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并没有在街上逗留多久,由韦世康派出的人直接交杨勇带到营州刺史府,到了刺史府外面,杨勇不由皱了一下眉头,这个刺州府太过富丽堂皇,仅台阶就有半人高,门前的两个石狮张大着嘴,仿佛是在咆哮,更是威武不凡。

见杨勇一行人到来。刺史府朱红色的大门缓缓张开,直到杨勇和随众全部进入,大门才重新关闭,在大门关闭之后,营州刺史韦世康才穿着一身官衣,匆匆来到杨勇面前行礼:“下官参见大人。大人远来,下官未及到城门迎接,还请大人恕罪。”

韦世康三十出头,身材修长,双手沉稳有力,脸上并无一般下属看到上司的惶恐之色,从外表举止来看,他应当文武皆通,身上的官衣很旧,杨勇匆匆一瞥之间。还看到了补丁。

抬头看了看刺史府的奢华与韦世康身上补丁,若他不是韦孝宽的侄儿,杨勇恐怕会立斥他为伪君子,只是口中依然没有什么好气:“韦刺史不必多礼了,不让迎接是本官吩咐,难道你认为本官是不分青红皂白之人么?”

韦世康不由有点愕然,自己前面的话纯属客套,不知怎么得罪了上官,他对杨勇突然会来到这个边塞之毫无思想准备。一上来就几乎遭到喝斥,更是摸不着头脑。见杨勇一直盯着自己的旧衣看,才若有所悟,微微一笑,并没有解释,只是作了一个请的手势:“大人,请进内院喝茶。”

刺史府占甚广,一路行来,到处是雕梁画栋,只是却显得颇为陈旧,好象很久也没有装饰过,里面的家具也许多是旧物,杨勇进了内院,见也是如此,才知道自己刚才可能冤枉了韦世康。

安排好杨勇的随众,又让人捧上点头茶果,韦世康才淡淡的道:“冢辛大人,这刺史府是高保宁留下来的,下官也只能厚颜入住。”

杨勇对韦世康的观感马上改观,除非韦世康想将这刺史府毁去,否则只能继续把这里当成刺史府,否则除了刺史,谁还能住,从他身穿旧衣可看到韦世康非奢侈之人,从容住进这样豪华的刺史府,又是一个不慕虚名之人。

杨勇进城后虽然颇为低调,还是引起了不少人注意,至少有四五拨人一直跟踪着杨勇等人行踪,直到杨勇进入剌史府才返回。

当天,营州城因为杨勇一行人的到来,至少发出了十匹快马出城,奔向北方的草原,这些人分属草原各个部落,对于营州城内的一举一动都会注意,虽然不知杨勇是何身份,但刺史府突然多出一百余精锐队伍,总是会引起警觉。

整个营州府足有五千兵马,虽然在营州各族的探子都向自己的头人汇报,但真正对这一条情报重视人却不是多,只有城中一名中年药材商人将这一情况汇报上去时,却得到了东家的格外重视。

在药材商人进入一座大宅院对着布帘汇报后,一个尖历的声音在布帘后面响起:“马上派人查清楚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和刺史府有什么关系?”

中年药材商人很少听到主人用如此严厉的口气说话,虽然是十月的天气,额头上却是一层密密的细汗冒了出来:“是,小的马上就办。”

只是说完,中年商人却是迟迟没有离开,布帘后的声音重新响了起来:“怎么,有问题?”

中年商人抹了一把冷汗:“主人,刺史府中并无我们的人员,不知从何查起,还请主人给一个提示。”

“蠢货,难道他们会永远呆在刺史府吗,即使真是如此,刺史府人员难道不用出府,不会想办法撬开他们的嘴?”

“是,是,属下明白了。”中年商人连忙告辞而去。

等中年商人离去后,布帘后面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这些家伙真是蠢材,用了三年时间还在刺史府打不进一个人员。”

另一个男声响了起来:“小妹,也不怪他们,这个刺史真是太难对付了,他府中所有的佣人都是从长安带过来的,根本不用外人,叫我们的人怎么打进去?”

女声沉默了一下,才道:“也不知那些大臣们如何想的,尉迟迥反叛是多好的机会,偏偏就没有人敢出兵,现在好了,大周已将叛乱平定,我们就是想出兵也找不到机会。”

男声道:“尉迟迥也是一个老将,谁知道会败得如此之快,不过,机会总是有的,突厥人现在对大周很不满,只有突厥人与大周硬战上一场,无论谁赢谁输,都是我们机会。”

第六十八章跟踪

离营州数百里以外的一片草原,星星点点的分布着一营帐围着的中间,开垦着不少田,虽然现在已是十月里的庄稼大部分收割完毕,但从田间残留着的植物残根可以看到,这一片田间原先种着的是豆是有经验的老农远远一瞄,就知道种的正是萝卜。

在长城之外,只有高句丽人已经从中原学会了种植庄稼的技术,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若这片田是高句丽人所有,倒不值得大惊小怪,偏偏这里原先是契丹人的草场,在契丹人的土上看到农作物,未免会让人觉得惊奇,什么时候完全靠游牧和渔猎生活的契丹人也学种了。

现在还是清晨,整个草原一片宁静,各种牲畜也在围拦中还未醒来,远处一阵的的得得的马蹄声将草原的宁静打破,顿时刚才还宁静的草原变得一片沸腾,牛羊的叫,马群的嘶吼,响彻着整片草场。

高保宁从一个营帐里走了出来,他正值四十多岁的壮年,身材高大,胡子拉茬,头发也是凌乱不堪,这位昔日大齐位高权重的营州刺史已和草原上的野人并无两样。

他嘴里骂骂咧咧,若是在营州,如果有谁敢打扰自己睡觉,立马就可以推出去砍了,可是面对着这些牲畜,高保宁却是无可奈何,自己数千部下必须依靠这些牲畜养活,全杀了的话,自己的部下也就要散了。

高保宁刚刚退出营州时,有近二万部下,只是草原的艰苦不是任何人都能忍受得了。从进到草原,就陆续有人逃离,二年前,乘齐遗民起义之机,他借得契丹和高句丽各一万人马,与自己的部下组成三万大军,侵入营州、安州,最远到达幽州,可是最后还是被宇文神举率大军赶了出来。

那次失败对高保宁是致命的打击。部下再次星散,最终只剩下死忠于他二千余人,契丹人对他开始疏远,甚至有拿他向大周抵罪之意。

幸亏宇文神举被大周皇帝处死了,契丹人才断了这个念头,而高句丽对他的太度也是一落千丈,得知尉迟迥造反时,高保宁以为自己重新崛起的机会已经来到,马上重新向契丹和高句丽提出借兵。契丹人明确拒绝了他的请求,而高句丽人却是吐吐吞吞,以致错失良机,高句丽现在就是答应借兵也无用了。

刚才将整个草原宁静打破的骑手直奔高保宁的营帐,离高保宁十数米远时,骑手连忙勒住缰绳,跳下马快步走向高保宁身旁:“丞相大人,营州探子来报,二日前有一队百余人的精锐周骑进入刺史府。”

高保宁虽然做了高绍义朝庭的丞相,只是并没有带着人马投奔到高绍义名下。高保宁明白,突厥人只是把高绍义当成随时可以向大周撕咬几下的一条狗而已,既然是狗,当然也随时可以舍弃,待遇也不会太好,高保宁自然不会去自讨没趣。

“知道了。你下去吧。”听到信使消息,高保宁不以为然,一百人的精骑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反正现在已错过了再次侵入营州区的时机,不要说一百余人,就是一万人也无关紧要,难道数月前没有借兵,现在高句丽人或契丹人还敢借兵给他不成。

信使低声道:“大人,这次来的一百余精骑似乎护卫着一个大人物,高句丽人正在全力追查。”

“哦。”高保宁的兴趣顿时上来了。当初大周对齐的征伐犹如摧枯拉朽般势不可挡,当时全国都降了,就剩下他的营州,其实如果当时能投降大周,高保宁仍不失高官厚碌,可是当时自己太过年轻,对大齐还是一片热血忠诚,毅然拒绝投降。

如今在草原上漂泊了五六年,齐早已没有什么希望。什么忠诚死节自然全没了,只是他已得罪大周太深。对投降已不抱什么指望,如果能抓到一个大周的大人物,无论是立足草原,还是与大周讨价还价,都是一件好事。

“传令我们营州的人,务必在高句丽之前抢先搞清楚来是什么人,还有他来的目的。”高保宁沉声的道,他在营州做了五年刺史,虽然失败退出营州,扎下的根甚却不是高句丽人能比。

“是。”信使遵令退下。

几名使女端上数个木盘走进他的营帐中,一阵悉悉嗦嗦的响起后,一名使女低头来到高保宁身边:“请丞相用膳。”

高保宁走进帐上,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食物,萝卜炖羊肉、萝卜炖牛肉、箩卜炖鱼,还有一壶冒着热气的鲜羊奶。

这些菜若是隔数天吃上一次,或许都是美味,可是他连续吃了四五年,却是倒尽了胃口,而且开头二年草原上连萝卜都没得吃,想起以后在营州刺史府吃的各种美味,高保宁叹了一口气,拿起羊奶,顿时一个燥味直冲自己的鼻子,高保宁只得将鼻子捏住,汨汨灌进嘴里。

喝完羊奶,高保宁又夹起几块萝卜,就着牛肉,羊肉狠命的嚼了下来,如果能重新做回营州做刺史,鬼才愿意跑到草原上做丞相。

高保宁皱着眉头吃着早餐,又是一匹快马向高保宁的营帐奔来,已经惊醒的部众纷纷惊异的向信使看去,今天连续数匹快马来往,是否预示着他们平静的生活马上就要打破,重新出征。

“报,丞相,陛下传旨,突厥可汗将在明年开春出兵进攻大周,还请丞相到时尽起兵马,与突厥一起收复大齐失。”

高保宁心中一震,不敢相信问道:“突厥与周刚成姻亲之国,为何会突然决定讨伐周国?”

使者摇了摇头:“小的不明白。”

想起对方只是一个传令兵,就是知道什么恐怕也不敢乱

保宁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突厥人要动手了,想到这个消息,高保宁一阵兴奋。现在突厥坐拥四十万精骑,从东到西拥万里,别说大周只是统一了北方,就是将南方也统一,如果要面对突厥全力进攻,也会疲于奔命,只要突厥进攻大周,他就不必为失去尉迟迥叛乱的机会耿耿于怀,高保宁顿时胃口大开。以往难予下咽的萝卜炖肉变得分外香甜起来。

营州杨勇此次巡视的重点之,只是并不急于一时,在刺史府住下之后,杨勇并没有象在建德郡一样,马上招韦世康询问营州状况,而是先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和亲兵换上便服,带了罗艺,杨石、郑雄、刘虎还有其余七名亲兵。和韦世康打了一个招乎,表示要在城中随便走走。

韦世康劝阻道:“大人,营州各族龙蛇混杂,为大人安全虑,还是不要轻易出府为好。”

呆在刺史府,还巡查什么,杨勇不悦的道:“本官所带护卫有十人之多,即使有人对本官不利也足可应付,何况营州是大周营州,难道有大股贼人可以在营州横行不成?”

杨勇这一反问。韦世康顿时哑口无言,营州虽然各民族混杂,但在他铁腕治理之下,大的骚乱倒不太可能发生,杨勇安全应该无恙,只是杨勇的身份太过重要。最好不要出半点事就平安送走才好,韦世康下意识才会如此紧张。

只是如果再阻止,恐怕杨勇不是怀疑他无能,治理不好营州,就是心中有鬼,连忙道:“大人要出去走动,下官理应陪同。”

“不用了,韦刺史尽管忙其他事情,本官只是随意走动一下。”杨勇自然是不愿意韦世康陪同,韦世康在营州做了四年刺史。必定有许多营州人认识他,若是他跟着,如何能看到真实情况。

韦世康心中坦然,见杨勇推绝,不再坚持,派自己弟弟韦冲作为向导,韦冲刚刚十八岁,在军中只是一个队正之职,名声不显。杨勇这次没有拒绝,他和亲兵都是初次来营州。需要一个熟悉的人引路。

穿着便服站在营州街头,杨勇等人与昨天感觉又自不同,昨天自己一行人都是大家的焦点,今日却是融入其中。刘虎更是好奇的东瞧东瞧,他到过最繁华的方便是建德郡,而营州无疑要比建德繁华十倍。

这街上不但各族人穿着各异,就是语言也是五花八门,营州城自然是以汉语为主,许多人操着结结巴巴,风格各异的汉语与城中商人讨价还价,也有许多来自草原各族之人带着自己物品在叫卖。

为了不太引人注目,杨勇身边只有郑雄、罗艺、刘虎加个韦冲四人,其余亲兵则在杨石的带领下分开数十步远,呈梅花状护卫在杨勇四周。

杨勇向韦冲叫道:“韦护卫,听说营州城北有一个大市集,能否带本公子去看看?”

他们都穿便服,自然不能叫官名,韦冲也就暂时充当杨勇的护卫,听到杨勇的话,韦冲脸上为难起来:“公子,城外太乱,家兄嘱咐起我,千万不可让公子出城。”

郑雄在旁边喝道:“放肆,是我家公子命令大,还是你兄长的命令大?”

“这……”韦冲当然知道杨勇身份远高于其兄长,否则也不会如此为难。

杨勇笑道:“韦护卫,平时你到北城市集时,可有人敢冒犯人你,或者有什么凶险?”

“回公子,当然没有。”市集周边驻扎了大周一千兵马负责维持秩序,城中还有四千兵马随时可以增援,谁敢捣乱,当然,这个市集也不是没有人眼红,若能哪个族集起一两万人马足可以抢掠一番,只是这个市集是草原各族所需,若是哪族敢下手破坏,恐怕会激起草原其他各族同仇敌概。

“这就是了,既然你没有,我自然也会无事,你还害怕什么?”

“既然如此,冲领命。”韦冲正是血气方刚,他自信真有人敢犯事,凭自己的身手也能护卫杨勇的安全,何况还有十名护卫。

计议已定,一行人顿时改道,向北门方向而去,只是在他们身后数十米远方,却有两个身影一直鬼鬼樂樂的跟着。

“看清了,是昨天入城之人吗?”

“不错,属下看清了,正是昨天入城之人,他们今日换上便衣,和昨天有很大不同,若不是属下亲眼看见他们从刺史府出来,恐怕在大街上还真难认出来。”

“主人说是不错,这群人护着的是一个大人物,你看中间那名少年,明显所有人都是围着他转。”

“不会吧,就那个少年,充其量也就十六七岁,会是什么大人物?”

“你不懂,看那少年穿着普通的衣衫尚且带着贵气,至少也是家世显赫,你跟紧点,别弄丢了,我去向主人报告。”

“是。”两人又滴滴咕咕一阵,一人继续跟着,另一人却向左一拐,转过数条街,来到一个大药房。

那人进药房一会儿,一个头戴毡帽的中年人从药房出来,走了数条街,回头查看身后无人跟踪后,闪到一个大宅门前,“咚、咚、咚……”在门上敲响,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中年人立马闪了进去。

还没有出城,正在后面的杨石悄声来到杨勇跟前:“大人,有人跟踪我们。”

杨勇微微一晒,向韦冲看去:“没关系,恐怕是韦大人派来的。”

韦冲不好回应,兄长为了眼前之人的安全,毫无疑问肯定会派人秘密布置,杨石却摇了摇头:“公子,不止一起,至少有三拨人跟着咱们。”

第六十九章杀意

拨人?韦冲心中大吃一惊,那么除了一路有可能是兄保护之人,至少还有二拨人可能不怀好疑,只是他眼中还带有疑问之色,莫不是冢辛大人的亲兵吹牛?

“韦护卫,看来营州确实是不怎么平静啊。”杨勇感叹的道。

韦冲脸上微微一红,营州复杂是事实,他也不能替其兄辨解,只得道:“公子,城外市集是否不要去了?”

“去,为什么不去?我倒想看看,是什么人对我们如此感兴趣。”

杨石眼中厉芒一闪:“公子,要不把他们抓了?”

“不要打草惊蛇,你派出三人进行反跟踪,先找到他们的落脚点。”

“是。”杨石悄声退了下去,他作出几个隐秘的手势,三名亲兵顿时悄无痕迹脱离队伍,吊在那些跟踪者的后面,那些人一心只注意杨勇所在的队伍,丝毫没有查察自己已经被别人盯上。

来到北城门,这里只是把守城门之人就足有二队官兵,无论是出城进城都要严格检查,有韦冲在,杨勇一行人出城自然毫不费力,杨勇担心派出去跟踪的三名亲兵出入城不便,低声对韦冲说了几句。

韦冲只好向把守城门的一名校尉露出刺史府的信印,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名校尉微微点头,一行人才出了城门。

一出城门,虽然交易的市集离城还有二里的缓冲带,但耳中马上就感到人声鼎沸,远处市集的各种喊声,叫声就象是在耳旁。

走近市集,眼前的情景让杨勇都有点震憾,整个城外绵延十数里都是一个露天的大市场。数不清的牛羊,马匹散在四周,中间各种皮毛,布匹,瓷器……更是堆积成一堆一堆,里面足有数千各族人在讨价还价。

韦冲对于这个市集很是清楚,有多少部族在这里交易,他们住离这里有多远,韦冲都如数家珍。

“公子。他们是契丹人,离营州最近,走不到百里就是契丹人的牧场,契丹人因离我们最近,最为富有,他们的穿着都和我们差不太多,你看,有不少人穿着我们中原的绸衣,只是身上戴着的各种装饰品和中原差别挺大。”

杨勇朝韦冲指着的契丹人看去。果然,这些契丹人都比较富态,如果不是耳朵上吊着大铜环,还有头发胡子卷曲起来,倒是和内的商贾没有什么区别。

“公子,他们是奚人,比契丹离我们稍远,条件就差一点,这一边只披着皮衣的就是室韦人,身材不高。却是健壮如牛,他们离营州最近的部族也有上五百里,这是靺鞨人,他们部族是以黑水为中心,黑水离营州至少有四千里。”

罗艺等人都听得暗暗咋舌,刘虎忍不住问道:“这么远。他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交易?”

韦冲微笑道:“当然是这里才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不会织布,铁器稀少,上等的毛皮在他们手里只能简直硝制,穿在身上有一股浓浓的野擅味,如果拿到这里交换,立马就能换到轻柔保暧的绵衣,麻衣,他们的毛皮经过中原人的处理,不但没有擅味。而且光鲜亮丽,你别小看在中原不值钱的东西,到了这里,就是十倍的价,这里二口铁锅就能换一匹好马,而这些人把铁锅带回部族,至少要数匹好马才能换上一口。”

杨勇眼睛四处转动:“怎么没有见到高句丽人?”

“公子要找高句丽人,这里很少有高句丽人?”韦冲回道。

“怎么,高句丽人不用换东西么?”

“当然需要。不过,高句丽人也会织布。打铁,这里东西都是一些大众货色,他们不需要,他们更需要的是我们的丝绸,高挡瓷器,甚至雪糖之类的物品,所以高句丽人都是在城里。”

这倒是出乎杨勇的意外,打铁一般草原各族都不稀奇,他们虽然铸造不了铁锅,但铸造兵器却是好手,能织布就意味着高句丽人的农耕文明已经大大超过了其他各族,他们对中原的依赖变得更少。而且等他们有能力将这些物质向草原其他各族输送时,中原王朝以边市钳制草原各民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或许这才是后来的隋和唐都一定要灭了高句丽的缘故。

杨勇带着众人在整个市集转了一圈,见市集中交易井然有序,又想起城门口整齐的士兵,不由暗自点头,看到韦世康对营州治理的不错,他的能力应当是没有问题,接下来就要查看一下草原上各族有没有异动。

知道了一个大概,杨勇对市集不再感兴趣,将杨石召来问道:“后面是否还有人跟踪?”

杨石摇了摇头:“公子,属下无能,查觉不到。”

“好了,不用管他们,咱们回去吧。”杨勇稍感失望,却没有怪罪杨石之意,市集到处人来人往,杨石等人即使时刻睁大眼晴,也不太可能将跟踪之人搜寻出来。好在有三个亲兵分别盯着,只能希望他们不会把人跟丢。

杨勇刚出去不久,韦世康在刺史府就接到有人跟踪杨勇的信息,杨石发现的三拨人马其实都不是韦世康安排,韦世康作为营州直接掌控者,手上的力量不是那些跟踪者可以比拟,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

正因为如此,那三拨人马一跟踪杨勇,马上被韦世康发现,他的幕僚向韦世康劝道:“大人,冢辛大人安危重大,是否要提醒一下。”

韦世康摇了摇头:“不用,他们没有摸清情况,不可能下手对付冢辛大人,这些蛇鼠好久没有出来活动,到了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时候。”

营州各族的探子什么时候都没有断过,拨了一批又有另外一批补上,盖因营州实在太重要,单是市集,什么时候开办,什么时候停办就会对草原各族产生深远影响。韦世康自然不希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别人知晓,只是平时这些探子若是潜伏

也是正常的生意人,为周边各族的稳定考虑,韦世康晦气。

现在杨勇到来,使营州处于特殊时期,对于一些有敌意的探子,韦世康自然要想办法清除。

回到城中时,杨石很快就重新发现了跟踪之人。他很想命令几名亲兵转身,把跟踪之人抓起来审问一番,只是没有杨勇命令,只得强行忍住。

杨勇回到刺史府不久,那派出去的三名亲兵也先后回来,却只有一人交给杨勇完成了任务,记下了跟踪之人最后落脚的址,其余两人还是跟丢了。杨勇知道怪不得他们,亲兵营州都不熟。能有一个收获已经不错。

在韦世康的书房中,负责统领营州城密谍的韦破敌正在向韦世康汇报,韦破敌是韦世康收养的孤儿,跟随韦世康已有十年时间,与杨勇亲兵不同,韦破敌却已得知三拨人的全部去向,今天跟踪杨勇人有二拨人最终落脚点是在契丹人府上,一拨人最后却是一个汉商的宅院,里面其实住着是高句丽人。

“契丹人,高句丽人。”韦世康喃喃自语。高句丽人对大周不怀好意韦世康早有所感,只是二拨契丹人参与进来,却让韦世康不解,契丹人是由柔然部分离出去的,如今分为八部,并没有统一领导。这两年契丹各部因为曾向高保宁借兵一事,生怕引起大周报复,频频向大周示好,没想到契丹人现在也不甘寂莫。

“哼,老虎不发威,还真当成病猫,契丹人也跟如此猖狂。”韦世康重重拍了一下桌子:“看来是要杀鸡骇猴了。”

“刺史大人,冢辛大人召见。”一名刺史府亲信回禀道。

“知道了,我马上就到。”韦世康匆匆向汇报的韦破敌吩咐了数句,收韦破敌汇报的书册放进怀中。整了整衣冠,向杨勇所在的院子走去。

刺史府有数个独立的院子,其中最大一个院子自然是空了出来供杨勇居住,如今这个院子刺史府的人已全部撤了出来,连丫环使女都没有留一名。

见到杨勇,韦世康连忙施礼:“不知大人召下官前来,有何事吩咐?”

杨勇呷了一口茶,将杯子放下,韦世康也算有心。刺史府虽然各种用具都显得陈旧,却是古色古香。茶具更是精品:“韦刺史,请坐!”

“谢大人。”韦世康这才坐下。

“本官今日在城中走马观花,营州如此繁华,韦刺史实在是功不可没。”杨勇先称赞了一下。

“多谢大人夸奖,这是下官应该的。”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是营州是大周边境,不但要造福百姓,更重要的是维护朝庭安全。”

“是。”韦世康不知杨勇用意,只得点头应承。

“本官甫一出府,就遇到三拨人马跟踪查探,这个韦刺史不知如何解释?”

韦世康这才知道杨勇召他来的用意,敢情杨勇是发现了跟踪之人不满,他苦笑了一下道:“回大人,营州各族混杂,探子众多,大人从刺史府出来,自然会有人跟踪,不过,下官已将跟踪大人的幕后老巢挖了出来,请大人过目。”说完,韦世康起身,将自己查到的东西递给杨勇。

接过韦世康递过来的书册,杨勇也不得不佩服韦世康的效率远比自己亲兵惊人,这三个址有一个正是杨勇亲兵所查,不过却详细的多,里面大概有多少人,背景如何,韦世康都写得清清楚楚。

杨勇扬了一下手上书册:“那么韦刺史打算如何处理这三处方。”

韦世康道:“大人,高句丽人暂时可以不管,不过,契丹人如此猖狂,下官想是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的时候,下官已经吩咐下去,晚上便派人摧毁这两处契丹人的据点。”

“为什么放过高句丽人?”杨勇看到韦世康提供的名细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先除掉高句丽人。

“大人,下官接到消息,草原上的突厥人已经开始异动了,若不是现在已到了十月,突厥人恐怕又要再次南下。”说到这,韦世康有点忧心仲仲,大周刚刚经历了一场叛乱,虽然平息了下去,此时却只是一个虚架子,国库空虚,将士疲惫,最怕再来一次大战。

好在突厥人要开春之后才能出兵,将士可以得到休整,只是国库一时三刻却无法充实,若是明年开春高句丽人再插一脚,大周形势自然会更加险恶。所以韦世康才暂时对高句丽忍耐。

若是大周能够有二三年的时间整军备战,韦世康相信大周在丞相的治理下同时应付突厥和高句丽也没有问题。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争取时间。

杨勇摇了摇头:“韦刺史,我们若是拨了那两处契丹人的据点,高句丽人会不会查觉。”

韦世康点了点头:“高句丽人当然会查觉。”

“如果我们只对付契丹人,不对付高句丽人,他们是否会认为我们心虚?”

“那大人的意思是高句丽人也一起对付。”韦世康试探着问道。

“当然一起对付。”

“是。”韦孝康虽然不完全相信杨勇的话,只是秘密剿灭一处高句丽的据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这处方表面上并不是高句丽人的产业,被剿高句丽人也只能吃一次哑巴亏,既然杨勇坚持,也犯不着为了这点小事顶撞杨勇。

只是杨勇下一句话却让韦世康大惊失色:“晚上我亲自带人围剿高句丽人。”

第七十章意外

论韦世康如何劝说还是打消不了杨勇亲自带队剿灭高中据点的念头,韦世康无奈,只得嘱咐韦冲无论如何也要护得杨勇安全。

丑时至寅时这段时间,正是人体睡得最沉之时,刺史府的大门悄然打开,从里面出来三队人马,每队人马都超过一百余人,分别扑向三个方向。

之所以要在夜晚行动,主要是不想引起城中的动乱,营州城中异族众多,若是刺史府在白天行动,必然会引起其他人的不安,而且刺史府并没有什么过硬的理由缉捕这些人,杨勇的身份自然是要保秘,总不能说他们只是跟踪一下刺史府出去的人就要被抓,何况也没有他们跟踪的证据。

杨勇只带了一半亲兵,还有一半人是刺史府提供的精锐,正是韦冲和他的五十名部下,一行人悄然走在大街上,此时街上漆黑一团,无一个行人,偶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