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莲子点头答应了一声,见这棚子不大,大概只有两亩,里面除了她和这妇人之外,还有年轻些的一男一女在忙活着。
“这是我那儿子和媳妇,正干活呢。”妇人又说道。
她说着,自己也走了过去,加入他们。
莲子自然也跟了过去,但是越往里走,她的心情就越发得沉重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这里的情况很不好。
这二亩地的里,种的多半是小白菜,菠菜这类的绿叶蔬菜,但是那长势,却绝对让人高兴不起来。干巴巴,矮瘦矮瘦的,十足一副生长不良的样子。
“大婶,你们这些菜是啥时候种上的?”莲子走近他们,问道。
那妇人一边干活,一边说道:“今年九月的时候才种上,出倒是出了,但是这长势啊,到底是不如自然月里种上的。”
这倒是自然,毕竟是大冬天的,虽然有暖棚,但是长成的日期,也要比自然月份长上一些。
莲子一边想着,一边向他们走去,走到近前,这才看清他们是在做什么。
“虫子很多吗?”她问道。
这回那年轻些的妇人摇头笑道:“不太多,一天捉一回就行了。”
但是莲子却没有这么乐观,她知道,种这暖棚,最大的障碍,便是虫害。这时候还不是虫害最严重的时候,等到明年开了春,到那时候,只怕不是他们能应付的过来的。更坏的是,这一棚的菜是九月的时候种上的,好巧不巧的,收获的日子正是那个时候。如果稍微收获得晚了几天,只怕会血本无归了。
“我见这一片都是棚子呢,都是在九月种的吗?”莲子又问道。
那年轻的妇人回道:“我们家算是最早的一批了,还有更晚的,十月份十一月种上的都有呢。”
坏了,这下彻底坏了,如果种的早的话,勉勉强强还能够收获一些,但是如果种的晚的话,那必然会全军覆没了。
那年轻些的妇人见莲子面带忧色,向她微微一笑,抬手用袖子擦了擦额上的汗珠,说道:“大姐儿是专门来看这棚子的吗?”
莲子点头,蹲下身,扒开菜丛,用手试了试地上的泥土。
“这地种之前耕过了吗?”莲子又问道。
这回那老妇的儿子回道:“收了麦子就开始建棚子了,没来的及耕,一直等到种之前,才将地犁了犁。”
难怪,这蔬菜会长成这样。
她当时种之前,先将地蓄养了大半年,又深耕翻耕了,这才开始种菜。就算是那样,第一茬蔬菜的长势还不好,更别说连深耕都没有耕的土地了。
“这土壤不好,黏了,重了。”莲子说道。
对于这些蔬菜而言,自然是砂质的土壤最好,像这样又黏又重的,必然是长不好的。
这一家人听莲子这么说,都有些疑惑。
“是啊,可是当时实在是仓促了,要是不种的话,又觉得白瞎了地怪可惜的。”那老妇说道,她心里觉得这大姐儿年纪轻轻的,哪里能真懂得种地之道,只是在夸夸其谈罢了。
莲子点点头,事已至此,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想想办法补救吧。
“大哥,您平时吸烟吗?”莲子问道。
那男人听莲子如此问,一个愣怔,但是随即摇头道:“不常吸。”
不常吸,那也是吸的。在乡下,几乎少有男人不吸旱烟。
“家里应该有烟叶吧?”莲子又问道。
她见那男人点头,于是又道:“拿一斤烟叶,舀十大瓢的水,先泡上一天一夜,然后再用手使劲地搓一搓烟叶,再抓两大把皂角,捣烂了,取汁液搁进泡好的烟叶水里,用大喷壶装了,傍晚的时候喷在菜上。”
这一家人听她如此说,有些莫名其妙了起来,难道这大姐儿不是来看新鲜的,是来教他们怎么种菜的?
但是她一个小姑娘,能知道啥啊?
莲子没有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想了想,又说道:“要是三天之后依然有虫子的话,还照着这个方法再喷一遍。”她说完,念叨着,“两遍应该差不多了。”
当年她的棚子里闹虫灾的时候,也是差点没扛过来,后来经过仔细地摸索,才找到了这个防虫的方法。但是这方法,比之以前用过的农药可差远了,对付这种不太严重的虫害还管用,要是再严重了,那也是没用的了。
“回去就试试吧,应该行。”莲子看着他们三人面上都是惊讶的表情,笑着说道。
这家的暖棚里面,蔬菜种的早,要是好好管理的话,说不定还能收上一些,要是能帮的话,她自然会帮上一些的。
莲子说完这话,忽然发现此时棚子里已经暗了下来,想必是天色不早了,要是再不回去的话,到时候苏可言去喊她吃晚饭,不见了她的踪影,肯定又要着急了。
于是,莲子向他们一笑,道了声别,便转身走了。
“这大姐儿是啥来历?”年轻的妇人看着莲子远去的身影,喃喃问道。
那老妇和男人皆摇头,口中道:“不知道。”
“她刚才说的方子你可记住了?”老妇看向身边的儿子问道。
她刚才只顾着惊讶了,竟然没有将她说的话给记住。
那男人点点头,道:“差不多吧。”老妇这才舒了一口气,看看天色,也说道:“不早了,收工吧,明儿再干。”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同道
冬天天短,黑天也早,虽然莲子只是进去了一小会儿,但是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朦胧了。
那车夫还在刚才分开的那个地方等着,头上戴着大大的棉帽,袖着手,远远地看见莲子来了,急忙起身,从马车上拿出上车的高凳子。
“辛苦老伯了。”莲子笑道,踩着凳子上了马车。
待她坐好之后,和外面坐着的车夫知会了一声,便见这车夫一扬马鞭,马儿开始缓慢地走了起来。
“等等,等等,前面的马车等等。”
走了没几步,莲子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喊道。
“后面好像有人喊呢。”莲子说道。
车夫并没有停车,而是一边赶着马,一边回头望了望。
“好像是有人在后面追,兴许是想搭车的吧。”那车夫说道。
莲子也掀开莲子,果然见马车后面,正追着一个男子。这男子看样子年纪也不小了,让他在寒风中追着,总归是不太好。
于是,莲子便让这车夫停了车。
“要搭车吗?”车夫问道。
那人一个愣怔,他还没说呢,这车夫竟然就问出来了。但是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点了点头,说道:“真是谢谢大哥了。”
“别谢我,我这车被里面的大姐儿包下了,要是谢啊,就谢她吧。”车夫开玩笑似的说道。
那人连连点头答应着,又道:“真是谢谢大姐儿了。”
“您不必客气,外面冷,快进来坐吧。”莲子在里面说道。
那老者闻言,又道声谢,便坐进了马车里。
莲子这才细细地将他打量了一番,只见他五十多岁,身上穿着青色锦衣棉袍,发上用一根乌木簪子束着,面容微黑,两撇胡子倒是让他看起来和蔼了不少。
“这大冷天的,大姐儿这是出来干啥?”这老者看向莲子问道。
见这姑娘身穿一身茄紫色家常袄裙,外面罩着大红色羽缎斗篷,虽然看起来小门小户的,但也绝不是那种贫寒人家的女孩。外面天寒地冻,她一个人出来是作甚?
莲子见这老者面善,于是说道:“我本不是京城人士,偶见这暖棚新奇,便过来看上一看。”
“是吗?”那老者捋须笑道。
莲子正不解,又听他道:“这么说来,咱们还是同道中人了。”
“真的?”莲子面上惊喜一片。
她见这老者点头,又说道:“原来老伯也对这暖棚感兴趣。”
老者再次点头,随即伸出一只手,将马车上的帘子微微撩开。
莲子发现,他的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只是,这是要遭罪啊。”他叹息一声说道。
外面坐着赶车的老伯,听他这么说,不解地问道:“我瞧着这暖棚好的很哩,哪里就能遭了罪?”
“老伯,这暖棚只是现在看着好,但是实际上,隐患很多。”莲子接着他的话说道。
那老者闻言,面带惊讶地看向莲子:“大姐儿也能看得出来?”
莲子笑着点头:“现在看起来,只是长势有些不足罢了,好像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一来这片土地并不适合蔬菜生长,二来,这暖棚里的环境,极易发生虫害。到明年春天的时候,那些还没收获的,只怕——”莲子说到这里,顿了片刻,看了对面坐着的那老者一眼,这才将没说出的话说完,“只怕会血本无归了。”
那老者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认真地看着她。等到她说完了,这才点了点头。
“可真是如此?”那赶车的车夫问道。
老者“嗯”了一身,又听他问道:“可有防治的方法?”
这回,莲子和那老者不约而同地摇头,一个说“不容易”,一个说“不好说”。
“大姐儿是如何看出来的?”那老者看向莲子问道。
见她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本应娇生惯养,不曾干过农活的,她如何会知道这其中的深意?
莲子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来和他解释,于是只得回道:“我自小看过不少农学方面的书,对这庄稼之事,也算是了解一些。”
那老者将信将疑,看上一眼就能预料到这暖棚里的菜今后的命运,这可远远不是看上几本书就能做到的。
“老伯是如何看出来的呢?”莲子又问道。
见这老者虽不是衣着华贵,但隐隐的,也能透出几分富贵的迹象,难道这是朝廷里专司农事的官员?
如果真是的话,莲子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他一番。当初建这暖棚的时候,他为什么不阻止?就算当初不明白,没看出来,现在可看出来了吧,为什么还不阻止?
那老者笑道:“老夫对这农事颇为感兴趣,倒是自己学了不少。”
莲子点头,看来对庄稼感兴趣的,还真不是只有她一个。
“那老伯和我,可真算是同道中人了。”莲子不由得笑道。
二人一路上又将这暖棚的事探讨了一番,但是,一直到分别的时候,还是没想出办法来。
“还是再把您往前送送吧。”莲子说道。
但是那老者却摆手,笑道:“不必了,离这里已经很近了,我几步就可以过去了。已经白搭了大姐儿一路的车了,哪里还能再让送到门口?”
莲子闻言,料想他可能也是有些不方便的地方,于是笑道:“那好吧,您路上小心着点儿。”
那老者答应一声,扬长而去。
莲子看着他的身影,嘴角的微笑迟迟不散。
这么多年来,这还是她第一次遇到与她志同道合的人。一路畅谈,相谈甚欢,莲子对他的学识,深深的折服。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莲子给那车夫付了车钱,便急匆匆地回了驿馆。
“少爷,您披上件厚衣裳再去吧,外面冷。”苏可言的小厮卢坤在后面说道。
而苏可言道了一声“不必了”,只穿着薄薄的夹棉袍子,便急匆匆地要出去。
“干嘛去啊?”莲子迎面过来,急忙拉住他说道。苏可言心里正着急着,本要甩开她的,但是看清了眼前的人之后,又一个转身,不再搭理她。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三十三章 错了
苏可言只是默默地吃饭,并不搭理她。
莲子知道自己没告诉他就私自出去,确实是她的不对,但是她也是不想耽误他嘛。
一直到吃完饭,苏可言都没有和她说一句话。
吃完之后,苏可言叫来了小二收拾,而莲子只坐在床沿上看着。
等到小二关门出去了,苏可言也不再多留,转身要离去。
莲子见他竟然要走,没来由的突然躁动了起来,仿佛是没经过大脑一般,抓起床上的枕头就向他砸过去。
苏可言正要拉开门,忽然手上一颤,被一重物砸中了后背。
他回头看了莲子一眼,不理会,继续走。
“你就一辈子不和我说话?”莲子喊道。
真是受不了了,大不了骂她一顿得了,这么一直不搭理,算啥事吗?
苏可言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他只静静地看着她,也不说话。
莲子被他这么看着,突然心里就软了下来。这里的枕头硬,她竟然就这么砸了过去,要是砸出个事来,那可不得了。
而苏可言看着她,看着她因为生气微微嘟起的小嘴,圆瞪的眼睛,心中有些无奈。
当推开门,见床上没有她的身影的那一刻,他只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只有嗡嗡的声响。
不见了,她不见了。
她初次来这里,人生地不熟,要是走丢了该怎么办?要是遇到坏人该怎么办?
……
那一刻,苏可言心里闪过无数种不好的情况。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理清了思路,她睡前本来说要去城郊的,但是却突然改口要休息,料想,一定是出去了。
但是,她一个小姑娘,从没出过远门,那也不行。
于是,他急忙地喊小厮套马车,就要出城去。
谁料,还没出驿馆的大门,就见莲子回来了。
那一刻,他高悬的心总算是平稳落地,见到她平安的那一刻,他只想一辈子守护着她,再也不让她独自离开。
但是随即,他竟然又别扭了起来。
她竟敢一个人溜出去,要真是出了什么事,她让他怎么办?
所以,他决定,不理她,也算是给她个教训。
只是,从她回来到现在,也只不过半个时辰罢了,他竟然快坚持不下去了。尤其是看到她那倔强中带着委屈的样子,无论如何也再忍不下心来。
“我错了。”
正当苏可言想让她不要闹了,赶快休息的时候,忽然听到莲子说道。
但是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这是认错的语气吗?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莲子说完之后,看着他,看了好一会儿,似乎是发觉这样的确不太好,于是低下头说道:“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这回语气软了下来,不像刚才那样理直气壮。
她说着这话,走到苏可言面前,拉着他的衣袖,摇了摇,又道:“我不该一个人偷偷地溜出去,让你担心,我保证,下次不会了。”
“你还想有下次?”苏可言说道。
他说着这话,带着几分无奈的笑。
莲子见他说话了,也笑了,知道没事了,顿时放下了心。
“没有,绝对没有了。”她坚定地说道。
“嗯,没有就好。”苏可言淡淡地说道
“那你不生气了?”莲子俏皮地问道。
苏可言皱眉:“你哪里见我生气了?”
呵,竟然还会耍赖。莲子收了脸上的笑,一片迷茫的样子:“难道刚才生气的不是你?难道是我?”
苏可言看着她这副样子,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莲子也跟着笑了起来,她就知道,他只是在装罢了,其实心里早就不生气了。
“我怕我再气下去,这衣裳可就保不住了。”苏可言笑道。
莲子顺着他的眼光看下去,看到了自己紧紧攥着他衣袖的手。石青色的锦缎衣袍,已经被她攥得皱皱巴巴不成样子。
莲子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忙松开了手,看着那团褶皱,又忍不住给他顺了顺。
“你不知道当时没见着你,我有多担心,生怕你出了什么事。”苏可言忽然一片严肃地说道。
莲子看着他,明亮的眼睛里依稀还能看到那时的担忧。
“嗯,我知道错了。”莲子低头说道,“害你担心了。”
看着她这样,苏可言忍不住将她抱在怀里,柔声说道:“没事就好。”
莲子顺从地依偎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特有的清爽气息,只觉得十足的安心。不由得,她也伸出双臂,环在他的腰上。
“情况怎么样啊?”过了会儿,苏可言问道。
莲子松开环在他腰上的手臂,从他怀里出来,摇摇头说道:“不怎么样,有的还能救,但是大多数都是没救了的。”
苏可言也跟着面色沉重了起来。
忽然他又听莲子高兴地说道:“不过我在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伯,竟然和我一样,也热爱农事呢。我们畅谈了一路,感觉特别畅快。”
总算是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莲子的脸上露出愉悦的光彩。
“什么样的老伯?”苏可言问道。
“这个谁知道啊,他也没说,反正京城多的就是奇怪的人。”莲子说道。
苏可言也不再问,看到她这么高兴,他也由衷地跟着高兴。
“对了,你准备的如何了?”莲子又看向苏可言问道。
苏可言面上凝重了起来,说道:“明儿就去徐先生的府上拜见。”
莲子见他面上不对劲,又问道:“有困难?”
苏可言犹豫了一瞬,这才点了点头。
这个徐先生当真是个怪人,曾做过太子太傅,也教导过多位皇子,算的上一代名师大儒。但是自从前些年太子和三皇子激烈相争以来,他便辞官在家,专门做起了教书的事情。
并且,这位徐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闲不住,爱出游,时常的不在京城。因此,他招收的学生,每年也只十几个。
但是,每回殿试之前,想要拜在他门下,求他教导的考生不计其数。这回,听说他出游回来了,中了贡士的考生们,自然又行动了起来。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三十四章 拜师
卢坤看着徐府门前停着的七八辆马车,说道。
他们赶了个大早,就是为了赶在别人头里来拜访徐先生。只是没想到,他们早,还有人更早。
苏可言从马车中下来,走到了徐府门前。
“就让我见见先生吧,我都来好几回了。”有一考生的模样的人央求道。
门口站着一个中年仆从,正拦着这些人。但是他并没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反是笑呵呵地说道:“真是不方便,我家老爷如今不在府里,多有不便,还请各位见谅。”
“劳烦大叔通融一下,我们也是求学心切,就让我们见一下先生吧。”又一个考生说道,将一个红漆小盒子塞到那中年仆从的手中。
然而,那人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将东西推回,笑道:“我家老爷真的不在,还请各位见谅。”
“看样子不容易呢。”卢坤又说道。
苏可言也点了点头,他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他会试考的并不是十分拔尖,要想拜入这徐先生的门下,只怕是有点困难。
但是既然来了,他也不能就这么放弃了不是?于是,他也走了过去。
“大叔,这是我的拜帖,还请您代为转交。”苏可言笑道,客客气气地将一张拜帖送到那中年仆从面前。
他看了一眼,犹豫了一瞬,这才接过来,说道:“我收下了,等老爷回来,我一定转交。”
苏可言又道了一声谢,转身走了。
周围其他的人见此情景,也忙拿出了自己的拜帖,争着抢着塞到那人的手里。
那人收了拜帖之后,便进门去了,随之,朱漆大门被关上。
而前来拜见的学子,还是不死心,依然在门口等着。
苏可言上了车,向卢坤道了一声“走了”。
卢坤答应一声,一边回头看着门前的景象,一边也跟着上了车。
“少爷,万一那人不给交到徐先生手上那可咋办?”卢坤心里满满的不放心。
苏可言说道:“无妨,我见这徐府的人都是一副谦谦有礼的样子,想必是在徐先生的熏陶下,断然不会做出那等言而无信之事。”
卢坤想了想,这才点点头。刚才有人给那仆从好处,但是他却悄悄地拒绝了,可见不是个黑心的。
但是苏可言的心中还是十分忧心,虽然递了拜帖,但是徐先生毕竟只收十几人,他又不是十分拔尖的,要是让他看上,想必是十分难的。
回到驿馆之后,苏可言先去看了看莲子,见她正在房间里写着一些管理暖棚的方法。
“咋样啊?”莲子问道。
苏可言微笑说道:“已经递了拜帖了,之后就……就先这样吧。”
之后就是等消息,要是那徐先生选中了他,想必是会来通知的。要是没有通知的话,应该就是没选中了。
“不用担心,我相信那徐先生一定会选你的”,莲子笑道,“要是不选的话,那可就说明这先生也忒没眼光了。”
苏可言听她说着这话,心里暖洋洋的,面上也笑了起来。
“好了,你不用陪我,快去忙你自己的吧。”莲子又笑道。
耽误他太长的时间,她心里也觉的怪着急的。
苏可言见她一个人在这里安安静静的,心想反正他就在隔壁,一旦有个什么动静,也能最快地过来,便点了点头,回了自己房间。
莲子心里也是满满的愁,那大片大片即将作废的暖棚,又该怎么办?她都想了一上午了,奈何还是没有想出办法。
为今之计,只有先写个防虫的方子,先传下去,对于那些还能挽救的,能救一点是一点。
苏可言在房间里看书,一边看书,一边注意听着隔壁的动静,一个下午,全都是安安静静的,好像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
但是苏可言终归还是不放心,放下书,揉了揉眼睛,去了隔壁。
推门进去,见莲子竟然伏在桌旁睡着了,手中的笔也掉在地上。
苏可言捡起她这支特制的笔,给她放在旁边。
小时候教她写字的时候,虽然学的不慢,但是她总说这笔不好使,于是自己动手,拔了根鹅毛,削了尖,削了毛,又拿宣纸绕着毛管裹了一层又一层,之后用尖蘸着墨来写字。
苏可言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的,不过她觉得好,那就用便是了。
他仔细地看了看她,见她眼底有青色的痕迹,料想一定是最近为暖棚的事伤神,没有睡好。因此,苏可言从床上拿了一条毯子,轻轻地给她盖上。
见她睡得如此沉,苏可言嘴边泛起了笑意。又看了一会儿,他这才转身,打算接着回去看书。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的走廊里传来一阵脚步声,虽然不大,但是苏可言仍然能清晰地听见。
起初他并没有十分在意,料想应该就是行走的客人,也可能是前来服务的小二。但是后来他却发现,脚步声好像就停在了隔壁,也就是他住的房间。
他正要出去,便听隔壁传来一阵敲门声。
看来,还真是找他的呢。
苏可言这才疾步走到门前,拉开房门,往那边看了一眼。
见正站在他房门前的,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厮模样的人,正在敲着门。
“你是找我吗?”苏可言问道。
那小厮闻言,面上有些疑惑,抬头看了一眼门上的门牌编号,发现并没有错,又看了苏可言一眼,说道:“我找住在这间房的苏可言苏公子。”
苏可言点点头:“我是。”
说着这话,他离开了莲子的房间,并且将门给关紧了,省的外面的声音将她给吵醒。
那小厮见要找的人出来了,忙向他走过去,说道:“苏公子,我们家老爷让您跟我去一趟。”
苏可言一个愣怔,他在这京城并没有认识的人,哪个老爷?
“贵府家主是?”苏可言问道。
那小厮一笑:“城东徐府。”苏可言并不是没有想到是徐先生让人来找他,只是后来想了想,还是不太确定。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三十五章 出乎
见那小厮点头,他便又推门进了莲子的房间。
“啥事啊?”莲子迷蒙着睡眼,看向他问道。
“吵醒你了。”苏可言说道,“徐府来人了,说是徐先生让我去一趟,你自己留在房间里,不要出去乱跑。”
莲子闻言,瞬间清醒了大半,一脸兴奋地道:“真的啊?我就说嘛,这徐先生要是不选你的话,那就是他忒没眼光了。”
苏可言但笑不语,又叮嘱了莲子一遍,见她点头答应了,这才走出去,跟着那徐府的小厮走了。
莲子看到那小厮走之前,笑着看了她一眼。
真是莫名其妙,她有啥好看的?
苏可言跟着那小厮一路前去,一直到了徐府的大门前。但是他们并没有走正门,而是从侧门进去的。
苏可言理解,一般不是十分重要的客人来访,这大门都是不开的,他们家也是如此。
跟着那小厮,进了门之后,又左拐右拐的,绕过一个九曲回廊,再穿过一个月洞门,便进了一个大院子。
这徐府建的倒是不错,听说还是当年先皇在世的时候,亲自找了能工巧匠来修缮的,可见对这徐先生的重视。
后来,先帝驾崩,三皇子即位,一来徐先生本来也是三皇子的恩师,二来新帝依然重文轻武,所以对这徐先生,更是关照了起来。虽然他不在朝堂,却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虽然他没有官阶,但是京城文武百官,少有不给他面子的。
只要拜入他门下,只要有他保举,那么殿试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因此,每年才会有无数的考生挤破了头想要拜他为师。
只是,这徐先生的个性着实是刁钻。
苏可言也感觉很奇怪,为何他就偏偏选中了他?
站在这院门口,苏可言特意抬头看了看,只见上面挂着一块黑漆匾额,上书“青松遒劲”四个苍劲有力的朱漆大字。
进了门,才发现这个院子虽然大,但是房间却不多,只有东西两间厢房,并中间一个正房。
苏可言跟着小厮,直接进了那正房,在地上摆着的一溜椅子上坐了。
“苏公子先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知老爷。”那小厮说道。
苏可言点头,见那小厮出了门,随即有丫头上了香茶。
这房间看起来不像是卧房,倒像是待客厅一样,正前方的壁上挂着一幅百竹图,左右各有一行诗题字,下面安置着一张红木雕花高脚几,旁侧放着两把搭着暗红绣百福图的椅搭。
看样子,这徐先生倒好似不像是让他来拜师的,倒像是请他来做客的一样。
苏可言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正当他疑惑间,忽然听门外传来喊声。
“贤侄,贤侄。”
喊我吗?苏可言自问,但是听声音,好熟悉的感觉。
他忍不住起身,回头一看,就见一个身穿青色衣袍的老者大步进了屋。
“哈哈,贤侄,果真是你。”那老者进来,一拍苏可言的肩膀,爽声笑道。
这人,不是,上回进京路上救过的那个被蛇咬了的老者吗?
苏可言记性很好,不会记错。当时他一直喊这老者作先生,也没问他姓甚名谁,自然是不知道他的底细。
“难道先生就是来这里探亲的?”苏可言突然问道。
老者闻言面上一僵,但是立马笑道:“当日情急,隐瞒之处还望贤侄见谅。”
苏可言看着他点了点头,又梳理了一遍,这才清楚。这老者就是那日他救下的人,并且,这人就是让万千学子敬仰,桃李满天下的徐之行徐先生。
只是,事情来的太突然,太出乎意料。
在他眼中,这徐先生应该是一副极致儒雅的样子,而不是……
他倒并不是认为这老者不儒雅,只是实在是很难将他与那个大名鼎鼎的徐之行联系在一起。
不过,他的学识,他的渊博,却是让苏可言深深折服的。
“学生有礼了。”苏可言一弯身,向徐先生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徐先生立马将他扶了起来,说道:“我看到了你的拜帖,还以为是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