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骚客堪看客-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比得过这桑茶了。”
一把椅子‘砰’的一声倒落在地,穆凝猛的站起身来,将桌子撞得晃动了几下,桌上的茶盏与茶盖因此相互敲击着,发出清脆的响声。
一口热茶险些将我的嘴皮给烫破。
只见穆凝一脸愤怒的看向我:“郁屏,当年向国主请旨娶我进门的人是你,府里小人陷我于不贞,不听我只字片语的人也是你,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以至你要这么对我……”说着就已泪流满面。
她突如其来的发问使得我大脑一片空白,我半张着嘴,一脸茫然的看着泱濯向他求救。
泱濯站起身来,绕到她身侧并摁住其肩膀:“凝儿,有话慢慢说,他……”意味深长的看过我一眼又接着道:“跑不掉的。”
我努力静下心来一一将这乱如麻的状况缕清,似乎是我刚才做了什么致使穆凝一下就相信了我是郁屏,既是这样,那么这场假扮故人大戏接下来才正式开始。
放下手中的茶碗,我也站了起来,将脊背挺到最直,并一脸严肃的对她说:“并非是我不信你,只因当年得知此事后一时悼心失图,才会错信小人冤枉了你,你若是能等我回转过来,也不至于落得天人永隔的境地。”
何其真诚,何其懊恼,就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些话是出自于肺腑,她眼中凝结了几百年的怨恨正在渐渐松动,我知道她信了。
我终于也松了一口气。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原先我只觉得她看我时眼神过于痴缠,然而将一切说破后,那痴缠竟又变了味。我将她看我时的眼神拿来同孟婆看小叔时眼神作比较,发现她的再纯粹不过,再直白不过,纠葛在内的一切仿佛就是因被误解而生出的愤然与不甘。
穆凝等了几百年,终于等到假郁屏的那句‘相信’,她一脸释然的同泱濯道:“大哥,我答应你。”
那道因常年狠皱眉头而生出的沟壑,渐渐在泱濯的眉心舒展开来,这惊鸿一现的奇景于我而言何其弥足珍贵,在我看见这一幕的同时就已深深将这个表情记在心底。
她听从了兄长的安排,答应再过些时日就投胎转世,泱濯问她来世想做什么人,穆凝转动着黑白分明的眼珠,显露出豆蔻年华时才会有的一抹烂漫、天真的神态。
黑石一般的眸子里似流淌着泱泱河水,仿佛能看到来生与远方,她说:“记得年少时,大哥曾领我看过汪洋,当时有一叶粉身碎骨的扁舟,拖曳着冒险之人的尸首搁浅在沙砾上,大哥你还来捂我的眼睛来着,说是怕我被吓到。”
泱濯接言道:“恰好那时飞来一群鸥鸟,各自嘴里都叼着小鱼,你对我说若是这些鸟儿能带着那人的血肉与亡魂飞到汪洋的彼岸,过程虽不同结果却也一样。”
穆凝莞尔一笑:“当时我就在想,死后若是能烧成一把灰,或糊在纸鸢上,或洒进汪洋之中,总之不能做了树木与野草的肥料,人间的各种死法,都不及被浪拍死来的痛快……”
言及于此,我大概知道她所向往的来世是什么模样,不是父亲所选的‘粗衣布食一事顺遂’,也不是小叔口中‘甚好甚好’的那种。眼前这个女子想要的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生。
我与泱濯一前一后的走在不分昼夜的阴间大道上,走出牌楼他忽然顿住脚步。
“多谢。”声音轻得不能再轻。
我不依不饶的绕到他跟前,将耳朵凑过去:“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就在这一刻,他那如被冰雪封住的双唇扬起了一抹再明显不过的笑意,传入耳畔的风声无比温柔,心底却有冰山消融碎裂的声响,‘哐哐当当’的将我敲击得一阵眩晕。
一束明亮的火把驱散了层层迷雾……
我得意的问:“真想谢我那就陪我走一趟人间,你我共放一盏天灯可好?”
他越过我径自走开了,走出一段距离后,我隐约听见他说:“好……”
第14章 第十四章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玉帝不怎么待见我,不想在丹元大会上竟也被赐了一粒不死金丹,我有些纳闷,升了仙自然就是不死之身,再赐我这个会不会显得有些多余?
我迟疑不决的举着金灿灿的仙丹,不知该吃还是该留,这时我身旁的司尘鉴开口道:“怎么,还怕太上老君的丹药会毒死你?”
如实将心里的疑惑同他说了,末了他鄙夷的看着我:“不死金丹除了能让凡人飞升成仙,还能增强修为,你说说你除了会驾个云还会什么?吃了这个我不能保证你能变成二郎神,但至少能比那些只有几百年修为的小妖强上一些。”
又不上战场,要那么强大作甚,我把金丹递到他面前:“给你吧!我用不着。”
还以为他会感动得无以复加,不料他却满不在乎的说:“给我还不如给你的冥主大人,他经常要去人间对付厉鬼,很有必要增加修为,若是伤了残了心疼的还是你。”
我拱手同他作了个揖,然后就将仙丹妥妥的收牢了。
司尘鉴谩骂道:“重色轻友。”
心里惦念着一盏天灯,于是在太上老君赐完丹后我找上了泱濯,并满心欢喜的将地点与时间给说了,他没有接言,只是略点了点头。
回到天命宫后,我就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幽会而做准备。
依循着往昔的记忆我决定亲手制作,白色的油纸固然最亮,可若论起显眼来当然还属大红,我最喜欢的烟青色似乎没见有谁放过,泱濯平素好穿黑色,也不知用黑油纸做出的天灯会是什么模样。
五颜六色的油纸堆了满满一桌,削得尖细的竹条也弄了百十来根,前前后后弄了十几盏,不是颜色不对就是模样太磕碜,总之没一个能入得了眼。
副掌书司奇对于不务正业一心只管摆弄天灯的我颇为不满,他捏起一只惨不忍睹的黑色花灯,咂着嘴道:“真不明白你在想什么,几个铜子就能买到的东西非得弄得如此大费周章,还有这黑色的天灯,你又打算放给谁看?”
我不以为意的回答他:“你啊做了几百年的神仙,怕是早没了凡心,哪里又知道我要的只是一份心意,买的东西再好也不如亲手做的。”
不顾他一脸的鄙夷,我举着刚做好的灯同他说:“最终还是决定用传统的白色,再用草书题上几行诗句,何其浪漫何其风雅。”
“我看是风流吧,你这是又勾搭上了谁?男的还是女的?”
我才懒得同他解释,只自说自话:“我既是那专写稗官野史的文人骚客,又是流连勾栏瓦舍的游荡公子哥,我本该挑灯游万家灯火,不料却跳脱出芸芸人海做了这胡编乱造的掌书,幸哉?哀哉?”
司奇一脸匪夷所思,随即长叹一叹,边摇头边往外走:“疯子,疯子……”
掐算好时辰下了界,到达洛河时已是掌灯时分。
春节刚过去不久,家家户户的红纱灯笼还未卸下,用来驱鬼的爆仗从大街小巷传出,将整个洛河城炸了震天响。人们纷纷扶老携幼的往洛河两旁汇聚,出租画舫的客家忙得不亦乐乎,卖天灯卖河灯的小贩笑得合不拢嘴。公子哥儿们举着折扇两两结伴而行,或猜猜灯谜,或对着迎面而来、错肩而过的小娘子品头论足一番,这光景不禁使我想起多年前的叶岱书,他的身旁又何曾少过人?
举着天灯小心翼翼挤过出了人流,在人群里搜寻某个人的身影,直走到租赁画舫的店门前也不见泱濯,恰好见到有人过来退租,我便忙将银钱递给老板将那只画舫给租下了。
料定阎君不可能寻不见我,于是心安理得的跟着摇浆的船夫上了画舫。
如果说白日里的洛河是一个明眸清秀的俏佳人,那么夜里的洛河便是风韵端庄的美妇人,立春才至,夜间的薄雾尚未散去,红灯雾霭为她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华灯初上,喧嚣背后,她的神秘愈发的荡人心魄。
一只画舫缓缓与我们错过,舫阁内有两个发须皆白的老叟,各自端坐在棋盘左右。其中一人扭转过头来,深深的看了一眼立在船头的我,随即又转过头去同对面的人说:“青央,我刚才好像看见了我那个已消失半辈子的弟弟。”
那人淡然的将手中黑棋落下,玉石棋子敲击着揪枰,发出似潺潺流水般清澈的响声。青央不以为然的说:“还是好好下你的棋吧,再左顾右盼的你今日又该输了。”
岱棋捋了捋银白的发须,年老者的笑声像是未剃净毛刺的木桩,沙沙硕硕的半点不滑顺。他不禁又看了我一眼,摇着头说:“真像,真像……”
青央这时也忍不住好奇看了过来,浑浊的眼珠流淌出几分少时的光华。
“你眼神不中用我能理解,可那人分明才刚满弱冠,哪里又会是岱书,就别再犯痴了,若让人见了定要笑你。”
这时画舫已交错开来向相反的方向驶去,画浆摇曳时所泛起的波纹,将映在河面的星星点点火光激荡得扭曲变形。黛蓝色幕布下五彩的天灯随着风攀升到高处,看不清灯上具体都写了些什么,只是映入水中像极了缠绕着的彩色花纹,如此……黄泉下的人怎能看得清。
更阑声渐静,露重夜已深,放完天灯猜完灯谜的人三三两两而返,走时脸上还挂着些许的意犹未尽,他们又不等人自然埋怨夜短。
而等着人的我,只怕天际草草露出白光,更怕天亮之后还等不来要等的人。
船夫停了手中画浆,接着就从角落里摸索出一把二胡来,他问我:“少年郎,你想听什么曲子?”
弄月楼擅抚琴的公子常爱说‘对牛弹琴’这四个字,显而易见那牛指的就是我。
我兴致缺缺的半倚着船壁,对船夫说:“我是个音盲,听不来曲子好歹,你看着拉就是了。”
“好咧。”说完他就背对着我坐下,夜风将他的衣摆吹得飒飒作响。
两根细弦或急或缓的摩挲过红木琴筒,绵长而幽扬的乐声回荡在河面飘扬在风中。船夫挺直了背脊,此刻他已全然沉醉在自己奏出的曲子里,手肘与头交错的摇晃,沙哑的嗓了伴着调子念出一句陌生而哀婉的词句: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着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骨肉分别之痛,遥望故乡之思,国破家亡之怨,命薄缘悭之恨……与这种种痛楚相较之,此刻我心底的愁苦与失落,未免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曲毕,船夫扭转过头来,问:“可还想听些别的?”
我忙摆了摆手,一脸苦笑:“老先生你若再拉下去,一会我就该迎风落泪了。”
他爽朗的笑了几声:“你若再说自己是音盲,我都不能答应,也好也好,不拉了也罢,没必要同这好好的佳节过不去。”
河面只剩这一艘画舫,除去等着收船打烊的铺面,还亮着灯的门房就只剩三两家。太白星忽隐忽现的闪烁其光芒,原本密布的繁星在他的光辉下怯怯遁迹了身形。
再等下去结果也是一样,只是这天灯不能浪费,好歹也是花了几天的功夫才做出这么一个像样的。向船夫借了火镰火石,点燃松脂前草草在油纸上写了几行字:
冷月画肪湖作屏,舫阁笑面燕莺妒,未知君心悬何处,密约佳期何人赴?
吾书不尽人间惆怅事,尔看不破濯濯剔透心。骚客那堪看客,千盏枉兑风流。幸哉?哀哉?叹哉!
一盏孤灯摇摇晃晃攀升至了天际,一艘独舫缓缓向岸边靠拢,走时船夫对我说:“少年郎,俗语说百世才可修来同船渡,你等了一宿的人,我也陪了你一宿,老夫劝你一句,人生在世毋须过于偏执,借梯登月之事少做为妙,若实在等不到就早早回家去,别忘了梯子下还有等你的人,自个儿心凉倒罢,万不可让等你的人心也凉透喽。”
若刚才拉的是《高山流水》倒也应景,只不过……桂宫里的确住着一个我触不可及的人,而梯下却再没有等待的人,自我飞升成仙的那刻,就注定终成浮萍浪梗。
岁月正蚕食着我的根……
此刻唯独能寻见酒的地方除了弄月楼还能有哪里?紧了紧被露水沾湿的衣襟,我如同一个鬼魅在无人的道上行走。
还当是自己走错了地方,看着对楼而立的两座烟花之所,‘弄月’与‘吟风’已改成了‘傍花’与‘随柳’,前者与后者一样风雅,所操持的行当自然也是一样。
还是那句话,一年卖艺不卖身十年卖身不卖艺,不论这它以艺揽客的招牌叫得多扎实,总归逃不掉一个卖字,而今夜我就纯粹当一个买身之人,风雅了一宿早已够,此刻我只要风流。
第15章 第十五章
在没有见到泱濯安然返回前我是不可能回天庭的,我一面细细询问,半是欺骗半是安慰的对自己默念:四百年都这么过来了,没事的没事的。
等待依旧焦灼难耐,我负着手在蒲苇面前走来走去,这姿势像极了我父遇见棘手事情时的状态。自己的头还未转晕,堂下的几个鬼差已有些受不了,顶着一张骇人的脸跑过来:“叶掌书,您若真要这样能不能换个地方,判官大人同我们还要办差,你这样子让我们怎么坐堂?”
虽然三不五时就往地府跑,可还是不能看惯他们的脸,我皱了皱眉,似赌气一般坐回到蒲苇身边。
过了一会儿,一个鬼魂都还未接待完,我就又站了起来重新去堂下来回踱步。那几个鬼差忽而面露凶色的将手里杀威棍乱舞一阵,吓得堂下的鬼魂连连求饶。
蒲苇也不看我,只专心致致做着自己的事,我心头一阵烦躁:“你怎么还有心情坐堂?冥主现在生死未卜,作为地府的二把手你就不能派人出去找找?”
他翻了翻手里的册子:“若是冥主都办不妥的事情,哪怕整个地府都出动那也办不妥,你要是能耐你自己找去。”
我一掌拍在案上,口不择言道:“我看你是想当一把手吧?”
他顿住了笔,抬起脸对我翻了个白眼。
方才劝我的那个鬼差又跑到我跟前,骇人的脸更骇人了,他说:“你怎能这么说大人?正是因为冥主大人不在,所以府内的大小事务都得由大人来管,总不能让冥主在外奔波完回来了还要继续劳累吧,怎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你都不懂,真不知是怎么做上掌书的……”
蒲苇空着的左手朝他竖了个大姆指。
我正打算继续发作,忽听见有一鬼差来报:“冥主回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平素雄风凛凛的泱濯此时正被一个女子搀着,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将他的另一只手搭上我的肩头,到这时我才发觉他已是不醒人事。
泱濯的脸垂至胸前,几缕乱发遮住了眉宇间的沟壑,我下意识的去托他的脸,只见他嘴角的鲜血还在往外溢,粘稠而殷红的血从我的指缝往下渗,滴在黑曜石地板上立时就遁了行迹。
穆凝已是一脸泪痕,她焦急的同一旁的鬼差喊道:“快去请孟婆来……”
这才见到蒲苇吃惊的神色,忙跑下来帮着我们扶起泱濯往内殿去。
这一路泱濯的整个头都靠在我肩上,他完全就是被我们拖曳着往前走,胸前与后背的横七竖八的伤口,像是被猛兽的爪子所伤,若不是因他穿了黑色的衣服,现下恐怕已是个血人。
不是说对付厉鬼去了吗?如何能伤到这种程度?
我们小心翼翼的将他放在榻上,不料还是牵扯到了伤口,泱濯呻|吟了一声,眉宇间的沟壑因疼痛变得越发的深了。
穆凝忽而止住抽噎,断断续续道:“我找到大哥的时候……他正和一个厉鬼缠斗,可我帮不上忙就只能在一旁看着,想不到……等那厉鬼一死,他自己也倒下了,如何叫也叫不醒……”
蒲苇接言道:“那鬼在此之前已吞食了几十颗人心,故此才不好对付,若不是冥主,还不知要有多少人命断送在他手上。”
泱濯躺在榻上时而痛吟几声,时而冒出几句听不太清楚的呓语。自出生以来还从未见过身旁的人遭受过如此惨状,一颗心早已乱成麻,于是我又朝门外喊道:“孟婆怎么还没来?”
“急什么,有我在保管他死不了。”话间刚落,就见一个鹅黄色的身影不急不徐走了进来。
穆凝和蒲苇毕恭毕敬的喊了声:“婆婆。”
孟婆也不恼我,只是意味不明的看了我一眼,遂又上前去查看泱濯的伤势。
看过之后她头也不抬的说:“都别杵着了,赶紧过来把他的衣服给脱了,再耽搁血都要流干了。”
闻言,穆凝回避到了外间,只留下我与蒲苇。
黑色深衣下的躯体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依照形状分辩,有剑伤、刀伤还有被箭矢射中的伤痕,最深一的道直从前胸贯穿至后背后。
孟婆朝我挥了挥手,示意我退到一边,遂又从袖中掏出一只玉瓶来,将白色的粉末均匀的洒在伤口上。她一脸轻松的说:“这阵仗我早已是见惯了的,比这更严重的伤他不也挺过来了?他可是要陪着我为地府效力到灰飞烟灭,哪能这么轻易就死。”
粉末洒至胸前的伤口,她停住手,指了指那道箭伤:“这伤是他在阳间的时候留下的,不想活人的怨气竟比死人的还重,都四百多年了半点也没变浅……”
说着又让我为他翻了个身,泱濯闷吭一声,却没有要醒来的征兆。
待处理完了伤口,孟婆又说:“已无什么大碍,只是最近就别再让他出去了,世间的厉鬼层出不穷,杀了一个还会出两个,总归都是命数,该死的终归是要死的。”
孟婆一番不明就理的话使得我心绪更乱了,待她走后我便去问蒲苇,什么叫泱濯要陪着他为地府效力到灰飞烟灭?
蒲苇走至外间,同穆凝面对面坐下:“冥主在世时坑杀了尤国四十尤大军的事,你知道吧?”
我点点头。
“那你觉得,这四十万条性命需得多久才能偿还得清?”
我摇头……
话说五百年前老阎王已临近天道,玉帝在那之前就已命太史选定了接替的人选,主掌书做了这么久,我自然知道泱濯坑杀四十万大军一事也是天命所为,哪里又由得了他反抗。
说起被他一手灭掉的尤国,自掘起后便日渐兴盛与强大起来,只因国内频繁出现一些专修邪术的巫师,他们常在两国兵戈相见时做出一些非人力所能及之事,譬如拥有不死之身的将士,人神妖佛都进不去的王陵,这一切都已偏离了天命的掌控,故此玉帝才生出要根除尤国的念头。
那时能与尤国一较高下的唯有朔国,然而这两国向来是一南一北各据一方,从不贸然进犯,若想要在这段平衡了几百年的关系之中生出间隙,就必须从皇室入手。
借着穆琛、郁屏、穆央、穆凝这几个人之手,玉帝居高临下的操控着全局,当尤国护送长公主前去朔国和亲之时,这段筹划已久的肃清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能将杀意挑拨至顶点的唯有仇恨,在郁屏将穆央带回尤国之后,向来忠心不悔的穆琛竟策反了手下的将领,威逼着国主向尤国发兵。开国后的几百年繁衍,十年生聚而成的五十万大军,以穆琛为主帅直压尤国边境。
这一战再不是点到而止,穆琛在冲破一道道关隘后拒不纳降,除去城中百姓其余一律就地活埋。大军来势汹汹,又有玉帝下派的各路战将掣肘,奈何国中有巫师也力不从心。为此,尤国国主早已向朔国送去甘愿称臣的国书,然手中无一兵一卒的国主又怎能号令得了穆琛?
穆琛最终顺应了天命将尤国从南境彻底抹去,只不过在这场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万人坑里爬出来的几千士兵做出了拼死一博的举动,犹如当年的不死之士一般直直杀到穆琛面前,带着无数怨气与仇恨的刀刃与箭矢无一不是向他而来。
他最终同那四十万人一道被鬼差锁回地府……
蒲苇将此事娓娓道来,毫无波动的表情似已将这事说了无数遍,我怔怔的看了泱濯一眼,有些难以置信,又有些……心疼。
穆凝轻叹一气:“之前我不答应大哥投胎转世,并非是为了等郁屏的那句话,我之所以要留在阴间无非是想守着大哥,因为他身边除了我……就再没其它人了。”
我迎上她的目光:“所以,即便我就是郁屏,你还是不会答应他。”
她笑了笑:“纵然你也爱喝桑茶,纵然你与他长得一模一样,可你终究不是他,因为郁屏不会像你这般因他受伤而一脸焦急,因为他和我那傻哥哥一样,眼里就只有穆央……”
穆央,穆央……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也不知自己在他床前守了多久,困了就在床前的矮榻上和衣睡下,醒了就盯着他的脸发呆。这个永久都没有天光透进来的地府,像是一个能湮灭人心性的牢笼,时间横亘在诡异的月色之中,于是等待也变得不那么难熬了。
泱濯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水喝,我偷偷将丹元大会上得来的金丹化入水中,一手举着杯子一手将他扶起,他看也没看我就半睁着眼将杯子里的水一口喝净。
兴许是睡得太久,他的意识还有些涣散,凌乱的头发未经梳理随意的披散在胸前。我下意识的将遮住他眉眼的头发拨至一旁,问:“还喝不喝?”
他点点头,于是我又折回去倒了杯清水,他仍旧一口气将其喝完,末了问我:“你怎么在这儿?”
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就这个时候我还不忘打趣:“阎君好大的忘性,答应了陪我去洛河放天灯,如何就无故爽约了?”
他挣扎的坐起身,许是这一番动作又牵动了伤口,好不容易舒缓的眉宇这时又皱了起来。
寒冰似的脸上还是看不见半点歉意,他淡淡道:“因身系要事所以不能赴约,欠你那一盏灯我会记得。”
我站起身来,狠狠的伸了个懒腰:“灯我已经放了,你要真觉得亏欠我就亲手做一个送我。”说完又看了他一眼,怕继续下去会自讨没趣,于是接着说:“你既已醒那我也该回天命宫了,不然司奇又该来逮我了。”
就在我走出屋子后,隐约听见他说了什么,然而究竟是什么也没听太真。
第16章 第十六章
天命宫到了自我入天庭以来最为忙碌的时候,三百多名掌书尤如下界学堂里虔诚的学生,提笔伏案专心致志做着一样却又不一样的事情。大把的命格石汇聚在一起,注入了未来几年或几十年的人间定数。
身为主掌主,我有义务仔细将每块黑石一一过目,自然也是忙得抽不开身。司奇与几个年长的掌书与我一起,三日下来直忙得天昏地暗。
刚从地府回来,就被告知玉帝向天命宫亲下了一道旨意,换作平常若非什么特别紧要的大事,这位七界之首是不会过问插手天宫事宜的。与此同时,我从司尘鉴那里听得三太子的神识被投下凡间一事,也就仙家口中所说的每五百年一次的历劫。
我已明白过来,近几日来忙碌的一切与炑琰下凡一事密切相关,二十年后人间会有一场大战,同是南北鼎立各据一方的两大强国,渠国与朔国的三十万大军一夕间皆化作猿鹤沙虫,然而这并非是因两国交战所生出祸端,而是天灾。
领兵二十万的人正是炑琰投生后的渠国长皇子,引发这场大战的主要因素,一是野心勃勃的朔国国主企图将鹰爪伸向漠南,二是渠国长皇子作为质子送入朔国的那四年里所遭遇的一切,使他必要将朔国除之而后快,这个中的缘由终归还是脱不了那个‘情’字。
不论这场人间浩劫意味着什么,玉帝所耍的手段与四百年前一般无二,只不过这次被当作傀儡摆布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三儿子炑琰。
仙家果然摒弃了所有的欲念,女娲娘娘一手捏出的生灵,将盘古开天辟地出的人间化成了一个生死场。有的因违拗了天命,有的则当了浩瀚寰宇里的一颗棋子,这些棋子分成黑白两色相互厮杀,然而究竟为了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在这一切面前,明哲保身,冷言旁观终归是最明智的选择。
忙碌过后,天命宫又恢复到以往的静谧,大家都心不在焉的做着手里的事情,就像是老百姓在秋收之后的闲暇时光里做的生计,于是闲聊就胜过了本职一筹。
话说姬公旦的府邸坐落在天庭最不显眼的一角,称不上是殿更算不上是宫,倒像极了凡间平常百姓家的小院落,里面种了些花草,每次偶然路过总能看见花圃里有几只蝴蝶在飞,我从来路过那里都是匆匆瞥上一眼。
兴许是记挂着那日做的梦,这次看见他院门上草草刻下的‘解梦’两字,也不知怎的,一闪神的功夫脚已踏了进去。
进去后才知道门院内比院外还要冷清,只见发须已垂到脖子以下的周公正流连在花间,自得自乐的同几只蝴蝶在玩耍,偌大的院子连个仙童也没有。
这光景怎么看怎么不和谐。
见我来了,他一脸春风的走出了花圃,招呼我在一旁的石椅上坐下,他抚了抚长须问道:“叶掌书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几只蝴蝶跟着他飞了出来,空中飞舞了一阵,竟有一只落在了我的肩头。倒一点也不怕生,径自在我肩头歇了下来,我伸出手指抚弄了一下它的翅膀,立时沾了一手彩色的蝶粉。
我说:“自然是来找周公解梦的。”
他看了我一眼,略有些迟疑:“仙家的梦可不好解。”
“怎么说?”
周公站起身来,负手背对着我,慢悠悠的走过几步:“梦里黄花空开落,风起风收非无由,智者喜踏云中路,愚夫只翻尘世垢。”他念完了才转过身来,浑浊的双眸里闪现出一丝精光:“不知叶掌书是想做愚夫还是智者?”
我笑了笑:“不在于我想做什么,岱书自出生就是个愚夫,哪怕当了神仙也还是个愚夫。”
他迎上我的目光,似乎是想在我的眼神里探寻到一些他所想要的东西,半晌,他略有些怅然的说:“也罢,那你就说说吧!”
我正欲娓娓道来,不料却被打断,说是要去沏壶茶来。
沏来的是最不讨喜的花茶,我礼节性的抿了一口就放下了杯子,踯躅了片刻便慢慢回忆起当日梦里的光景——
一场梦做得乱七八糟,说起时也是颠三倒四,周公也不打断,任我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在我毫不遗漏的将所能想起的所有说完后,又指了指左胸口,我信那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总觉得梦里那个想要将我心挖走的人,与胸前这个胎记有着说不清的联系。
听我说完,周公一脸神秘召来一只蝴蝶,那蝴蝶诡异的花纹像极了传说里的由鬼魂化成的黑蝶。它飞上我的头顶,孱弱的翅膀掀起一丝细不可察的风,周公的目光在我头顶滞留了一阵,半眯的眸子里透露出洞悉了真相的光彩。
黑蝶最后落在了周公的指尖,也不知是故弄玄虚还是真有其事,他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