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掌柜的在不在,莲子不知道,兴许也是这伙计在委婉地拒绝她。

“小哥,麻烦你帮帮忙吧,我真的有事儿找你们掌柜的。”莲子又道。

那伙计见莲子还在缠着,抬起头向刘景仁问道:“大哥,你们有啥事啊?”

“哦,没事没事,小孩子家家的,闹着玩儿呢。”杨氏见人家都拒绝了,莲子还不放弃,忙笑道。

莲子心里可不这么想,别说现在还没谈成生意,连面儿都还没见着呢,不试试怎么就知道一定不成?

【“文】“咋回事啊?”将他们一家三人拉进来的那伙计过来问道。

【“人】莲子见了他,忙甜甜地喊了声“哥哥”,又道,“我想见见掌柜的。”

【“书】那伙计略一愣怔,见掌柜的?她一个小孩子见掌柜的干啥?

【“屋】“哟,真是不巧”,他一脸抱歉,“掌柜的今儿不在,晚上才能回来呢。”

说辞倒是一样,不知都是借口还是事先都练好了。

莲子微微有些失望:“啊?这样啊?”

她低头想了想,突然又道:“我想把这个卖给你们”,莲子说着,向他举起手中的陶壶。

这东西他方才见过了,是辣椒油,这一家三人倒在了菜上,闻着挺香的。

那伙计从莲子手中接过,打开上面的木塞,一阵香气瞬间袭来。

“小大姐儿,我们掌柜的确实不在。”他脸上有些难为情。

莲子摆摆手,笑道:“没事没事,我把这个留在你们这里,等到掌柜的回来了,麻烦你帮我和他说说就行,让他看看。”

她说完想了想,又道:“我们过上个十天半月的再来,如果你们掌柜的要买,可以等我们来的时候再细谈。要是想快一点的话,也可以到我们家,我家在刘家庄,村子最前面的门就是。”

“这小丫头,还挺有自信的”,那伙计心中不禁想,“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哎,好的,等我们掌柜的回来了,我一定转告。”他点头笑道。

反正不用花钱,只是一句话的事儿,想必掌柜的应该不会说啥。如果掌柜的不买的话,正好他们也可以尝尝,刚才闻着就怪香,吃起来一定不错。

莲子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对这家饭馆伙计的服务态度,倍感满意。在这么个生意凋敝的地方,伙计还能这样热情这样耐心,真是难得啊。

“闺女啊,咱那东西就是自家做着自己吃的,谁会买啊!”杨氏出了飘香阁,有些无奈地看着莲子。

说实话,她一直觉得这东西拿不出手,自己家里吃吃就罢了,要是出去卖,并且还是卖给酒楼,那也太不上档次了吧。刚刚莲子一和伙计说要卖这个,她心里着实觉得十分尴尬,还不够人笑话的。

莲子冲她一笑:“娘,你就放心吧,咱不试试咋就知道一定没人买呢?再说了,娘做的那么好吃,我们都特别爱吃,别人一定也爱吃的。”

杨氏闻言,微微的有了些心动,但是还是不放心,继续追问:“真的会有人买?”

莲子歪着头想了会儿,说道:“这个我也不确定,等几天看看吧。”

还没发生的事情,谁又能确定它的结局呢?莲子也预测不了。她当初卖三叔的小篮子,卖自家果脯的时候,不同样不确定吗?最后还不是成了,且收获颇丰。

所以,她坚信,这次也一定能成功。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四十四章 出事了

自从上次去了镇上之后,莲子满怀信心地在家等着那飘香阁的人上门来找,谁料这一等等了七八天了,愣是人影没见。

莲子心中不禁更没了底儿,到底出啥事情了?不行,她要尽快去看看。

左右冬日无事,实在闲的时候就做果脯。每当这个时候,栗子总是特别开心,因为总算可以做些别的了,总算可以不用整天缝缝补补的,哪怕是烧火拾柴,她也是十分愿意的。

虽然还没到上次和张掌柜约好的交货的时间,但是莲子记挂着飘香阁那边的事情,实在是等不得了,便让刘景仁套了车,又去了镇上。

恰巧赵氏早就和杨氏说好了,让她今儿帮忙给裁衣裳,一时脱不开身,便没有跟去。

刘景仁带着莲子,先去张掌柜的铺子里交了货,之后便匆匆离去了。

张掌柜好奇他们何以此次来得如此早,莲子只推说过几日忙,便没再多言。

飘香阁离张记炒货铺子并不是很远,只走了不大一会儿,便到了。

莲子在门口往里张望了一下,这回和上次一样,正处于饭点,且还提早了一会儿,谁料这酒楼的生意比上次他们来的时候更为惨淡,正门前的门匾上还刮上了几片树叶,给这本就没多少人气的地方更添了几分萧条。

莲子打了个寒战,搓搓双手,拉着刘景仁进了门。

这回没有伙计在门口迎接,想必是因为知道没几个人来,才懈怠了。

莲子直接走到柜台,见那算账的伙计还在,甜甜地笑着打了声招呼:“小哥你好啊。”

那伙计听到声音,头也没抬,笑着回道:“小大姐也好”,说完又看向刘景仁,“大哥是要吃饭吗?”

“哦,不。”刘景仁答道,貌似眼前这伙计把他们给忘了。

莲子也看出来了,八成是忘了。

“小哥,是这样的,我就是几天前过来要卖给你们辣椒油的,只是恰好当日你们掌柜的不在”,莲子觉得似乎不太对劲,何以这伙计的脸上竟慢慢阴沉了起来?

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继续说完,因此继续道:“所以我就让另一个小哥帮忙转告了。”说到最后,莲子的声音也不觉小了,这是咋回事啊?

果不其然,等到莲子说完之后,那伙计头也没抬,冷冷地说道:“正好,将我们损失的钱赔上。”

“哈?这是哪跟哪?”莲子心中震惊了,“她啥时候损失过他们的钱了?”

刘景仁也是瞬间心慌了,天哪,他们不会是惹祸了吧?

莲子心想这不可能啊,自己又啥都没干。因此马上解释道:“小哥,我想你一定是误会了,我们啥时候害你们损失钱了?”

那伙计冷哼一声,“还不承认?再不赔钱就把你送官府去!”

竟然还搬出官府了,以为搬出官府她就怕了吗?她才不怕!这啥态度啊,硬要赔钱,问他啥原因还不说,以前真是白夸奖了。

但是该弄明白的事情还是要弄明白,于是莲子忍了,平静了下心情,再次问道:“到底出了啥事啊,你不说我们咋知道呢?”

“自己做的啥事自己明白!”那伙计噎了莲子一句,低头不再理她。

“出啥事了?”另一个伙计打扮的人忙过来。

这人不是别人,就是上次在门口将莲子一家拉进来的那伙计,还以为又有人来闹事儿了。

莲子见是他,忙喊道:“哥哥,到底出啥事儿了?”

后来的这伙计一见来人是莲子和刘景仁,脸色也霎时不好了起来,只冷冷地道:“你们快走吧!”

莲子顿时生气了,语气也变得激烈起来:“到底啥事情,你们和我说啊,你们不说我们上哪知道去?别说我敢担保我没做啥昧良心的事情,就算是我做了,我也会大大方方地承认,断断不会赖账!”

柜上那算账的伙计听莲子语气竟然如此硬,火气也顿时上来了:“你们还有理了?送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掌柜的听说你们也不容易,好心好意地想帮你们,谁料你们的破烂玩意,客人一吃就拉肚子,还害得我们赔了钱。如今你们倒好,还倒打一耙,今天我要是不收拾你们,我他/妈就不是人!”

他说着走出柜台,一边怒气冲冲地过来,一边挽袖子。

“你还想打人?别以为我就怕了你了!”莲子见那伙计过来了,也不闪躲。

真的是被他这话激到了,冤枉他们?他们是能被冤枉了还要吃哑巴亏的人吗?当然不是!冤枉了她不要紧,但是谁敢说她爹娘和姐姐半个不子,她定然不会相让!

还要打人?莲子一时间心火上涌,左右瞅瞅见无物可借,索性后退几步,抱起桌子旁边的一条长凳,做出打架的动作。

那伙计因着这事儿挨了掌柜的骂,对莲子自然是一肚子火气,此时见了,更是忍不住。要不是掌柜的交代过了,这事不能再声张,他马上就扑过去了。

“好啊,今天要是不教训你,我他/妈就叫你爷爷!”说着疾走几步,向莲子那边奔去。

莲子早已做好了要打架的准备,长凳横在胸前,见他过来了,高高地扬起。只是她此时又忘了,就算她心智再成熟,外表也只是个才八岁的小丫头,哪里是眼前这个成年男子的对手。

瞅准了他的身影,莲子正要狠狠地敲他,忽见刚才一直在一旁沉默的刘景仁拦了上来,将莲子护在身后,脸上一片坚定之色,向那伙计道:“敢打我闺女,我跟你拼命!”

莲子手中高高举起的凳子砸不下去了,突然间也放不下来。

这一年多以来,刘景仁一直都是那副体贴但不多言,勤劳却没什么主见的样子。他此刻如此得坚决,腰背挺得笔直,眼睛里也迸射出愤怒的光,就像护小鸡仔的母鸡一样。莲子还是第一次见他这样子,倒发现原来他有时候还是和杨氏和暴躁脾气有些相似的。

“凭你怎么着,爷爷也不怕你!”那伙计并没停住,反而直接向刘景仁扑了过去。

“喂,良子!”后来的那伙计见他真的要动手,忙上来阻拦,就算他们这里客人几乎没有,但是也还是有几个的,怎么能当众就打架?

他走上去,忙制止了这个被叫做良子的伙计,不悦道:“掌柜的说了,别再找事儿了,你又忘了吗?”

说完又看向刘景仁道:“你们赶紧走吧!”随后拉着先前那伙计进了里间,口中道:“你和一个小孩子计较得啥?”

“喂,有种你们别走,回来给我说清楚了!躲起来的都是乌龟王八蛋!”莲子更生气了,事情还没说清楚就想走?当她不存在吗?

刘景仁见他们走了,也拉着莲子要走。毕竟这是在人家的地盘,哪里能容忍他们再胡闹下去?要是再不走,恐怕更会惹麻烦。

莲子甩开刘景仁,还要去找他们理论,刘景仁再次拉住她,让她快走。

莲子又喊了几句,还是没人出来,又有刘景仁拉着她,便打算那就算了吧,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来理论。

她停下步子,忽见满堂里三五个客人都在看着她,脸上一副看好戏的神色。

“看啥看!”莲子喝了一声,转身跟着刘景仁走了,听见有几个客人在低声笑道:“这泼辣劲儿,可真不像是个女娃子。”

这边议论的啥,莲子自然是没空理会,跟着刘景仁出了这飘香阁。

刘景仁将莲子抱上牛车,用车上带来的一条稻草被子给她裹严实了,跟着自己也上了车。

“回去别和你娘说。”刘景仁嘱咐道。

“嗯,知道了。”

虽然莲子经常冲动,但是事情的轻重缓急她还是能分得清的。就像今天这种事,要是和杨氏说了,不但没有啥用,还白白地让她担心,心里不自在。

回到家之后,母女俩都守口如瓶。

杨氏见莲子急着去镇上探消息,回来之后竟然一句话没说,便已猜到八成是遭人家拒绝了。

“咋样啊?”杨氏还是问了句。

莲子正在捡筷子准备吃晚饭,漫不经心地回道:“掌柜的说,他家酒楼快关门了,暂时不想买。”

虽然掌柜的没说关门,但是莲子瞧着,已经和关门没啥两样了,还不如关门呢。

“我就说嘛,哪里有人肯买这个啊。”杨氏宽慰莲子,知道她心里也一定是不好受的。

想用花生做酱这事,算是行不通了,但是莲子纳闷的是,为啥杨氏做的东西他们全家人吃都没事,到了镇上一吃就不行了呢?难道真是城里人就比他们娇贵?

不管怎么着,这条计策算是行不通了,只得另想他法。

吃过晚饭,一时无事,莲子又不想这么早上床睡觉,在炕上歪了会儿,见栗子正捧着前些日子苏可言送来的一本书在看。栗子跟着虎子学认字,如今已是进益颇多,看上一阵子书自然不成问题。

听着她翻动书页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莲子突然想起她前些日子写的食谱。如此一来,再也无心他干,马上下了床,去堂屋将那日写下的如何做精巧点心的食谱找出来,对着灯细细地看。

油灯燃烧,爆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谷子拿了剪子过来铰了灯花,劝道:“别看太久了,仔细伤了眼睛。”

莲子答应一声,见栗子也已经睡下了,便道:“马上就睡。”

时候不早了,至于细节的问题,还是明儿仔细再思考思考吧。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四十五章 另想计策

北风呼呼地吹了半日,晚饭时候,才纷纷扬扬下起雪来。

莲子从灶间出来,挽了挽滑下来的袄袖子,抬手擦了擦额头沁出的薄汗。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莲子此时心里却是热乎的。

这几日以来,她几乎每日都在灶间忙着,和杨氏一起做些精致的小点心。浓浓的香味不时蹿出,勾的栗子也不愿意再跑出去玩,整日地守在锅边,每当有新鲜的点心出锅,她总要第一个品尝。

杨氏手艺不错,做出的东西本来就很可口,如今又有了新的创意,那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再复杂的东西莲子也记不住,所以只能做些比较简单的。每一种做上一锅,如今已经有五六种了,装了满满一个大竹筛。

虽然做法不复杂,但是也着实难为了一家人。首先那鸡蛋用的,哗哗地跟流水似的,看得杨氏直心疼。家里的母鸡下的蛋根本就不够,还要到别家去买一些鸡蛋。

还有牛奶,这边少有奶牛,要找牛奶也不容易。打听了好几日,后来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刘景仁赶着牛车走了大半日,才买回了一桶牛奶。

腊八早已过去了,再有上十来天,就要忙年,各种琐事杂事数不清。莲子想趁着这几日,将做出的点心拿到镇上卖。

她这次不愿意再找张掌柜,毕竟一直依托着别人,也不是长远的计策。所以赶集的时候,先去集上占个摊位,看看情况再说吧。

腊月十二,杨氏和刘景仁带着莲子去了镇上,谷子则带着两个妹妹,在家里洗洗擦擦,准备过年的一应物什。

起了个大早,还好今天天气不错,一路顺畅地到了镇上,天才刚刚亮起来。

清晨的风虽然不大,但是吹在身上仍然冷得紧。莲子紧了紧身上的半旧棉袄,在从家里的带来的小方桌上铺上一块布,将盛着各色点心的篮子摆上去。

才刚天亮不久,集市上已经热闹了起来。四处都是早起的摊主,刘景仁和杨氏找了好久,才在集市边缘找了个不太好的位置,摆上了摊。

“可一定要在晌午之前走,要不还不够倒贴银子的。”杨氏一边整理篮子里的点心,一边说道。

杨氏经常来卖鸡蛋,知道到了晌午,都会有衙门里的人来收摊位费。从集市外缘向内,越靠外收的越早。所以尽量还是在晌午之前离开,要不卖上一上午的点心,也不一定够交摊位费的。

莲子正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看着对面摊位上摆出的小玩意,忽听有人道:“这是啥啊?闻着怪香的。”

一个三四十岁模样的中年男子,身上穿着一身灰色布袍,正指着桌上的点心问杨氏。

这还没摆完摊呢,就有顾客上门了,好预兆啊,莲子不禁打起了精神。

“这是我自家做的点心,香着嘞。”杨氏回道。

那男子点了点头,又接着问:“咋卖啊?”

咋卖?杨氏犹豫了片刻,笑道:“过年了,给个吉利数,八十文一斤。”

“八十文?”那男子脸上的表情有点僵硬,笑道:“算了吧。”

莲子也懵了片刻,娘今儿是咋了?待她想把那客人喊回来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早已走远了。

“娘,这么贵啊?”莲子不禁问道。她们现在是在集上,那价格高了也没人买啊。

杨氏也有些茫然,刚刚真的只是她随便说了个价格,但是想想啊,做这个东西,那钱花得,跟流水似的,她想想就心疼。

“娘”,莲子又道,“咱不能这样啊,四十文一斤就已经很高了,再多了就没人过来了,薄利多销嘛。”她现在要做的,不是仅仅地把东西卖出去,多赚点钱,还要积累信誉和人气,让更多的人知道她们的东西。有了名气之后,以后的事不就好办了吗?

经过一番相商,最后定价四十文一斤。

太阳渐渐地升了起来,集市上出来采买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莲子家占的摊位不太显眼,过来的客人并不多,只稀稀拉拉三两个,莲子一时有些失望。

她坐在自家带来的小板凳上,双手托着腮,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忽然她眼睛一亮,哇,帅哥啊!

只见一个年约十七八的男子,正悠悠地走着。他身上穿着月白锦袍,在这灰衣布衫的人群中,显得尤为突出。风吹起他的墨发,时不时地在身后飞舞,偶有发丝擦过他棱角分明的脸,刮过他挺直的鼻梁。他脸上的表情淡淡的,像是带着一丝微笑,又像是没有。

莲子不禁看得有些入神,自从来到这里之后,好像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风华正茂的少年。

或许是她的眼光太过炙热,在她回神的一瞬间,突然发现那男子正看着她。

莲子有一瞬间的脸红,盯着别人看,还被人发现了,这是不是太丢脸了一点。

还好,那人只是淡淡地看了莲子一瞬,随即往别处走去。

莲子拍拍心口,发誓以后再也不做如此荒唐的事儿了。

哈?咋回事?正当莲子还在心中责备自己的时候,突然见那少年又转身了,不偏不倚地,正好向她们的摊位走来。

糟了,都怪自己刚才走神了,被他看了笑话去。

“你们是卖这点心的吗?”他走到莲子家的摊位前面,看着篮子里摆着的东西问道。

莲子心中嘀咕:“废话,不卖来这儿干啥?”

杨氏见又有客人来了,忙热情招呼道:“是啊,这是我们自家做的,可香了,要不你先尝尝?”

看这人衣着不俗,想必是能买的,杨氏当下也不再心疼做这些点心到底花了多少钱。

“好啊。”那人微微一笑,绣着云纹的袖口滑出一只白皙修长的手,拈起一块金黄的点心,轻轻咬了一小口。

动作优雅的,让人不忍移目。

“确实不错,给我称上两斤吧。”他微微笑道。

“连价格都不问?”,杨氏心中忖道,“那就按五十文一斤吧。”

“哎,好,好。”杨氏连声答应,赶忙拿过称,手脚麻利地称了两斤,又拿油纸包了起来,热情地递给那少年。

他从杨氏手中接过油纸包,道了声多谢,付了钱。

每一个动作都优雅得仿若流水,让莲子似乎是感到春日的微风拂面,又像是听到了林间的泉水叮咚。

他橘色的唇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温暖的颜色,好看的唇角扬起,对着莲子勾出一个完美的弧度,随后转身,带走了此刻的温暖。

莲子看着他的身影远去,慢慢消失在人群中,悠悠地摇了摇头,心道:“这样的人,不会很耀眼,但却像一块温润的美玉,永久散发着让人不能忽略的光。”

随着这少年的离去,刚刚发生的一切很快被莲子忘记。他却又像春日的气息一样,给莲子带来希望。

他走后,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虽然都是只一斤半斤的买,但是买的人多,卖的也算是不少。

地上投出的影子越来越短,莲子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说道:“咱回去吧,快晌午了。”

杨氏闻言也抬头看了看,又低头看了看桌上摆着的篮子,还剩了一小半。

“还是没卖完。”杨氏叹口气,有些沮丧。

莲子见刘景仁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劝慰杨氏道:“万事开头难嘛,下次一定会好点吧。”

杨氏闻言笑道:“嘿,你小丫头,还惯会说话”,说完又看刘景仁,“转转再走吧。”

刘景仁点头答应了一声,将桌子和篮子全都收拾了。他一上午都坐在摊位前,只是陪杨氏说着话儿,至于卖东西,他以前没卖过,杨氏也不放心让他卖。

牛车不能停在集市上,来的时候刘景仁在不远的地方找人看了,此时要到集市上再转转,扛着桌子挎着篮子的总归不方便。于是刘景仁便央凡隔壁摊位的摊主帮他们先照看一下。这里的人朴实,又经过一上午的相处,自然是不会推辞。

如今家里的日子过得也算是十分滋润,杨氏也就不再拘谨着过日子,该买啥就买啥。

先是去了布匹行,给全家每人扯了一块尺头,回去做过年的衣裳。

刘景仁这一路十分纠结,他想着快过年了,到时候肯定还是全家人在一起过。当初分家的时候闹得如此不愉快,如今自家也有些积蓄了,还是修复修复得好。

犹豫再三,一直到马上出了布匹行的时候,刘景仁才拉住杨氏,低声说道:“她娘,要不咱给爹娘也扯块尺头?”他试探着问,语气里明显带着几分底气不足。

杨氏闻言立马拉下了脸,一口啐道:“不买!当初分家的时候不是说咱昧了她银子吗?如今怎的还有脸要我们的银子?有钱也是我们自己的,我想咋花就咋花,想给谁花就给谁花,谁也管不着!”

这一年来,杨氏一直都没原谅沈氏,此时哪里会想给她买东西。至于关系好不好的,她才不管这些个,别人对她好她才会对别人好,断断的不会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刘景仁被杨氏吼了一通,知道买尺头这事儿是不可能了,一时无法,也只能作罢。

莲子看着他二人,低头偷偷地笑了笑。想必刘景仁夹在中间,日子也是不好过的。偏他这个对沈氏惟命是从的儿子,还遇上个如此火爆脾气的媳妇,那艰难,可想而知。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四十六章 赶年集

镇上的大集,每五天逢一次。腊月二十六,正是年前最后一个大集。

自从上次到镇上卖过点心之后,莲子又跟着爹娘去了两次,结果和她想的一样,越来越好。很多过去买的,都是回头客。

杨氏也越来越开心,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银子总算没有白花。虽然只是在集市上摆个小摊,本小利薄,但是细细算下来,赚回来的钱可是比卖花生米多出了好几倍。

自家地里产的花生米已经用去了不少,莲子看这情况,估计直到元宵节之前,花生会不够用的。

她本想再去别家买上一些,但是想了又想,做这点心和张掌柜卖炒货差不多,只有年节的时候才最红火。

况且过了年节,开春之后,又要春耕又要做田间管理,还有家里忙不完的活儿,根本就顾不过来。且夏天一到,点心不好卖,又不好放,说不准哪天会白白损失上不少钱。

如此一来,便打算将自家产的花生全用上就够了,要是卖得红火,又有空闲的话,就先做一些其他的点心替代也可以。比如蛋糕这类点心,她琢磨琢磨,试验试验,也是可以做出来的。

腊月过了二十六,也就只有二十八最适合走动。杨氏打算二十八回娘家,因此趁着这最后一个集,将一应物品都买齐了。

上次扯的尺头,杨氏点着灯做了好几个晚上,才算是做了出来。这次去赶集,将孩子们都带了去,都是女孩子,爱俏的,前几年真是委屈了,如今日子好过了,该多给她们买点东西才是。

大姐谷子过了年就十一了,今儿还是穿着平日里常穿的那身素色裙袄。她皮肤微黑,但是脸上却泛出健康的红润。

二姐豆子只比谷子小上一岁,过了年也该十岁了。她身量高挑,莲子觉得她是四姐妹中长得最好的一个。豆子平时不大爱说话,只是跟着谷子,帮着杨氏做家里的活儿。她今儿也是穿着和谷子一样的家常衣衫,白皙红润的小脸上透出一抹欣喜。

栗子则不同,听说要去赶集,昨天晚上就兴奋了半夜,一会拉着谷子和豆子要去集上买这个买那个,一会又拉着莲子让她讲集上都有些啥好东西。杨氏和刘景仁都还没起床的时候,她就一咕噜爬了起来,将杨氏刚做好的新衣裳套上了身,也不用人喊,自己去梳洗了,还特意在双丫髻上戴上了两朵红艳艳的绒花。

“哎呦呦,看你臭美的。”杨氏见栗子竟穿上了新衣裳,无奈笑道,“仔细着点儿,可不能脏了,要不过年没的穿。”

“知道了”,栗子答应一声,又在水缸沿儿上探头,看着水中的倒影,仔细整理着头发。

外面的天还是乌黑乌黑的,因为要去抢占摊位,一家人也顾不得吃饭,杨氏将一直放在大锅里温着的棒子面饼子用笼布包了,又带上点腌菜,准备路上吃。

一到冬天,莲子就十分怕冷,此时正缩在牛车的角落里,身上紧紧裹着杨氏退下的一件破棉袄,腿上还盖着专门放车上用的稻草被子。

到了镇上之后,天还是蒙蒙亮,刘景仁把牛车赶去让人看了,随后赶紧拿了东西,一家人去了集上,总算是占到了一个算是还不错的摊位。

离年越近,点心卖得越多。这次总共带来了有五十多斤,没一会儿,就卖出去不少。

过来买的客人,很多都是回头客,还有一些是听别人说这里的点心好吃才来买的。杨氏热络地和过来的客人招呼着,东西还是卖四十文一斤,但是买的多的,她都会再额外给添上一块两块的。如此一来,前来购买的客人都是满意而归,也有不少人问他们下次啥时候再过来。

还不到晌午的时候,好几篮子的点心全卖光了。

杨氏将最后两块免费送给了最后买到的人,笑着送走他之后,伸手揉了揉略有些酸痛的腰,长舒一口气,笑道:“这回好了,走吧。”

刘景仁笑着答应了,开始收拾东西。

他们正收摊准备回去的时候,忽听有人问道:“这里是卖花生点心的吗?”

“是啊,只不过已经——”杨氏抬头,正要说已经卖完了,谁料竟碰上了熟人。

“伯伯过年好啊。”莲子心中叹了口气,但是仍是甜甜笑着和他打招呼。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掌柜铺子里,姓王的一个管事。

她这次卖的点心,放在张掌柜铺子里也能卖的很好,但是莲子是故意不让他知道。虽说借着他铺子的名气,或许能赚更多的钱,但是莲子有莲子的计较,放在他那里卖,打上的就是“张记”的名号,而不是她莲子的。

王管事微怔了片刻,这才笑道:“我还以为谁呢,原来是你们啊。”

这话虽然随意,但是莲子听着却是没来由的不舒服,莫名其妙地心里发虚。然而她转瞬一想,自己卖自己的东西,有啥好虚的。

“是啊,我们自己做的点心,只可惜今儿卖没了,改天一定拿些给伯伯尝尝。”她顺溜地回道。

王管事呵呵笑道:“真是个听话的娃娃”,随即又向刘景仁道,“是我家小少爷,不知听谁说这边有个卖点心的摊子,特别好吃,夫人就让我过来看看,买上一些。”

原来是张子贺那家伙,莲子又在心里将他乱扎一通,每次坏事的都是他。

“真是不巧,刚刚卖完”,杨氏一脸歉意,随后又道,“左右小少爷在我们村里上学,等他想吃的时候,就到家里去,爱吃啥样的我就给做啥样的。”

王管事摆手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