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杏哥嫂站在马车外面,被吓了一跳,要是不想被撞飞,只好忙闪了开。
“吓死我了。”那春杏嫂子拍着胸口道。
突然,她又看向马车绝尘而去的方向,喊道:“哎,哎,这咋就走了?”
莲子坐在马车里,除了车轮压着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还有慢慢飘远的,那夫妻二人互相责备的声音。
“都怪你,不赶紧拦着!”那妇人的声音。
“咋就都怪我了,你干啥去了?”那男人的声音。
“你哪只眼……”
声音越来越远,直到听不清楚。
此时,春杏虽然和莲子一起坐在马车里,但是仍然紧紧地攥住莲子的衣裳不撒手,也不说一句话。
杨氏寻思她身上湿的透透的,坐在马车上又是风大,要是不好好地暖着,定然会着凉。于是她找出了马车里备着的一件她的厚衣裳,给春杏裹在身上。这衣裳天天放马车里,莲子时常坐在车里跟着出去,本是防着冷的时候,让她穿的。
那湖在曹家湾子村,这姑娘,想必也是曹家湾子的。只是这种事情,为什么老是发生在那里呢?
莲子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她才得以好好地看看这春杏姑娘。
长得确实不错,身材高挑,但是却有些瘦削。脸色虽然极差,但是却仍能看出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巧的嘴巴。只是那尖削的下巴,略微泛黄的肤色,无不在证实着她生活的艰辛。
马车狂奔出老远后,杨氏说走夜路,还是该稳着点,便让刘景仁放慢了速度。
到了家门口,三个姑娘一听到马车声,便都到了门口。
杨氏跳下车,向谷子问道:“都吃了吗?”
“吃过了,饭菜还在锅里温着。”谷子答道。
原本说好了天黑之前回来的,谁料左等右等不来,谷子便自己做了饭,和豆子、栗子一起吃了,将剩下的饭菜放在锅里温着,等到爹娘和莲子回来便可以吃。
莲子拉开了车上的帘子,向春杏道:“到家了,咱下车吧。”
栗子听说车上还有人,忙探头看去。
春杏此时虽然已是平静了不少,但是对莲子的话,仍像是没听到一样。
莲子无奈,起身拉她。这回倒没费很多力,让她干啥就干啥,只是还是不说话。
“哪弄了这么个怪人?是个哑巴吗?”栗子问道,见杨氏严肃地看了她一眼,忙吐吐舌头,闭上了嘴。
莲子拉着春杏进了堂屋,杨氏和谷子去端饭,刘景仁则去卸了车,将马匹牵到了棚子里。
晚饭是大米粥,白面馍馍,还有韭菜炒鸡蛋、猪肉炖粉条。
杨氏给春杏盛了碗饭,又将筷子塞到她手里,让她吃饭。
谁料春杏只是握着筷子,却并不动。
晚饭做的很香,对于春杏这样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算是十分好的饭菜了。但是此时,就算是山珍海味摆在她面前,恐怕她也没了胃口。
杨氏见她确实是吃不下,便也不再多劝,自己端起碗吃了起来。
吃完了饭之后,杨氏又去烧了水,和谷子一起帮她洗了澡,换上了谷子的衣裳,这才又劝慰两句,让她上了炕。
莲子家的房子还是以前的老房子,想着翻新的,但是一直忙,还没顾得上这事儿。如今还是两个屋两个炕,莲子和姐姐们住西屋,杨氏和刘景仁住堂屋。
春杏自然是和莲子姐妹们一起住西屋,好在炕够大,睡五个人绝对没问题。
莲子就睡在春杏的旁边,虽然她并不经常翻身,也还是不说话,但是莲子却能感觉到,她一定没睡着。
后来莲子实在是撑不住了,眼皮打了几番架,便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莲子一个翻身,胳膊往前一伸,感觉有些异样。
以前她睡在最里面,一翻身就可以碰到墙,但是今天,明明是春杏睡最里面的,但是她一翻身,不但没碰到春杏,反而连墙都没碰到。
莲子心里一惊,霎时睁开了眼。
此时天刚蒙蒙亮,三个姐姐们都还在睡着,堂屋那边也还没动静,爹娘应该也都没起。但是,炕上最里面的枕上,竟然空空的,不见了春杏的踪影。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一十六章 留下
春杏定然是趁她们还在熟睡的时候出去的,要是不见了,丢了,这可咋办?
如若那样的话,人是在她们家丢的,她们家可担不起这责任。
莲子忙从枕下拿出衣裳,匆忙穿上。
“咋了?”谷子被她窸窸窣窣穿衣的声音惊醒,问道。
“春杏不见了。”
“啥?”谷子闻言,忙从炕上坐起,往最里边看了一眼,见果然没了春杏的踪影,也急忙穿起衣裳。
不消片刻的功夫,全家人都起来了,莲子最先跑出去,见自家大门虚掩着。
“快,咱快去找找,这要是丢了,那可就糟了。”杨氏急急地说道。
说着,拉开门,走了出去,一边往前快走,一边口中喊着春杏。
一家人全部出动,杨氏刚刚让刘景仁到另一个方向找找看看,就见一个单薄的身影,披着清冷的晨露,从竹林里走了出来。
“叔,婶,你们不用找我了。”
她的声音低沉,却有了温度,脸上,也带着微微的笑。
看见她出来,全家人都松了口气。这要是真丢了,春杏的哥哥嫂子来要人,那该如何是好。
“你这丫头,起的恁早,咋不多睡会儿?”杨氏上前,拉着她冰凉的手道。
春杏微微一笑,说道:“婶,我睡不着,就起来走走。”
“行,没事那我们就放心了。”杨氏说着,抬头看看已经大亮的天色,道,“时候也不早了,咱回去吧,婶给你炖大骨汤喝。”
“哎,谢谢婶。”春杏答应着,跟着杨氏进了家门。
莲子见她已经不再像昨日那般面如死灰,此时精神了不少,便微微放下了心。心道吃过早饭之后,再好好地劝说她一番,以后万万不能再想不开了。
杨氏利索地刷了锅,炖了大骨,又蒸了白面花卷,挑了一小碟腌菜,让闺女们摆了碗筷,便让春杏过来吃饭。
这大骨还是昨日买的,莲子本想昨天晚上炖了喝的,谁料发生了一连串的事儿,恰巧杨氏见春杏面黄肌瘦的,便一大早的就将这大骨炖了。
“多喝点,瞧你瘦的。”杨氏将一大碗撒了葱末的大骨汤端到春杏面前。
春杏道了谢,也不多推辞,端起碗喝了起来。
杨氏见她吃的香甜,胃口还不错,也放下了心。
吃着饭,杨氏向莲子道:“等会儿我和你爹再去铺子里拾掇拾掇,不用你跟过去了,在家里陪着春杏姐姐说说话儿。”
“要不我也一起过去吧,看看能不能帮上啥忙。”春杏说道。
杨氏笑道:“没啥大活儿,就是打扫一下,我和你叔过去半晌午就干完了,你只管在家里和你妹妹们说说活儿就行。”
春杏闻言也不再作声,继续吃饭。
这大骨汤撒上葱末,飘着浓浓的香气,大骨上还沾着不少肉,杨氏给她盛了满满一碗。
春杏家里的日子煞是贫困,能保证每日吃饱饭就不错了,更别提沾上荤腥。
吃的花卷竟然是白面的,一口一口地嚼着,倍感香甜。想必这家的日子,过的是十分殷实。
吃过饭之后,杨氏交待了四个闺女别忘了喂牲口,之后便上了马车,和刘景仁一起去了镇上。
莲子和栗子将碗筷刷了,谷子和春杏在拌喂牲口的食儿,豆子则端着一簸箕秕谷,在鸡网前面喂鸡。
春杏今年十八岁了,因着家里穷,置办不起像样的嫁妆,春杏哥哥嫂子又做着别样的打算,便一直留在家里,到十八岁了还没出阁。她和十六岁的谷子差不多年纪,两人也最能说上话儿。
二人正说着话儿,忽听门外“哞哞”响起几声老牛叫,随后,便有一辆牛车停在了莲子家门口。
莲子正想看看是谁来了,只听几声喊叫,便看到昨日见过的那春杏的嫂子,扯着嗓子进来了。
“快,快回家去。”春杏嫂子扯着春杏,就要往门外拉。
春杏的哥哥也跟着进来了,劝道:“是啊,妹子,听你嫂子的,咱快回家去,光搁人家家里算啥事?”
“不,我不走,我不回去!”春杏喊道,甩开嫂子拉住她胳膊的手。
春杏哥哥又道:“赶紧走,像什么话!”
说着,也过来抓住春杏的胳膊,就要拉她走。
这架势,如果不管的话,春杏肯定会被带走。走了之后,以后的命运,也定然不能由自己掌握了。
莲子正在想着要不要上去拦着,忽见旁边的栗子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抱住春杏的腰,向春杏哥哥喊道:“你们不能把人带走,她在我家哪能白吃白住?要走行啊,留下钱再说!”
说着这话,栗子抱住春杏的腰使劲往后拖。
莲子见状,也忙上去,掰着春杏哥哥的手,说道:“对,先留下钱再说。”
春杏哥哥哪里料得到这两个小丫头会来这么一出,且他如今家里还吃不饱饭呢,哪里能拿得出钱来?于是争辩道:“人是你们昨天晚上非要带走的,我们还没同意呢,你倒是问我要钱了?还讲不讲理了?”
栗子才不管他说了啥,只是抱着春杏不撒手,口中一个劲儿地喊着让给钱,不给钱就不让走。
“你们这都是啥人啊?快快走开,别搁这碍事儿!”春杏嫂子也说道。
栗子这一闹,明显让春杏哥嫂分了神,再加上春杏死命地想挣脱,不消片刻的功夫,竟然挣开了去。
春杏哥嫂见状,忙又要去抓春杏。
“我已经答应她们家了,在这里给帮忙做点活计挣点钱。”一边说着,春杏一边闪躲着。
春杏哥嫂听春杏这么一说,皆是一愣,但是随即一想,在这里做活一年才能挣多少钱?人家那王老爷一出手可就是给二十两啊。
“我说傻妹子,你拼死拼活地做活儿一年才挣多点钱?要是嫁去了王老爷家里,别说不用做活了,以后穿金的戴银的,那小日子过得,能比吗?”春杏嫂子劝道。
春杏冷笑一声,说道:“我挣自己的钱,吃自己的饭,横竖不让你们再养着就是了,哪里还至于要让你们卖了给你们贴补生活?那好日子,我也没福消受,你要是喜欢,大可以自己去好了。”
“哎哎,咋说话呢?咋对你嫂子说话呢?”春杏哥哥怒道,这妹子,真是越大越不像话了。以前没觉得这么不听话啊,这回是咋了?
“是啊,春杏已经和我家签了契约,到我家做活儿,如果不来的话,那就是毁约,毁约要赔银子的。”莲子说道。
栗子冷笑一声,说道:“毁约那就要赔五十两银子。”她又扬起下巴,冷笑着对春杏哥嫂重复了一遍,“五十两银子,你赔的起吗?”
“哪里的契约,少在这里糊弄我,有本事拿出来我看看!”春杏嫂子一副不相信的样子,说道。
莲子瞪了她一眼,转身向堂屋走去,口中说道:“你等着,就让你瞧瞧。”
不一会儿,莲子从堂屋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没看清就好好睁大眼睛看看清楚。”莲子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张契约纸在春杏哥嫂眼前晃了晃。
春杏嫂子见莲子果然拿了一张契约,二话不说,就要去抢。
莲子忙将契约收回,说道:“今儿你要是把人带走了,你前脚走了,就别怪我们后脚拿着这契约到官府告状。”
这张契约其实只是莲子家的一个长工的,春杏哪里有签订啥契约。但是莲子见春杏的哥哥也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莽汉一个,便糊弄糊弄他。
春杏哥哥虽然确实不识字,但是契约这个东西,他还是认得的,知道如果要是违背了,那可真是要赔钱的。
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行,算你狠!算你狠!”
说着,拉着自家媳妇就要走。
“哎,走啥啊?人还没带走呢!”春杏嫂子一边口中嚷嚷着,一边被男人拽上了牛车。
总算是打发走了这死没良心的夫妻二人,几个女孩儿都松了口气。
春杏看着牛车离开的方向,忽然蹲下身子,呜呜地哭了起来。
谷子和豆子忙过去,好言安慰她。
她们二人遇上刚才这种事,是断断没有了主意,但是二人毕竟又和春杏年纪相仿,又最是谈的来,见她此时哭了起来,便忙过去劝慰。
春杏呜呜地哭了会儿,这才抬头,擦擦脸上的眼泪说道:“谢谢妹妹了。”
谷子领着她到井边洗了把脸,说道:“你以后放心就是,谅你那没良心的哥哥嫂子也不敢来强行把你带走的。”
“嗯”,春杏点头说道,“那王老爷承诺了给他们二十两银子,如果我没有去的话,肯定是不会给的。等这事儿过去了,他们两人没了盼头,就不会想让我回去再添一张吃饭的嘴的。”
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春杏对他哥哥嫂子的品性,可算是了解透彻了,心也冷得透透的。
杨氏回来了之后,听说了这件事,又将那夫妻二人骂了一通,又安慰春杏道:“闺女,你别怕,以后有婶子护着你,看他们还敢来!”在这里不受气,吃得饱穿得暖,还有比她家人对她还好的人,春杏自然是乐意。但是她又觉得,老是这么在人家家里,到底不是个事儿。于是说道:“婶子,你们不是新开了个铺子吗,我也没啥能耐,就去给你们烧个火添个柴吧。”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可行
春杏连连道谢,又听莲子道:“我家铺子打算在秋收后开张,等哪天得了闲,我带你过去看看吧。”
“嗯,好啊,我还没去过城里呢。”
莲子不禁一阵心酸,连城都没进过,可想而知春杏以前过的日子是多么得艰辛。
“那好啊,等我带你去,咱去吃遍城里所有好吃的,再去扯几身新衣裳。”莲子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眼春杏身上洗的发白,补丁摞补丁的旧衣。
春杏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手指绞着破旧的衣襟。
“就知道吃!”栗子鄙夷地看了莲子一眼,又向春杏道:“等我给你买上几盒胭脂口脂”,说着用手在春杏的脸上滑了滑,“你白是白,却缺了些红润。”
“行了”,杨氏笑着打断这姐妹二人,“你俩都一样,就大哥别笑第二的了。”
之后,春杏的哥嫂倒真是没再来找过麻烦,听说是被那王老爷训了一顿,人也不要了。
既然人不要了,那夫妻二人自然是巴不得春杏别再回去,还能少了一张吃饭的嘴,但是暗地里却怂恿自家老娘,让她找春杏要钱。
自从春杏来了之后,本就有些拥挤的家显得更为拥挤了。这回无论如何,刘景仁已经决定,一定要翻盖新房了。
只是这时正处于夏季管理期,庄稼地里也确实是不能离了人,找人帮忙也是不好找。所以,刘景仁就趁着闲的时候,将翻盖房子要用到的石料等一应用品都置办妥当了,只等着秋收完了,找几个人帮忙,将新屋盖了。那时候正好城里的铺子开张,全家人都搬过去住,正好腾出空来翻盖新房。
此时虽然杂活挺多,但是家里有长工,所以并不需要自家人干啥活。
没过几天,刘景仁去镇上的时候,正好捎上家里的五个女孩儿,让她们去城里四处逛逛。
“咱们先去买上些花线吧。”谷子站在通往集市的路口,向其他四人道。
她虽然明年才出阁,但是既然已经订了婚,此时已经将头发挽了起来,只用一根素银的簪子簪着,衬得她越发显得庄重。
“好啊,我也瞧着家里的花线用得差不多了。”春杏说道。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她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这温暖的家里。春杏针线活儿做的极好,便常常帮着谷子做绣活儿。
只是如此一来,倒是被栗子缠得紧。她最爱捯饬着做衣裳,但是偏偏自己绣活儿不好。
“顺便买上一包针吧,前儿个针又断了一根。”栗子笑道。
豆子闻言笑道:“也不知道你的牙是金的还是咋的,咋就三天两头地咬断针?”
她说着话,忽然停住。
只是顾着和栗子说话了,竟然没看清前面正有人走过来。豆子一时没留意,硬是碰了上去。
“没长眼吗?”
被撞的人一生怒喝,吓得豆子往后退了好几步。
他拍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用愤怒的眼神看了豆子一眼。
一直跟在最后的莲子此时早已看不下去了,上前道:“这位公子,我姐姐也不是有意的,我们给你赔个不是。”
这男子看起来不足二十年纪,身材微瘦。他长相一般,只是在一身华服的映衬下,显得精神了些。
“有用吗?弄脏了爷的衣裳,你们赔得起吗?”他又道。
“董修宁!”
那男子闻言,向说话的栗子看去。
莲子先是一阵惊讶,之后“哦”了一声,看着他点了点头。
原来他是董修宁,有些年头没见了,如今竟长成了这个模样。也确实是难为栗子了,还记得住。
“你是谁啊?”董修宁显然是不记得眼前的这姐妹几个,反问栗子道。
栗子瞪了他一眼,道:“我们是谁你管的着吗?小时候看起来还人模人样的,几年不见咋就成了这熊样儿!”
董修宁被栗子说得一头雾水,很明显眼前的这个小丫头是认得他的。但是世界上最难为的事是什么?就是别人知道你是谁,你却不知道他是谁。
然而无论如何,栗子的话说得的确是有些过分,严重挑战了他的自尊。
“喂,你说啥呢?你才熊样儿!惹恼了我我管你谁去!”说着,他又看向低头不语的豆子,用手中的折扇挑起豆子的下巴,笑道:“除非,你亲自给我陪个不是。”
本来撞了人嘛,为了息事宁人,给他陪个不是也是应当的。但是莲子见他一副嬉皮笑脸、吊儿郎当的模样,就知道他定是没安好心。
栗子哼了一声,上前一步打落他的手,拉着豆子走了。
其他人见她们走了,也都跟上,自然是不再理会董修宁。
“哎哎,别走!”董修宁见状,忙跟了上去。
虽然几人都不理他,但是他仍然一直跟着,他就想知道,这几个毛丫头到底是何许人也。
谷子和春杏买了线,栗子又买了些胭脂水粉等物,便打算回去。
刘景仁在小胡同街那边的铺子里准备着开业的一应事物,几人逛了会儿,自然是要到那里去。
铺子那边如今已经整修的差不多了,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在秋收之前,定然能完成。只需等到忙完秋收,便可以开张。
如今还没正式开业,所以没有挂牌子,也没有打标记。但是,铺子门口,却停了一辆马车,而且还是外人的马车。
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莲子一笑,向旁边的春杏道:“这是我们家的合作人,他今儿咋过来了?”说着,看了一眼还跟在后面的董修宁。
“董掌柜。”莲子进门后,喊了一声。
董掌柜见几个姑娘回来了,忙笑道:“回来了啊,等会去我那边吃饭吧。”他说着,往莲子身后瞅了一眼:“你咋跟来了?”脸上的表情瞬间严肃了不少。
“我这不是遇到了几个妹妹,就想跟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嘛。”董修宁一见父亲在这里,忙笑道。
董掌柜听说莲子家要在这边开了点心铺子,好不容易抽出空,过来看一看,谁想竟碰上了董修宁。
要说他这两个儿子,老大董修平倒是个稳重能干的。自那回中了秀才之后,一直在读书,但是上回考乡试的时候,却没中。后来董修宁慢慢长大了,董掌柜怎么也没料到,以前看起来挺好的一个孩子,咋就长成这样了呢?整日游手好闲、斗鸡走狗,整的现在都快二十了,愣是还没娶上媳妇,让董掌柜连连扶额。
董掌柜实在没办法,不得已让老大董修平放弃了科举之路,开始操持起家里的生意。他原本的打算倒是想让老大走仕途,老二继承家业的。但是瞅瞅老二这样子,实在是不放心将辛辛苦苦、九死一生才置办出的家业交到他手中。
好在他刚刚找的借口还说的过去,又是当着外人的面,所以董掌柜并没有多训斥董修宁。
“几年不见,都长大了啊。”董掌柜看着几个姑娘,感叹道。
莲子他是常见的,但是其他的女孩儿,自从几年前那回一起吃了个饭之后,就再没见过。
“呵呵,是啊,我也没觉得。”刘景仁一脸憨厚地说道,“谷子明年就要出阁了。”
董掌柜闻言,忙看向刘景仁道:“真的?这么快?”说着又打量起谷子。
谷子有些羞涩的低下头。
见她确实已经挽了发髻,董掌柜又道:“好啊,到时候出阁的时候,我一定会给添份嫁妆。”
刘景仁笑着道谢,这几个闺女,全都是他家的骄傲。没有儿子又有啥关系,闺女不是个个都很优秀吗?
董修宁见父亲此时并没提到他,忙躲到一边。
“真是的,早知道就不跟来了!”他心中道,“都怪她!”
他抬头瞥了一眼眼前的豆子,见她此时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向上卷起,露出一段白嫩的颈项。
此时,董修宁也想起来了眼前的这几个人到底是谁。当时就觉得这小丫头挺漂亮的,没想到如今竟出落得越发楚楚动人了。
“董掌柜,如今生意还好吧?”莲子问道。
她见他点头,又道:“鱼还是不够吗?”
她家的鱼虽说全都供给了“福聚来”,但是奈何生意太好,仍然是供不应求。
董掌柜摆摆手笑道:“前些日子我又找了个供货的,缓解了一下。只是,到底是不如你的鱼好啊。”
莲子闻言,也皱起了眉头:“我也想啊,要是能再弄个鱼塘就好了。但是找了不少时候了,还是没有合适的。”
“行,你们先慢慢找着,要是能增加供应量,那是再好不过了。”董掌柜笑道。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董掌柜让董修宁帮刘景仁将剩下的活儿干完,瞅瞅时间,快到晌午了,这才带着刘景仁和几个姑娘一起,去了“福聚来”。
有父亲在此,董修宁倒是殷勤了不少。让干啥就干啥,一点儿也没了刚才那嬉皮笑脸的样子。
“来,妹子,我扶着你。”他见豆子要上车,忙过去伸出胳膊。只是如此一来,倒让豆子闹了个大红脸。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可
锁好了门,上了车,人随车一起,渐渐离开了镇上。
几个姑娘坐在马车上,一路上嘻嘻哈哈地说着话儿。
正夏的天气,燥热得紧,莲子将车窗打开,帘子打开,透透气儿。
“你看,那日就是在这儿看见你的。”莲子指着当初发现春杏的地方道。
春杏向莲子指着的地方看去,有些羞赧地笑了笑。
“这湖看起来可是不浅啊,也大的很”,莲子又道,“你说要是没遇上我们,那可不糟了。”
莲子说这话并没有强调她是春杏的救命恩人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她,哪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要想开些,万万不可再轻生了。
“我也感到庆幸啊。”春杏叹道。
她凝视着这平静的湖面,看着逐渐西斜的落日在这湖面上洒上一层金灿灿的光彩。
“这湖,虽说不是很大,但是少说也得有二三亩。”她平静地说道。
莲子“嗯”了一声,也将视线投到这片湖上。
周围地形并不怎么好,且靠着路。
“你们村浇地都是用这湖里的水吗?”莲子问道。
“附近的地是用这里面的水的,远一些的,其他地方还有。”
曹家湾子这边,存水充足,要比刘家庄以及其他几个村子的情况好很多,所以村里才有那么多种水果的。
如果要是用这鱼塘来养鱼的话,说不定也是可行的。
这湖水水质不错,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处理,便可以投鱼苗。面积足够大,除了离家远一些之外,其他都符合莲子的需求。只是,其间还涉及村人的引水灌溉问题,只怕问题会棘手一些。
但是也没关系,只要是莲子想做的事情,就算是没一点希望,她也会去努力试上一试。
“这湖是归谁管?村长吗?”莲子问道。
春杏回道:“也没个主人,应该是归村长管的吧。”
“嗯,等我啥时候有了空,去和他谈一谈。”
“谈啥啊?”春杏问道。
莲子微微一笑:“把这湖买下来。”
春杏没有说话,只是惊讶地看着莲子。她在这个家里生活了几天,虽然知道莲子是个极有主意的,但是要买下这湖,这种事情,就算是个男人,也不一定能干得了啊,何况她还是个尚未及笄的小丫头。
“我这妹子就这么个样子,见怪不怪了”,谷子见春杏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笑道,“有时候我都想知道,她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莲子闻言,伸出脖子和胳膊,凑到谷子面前道:“你好好看看,看看有没有。”
一番话,逗得几人都笑了起来,谷子笑着拍了她一把。
回到家之后,杨氏正在灶间忙着做饭,见他们回来了,笑道:“还以为要到黑了天才能回来。”
谷子和春杏挽了挽袖子,去灶间帮着做饭,其他的几个女孩儿则进了堂屋。
吃饭的时候,莲子将自己打算买下曹家湾子的那片不大的湖的想法说了出来。谁料才说出口,就听杨氏笑道:“别瞎想了,那是人家浇地的水,咋就能卖给你了?”
“浇地的水又不是只这湖里有,地头上路沟子里不都是吗?”莲子说道。
每年浇地也只是在春耕的时候,如果风调雨顺,根本就不需要浇地,只遇上十分干旱的年头,才需要引水浇地。所以,那湖,有与没有,相差并不十分大。
“行了啊,这事儿啊,还是想都别想了,又不是在咱自己村上,人家更不可能卖给你了。”杨氏说道,“吃饭吃饭,赶紧吃饭。”
并不是杨氏这次不再相信莲子,只是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但是莲子仍然不死心,说道:“不行,我一定要买下来。”
杨氏一笑说道:“还不撞南墙不回头了。”
这事儿过去没几天,莲子好说歹说,总算是劝说刘景仁与她一起,先到曹家湾子去找那边的村长打听打听,先看看有没有能卖的意思。要是她一个人去的话,只一个尚未及笄的丫头片子,那村长定然不会搭理她。
事先春杏已经告诉了他们村长家的大致方位,她本来想带他们去的,但是莲子想了想,春杏本就是这村里的人,她要是搀和进去,以后若是发生了啥意料之外的事,于她而言,怕是会相当难办,因此便没让她跟随。
二人进了村之后,根据春杏说的地方,又稍微打听了一下,便到了村长家门口。
从外面看,倒是个挺大气的瓦房,门口还用灰砖砌着门楼子。这村长姓曹,是这曹家湾子的本族人。
莲子先下了马车,刘景仁去找地方停车,莲子则上了门前,扣了扣门上有些生锈的门环。
“谁啊?”伴着脚步声,门内传来一声问询,随即,黑漆大门被“吱呀”一声拉开了。
“你是?”一个身上穿着蓝灰色大襟褂子,腰间系着灰布围裙的中年妇人出现在门口。
莲子忙笑道:“大娘你好啊,我和我爹是从刘家庄过来的,想找村长伯伯说点事情。”
“是啊,嫂子,我们想找村长大哥说点事儿。”刘景仁拴好了马,也上前说道。
村长媳妇“哦”了一声,让他们进了家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