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如此,但是莲子的心里,还是难受得紧。
她趁着去城里的机会,去了趟药铺,询问了一下铺子里的药师,买了一些清毒的药粉,撒到鱼塘里。按药师说的法子,又检验了检验,确定里面不再有毒了,这才舒了一口气。
今年的中秋节过得注定不平凡,按往年的惯例,都是赶在十四的那天去杨氏的娘家送礼,但是今年,提前了好几天,只是刘景仁和杨氏带着东西过去了,用杨氏的话说,只是随便模糊了模糊。
经过一家人好几日没日没夜地忙碌,莲子的点心铺子总算在中秋节前三天开张了。最有效的销售高峰期,应该是从节前半个月开始,虽然说错过了很多,但是就是这节前短短的几天,却给新开张的铺子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铺子赶在特殊的时期开业,所出售的糕点当然是以月饼为主,但是毕竟过了节之后,月饼就不再好卖,所以并没有做很多。
这个铺子的开业,莲子一直都在低调行事,闹出的动静并不大。只是提前一天散发了些小广告,第二日开业的时候,前十位进铺子的客人都会获得一盒精美的点心。这位刚刚起步的小铺积累了最初的人气,随后,八月期间,所有的点心全都半价。
她家的点心,除了最初在集上卖过之后,以后只在“福聚来”能够买得到,所以不需要很大的宣传,便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八月全都半价,这个折扣,让很多以前不敢去买“福聚来”高价点心的人,也能吃上。
还有件十分值得一提的事儿,这一天,张子贺竟然带着自己的许多好友和同窗来了。莲子少不得拿出适合他们口味的点心来招待,只是如此一来,这些人竟念念不忘了起来,回到家之后,纷纷遣了小厮过来再买。
中秋节,今年不同于往常,一大家人全都是在城里过的,吃完晚饭之后,天色还没黑,但是街上早已是人头攒动,很多人拿着花灯,往城郊的河里去。
莲子也被栗子拉着一起去了,本来还想赶会儿趟,将明日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但是仔细一想,这是四个姐妹在一起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便放下了手中的活儿,跟着出去了。
离铺子并不算十分远的城郊,有一片湖泊,平日里来往的人并不多,但是今日,湖边满是看花灯的人。栗子挤了好久,才总算找到了一个能看得清的位置。
湖面上流光溢彩,彩船穿行,不同颜色的花灯漂浮在水面上,映着夜色,说不出的好看。
就连那些花楼,也不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造了花船,带着姑娘也过来了。
春杏因为念着家里的老娘,莲子便让她回去过节了,只剩下四个姐妹。一晚上,又是吃又是玩的,都十分的尽兴,直到夜深了,人也散的差不多的时候,他们才回了家。
中秋节过后,铺子里的生意明显的萧条了不少。但是这也没让莲子忧心,哪里能一直处于高峰期呢?
铺子里也没雇人帮忙,还是他们四个姐妹和杨氏,还有春杏一起忙着,倒也不缺人手。
晚饭过后,莲子正打算关门,忽然被一只修长匀称的手挡住了门。
她抬头一看,见宁卿正嘴角噙着一抹微笑,柔和地看着她。
“这么晚了,早就卖完了。”莲子开玩笑说道。
宁卿这回十分配合,说道:“我来预订明天的。”
有生意上门,莲子自然是会认真对待的,更何况上门的还是他。
宁卿让莲子明日给准备一盒子的点心,明儿一早他过来取。
“要不要出去?”宁卿抬头看了看亮堂的天,微笑着看着莲子道。
“咱们游湖去。”宁卿又道。
自从莲子搬过来之后,除了昨天晚上,还真是没怎么玩过看过,此时一听宁卿说游湖,心里立马就有些蠢蠢欲动。
“你有船吗?”莲子问道。
昨天晚上看着湖上那些漂亮的船,她真的很想坐上去试试,但是那却是花船,应该避之不及才对。
宁卿点点头道:“采药的船,可能没那么漂亮。”
他像是看透了莲子的心意一样,说道。
只要有船就好,反正坐上去都是一样的感觉。简单一点,倒也有一种质朴的感觉。
“好啊”,莲子点头答应着,又去了后边和杨氏说了一声,便跟着宁卿出去了。
径直来到湖边,莲子见果然有一条简单的小船等在岸边。
“上来吧”,宁卿先上了船,向莲子伸出一只手。
莲子看着那只修长白皙,宛如大理石雕成一般的手,略一走神,随即抓住他,跟着上了船。
宁家是做医药生意的,药铺里各种药材都有,像这种长在水里的药材,也必然是有的,所以,有采药的船,那也是十分说的过去。
只是自家的小船,并没有船夫,待莲子坐稳了,宁卿便充当了船夫的角色。
这湖的位置虽然并不偏僻,还靠着一条大街,但是可能因为是晚上的关系,行人并不多。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莲子抬头看看暗蓝色天空上挂着的那轮圆月,感受着凉爽的夜风徐徐吹来,心里竟是说不出的清爽。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惊吓
“怎么了?”宁卿见莲子只抬头看着天上的圆月,一言不语。
莲子这才回过神来,面上闪过几丝慌乱,忙笑道:“没,没什么。”
宁卿也只一笑,继续划着船。
莲子看着他淡得如空谷幽兰一般的身影,夜色中,他行云流水一样的动作,在这个初秋的夜晚,却像是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空。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宁卿今年有二十岁了,只是关于他的婚事,倒是一点动静也没听到,甚至是一丝苗头,她也没看出来。
“你咋还没娶亲呢?”莲子看着他的背影问道。
宁卿听得此言,回头冲她一笑,并没有回答。
莲子坐在狭窄的船舱里,单手支着腮,说道:“你长得那么帅,想嫁给你的姑娘肯定都排成长排了。”
宁卿许久没有说话,正当莲子准备换一个话题的时候,忽听他说:“那你愿意吗?”
莲子微一愣怔,但是随即想,他肯定只是开玩笑而已,于是便笑道:“我还小呢。”
宁卿只是“嗯”了一声,继续划船。
约她出来游湖,但是宁卿的话并不多,大多数时候还是莲子在说。
坐着小船,在湖面上吹了会儿凉风,莲子心情大好,只是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要不咱回去吧,左右的商铺也都熄了灯了。”宁卿见莲子抱了抱双臂,说道。
这八月的天气,虽然白天还是有些炎热,但是一到了晚上,如果长时间在外面的话,也不免会觉得冷了些。莲子只穿着薄薄的单衫,想必是冷的。
“嗯”,莲子点点头,便见他又开始划起小船,向来时的方向划去。
上了岸,宁卿直接将莲子送到铺子的后门口,直到看着她栓了门,这才离去。
他的唇角仍然带着一抹笑,想起刚才她的话。
还小?明明不小了啊。
或许是因为心里有事情,想的太入神,一向警觉的他,竟一点儿也没注意到,自他走后,莲子家拐角处的小巷里,走出一个人影,见宁卿走远了,又站在莲子家门口张望了一番,这才离去。
次日一大早,莲子还是如往常一样,早早地开门营业。
她将昨日宁卿要的点心给装好了,过了没多久,便见他过来取了。
这几天,铺子的情况,说好不是很好,说差,倒也并不差。在莲子眼里,是已经满足了的。
只是,有件事她觉得怪怪的,这几日,她总是常常看见铺子门口有些形迹可疑的人。说他们可疑,是因为他们经常在铺子周围晃悠,但是又不买东西。而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又完全不像是买不起的人。
好在这些形迹可疑的人在铺子门口晃悠了没几天,便消失了,莲子也就逐渐放下了心,最后,心思完全被一件她眼中的大好事取代。
九月的月初,苏可言的信经过几番辗转,最终送到了莲子位于镇上的铺子里。莲子打开信一看,不禁笑出了声。
“呦,又有啥好事了?”栗子在一边画着衣裳的图纸,听见莲子的笑声,头也没抬地问道。
莲子又是呵呵两声傻笑,说道:“可言哥哥要回来了。”
“哦”,栗子答应一声。
虽然苏可言回来,她也觉得挺好的,但是绝对不会像莲子那样欣喜若狂。
莲子此时才没有心情理会她,又将手中的信从头到尾细致地看了一遍。
信上说,今年过年的时候,苏可言和母亲会回来,留苏老夫人一个人在这里,苏慕安到底是不放心,便让苏夫人带着孩子先回来一趟,也让她见见孩子,别再整日里想着,闷出了病来。
苏可言走了已经正好一年了,虽说月月都会给莲子写信,二人也在信中互相交代了各自的情况。但是写信自然是比不上见面,光是在路上走,这信就要走上一个多月,送到手中的时候,早已说的不是那时候的事儿了。
八月发生了太多事,莲子还没来得及写回信,心道正好趁着这次机会,一起写了。
她告诉苏可言,如今她的点心铺子已经开张了,如果再找她的话,就不用去刘家庄了,直接来小胡同街就好。
自从得知了这个消息,莲子好几天都处于兴奋中,以至于常常一个人陷入幻想中。
“莲子,董掌柜上午让小厮过来说,昨天送去的那批点心,有点酸味。”杨氏在里间正忙着筛面粉,向莲子说道。
莲子正在火炉边坐着,看着火候。杨氏喊了好几声,她都没有听到。
“莲子?”杨氏又大声喊道,这孩子是咋了,不会是病了吧。
“啊?啥事?”莲子这才听到,忙转回头看向她说道。
杨氏少不得又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是吗?”莲子像是自言自语一声,又道,“等我晚上过去看看吧。”
味道有些酸,或许是因为碱放的少了,也可能是火候掌握得不好。看今天这情况,白天一定是走不开的,那就只能晚上过去了。
吃过晚饭,莲子便出门,去了“福聚来”。
两边离得并不远,莲子出门的时候天还没全黑透,心里还料想着或许还能赶在天黑前回来。
到了那边,将董掌柜说的点心拿出来看了看,又尝了几口,果然是因为碱放得少了。
每来一批点心,董掌柜都先习惯性地尝一尝,这次发现了问题,便没让后厨用。
莲子道了歉,又说明儿一早就将新做好的送来,这才离去。
出了“福聚来”的大门,莲子甩甩头,心道:“看来这几天是真的走神了。”
要不然,怎么会出现这种失误?
明儿一早就要送过去,现在铺子里余下的肯定不够,那么还是要晚上再加班。
想着这些,她加快脚步往铺子里走去。
或许是一心想着赶紧回去,她并没有留意到周围有什么异常。但是谁料,在一个巷子口处,忽然被人拽了过去,藏到黑暗中,还被蒙了口。
被蒙住了口,发不出很大的声音,但是莲子手脚并用,连踢带打地反抗着。
“想要留住命就给我老实点!”身后的人恶狠狠地道。
莲子心头一怔,但是随即又想,这个地方虽然不是繁华的地带,但是怎么说也处于城里,如果自己再不反抗,被带到别的什么地方的话,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那人见莲子依然不停地反抗,早就有些不耐烦,口中骂了一句,索性一拳打在莲子的后脑勺。
莲子只觉得突然间头里面嗡嗡地响,像是要炸开一样,随后眼前一黑,和这漆黑的夜色融为一体,便没了知觉。
那人将昏过去的莲子扛在肩上,借着夜色的掩映,飞快地向城门的方向而去。
深宅大院,虽然夜色还早,但是各个院子的主灯都已经熄了,只剩下房间里点着的一两盏小灯。
“都办妥了?”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的妇人问道。
在微弱的灯光的掩映下,她发上插着的步摇一颤一颤间,摇曳出有些刺眼的光彩。
她皮肤白皙,身量高挑,保养的十分不错,但是眼角的笑纹,却让她平添了几分心机的味道。
“你放心就好,这么点事儿,要是再办不好了,我哪里还有脸来见你?”一个身着银灰色斗篷的中年男子说道,伸出手握住桌上的一双纤纤玉手。
那妇人拍了他一下,抽回手,道:“你亲眼看见了?”
那男子见她还是不信,面上闪过几分不耐烦,道:“我亲眼见着了,哪里还能有假?”
至于有没有亲眼看见,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不是不相信你”,妇人笑道,“只是怕你手下的人不利索了,万一没做干净,那可不就糟了嘛。”
“放心就好,那张力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得力助手,这种事儿,他出面,就没有办不成的,咱可别忘了,他以前是做什么的。”男人又道,说着,重新拉起妇人的手。
这回妇人没有反抗,顺势依偎在他怀中:“这回就给他点颜色看看,也让他难受难受!”
她说着这话,眼中闪过几分阴戾。
“行了行了,放心吧。”男人又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妇人从他怀中抬头,媚眼如丝地看了他一眼,一脸妩媚地说道:“瞧你,还是这么猴急。”
男人被她这么一挑拨,突然再次尝到销魂蚀骨的滋味,再也按捺不住,一把将妇人抱住,直接扑到在美人榻上。
纠缠的身影就在美人榻上,赤上演一幕活色生香的景象。
妇人的娇吟和男人的粗喘不停地飘来,让这天上挂着的圆月,也撕扯了一块云朵,将自己掩藏起来。
而此时,在这深宅大院的另一头,又是另一番景象。
“你说什么?”
宁卿抬头,定定地看着眼前这人。他的目光犀利,仿若一把利剑,即将要刺穿别人的心脏。
然而,他一向从容的脸上,却带着几丝慌乱。
“天黑了之后,靠近城门那边的药行里,李掌柜刚要关门,竟然看见一人扛着一个东西,匆匆地要出城。他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张力,便找了几个人跟了上去”,他说着,见眼前的人微微眨了下眼,又继续说道,“因为那张力确实是个可恶的,又不知他到底想做什么,所以几人并没有先动手,直到远离了城郊,那张力将肩上扛着的东西解开,他们才看清,竟然是莲子姑娘。”
宁卿点了点头,长长的睫毛在泛黄的书卷上投下宛如蝴蝶羽翼一样的美丽。
面前这人,名叫刘同,算得上是他的心腹,跟随他多年,无论大小事,都处理的井井有条,从不会失手。
如今他回来了,站在他面前汇报,想必是事情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
“那几人从刀下救下了莲子姑娘,因为她还昏迷着,便将她暂时安放在了城外的别院。而那张力,也被几人带去了衙门。”刘同又说道。宁卿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道:“大河桥那边的事儿,也该见见天日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反击
宁卿在书案前坐了会儿,忽然起身,吩咐小厮备马,虽然此时已经是深夜,但是他必须出城,不亲眼看着她平平安安的,他根本就没有心思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守城的差役见是他要出城,也没有多拦,直接给放行了。
一路快马加鞭,直接狂奔到宁家位于城外的一处别院。
他下了马,疾步走进去。
向阳的屋子里,浅金色的帷幔垂着,宁卿站在帷幔外面,停住了脚步,此刻,他竟然有些不敢上前。
屋子里燃着细甜的暖香,使得这里的气氛,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犹豫了一会儿,他才单手撩开帷幔,向里走去。
铺着大红色团花锦缎床褥的榻上,那个小小的身影静静地躺着,一动不动。
此时,他心里突然有些后怕,如果没有被他的人看到,如果没跟上去,如果没去救下,那后果,他不敢想象。
一想到这小小的身影差一点就永远消失不见,他的心里就像是被抽空了一块一样,痛得发紧。
从小到大,只有娘会对他笑,笑的那么真,那么甜,那么温柔。自从她过世后,他便学会用冷漠,用平静将自己武装起来。
直到那年冬天,他从城郊回来,忽然间看到这小小的孩子,她看到他的神请,在一瞬间的失神之后,竟冲他这个陌生人甜甜地一笑。
她的失神,已经让他倍感好奇,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孩子只是惊讶于他的长相。
在这之前,他几乎没出过家门,家里也没人夸过他的长相,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和别人不一样,直到遇到了莲子。
随后,她越来越让他感到好奇,感到惊讶。他好奇她小小的心里,到底装着多少无穷无尽的想法。他惊讶于这个小姑娘,竟然能有如此大的魄力,不慌不乱,不屈服不抱怨,如此乐观自信地活着。
和她一比,自己的那些事儿,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所以,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动作。
他慢慢地走近,看着床上那个虽然苍白,但是却并不难看的睡颜,一抹笑意在他的不经意之间,悄悄地爬上他的面颊。
他走过去,为她好好地盖了被子,眼神温柔的,恰似这明亮夜空中的繁星。
然而,忽然,他温柔的神色被一片严肃取代。
趁着这个好时机,他还可以先为她把别的事情做了。
掩好了帷幔,宁卿悄悄地退了出来,又上了马,疾行回城里。
“你这个冤家,真真是能把人折腾死。”妇人柔媚说道,躺在男人的怀中,抬起仍然泛着潮红的脸看着他。
男人刚刚经历了好一番剧烈的运动,酒足饭饱,此时正是销魂的时刻,朦胧欲睡中,“嗯”了一声。
忽然,夜里出现一声异响,好像是敲门。
两人惊了一下,却没有理会。
然而,敲门声却并没有停止,而是越来越大。
男人实在是烦的受不住,吼道:“谁啊?”
妇人捏了他一把,小声道:“祖宗,你可小声点。”
她这个院子虽然僻静,所有的下人都被她支走了,但是难保声音大了,不把人招来。
如今那老头子正躺床上等死,时时有人在那边守着,说不定就给听了去。
男人被这么一搅合,兴致少了大半,但是仍然不愿意从女人身上下来,只是压在她身上,懒洋洋地动着。
“老爷,大河桥那边的事儿,被知道了。”门外有人低低说道。
虽然声音低,但是仍让屋内的人吓了一跳。
男人忙从女人身上下来,也不管赤裸着身体,某处还在往下垂着某种液体。
“出啥事了?”女人见他这般反应,问道。
“出大事了。”男人匆匆忙忙地捡起地上被他扔作一团的衣裳,胡乱地套上,衣袋还没系好,便出了门。
门外一个五十上下的男子,见他出来了,说道:“大河桥那边的事不知咋的,被知道了,如今好几个掌柜堵到了家里,要求个说法。”
“娘的,谁捅出去的?”男人一声怒喝,也不管是不是会有人听见。
“不知道啊。”那五十多的男子一脸焦急地回道。
男人也没将门给带上,直接骂骂咧咧地走了。
“梁老爷,半夜三更的,怎么光临寒舍了?”
男人正一身火气地急忙要走,但是谁料,刚出了院子,便见一个白色的如鬼魅般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今晚的月色倒是不错呢”,他说着,抬头看了看已至中天的圆月,如玉一样的皮肤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发出喑哑的光。
男人听得此言,也顺势抬头看了看中天的月亮,笑道:“是啊,听说你们府上的月色最是漂亮,我便来看上一看。”
这个借口虽说荒唐了一些,但是他梁思明的荒唐在整个苍山镇都是出了名的。所以到别人家赏月到半夜这种事儿,也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宁卿微微一笑,说道:“梁老爷真是好雅兴,只是夫人的院子里多树木,怕是不能好好地观景。”
他说着,看着那梁思明又是一笑:“人人都知道,我们家赏月最好的地方,是在观月亭,只是不巧,恰恰在我那院子附近。”
“是吗?”梁思明笑道,“你也不早说,不过没事儿,下次再去。”
“是啊,下次可是要选好了地方,可别再因为赏个月,弄得衣冠不整的,被别人以为你干了什么不好的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宁卿又笑道,说着,往继室夫人的院子里看了一眼。
梁思明此时心虚得紧,一时半刻地也不想在这里多留,便道:“时候不早了,就不多打扰了,明儿再见,我请你喝花酒去。”
宁卿看着他匆忙远去的身影,说道:“梁老爷可得赶紧的回去,看看家里是不是出了事。”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梁思明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了。
“行,你小子,算你狠!”梁思明在心里狠狠地说道。
但是此时,他又不能奈何了他去。生意上出了岔子,并且这个岔子,很可能使他一蹶不振。
这梁思明,是这苍山镇上规模做的最大的茶叶供应商。大至像是“福聚来”这样的大酒楼,小至茶叶摊子,有一大半的茶叶都是从他那里进的货。
除他之外,镇上其余的茶叶供应商也不少,比如曾经找栗子做衣裳的周家少奶奶,那周家也是做茶叶供应生意的,且有实力和那梁思明相抗衡。但是奇怪的是,每到两家打得不分你我的时候,梁思成就会降价,将茶叶的价格一降再降,直降到周家承受不了的地步,从而退出竞争。
因此,这梁思明在这个圈子里,口碑极差。但是他供应的茶叶确实是便宜,且量大。能保证供货,所以仍然有很多的人选择他的茶叶。
梁思明听说出事了,匆忙地回家,才到家门口,便见门口停着不少于十几辆马车。
“糟了!”他心里道了一声,“还是先看看他们都知道了什么,然后再想法子。”
梁思明不愧是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一时间便冷静了下来。
“呵呵,各位掌柜怎么深夜到访啊?真是受不起,受不起。”梁思明拱手笑道,直接忽略掉各位掌柜面上一副似乎想吃人的神色。
“梁老板,你到底是说清楚了,是个啥情况?”作为梁思明最大的买家,董掌柜率先说道。
“是啊”,又有一人附和道,他虽然不是做酒楼生意的,但是却是开茶叶铺子的,购买量自然也不少。
梁思明又是一笑,走到他们中间,道:“各位掌柜先息怒,都是误会,都是误会。”
“是啥误会?我说你的货咋就看得那么严实,还说是安全措施做的好,原来是怕被人看了去。”又有个掌柜说道。
梁思明的茶叶,每日都有大批新到的,但是他对于自己的货物,却是看管得极为严格,闲杂人等,绝对不得靠近,对外宣称,这是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和安全。
“呸,狗屁安全!”有个脾气不太好的掌柜骂道,“都是些发霉变质的,你也好拿给我们,你他/娘/的良心被狗吃了!”
梁思明被他骂了一通,也没有生气,反是安慰道:“陈掌柜,你听我说,都是误会,都是误会啊。”
“啥误会,你倒是说啊。”董掌柜再次说道,但是人家说的有理有据,他来之前还谨慎地先去看了,怎么可能有假?是啊,说有假,他定然不信的。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事
众掌柜见他如此说,有的已经开始动摇了。
大河桥那边,常年飘着一股让人受不了的臭味,只知道是硝皮毛的,但是至于当家的是谁,还真是没人十分清楚,只知道好像是个外地人,常年不在这里,坊间的一切事务,都是由一个姓孙的代掌柜打理。
就是冲着这股臭味,也没人想去多了解那掌柜的消息,所以,那硝皮毛的坊间自然是在那里很多年了,也没人着实在意过。
人人只道那里只是硝皮毛的,但是董掌柜却刚刚才知道,原来硝皮毛的坊间后面,还另有文章。
那坊间从外面看,规模并不大,但是背后的地势却颇为高,所以,坊间后面,还有很大一个地下的区域,专门来对发霉变质的茶叶进行再加工。
如果不是对那一带很熟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人看到。起初董掌柜也是不信,他央求了半天,才求得那个告密的人,带他过去看了一看。
其实那人也是觉得,如果不是让他们这些掌柜亲眼见了的话,恐怕他们是不会真正相信他说的事儿,说不定被被那梁思明几句话,就给骗了过去。
顶着越来越浓的臭味,董掌柜跟着那人绕到了皮毛坊间的背后。这里少有人至,杂草丛生。
只见那人拨开草丛,又从怀里拿出一把小刀,在地上挖了几下,便露出一个有二指粗的管子。
那人让董掌柜自己看一看。
董掌柜依言,闭起一只眼睛,将另一只眼睛凑到管子口上。这一看,他看到了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景象。
只见里面是一个不大的空间,里面各个角落里,都堆着一些白花花的东西。
直到里面那些赤着膀子的人将这些白花花的东西洗干净了,董掌柜才能分辨得出,竟然是茶叶。
茶叶只是在水中随便一洗,然后便被捞出来,扔进一个里面不知加了什么东西的大锅里,经过熏蒸,出来的,竟然是墨绿色的茶叶,看着鲜亮无比,竟像是新下的茶,就算说是陈茶,只怕也没人相信。
董掌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发霉的茶叶,还可以这样处置。
如果单单看着这些的话,他并不能确定这就是梁思明的茶叶,但是巧的很,他恰好看到了梁思明的一个管事,在那里巡视。如此一来,不用怀疑,肯定是他。
他酒楼里的茶叶,多是从梁思明那里买的,价格比较低廉,质量看起来也不错。颜色碧绿,泡出的茶汤光亮,香味四溢。只是谁知,竟然全是后来做出来的。
梁思明都是在南边收购茶叶,收购的地点自然是没人知道,不过买这种坏到如此程度的茶叶,想必是价钱极为低廉的。再观他后来的再加工程序,也是特别简单,想必也是廉价的很。
难怪他能在竞争中将价格一压再压,难怪他能在短短的几年内起家,原来竟是这样的。
董掌柜看到的这管子,是用来通风的,直接通到里面,露在外面的部分,有草丛掩着,再加上时日长了,上面覆盖上了一层土,这边又少行人,如果不是特意来找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发现。
其实宁卿也只是无意中发现的,前段时间,他的眼线告诉他,继室夫人胡氏和这梁思明有染,他才注意起这个茶叶供应商。
梁思明最是个荒唐风流的,在这镇上无人不知,但是忽略掉这一点,起初宁卿才觉得这人或许真有点魄力,能一个人干出这么大一番事业。但是越是调查,越是思考,他便越是觉得奇怪。
这梁思明实在是太奇怪了,宁卿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将茶叶的价格压到远低于一般收购价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稳赚不赔的,难道真的是薄利多销?但是他又思考了一番,觉得这也不太可能。
于是,他就上了心,安排了人去查看查看。
但凡是做了,那么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宁卿手下的人,也都是和他一样细致,如此一番探查下来,便发现了这个秘密。
本来并不是关于自己的事,宁卿也懒得去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