈氏找了回来。
沈氏正在外面溜门子,一听说莲子找了个大夫来给刘景林看眼睛,心里说了句这丫头还怪有心,便匆忙地跟着杏儿回了家。
当年,刘景仁只是因为受了风寒,起初并没啥大碍,沈氏也没有十分上心,再加上家里穷,没钱看病,这才延误了病情。到后来病情越来越重,把家里的和借来的钱花得一干二净,风寒是治好了,但是这双眼睛,却是再也看不见了。因此,这事成了沈氏心中一个永远的痛。
佟大夫给把了脉,又仔细地向沈氏询问了当初的情形,又问了刘景林平时有没有啥感觉。
“大夫,还能治好吗?”沈氏焦急地问道,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能把刘景林的眼睛治好了,就算是要沈氏拿命去换,只怕她也不会犹豫一丝一毫。
“是啊,能治好吗?”杏儿也问道。
佟大夫没有直接答话,捋了捋下巴上稀疏的胡须,慢慢地摇了摇头。
沈氏和杏儿一看他竟然摇了摇头,心里顿时凉了大半截
“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杏儿问道。
佟大夫又摇摇头,说道:“要是刚开始就好好地治的话,倒是并不难,但是,这病耽误太长时间了,办法虽然还是可以用的,但是我只能先和你们说实话,治好的可能性很小。”
“那咱们试试吧”,沈氏一听说还有办法,忙说道。
“是啊是啊,万一要是治好了呢。”杏儿也是一脸兴奋地说道。只要哪怕有星星点点的希望,她们都不会放弃。就算是治不好,那又如何,顶多当他一辈子的眼睛,她也会心甘情愿。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吃醋
然而,就是因为他对她这么好,使得她常常不知所措。尤其是在他那双平静深邃,犹如古井幽坛的眼睛的注视下,莲子只觉得自己像是完全被他浑身散发出的温和的气息包住。他行云流水般举手投足间的动作,他轻盈如蝶翼扑闪的浅息,都带着他一起,仿若是插上翅膀,与他一起飞到了一个属于他的仙境。
每次和他在一起,莲子都能忘掉所有的烦恼,只要他一笑,那白皙如玉的脸颊像是白兰花一样地绽放,都能使她像是再春风中起舞。那些烦恼,那些忧伤,全都没了踪影。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的很想一辈子都沉浸在他的笑容中,在他的仙境中自由自由地起舞。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任凭她再怎么想逃避,也逃避不了。
“他说啥了没有?”莲子看向豆子问道。
豆子摇摇头道:“没有,只说明儿早上再过来。”
宁卿每日早上,风雨无阻,总会准时地出现在莲子的铺子里,拿上一篮子莲子早就为他装好的点心。
其实莲子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为照顾她的生意才每天都会买点心的,还是家里或者铺子里真的需要。但是她铺子里的生意不错,不需要照顾,那么,他应该就是买了做其他用途的。
姐们两个坐在一起,闲话了一会儿,这才闷了炉子,熄了灯,去睡觉。
第二日,莲子刚刚将宁卿要的点心给装好了,便见他的马车过来了。
“今儿这么早。”莲子笑着打招呼。
宁卿走进铺子,说道:“还有一些别的事儿,早一点过来。”
“听我姐说你昨天晚上找我了,啥事啊?”莲子问道。
宁卿的眼神闪过一瞬间的暗淡,但是在莲子还没有注意到之前,转瞬恢复如常,说道:“我让佟大夫过去看了,说是可以治,但是希望很小。”
他言简意赅地一句话说清楚了这事儿。
“真的?”莲子开心地问道,见宁卿点了点头,又道,“那可真是太好了,试试吧,说不定能成呢。”
宁卿听她这么说,微微地笑了。
她就是她,那个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愿意相信好的一面,那个乐观,积极的莲子。
“治疗的时候,要时常观察着,所以,佟大夫想要让你三叔到我们的医馆里去。”宁卿又说道。
莲子闻言,思考了片刻,又问道:“我三叔同意吗?”
宁卿点了点头,听莲子又道:“那行啊,过去就是了,要住院多长时间啊?”她又问道。
“三个月。”
莲子点点头,毕竟是二十多年的旧疾了,如果三个月真是能治好的话,那也是一件大喜事。
“嗯,昨晚找我就是为这事吗?”莲子又问道。
宁卿长长的睫毛倏忽闪动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
他从柜台上拿起莲子装好的点心,说了声“我先走了”,便转身出了铺子。
如果此时莲子喊住他的话,会发现他幽静的眼神里,带着几分莫名其妙的暗淡。
昨天晚上,宁卿并不只是来和莲子说刘景林的事儿,他更是想约她一起出去赏灯。但是,却被告知,她已经出去了。
宁卿脸上忽然飘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滑过,很不舒服。
宁卿走后,今日铺子里的生意倒是十分的好,莲子几乎没有空余的时间去休息休息。
到下午的时候,杨氏让她到里面去休息,这才稍微放松了放松。
但是莲子才坐下不久,就见苏可言来了,和他一起的,竟然还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就是你啊,我还以为谁呢,弄得跟个厨娘似的。”那小丫头从头到脚打量了莲子一番,眼中露出浓浓的鄙夷。
莲子被她这么一出,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着的,是桃红撒花家常袄儿,下面穿着樱色百褶裙,腰间系着一个洁白的褶皱边带蝴蝶结围裙,头发用粉色的发带束着。很专业又很甜美,在她眼中,咋就跟个厨娘一样了?
她将不解的眼神投向苏可言。
苏可言见她看他,也是一脸的无奈。
这跟来的小姑娘,名叫李欣儿,今年十三岁了,是二婶李氏的内侄女。过了年之后,过来玩儿,在这里已经住了十几日了。
原本和苏可言并不相干的,但是自从上回在苏老夫人那边一起吃饭的时候,李氏说让苏可言带着这李欣儿走走,让她透透气儿之后,李欣儿便像一块狗皮膏药一样,缠上了苏可言,走到哪里跟到哪里。
十五那日,幸好这李欣儿跟着李氏一起出去了,苏可言这才有机会,和莲子一起去看花灯。
今日苏可言悄悄的,趁着她还在午睡,正要出门,谁料竟被她看见了,非要跟着一起来不可。苏可言也没有办法,一起就一起吧。
“坐下吧,站着怪累的。”莲子看着这姑娘,觉得她也就是个被宠坏了的小姑娘,本性并不坏,便让她坐下。
谁料这李欣儿,别的地方不坐,偏偏挑莲子和苏可言之间的位置坐。
莲子坐的是一条供客人休息用的长凳,并不是很长,能坐两个人。她坐一头,苏可言坐另一头,被李欣儿这么一插进来,瞬间变得十分拥挤。
莲子笑了一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去别的凳子上坐了。
苏可言见状,也离开了这个凳子,找了另一条空凳子坐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