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阁主不要和尚说-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皇帝回道:“是,是一位修佛的高僧。”
  小皇帝随口胡诌,“国师近日身体愈发不好,朕无法,请了一位高僧来为他祈福,希望国师能早日好转。”
  这样的理由,太后有些怀疑,“住在浣竹宫?”
  “是,”小皇帝看了一眼太后的脸色,“早些年浣竹宫出事,一直不能用,朕想着请高僧来,或许能散去浣竹宫里不好的东西。”
  太后脸色一变,眼中哀伤,“当年之事,不提也罢。”
  太后缓缓闭上眼,小皇帝自然没有错过太后眼中复杂的不甘与憎恨。他知道这些年来,太后一直没有停止寻找过当年的晏奕。
  “母后,不必伤怀。”小皇帝安慰道。
  太后摆摆手,“哀家累了。”
  小皇帝心领神会,“母后注意身体,开春天气暖和起来,可出去走走。”
  “开春风大,花粉也多,反而对哀家来说不算好了。”太后道。
  “那母后也要多注意休息。”
  “好了好了,哀家乏得很,皇帝政事要紧。”
  小皇帝规规矩矩行了礼,告退了。
  出了太后的寿安宫,小皇帝从未像此刻一样心中充满了激动,他似乎猛然明白了,引鹤所说他护天下便是护了他的意思。
  天下即国师所佑,若天下患忧,国师难逃其责。
  但这江山天下总归是皇帝的。
  花子夭对小皇帝的再次驾临并不感到惊讶,他正在试吃了宫中准备的糯米梨花糕,初时觉得口味清爽,但多吃几块却有些甜腻,不过倒是很适合小孩儿的口味。
  “你或许应该来一块,平静下心情。”花子夭拈起一块,递给小皇帝。
  小皇帝并不领情,坐在了花子夭平日里写纸条运筹帷幄的地方,“二哥,朕在此称你一声二哥,想来二哥应是不会介怀。”
  “我介怀。”
  “那故人阁阁主,花子夭,”小皇帝顿了一下,说道,“朕以委托人之身份委托故人阁为朕办事,可行?”
  “可以,”花子夭点头,“不知皇上想要什么?”
  “朕要治理天下之良策。”
  “那不知皇上以何交换?”
  “朕以天下之海清河晏相换。”
  花子夭一时失语,良久才道:“我以为你当真轻狂,霸气有余,心性不足。”
  小皇帝静静看着他。
  花子夭站起身,“但现在看来,国师将你教得很好,费了心力。”
  “那故人阁是否接受委托?”小皇帝问道。
  但花子夭转了个身,“但天下太平于我何干,亦不是我的天下。”
  “此事,恕故人阁难以接受。”
  小皇帝垂眸,改了条件,“那朕以天下江山相换,如何?”
  花子夭提起一点兴趣,“这可好,便不是本尊抢了你的东西了。”
  “不过,”小皇帝继续道,“以十五年为期,若是十五年中天下相安,这江山朕便拱手相让。”
  “十五年啊!”花子夭感慨道,“人生难得十五年。”
  “我故人阁大可不必浪费这十五年,”花子夭转口,“不过,将小九交予本尊,故人阁便受你委托。”
  “交给你?”小皇帝有些不情愿。
  “怎么?”花子夭笑道,“少子早夭之命?”
  小皇帝不语。
  花子夭转过身,看向小皇帝,“那就得看小九命硬不硬了,硬则本尊为帝王师,弱则应了本尊命状。”
  “朕得问小九。”
  花子夭摇摇头,“现下,你将你所知道的都说与我听听。”
  小皇帝沉默了一会儿,道:“朝中戚王爷是先皇所封唯一的外姓王爷,因其善战,护国有功。但为人嚣张跋扈,近来已有不纯心思。朝中多数官员投于其下,以求庇护,朕之所见政事奏折皆是由其过目之后,呈上来的。”
  “后宫太后,当年的宸妃,在朕初登基之时,有过短暂的一段时日垂帘听政,大抵在那时被权力所迷,妄想扳倒朕。但作为一个女人,力量薄弱,于是已与戚王爷合盟。”
  “朝外,有朕的三叔和五叔对朕的王位虎视眈眈,在自己封地上暗中为王,不认京中天子。”
  皇帝说罢,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道,“朕向来知晓,只是不欲理睬罢了。如今说出来,朕才知道朕这个皇帝当得竟是如此失败。”
  花子夭点头,“你知道就好。”
  “不过你还算漏了,”花子夭补充道,“戚王爷和太后的确对皇位不利,有着蠢蠢欲动的心思,但是无论是他们谁坐上这个位子,大家都心有不甘,即便是盟友之间也会心生嫌隙。”
  “为保全盟友关系,以对外敌,”花子夭顿了一下,“他们需要一个名正言顺而且听话的继位人。”
  小皇帝一愣,立即说道:“小九!”
  “小九乃荃贵人亲子,可惜是个遗腹子,”花子夭道,“但好在荃贵人无权无势,随后料理了便是。”
  见小皇帝皱眉,不肯相信的样子,花子夭实觉无趣,“小九是你唯一的弟弟,若有更为合适的,他们自然不会扶持小九,毕竟小九非宸妃亲子,关系也说不上亲厚。待小九大了些,自然懂事理了,断不会再乖乖听从。”
  “若是如此,小九他……”小皇帝闭了闭眼,“朕绝不会让此事发生。”
  花子夭唇角一勾,知道小皇帝已经答应了自己条件,便道:“日后尽量少来浣竹宫,若有事,我自会传于你。”
  小皇帝略一思考,宫中耳目众多,他既是对太后说了浣竹宫里是一位高僧,为驱除浣竹宫中一些秽事而来,自己身为皇帝自然应该少来。
  “希望你遵守约定。”小皇帝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修改得差不多啦,今天先更一章,我自娱自乐啦

  ☆、第四十九章

  
  小皇帝回到自己的寝宫,引鹤已经在龙床上拿着纸条揉了好一会儿。
  小皇帝一回来就看到他,很开心,“鹤叔!”
  “你这都是什么啊?”引鹤拿着纸条晃了晃。
  小皇帝凑过去,纸条上,一只乌龟出门了,一只鸟在床上,闭着眼睛,翅膀擎着一张纸。
  “你看懂了啊!”小皇帝走过去,躺在引鹤身边,“鹤叔,鸟和你都在床上等我回来啊!”
  引鹤老脸一红,“没大没小!”
  小皇帝抱紧他,“你老馋那汤,今天送来的喝了吗?”
  “皇帝都不在,送什么汤?”
  小皇帝起身,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就端着玉盅走了进来,“他们手脚也算利索,见朕回来,就备好了汤。”
  引鹤伸手想要接过玉盅,小皇帝却手一绕,绕开了他,有些讨好道:“鹤叔,我喂你喝吧?”
  引鹤眯了眯眼,半晌道:“但你不能喝!”
  小皇帝气结,“我不会喝的!”
  引鹤这才张开嘴,靠在床头,等着小皇帝喂他。
  一口接一口,小皇帝见引鹤喝得如此香,不由也被碗中的汤所吸引,自从厨房开始准备这补汤以来,他就没有尝过一口,全被护食又护吃的引鹤给喝了。
  “真有那么好喝?”小皇帝问道。
  引鹤愣了一下,“还行,补汤嘛!我这老人家得好好补,给皇帝的东西是最好的,我来蹭蹭嘛!”
  小皇帝失笑,无心道:“真有那么补,怎么没见你脸色好点,惨白惨白的,还以为我虐待你。”
  引鹤一愣,摸摸自己的脸,“这哪里是惨白,这是天生的白皙好肤色,你羡慕不来,我就全靠这汤养着呢!”
  小皇帝摇头,“是吗?那我也要尝尝!”
  说着,拿在手上的勺子一拐,就往自己嘴边送去。
  “我的!”引鹤见状,急忙凑上去,在勺子刚刚贴到小皇帝嘴边时,将勺子含在了嘴里。
  两人嘴唇一触即离,轻似羽毛拂过,但心中却如木撞洪钟,震得心口阵阵发疼。
  小皇帝轻轻扯出引鹤含在嘴里的勺子,偏着头凑过去,在引鹤唇上轻轻碾磨着,见引鹤没有反应,小皇帝加大了力,慢慢吸吮着引鹤柔软而温热的嘴唇。
  小皇帝正欲进一步动作时,引鹤却往后退开,“自重啊皇上。”
  小皇帝环过引鹤后颈,将他往自己身上拉近,“鹤叔,你以前叫我小乌龟的。”
  “你现在长大了。”
  “那,就叫我晏归如何?”小皇帝的手轻轻抚着引鹤的脸,十七八岁的面容,却近百岁的年龄,让人心觉惊异。
  但小皇帝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的鹤叔就应该永远是这样子,眉目淡然得好似从水墨间游弋而出。
  此刻,他深知那敕若和引鹤之间的区别了。
  即便没有那点朱砂,他也永远不可能认错。
  “鹤叔,我好喜欢你,”小皇帝凑近了,将唇抵在引鹤唇上,轻声道:“鹤叔,我们离开这里好不好?”
  引鹤没说话,小皇帝伸出舌头,要往里面抵,但感觉到引鹤始终不松口,小皇帝舔了引鹤一下,“鹤叔,让我亲亲你好不好?”
  声音有些可怜,在引鹤听来却是可恨,“你怎么能又生出离开此处的念头?”
  小皇帝耍着无赖,唇却不停地流连,不肯离开,“鹤叔,我们离开,就我们两人,这天下皇帝换来换去,谁当不是一样?”
  引鹤皱眉,“休要再说……唔!”
  他嘴一张开,便有机可趁,小皇帝迅速占领,灵活地在里面扫荡着一切。
  引鹤挣脱不得,又全身发软,只能“嗯嗯唔唔”地发出推拒之声,听在小皇帝耳里却成了欲拒还迎的妙语。
  好半天,小皇帝才放开微微喘息,双眼湿润迷茫的引鹤,“鹤叔,那汤果真好喝。”
  引鹤不理他,坐起来,衣衫有些凌乱。
  小皇帝知晓自己不对,赶紧凑过来,为引鹤仔细整理着衣裳,再看一旁的汤,早已放凉了。
  “鹤叔,”小皇帝小心翼翼道,“还喝汤吗?这盅凉了,我让厨房备些热的来。”
  引鹤摇头,“不必,倒了罢。”
  小皇帝有些慌张,紧抓住引鹤的手,“鹤叔,我真喜欢你,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引鹤将手抽出来,“皇上年满十六,春试过后,便安排选秀大典罢!”
  “鹤叔!”小皇帝瞪大眼。
  引鹤站起身,嘴唇还在发麻,不用想,肯定红肿了,他冷声道:“你的江山缺一位皇后,你的王位缺一份来自朝中的稳定保障。”
  “鹤叔!”
  引鹤不理他,自顾自道:“右相齐木石如今仍是中立之势,身后又有卫安大将军做其女婿——”
  “鹤叔!”
  “其子齐炆亦是边塞之将才,今年秋试之后,便可封为将军。齐家一子二女,还有一个小女儿——”
  “鹤叔!”
  “虽称不上国色,但为人温和贤淑,又识大体明事理,难得有一颗不争之心,是为皇后最佳人选。”
  “鹤叔!”小皇帝多次打断,引鹤也不曾停下,晏归再也顾不得什么帝王形象,膝行过去抱住引鹤的腿,“鹤叔,我错了!我错了!”
  “晏归不该放任天下不管,说出惹鹤叔生气的胡话!”小皇帝见引鹤要往密道走,看来是执意不肯理他,“鹤叔,晏归错了,鹤叔!”
  “鹤叔,我不娶好不好,我再也不敢了!”
  “鹤叔,晏归错了!”
  小皇帝已经越哭越惨,眼看就要将殿外人惊动,引鹤怕此时不理,后头他肯定要往国师塔跑,今日不给出说法,必是不肯罢休。
  引鹤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也是小时他惯得。
  引鹤转过身,“十二岁时,你亲我,我当你并不懂事,并未过多指责,却不想十四岁时,你竟抱着我……”
  引鹤说不下去,一张老脸莫名发红,那是小皇帝第一次梦遗,便留在了他的大腿上,他咳了咳,扯开话题,“当时我已训斥过你,以为你能懂得何可为,何不可为!”
  “两年过去,你却一点长进也没有!”
  引鹤竟是越说越生气,点着仍跪在地上紧紧抱着自己小腿的小皇帝的鼻子,“还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你当我以前说的都是白说的吗?!”
  “鹤叔,我喜欢你,”小皇帝闷闷的,“我不走,我不离开,我好好治理天下。”
  小皇帝抬起头,一双眼通红,泪眼婆娑,“鹤叔,晏归错了,不该对你无礼。可我不要皇后,不要选秀!”
  引鹤垂眸,却避过了小皇帝的眼睛,“我不是为你无礼而恼怒,才想为你选妻。”
  “这件事,我已谋划良久,是一步不得不走的棋,”引鹤顿了顿,“今年秋试之后,齐炆提为将军,齐家小女封后。”
  “鹤叔!”小皇帝肝肠欲断。
  引鹤却挣脱开无力的小皇帝,匆匆退回密道。
  殿外有人听闻内里响动,冲进来,却只见一国之主跪坐于地,面上涕泗,再无半分帝王之相。
  “皇上!”
  十六岁的年轻皇帝站起来,半晌不语,最后视线落在了那玉盅上,走过去,一口将玉盅内的汤全部喝光。
  “啪!”玉盅被狠狠摔碎,在大理石的地砖上碎了一地。
  小皇帝闭了闭眼,“以后,不必再送此汤来。”
  一旁的嬷嬷劝道:“皇上,切莫拿自己的龙体开玩笑啊!”
  四周响起一片呼声,“皇上,龙体为重!”
  小皇帝挥手退去一干人等,坐在床边,想往密道去,脚却不听使唤了。
  他突然忆起,十二岁那年,自己跑去国师塔,引鹤伏在书桌上,闭上眼,睡着了。
  塔外有光透进来,正好打在引鹤苍白的脸上,他不知怎么的,心里痒痒的,就凑了上去,从眉角吻到嘴唇,好似本能一般,就想往里钻,却吵醒了引鹤。
  引鹤什么也没说,只告诉他,“小乌龟,以后不要这样了。”
  但是,当欲念已经落下种子,他就忍不住用心中最为肥沃的土壤去培育,去滋润。欲念疯狂生长,迅速爬满了他身体里的每一寸,每一毫。每一次见到引鹤,他的血液都在疯狂叫嚣,“扑倒他!”“吻他!”“抱他!”
  终于有一日,他耍赖留在国师塔,借口为民祈福,夜晚却熬不下去,引鹤心疼他,说是心意到了就好,便让他随他去睡觉。
  欲念的根源就在自己身边,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小皇帝那时并非什么都不懂了。
  趁着引鹤睡着了,他转过身,轻轻环住引鹤,身下慢慢凑了过去。
  引鹤醒来时,他有些慌张,听着引鹤的训斥,看着引鹤光洁的大腿上还留着他的东西,他可耻地再一次竖起小旗。
  但他却不敢言语,引鹤还在气头上。
  他可怜地红着眼眶,喊了几声“鹤叔”。引鹤怒气便去了一半,这是他从小用到大的法宝,即便都这样了,也能使引鹤不生气。
  小皇帝当时心里很是得意。他告诉引鹤,那是他的第一次,他也不懂,以后不会了。
  引鹤便怒意全消,收拾了一番,又整理出一床被子,给自己盖上。小皇帝高兴地隔着被子抱住引鹤。
  但那不是他的第一次,当然,也不是他的最后一次。
  只不过除了那一次,之前之后的许多次,都只是对着梦里、幻想里、空气里,一个虚妄的人影罢了。
  晏归坐在床上,两年了,再一次吻住引鹤的唇,和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样,甚至更美好,那种心悸的感觉此生难有他人。
  “鹤叔……”
  晏归抓住自己下面,倒在龙床之上,又开始如往常一样,脑海中一个虚虚的人影,热情地吻着他,温柔的声音带了些暧昧,“小乌龟!”
  “鹤叔!”
  晏归喊出来,微微喘息着,眼神有些空茫。
  他从来没有一刻觉得自己这么没用,这么失败,为了稳住皇位而需要一个陌生的女人。
  引鹤为了这天下,但天下不会感谢他。
  他为了引鹤,但引鹤是为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  可怜的小皇帝。。

  ☆、第五十章

  
  春试很快就到了。
  敕若说他从未见过春试,于是花子夭向小皇帝要了令牌出宫,带敕若去参观春试。
  春试乃文官笔试。
  由于是三年一次,所以前来参考人众多,这一年,尤其是这几月来,京中总比往常要热闹些。
  京中学塾抑或书楼,也常常是满满当当的人,大多读书温习,学风良好。
  小孩儿也大多在此时入学,以蒙学为主。
  小九身为皇子早已开始学习读书,文识较于其他小孩儿总要渊博些,自是更甚于小练。
  小练不服气,但是跟着小九去御书房学习,总是不合规矩。于是小练憋着口气,让敕若教他。
  敕若是和尚,能教小练一些简单的,但总是不自觉往佛经这边上带,小练听得恍恍惚惚,终归是比不上真正的先生教学的。
  花子夭又忙得很,腾不出空来。
  他们此次出宫,也是想着在京中寻个有名望的老先生,让小练随着其他小孩儿一起入学。
  小练知道要出宫,十分高兴,他待在宫中,小九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和他一起玩,敕若的教学方法又常常捉襟见肘,时不时还要求助花子夭。
  花子夭又不是时时都有空,万忙之中腾出一点时间来,谁都觉得不够用。
  于是,他们决定将小练送出宫,半个月回宫三天。
  小练最初很愿意,可真到了出宫的时候,又和小九依依不舍,不愿再去京中蒙学书院。
  但小练小归小,道理还是说得通的。
  敕若和花子夭轮番上阵,跟他说了这样那样一番道理,小练才不情不愿地点了头,但是要求回宫待在爹爹身边的时间要延长到五天。
  敕若真到了送小练离开的时候,也十分舍不得,心一软,便点头答应了。
  这样小练在外时间不过一月二十天,而且他们并不会在宫中待很久,所以敕若告诉小练,时间不多,就更得好好学。
  眼睁睁看着小练背着他们给他准备的小包袱,被长渊书院的小先生领走,还对他们一步三回头,“爹爹!”
  敕若竟生出几分不舍的情绪,花子夭摆摆手,让小练赶紧进去,不要磨磨蹭蹭。
  随后带着敕若转身离开,假装自己没看见敕若有些微红的眼眶。
  他假装没看见,但是敕若开口道:“我觉得很难过,他那么小。”
  花子夭点头,“这就是舍不得,恭喜你又懂了一种情感。”
  “但是太难受了,”敕若吸吸鼻子,“其实不读书也没什么,我可以教他研习经书。”
  “小练说想学,你便让他去学罢!”花子夭搂着和尚,“他若不想学了,我大可教他些功夫,不说绝顶高手,也可自保或拔刀相助。”
  敕若不是很赞同,“学什么,就要好好学,不应半途而废。”
  花子夭:“……我只是安慰你。”
  ……
  春试地点是在京城最大书楼原墨阁旁边的贡院。
  趁考生都还未进去,监考官员在最后一次检查考场时,花子夭带着敕若跃到高处,贡院里是一间间隔开的小房间,中间一条走廊,供监考官员巡视考场。
  小房间里有必备的文房四宝,还有清水、干粮。
  春试为文试,分考三场,一场一天,辰时入场,第一场主考诗赋,第二场主考策问,第三场为考生自作文,文义从国师所给的三句话中提炼。
  卯时不过一刻,贡院外已经排起了长队,还有陆陆续续的考生从不同的街道赶来。
  “这些都是通过层层考试选拔而来的,”花子夭揽着敕若又跃到原墨阁的另一面,看着下面对敕若道,“其中不乏真才实学者,但如今戚公霸朝,入朝为官者难有清白人。”
  敕若点头,对关于争权夺利之事不感兴趣,“这么多人?”
  花子夭嗤笑一声,“这么多人一生都只为此而活,读书便为功名,求得一方权势,才好跻身上层。”
  “为什么?”
  “因为是人啊!”
  敕若呼声佛号,“众生碌碌皆苦。”
  花子夭道:“你若是以佛法为证,渡其于苦海,别人偏不会感谢你,反而怪你扰乱其追求。”
  敕若皱眉,“为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痛苦漫长而细小,快乐短暂而巨大,”花子夭垂眸,俯视下方,“在这一生中,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忽略细小的痛苦,转而追寻巨大的快乐。”
  “但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不同,获得或者想要获得的快乐也就不一样。”
  “你又如何能证明,苦海尽头就是他们的快乐之处。”花子夭说道。
  敕若看了一眼花子夭,“并非是要寻求快乐之所,只是求得心安罢了。”
  “若要心安,处处皆可,”花子夭道,“那证得佛法又有何意义呢?”
  敕若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或许,这便是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花子夭看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贡院外竟突然喧闹起来。
  只见一名年轻人死死抓着一位公子的衣襟,花子夭带着敕若站得高了,除了看见底下一片混乱,长队似乎在有意无意分成三拨之外,便不明情况了。
  “怎么回事?”敕若转头问道。
  花子夭一语不发,从高处一跃,稳稳落到二楼,“在此处看看便知。”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本来一列长长的队伍在混乱中被分成了三队。
  以揪住那位公子的年轻人为一队,表情大多义愤填膺,嘴里叫嚷着天道不公。
  被揪住的公子身后站着的也大多是华服锦衣者,人并不多,但胜在带了许多家丁,气势汹汹地盯着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剩下的一队,则是观看者和劝架者,以一位着青衫的公子为首,剩下的人时不时嚷几声考试在即之类云云,又被那群义愤填膺者的声音给埋没了。
  闹了一会儿,眼看着官兵就要来了,敕若才将将看明白,却还是有些疑惑地看向了花子夭,似乎从花子夭那儿能够得到一切的答案。
  花子夭眼中嘲讽意味浓重,“我说过,榜上提名入朝为官者难有清白,多与戚公牵扯不开。”
  “这些书生读了半辈子书,来到京中参试,许是谁不知走漏了风声,将贿赂戚王爷一带官员可获榜上名朝中官一事说了出去,让那群一心只为参考以获功名的书生知晓了,便闹出这么一起好戏来。”花子夭带着看戏的心思。
  敕若看向立于一旁,岿然不动的一队,“并非全都知晓了。”
  “非也,”花子夭并不在意,“那一队人也是知晓,但榜上除去这几位小公子,可还有名额的。不过参着明哲保身之道罢了。”
  敕若垂眸,“如此,太不公平!”
  正说着,官兵赶到,将闹事的考生全部带走。
  一时间,贡院之外沸沸扬扬。
  小公子整整衣襟,有些像斗胜的公鸡得意洋洋,让家丁上前将一位官兵拦下,指了指被死死押着的年轻人,即是方才死揪着他领子的考生。
  接过人的一瞬间,怀中也顺势滑出一块银两,官兵笑眯了眼,大喊一声,“收,这些闹事儿的带回去,大牢里关着,听候处置!”
  敕若眼中闪过一些慌乱,“这群官兵竟如此不道,那群书生如何处置?”
  花子夭看着敕若略显慌乱的神情,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收押月余,便放出来了。”
  见敕若似乎松了一口气,花子夭又道:“然后被遣回原籍,终生不得参考。”
  敕若望向他,花子夭笑了笑,“不得参考,对于一群只拿得动一册书的书生来说,许是以字画为生,活得下去,不过终究一生潦倒,再无出人头地之时。”
  “岂不是太不公平?”敕若竟有些不忍和忿忿不平之意。
  花子夭唇角微勾,继续道:“这就是这个世道的精髓。”
  敕若垂眸,“若不追求这些身外之名之物,又何来今日之苦?”
  “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这么一番折腾,贡院提早放了人进去,此时还差三炷香的时间才到辰时。
  那位揪了小公子衣襟的年轻人被留下来,带到了小公子面前,脸上有些莫名和疑惑。
  周围陆陆续续有人进去,也有人停下来想再看看好戏。
  着一袭青衫的公子在进去前,倒是停下脚步,抬头一望,敕若正好和他对了个眼。
  青衫公子对他微微点头一笑示意,便抬脚入了贡院大门。
  敕若看了看花子夭,“他看到我们了。”
  花子夭脸色有些不愉,轻声道:“你方才那么激动,想来下面机灵点儿的应该都知晓了。”
  敕若低下头,他方才是情绪起伏大了些,他最近总是如此,时时不淡定,有些时候被小练气得想哭的心思都有了。
  他微微皱眉,他已经有一阵子感受不到佛心了。
  敕若转过头,下面机灵的看来不多,至多就那青衫公子一个察觉了。
  他回头瞪了一眼花子夭,转过头来,那位本来应该是缚不了鸡逮不了鸭的年轻书生竟趁人不注意,一把将小公子按在了地上。
  一旁的家丁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将自家主子解救了出来,衣裳发饰都有些凌乱,但丝毫不影响两人应该有的气势。
  那小公子嚎叫道:“你!你!你!”
  “本少爷好心好意给你谋条出路,你不领情便罢了,何必弄得两败俱伤?!”那小公子指天划地的,最后说完狠狠瞪了一眼那书生,“本少爷就要看你考得多好,不要到时候连榜都未上,才是笑掉大牙!”
  身旁的家丁很是应景地哈哈大笑,势必要将大牙笑掉的样子。
  小公子又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拂袖大步流星地踏进了贡院。
  那年轻人站在原地愣了一会儿,转身就想走,不愿考试。
  但是尽职尽责的家丁将他团团围住,就这么推推搡搡地将他送进了贡院。
  贡院管事儿的也是个明眼人,冷声道:“这贡院可是考试的地方,进来又想出去,当这儿是客栈可不行!”
  年轻人紧抿着唇,死盯着管事儿的好一会儿,管事儿的是个中年人,似乎也见多了这种有骨气的年轻人,面不改色说了三道“请”之后,便不再开口,随人盯着,他自岿然不动。
  那年轻人似乎有些泄气,似乎又是想通了,眼中仍是爆发着怒火,脚步重重地踏进了贡院。
  

  ☆、第五十一章

  
  辰时已到,考试开始,一切归于平静。
  但花子夭并未带着敕若离开,反而跃到了方才所站的地方,下面可尽览贡院内的考试情况。
  年轻人在青衫公子的旁边,小公子却在贡院靠皇宫的一边,离他们有些远,但也看得出正在奋笔疾书的样子。
  花子夭看了一会儿,手揽过敕若的腰,“我们走罢。”
  贡院守门的人突见天上飞下两个人,吓了一跳,只见那两人落地之后,便缓缓离开,心道:“莫不是那文曲星来此视察?”
  敕若沉默了一会儿,方道:“我方才看见书楼里有木梯,何必飞下来,反倒惊扰了别人?”
  花子夭摸摸鼻子,“你不早说,我又不知道嘛!”
  花子夭带着敕若去吃遍了京中的大街小巷,当然大多数时候只是花子夭一个人在吃,敕若在一旁看着,听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