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佳偶穿成-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对二表哥更是周到,没吃几口菜呢就敬碗酒给他喝,面上显得特别热情,不喝还不行。二表哥后来也看出来了,李宏业这是故意想把他灌醉,他也不是光挨打不还手的,也开始敬酒给李宏业。两人这么一来二往的敬着敬着就都醉了,却都不肯罢休,一定要喝个高下才行,还说谁先认输谁就不是男人!旁边的人谁也劝不住,这两人是杠上了,必须喝倒下一个才行!

要说李宏业可比二表哥小了四五岁呢,可他在郡上当差的时候,和那些同事啊工匠民夫啊经常坐在一块喝酒,小小年纪就练出了一副好酒量,所以喝到现在头脑还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干吗,就是舌头大了,嘴里却不消停,还嚷着:“二……二……二表哥,今……今天……我……我不把你……你喝趴下,我……我……我李……李姓倒着写!”二表哥本来就被李宏业先灌了不少,这会儿喝了那么多实在是受不住了,身子一歪就往地上倒,被他大哥给抱着了,然后他爹也过来两人把他抬上了马车,他像一滩烂泥似的窝在车上一动不动了。高氏嘴上埋怨了两句李宏业不分场合的闹酒,又替他给大兄弟和弟媳妇道了歉,说李宏业年轻不懂事让他们见谅,然后赶紧招呼着自家的人都上了马车,在李德福、王氏的相送下离开了,李宏业还坚持着让二弟扶着去送他们,谁也劝不动,等他们人都走了才一下歪在了李宏才身上,睡过去了。

王氏见了不免唠叨起来:“这是做什么呢?好好的酒席非要闹酒做什么,有你这样当爹的吗?净让亲戚朋友看笑话!宏才宏运,把你大哥抬回家去,泡壶浓茶给他灌上一杯再让他睡觉,然后赶紧回来收拾东西!”老二老四答应了一声,抬着他们大哥回家去了。院子里现在是一片狼藉,得赶紧收拾了,要不天黑可就看不清了,先给几个帮忙的人各封了一份大礼把他们送走,王氏和李宏丽拿着礼单去清点今天客人送的东西了,李德福先收拾了桌凳,把邻居家的两套还回去,然后开始清洗碗盘筷勺,等老二老四回来让他们去收拾没用完的菜、馒头还有吃剩的那些饭菜,归置到一块自家人再吃一两顿,要是有多的还会给邻里街坊送一些,总比扔了或者放坏了要强。把吃剩的饭菜送出去也是这里办事的习俗,被送的人家不但不生气还会很高兴,知道这是主家心里有自己才会给自己送的。

一直忙乎到天黑,东西才差不多收拾完,凑合着吃了些剩饭剩菜,又单给段月娥做了她吃的饭,王氏才让三个孩子回家睡觉了。她和李德福今晚就留下来,这一院子的东西呢,可得有人看着才行,明天把租来的桌凳碗筷套个牛车还回去,把收的礼品和剩下的东西都拿回家,就不用人在这儿专门看着了。李书玉今天一天装乖巧扮婴儿也累坏了,早早进入了梦乡,只有段月娥眉头紧皱,一夜没睡安稳。

第十章 爹娘吵架了

第二天上午又是一个忙碌的上午,把院子里的东西全部收拾清理了,该还的还,该送的送,该拿回家的拿回家,该留下的留下,把王氏他们忙的够呛。不过看着礼单上满登登的东西王氏脸上的笑容也不少:最多的是鸡蛋红糖,然后是各种杂面,白面和布料其次,最少的是小孩衣服和钱财,毕竟李德福、王氏交好的亲戚朋友和他们家的情况也差不多,东西能拿出来,钱财或贵重东西就很少能拿出来了。这里面还是有几份厚礼的,不过都是段月娥娘家的人送的,王氏再想要也不会贪儿媳妇娘家给的东西,反正这些东西也是给自己儿子的不是吗?

说起儿子,王氏都不知道李宏业啥时候酒量那么好了,喝了那么多有一两斤了吧;酒品也不错,醉倒就睡,睡了一夜也没发酒疯也没吐得满地都是,就那么安静的躺着睡觉,让人很省心。今天一大早照样醒了过来,除了头还有些晕乎乎的别的后遗症倒没有,跑屋里看了看娘子和闺女又被王氏赶回去躺着了。直到吃中饭时才算酒醒了,问他为啥喝那么多还和人家拼酒也不说原因,匆匆吃了一碗特意做给他的稀饭又回自己的家了,脸色说不上好看。

进了自己的院子,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了,看上去倒有些空荡荡的,昨日的欢声笑语、热闹喧哗犹似在耳边。李宏业深深地吸了口气,给自己鼓了鼓劲,就进屋了。段月娥正陪着孩子玩耍,一夜不见神色有些倦怠,不知道昨天是不是累着了。和娘子打了声招呼,抱了抱闺女,李宏业就努力地张了几次嘴却总是发不出声音,心里又急又燥偏偏不知怎么开口,就在屋里转起圈来,没了往日的痴缠和胡闹。段月娥从他进屋就看出他的不一样了,心里不由的一沉,脸也绷了起来,最后实在被他转的头晕就先开口了:“你有啥事就直说吧,别在这转圈了,你不晕我都晕了。”“我……你……”了半天李宏业还是说不出口,最后狠了狠心,张嘴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你和二表哥啥关系?怎么你都嫁给我给我生闺女了他还念念不忘的?”

“我和二表哥啥关系?如果我说我们就是一般的表兄妹关系你信吗?”段月娥从昨天知道他们两人拼酒就知道李宏业可能看出什么了,否则不会这么不分场合的胡闹,但没想到他憋了半天张嘴就是这样一句伤她心的话,怀疑她和二表哥有啥不正当的关系,心里的火气也上来了,本想好好给他说清楚的也不想说了。“一般的表兄妹关系?傻子才信呢!我又不是没看到,他偷看着你时的那种眼神,肯定对你有啥想法,你们以前是不是好过?”李宏业也没想到一直以来都是温柔贤惠的娘子态度居然这么强硬,心底对娘子的那些柔情不由得暂时消失了,开始口没遮拦起来,心里想啥就问啥,不带一点委婉的。

“李宏业!”段月娥更气了,开始喊起了李宏业的名字,“你没凭没据的不能诬赖好人!”

“我怎么没凭据?昨天一到咱家你二表哥就阴阳怪气的,故意问我当差挣钱够养家不?这不就是说我养不起你吗?后来又串通他妹子把窗户打开在外面偷看你,被我抓个正着,这可是假的吗?我这刚问你们是啥关系你就跟我急,不是心虚是啥?我问问你们以前有没有好过又怎么了?难道你做过的事还不敢承认吗?现在你竟然喊我的名字,连官人也不叫,是不是你眼里根本就没有我?”李宏业的话一句比一句更伤段月娥的心,她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官人会这样对待自己,眼泪一串串地往下淌,止也止不住,浑身更是气得发抖,嘴唇都发白了。

其实李宏业说完这些话心里就后悔了,自己的娘子自从嫁给自己有没有真心对待自己他还是能感受出来的,即使自己的娘亲那样对待她她也没有想过离开自己,默默忍受着一直等到自己回来,这样的好娘子真的不多,自己怎么就说出这些混账话了呢?想说几句软话又抹不开面子,场面一时僵住了。

李书玉从头到尾见证了爹娘吵架的过程,本来觉得没啥的,不就是自己的娘太有魅力了吗,连成了亲生了孩子也没能让那个二表哥断了念想,不过这不是她娘的错啊!她娘又怎么能管住别人咋想的。后来事情严重化了,是她小看了她爹的醋劲,或者说小看了古代男子的醋劲,连妻子婚前的事情也在意的很,不能容忍有人觊觎自己的妻子,哪怕自己的妻子并没有任何的不规矩!哎呀,娘啊娘,你别光顾着生气,有啥就赶紧说吧,早点澄清误会别把误会越闹越大了!爹啊爹,你的醋劲也太大了吧?什么昏话都敢往外冒,你不怕我娘气急了不跟你过了直接找那个二表哥去?你们俩都快点冷静冷静吧!不行!为了家庭和睦我得出手了!李书玉做起了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拼命张大嘴巴然后开始“哇——哇——哇哇——”声音听上去凄厉极了!

孩子的哭声最能牵动当娘的心,段月娥慌忙抱起李书玉,也顾不上擦擦满脸的泪水,双手抱着她不停地晃悠嘴里还哄着:“哦,书玉乖,书玉不哭,娘在这儿呢,不哭不哭啊!”李宏业听见闺女那凄厉的哭声也是慌了神,忙跑到床边去看,还问:“她咋哭起来了?刚才不还好好的吗?是不是饿了,你快喂她啊!”那神情急得他要是能给孩子喂奶他就亲自上阵了!段月娥抬起头,一脸泪水残痕,冷冷地看着他说:“我给孩子喂奶,你出去!”见到娘子脸上的坚持,他只得一步三回头地出去了。

十一章 三婶来劝和

李书玉的本意只是把刚才僵硬的场面搅和一下,让爹娘能从生气愤怒中清醒清醒,可不是嚷饿,可她这对爹娘完全曲解了她的意思,她只好拼命地摇摆自己的小脑袋,拒绝娘亲给自己喂奶。段月娥喂了半天见闺女就是不张嘴,脑袋还一直动来动去的,知道闺女不饿也就不勉强了,放下撩起的衣服,刚想拿手绢把脸上的泪痕给擦擦,可又想起了李宏业刚才那些扎心窝的话,那泪水是越擦越多,最后趴在枕头上嘤嘤地哭了起来。李书玉没招了,咋办?又不能说话安慰娘亲,否则还不把她娘吓死啊!也不能再哭了,要不然她娘肯定抱着她一块哭,那情景凄惨得就跟被她爹遗弃似的,还是不要了!让她娘哭会儿自己想通了就好了。

走到院门口,李宏业听了一会儿,闺女是不哭了,可能吃饱了吧,这闺女还是挺省心的,饿了尿了拉了就哭,只要把她喂饱了收拾干净了她就乖乖的,要么睡觉要么安静的呆着,不给爹娘多添一点麻烦,真是个讨人喜欢的闺女!可还有哭声传出来,是闺女她娘在哭,看这事闹得,没把事情问清楚反而伤了娘子的心,你怎么这么浑啊!李宏业不由得责怪起自己来。

这时从院门口走过一个人,李宏业看着像是给段月娥接生的刘三婶,记得自己刚回来娘子就嘱咐过自己要把接生礼给三婶送去并好好谢谢三婶的,是自己一直没顾上,昨天办酒席去请她才知道她回娘家好几天了,一直不在家。今天既然看见她了就把钱给她吧,免得老欠着娘子心里也不舒服。李宏业赶紧喊住她:“三婶,你等等!我有话同你说!”接生婆刘三婶心里着急啊,好几天不着家了,也不知道家里成啥样儿了,几个孩子能吃上饱饭不,孩子他爹前两天咳嗽好了没,正急着往家赶呢,忽然听见有人在后面喊自己。她只得转回身,一看是李宏业,就笑着说:“是宏业大侄子啊!你有啥事赶紧说,我着急回家看你三叔和弟弟们呢!”

李宏业把她请到了院子里,拉把椅子让她坐下,然后很正式地给她鞠了一躬,向她道谢:“三婶,我是特意向你道谢的。我听娘子说了,那一夜要不是你一直照看着她和我闺女,可能她都没力气了,我闺女也可能活不成。这么大的恩德我现在才给你道谢真是惭愧啊!还请三婶原谅我不懂事吧!“说完又从钱袋里掏出一小块碎银子,双手拿着递给刘三婶:“这是给您的接生礼,您就拿着吧,这么晚才补上本就是我们不好意思,您就不要推脱了。”刘三婶没想到李宏业拿给自己的是银子,平常人家给几十个铜板也有的,不过家境好点的人家如果生了男娃也会多给自己一点碎银子;又想到李宏业现在在郡上当差,是有俸禄的人,这点碎银子应该看不在眼里,那自己就收下吧,反正也是自己应得的不是吗?

她就笑着接过了那块碎银子,不好拿了钱就走,顺便聊了几句,问起月娥怎样了却看见李宏业一脸的沮丧,又隐隐听见屋里有低低的哭声,心里就明白过来了,这是小夫妻闹别扭吵架了。看在接生礼丰厚的份上,又加上月娥本就是个好媳妇让人心疼,刘三婶就义不容辞地当起了家庭矛盾调解员:“大侄子,你别怪三婶多嘴,这月娥吧自从嫁到你家就没犯过啥错,对你爹娘和弟弟妹妹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家里地里的活从没偷懒过,你娘咋对她的你应该也听说了,她对外人抱怨过没?和你娘闹过没?都没有!就冲这些事,村里的人说起月娥来没一个不夸她贤惠懂事的,你能摊上个这么好的娘子咋不好好珍惜还和她置气呢?”李宏业张嘴想给自己辩解几句,又被刘三婶下面的话给岔过去了,只得耐心聆听她的教导。

刘三婶继续当女人生孩子做月子之事的讲解员:“再说,月娥现在还坐着月子呢,更得小心照顾。女人生孩子不容易,都说是到鬼门关转了一圈,福大命大的才能转回来,那福薄命短的可就回不来了,所以你们当男人的,对自己的娘子尤其是生过孩子的娘子一定要加倍心疼才行!女人生完孩子身子亏损得厉害,要坐月子把身子养回来,这坐月子一个月不能吹风,不能受凉,也不能生气发火,更不能伤心流泪,要不然她自己身子养不好,孩子吃了她的奶也会不好,到时再看病抓药的大小都受罪。”说完这些她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李宏业:“你记着,不管月娥有没有做错什么,你都不能在月子里给她气受,不然以后她身子养不好,再想生个男娃就难了,知道吗?”

李宏业不知道女人坐月子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和重要,连忙向刘三婶道谢并保证不会再和娘子生气,把劝解工作做完急着回家的刘三婶给恭恭敬敬地送出了院子,看到她走远了才转过身回了院子,进了屋,准备给娘子道歉,把娘子的心先给哄回来,不过那事也得问清楚了,不然他心里不舒服睡觉也不安生,只是要讲究点说话方式,不能再直来直去的了。

十二章 又是离别时

李宏业进屋后真心诚意地给娘子道了歉,又抱着她说了半天好话才把娘子哄得不哭了,娘子也就把事情告诉他了。其实说出来也没啥,就是二表哥和她年龄相当,她娘和她舅舅就想来个亲上加亲,是她爹不同意,毕竟段智仁是行医的,懂得近亲的人成婚会对孩子不太好,所以就委婉拒绝了,借口是自己只有一个小儿子,大闺女嫁到外村了,二闺女就想留到身边,嫁给一个村的将来好照应自己的兄弟。对上门提亲的外村的人也只能都用同一个借口婉拒了,而当时上门提亲的一个村里的人也没几个,李宏业还是年龄最小的,但她爹看着李宏业是家里的老大,对爹娘孝顺对弟妹照顾就相中了他,再看他的面相也像是个有福的就把二闺女定给了他。

虽说段月娥当时对自己爹爹的选择也不是没有怨言,毕竟丈夫要比自己小三岁呢,但她毕竟是传统道德教育出来的女子,也没有想过反抗什么的,就安安份份地准备出嫁的东西,和娘亲学些嫁入婆家后的规矩。只是二表哥似乎知道她娘想亲上加亲的想法,就趁着相互走亲戚时托他妹妹问过段月娥的意思,还想约她出去谈谈,被她拒绝了,后来又托他妹妹送过几回东西给段月娥,段月娥都坚决不接受,他也就慢慢消停了。只是他后来娶的妻子不是很合心意,而又听说段月娥在婆家的日子过得也不如意,才又勾起了对段月娥的想法吧。

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李宏业心里的疙瘩也消除了,知道自己这次实在是冤枉娘子了,就再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不会无故猜疑她,不会怀疑她对自己的忠贞,自己以后也会对她加倍好的。经此一事,两人的感情又进了一步,感觉心和心之间贴得更紧密了。

只是好景不长,眨眼李宏业的假期就快到头了,离别的日子一日比一日接近,让两人心里都充满了离愁别绪,正是感情如胶似漆的时候怎堪长久的离别呢?每日里腻在一处有说不完的话,他嘱咐她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子别太劳累了,重活累活就交给自己的弟妹们去干,自己已经和他们交代过了,也和娘亲王氏谈过了希望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对她善待一些,一个人带着闺女要是觉得累就让三妹帮忙带带孩子,实在不行去麻烦岳母也成,别强撑着累坏了自己,他知道了可是会很心疼的;她也嘱咐他在外面当差要少喝些酒,不要动不动就和人拼酒,一个人在外面喝醉了可没人照顾他,年轻的时候要好好保重身体,饿了吃饭,天凉加衣,有啥头疼脑热的及时看病吃药,别不当回事,要不等老了就该有很多毛病了,要和同事处好关系,该大方的时候一定不要小气,银钱是小事,做人要厚道,啥事别强出头,也别和人打嘴仗,凡事忍让一些,吃亏是福,自己把自己照顾好别让家里人担心,她和闺女会好好的等他回来……

走之前李宏业去了岳父家一趟,关心地询问了岳父双腿的情况,说等到再回郡上就帮他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有用的医方或偏方,要是能寻到就托人捎回来让他试试,总之自己会尽力的;还说在郡上看到有人腿脚不方便坐着一种带轮子的椅子,想去哪里让别人推着或自己推动车轮子都行,很适合岳父这样的人用,他回去就问问这种椅子哪里有卖的,到时给他买一辆,再回家探亲时给他带回来,他以后活动就方便多了。他的这番话让段智仁极为开怀,连连声称这个女婿没选错,是个懂得照顾人的,还告诫说那些事情能办到就办,办不到也不要勉强,别因此误了自己正经的差事。岳母高氏知道他又要离开,很是替闺女伤心了一回,但孩子太小也不适合长途跋涉的跟着去,只能作罢了,就嘱咐了他路上小心,当差用心,注意身体,多给家里写信。

出发的日子定在了段月娥出月子的第二天,临走的前夜,李宏业不顾娘子的反对,坚持把宝贝闺女送到了王氏身边,要娘亲帮着照看一晚,吃完晚饭就火烧火燎般的回自己家去了。禁欲了快一年的时间,马上又是长时间的离别,他可没心思把最后一晚的时间浪费掉,更不能让娘子分心去照顾闺女,现在他才是最需要照顾的对象呢!简单地洗刷一番,李宏业终于抱着羞得脸红到不敢抬头的娘子滚到了梦寐已久的床上,急切地脱光了两人身上的衣服钻进了被窝里,开始了极尽缠绵的恩爱。段月娥那带着奶香的丰润滑腻的身子让李宏业沉沦了一次又一次,带着娘子攀入到那无比愉悦的境界里纵情享受……

第二天,离别的时刻终于还是不顾他们的留恋到来了,李宏业坐上早已套好的牛车,二弟李宏才扬起鞭子甩了出去,牛车就慢慢走起来,看着那抹丰润的身影抱着一个小小的人儿渐渐远离自己的视线,李宏业的眼睛模糊起来:娘子,闺女,等我回来!……

车子走到张家镇,李宏业租了去陈留县的马车,把自己的行囊装上就和二弟告辞了。到了县城,因为感念震鸣镖局的大少爷张世杰上次的帮助,特意准备了些礼品上门拜访,得知他添了个大胖小子,取名张绍英,说起那孩子出生的时辰,竟只比自己闺女早了一刻,让二人都觉得稀奇,这两孩子竟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得呢!由此二人更觉有缘,彼此也就更亲近起来,李宏业的这趟返回之旅又搭上了震鸣镖局走镖的顺风车,一路平平安安地回到了祥符郡,开始了自己一个人在外当差的生活。

十三章 美味榆钱饭

寒来暑往,春秋更替,一晃三年多过去了。

又是春日,乍暖还寒,风儿已经变得柔和,吹绿了大地,吹青了山川,吹化了河流,也吹开了一树树的榆钱儿。

李书玉穿着冬日里常穿的厚棉袄,蹲在自己家的大门口,两眼直勾勾地望着院墙外两棵高大的榆树上一丛丛一簇簇开得极其灿烂的榆钱儿,口水禁不住想往下流。她想起现代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每当榆钱儿盛开的时候妈妈都会摘下很多的榆钱儿做榆钱儿馍、蒸榆钱儿菜、凉拌榆钱儿、煮榆钱儿粥、包榆钱儿饺子和包子……哎呀,那味道鲜美的可是让她永远也忘不了!不知道在这个时代,人们又是怎么吃榆钱儿的?

她转过头,看见自己的娘亲正弯腰往猪栏里倒猪食,两头小猪仔争先恐后的窜到食槽边大口大口地吞咽着食物,细细的尾巴打着卷儿还一摇一摇的,甚是可爱。“娘,我想吃榆钱儿!”李书玉站起身子,跑到娘亲身边抱着娘亲的腿撒娇。“你这孩子,嘴巴咋恁馋呢!”段月娥放下手里端着的木盆,双手在腰里系着的围裙上擦了擦,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李书玉的额头,“门口的榆树那么高,我可够不着树上的榆钱儿,再说我也爬不上去,怎么给你弄榆钱儿吃啊?”

“我要吃嘛!我要吃嘛!”李书玉见娘亲端起木盆准备回屋,视自己的撒娇为无物,眼珠一转开始想怎么才能打动娘亲。这时一个小人儿从屋里跑出来,刚叫了一声“娘”就被李书玉拽到自己身边,往娘亲面前一推:“弟弟也想吃榆钱儿,娘你就应了吧。”“你弟弟什么时候说想吃榆钱儿了?是你嘴巴馋还赖到你弟弟头上,你就这么当姐姐吗?”段月娥又笑又气地教训起女儿来。“弟弟就是想吃嘛。不信,你听我问问他怎么说。”李书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她把弟弟的身子转回来面对着自己,然后甜甜地说:“书文,我的好弟弟,你是不是想吃榆钱儿啊?”“是!”小人儿还不是很懂姐姐说的话是啥意思就大声地回答了。“娘,你看!弟弟说他想吃榆钱儿了!”李书玉高兴地向娘亲证明自己刚才的话是真的。

“你这个小人精儿!你弟弟现在还听不懂话呢,就知道说‘是’、‘不是’,以为我不知道呢吧!”段月娥又伸出手指点了一下女儿的额头,“别人不都夸你聪明吗?那今天我就考考你。你要是能想出来办法弄下榆钱儿,中午我就给你做榆钱儿馍吃,咋样?”“那——好吧!”李书玉撇撇嘴,又赶紧问了一句,“我想出办法你去弄也行吧?”“也行!不过你自己不能爬树,不能踩凳子知道吗?要是摔着了我可不给做!”段月娥也赶紧说明条件。“知道了!”李书玉一边答应着一边迈动小腿跑进屋里,翻找起东西来。不一会儿,她拿出来一把割麦子用的镰刀和一条草绳,又到墙角堆着的当做柴火用的木棍树枝里挑出了一根比较粗的一米多长的木棍,然后把这些东西放到娘亲面前,说:“娘你把镰刀绑到木棍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榆钱儿了!”段月娥抱起女儿,在她肉嘟嘟的小脸上狠亲了一口:“我闺女真聪明!”

段月娥麻利地绑好了镰刀,拿起木棍来到榆树底下,要李书玉到屋子里拿来一个柳条编的篮子,才举起木棍用上面的镰刀割掉开满榆钱儿的枝条,一边割着还一边嘱咐着李书玉小心点儿别把榆钱儿都碰掉了。小人儿李书文也乐呵呵地跑来帮忙捡榆钱儿,只是他不去抓掉在地上的枝条,光去抓枝条上的榆钱儿,结果把榆钱儿都抓掉了,地上散落的到处都是嫩绿的榆钱儿。李书玉赶紧把这个破坏者抱到一边去,塞给他一根枝条随他怎么抓,自己则赶紧去捡娘亲割下来的榆钱儿枝。等差不多捡了一篮子段月娥才停下来,帮忙把没捡完的枝条都捡起来,地上散落的榆钱儿也拿扫帚扫到一处,用簸箕搓起来把土簸掉,准备等会儿倒到猪栏里,让猪也尝尝鲜。

回到院子里,段月娥打了一大盆清水,把枝条上的榆钱儿捋到水盆里,淘洗干净放到一个筛子里晾着,然后进屋拿面盆装面去了。这边一个馋猫已经开始抓着湿漉漉的榆钱儿往嘴里塞着吃了,嚼得津津有味,引诱的另一个小人儿也学起来。等段月娥端着半盆玉米面出来的时候,看见一对儿女已经把筛子里的榆钱儿吃了一小半,赶紧把他们赶走,把剩下的榆钱儿倒在面盆里,加水揉了起来,揉成黄黄绿绿的面团然后又分成一个个的小面团,左手握着面团右手大拇指顶在面团中间往边上按,其余几根手指转着面团,不一会儿一个黄绿相间的窝窝头就做好了。李书玉目不转睛地盯着娘亲的手,看着一个个窝窝头在娘亲的手中制作出来,速度快动作又好看,真是赏心悦目啊!

窝窝头都做好,段月娥刷了锅添上水,点着了灶火,等水烧开放上竹篦铺上打湿的馏布,再把窝窝头一个个地放上去盖上锅盖,大火开始蒸起来。榆钱儿馍的香味渐渐地从锅里跑出来,引诱的李书玉眼巴巴地看着锅,嘴里一直吧嗒着往下咽口水,多少年没吃了,想死你了,榆钱儿馍!

十四章 藏私又偏心

等榆钱儿馍出了锅,李书玉就迫不及待地拿根筷子扎了一个,然后跑到桌子旁一边吹热气一边小口小口地咬着,那模样让段月娥笑骂她“馋嘴猫”,不过见闺女还没馋得下手去抓滚烫的榆钱儿馍就知道闺女即便嘴馋也是有分寸的,心里才有些安慰。要不养个光知道馋嘴啥后果都不顾的傻闺女,她这辈子可要愁死了!

端出一小碗自家腌制的咸菜和早上的剩菜,又往大锅里抓了两把玉米面搅成了玉米糊糊盛了两碗出来,一家三口就开始吃起午饭了。李书玉吃完一个榆钱儿馍还觉得不解馋又抓了一个吃起来,这会儿榆钱儿馍已经不烫了,抓在手里正适合大口大口地吃,不过这会儿她的小肚子已经装的差不多了,再吃了半个就吃不下了,好不容易喝完了玉米糊糊就撑得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她娘少不得又取笑她一番,连弟弟李书文也跟着凑热闹,做鬼脸羞得她脸蛋发热,哎,为了榆钱儿馍,她聪明可爱招人稀罕的美好形象可是全毁了!以后还不得被她娘和弟弟笑一辈子啊!

段月娥自己吃完饭又开始给儿子喂玉米糊糊,怕他自己喝不到嘴里还弄脏了棉袄,顺便吩咐闺女:“你吃的撑了也不能不动弹,去,拿六个榆钱儿馍送到你祖爷爷家,让他们也尝尝!”李书玉只得勉强站起身子,拿个馍筐抓了六个榆钱儿馍又盖上一块布,端起来往村子南边的祖爷爷家去了。刚走到祖爷爷家门口,瞧见她三姑李宏丽正从堂屋出来,看见她没打招呼反而转身回了屋里,手忙脚乱地把什么东西收拾了起来进了里屋。等她一边喊着“祖爷爷,祖婆婆,我家今个做了榆钱儿馍,娘让我端几个过来给你们尝尝”一边走进院子时,她祖婆婆王氏才从堂屋出来,上前接住了馍筐,嘴上还说:“又不是啥稀罕东西,你家做了自己吃不就得了,你娘还巴巴地让你送来?”李书玉一哽,得,送东西没落好倒落埋怨了!

走到屋里,李书玉看见桌子脚那儿掉着一些果儿渣,桌上倒是收拾的干干净净了,三姑刚才光顾着收拾桌上忘了桌下面了。对此李书玉心里很清楚,现在过完年也没多久,有些好吃的点心、果儿没吃完祖婆婆肯定就藏起来了,趁着没人和闺女偷着吃呗,自己这会儿过来哪会给自己好脸色?虽说自己也嘴馋,可人家不乐意给自己也没那么厚的脸皮去张嘴要,大不了以后等爹爹回来了再给自己买来吃就是了!只是见不得祖婆婆娘俩背人偷吃的行为,以后还是离她们远远的吧,眼不见,心不烦。

王氏把馍筐放在桌子上,掀开看了看,就回身找了自家的馍筐过来把还热乎的榆钱儿馍放进去,又把空馍筐递给李书玉:“这馍筐给你,别忘了带回家。你在这儿玩会不?你祖爷爷和你四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