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唐传奇-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琮、郢王李瑛、太子李亨、甄王李琬、寿王李瑁、棣王李琰、仪王李璲,这几个王爷被皇上所喜爱,除了太子李亨和寿王李瑁外,个个飞扬跋扈,其子女均为京城霸王,在外胡作非为,无人敢管。
第二等是皇上的另几个儿子,如光王李琚、夏悼王李一、颖王李璬、怀哀王李敏、永王李璘、延王李玢、盛王李琦、济王李环等等他们虽然也是皇上亲生,但由于其母亲地位不高,或者本身尚年少所以在京城影响就没有前面几个大,话虽如此,横行霸道却少不了他们的分。
第三等王爷就是先帝的一些儿子或他们的子孙另外还有一些隔了几代的王爷,比较有影响的是申王李成义,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及赵王李郁,这几个王爷年纪已大,治家也严,所以他们的儿孙倒也不是很扰民,其中赵王李郁因太后的关系,只能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三等王爷,至于其他一些不入流的小王和非王的皇室子弟那就更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了,这里就不多讲了。”这时那商人插口问道:“为什么赵王李郁涉及太后的关系了?”,听此言,那掌柜吓了一跳,忙说:“晚了!晚了!各位客人回房歇息去吧!明天还要赶路呢!”见那商人不解,旁边有人轻轻拉拉他的衣服,在他耳边说道:“这个涉及到当今皇上,在公开场合评论是要下牢的!”,那商人闻言,脖子一缩,赶紧和其他同伴回房去了。
李月也在一旁听了那掌柜的介绍,他虽然只有十三岁,但身量颇高,一般人都拿他当十七、八岁的青年,所以也无人管他。这是他第一次从普通百姓口中知道了自己父亲的分量,只能勉强算得上是三等王爷。第二天一早,李月便离开客栈,朝长安城走去,赵王府位于宫城内,大街上戒备森严,一般的流民、乞丐难以入内。所以街上往来之人大多衣裳鲜明、气质高贵,李月思家心切,没有多看,径直朝赵王府走去,赵王府大门前冷清落寂,只有四个兵士,看起来年纪均过四十,两个人正倚在门前聊天,另两个人在扫着一地的落叶,看李月走近,那两名聊天的军士忙立起身来问道:“小道长有何事?”李月微微一笑对军士说道:“烦请通报王爷,说李月来了。”
“王爷不在京城!”李月犹豫了一下,对那军士说道:“那就请转告管家王贵一声,说李月来了。”
“你稍等!我马上给你去通报。”听见来人姓李,那军士不敢怠慢忙进府找管家去了。那管家王贵正在训斥一名犯事的下人,听见军士的通告,他先是楞了一下,随即想起什么,猛然从凳子上跳起来,朝那军士嚷到,快!快!快去让他进来,带到大厅里,然后又对旁边另一人说道:“你到书房去告诉大公子,说李月少爷回来了,在大厅呢!然后也顾不上跪在地上的下人,转身向内宅跑去。在内宅门口,王贵找到夫人的贴身侍女思月(王妃因思念李月,顾将侍女更名为思月),把李月的消息告诉她,侍女大喜,忙进屋去禀报去了。
李月随军士进了王府,发现一切都不变,只是更显陈旧了,远远地就看见一青年站在大厅前,李月一眼就认出是他的长兄李照,李照今年已经二十三岁了,文才极好,在京城文人中很有名气,几年前就随父编撰'两晋史',去年和父亲去了金陵,听说母亲染病,两个月前从南方赶回,一直在为母亲的病体张罗,听说阔别八年弟弟来了,一向稳重的他也禁不住一下子站起来,他从小就极爱自己的亲弟,当年是坚决反对李月离家的,现在由于赵王李郁几个大一点的儿子均已成人,兄弟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李照过于偏文,所以性格稍显懦弱,内心常常盼望着自己的亲弟能早日归来。他来到大厅前,远远见一少年道士进来,虽然离别八年,但李照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亲弟,看着弟弟的道袍颇旧,李照鼻子一酸,几步走上前去,两兄弟无声地紧紧抱在一起。良久,李月听见前面有动静,抬头一看,在兄长身后,几个丫鬟扶着一中年贵妇走来,那贵妇脸色苍白,唇无血色,正是李月的母亲赵王妃。李照见母亲居然下床来了,赶紧上前扶住。王妃似乎什么都没看见,两眼死死的盯着李月,李月上前两步,慢慢地跪在母亲面前,王妃突然丢开所有搀扶着她的手,一把死死地抱住李月,半天才放声大哭,“我的儿啦!”
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二 男儿出山试吴钩 第二十九章 兄弟
李月把母亲扶回房内,向母亲简单讲述了八年来的情况,李照则把管家王贵叫来,命令他决不能把兄弟归家的事再告诉任何人,包括另外几个弟弟。
王妃上下打量李月,见李月皮肤黝黑,但身体健壮,又高兴又伤心,她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儿啊!你出家了吗?怎么真穿了道袍?”李月微微一笑说道:“孩儿还没有道籍,算不上是真正的道士,只是穿了件道袍而已。”“原来是这样,当年那长虚老道也答应过我的,不让你出家,对了!那老道如何了?你这次回来能呆多久,为娘知道八年后还能见到你,所以天天盼天天望,终于把你盼来了!”说道这,王妃的泪水又落了下来。
“孩儿这次回来主要是给母亲治病,母亲身体安好后就好回山,母亲放心,再过几年,孩儿就一定回来,再也不走了!”
“你们父子几个都是离家命,这次你来也见不到你父亲,他到金陵去了,明年才能回来。”
这时李照插口问到:“小月,你能治母亲的病?”这几个月,他日日替母亲操心,母亲的病一直不好,他心里异常沉重,李月来时,他正在书房里看医书。
李月说道:“我一直跟师姐学医,所以懂一点医术,这次来就是专为母亲治病的。”
“哼!有了师姐就把亲妹忘了?”这时,房间里进来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女,一身火红劲装打扮,正是李月的孪生妹妹李影。
“你这丫头,消息倒很快,不去练武跑到这里来了。”王妃把她拉过来,疼爱地抚摩着她的头,
“娘!小影不知道小月回来了,进门前听思月说才知道的”她撒娇地对王妃说道。
李月看了看自己的孪生妹妹,脑海里呈现出那个精灵古怪的小丫头,他会心一笑说道:“我师姐已经一百五十余岁了,年纪比小妹要大一些。”
“你吹牛!哪有一百五十岁的老太婆,那不是成老妖婆了,小月说老实话,你师姐到底多大,还有你的武功学得如何?咱们比比去,”说完一拳就向李月的肩头打去,李月也不躲闪,“砰!”一声,打在李月的肩头,李月笑笑,并不在意。
“小影,不许胡闹,你吵着母亲了!”李照沉下脸来对李影说道。李影惟独怕她大哥,见大哥训斥,便低下头,不再做声。
王妃摸着李影的头笑着说道:“看着你们三兄妹在一起,为娘心里好高兴。”
李月这时对李照说道:“娘的病我心里大概有了点数,我还要再看看,下午再和你详谈。”
李照点点头说道:“我们下午在书房再谈吧!”然后对王妃说道:“母亲,小月这次前来,我觉得还应该保密才对,母亲看如何?”王妃想想说道:“好吧!小月就住在我的院内,告诉管家不得给任何人提起此事!”
“娘!为什么?”李影不解地问道。
“这是你父王的意思,以后再解释给你听吧!你嘴快,千万别出去乱说啊!”
书房内,李月和李照面对着坐下,两人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时间的距离让兄弟疏远了许多。
“太祖母怎么样了?”李月首先问道。
李照沉默了一会儿,他从李月的眼里看到了不符合年纪的成熟和智慧,便对李月说道:“这几个月母亲生病,父亲又不在,太祖母就暂时搬回宫里住去了。”停一停,李照又说道:“我已于5年前成婚,是国子学博士左渊的长女,三年前你嫂子生下一子,父亲给他取名李文,上周娘俩正好回娘家小住一阵子去了。一晃就八年了,你不知道我们这个赵王府变化很大,你的另几个哥哥都不学好,整天在外花天酒地,你二哥和三哥与寿王李瑁的儿子走得很近,皇位继承人的斗争远没有结束,我真担心他们会惹出什么祸来,尤其是你二哥,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趁我不在京城,串通别的几个兄弟闹事。”
“他们是为什么?”
“为了这个王位还有家产,我们赵王府虽然没有什么权,但在京城诸王中却是最有钱的。”
“王位不是由嫡长子继承吗?二哥还闹什么?”
“你有所不知,三年前朝廷下旨,今后各王的继承不超过三代,且继承者不再非嫡子不可,而由现在的王爷或皇上在诸王子孙中选贤者继承,哼!今上自己开了先河,还要别人也效仿。你那二哥前年娶了户部尚书最疼爱的孙女为妻,从此更加飞扬跋扈,不把母亲和我放在眼里,但我最担心的却不是他。”
“那是谁?”
“你的四哥,他一向沉默寡言,从小就有很深的心机,这一两年他也常常不在府中,却不是和你别的兄弟去胡闹,我听说他常出入于太子府内,我怀疑他和太子李亨有关系。”
李月听了兄长的话,想了想说道:“我师兄告诉过我,在我正式回家之前,赵王府是不会有什么大事的,虽会有一些波折,但只要大哥不要让人抓住什么把柄,谅他们也掀不起什么浪,再说父亲正当壮年,谈此事尚早,大哥尽管放心。”
李照听了点点头说道:“那我就放心了,我一直在等你回来,你是我的亲弟,我需要你的帮助。好吧!我就再等你七年吧!来,说说母亲的病,你是怎么考虑的?”
李月坐直身体,严肃地说道:“母亲得的不是一般的病症,严格说来,根本就不能算病。”
“那是什么?”
“府内的怨邪之气长期侵入母亲的身体所致。”
“邪气?难道世间真有鬼神?是啦!以前常有巡夜的家人声称在后院碰到过鬼,父亲也曾多次请人查看,均无结果,难道真有其事?”
“世间的鬼神是否存在,只有经过的人自己清楚,但我们这个世界却有很多异种生灵存在,我在上月就斩杀过一只磨盘大的巨蝎,不过大哥也不必太担心母亲的身体,我有灵药在手,医治不难,我担心是府中怨邪之气的源头,不除掉它,早晚会出大事。”
“那小月可有把握?”李照忧心的问道,他显然是想到了自己的妻儿。
李月笑笑,轻轻拍拍大哥的手“放心!不铲除它我是不会走的。”
第二天,李月来到母亲房中,吩咐下人准备一个盛有生石灰的净桶奇%^书*(网!&*收集整理,除李月、李照及使女思月外,其余人均不准入内,李月请母亲端正坐好,他运气在母亲身体上主要的三十六个大穴上轮番虚点,经过五轮半个时辰后,李月见母亲身体已经出汗,便取出一颗火龙丹让母亲吞下,然后对思月说,等一下王妃会有黑色血块泻出,就用那个装有石灰的净桶,又递给她一粒去邪除秽的寻常丹药让她服下以防不测,交代完后,李月、李照均退到房外等候。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房门打开,使女思月拿出一只净桶递给李月,李月打开看看,便吩咐下人先用石灰把它填满,放置三日后架火焚毁。
兄弟二人走进房内,见母亲躺在床上,身体极其虚弱,但气色已经好转,李月摸了摸母亲的脉搏,对李照说道:“好了,母亲的病根已除!”然后回头吩咐思月让厨房用上等梗米小火熬制一碗稠粥。思月回来后,李月又取出两颗火龙丹给她,吩咐她每三个月给王妃服用一颗,半年后王妃将完全康复。然后李月把剩下的两颗丹药塞给李照说道:“这火龙丹不是寻常之物,无论多重的伤病都可以救回,大哥可自己留下。”李照迟疑一下说道:“此药如此珍贵,不如留给父亲、母亲!”李月笑着说道:“给父亲、母亲还有太祖母的礼物我已经备好,大哥尽管收下。”
“那我就替你大嫂和侄儿多谢你了!”李照有点感动地说道,他知道弟弟的心意。
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二 男儿出山试吴钩 第三十章 诛妖
喝完一碗粥后,王妃便沉沉睡去,没有了恶梦的侵扰,她这一觉睡得异常香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来,身子虽然还虚弱,但精神却已经大好,王妃有一种脱胎换骨般的感觉。
李月却没有闲着,按照和大哥商量的办法,他已戴上面具,变成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道士,在府内四处查看,确实在夜里,当李月走近因闹鬼而被废弃的后花园时,李月的火龙珠和巨蝎内丹同时泛起蓝光,但是时间很短,很快就灭了。
又过了两天,王妃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已经能独自下地走几步路了,李月就将火龙珠给了母亲,并让她随身携带,这样就再不怕各种戾邪之气的侵扰了。骨角做的酒杯也给了母亲,待父亲回来时转给他,这酒杯可避百毒。至于巨蝎内丹,那是准备给太祖母的礼物,因为李月还有大用,所以暂没有拿出来。
这天夜里,乌云密布,黑云低压,四周一片漆黑,李月在房内收拾停当后,领着两名胆大的家人出发了,为防万一,李照命令所有的人都不许出门,只说是请了终南山道士来除妖。李月靠近后花园时,内丹开始微微泛起蓝光,和上次不同,这次蓝光一直没有消失,李月让两名家人留在园外,自己轻轻跃过了围墙。也不知多久没打扫了,园子里野草丛生、满地落叶、一片荒芜,李月开始感觉到了不对劲,一般的花园水塘总有蛙叫虫鸣,可这里却死寂无声,一点生机都没有。李月停下脚步,他已经感觉到前方有情况发生了,果然,一个轻飘飘的白影从湖底飘起,白影象一股烟,随风扭动着,接着又上来两个、三个,李月并不惧怕,径直向池塘走去,随着李月走近,越来越多的白影或灰影被李月的气机从水里逼出,它们似乎都很惧怕李月,纷纷站在池塘对面的空地上,李月一直走到池塘边,再无白影飘出。李月向前看去,竟足足站满了三百多条白影或灰影,且依稀可以辨出男女。李月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了齐王府内被屠的家人仆众其实尸体并未运走,而是全部填入到这个池塘中,冤魂难散,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朗声说道:“百年来的孤魂野鬼生活各位还未过够吗?为何还要痴缠俗世不去超脱呢?”
众影开始有了动静,李月感觉到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苦衷,李月又说道:“去吧!我会把禁锢你们灵魂的妖孽除掉,再不超脱,你们就将永无出头之日了。”这时,池塘里的水开始波动起来,动静越来越剧烈,蓦地,一条巨大的青白怪蛇从水中抬出头来,这条怪蛇面目狰狞,从水面立起,足有十丈余高,它比起八年前在忘忧峰遇到的那条蛇要巨大和恐怖得多,在漆黑的夜里,蛇身上的磷片泛起幽幽的青光,那大蛇张开口,一股浓烈的妖气向李月扑面而去,池边魂魄纷纷缩成一团,对这条禁锢他们近百年的妖蛇显得十分害怕。李月并不畏惧,他迎上前去,默默运起太清道第六层中的锁心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向那妖气迎面撞去,这锁心诀是一种类似现代催眠术的精神力量,对付各种非人类的生灵尤其有效,李月也是斩杀巨蝎后方才悟出的,这是他的首次使用。
这时,李月突然感觉到那蛇的妖气并不是很纯很强,甚至有一点虚张声势的感觉,其实那蛇虽然巨大可怖,但也只仅仅修炼了三百余年,离灵物的境界还相差很远,就连那巨蝎它也远远比不上。
果然,那怪蛇被李月的锁心诀所引,已经无法摆脱李月的控制,李月凝视着那蛇,一步一步把它引出池塘,就在李月手持无名剑马上要靠近那巨蛇时,突然,一条红影从旁边的大树上扑下,举剑向那巨蛇的头颅砍去,和大家猜测的一样,这红衣人正是李月的孪生妹妹李影,李影从小好动,八岁时和一帮王室少女一起拜名动京城的剑师公孙大娘为师,李影的天赋很高,五年来已经成了公孙大娘在京城的第一高徒,因她爱穿红衣,性情泼辣,京城武林人均称她为“红辣仙女”,她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绰号,没事就和一帮王室少女去京城的各个武馆比剑,从未败过,当然有很多人是因为她皇室的身份而让她几分,母亲的娇惯、师傅的宠爱、同行的谦让,逐渐养成了她高傲的性格。这次李月回家,她在高兴的同时,也有点瞧不起自己的哥哥,一身旧旧的道袍、身上没有一件兵器(李月把无名短剑插在腿上)、目光也不锐利,根本就不象练武的样子,还跑到终南山呆了八年。在母亲房内打过他一拳,虽然他没有象自己想象的那样痛弯腰,但也说明不了什么,练了八年,皮肉总该要变厚一些吧!
今天夜里,李照特别要求她晚上老老实实呆在屋内,可她哪里呆得住,不就捉妖吗?自己在王府呆了十三年,从来没见过什么妖。好奇心战胜一切,在李月尚未靠近后花园时,她已经从另一头跳进了花园,躲藏在一棵大树上。李影的功力和灵力不够,根本看不到那些从水里飘出的白影和灰影,她只看见李月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几乎要笑爆肚皮。直到那条巨蛇出现,她才开始有一点害怕,女孩子都天性怕蛇,何况是这样长相可怕的怪蛇。她见李月毫不畏惧的迎着蛇,此时她才有点佩服自己的孪生哥哥,有一点胆量。后来她见那怪蛇并未伤人,反而有点呆呆的样子,于是胆子开始壮了起来,直到那蛇已经到了她的身下且背对着她,望着怪蛇巨大的头颅,李影突然产生一个念头,觉得自己可以一剑把它斩段,她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性子,于是从树上扑下,想一剑把那蛇头砍下。
李月在进园子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树上有人潜伏,可是他无法分神,只盼望那人老实地呆在树上别动。李影的突然扑下硬生生地冲断了李月的锁心诀,和所有的精神功法一样,锁心诀也最忌旁人干扰,尤其是今天晚上,李月第一次用这种功法,对手是恐怖的妖蛇,一个不慎就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此时李月感到眼前一黑,一口血吐出,真气断成了千万截,在他的体内乱窜,那怪蛇一下子摆脱了李月的控制,顿时清醒过来,它感觉到头上有物扑来,巨尾一摆,就把李影扫出三丈之外,李影撞在一棵树干上,立刻晕了过去。那怪蛇不管李影,转头就向李月扑去,李月这时已经清醒,他拼命的调节体内的真气,他只要再用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把内力稍微调匀,那时就会有一点反击之力了,眼看那怪蛇已经扑到,他此刻大急,情急之下突然想到一物,抬手就把它当作暗器向怪蛇射去,那东西正是巨蝎内丹,那蛇似乎非常忌惮这颗内丹的光华,即将扑到李月面前时突然停住,急急向后退去,躲过了内丹。就这么一停顿,李月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他乘机调匀了内息,持剑盯着怪蛇,那蛇躲过内丹,等它滴溜溜落地后,发现那竟是一颗妖兽的内丹,好象已经修炼的数百年,功力要比自己的内丹高出很多,怪蛇眼内流露出贪婪的神色,只要吞下它,自己就可以凭添数百年的修为,它顾不上李月,游上前去,一口就吞下了内丹,它仰起头,斜视着李月,口中发出愉悦的鸣叫。它突然发现李月也露出一种怪异的笑容,那是一种嘲弄和讥讽的笑容,那妖蛇微微一怔,突然一阵剧痛从腹中传来,瞬间变得更加猛烈,它无法忍受,拼命在地上挣扎,慢慢地身体变得僵直,很快身体从中间断成两断,不断有黄水渗出,巨蝎内丹便从断处滚落出来,怪蛇哀鸣一声,就此死去。原来李月考虑到园内可能有妖兽出现,便在那内丹上涂上一层薄薄的化尸粉,准备以内丹为诱饵,骗妖兽吞下,从而溶化妖兽的内脏,以奇制胜。可怜那蛇修炼三百余年,尚未伤过一人,就被贪婪蒙蔽了头脑,中了李月的毒计,尚未争斗就不明不白的死去。
不一会儿,那蛇便化成了一滩黄水,地上只剩一颗透明的珠子,李月俯身拾起(李月在内丹上涂了化尸粉,自己早戴上手套),见珠子里面似乎还有液体,李月在池塘内把珠子和内丹洗净,揣进袋里。他站起身来,向池塘对岸望去,三百多条白影呆呆的站在那里,他们没有想到禁锢自己百年的妖蛇就这么简单地被消灭了,李月向他们说道:“尔等去吧!早日去你们该去的地方,不要在停留在人间了,我会超度你们的。”那群冤魂齐齐向李月一拜,各自散去,渐渐地全部消失了。
李月清洗了地面后,向李影走去,此时李影尚未苏醒,李月便把她负在背上,跃出花园,招呼还候在外面的两名一无所知的家人,一起离去,他需要时间调整自己的内息,好在他已经到了木剑境界,太清道已经能够自我保护,李影的卤莽终没酿成大祸。
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二 男儿出山试吴钩 第三十一章 上香
李月在房内一连调息了三天,方才恢复。其间只有大哥李照来探视过他,李月只把怪蛇的事简单告诉了李照,另外也提了一下当年齐王府的灭门事件是导致府内怨邪之气过盛的原因,现在已经被解决。李月让李照把后园的池塘用泥土填平,并在上面种满合欢树,同时请高僧来后园颂经七七四十九天,以超度亡灵。李照虽然心中还有一些疑虑,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但也没有深问,就按李月的吩咐一一照办。
三天后,李月恢复了功力,他意外地发现,经过这次疗伤,自己的功力精进很多,现在已达到了木剑中期的境界。而王妃的身体也逐渐好转,已经能到院子里去散步了。
这天,王妃把李月叫来,有点伤感地说道:“月儿,娘的病多亏你了,你是不是要走了?”见李月默默地点点头,王妃又说道:“娘明天想到慈恩寺去上香还愿,月儿,你走之前就陪娘去一趟吧!”李月答应,随后又把巨蝎内丹给了母亲,让她转给太祖母,说常用此物泡茶,可延年益寿。
第二天,管家准备好车銮,李月换了平常服饰混在随从中,李照则骑马护在母亲的车旁,赵王府一行人浩浩荡荡向慈恩寺进发。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为大唐皇家寺院,平时也向普通百姓开放,终年香火旺盛,人潮如织。来到寺前,大门口已停满车驾,有几辆车似乎也是皇室专有,看来今天寺内也有皇室人员。那知客僧主持老远就看见了王妃一行,赵王府是仅次于当今天子的第二大香客,为慈恩寺重要的财源,知客僧主持那敢怠慢,不等车驾停稳,早就领着一帮僧人迎了上去。
“阿弥陀佛!王妃身体康复,真是佛祖显灵,今天王妃可是来还愿?”
赵王妃点点头, 那知客僧主持忙把王妃让入寺内,“请王妃先到贵客室稍息片刻。”
“为何?红叶方丈怎么不见。”
“不敢瞒王妃,郯王妃此刻正在大殿上香,方丈正在相陪。”
李照听了心中不快,重重地“哼!”了一声,王妃忙止住道“照儿不必动怒,那郯王妃确实比我们早来,等等也是应该的。”
“阿弥陀佛!王妃大量,我代方丈先谢过了!”那知客僧主持一直为此事不安,生怕得罪了财神,见王妃如此体谅,方才如释重负。
这时,李月上前说道:“我想去四周看看?”王妃点头答应。
李月先来到无人处,将面具撕下,反正这里也无人识他。
他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来到慈恩寺后院,走进一道侧门,李月看见一老僧正在井边扫落叶,他发现那老僧扫地颇为奇怪,一般人是一扫帚一扫帚地扫,而这个老僧却是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扫,扫了西边,那东面的叶子又被风吹回,扫了半天,其实什么都没动,那老僧也不抬头,只管扫他的地,李月则站在一旁有趣地看着,两人就这样呆了半天。这时,侧门处又进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两个劲装打扮的年青人,他们看见李月和那老僧,纷纷讥笑起来。
“师兄,你看那两个呆子,一个扫得呆,一个看得呆!”
“人家在练乌龟功,师弟别打搅了人家。”
老僧并不理会,仿佛什么也没听见,继续扫地,李月笑笑,也继续看他扫地。
那群人见李月他们不睬,脸上有点挂不住,其中一个年青人大声斥责道:“你是哪来的小子,怎么!聋了吗?”
李月回头,淡淡一笑说道:“请问几位台兄名号?”见李月相问,那年青人有点得意地指着身旁的高个青年说道:“我师兄是京城武林四大公子中排行第二的云龙公子张子悦,你知道了吧!”
李月拱拱手说道:“久仰!公子果然是好人材。”
“算你小子识趣,如果想学武,不妨到秦风武馆来,我师兄说不定会指点你几招,就够你受用一生了。”
李月笑笑道:“几位台兄走好!”
一群人走后,那老僧停下来,眯着眼睛打量李月,点点头说道:“施主武功高他们何止百倍,却如此谦和,公子不是凡人啊!”
李月朝老僧施一礼道:“大师悯秋的慈悲心怀,让李月受教!”
说完,拱拱手转身离去,那老僧看着李月的背影自言自语说道:“李月?是何时大唐又出如此英才,我老了,天下是他们的了。”
李月回到贵客室,李照见了埋怨道:“怎么才来,母亲寻你半天。”
李月笑笑说道:“适才在后院碰到个云龙公子。”
李照呆了一下,笑着说道:“你理那些沽名钓誉的俗人。”这时王妃也笑着接口道:“好象你们妹子也是什么京城五女侠之一。”
见李月诧异,李照解释道:“天宝以来,京城虚浮之事盛行,什么武林排行榜、什么新秀排行榜、什么京城四公子、京城五女侠,那小影几下三脚猫的功夫,也居然在京城五女侠中排名第三,不光武林,文坛也是如此,杏林也是一样,什么文坛三圣,杏林五国手等等等等,搞得乌烟瘴气,京城里的茶铺酒楼里整天就在谈这些,听说还传进了宫里,连皇上都大感兴趣。”
见大哥一脸不屑的样子,李月笑着说道:“求名乃人之本性,百姓喜欢,其奈何?”
李照不由忿忿说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若人人都去追逐虚名,那谁来踏实做事,我朝开元以来,君臣勤奋、百姓努力,才创百年来盛世,你再看看现在,才短短几年,就成什么样子了?”
王妃见李照的言语中有点犯上了,忙岔开话题,“好了!好了!照儿你去看看红叶方丈来了没有。”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一老僧进来,合掌向王妃施礼道:“阿弥陀佛!贫僧来晚,让王妃久等了,罪过!罪过!”来人正是慈恩寺的方丈红叶禅师。
王妃一行随方丈来到大殿前,迎面正好有一大群人簇拥着一位皇室贵妇离去,赵王妃知道她必是郯王妃,便远远地向她招招手。那贵妇见侧廊过来的似乎也是皇室人员时,便停了下来,待看清原来是赵王妃时,那贵妇轻轻的“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