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你们的铺子,费了好大一番劲,才算是找来了。”

这铺子位置极好,要找的话,倒是一点儿也不难。或许是因为铺子还没开业,没一丁点儿的人气,所以不好找,也或许是因为这家铺子以前的东家走的太突然,以至于没多少人知道。

但是不管怎么着,上门就是客,铺子还没开张呢,就有人慕名而来了。可见前几天紧赶慢赶地赶着做衣裳,又全都送了出去,是一丁点儿也没错的。

“哦,行啊,可是姐姐你也看到了,我们的铺子现在正在筹备当中,一时半会儿地也开不了。以后等到开张了,只管过来便是。既然你家奶奶确实是喜欢,那不如我跟你家去,给奶奶量了尺寸,再好好儿地问一下,看她喜欢啥样的款式,这样也免得奶奶自己来跑一趟了”,栗子说着,看了铺子一圈,又道,“你瞧这里也没个坐的地方,可别委屈了奶奶。”

“哎,行,行。”那姑娘一口便答应了。这小姑娘,虽然年纪小,但是说起话来,还真是中听的很。

但是突然,她就意识到了一个被她忽略掉的事实:“是,你去?”

她怀疑地问道。

“嗯”,栗子微笑地点了点头。

那姑娘又仔细地将栗子审视一通,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怎么看都不像。

看她这样子,只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都还没及笄,真的能做的了衣裳?

莲子在一旁见她有些不太相信,便说道:“姐姐,你别看她年纪小,做衣裳是肯定没问题的。董家娘子身上穿的衣裳都是她做的,送了她好几套呢,个个都是漂亮的很。”

“是吗?”那姑娘听莲子如此说,开始有点信了,但是仍是有些质疑地看着栗子。

那董家娘子身上穿的衣裳,她今儿早上也见了,确实是体面合适的很。、

董娘子年纪已经不小了,又是个商妇,但是那衣裳做的,选料极好,款式也稳重高雅,竟衬得她跟个官家的夫人一样,一丁点儿也不失身份。

她家太太常埋怨奶奶不稳重,所以她就上了心,也要去找一找这裁缝,多做上几身衣裳。如果实在是好的话,干脆多选几个款式,也孝敬孝敬太太。

“行啊”,那姑娘又道,“只是不知,姑娘现在方便吗?”

“方便方便,现在就可以。”栗子忙说道。莲子心想这姑娘既然是董娘子推荐来的,又经过了一番打听才找来,一定没啥坏心,于是就让栗子一个人去了,自己则留在铺子里,再想一想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击

这一路上,那姑娘也对栗子说了她家奶奶的大致情况,喜欢啥样的颜色,款式,以及性子咋样等。说说这些,可以让栗子更清楚啥样的衣裳适合她。

原来这是周家,家里是做茶叶生意的,也算得上这镇上数得着的富户。因为在生意上和“福聚来”有往来,所以两家的妇人也常聚在一起,喝喝茶,打打牌的。

进了角门,又七拐八拐地走过几个九曲回廊,便进了一个院子,栗子抬头看了一眼,见月洞门上写着“撷芳院”三个大字。门边上种着几棵柳树,浓密的枝条垂下,让了看了便倍觉凉爽。

这姑娘是奶奶跟前的大丫头,名唤采青。

栗子跟着她过了院子里的二门,又绕过一道屏,这才掀帘子进了堂屋。

“这时候了,奶奶歇中觉应该起来了。”采青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带着栗子进了堂屋。

栗子进去,只闻得一股甜香扑鼻,看到一个大约二十上下的妇人,正歪在炕上,一个小丫头在打着扇子,另一个则在揉着腿。

栗子在心中不禁道了一声“罪恶”。

不过等到她以后有钱了,也该这么享受才是。

“奶奶,我把你要的裁缝给带来了,还是个小大姐儿呢。”采青进了堂屋,笑道。

那妇人听得声音,抬头看去,果真见采青身后跟着个尚未及笄的小丫头。

“你就是裁缝?”周家少奶奶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栗子点了点头,上前弯了弯身子,见了个礼。

“那些衣裳都是你做出来的?”她问道。

栗子微微一笑,说道:“是啊,给董家娘子的有两套,方才听采青姐姐的描述,她穿的应该是稳重一些的那一套,还有一套妃色的,如果配好了妆面的话,看上去年轻个十岁一点问题也没有。”

她说着,看了周家少奶奶又道:“不过少奶奶倒是年轻的很,用不着那样的衣裳。”

刚刚从采青口中,栗子得知这个少奶奶是个性子极好的,生性活泼。本来是件好事儿,但是偏偏被婆婆认为不稳重。

女人大抵都爱听别人夸她们年轻,眼前的这位奶奶,自然也不例外,笑道:“嗯,听起来是不错的,行,我便信了你了,要是做的好了,定然是重重的有赏,以后我的衣裳,甚至是我家的衣裳,都在你那里做了。”

“哎,行,谢谢奶奶了。”栗子又行了个浅礼,笑道。有生意上门本就是件好事,况且这生意看起来很可能还会是件大生意,所以一定能算上件大好事了。

没有多浪费其他时间,栗子便说道:“我先给奶奶量一下吧。”说着从随身带的小布包中拿出自己做的软尺。

“奶奶是想做个啥样的呢?是想要秋天穿的单衫?还是冬天穿的大毛衣裳?”栗子一边量着,一边问道。

周家少奶奶想了想,问道:“最快几天能做好?”

栗子笑道:“这得看奶奶选了啥款式了,单衫肯定要比大毛衣裳快,款式简单一些的,肯定要比复杂的快。”

“行”,周家奶奶点点头,“先做个这会儿能穿的单衫看看吧,等过段时间天气转冷了,再做别的。”

“行”,栗子爽快地答应了,又开始问她想要啥样的款式,说着,将随身带来的一本书打开,送到她面前。

这本书是栗子亲手做的,上面画着各种衣裳的款式,并且还在边上标着,穿上这些衣裳,会有哪些效果。

别看这只是一本不太精美的册子,但是却花了栗子好几个晚上的时间,才构思并画了出来。

周家奶奶自个儿看了几页,或许是一时间挑花了眼,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于是栗子就根据方才采青在路上的描述,为她推荐了两款。一款是低领广袖的半纱襦裙,另一款是交领深衣式的曲裾长裙,外罩一个半臂。

她也没怎么挑,直接同意了栗子的提议。栗子想了想,又和她商定了颜色,花色,以及绣花,约好了大概几天能做完,这才出了周家。

回到铺子之后,栗子见刘景仁回来了,正和莲子一起安放柜台。

上午她们跟随刘景仁去看了,挑了一个柜台,十几个挂衣裳的架子,又要了几张桌子和椅子,付了钱,下午那边便有伙计和刘景仁一起,给送了过来。

空空的铺子里摆上东西,立马变得狭窄了不少,但是也充实了很多。

这些家具都是这爷仨精心挑选的,虽然材料可能并不是很好,但是颜色却给人一种华贵的感觉,用来展示那些华丽的衣裳,真是再合适不过。

摆放好这些东西,天色也不早了,三人又收拾了收拾,这才锁了门,回了家。

栗子还没开业就接到了第一单生意,心里自然是高兴得紧,再加上那奶奶说了,如果做的好的话,以后的衣裳都去她那里做,所以,她自然会投入一百个心去做。

刚回到家,杨氏还在灶间做饭,谷子豆子还有春杏都在帮忙。

栗子直接进了灶间,也没说啥事,喊了声“春杏姐”,就把她拉走了。

“这是咋了?”杨氏见状,有些不明所以地问道。

“她这是高兴的。”莲子正从外面走进来,笑道。

谷子问到底是咋回事,莲子便把今天发生的事儿和她们说了。

“生意不错嘛。”谷子打趣道。

栗子虽然在衣裳的设计方面,有无数的点子,也会缝缀,但是一遇上绣活,那就彻底没辙了。然而要是做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衣裳,又离不了刺绣,所以,只能让春杏帮着她。

杨氏做好了饭,去喊栗子吃饭,谁料栗子竟然说不吃了。

“你不吃就罢了,别让你春杏姐饿着啊。”杨氏笑道。

春杏也是微微一笑,道:“去吃饭吧,吃过之后咱晚上多做会儿,一定能赶出来的。”

栗子和那周家奶奶说好的时间,是五天,五天之内,要赶出两套做工精细的衣裳来。

布料她早已经买好了,回来之后只需要裁剪一番,再缝缀上便是,剩下的手续,就要靠春杏来做绣活儿。

刺绣本就极慢,这回时间又紧,栗子是真的有些心急。好在谷子绣活也做的不错,能从旁帮上一二。

就这么两件衣裳,几乎是全家出动,总算是在五天之内,给做完了。

做完之后,栗子便去了城里,将衣裳亲自给送去了周家奶奶那里。

那周家奶奶一看,的确是十分喜欢,试了试,对着镜子照了照,无不满意。

那件广袖低胸襦裙,正合适现在的气候穿,选的是藕荷色,一点儿也不觉轻浮,反倒是优雅中又透着那么一丝风情。

而那件曲裾长裙,就是再冷上一些,也还是可以穿着,外面罩着一件枣红色半臂,家常的衣裳,但是穿起来却让人觉得十分稳重,正好契合了这周家奶奶的心意。

这两件衣裳,买衣料总共花了不到十两银子,最后给栗子的价格是总共四十二两。并且那周家奶奶还说了,以后她的衣裳,都在她那里做了。

捧着白花花、沉甸甸的银子,栗子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铺子这还没开张呢,买家具的钱就全都赚回来了。

她心中自然是兴奋的很,送完了衣裳后,又买了一些其他的意料,打算先回去做上一些成衣,到时候摆在店里,既可以供客人看款式,又可以出售。

既然是要做高端的衣裳,打交道的都是些富贵人家的妇人,那么这做衣裳的效率,便一定要提高。如果只靠栗子和春杏两个人的话,那恐怕是不行,所以栗子觉得,还是该雇上一些技艺娴熟的裁缝和绣娘,在开张前先培训一番,为开张做好准备。

这不知不觉间,八月已经过了好几天,中秋节也马上就要到来了。

地里的庄稼已经开始陆续地收了,鱼塘那边,也该丰收了。

中秋节那几日,“福聚来”必然会宾客盈门,因此,食材的需求量也一定会大大上升。

八月以来,送去“福聚来”的鱼并不是很多,主要还是在积蓄,希望等到中秋节的时候,能多供上一些。这样既然能让鱼长的充足,也能让董掌柜那边等到中秋的时候稍稍地宽泛一下。

莲子家每年八月十四的时候,才会去杨氏的娘家送礼。但是刘景仁提前好几天,就从鱼塘里捞了两条肥肥的大红鱼,放在家里用清水养了,等着送礼的时候带去。

已经和董掌柜约好了,明儿上午,那边会派人来拉货。

所以,第二天离天还不亮,杨氏和刘景仁就要起床,要到鱼塘那边去把里面的鱼捞出来。

临睡前,莲子还说道:“要不要我去帮忙?”

这丰收的时刻,自然是最能让莲子兴奋的时刻。

杨氏轻拍了她一把道:“你能帮上啥忙?赶紧睡去吧。”

次日爹娘走的时候,莲子还听到声响了,但是怎奈实在是太困,所以并没有起来。

等到她起来的时候,天早已经大亮了,谷子心想爹娘一定是没吃早饭便去了,于是便煮了早饭,让莲子去送去。

莲子爽快地答应了,提起装着早饭的篮子,心情十分愉悦地去了鱼塘那边。

但是还没到鱼塘边上的时候,她就觉得气氛似乎是有点不对劲,按理说应该是一片欢呼才是,咋就这么安静呢?莲子心中狐疑着,加快脚步去了池塘,谁料印入她眼帘的一幕,足以在她心里留下毕生的阴影。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沉重

一年的心血,让莲子几乎将来年全部希望寄存在此的这些鱼,此时全都漂浮在水面上,露出白花花的鱼身。

大部分鱼已经有十多斤沉了,就连最小的,也都到了能捕捞的重量。

突然之间,莲子只觉得呼吸有些紧促,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心口,压得她喘不开气。

慢慢地,莲子似乎是没了魂一样,向那触目惊心的鱼塘边走去。

刘景仁坐在水塘边上,一下又一下地,用力地吸着旱烟。他的眼神好像是看着这水面,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他的眼神早已飘过了这满塘的死鱼,不知投到了远方的哪个点。

或许是这番景象过于难以接受,杨氏背着身子坐在水边,心里不知在想着什么,就连莲子过来了,也没有意识到。

“娘”,莲子喊了一声,将手里提着的篮子放在脚边。

杨氏被莲子的喊声惊醒,抬头见莲子来了,忙起身一把将她揽在怀里,将她的头按在肩上,似乎这样,就可以让莲子不会看见,不会伤心一样。

“闺女啊,咱不难过,没事儿,没事儿,咱马上就再投鱼苗。”杨氏拍着莲子的后背说道。

自从看到这一番景象,她就像丢了魂一样,但是不知怎么的,心里竟然空落落的,没有一丁点儿伤心难过的感觉。

然而此时,听见杨氏此番话语,突然之间,她的眼泪竟像是山洪爆发一般,刹那间汹涌而出。

杨氏平日里有多么的勤俭持家,莲子比谁都清楚。今年家里的开销这么大,但是爹娘还是同意买了两间铺子,就是看在还有这么个鱼塘,还能卖上不少钱。尤其是这几天,杨氏整日里起早贪黑,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地里的庄稼,还有这鱼塘里的鱼,能够顺利的收获。

但是谁知道,到头来,竟是个如此沉重的打击。

“咱不哭,不哭,没事儿。”杨氏仍然安慰道。

今儿起了大早,谁料到了鱼塘,看到的竟然是这么一番景象。她当时就眼泪哗哗地淌了下来,看着这一年的心血就这样,突然之间没了,任谁也无法接受。

哭出来还好说,最怕的就是连哭也哭不出来。

这是她的心血,又何尝不是莲子的心血?这鱼塘从最初,就是莲子买下来的,何时投鱼苗,怎么养鱼,刚开始也是她来打理的。眼瞅着这边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好,赚的钱一年比一年多,她才稍稍安下了心。但是,谁料,好像就是这么一瞬间,全都没了。

是的,没了,全都没了,一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更要命的是,董掌柜已经派了人,过不多久就会来取货。

虽然和董掌柜的关系好,“福聚来”前期经营的时候,她也确实是从中使了力。但是她家供给“福聚来”的所有货物,全都是签了契约的。

她家的鱼供给“福聚来”,同时,董掌柜也会优先选择她家的东西。就是因为这样,董掌柜才只找了一个小的供货商,况且只是在莲子家的鱼不够的时候,才会另外找那人。

董掌柜对他们家,也算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但是就算是这样,那契约上可是清清楚楚地写了,如果不能按时交上鱼的话,那么对于“福聚来”所造成的损失,则是由她家来赔偿,并且,还要交上违约的钱。

这些钱,上上下下地算起来,最少也得上千两银子,家里刚刚买了两个铺子,又买了二亩多水塘,现如今就等着地里的庄稼和这鱼塘。别说一时之间了,恐怕到明年这时候,也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和董掌柜的关系好归好,但是这么多银子,就算董掌柜可以宽限,但是她家人自己,心里恐怕也是不得劲的。

“没事儿啊,咱不哭了。”杨氏还在拍着莲子的后背,红着眼睛柔声劝道。

莲子哭了会儿,突然从杨氏怀中出来,用袖子抹了两把眼泪,道:“这是谁干的?”

情况就是这样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鱼塘里是遭人投毒了,要不然,所有的鱼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都死光。

“都怪我们,都怪我们啊。”刘平安的媳妇抽噎道。

坐在一边一直不说话的刘景仁,说道:“这哪里能怪你们?都睡死过去了,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是啊”,杨氏叹息一声,“怪就怪那人心太狠啊。”

“一点儿动静也没听到吗?”莲子看向刘平安媳妇问道。

见她摇摇头,杨氏向莲子道:“那歹人是往屋里放了迷烟的,都睡死过去了,哪里能听到啥动静?”

还在屋子里放了迷烟,果然是有备而来。

只是,一点动静也没看到,要找出那个杀千刀的人,又该如何去找?

这边本就僻静,最近的一户人家就是莲子家,除此之外,再无他人。况且又是大半夜的,肯定也不会有人看见。

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将那投毒的人揪出来。

莲子猜测,投毒的那人一定是早有预谋,或者根本就是个认识的人,这才能摸清了地形,成功地实施。

往屋子里放了迷烟,不为偷鱼,竟把鱼全都毒死了。这就是典型的报复寻仇,但是莲子家一直住在村前,平日里和村里接触的并不是很深。并且她一家人全都是老实的,并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就算是曾经有得罪过,这刘家庄的农户,虽有些矛盾,但也都是平日里小打小闹的,不太可能干得出这种事。

如果不是村里人的话,那就是外边的人。

这几年来,也算是和外边联系的不少,联系的多了,说不准啥时候就得罪了人。但是如果这么着的话,嫌疑人可就多了,怕是挨个调查的话,是查不完的。

“先报官吧。”莲子叹息一声,说道。

为今之计,只能先报官,让官府来看上一看,或许能给找出啥蛛丝马迹。但是莲子自己心里也明白,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几人正沉默着,只听一阵马车声,由远及近地朝这边传来。

“这是刘家的鱼塘吗?”从马车上跳下一个伙计,远远地问道。

刘景仁往那边看了一眼,见这个伙计面生,应该是第一次来。

他点点头,冲他道:“是。”

那伙计高兴地朝这边走来。

他刚去“福聚来”不久,今儿是掌柜的第一天派活计,他便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好。

只是,他走过去之后,往池塘里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这是个啥情况?

“小哥”,莲子说道,“你也看到了,就是这个情况,我们家鱼塘遭人投毒了,鱼全死了。麻烦你回去告知掌柜的一声,就说我们今年交不上鱼了。”

那伙计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愣怔了好半天,觉得自己弄明白了这到底是咋回事之后,才点头道:“行,行,我这就回去。”

随后,他逃也似的,离开了鱼塘。

该赔的钱,估计还是得赔的,不过这一时间,要想赔清了,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儿。还是该先厚着脸皮和董掌柜说说,看看他能不能从中宽限一些。

这对于董掌柜来说,倒是没啥,莲子也相信他也一定不会为难人。但是人家越是不难为,她就越是不能不自觉不是?

“先吃饭吧。”莲子说道。

但是一个个都心情沉重,此时谁也没有胃口吃饭。

不管怎么着,事情已经这样了,不可能当做啥事都没有发生过。还是先找人来过来,将这边的烂摊子给清理了。

鱼全部都给毒死了,是一定不能再吃的。就连着满池塘的水,也是断断不能再要的。

这水该怎么处理,还是个问题。可以在池塘的岸上扒开一个口子,将里面的水引出。但是要是引到河里的话,保不准又会将河里的鱼给毒死了。如果说是引下来浇地的话,水塘周围是不到半亩的桑地,桑树是用来养蚕的,那更是不可以。

不管怎么着,以后再说吧,现在是想不出办法的。

在这里也没啥用,杨氏和刘景仁便带着莲子一起回了家。

家里的几个女孩子听说发生了这样的变故,都十分的惊讶,同时也特别忧心。

“我倒是要看看是哪个杀千刀的王八羔子,敢打我家的主意,我非劈了他不行!”栗子一副要跟人拼命的架势,就要往外走。

莲子将她拉了回来,道:“你去有啥用?你知道是谁下的毒?”

不同于其他的几个女孩子,春杏在痛心之余,眼神有些闪烁,甚至不太敢看家里人。

早饭终归是没有胃口吃,刘景仁直接套了车,带着莲子去了镇上。先去报官,让官府那边来人看上一看。

临走的时候,春杏犹豫了好久,在莲子上了马车之后,这才过去向刘景仁说道:“叔,我想回家一趟,能不能顺便把我捎上一程?”曹家湾子离镇上不远,去那边的话,正好路过,于是刘景仁便道:“上来吧。”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三十章 质疑

这马车也是坐惯了的,只是为何今日坐着,为何会觉得浑身别扭?

“回家是要干嘛啊?”莲子问道。

春杏笑了笑,说道:“好些日子没回去了,看看我娘去。”

“嗯”,莲子点了点头:“大娘年纪也大了,是该多回去看看”,说着,又问道,“那你啥时候回来啊?”

春杏回道:“我回去看看我娘就是了,你们啥时候回来,我就再跟着一起走吧。”

“那哪行啊?你好久不回家一趟的,大娘一定是想念的紧,不如就在家里多过几天吧,等到啥时候想回来了,我让我爹再去接你。”莲子说道。

自从春杏去了之后,家里好像突然变的整齐多了。并不是说莲子家以前乱七八糟的,而是她觉得,自从春杏去了之后,家里所有的物件,都变得整整齐齐。所以,她是打心眼里喜欢春杏。

莲子又让她在家多过几天,但是不知咋的,春杏执意马上就要回去。最后莲子也没法儿,只得和她说了个大致的时间,说是到时候去接她。

到了曹家湾子那边,春杏下了车,莲子又嘱咐了一遍回去的大致时间,便去了城里。

到了城里之后,刘景仁直接去了县衙,在那边报了案。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为这个县太爷还算是个比较为民做主的,所以当时就派了两个衙役,让他们跟过去看一看,处理一下。

这边春杏下了马车之后,看着莲子家的马车渐渐走远了,这才转身,一溜小跑地跑回了家。

进了家门之后,春杏见哥哥曹文广和嫂子正在吃饭,而自己的老娘,则在灶间里烧着热水。

这都啥时候了,日上三竿了,这两口子才刚刚起床,哪里还能有这样的人?

春杏一时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无视掉哥嫂,进了灶间,喊了声“娘”,便将她拉起来,自己接过柴火,烧着热水。

“你咋回来了呢?”春杏娘问道,但是嘴角噙着一抹笑,看着闺女回来,自然是打心眼里的高兴。

春杏冲她微微一笑,道:“回来看看。”

自从去了刘家庄,也已经一个多月了,起初春杏娘还不放心,毕竟闺女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在她身边,从来没离开过超过半日,又是独自一人在人家家里做工,她难免不担心。

但是听春杏讲了那边的情况之后,又见闺女回来的时候,一次都比一次胖了点,一次比一次的红润,她便放下了心,还时常叮嘱她,一定要勤快些,多干点活儿。

“这还知道回来啊?我还以为早已忘了家了,再不会来了呢!”春杏嫂子尖细着嗓子说道。

从春杏刚刚进门的时候,她就一直在叨叨,说的话也是越发的让春杏受不了。

其实并没有打算回来,她这回回来,只是想确定一件事情。

“不管你哥哥嫂子的死活也就罢了,自己亲娘,总归还是得管的吧?你也不能老让我们来养老不是?”春杏嫂子又说道。

此时,锅里的水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春杏熄了柴火,拍拍胳膊上沾着的灰尘,走出灶间。

春杏嫂子见她出来了,又道:“看看你自己,倒是养得白白胖胖的,只可怜我们在家三餐都吃不齐,你倒是好歹拿出点钱来啊!”

春杏也不看她,也不管她,直接走到哥哥身边,面色严肃地问道:“我问你,昨儿晚上是不是你干的那事?”

曹文广被妹子这么一问,弄的一头雾水,当即一脸茫然地问道:“我干啥了?”

“你昨晚干了啥自己知道,要不能起得这么晚?”春杏又道。

哥哥嫂子虽然好吃懒做,起床起得晚,但是寒冬腊月的时候,也不会晚到这个时候,更别说是现在了。

曹文广一脸惊讶地看着春杏,他昨晚干啥了啊?

要说起为啥起得晚,这倒是还有点事故。自家婆娘快天明的时候起来上茅房,上完茅房之后睡不着了,便将他各种折腾,一直折腾到天明,自家老娘都起来的时候,这才消停了。折腾了这一大会儿,当然是疲累得紧,便又睡了,一直到不久前才起来。

但是这事儿,他又不能和妹子说。

“我干啥了啊?你倒是说清楚啊。”曹文广一时间有些急了,提高嗓门喊道。

春杏本就一肚子的气,听他竟然还有理了,也便提高了声音喊道:“做了啥你自己清楚!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咋就有你这样哥哥?”

春杏娘在一边看着,见这兄妹二人竟然一副要打起来的样子,忙上前拦着春杏,道:“闺女啊,到底出啥事了?”

春杏被老娘拉着,也不敢用力,于是只得叹息一声,说道:“娘,你知不知道,刘婶子家鱼塘的鱼遭人下毒了,几百两银子的鱼呢,全死光了。”她说着,最后急的眼泪都淌出来了。

“啊?咋会这样?”春杏娘惊讶地说道。

“人家家里遭人下毒了,所以你就寻思是你哥哥下的毒?”春杏嫂子这会儿听明白了。但是听明白之后,更加生气了。这死妮子竟然怀疑是她哥哥下的毒,要是他真下了,她咋能不知道?

春杏指着那曹文广说道:“你敢拍着胸脯说不是你?你敢发誓说要不是你下的毒,你就不得好死?”

春杏娘听她竟说出这番话,忙在一边劝阻。

那曹文广闻言,也是来了劲,说道:“我他/妈还就真敢拍着胸脯说不是我!我还就真敢发誓说要是我下的毒,我他/妈就不得好死!”

春杏听她这么说,心里先是一动,但是随即又想,还是怀疑。

刘婶子一家子都是老实的人,要说得罪过的人,还真是不多。如果非要找一个的话,得罪最深的,恐怕就是这曹文广了。她心中早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真的是哥哥下的毒的话,那么她便去和他们说,之后再她家做一辈子的工,啥时候将赔的钱补上了,啥时候再说。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亲来

曹文广没有说话,只是瞪着一双牛眼看着春杏。

“不是不是,你听到了没有?耳朵聋了咋的?”春杏嫂子双手叉腰,瞪着春杏说道。

“杏儿啊,你哥哥昨儿晚上天一黑就歇着了,娘睡觉浅,你也知道,我没听见他再出去。”春杏娘拉着春杏的胳膊说道。

春杏转过脸看了她一眼,这才舒了口气。

不是,不是就好。

哥哥嫂子的话她可以不信,但是娘的话,她一定会信的。

可是如果‘不是哥哥的话,那投毒的人又会是谁?

不管是谁,春杏此时心里已经轻松多了,不会再像刚才那样,感觉抬不起头,感觉欠了人家天大的债。

然而无论如何,哥哥嫂子这个时候才起来,让娘一个人忙活,总归是他们的不对。春杏面色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过头说道:“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