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鸾奇谈[修订版]-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仲明无奈道:“我只是来看看你。回雯国之前,听说了你的过往,觉得你也是个可怜人,但倘若不回头是岸,青鸾城也只好秉公处置了。”
  往下,便没有别的话要说,苏仲明转身就走,而牢房内,却再一次传来了冷冷笑声。在他身后,一个凄厉的声音叫道:“我没有错!我从来都没有犯错!哈哈哈哈哈哈……”
  离开香玄筑,在香玄筑的入口,苏仲明遇上了易烨青,忙快步迎上,笑问:“阿青!什么时候来的?”
  易烨青答道:“我在这里已经恭候主公多时了。”
  苏仲明听罢,不由道:“这时何必呢?我办完事情会去找你。”
  易烨青告知:“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启程回雯国。”
  苏仲明继续移步:“那现在就出发吧!早点回去,也好早点把家里的事办了。”
  青鸾城知他二人要前往雯国,便留下一艘海船,他二人至码头,便径直登船,顺风直往雯国码头。
  三个时辰之后,船很是平安地抵达雯国最大的码头,他二人下船,便从驿站租了马匹,赶回了惊鸿都,至惊鸿都时,已是入夜时分。
  苏仲明沐浴过后,便像往常那样去往太后寝宫,与施朝晶聊了好半会儿后,才报着襁褓中的李祯返回自个儿的寝宫,然而,只刚走到了舜华门,从前方漫步过来一个高大的男子,身披裘衣腰挂长剑,全然不像是宫廷侍卫。
  苏仲明愣了愣,忙快步往前走,从男子的身侧很快地经过了,想这样若无其事地返回自个儿的寝宫。
  陡然,一个叫唤声从身后传来:“仲明……”
  苏仲明不回头,决定铁石心肠,继续快步走,但襁褓里的李祯发出了笑声,从襁褓里伸出了小手,大概是认出了熟悉的声音,很是欢喜。
  他一见,忙将李祯的小手塞回襁褓,稍稍抱紧,继续加快步伐。
  “我回来弥补你,难道也不行?”背后一个洪亮的声音,击破了静夜。
  苏仲明咬紧牙关,没有停步,一直赶往寝宫,到了寝宫才回头,发现身后除了几个侍者和宫娥以后,再无别的人,便安然地步入了寝宫。
  当把李祯放于榻上时,李祯却是呜呜地哭了起来,握紧两个小拳头。
  苏仲明安慰道:“祯儿乖,别哭别哭。”
  但越是哄,襁褓中的李祯越是哭得厉害,还曾了曾小腿,苏仲明不由发愁,只得将李祯报起,递与宫娥,几个宫娥轮番着又报又哄了好一会儿,仍是没有奏效,苏仲明愁上加愁,原来想今夜陪孩子睡,可眼下,怕是会被孩子吵得无法安心入睡。
  宫娥提议将孩子送回太后寝宫,苏仲明无奈,便又报着孩子,返回了太后寝宫。
  此时,施朝晶正由宫娥梳理头发,准备就寝,听闻苏仲明返回,不由觉得奇怪,披着过肩长发便出到外室,问道:“什么事情又让你折回来了?”
  苏仲明道:“帮我看看,是什么原因,他哭得这么厉害?”
  施朝晶忙接过襁褓中的李祯,见他满脸泪花,两只圆瞪瞪的乌目还在溢出泪花,不禁心疼万分,一面轻拍一面轻哄,但李祯仍是‘呜呜呜’地哭。
  过了一会儿,李祯总算是安静下来了,渐渐地睡去了,殿上诸位皆安了心。
  施朝晶轻轻将李祯转交给嬷嬷,让嬷嬷将李祯轻轻放入摇篮,随即才问苏仲明:“你报他回去时不都好好的,怎么在路上就哭起来了?”
  苏仲明微微低头,坦白:“我回去的时候,遇到了李旋,祯儿一见他就笑了,但我没有理会他,执意回寝宫,到了寝宫,祯儿就哭了……”
  施朝晶微微吃惊道:“怎么?儿婿回来了?!”|
  苏仲明抬头愣愕:“母后不知他今日回来?他没有来向母后请安?!”
  施朝晶摇摇头,才道:“若非你告诉哀家,哀家也不晓得他回来。”顿了顿,回头瞥了一眼摇篮,猜道,“怕是见到了思念的亲人,想让人陪一陪,偏偏你不肯,这才哭的吧?”
  苏仲明无奈道:“他这个时候回来认错,又有何用?”
  施朝晶叹了叹,劝道:“你看,他也没伤到你什么,也没害你什么,既然回来认错,就好好和睦吧,都是一家人了,闹得不欢喜,这多不光彩。”
  苏仲明现下六神无主,只敷衍道:“我困了,先回去睡了。”话落,便转身按原路返回。路上,他心道:李旋会去哪里?明明回来了,却没有给太后请安?也没有追到我的寝宫,这大晚上,他能跑去哪里?
  一路上,他思考着这个问题,到了寝宫也是如此,躺在榻上也是如此,思考着思考着,大概是因为几日奔波累坏了身,突然一闭眼就睡过去了。
  梦里是数不清的繁花在风中摇曳,竟无一片花瓣飘落,金光闪烁,甚是晃眼,陡然间,一个身影逼近,妖魔似的五指,扯破了这个悠然的梦境,苏仲明也从梦中惊醒过来,一睁眼,还没来得及川口气,便见自己的床沿静坐着一个人。
  余惊未定,苏仲明慌忙脱口:“你!你来干什么!滚!给我滚!”
  李旋平静地看着他片刻,只抬起一只手,轻轻拭了一拭他的额头,只问道:“你做了噩梦了?”
  苏仲明愣了愣,忙推开那一只手,质问道:“你回来干什么?那时候,我说过了,雯国不欢迎你!”
  李旋把手收回,答道:“我知道你和慕容家小公子一起策划沙了寇欣的事了。”
  苏仲明脱口解释:“我不是为你而做的!只是我看不惯他那样奴役那么多人!还觊觎别国的貌美女子!”
  李旋道:“不管怎样,你终究是救了韶乐国。现下,我已经将王室复苏,重整了朝纲,过些年,昔日的韶乐国又能够回来。”
  苏仲明淡淡道:“那我只能说恭喜了,以后我治理我的雯国,你治理你的韶乐国。”
  李旋脱口:“仲明。我不要求你以王后的身份出现在韶乐国祭典上,最起码,你能够原谅我当时的冲动!”
  苏仲明交叉双臂在胸前,如是淡淡:“你让我怎么原谅你?”
  李旋信誓旦旦道:“我不伤害梅儿便是。”
  苏仲明微微冷嘲:“她已是雯国的公主!你即使想也没资格!”
  李旋听他的口气,知道他并未有半分原谅之意,不由抖露出半分慌张,忙问:“你究竟要我怎么做才肯原谅我那时的冲动?”
  苏仲明仔细思忖了一番,定下了决定,答道:“想来,咱们之间,几乎是我在身下,但倘若今晚你来市寝,由我在上面,也许还能挽回一部分的感情。”
  李旋愣了愣,随即轻轻扬起唇角,又微微低头,从怀里莫出一只小锦囊,打开锦囊,往手心一倾,落下两枚金指环,皆刻着镂空鸳鸯,不同的是鸳鸯中心的刻字,一个是‘旋’字,另一个是‘明’字。
  李旋将刻着‘旋’字的指环聂起,再拿起苏仲明的另一只手,边说边替他戴上:“我答应你便是。”
  苏仲明轻哼了一声,凑近一看被戴上的指环,却是不满:“丑死了!还不如那一枚玉做的好看!”
  李旋答道:“你聂碎后扔掉的那一枚,已经无法修复,我只好命人打了新的一对,想着,如果你又扔掉的话,万花丛中,只要有日光便能找到。”
  苏仲明可不管什么以金代玉的意图,只提醒道:“今晚你若不来市寝,就别再来求我!千万要记得!我要在今夜,做上位!”
  李旋无奈地应了一声‘好’,便将苏仲明揽到淮里,温柔庸报了好一会儿。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傍晚去散步
  但是比平时去得晚了
  一堆人挤在一条道上奔跑而过
  留下一大片二氧化碳…
  有氧运动瞬间变厌氧运动…
  为了健康,只快走了一圈就回家了(黑线…)
  做运动还是别去人太多的地方比较好


第222章 第222话
  这一日,上元贺香搀扶着天陵,离开了广陵国的山坳,举家乘船至葛云国,而葛云国最大的码头,早已被官兵包围,官兵身前,也站满了儒士。
  海船靠岸,上元贺香搀扶着天陵刚刚着陆,那些儒士那些官兵,即刻跪地伏拜,齐声叫了声‘恭迎储君归来’。声音浩荡,传入天陵两耳,虽是看不见眼前风景,但这声音令天陵甚是喜悦,扬起了笑容。
  天云不知宫廷发生了变故,仍在宫里玩耍,藤球从他手中滚落,他追着球跑,球撞上了一双脚便停下了,天云愣了愣,忙抬起头。
  天陵弯下腰,捡起藤球,启唇道:“王兄可以陪你一起玩儿么?”
  天云笑道:“当然可以!”忽然稍稍迟疑,“可是王兄,蒙着眼睛能看得见球?”
  天陵含笑答道:“可以用耳朵听!还有,你王嫂也会帮我捡球的。”
  天云伸长脖子探了探天陵的身后,见到了一位陌生的温婉女子,便对天陵说:“王兄,你有王嫂了,那我以后就可以在后宫里玩了?”
  天陵伸出手,凭空一莫,正好莫到天云的脑袋瓜儿,回话道:“爱玩是本性,但切记不要忘了功课。”话落,便把藤球还给天云。
  听着风声,天陵又不由喃喃一句:“回来真好。”
  上元贺香移步上前,提醒道:“好好洗风尘,过几日,咱们还要上瞻鸾塔。”
  天陵轻轻点了点头。
  莲幂独自抱臂背倚着柱子,很是孤寂,为了护住天陵,而失去了上暮丰社报仇的时机,如今黄延已被青鸾城带走,他连刺上一剑的机会也失去了。上元贺香唯一能弥补他的是,让他独揽侍卫统领一职,亲率锦衣卫。
  转眼间,又到了夜晚,李旋沐浴后,如约步入苏仲明的寝宫,见苏仲明在榻上盘腿坐着、一只手还托着腮,便启唇道:“你等我多久了?”
  苏仲明答道:“今夜,我是上位,当然要等你了。”
  李旋解下外袍挂上木架,便爬上榻,躺好了便催道:“我已经做好准备了,你来吧。”
  苏仲明瞧了瞧,不由纳闷:“怎么这次你做下位,却是一副舍生取义的样子?”
  李旋答道:“只是今晚的目的比较明确,你快别啰嗦了,以免错过良辰。”
  苏仲明便闭上嘴,解下外袍,松开依襟,鸭在李旋身上,喜悦淹没了一切理智,四瓣紧贴,相儒以氵末,蜜夜投递,十纸紧扣。
  平日里李旋如何对自己做的钱戏,苏仲明都一五一十地照做了,上半申几乎稳过一遍,认真地添了好几遍凶前的小华骨,又紧紧庸报深稳了好几回,曾经几夫相琴的经验,令他二人不久便双双坠入玉海,申体紧贴,边稳边曾动起来。
  过了钱戏,开了幽闷,便是热油爆炒的时机,苏仲明将玉祝慢慢叹入狭长的幽径,亢愤之中快获无比,御榻也摇动起来,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混合着川息声与申银声。
  一个时辰的体力耗损,苏仲明筋疲力尽,川着粗气,却仍有些意犹未尽,心里还想要再试一回,然而夜已深,只能拥着枕边人,静下来入梦。
  三日后,贺舞葵进宫,欲送苏仲明前往瞻鸾塔,苏仲明与李旋一道而来,怀里却抱着裹在襁褓中的李祯。
  贺舞葵见了,微愣:“今日启程去瞻鸾塔,实为大事,陛下何故带着小太子?”
  苏仲明无奈地道出实情:“今早,太后忽然患了风寒,卧榻不起,可是祯儿也没有奶妈,只交给嬷嬷照顾,我怕祯儿会哭闹,只好带过来了。”
  贺舞葵道:“无妨,到了瞻鸾塔,再命人好生照看便是。”
  苏仲明点了点头。
  三人便启程,乘马车至码头,又换乘海船出海,往东行,至一座方圆五里的小岛,而青鸾城所在的方圆九十里的海岛,正屹立于这小岛的北方,因距离遥远而尚且无法以肉眼看到青鸾城的所在。
  小岛之上,除了原本葱葱荣荣的草木,便只是一座屹立不动的高塔。
  船靠岸时,苏仲明走出船舱,第一眼便看到岸边泊着几艘海船,显然其他人早已抵达,他便立刻与同行而来的李旋、贺舞葵一齐上岸。
  一步步登上塔顶,渐渐逼近议事厅,陡然间,从石阶的尽头奔下来两道身影,扑至苏仲明面前,苏仲明定睛一看,才知是许久不见的叶双双与霏儿。
  那女子二人捧手作揖,含笑脱口:“恭迎城主!”
  苏仲明启唇:“又是你们两个,总没见你们分开过呢……”
  霏儿答道:“那是因为我和双双姐,就像是一株双生花!”
  话落,襁褓里的李祯忽然咿咿呀呀地叫了起来,一副高兴的样子,霏儿与叶双双这才注意到这小家伙的存在,不由伸长颈项,好奇地瞧了瞧。
  霏儿不由又启唇:“城主,这孩子……”
  苏仲明答道:“是我儿子呢,叫李祯。不过,他好像对这里很好奇。”
  叶双双脱口:“好可爱!”
  至议事厅门外,立于门外的侍者恭敬道:“恭迎城主、韶乐王。”
  苏仲明回头瞧了瞧霏儿与叶双双,便将怀里的李祯轻轻交到叶双双手中,并嘱咐:“小心看好,不可以让他着凉,不可以弄哭他!”
  叶双双答应一声:“是!”霏儿尾随着点了点头。
  苏仲明随李旋迈步入了议事厅,圆桌前,几乎坐满人,苏仲明含笑相迎:“诸位,今日再度相逢,别来无恙。”
  黄渊王萍宣答话,问道:“哥哥近日可过得好?”
  苏仲明入座,坦然:“嗯,过得挺好。”
  上元贺香不由插嘴:“破镜重圆了,自然是过得好了。”
  苏仲明闻声望去,见上元贺香有些傲然的脸庞,怪不好意思地含笑。
  广陵王柳缨荷启唇:“先日讨伐暮丰社,能成功擒拿掌门人,真是可喜可贺!”
  苏仲明客气道:“这其中也有诸位的功劳!”仔细扫过桌前所有脸庞,只见当中唯有二人不问不语,亦也是十分面生,便好奇道:“那三位是……?”
  诸位国主回头,目光落在面无表情的两男一女身上。那女子约三十出头,端庄而秀丽,亦也稳重。女子身侧的男子亦也是三十岁有余,蓄着些许胡须,看起来中肯文雅,女子对面的另外一位男子却略微年轻,但却是一副很有干练的样子。
  既然被问起,那女子便答道:“本不想打扰雯王与诸位的雅兴,但既然问起,自当坦白身份——我乃是无双国的王。”
  苏仲明怔了怔,却是更甚好奇:“无双国的王,难道不是东斌?我记得我曾到过无双国,也见过东斌,还记得他的胳膊被坎断了……”说着,忍不住偷偷瞥了瞥上元贺香。
  当年,坎断东斌的胳膊的人,正是上元贺香,正是她用皂疏双刀麻利坎断的。
  那女子并不知上元贺香是始作俑者,只坦然相告:“正是。那时宫里发生了大事,也死了人,事情传遍全国,弄得满城风雨,后来东斌也因伤口而染病,不治身亡。从那时起,王后便不再是王后,继位为王,重整朝廷。”
  苏仲明了然,只道:“原来如此!”目光,随即落在陌生男子身上。
  那男子忙启唇:“我乃是励国的王。”
  苏仲明不由道:“励王啊……?说起来,我也曾经去过励国,可是被那紫七香害苦了啊,皆因你那宠妃而起!”
  励王满脸歉意,说道:“我只一心想救宁孙,不想她父亲如此老间巨华,不过幸而宁孙没有大碍,那时牵扯雯王入了这浑水,愧疚万分。”
  苏仲明大方道:“昔日之事,虽然不堪回首,不过如今我人很平安,便不追究。”想了一想,忙补充,“对了,你可知你的宠妃还有个姐姐?”
  励王答道:“知是知道,但听说早已失踪。”
  苏仲明告知:“并没有失踪!多年前,嫁给了雁归岛慕容家的当家人,是当家夫人呢!儿子也是个英俊的少年郎!兴许雁归岛有治你那位宠妃的办法。”
  励王闻言,忙感激道:“多谢雯王告知!待这次大会结束,我便派人造访雁归岛!”
  苏仲明微微一笑,再看第二位陌生男子,猜测到了他的身份,启唇道:“莫非你是……兰丹王?”
  兰丹王回话:“雯王好眼力!前几日,收到雯王的邀请函,只可惜国事繁忙,无暇前去,辜负了雯王的一番好意,不知回函可是看了?”
  苏仲明答道:“回函,我早已过目。若有下次,还望兰丹王赏脸。”
  兰丹王客气道:“若无国事缠身,定当会去。”
  话音刚落,忽然从外面飘进来几个身影,正是青鸾城的几位长老,在圆桌前的后方的几张高背椅子上坐下了。
  迎庆先启唇:“十二国国主皆已亲临瞻鸾塔,便是考虑与青鸾城签下契约之事,待过目契约,是否签下契约,诸位可自由而定,但青鸾城只盼诸位能一致签定。”
  炎琰立起身,至圆桌前,将一张空白折子展开,摆在桌案上,随即,执笔启唇:“若诸位无异议,我便将当年定下的事宜原原本本写于新契约上。”
  诸位国主互相对望一眼,以静默表示无异议。
  炎琰便开始落笔于空白的纸张上。
  苏仲明想着这份契约即使是重新定立也不过是暂时的枷锁,有过毁坏的经历,也难以保证不会再有第二次的毁坏,一纸契约远不如一个集中十二国王权的王朝,若是建立王朝,由诸位推选王朝储君,天下便能安定太平几百年。
  他欲与诸位国主商议此事,但见炎琰笔尖即将点在白纸之上,忙脱口:“等一下!”
  炎琰搁笔,问道:“城主有何意见?可以说出来商讨。”
  话已经说出口,便不能再犹豫,苏仲明只能单刀直入,答道:“我认为,一份契约,比不上天下归一。”
  诸位国主闻言,吃了一惊,广陵王柳缨荷先问:“何谓‘天下归一’?”
  苏仲明干脆道:“就是将现下所有的国,统一为一个王朝!一个大王朝!”随即解释,“当今十二国,诸位国主皆有一样的玉望,谁都无法预料自己或后代子孙会不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与盟国反目成仇,两国交战、三国交战已不是第一次,劳民伤财,受苦的终究是百姓,倘若天下归一,那么即便有人反目成仇,也仅是个人恩怨,伤不到百姓。”
  吐罗国国主佐木海雅回话道:“雯王说的倒是好,但是一个王朝,也总得有人当王,若是明君,倒也好,若不是明君,岂不是拿咱们的王权为非作歹?再者,咱们将王权交出来,可怎么过日子,可怎么对得起祖祖辈辈?”
  黄渊王萍宣接话,对苏仲明说:“哥,你这个提议太过牵强啊。你问问你自己,也能办得到么?”
  广陵王柳缨荷也憋不住道:“吐罗国的可汗说得对!你这提议啊,太牵强了。”
  苏仲明回话道:“我知道你们不会同意,你们先听我说——若统一为一个王朝,就要定立一个王权制度,这个制度会让君王制约着咱们,咱们也能制约着君王,互相制约,谁都不能拥权自用!而上有君王,咱们便是郡王,咱们国便成郡国。”
  诸位国主静默下来,陷入了顾虑之中,唯有葛云国王后上元贺香启唇,轻笑道:“看来,你是要把青鸾城与诸位国君的关系建立成国会了?”
  苏仲明答道:“师姐一击即中!不错,我就是有这样的想法。”
  兰丹王不由启唇:“看来葛云国王后也知这个‘天下归一’的结果,不知这结果是好,还是不好?”
  上元贺香坦白:“君王有权,郡王也有权,十二个人,制约一人,就像一把秤子,如果这样的制度一直维持,那么,就是一把平衡的秤子。”
  桃夏王毓佳启唇:“照你这样说,这个什么‘天下归一’还挺好咯?”
  坐于他身侧的王筠清思考一番后,回话道:“吾克制尔,尔又克制吾,吾与尔又皆有实权,似乎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有所收获……”
  苏仲明接话道:“正是如此!而且,十二国皆有不同,若归一,通商便无阻碍,各国的农耕之术、纺织之术等,都能互补缺漏,实乃幸事!”
  萍宣想了一想,笑道:“还有一点!咱们熟人之间,开个宴会吃吃喝喝喝、说说笑笑也很方便呢!”
  真倒是大实话,但正是如此,加上苏仲明的一番细说,众人晓得天下归一的好处,于是放下了顾忌,开始重新考虑。
  无双王缓缓启唇:“我倒是在意,天下归一后,这君王,从何选起?谁来当这大一统的君王?”
  只凭这一句话,便将众人的所思所想引诱了过去。
  苏仲明答道:“担当这样的君王,不是我,也不是诸位,而是以外的别人,如此,君王才能受制于诸位郡王,郡王也能受制于君王。”
  陡然间,一个啼哭声传来,打断了苏仲明的话,苏仲明不由发闷起来,忙离座,至叶双双面前,怪罪道:“我不是说过,要好好照顾的么……”接过孩子,哄了哄。
  叶双双忙道明清白:“我一直好好哄着他,但不知何故,忽然哭了。”
  苏仲明便不由斜眼瞥了瞥霏儿。
  心知被怀疑,霏儿忙解释:“不是我不是我!刚才还好好和我玩着呢……”
  苏仲明寻不到缘由,无法兴师问罪,便只报着孩子回到席位,一边哄孩子一边与诸位继续商讨大事。
  兰丹王说道:“照雯王刚才说的,咱们须从民间选出有才干之人,只是,茫茫人海,也不知要选到何年何月。”
  广陵王柳缨荷接话道:“不如选一孩童,请一位渊博又善意的教书先生教他,待成人之后,必然成为开明又仁慈的君王。”
  话音刚落,诸位国君的目光,便一致地投在苏仲明怀里的李祯身上。
  苏仲明扫了一眼在座的诸位,又瞧了瞧襁褓里的李祯,纳闷道:“我孩儿连路都不会走,连人话也还不会说,而且,选我孩儿,搞不好我以权谋私呢?”
  上元贺香轻笑着启唇:“我师弟可真是傻,大好机会在眼前却要放弃,那好,等我怀上身孕,生了孩子,你可不能怪我孩儿竞选。”
  吐罗国主佐木海雅接话道:“雯王,我是凭你的人品才想要考虑你孩儿的,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佳陵王千秦打开话匣:“昔日帮助佳陵国,已经突显雯王的人品了,想必这孩子也如雯王一样可靠!”
  苏仲明很是为难,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做出决定。其实,他只希望李祯无忧无虑地成长,无忧无虑地生活,好好发展优雅的兴趣爱好,认认真真做份内的事,至于大一统的君王,只希望由别人来担当。
  如今,众人一致推举,令他很是为难。
  正在此时,萍宣忽然来了主意,提议道:“不如这样!让孩子自己选择吧?”
  苏仲明纳闷:“他连人话都不会说,怎么选啊?”
  萍宣又提议道:“东西他总会抓吧?就让他抓抓看,抓到王印,那就是天注定的,是大一统的君王!抓到的是别的东西,那……这大一统,咱们得又从长计议。”
  苏仲明看了看诸位国主,见诸位国主点头,便立起身,将孩子轻轻放于桌案上,又将玉玺、长剑、玉佩……等物放于桌案,随即转身离座,背对着李祯。
  诸位国君也都离座,转过身,背对李祯,以证自己未干预李祯的选择。
  霏儿与叶双双奔至桌前,一人拿起一件桌案的物件,在李祯面前摇晃,李祯见了,很是高兴,但没有伸手。霏儿与叶双双又换了别的物件,再度在于李祯面前摇晃,李祯越加高兴,咯咯笑了,一伸手,抓住了叶双双的手,拍了拍玉玺的底部,残留的朱墨沾满小手。
  霏儿与叶双双笑了,霏儿脱口:“大家快回头看呀!”
  众人回头,苏仲明也回了头,却见李祯的小手红如火,忙回到桌前:“他是抓到了什么?小手这么红!难道是……!”
  霏儿与叶双双点了点头。
  佳陵王千秦不由道:“看来,真是天注定的。咱们在以后的这十八年里,都要轮流当摄政王了!”
  吐罗国可汗佐木海雅打趣道:“好好好,各国主每日轮班当摄政王!哈哈哈!”
  广陵王柳缨荷回话道:“哪能每日啊?我就是赶,也赶不上这样的轮班值事,倒不如每七日一个轮班,先从雯王开始,其余的,抽签决定!”
  这是个好主意,众人便一口答应。
  迎庆启唇:“既然诸位国君已决定放弃契约,而决定‘天下归一’,那便由青鸾城作证,诸位国君签字盖印。”
  话落,炎琰便将听到的决定,书写于折子上,随后由诸位国君挨个儿签字盖印。在这之后,热闹的大会便就此散场,众人说说笑笑着,离开了瞻鸾塔。


第223章 尾声
  苏仲明身为雯国国主,又是青鸾城主,便以东道主身份先目送众人乘海船离去,随后转身,却见李旋还在,便好奇道:“如何?是先送我回雯国,还是自己回韶乐国?”
  李旋不假思索地答道:“先陪你回雯国,我后日再回沧天半岛。”
  苏仲明轻轻一笑:“算你有良心。”话落,从叶双双手中接过孩子,又向诸位长老以及其他人辞别,这才与李旋一道走向海船。
  只迈步了三步,苏仲明又回头,最后瞧一眼那一座高高的瞻鸾塔,然而目光却在落于那座塔的第三层的刹那,从瞭望窗看到一个老者的身影,那老者捋着花白胡须冲他仁慈一笑,随即又如烟云般消失了。
  苏仲明登时吃惊,忙揉了揉双眼,再仔细看那一处。
  霏儿好奇,问道:“城主怎么了?”
  苏仲明指着瞻鸾塔第三层,坦然道:“方才,我看到玄闻先生立在那里,不知是否是我的错觉?”
  只因这一句话,诸位长老皆朗朗而笑,其中一人答道:“城主没有看错,所见之人的确是贺卯。”
  苏仲明惊奇:“我只见过他一次,可来到这里以后,好长时间也没见到他,在青鸾城各处也找不到他,真是奇妙,莫不是他一直在云游四海?”
  迎庆启唇:“贺卯的去向,包括生死,连我等皆无法得知,但城主所做的一切,他都了然,城主大可放心。方才既然见到了,以后,兴许还有相见的机会。”
  苏仲明听罢,不由再度一望瞻鸾塔。
  李旋生怕他耽误时辰,便提醒道:“该启程了。”
  苏仲明这才收回目光,转过身,紧跟着李旋登上了海船,返回雯国。
  半个月后,诸位国君又齐聚瞻鸾塔商讨事宜,终将大王朝的称号定为‘大正’,将各国改为郡国,原诸国国主为郡王,原国主之女为郡公主,原国主之子为郡王子,随即又从各国朝廷选出人才入大正朝廷。
  至于大正王城,经青鸾城水淩筑的占卜师占卜一卦,指出在葛云国建都最为适宜,于是诸国出资,兴建王城,定名‘平京’。
  一年后,平京建成,苏仲明拖家带口搬至平京,由于平京位于葛云国原王城——洪都之西方十二里,并不太遥远,来去也十分方便,苏仲明便戏称为‘师姐家就在隔壁’,常常带李祯至上元贺香家蹭吃蹭喝。
  又过了两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