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皇帝那边如何,这婚事,他是拒定了。就算拼上自己的前程,他也一定要拒绝。

与莲子的性命相比,与她的快乐相比,他的前程,那些虚无飘渺、患得患失的东西,实在算不上什么。

“行了”,莲子叹息一声说道,“我也不问了,知道你肯定不会说的。”

她说着这话,停顿了一瞬,又继续说道:“不管怎么着,你千万要小心,万事仔细,别为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委屈了自己。”

苏可言微微一笑,点头答应着。

“对了,栗子写信来了。”苏可言说道,拿出一封信,递给莲子。

“这么快?”她记得苏可言是三日之前写的信,算算日子,这个时候应该还没到才是。

苏可言回道:“应该是栗子早先写来的。”

莲子答应着,将信拆开来读。

“不好。”待她读完,合上信说道。

此时,烟囱里飘着淡淡青烟的刘家小院里,几只老母鸡抖动着被雨水打湿的翅膀,咯咯地一通乱叫。

正在这时,刘景仁披着蓑衣,刚从鱼塘回来。

“咋样了?”杨氏见他回来了,忙从灶间出来问道。

刘景仁一言不发,只沉重地摇摇头。

杨氏的面色也沉重了起来,看来这回,又是保不住了。

“今年这都是些啥天啊?”她抱怨一声,走进灶间继续做饭。

今年自从进入六月以来,几乎连日地下雨,三天一小雨,五天一大雨,地里的庄稼都被泡烂了根,鱼塘那边,塘里的水满涨,每逢下大雨,水就溢了出来,那些鱼,自然也就跟着流了出来。

今年别说想赚钱了,能留住本就不错了。

现在虽说他们家的确不缺那几个钱了,但是看着这东西浪费,她就心中疼得不得了。

今年这天气,也实在是太异常了,她活了这四十多年了,竟然还是第一次见。

但是杨氏心中也着实担忧,不知道今年雨水这般多,会不会酿成水灾?

她到现在还记得,十二年前,那场大旱,到了年根,别说没有年夜饭,连个窝窝头都没有,一家人差点饿死。莲子也就是那年因为饿的实在是受不了了,一个人出去找吃的,这才出了事,差点丢掉性命。

不过自此之后,莲子这丫头竟然就像是突然开了窍一样,家里的日子也是一日比一日好。

想起这事,杨氏连日阴云的脸上,才露出几分微笑。

灶膛里柴火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没一会儿,午饭便做好了。

杨氏在凉水里浸了一下手,去拾大锅里蒸的白面馒头。

她家如今竟然也吃得上白面馒头了,要是十几年前,可都是想都不敢想。

心中正想着这事,忽然听大门又被推开,随即响起栗子的喊声。

“你这丫头,回来的可真是时候,正好赶上饭点。”杨氏笑着嗔道。

四个丫头,如今只剩豆子还看在她眼前,栗子平日里也常在城里,回来一趟,她自然是欢喜。

“我可不就是掐着手指,算着正好的嘛。”栗子嬉笑说道。

杨氏看着她打着一把油纸伞,提着裙摆进来,又皱眉说道:“怎么这大雨的天里回来了?”

栗子皱眉说道:“别提了,下这么大的雨,我在那边也没啥事,想着家里这边肯定又不行了,我就回来看看,说不定还能给帮上什么忙。”

“你能帮啥忙?”杨氏说道,端着刚从锅里拣出来的热腾腾的馒头,由栗子给她撑着伞,进了堂屋。

豆子和王颂川虽然成了亲,但是她家里杨氏这边也是十几步的距离,豆子如今又有身孕在身,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于是杨氏便没让她单独开火,每日过来吃饭就是了。

“二姐”,栗子喊了一声,“这几日咋样?”

豆子也低头看了一眼隆起的肚子,笑道:“挺好的,没啥事儿。”

说起这事,杨氏也跟着笑道:“你这胎可就安静多了,不跟莲子似的,啥都吃不下,可是折腾坏了。”

栗子也跟着说道:“是啊,当初可没把我给累死。”

她说着这话,突然又皱起眉头,说道:“也不知道她现在如何了,是不是能吃得下东西了。”

这事也正是杨氏担心的,当初得知豆子怀孕的消息,她马上赶了回来,但是豆子这一胎确实出奇的安稳,让她几乎没怎么费心,于是又为莲子担心了起来。

算算日子,她如今也该八个多月了,很快就要生了。

杨氏很想再去看看她如何了,但是一来路途遥远,二来家里这边实在是走不开,所以只得让栗子写信过去问一问。

“行了,咱不用管她了,横竖都有她婆婆在那里照看着呢,没事的。”栗子说道,在桌边坐下,拿起筷子就要开动。

“你大姐如今都两个孩子了,你二姐和莲子这也马上就要生了,就是你,还不出阁。”杨氏一边说着,一边递给她一个馒头。

栗子听她又说起这话,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嘿嘿笑道:“娘,咱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等一过了年,我们就成亲。你就不要再说了好不好?”

话虽是这么说的,但是杨氏每当心里一想起这事,总是忍不住要拿出来说一说,也好提醒提醒栗子,让她别再一拖再拖的。

她今年都十九了,要是再不出阁的话,只怕又要有不少人说道了。

一想起这事,她心中又是不痛快了起来,栗子和虎子,还真是天生的一对。

虎子也算是从小她看着长大的,怎么当初就没发现呢,他在亲事上,竟然也和栗子一样,一点也不着急,只专心地做着自己的生意。如今生意倒是越做越大了,也算是挣下了一份家业,只是这终身大事,为何就不着急呢?

两人倒好,可就是让两家的爹娘急坏了。

这其中自然是有杨氏不知道的渊源,如果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栗子先将虎子给收拾了一通才让他没来催的话,只怕杨氏又要发飙了。

莲子打开信看完之后,脸上的神色越来越凝重。

苏可言见状,忍不住问道:“出了什么事?”

莲子将信递给他,说道:“今年还真是异常呢,家里这一夏天,竟然几乎天天下雨。”

之前栗子写来的信上,就提到了今年雨水特别多,但是莲子一直没怎么上心,以为只是小事罢了。

但是这次的信里,栗子竟然又提到了,让她不得不提起了心。雨水大,鱼塘鼓了好几次,鱼都流出去差不多了,今年想必是没什么收入了。

而地里那边,她事先写了一些法子,让人根据水量的大小来紧急应对。

这几日那边也没来信,莲子也不知道到底如何了。不过想来,应该情况也不太乐观吧。雨水太大,地里的作物只怕都泡烂了根。

她在那边生活了十几年,每到夏天,虽然的确是降雨多一点,但是像今年这般反常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家里竟然一夏天都在下雨?”苏可言合上信,也忍不住皱眉说道。

“是啊,只怕今年的收成,又不大好了。”莲子叹息一声说道。

都是靠老天吃饭的庄稼人,要是风调雨顺的倒还好,就怕哪一年气候不正常了,那起码接下来的一整年,家里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虽然莲子家里如今日子富裕了,不必再怕挨饿,但是这等天灾,也着实是不能忽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来

苏可言见她这焦急的样子,劝说了好几次,毕竟仍然在月子里,可是不敢随意了。

莲子又写了信,让人给送去,心中这才放下了一点。

这几日调养得当,莲子的身子也是一日比一日的好了,孩子在苏夫人的照料下,也长胖了不少。

但是莲子心中依旧担心外面的流言,不知道如今怎么样了。家里的人都闭口不提,不让她知道,只凭她猜测的话,也着实猜不出什么。

且说栗子自从那日回了家之后,就一直在家里住着,并没有回去。大雨小雨接连不断,杨氏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走路。

但是这日,刘家小院里,因为一封信,热闹了起来。

这封信是从京城寄来的,一猜测,就知道是莲子那边的消息。

在一家人的期待下,栗子将信打开。

“呀,咋会这样?”栗子才看了一眼,一声惊呼。

杨氏见她如此,忙问道:“咋了咋了?”

栗子仔细地看看信,又看向杨氏说道:“信上说已经生了。”

杨氏听她如此说,忙拿过来信要看,但是看了一眼,才记起自己不识字。

“不对啊,这才不到九个月。”杨氏说道。

栗子也是摇头,她也不知道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理说的话,她应该是秋天生才对,这才夏天没过,怎么就生了呢?

“信上还咋说了?”杨氏又急忙问道。

要是早产的话,那可当真是凶险无比,杨氏一颗心早就提了起来。

栗子看完之后,也是舒了一口气,说道:“信上说母子平安,生下一个男孩。”

杨氏拍着胸口长舒一口气,说道:“这便好,平安就好。”

但是她心中仍不免担忧,怎么好端端的,突然提前这么多时候生了呢?

“有没有说为啥?”杨氏又迫不及待地问道。

栗子摇头,道:“没有,只说母子平安,无需挂念。”

“只怕是没说罢了。”杨氏默念,早产两个月,哪里会无缘无故?

“看着信是妹夫写的,看来是已经回来了。”栗子又说道。

杨氏点头,她之前就心疼莲子,有了身孕,身边没一个人照看着的,这回都回来了,可算是熬过去了。

不过一想她之前身子虚弱,又是早产了两个月,又不免担心,想去看看,但是这边也实在是脱不开身。

“栗子啊,要不然,你去京城一趟?”杨氏看向栗子说道。

栗子闻言,想了想,回道:“好啊,我这心里也是怪挂念的,正好去看一看。”

杨氏点头,让她去看一看,回个信,要是没什么大事了,她也好放心。

这事说定之后,次日栗子便动身去了京城。

月子已经过了大半,莲子在床上已经躺了快一个月,想起来走走,但是苏夫人就是不让,说她身子亏的厉害,可不敢这么早下地。

这日,苏夫人抱来孩子,莲子和苏可心逗着孩子玩了一会儿,忽然见丫头进来,欢喜地说三姑娘来了。

“她怎么又来了?”莲子口上说着,脸上却笑了起来,心中不免欢喜。

“咋的?嫌我来的频繁了?”栗子一边笑着说道,一边走了进来。

莲子抱着孩子,也不方便起身,并且自家人,自然没那么多礼数,于是说道:“可不是?三天两头的来。”

栗子笑着瞪了她一眼,和苏可心亲亲热热地打了声招呼,便走到莲子的床边坐下。

“看看。”莲子说着,把孩子递给她。

栗子从莲子手里接过孩子,只一掂量,便皱眉说道:“这么轻?”

莲子笑笑,这孩子生出来的时候更轻,这半个多月已经长了不少了。

“你看你这是咋做娘的?”栗子说道,将孩子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见他正醒着,便伸出手指戳戳他柔嫩的小脸,逗他笑。

“你瞧着孩子长得像谁?”苏可心上前笑问道。

栗子闻言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这才说道:“我倒是觉得像他爹。”

莲子听她说这话,皱眉一笑:“怎么都这么说?我辛辛苦苦生下的,怎么就不像我?”

栗子哈哈一笑:“再生一个像你的。”

莲子笑着点头,她的确想再生一个,一定要生个女孩儿,也好满足一下她的愿望。

三人抱着孩子看了一会儿,见小人儿没一会儿便张嘴打了个呵欠,随即眼睛一睁一闭,睡了过去。

栗子将孩子轻轻地放到莲子身边,让他睡得舒服一点。

“起名字了吗?”她问道。

莲子回道:“只先起了个小名,叫团子,大名得让父亲给起。”

栗子听她如此说,噗嗤一声笑:“团子?啥名啊?”

“当初大姐家的宝儿,娘说叫大宝,你说不行,瞧你自己给起的名儿,也不见好到哪里去。”栗子又笑着说道。

说起这事儿,莲子也笑了起来,以前她总想着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但是真的生了之后,希望他健康成长,就成了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愿望。

团子先天不足,生下来瘦小,莲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想让他长得胖胖的,所以就给起了个小名,叫团子。

只是没想到,竟然会惹得栗子一通嘲笑,她自己倒是觉得挺好的。

“妹夫呢?”栗子问道,上回就这么走了,这次她再来,也还没见着。

“上朝去了,还没回来。”莲子回道。

谁料,这话音刚落,莲子又见丫头进了来,说道:“奶奶,老太太来了。”

这下屋里的三人皆是惊讶,老太太,难道是苏老夫人?

“是祖母吗?”苏可心率先问道。

进来的丫头是忍冬,她作为莲子的陪嫁,自然是认得苏老夫人,于是点头说道:“是啊,已经进门了。”

苏可心一声笑:“祖母怎么就来了呢?”

她说着这话,忙提裙跑了出去。

此时,苏老夫人已经由丫头搀扶着,进了二门。接到苏可言写去的信,说是孙媳妇生了个孙子,她就再也待不住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四百九十二章 团聚

苏老夫人见她跑出来迎接,脸上瞬间笑开了,忙一把将她搂进怀里,说道:“你这丫头,离开祖母这么长时候了,八成忘了吧。”

苏可心忙摇头说道:“祖母可不能这样想,我可是每天都想着祖母呢,不想您都睡不着觉的。”

苏老夫人听她如此说,被她这话逗得哈哈大笑,不住地点头说道:“听你这么说啊,那我可就高兴了。”

“祖母,大嫂和小侄儿如今都好多了呢,你快去看看吧。”苏可心急忙拉住苏老夫人,带着她往里走。

苏老夫人连声道好,她此行的目的,可不就是为了看看重孙子和孙媳妇?

进了莲子的院子,栗子走出房门迎接,搀着她进了屋。

“你这丫头也来了?”苏老夫人拉着栗子的手问道。

栗子回道:“这不我也是前脚刚到?”

“那可真是巧呢。”苏老夫人说着,进了屋里。

莲子刚起身,正要下床,却被苏老夫人一把按住,让她在床上好好躺着。

“你现在还在月子里,可是不能大意了。”她说道,在莲子床边的椅子上坐下。

莲子心中欣慰,每一个人都对她这么好,让她倍觉温馨。

“孩子,祖母您看看孩子吧。”莲子说道,就要去抱孩子。

就在这时,屋里一时喧闹,将刚熟睡不久的孩子给吵醒了,一张小嘴,哇哇地哭了起来。

莲子忙将他抱起来,哄了哄,这才停下了哭声,睁开黑溜溜宝石一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四周。

莲子将孩子递到苏老夫人的手中。

苏老夫人小心地将孩子抱在怀中,看着这小小的人儿,一时间竟然有些说不出话,只见眼泪在眼里打转儿。

“祖母您怎么哭了?”苏可心见状问道,“难道孩子不好?”

苏老夫人闻言,假意嗔道:“你这丫头,瞎说的什么?孩子好着哩。”

她说着这话,用自己的脸在团子柔嫩的脸颊上贴了一下。

“真是想不到啊,我老婆子如今也抱上重孙子了,就算是死了也无憾了。”

莲子忙说道:“祖母可莫要说这等丧气话,您身子硬朗着呢,别说重孙子,就是曾孙子也能抱的上。”

苏老夫人闻言一声大笑:“但愿如此吧。”

“可有名字了?”苏老夫人又问道。

“只给起了个小名,叫团子。”莲子说道。

苏老夫人连连点头,说道:“这个名字好啊,希望他快快长,长成个团子就好了。”

莲子闻言,笑着瞥了栗子一眼。她就说吧,团子这个名儿,哪里就不好了?

苏老夫人刚抱着孩子没多久,就听外面丫头进来说苏夫人来了。

苏夫人打帘子进来,先是说道:“栗子姑娘来了啊,之后才向苏老夫人问安。”

“娘您怎么来了呢?路途遥远着哩。”苏夫人说道。

“不远”,苏老夫人说道,看着怀中抱着的团子,“只要一想到马上就能抱重孙子了,再远的路也不远了。”

她说着这话,又是逗了逗怀中的孩子。

“就是太瘦了。”苏老夫人突然皱眉说道,“你们这做娘的,做祖母的,是咋照看孩子的?”

莲子忙笑笑,脸上满是愧疚的神色。

“是是,这全都是我的不是,让莲子受了这么多委屈。”苏夫人说道。

说起这事儿,她心中的确是十分自责,莲子怀孕好几个月之后她才来,没把她照顾好,竟然还因为别的事,让她心中不快。

“娘您可切莫不要这么说,这不怪您的事儿。”莲子说道。

但是苏夫人心中到底不能释怀:“要不是那些事儿,我也不会给你添堵。”苏夫人说道。

这些话儿,她这几天一直藏在心里,没有说出来,直到今天,才算是借着苏老夫人的一声责难,说了出来。

栗子在一旁听着她们说这话,脸上满是迷茫的神色。

苏老夫人此时也是稀里糊涂的。

“你们婆媳两个在说啥?”她问道。

苏夫人叹息一声,说道:“娘,当初就是一个姑娘,因为对可言有恩,又心系于他,本来我们也没当回事的,但是皇上后来竟然要给赐婚。我一时糊涂,就劝可言娶那姑娘进门。”

之后的话,她没有说出来,但是苏老夫人和栗子都已经猜到了。

这事儿本来也不算是什么,在一般人家家里,都是极为正常的。本来苏夫人也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后来见莲子早产,差点死去,她心里就越发地自责了起来。

虽然莲子早产和她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不是那么多的烦心事给她添堵的话,她也不至于提前两个月生产,以至于生下孩子之后,大人孩子都是这样的虚弱。

“我说你可就糊涂了,这种事情,哪里能在那时候拿出来说?”苏老夫人数理道。

苏夫人在一旁点头称是,又看向莲子说道:“是娘不对,你可别再往心里去了。”

莲子摇头,说道:“娘想多了,要是今天不说,我都已经忘记了呢。”

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那就让它过去好了,一切看起来都挺美满的,何必再因为以前的事儿,再闹的大家都不愉快?

前几日,苏可言那边也取得了进展,皇帝也答应撤销赐婚。

其实这其中的渊源,还是在于李淑萱。她如今是彻底想通了,让李墨去求皇帝不要赐婚。

这事儿,李墨便和李淑兰说了,李淑兰见她不愿意,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是到底也无可奈何,于是便说了一通理由,把皇帝给劝服了。

赐婚的提议是撤了,但是李淑萱的亲事,又成了李府最头疼的一件事。

她如今名声可算是全毁了,别想在京城找一个好人家。除非远嫁,说不定,还能好点。但是但凡家中有些势力的人家,又如何会娶她?

苏老夫人又是将苏夫人数理了一通,又突然转而问道:“对了,这姑娘是哪家的姑娘?对言哥儿有什么恩了?”

竟然有姑娘看上了她的孙子?还有这等事儿?

这件事情,要是说起来,那可就话长了。

苏夫人和莲子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面上的神色皆是不太好。

“对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我一走,就发生了这么多事儿?”栗子也问道。

苏夫人叹息一声,这才说道:“是这样的,当初莲子刚有了身孕不久,可言就奉了皇命,去了西北赈灾,那边那时候正好发大水,可言到了那里之后,偏偏遇上了大水,又被那姑娘给救了,才得以活了下来。但是又因为这事儿,凉城那边流言纷飞,京城这边也是这样。”

苏夫人说着这话,抿了抿唇角,又继续说道:“但是那姑娘一直便心系可言,也想进咱家的门,并且她家里也是有一番势力,竟然在皇上面前进言,皇上当做一番美谈,就要给赐婚,这才出了之后的事儿。”

苏老夫人听她说完,才算是明白了。

“这是谁家的姑娘?怎的偏偏那时就在西北了?”苏老夫人又问道。

“是礼部尚书李大人家的。”

苏老夫人点头,这么大的官,难怪说是有一番势力了。

“就是那李淑兰家里?”栗子问道。

莲子点点头。

“哎呦,咋回事?”苏老夫人又不解了,“兰丫头还有个妹妹?”

当初李淑兰在她家里的时候,只说家中只她一个孩子,并未听说过还有一个妹妹。

苏夫人摇摇头,又接着说道:“不是,淑兰进宫了,成了贵妃,但是他父亲曾经在西北的时候,被一个姑娘给救过,心存感激,这才将那孩子给收做义女,就是如今的这个李姑娘。”

苏老夫人这下明白了,点点头,说道:“竟然出了这么多的事儿,你咋就没写信告诉我呢?”

莲子安慰说道:“祖母就不要再忧心了,横竖这些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并且当初就算告诉了祖母,不也是白白让祖母担心吗?”

苏老夫人看向莲子说道:“你这孩子,就是惯会替别人考虑的,要是那时候告诉了我,起码我还能给你做主不是?”

莲子微微一笑,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

毕竟那时候,皇命和圣旨压在那里,她自己都没办法,更别说别人了。

“行了,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那就不说也罢,咱们以后好好的,好好地养身子,好好地生孩子。”苏老夫人又看着怀中的孩子说道。

苏可心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听听祖母说的,难道还想让大嫂生他十个八个的?”

苏老夫人看向她,说道:“多子多福,多生可是没错的。”

她说着这话,又接着说道:“心姐儿你也是,以后可得多生几个”,又转而看向栗子,将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莲子也忍不住失笑,生这么多孩子,不知道会不会吃不消。

不过她也明白,苏府人丁单薄,苏老夫人自然是希望后辈能多一些。这一团聚,将几天之前那些阴云一扫而光,几人欢欢喜喜地说了一会儿话,直到快中午的时候,苏可言才回来。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算

“如今儿子也有了,你可不能光在外面,也得顾着家里。”苏老夫人向苏可言说道。

苏可言点头称是,看了莲子一眼。

莲子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她知道,他的心从来都没离过家里。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午饭,之后苏夫人便去歇午觉。一路颠簸而来,她年纪大了,着实有些吃不消。

吃过饭之后,栗子便在莲子这边,陪着她说会儿话。

“家里那边一直下雨吗?”莲子问道。

栗子点点头,说道:“可不是?一夏天了,咱家的鱼塘都鼓了好几回,鱼全没了,也养不住,就算再放上鱼苗,也流出去了。”

莲子又接着问道:“那地里的庄稼怎么样?”

栗子皱眉说道:“这个我还没去看过,不过这么多水,排都排不出去,只怕根都被泡烂了。”

莲子闻言,心中越发的担忧了起来,这也正是她最担心的。她家鱼塘损失一点就罢了,但是地里如果遭受了损失,那可不是一般的事儿。

她的那五百亩暖棚,如今夏天,是将棚子撤去了的,和其他的地一样露天种植,虽说那地也算是沙地,排水不错,但是再好的地,也挡不住这么个积水法。今年的收入看来是不会景气了,莲子心中想着。

并且让她更担心的,这么多的雨水,会不会酿成灾祸?就像那年那场大旱一样。

那一年,她仿佛觉得还在昨天,饿死了多少人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如果没有那场旱灾的话,莲子也不会死,她也不会穿越至此。

难道,今年,又要经历大涝?

莲子越是想,越是觉得放不下心。

“那这可怎么办?”莲子不由得问道。

栗子摇头,说道:“这天灾人祸的,咱也着实是没办法,老天非要下,咱也没法不让它下不是?”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莲子觉得,还是得赶在灾祸发生之前,做点预防措施,也省的万一真到了那个时候,会措手不及。

“都离家快一年了呢。”莲子叹息一声说道。

栗子一声笑,回道:“还离家一年了呢,这里不就是你的家?”

莲子闻言也笑了起来,对,这里也是她的家,但是她曾经在刘家庄生活了十几年,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早已镌刻进了她的心里,如何能不惦念?

“如果有机会的话,真想再回去呢。”莲子又说道。

栗子看了她一眼,说道:“就算是真想回去,也得等身子好了再说,起码也要出了月子才是。”

莲子虽然如今看上去精神尚佳,但是到底是因为这一胎,身子亏损了,如果再大意了的话,以后势必会落下病根。

“是啊。”莲子点头答应着。

“娘就是不放心你,所以才让我来看一看,要是我这一来,不但没给她带回什么好消息,反而舟车劳顿的,把你给带了回去,只怕娘会骂死我。”栗子瞥了她一眼说道。

莲子理解她的心思,并且说想回去,也只是她的想法罢了,暂时是有了这个打算,不过什么时候能实行,还要再看情况吧。

苏可言如今在京为官,官位也不算小了,身边需要周旋的事情一大堆,离了她也不行。如今只是因为月子里,身子虚,把所有的事情都给推了,要是等身子好了之后,可就不能再这么推了。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对了,二姐情况怎么样了?”莲子问道。

算算日子,豆子有了身孕,也该四个多月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了,会不会也像她当初那样。

豆子是再婚,之前一年都没有生育过,所以她这胎,家里人既是担忧,又是欣喜。

说起豆子,栗子笑道:“二姐好着呢,能吃能睡的,可比你当初好伺候多了,啥事都不需要费心,连孕吐都没吐几天。”

莲子听她说这话,这才放下心来,她现在也算是明白了,孕期能吃得下东西,那就该是最大的幸福了。

“只是,二姐那肚子,着实是大了点。”栗子又说道。

莲子闻言,抬头问道:“怎么了?别再是双胎?”

豆子之前成亲一年都没有怀孕,如果现在要是能一胎生下两个的话,那可就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谁知道呢?咱又不会看,不过要真是的话,娘该高兴坏了。”栗子说道。

莲子一直想要个闺女,但是苏夫人又急迫地想让她生个男孩,她当初就想,如果能生个龙凤胎就好了,两人的愿望就都能满足了。但是事情没能如她所愿,生下了一个男孩。

要是豆子这胎是双胞胎的话,那岂不是说明她也有机会?她隐约记得,生双胞胎,那可是有家族遗传在里面的。

“那二姐夫如今在干啥?”莲子又问道。

“没干啥啊,还是在你那地里待着。”栗子说道。

她说完这话,又接着说道:“不过你可真没看走眼,二姐夫自从去了你那地里之后,里里外外的都是一把好手,现在那边啊,也就他和田园能顶的起事儿了。”

莲子听她说这话,不由得笑了起来,她一直就觉得,王颂川是个精明能干,又肯吃苦的人,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交给他管着,她也放心。

说起那边的事儿,栗子又想了起来,说道:“对了,春杏姐上个月刚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