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员都在城外等他,杨勇身后所带的一百来名亲兵也经历过此事,因此毫不慌乱,只是用眼睛警惕的看着四周,防止有人对杨勇行刺。

那些营州本的官兵却是初次经历,尽管心中飘飘然,却生怕损害自己的形象。不由挺胸凸肚,一本正经的坐在马上。

只是营州民众远比长安百姓热情,看到大军过来时,许多百姓不顾旁边阻拦的士兵,涡涌而上,嘴里欢呼着万岁,同时将一些家中带来的食物塞到军士手中,甚至有一些少女大胆的将自己的手帕,荷包等贴身物件丢过来,整个迎接现场顿时一片混乱。

杨勇的亲兵大惊,连忙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杨勇围在里面,好在众人都是骑在马上,民众挤不进来只得作罢,就这样,杨勇在马上还接到数个荷包,让杨勇哭笑不得。

几乎是有点狼狈的回到刺史府,热情的民众才散去,杨勇对着跟在后面的韦世康道:“营州百姓实在太过热情,若是当初长安百姓也如此,本官可就吃不消了。”

韦世康呵呵一笑:“大人亲率大军扫平营州两害,得到百姓如此热情支持也是应该。”

杨勇突然问道:“对了,那个高句丽的二王子高建武如何?”

“回大人,高建武关押在刺史府,除了精神稍有萎靡,其他并无问题。”韦世康恭敬的道。

杨勇沉吟了一下:“这次我军俘虏了三百多名高句丽人,俘虏中有一女子是高句丽平康公主。她是高建武的妹妹,你不妨让他们见见面,然后分别关在对面。”

韦世康不禁有些迟疑:“大人,那平康公主……”大军行进缓慢,韦世康每日都能得到大军的详细汇报,自然知道杨勇曾亲手救过平康公主,又同住一个帐蓬数夜。和其他人一样已经把平康公主当成杨勇的女人。

看到韦世康神色,杨勇猜到他心中所想,没好气的道:“她和本官一点问题都没有,你不要胡思乱想。”

“是。”韦世康口中应道,心中却有点不太相信,那女子既然贵为一国公主。姿色自然不俗,杨勇血气方刚。对方又无抵抗之力,怎么会不动。只是以为杨勇脸嫩,不肯承认罢了。

杨勇刚回营州,征尘未除,但许多事还是不得不与韦世康立即处理,答应士兵的赏赐必须尽快发下去,那么多的牛羊,马匹等牲畜必须赶快安置。从高保宁处带来的三百多名女子,杨勇曾答应过她们如果在大周有亲戚可以让她们投靠,没有的话也会妥善安置。

杨勇的身份既然公开,本来要到草原对此次出力契丹各部封赏不能再去,而是直接宣布由罗艺出任领护东夷校尉。持节对契丹各部宣抚。

处理完这些,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杨勇才挥手让韦世康回去,数名亲兵将晚饭端了上来,杨勇匆匆扒了几口。记起一事,顿时吃不下饭,对身边一直跟着的杨石问道:“郑雄安排的如何?”

“大将军,卑职已托韦冲校尉请了全城最好的大夫替郑大人查伤,现在已安排郑大人在内院休息。”

“嗯,我去看看他。”要说这次出征唯一的遗憾莫过于郑雄的重伤,郑雄自从担任杨勇亲兵队长以来,一直忠心耿耿,宛如杨勇左膀右臂,他这一受伤,让杨勇颇不习惯。

这座院子自然是杨勇未出征前所住院子,在杨勇出征期间,韦世康一切保持原样不变,倒是不需要什么收拾,杨勇一回来,院子直接由杨勇的亲兵接管,此时各处***已经点亮,整个院子都是一片***通明,看到杨勇和杨石两人,各处守卫的亲兵吩吩行礼:“大将军!”

杨勇朝所有行礼的亲兵都嘘了一声,示意大家小心说话,亲手推开郑雄的病房,此时天色刚黑不久,数名没有当值的亲兵什长正围在郑雄的床边说话,见到杨勇,连忙行礼。郑雄也要挣扎起身。

杨勇连忙将郑雄身体按住:“你身上有伤,不必多礼。”

看到杨勇来看自己,郑雄又是感激,又是羞愧:“大人,末将无能,累大人蒙耻,实在是该死之极。”

郑雄受伤之后骑马奔上山,失血太多,只对杨勇说了数句话便昏迷过去,醒来之后郑雄才知道由于无人可以应战,杨勇不惜命人将那名高句丽将领暗箭杀伤,这对杨勇的声望是一个巨大伤害,让郑雄更是自责不已,这些天养伤时每天都是耿耿于怀,自己太过大意,否则至少也应当和高句丽人两败皆伤才对。

杨勇连忙轻声安慰:“你已尽力,不用责怪自己,记住,本将需要你,尽快养好伤才是正理。”

郑雄哽咽的道:“大将军,卑职遵命。”在杨勇未看他之前,郑雄心中一直有心结,见杨勇没有怪他,此时心结才解开。

杨勇在郑雄病房待了半响,问过郑雄详细伤情,知道伤势只需静养数月就会全好,放下心来,怕耽搁郑雄休息才离开。

杨勇虽然任命罗艺为领护东夷校尉,让他处理契丹事务,又对他提点了半夜,毕竟心中还是放心不下,这段时间杨勇就继续驻扎在营州,一方面随时关注罗艺进展,一方面静候郑雄养伤。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杨勇在院中深深呼了一口气,现在已到初冬,这个院子却还有不少绿色,让刚刚在草原上奔波了大半个月,眼中尽是枯草的杨勇大感惬意,他刚要舒展一下筋骨,见韦世康匆匆赶来,不由问道:“韦刺史,如此匆忙可是有何要事?”

“大人。虽然不是大事,但牵涉到大人所带来的人员,所以下官还要请大人决断。”

杨勇“咦”了一声:“什么事牵涉到我的人?”

韦世康苦着脸:“大人,刘虎将

句丽俘虏杀了。”

“刘虎?”杨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刘虎是谁?”

“大人,刘虎就是大人带到营州的那名少年。”

“哦。”杨勇才记起来,自己确实在来营州前一天带过来一名少年叫刘虎,杨勇出征时。虽然刘虎死活要跟着,自己嫌他太小,就将他留在刺史府。记起刘虎来历,杨勇连忙问道:“怎么回样?”

原来刘虎听到大军带回来三百多名高句丽俘虏,一大早就跑到关押俘虏方观看,刘虎是杨勇亲自交待留在刺史府中的人。这些天在刺史府内又已混熟,看守的卫兵对刘虎并不在意。没想到刘虎看到一名俘虏面容时,突然不克自制,竟然抢过一名守卫身上佩刀,将那名俘虏捅死。

这下整个牢房都引起了轩然大波,若不是高句丽俘虏全部被关押,守卫又弹压及时,恐怕所有高句丽俘虏都要暴动,死一名俘虏是小事。但没有命令在后方擅自杀俘就是大事,只是碍于刘虎身份,韦世康不便处理,只得过来向杨勇汇报。

听完详细,杨勇差点跳了起来:“这个兔崽子这么小就敢杀人。真反了他了,他在哪里?把他押过来。”杨勇骂别人是兔崽子。倒是忘记自己并不比他大,周围的亲兵也没有觉察有什么不对。

杨勇的话一落,两名刺史府侍卫顿时将刘虎押了过来。侍卫对刘虎很客气,只是收缴了刘虎夺来凶器,并没有让刘虎吃什么苦头。

杀了人,刘虎脸上没有什么害怕的神色,反而是一脸轻松,杨勇气不大一处来,这个小兔崽子当初强要跟着自己,没让他做什么事却尽惹祸,顿时对刘虎喝道:“跪下。”

刘虎虽然在山村长大,但并非不通世事,不但沿途官员对杨勇恭恭敬敬,连刺史府对他也不敢怠慢,自然知道杨勇是了不起的人物,闻言倒是没有抗拒,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说,你为什么要杀人?”

“回大人,就是那个高句丽人杀了我父亲,我杀他是为父报仇。”

原来刘虎这二年念念不忘找高句丽人报仇,他当初被父亲藏在柴草堆里时,曾透过缝隙看过数个高句丽人的容貌,其中一人脸上有黑痣,映像特别深刻,这次听到有高句丽俘虏,他就急忙查看找杀害自己父母的仇人,没想到竟然天网恢恢,真的找到那人,他二话不说,乘守卫不注意,拨刀就杀了他。

杨勇对刘虎话觉得不可思议,哪有那么巧之事,莫非这个刘虎杀了人想到的脱罪之辞,只是看刘虎样子不象说慌,二年前入寇扮成高保守手下的高句丽人还真有可能和这次歼灭的高句丽人是同一批人,只是即使如此,此事也太过巧了。

杨勇转向韦世康:“韦刺史,你看他是否说的是实事?”

“下官以为刘虎的话可信,来之前下官曾问过守卫,刘虎查看其他高句丽人时并无异常,唯有查看到脸上有痣的那名高句丽人才突然发狂。”

“嗯,本官也认为刘虎没有说慌,只是虽然情有可原,但法不可免,杨石,擅杀俘虏是什么罪名。”

“回大人,二十军棍。”

死一条人命才打二十军棍,杨勇听了也觉得可以理解,这个时代俘虏根本就不当人看,若不是在军中,俘虏贬为奴仆之后,恐怕杀了最多罚点钱,连军棍都不用挨。

“刘虎,你擅杀俘虏,本官判打你二十军棍,你服不服?”

刘虎重重了磕了几个头:“回大人,能为爹娘报仇,刘虎被打多少棍都愿意。”

杨勇不再客气:“拉下去,重打二十棍。”

韦世康搞不清刘虎在杨勇心中位如何,连忙求情:“大人,他还是一个孩子,二十军棍太重,能不能酌情减免。”

杨勇摇头:“军法就是军法,岂能酌情,拉下去,打!”既然杨勇坚持,韦世康不再相劝,免得自讨没趣。

两名卫兵正要将刘虎拖下,杨勇突然道:“等等,把他拖到关押高句丽俘虏的方行刑,杨石,你去监刑,给我打结实了,不准任何人徇私。”

“是。”杨石连忙跟着卫兵后面,一同押着刘虎前往行刑。

看到此事解决,韦世康告辞而去,杨勇在院中活动完身手之后,杨石才返回,对杨勇汇报:“大人,那小子有种,打了二十军棍连哼也没有哼一声。”

杨勇点了一下头:“有种就好,去,将为郑雄治伤的郎中请来为他医治,千万不可留下后患,既然是可造之材,就不能浪费。”

“是。”得到命令,杨石又匆匆下去。

为方便郎中医治,刘虎养伤方也就安排在内院,挨着郑雄的房间,这小子挨打的时候不叫,郎中治伤的时候倒是叫的惊天动,让杨勇听暗自好笑,到底还是小孩,知道他的心思,恐怕不愿在高句丽人面前示弱,如今疼痛难忍才会叫得这么大声。

一天很快过去,入夜之后,杨勇返回客厅用饭,却是神色一愣,差点以为自己走错方,厅中烛火高燃,已摆好了一桌酒菜,除了门口两名亲兵守卫,还有一名女子端坐在桌边盈盈守候。

见到杨勇到来,女子连忙行礼:“大将军好。”这名女子一身绸缎,脸上薄施脂粉,烛光下艳光四射。杨勇半响才想起来:“你是冯氏?”

第九十一章麻烦

人嫣然一笑,檀口轻张:“多谢大将军还记得小女子

这一笑,仿佛整个厅中都亮堂起来,美人如玉,不外如此,杨勇第一次见到她时,冯氏虽然脸上沾有半面灰尘,却难掩她的丽色,第二次见到她时,她的脸上已经洗尽尘埃,虽然荆裙布衣,却是散发出惊人的美丽,如今换上绸缎锦衣,一频一笑更是几乎能让人失神,让杨勇半响才认出来。

冯氏之所以待在杨勇用饭的客厅,当然是营州主人韦世康的安排,韦破敌奉命处理带回来的那三百多名女子时,多数女子都不愿回乡,直接找了这些天看中的军士成家,而轮到冯氏时,她明确表示要服侍那名少年将军。

以冯氏的姿色,她就是有方回去恐怕也走不了,她不知看到多少注视在她身上的贪婪目光,没有一个强有力之人依附,等待她恐怕是更加不可测的命运,冯氏自然要自己作出选择。

韦破敌不敢擅专,只得将冯氏交给韦世康处理,韦世康面对冯氏的姿色也是失神,若年轻几岁,恐怕宁愿得罪杨勇也会自己留下,韦世康不相信杨勇面对冯氏没有动心,自然一切都要为杨勇安排好。

冯氏正处于二十五六岁的年龄,正是女人最成熟的年龄,论心里,杨勇并不输于她,身体却更加血气方刚,而且冯氏容貌如此绝色,杨勇除非是铁人,否则若说不动心,自己也不会相信。

杨勇不由拿以前见到的女子和冯氏比较,不得不诚认,无论是称为长安第一美人的尉迟繁炽还是远嫁突厥的千金公主。冯氏都毫不逊色,甚至许多方还有过之。

尉迟繁炽虽然漂亮,却没有冯氏的温柔,千金公主高贵。打扮一新冯氏不但有高贵,而且高贵中还带有妩媚。

看到眼前的少年将军对自己发呆,冯氏轻轻一笑。将杨勇拉到厅中坐下,一只纤纤玉手将酒怀斟满送到杨勇嘴边,看到杨勇将酒喝完。另一只手马上从桌上夹起佳肴,给杨勇喂下。

烛光下,美酒如玉,佳人如花,这正是男人梦寐以求的情景,刹那间,杨勇真的沉迷了,这些天面对着一个能看不能动高句丽公主。杨勇心中早已憋了一团火,此时面对一个比高句丽公主更漂亮可人的尤物对自己含情挑逗,摆明让自己为所欲为,只要是身体正常的男人恐怕都不会拒绝。

酒不醉人人自醉,数杯酒一下肚。杨勇全身都燥热起来,当冯氏给杨勇又斟上一杯酒时。杨勇没有喝酒,却是伸手握住了丽人柔荑,顿时一股滑若凝脂的感觉传来。冯氏嘤咛一声,已经倒在杨勇怀中。

女体如绵,软玉温香,杨勇腾的起身,抱着怀中丽人朝后面卧室走去,冯氏轻轻的合上眼睛,如害羞的小女生,白玉般的脸上红霞升起,客厅门口两名亲兵站的笔直,仿佛眼中什么都没有看到。

一进卧房,杨勇就急不可耐的撕扯着怀中丽人衣物,杨勇笨手笨脚,面对着怀中尤物,却连最简单的解衣动作都做不会。冯氏不时发出阵阵娇笑,却是欲拒还迎,见杨勇真是解不开衣时,才将杨勇轻轻推开,自解罗裳。

眼前冯氏的解衣更象是在跳一支犹美舞蹈,一频一笑,无不深深的将杨勇吸引,暂时忘记动作,呆呆看着冯氏自己宽衣,直到冯氏将自己绝美的胴体完全裸露,烛光摇曳下,冯氏就象是一尊绝美的女神,杨勇低低的吼叫一声,将冯氏一把搂过,压在身下。

这一夜,杨勇得到极大满足,被翻红浪间,杨勇的双手抚遍了身下丽人每一处敏感点,整个房间都充满了女子动人的呻吟,而冯氏更象一个合格的老师,引导着杨勇释放出一轮轮激情,直到筋疲力尽,两人才互相搂着沉沉睡去。

第二天,日上三更,杨勇才睁开眼晴,怀中丽人仍然熟睡未起,杨勇暗叹自己的荒唐,不过,杨勇并不后悔,这样的女人又有谁能舍弃,若怕独孤氏或元清儿误会,大不了以后将她藏到长安城外的庄院。

恋恋不舍的将怀中丽人推开,杨勇正要下床,冯氏娇吟一声,已经醒来,看到杨勇着衣,连忙轻披了一件小衣,勉强盖住自己动人的身体就服侍起杨勇穿衣来,神情无比柔顺。

看到那轻薄的小衣,杨勇知道下面掩的是怎样动人的春色,差点忍不住将她再之推倒,用巨大的毅力才克制住了自己,问道:“对了,我知道你姓冯,你的全名是什么?”

冯氏轻轻的垂下头:“奴家姓冯名小怜。”

“冯小怜。”杨勇念了一遍:“好名字。”心中却奇怪,这个名字怎么有种好象熟悉的感觉。

“多谢将军夸赞。”冯小怜重新整理着杨勇的衣裳,见杨勇脸上毫无惊讶之色,不由奇怪,难道这个小将军对自己以前的身份毫无所知吗。自己的身份如果让其他人知道了可能是一个大麻烦,冯氏提醒杨勇道:“奴家以前是齐王妃。”

杨勇顿时惊愕的张大了嘴,终于想起来了,冯小怜,不就是齐后主最宠爱的冯妃,无论是周人还是齐人都骂着祸国殃民的女子吗。

这个就是在齐后主接到周帝亲自领军攻打齐时,不但不停止打猎,还说出再围一轮的冯小怜,这个就是在周军占领平阳后,齐后主说出:“只要小怜无恙,战败又有何妨!”的冯小怜。这个就是后人写下: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冯小怜……

刹那间杨勇脑中转动着关于冯小怜的各种传说,难怪这个冯氏如此美貌,竟然会将尉迟繁炽都比下去,这可是让齐后主亡国的女子。

眼前的丽人顿时变成一只烫手的山芋,杨勇不由为昨晚的轻率懊恼,若是让自己母亲独孤氏知道冯小怜的存在。除非马上将她处死,不然,以后自己的太子之位不用谁挑拨,马上就会被

说动杨坚废掉。

杨勇心中一股恶念陡然升起。杀了她,独孤氏日后纵使知道,恐怕不但不会怪罪。还会对儿子不为美色所迷夸赞。杨勇的手轻轻抚上冯小怜洁白脸蛋,冯小怜触到杨勇的眼睛顿时一惊,昨晚还在自己身上纵横驰骋。对自己痴迷不已的少年竟然一脸杀机。

她楚楚可怜望着杨勇,不知为什么这个少年听到自己的名字会想要杀自己,自己以前的身份应当是男人满足,炫耀资本才对。

冯小怜虽然聪明,却不知道杨勇的身世,更不知独孤氏对儿子的严格,只是知道杨勇在大周应当是一个权贵人物,可以庇护自己的安危。只是这个权贵人物来头太大,而她的名声不可能会被接受,这才惹下杀机。

杨勇的手轻轻从冯小怜的脸蛋滑下,落到她的脖子上,她脖子同样光洁纤细。宛如天鹅,只要自己用力一捏。眼前这个美丽的女人就会香消玉殒,自己再也不用担心她会带来什么危害。

虽然知道少年将军对她动了杀机,冯小怜却不敢反抗。亦不敢逃跑,甚至稍为喊一声都不敢,如果不能打消这个少年将军对她的杀意,多余的动作只会使她更快死亡,她悄悄的闭上眼睛,两颗晶莹泪水滴了下来。

杨勇的手指慢慢收紧,冯小怜脸色顿时成了紫色,手脚也开始挣动起来,正要加大力量,杨勇的手背突然一凉,正是冯小怜的两滴眼水滴在手背上,杨勇心中一惊,将手指松开。

冯小怜大口大口喘着气,她刚才几乎就以为自己死定了:“将军,为什么,为什么要杀我?”

她虽然刚刚死里逃生,眼前这个人昨夜还和她共效鱼水之欢,却绝无责问之意,语气中全是不解和哀伤

为什么要杀她?杨勇被问得张口结舌,他的理由根本拿不出手,齐国真的因她而亡,没有齐后主荒淫无度,她一个女子又有何能耐让齐亡国,后人将周亡归于褒,甚至现在的陈亡会归于张丽华,对她们又岂能说公平。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这时后世花蕊夫人的一首诗:这诗又和冯小怜何等相像。

何况齐亡了关自己何事?自己是周人,若齐亡有她的功劳,自己还应该感谢她才对,就因为自己怕被母亲猜忌而狠心对她一杀了之,自己的良知又到了哪里?

“你的身份还有谁知道?”杨勇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脑海中依然在交战,到底杀不杀?

“回将军,以前只有高保宁知道,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冯小怜感觉到杨勇杀意在减少,脸上的哀怨之色更重。

北齐后主高纬的荒唐常人难以想象,他认为像冯小怜这样倾城倾国的女子他一个人独享,未免暴殄天物,独乐不如众乐乐,如能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冯小怜的天生丽质岂不是美事,经过一番安排,齐后主让冯小怜玉体横陈在隆基堂上,以千金一观的票价,让大臣都一览秀色。

齐亡后,齐后宫的女子被周武帝全部赏给有功将士,冯小怜本来是要赏给宗室有功之臣,却被观览过冯小怜丽色的高保宁趁齐亡时的混乱将她劫走,高保宁到底是齐臣,得到冯小怜并不敢声张,冯小怜也深知自己身份敏感,不敢泄露,只称冯氏,若不是和杨勇共渡春宵,觉得有了依靠,她也不会轻易泄露自己身份。

听到冯小怜的回答,杨勇松了一口气,没人知道她的身份,自己不必杀她也可以补救,眼下在营州无人认识她,不过,自己也不用打金屋藏娇的主意,她的身份虽然现在没有人知道,但齐国的降臣认识她的人应当不少,一旦泄露,自己就是不杀她也不行。

最好的方法就是回长安后,自己给她安排一间尼庵,让她出家修行,这也算对她扰乱齐政数年的惩罚吧,想到这,杨勇杀意消失:“记住,无论是谁,你都不能泄露自己的身份,否则我都会毫不客气的杀了你。”

冯小怜连忙点头,待杨勇推开卧室走出去后,冯小怜才斜靠在床上,浑身无力,任由刚刚披上的小衣滑落,露出赤裸的胸膛,高耸雪白的双峰上点缀着两点嫣红,这上面还有那名少年将军的点点吻痕,可是在刚才,那名少年却差点将自己杀死。她现在才真正感到了死里逃生的喜悦和后怕。

走出房门,杨勇伸出自己的双手,苦笑了一声,自己刚才差点就将一名与自己无怨无仇的美丽女子掐死,自己的心是否太狠,随即又摇了摇头,这些日子自己无疑改变了许多,但若是太狠,自己应该毫不犹豫杀了冯小怜才对。

看到杨勇出来,一名亲兵连忙上来:“大将军,韦刺史和韦破敌将军已经在客厅等候多时。”

杨勇将马上将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驱散:“让他们稍等,本将马上就来。”

“是。”

看到杨勇如此晚才起身,韦世康和韦破敌两人都露一丝会意的微笑,少年风流,自该如此,却不知杨勇一夜风流,也算惹下了不少的麻烦。

第九十二章谈判

下来的几天,冯小怜见到杨勇都会不自觉的对他产生美丽是她最大的武器,可是这个少年在与她欢爱后,得知她齐王妃的身份差点杀了她,虽然最后关头这个少年还是放手,却让冯小怜对自己的自信大打折扣。

数天之后,冯小怜得知杨勇的身份才震惊不已,她虽然不关心朝堂之事,但尉迟迥造反之后,高保宁念念不忘入寇大周边境,只是没有得到契丹各部和高句丽的支持才作罢,冯小怜多次从高保宁嘴中听到过尉迟迥造反的原因和大周朝堂的变动,眼下这个少年竟然是大周大丞相的嫡子,远比她想象中的贵人要贵的多。

既然决定了以后将冯小怜送入尼庵,杨勇抛下顾虑,暂时享受着与冯小怜的鱼水之欢,冯小怜为了讨好杨勇,拼命使出自己全副本领侍候他,冯小怜侍候男人的本领确实天下无双,不但歌舞双绝,尤其自学的按摩,包含着槌、擂、扳、担等手法,只要被她捏上数下,一天的疲劳就会全消。

罗艺带着五十名骑兵到契丹各部宣抚,首先得到了曾出兵的日连,匹吉、黎、土六于四部的热烈响应,在得知上次带队的少年就是大周东京冢辛之后,四部的许多贵族主动来到营州城拜见,杨勇不得不一一接待,忙得不亦乐呼。

在四部压力下,上次没有出兵的契丹何大何部也表示支持大周领护东夷将军之令,而伏弗郁、羽陵两部却是犹豫着不决,唯有悉万丹非但不遵从罗艺诏令,反而将日连部派去联络的使者割耳而回。

悉万丹在契丹八部中最强大,其部有近三万青壮。悉万丹的族长虽然看到契丹八部有五部臣服大周,其余二部也大可能倒入大周怀中,但他们离大周最远,又自持背后有突厥支持。自然不肯听令。

在这种情况下,罗艺不得不准备向悉万丹部出征,否则任由悉万丹部猖狂下去。非但伏弗郁、羽陵两部不会听令,就是另外五部也可能反复。

草原民族出兵都会选择在秋高马肥的季节,进入十月后。其实已不适应大动兵马,杨勇可以选在十月份进攻高保宁,是因为打定了主意速战速决,否则后勤是一个大问题,高句丽会出兵,也是打着速战速决的主意,只是高句丽虽然速战速决了,却是来了个全军覆灭。

悉万丹部有三万余青壮可以参战。罗艺很难速战速决,只能组织小规模队伍对悉万丹部慢慢袭击,采用钝刀子割肉的战术,给悉万丹部放血,也可以锻炼队伍。为明年的进攻作准备。

这种情况下,杨勇除了让韦世康对罗艺尽量支持外。只能全靠罗艺自己的本事,到了十一月初,郑雄伤势虽然没有全好。但已经可以骑马,杨勇正准备离开营州时,营州迎来了高句丽人的使团。

由于温达带领的高句丽军全军覆灭,高句丽直到杨勇放出两名俘虏报信才得知情况,八千人被歼灭,而且自己二王子和五公主都落到大周手中,可知高句丽王接到这个消息是如何震惊,高句丽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样的败仗。

高句丽整个朝堂顿时都吵成一团,将指责的矛头隐隐指向高句丽王,温达是高句丽王一手提拨上来平民将领,贵族看不起温达的出身,温达也看不起那些贵族的奢侈堕落,双方格格不入,这次温达兵败身死,国内的贵族正好落井下石。

可怜温达虽然英勇战死,他的家人还是被获罪,高句丽王尚有一点良心,没有将温达全家抄斩,只是重新让温达的老母亲回到赤贫的行列。

外置完温达,高句丽贵族对大周的战力也暗自惊心,虽然大家都看不起温达出身,但还是承认温达打仗有二下,竟然被大周全歼,高句丽贵族害怕起来,尉迟迥叛乱时想趁火打劫的那点心思顿时消失,纷纷主张和平,对大周重新朝贡。

高句丽王虽然一向主张对大周强硬,但自己二个儿女生死也不能不管,顺水推舟派出了使团,一边向大周上表谢罪,将责任全部推到边将身上,一边也请求大周能将他们的二王子和五公主放回。

按理高句丽的使节必须到长安去谈判,只是杨勇担任东京冢辛,有权对齐事务作出处置,高句丽处东北,与他的谈判也属于杨勇辖区范围之事,杨勇现在在营州,倒也不必让高句丽使者赶到洛阳。

杨勇并没有直接与高句丽使节见面,而是由营州刺史韦世康出面接待,之后再对杨勇汇报,虽然看起来多此一举,只是身份如此,杨勇是大周大冢辛,与他们高句丽王也可以平起平坐。杨勇不能自降身价。

听完韦世康介绍了高句丽人的要求,杨勇嘿嘿笑了一声:“高句丽人只是道歉,没有其他东西,就想让我们将他们王子,公主,还有那些俘虏都放回去,没有那么便宜之事。”

“大人,那该对高句丽人提什么条件?”

杨勇想了想,还真不好提什么,上表称臣,人家主动提出来了,何况臣不臣,只是关系到一个名声,根本毫无作用,割让领土,这点也不可能,除非大周能恢复汉四郡,否则有辽河为界,即使高句丽愿意割让一两个城,大周也守不住。

杨勇用手指敲的桌子咚咚作响,自言自语的道:“高句丽有什么好东西?”高句丽现在占据是后世东北之,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可惜这些都是富人用的奢侈品,对国力毫无帮助。

听到杨勇的话,韦世康在旁边果然道:“大人,这次高句丽人贡品就有十余支上好人参,要不让他们再加。”

杨勇摇了摇头:“人参又不能当饭吃,要那么多人参干吗?”

见杨勇否决,韦世康也只得继续低头思索。杨勇突然拍了一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