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初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叛乱

李恪的进京真正让李泰感觉到威胁了,而且还是带着千多人马和李好进京的。尤其是李二一直拖着群臣的上书没有册封太子,这让李泰感觉更没有安全感了。李泰的忧心不是多余,其实李二跟本就没动过立他为太子的念头!现在正准备着怎么收拾他呢,那还会立他为太子?。

李好和李恪两人之前也在纳闷之中,不知道李二发什么疯把两人急召入京,太子虽然被废了,李治被弄残废了,但是皇后的嫡生还有一个李泰在的,按说也轮不到李恪吧?但是一路走来连接接到的消息让他们明白,李二是要立李恪为太子了,要不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让李恪进京呢?估计李泰那家伙做了什么事惹恼李二了。

此刻在魏王府的书房密室之中。 幽幽跳动的烛光下,满面阴霾的李泰坐在榻上,他的下面对坐着两个同样满面阴沉的家伙,一个正是那最近帮着李泰连接出手得逞深得李泰心意的儒家精英阴无悔,他之前跟的是齐王李佑,只是他的前主子胆子太小了,所以让他改换门径又巴上了李泰。另一个却是一个短发男子,看样子还是个和尚,只是蓄发没多久而已,如果李好在这里的话知道这人的名字后估计立刻就会忍不住动手要干掉他了,因为这和尚的名字叫辩机。在这两人下面还有十多个人,只是看这排位的样子估计就以这两人为主了,可惜魏王府之前收养的那些人太差劲了,要不然现在也以他们为主了不会让这两人后来居上了。

这些人现在凑在一起。却是在密谋一件偷天换日的大事!只不过相比前面两人的兴奋。后面的那些人全部都在沉默。这件事情太大了,不是其他人插嘴的时候了。

“王爷,过了这村可就再没这店了,等李恪回来长安稳定下来后,就是你父皇举行立太子大典的时候了,若是让李恪当上皇帝,拥江南之势,这天下还有谁能与他争雄?不能再犹豫了。王爷!当初你父皇的皇位还不是如此夺下来的?”已经改换门庭的阴无悔,似乎对劝说他的东家谋反感觉特别的兴奋,所以不遗余力的鼓动着李泰造反。

这位酷似吊死鬼的阴先生,不求功名,不图利禄,连女色也不近,在个人作风上,实在是只有高僧可以比一比了。但让人费解的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以教人造反为业,他到底图的是什么?除了脑子有病之外。还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这个问题很快便有解答,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他们之间的谈话上。“辩机大师怎么看?”已经蓄起长须来的李泰,有一张还算英俊的脸,只是那双毒蛇般的三角眼和肥胖的身躯将所有美感破坏殆尽,让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与阴无悔那种客卿不同,这位从佛门避难到魏王府的辩机大师之前就和李泰关系不错,现在已经暗里成为了王府府丞,属于荣辱与共的自己人范畴。所以虽无时无刻不想着证明自己,但他还是能尽量为秦着想的。此刻他眯着双眼,缓缓道:“此事非同小可,有个问题还要请教下,先生别嫌小僧唠叨。”

阴无悔耷拉着眼皮,淡淡道“你说。”

“在小僧看来。王爷现在暗中手掌近万士兵,当今陛下的成年子嗣几近被控,如果杀了李恪。迫使当今皇帝退位。当不是难事。”辩机大师轻声道:“然而当年曹孟德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因为他本身兵力最强。一旦拥有号施令地合法性。自然可以事半功倍了。”说着十分忧虑道:“现在势力最强的是李恪,他拥有江南大片的地方以及财力和物力,还有一个李好鼎力相助,但是他并非皇后嫡生,与王爷相争太子之位也只是五五之数。且当今陛下也是英明神武,深得百姓拥戴,现在接连平齐王和太子叛乱,请问先生王爷当如何自处?”这话简直说到李泰地心坎上去了。他不由频频点头。对阴无悔道:“这也是孤所担心地。”

“和尚说的不错。”阴无悔桀桀笑道:“只是这天下历来都是由胜者说了算的,当今皇上的位置还不是从前太子手上抢来的,现在还不是安然无恙?王爷现在掌握过半宫中卫士,只要控制皇宫,控制当今陛下这长安城就等于控制在手,而李恪此刻只带一千多兵卫进京能起何用?”

“据长安城在手然后杀了李恪和李好,没有李恪和李好的南方又有何惧之?” 阴无悔傲气的说道,只是李泰始终还在犹豫,辩机大师也在思索。“王爷如果此时不反的话,而去相信那李恪上位只是五五之数的话,那么王爷的处境就危矣,在下当先离之。”

“什么?现在情况真到了这地步了?”李泰和辩机两人惊呼了一声说道。

“事实就摆在眼前。” 阴无悔桀桀笑道:“按照常理,太子已经被废了快三个月了,朝中大臣纷纷上书陛下当立太子,可陛下始终没有松口说立谁为太子反而召南方的李恪回京,这不是明着告诉朝中大臣,皇上并不想立王爷为太子,这让想来想必当今陛下肯定是觉察到什么,如果王爷此时不反,待李恪在长安安定下来时那时就是当今陛下清算王爷的时候了。”

李泰和辩机两人听后脸色大变,房间里的其他人也觉得后背乏起嗖嗖凉意,他们一直纠缠在皇帝怎么还不立李泰为太子,完全忽视了皇帝为什么到现在还不立李泰为太子。现在被阴无悔一说什么事都明白了,李二肯定是觉察到了什么了。到了这个地步李泰反倒冷静下来了,反还有一点生机,不反完全就是死路一条,那个选择好点李泰自然明白。

李泰从主位走了下来长鞠了一躬,握着阴无悔的双手诚恳的说道:“请先生鼎力相助。”阴无悔很淡然的接受了,李泰然后转身向其他的幕僚们也鞠了一躬“还请诸位鼎力相助本王上位,他日成功之时泰必不忘各位相助之功。”阴无悔能够淡然接受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够担的起李泰的诚意,但是其他人就没那个胆子了,连忙回鞠了一躬然后大声呼道:“愿为王爷驱使,肝脑涂地。”

李好他们还在联络长安的好友以及大臣收集长安城的消息,这时李二的旨意到了,召他们两立刻进宫有事相谈。他们两人连忙沐浴更衣准备乘车去皇宫,这时武女皇派来一个人火急把一份消息传给李好。李好打开一看,脸色大变,上面赫然写着:“魏王李泰准备造反,宫中有其内奸。”

这份消息来的及时也来的很不是时候,及时就是他们还没进宫,很不是时候是李二宣他们进宫,万一真是李二的意思怎么办?时已近黄昏,李泰的叛乱在晚上就要发起,李好在房间转来转去的,一直没想到什么合适的办法,而且就算他现在想去求助那几个重臣也是来不及了。所以只有一直不停的转下去,然后强迫自己冷静思考,这状态一直到李恪过来叫他一起入宫才停了下来,李恪有点好奇李好此刻的举动,直到李好把自己得来的密报拿给他看他也豁然变色。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那么李二叫他们入宫的事情就真假难辩了,而且此刻皇宫里的人估计都危险了。

李恪想了会然后叫李好留下,他自己一个人先入宫看看情况。李恪此刻的举动反倒让李好一下冷静下来,他隐约觉得李二好歹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应该没那么容易被控制吧?自己如果此刻不去反倒会让李二心生误解了。想到这里李好立刻写了几张便条然后安排身边的人拿着这些纸条去找相关的人,他们看了纸条就会明白的。然后陪着李恪一起入宫,这让李恪十分感动,因为这一入宫谁也不知道后面什么结果了。

宫中不准携带武器也不能带侍卫进去,尤其是知道李泰即将造反,宫中还有他的内应,所以李好和李恪两人是提着心跟着那侍卫进的宫的。好几次李好自己都忍不住想先出手把那侍卫干掉的,只是无法做到如何安全逃出去所以李好一直克制着自己的内心。前来接他们入宫的侍卫不是李好熟悉的那些侍卫,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侍卫。

而且李二召见他们的地方也特殊,不是以前召见的地方竟是李家的宗祠,现在连李恪都感觉不对了,父皇怎么会选择在这里召见自己和李好?难道自己要在这里遭遇什么?两人相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里都看到一鼓深深的紧张。就在两人准备动手偷袭那名侍卫的时候,地方到了,宗祠的大门很快就被打开,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在门口出现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李泰的悲剧

门口出现的人是前太子李承乾,现在他不是了,他的样子看起来有点憔悴有点落魄,衣服也换了,是一袭青纱。看到李好和李恪一起过来了,他勉强含笑同他们打了个招呼叫他们进去。这让原本准备暴起配合干掉那侍卫的两人愣了一下,前太子在这里的话那么李二肯定也在这里了,如果是李泰的阴谋的话肯定不会给前太子那么多自由的。现在问题是李二天黑的时候把他们召进宫到底是因为什么?外面李泰马上就要叛乱了。

进去以后李好就看到了李二,这位天可汗几年不见,似乎苍老了不少。两人给李二见礼后,立刻被安排到一边坐了下来。李好心里有点不安,这是李二家的宗祠,似乎不应该是自己能进来的吧,难道李二不知道这个?

李好暗地打量了下周围的情况,除了在外的几个皇子,李二在长安的皇子全部都在这里,李治赫然在列。比起憔悴颓废的承乾这家伙心理素质似乎要好上不少,因为在他脸上看不到什么因为叫残废了后的颓废,而且整个人的神色也不错。然后还有那个齐王李佑也在里面,这娃现在完全没有天生奇材的神态了,眼神了只剩下一片迷茫和颓废。除了皇子,宗祠里还有不少李家的人,只是大部分李好不认识而已,感情李二今天要开家族会议了,但是外面。。。。

李好看向李恪,发现他和自己一样也很焦急,可是现场的气氛太压抑了。让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和李二说外面李泰要造反的事情。坐了会李恪终于坐不住了。站起身刚要向李二说些什么。却被李二阻止了,叫他们先安静的坐会儿,等下人到齐了他有话要说。李恪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却被李二凶狠的眼神阻止了,然后李好把他拉回位置。只是李二说的人到齐的话让李好有点费解,这李家还有谁能让李二等的?

很快谜底就揭晓了,因为外面传来乱哄哄的吵闹声,似乎宫外有人在造反一般,接着这声音很快就延伸到宫内。一听到这个声音李好和李恪两人神色大变。正要起来的时候李好发现李二似乎没听到一般依然闭目在那里沉思,整个宗祠的人似乎都没听到一样,全部都在神游。李好连忙拉住想要站起来的李恪,然后用眼神示意下周围,李恪不是傻瓜,一看这情景立刻就明白了。他的父皇早有准备了,只等着李泰跳出来而已。

过了一会外面的吵闹声越来越弱,渐渐的变成安静,这时李二抬起头问上身边的一个黑衣人“外面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陛下。”黑衣人恭敬的回答道。

“晤。那么我的青雀应该很快就要过来了吧?”李二这话说的咬牙切齿的,周围的人听了全部心里一寒。今晚看来有大事发生了。

很快外面传来一阵阵卫士的脚步声,然后宗祠的大门被打开了,几个人押着李泰进来把他按着跪在宗祠中间。李泰此刻再没以前李好看到的名士贤王的风范,披头散发的,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举事怎么轻易的就被收拾了一样。不过这家伙不愧是演帝出身的,一见宗祠的气氛不对,立刻就抱头痛哭往李二那爬去,说自己是一时糊涂被人误导所以干了不该干的事情,那哭声凄厉幽怨无比,如果不知情的人听了估计还真以为他是被人误导的。

眼看他就要爬到李二面前被李二喝止了,他身后的几个卫士立刻又把李泰拉回原处跪着。李二咬牙切齿的声音传了过来“我的青雀啊,父皇并没亏待你吧?你的兄弟也没谁害过你吧?你就那么容忍不了他们?现在居然还要造你父皇的反,你是不是真觉得自己翅膀够硬了?来人,传旨下去,仔细甄别参与人的身份,今晚参入造反的人一律全家斩杀并株连三族。”

跪在地上的李泰一听李二这命令,全身都软了,趴在地上不停颤抖。一边的李恪和李好听到李二的株连三族心里似乎都有不忍,只是此刻李二正在气头上他们两人谁也不敢轻易触碰李二的逆鳞,至少李二没说株连九族的话出来。

待传旨的人人下去后,李家宗祠又恢复了安静,除了李泰的抽泣声。这娃现在完全被吓傻了,之前的义气风华全都不见了。原本计划好好的,他在府上坐镇,其他几人联系早安排好的士兵前去围攻皇宫,到时皇宫这边早被他收买的人将把宫门打开放他们进来然后逼宫李二。只是安排好的士兵去攻打皇宫了,里面收买的人也配合的把宫门打开了,然后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李泰自己先被抓了,那些攻打皇宫的人和打开宫门的人全部被射杀在宫门口了。李泰被押进宫的时候,看到宫门那全是尸体和血,他的班底被一网打尽。那个一直算无遗策的阴无悔阴先生被人在他面前打断了四肢丢在一边,辩机大师同样没有逃过这一难,也是被弄断四肢丢在一边,估计如果不是还要审问的话,这两人的结局也就是个死字了,其他的不是被射杀了就是被抓了。

很快门外又传来脚步声,一个侍卫接过外面送进来的资料然后恭敬的递给李二查看,李二刚才怒吼了一番后一直都在沉默中,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只知道他现在肯定很愤怒,很生气。从侍卫手里接过资料快速的浏览一番后,李二冷冷的声音又传了开来“阴无悔,阴家庶子,先教唆齐王李佑造反未尽功后被魏王李泰收留,主持刺杀晋王李治并嫁祸与太子承乾,并告发太子承乾造反。辩机,僧人,李泰得力助手。。。。。。”

李二在上面冷冷的念着,趴在地上的李泰抖的越来越厉害了,一边的李佑啥反应都没有,一副等死的样子。承乾的状态和他差不多,哀莫大于心死,自己苯不能怨别人。唯一有怒气的只有晋王李治了,他觉得自己真的是无妄之灾,却不知道长孙无忌找他谈话的事情早就被李泰的人得知了,李泰能不害他吗?要不然到时自己辛苦一场全便宜了李治,李泰能心甘吗?

一边的李好现在也在心里叫苦,他不知道李二现在演的是那一出,他是个外人啊。可现在李家发生的这些丑事,李二却把他叫了过来观看,难道李二认为他也参入进去了还是李二准备杀他灭口了或者李二知道李恪的什么事情了?

李二念着念着没念了,把那些资料全部扔在地上,这些资料一出,李二就算想留李泰其他的儿子估计也无法安生了。这家伙,李二原本冷藏儒家,他倒好,把儒家全部当成宝往自己身边拢,还有好几个是官府追查的。还有佛教的那帮人,也是李二要清除的人,居然都被他搅合到一块去了。这原本还不算什么,可这家伙把李治弄残废了,还把前太子给陷害了,李恪之前在长安遭人打小报告的事情都是他一手弄出来的,这样的家伙放长安谁能放心?

李二把资料扔在地上暴怒的咆哮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难道这是上天在惩罚我?所以给了我这么一群孽子。来人,废魏王泰为庶子并赐死。”

趴在地上的李泰听到这个结果后呆住了,直到两边的侍卫拉他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想要抱着李二的腿大哭,甚至连刚去世的长孙皇后也被他拉了出来。果然在他提到长孙皇后的时候李二身子抖了一下,可惜的是李泰太聪明了,他接下来不该把齐王李佑也拉了出来。齐王李佑不过是那个不怎么得李二喜欢的阴妃的儿子,为什么也是造反,他却没有被杀。自己身为皇后的嫡子却要因为造反被杀,所以他不甘心,然后就把李佑拉了进来。一边的李佑原本就是对生无所依的人,但是此刻还是被李泰拉下水惹火了,只是只能在一边暗恨而已,无法爆发。

李二原本听到长孙皇后真的犹豫了,因为皇后刚刚去世不久,自己就要杀掉她的一个儿子,这是不是太心狠了?可是李泰把李佑拉了进来让李二真正的心寒了,这个儿子真不省心啊,到死了还在耍弄着他的小聪明。所以在李泰拉下李佑后李二反倒坚定自己要杀李泰的决心了,李佑也得死,太子承乾能留吗?这天下的人和满朝的百官都在看着呢,可这一下去自己就要失去三个儿子啊,还有两个是皇后的儿子,李二又犹豫了。不过这时李恪跪了下来,周围的人都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恪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难道这家伙要给李泰求情?这可是惹祸上身呢。李恪和李泰没什么交情,李泰还经常陷害他,他有必要给自己添上麻烦吗?再说李泰死了他不就是最大得利者?何必还要自讨苦吃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好论王子

李恪跪下来确实是给李泰求情的,不过不止给他一人还有李佑,这个举动让李二有点意外,心里似乎对自己这个儿子又高看了一眼。只是这中叛乱如果不惩罚的话,那后果是非常大的,以后的皇子都来这么一手,大唐能挺多久?

李恪跪在地上没有吭声,只是把求助的眼神看向李好,李好觉得自己竟有点不敢看李恪的眼神。这场面能轮到李好出声吗?这可是李家的家会呢。交友不幸啊,但是李好还是不准备吭声了,直接无视李恪的求援的眼神。说实话不仅是因为这是李家的家事,李泰那鸟人还差点要了自己的命呢,李好不是圣人,这个仇他能不记着吗?

李二看到李恪向李好求援的目光愣了一下,然后叫停了正要被拉出去的李泰,他想起了一件事情自己叫李好过来不就是让他评价自己这些儿子的吗?怎么突然就火气出来要把李泰拉出去处死了呢?

李好正在琢磨着自己如何躲过这场面呢,没想到李二叫他了,所以只有硬着头皮应声而起,然后用眼神狠狠的瞪了李恪一眼。“国师,朕知道你的眼光一向长远果准,今天朕就让你给自己这几个成年的儿子评论下,看看他们在你眼里是何定论。”

我草,李好在心里狠狠的骂了声,这个评论他能在这说?说了出去以后自己就别想在大唐混了,这是李家的家事呢,他一个小小的平民凭什么指点帝王家的家事。李好站在那里一直在犹豫该怎么拒绝李二的意思,没想到李二挥了挥手。把那些未成年的皇子还有宗室的人全部赶到外面去了。整个宗祠就剩李二。李好,李承乾,李泰,李恪,李佑了。

这时李二才对李好说道:“现在你不用为难了,这里说出去的话除了我们几人再没人能听到了。我只是想看看我这几个儿子在你眼里到底是什么人。”

到了这地步了李好根本就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说了,不然李二这关都难过。他首先说的是太子承乾。

李承乾为人中等之资。又不善于权变和谋略之术,但由于是长子,又是李二和长孙皇后的嫡生儿子,所以他被推上了太子的位置,以他的资质做个守成的皇帝不会出太多的纰漏,但是他的性格太脆弱了,经不起打击。

而他的弟弟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他这两个弟弟又都比他聪明,比他会用心计,所以从个人而言。他从开始就不可能胜过弟弟们。 然而,李二确实对他充满了期望。想通过后天教育来弥补先天的不足,于是请来各位大儒和大家来做他的老师。可是他还是处处落入李泰设给他的陷阱,多次以后,连父亲李世民也认为他确实不是做太子的料,因此疏远他,冷落他。

所有这些对李承乾打击太大,这是他脆弱的性格爆发了,给了他自己致命一击,因为他想放弃了。于是,终日不求上进,在自己家里样了一些男宠和武士,在家里玩胡戏取乐,这些被李二知道后很生气,于是李二有了废掉李承乾的想法。当然他知道后很害怕,原因是历史上的废太子下场都不好,所以明知不敌他还是纠集了人准备造反,他只是皇权产物下的一个悲剧。

到了这个时候李好索性豁出去了,其实这些叛乱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李二自己还是走了古代那些人的老路,所以才出现这个悲剧的,祸根其实还是在皇权和李二身上。虽然李好不能说的很明白,但是他告诉李二的话里隐晦的就含有这个意思。李二是个聪明人,他肯定明白李好话里的意思,但是他并没打断李好的话题,而是让李好继续说下去。

李好接着评价的是李泰,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这样的人成为一代书法家、书画鉴赏家以及文学家肯定不在话下。而纵观李泰的一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地位略亚于哥哥李承乾,不过受到的宠溺却是不输年幼的弟弟李治。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只要把李承乾拉下去那么太子的位置就非他莫属了,所以他开始处处设置陷阱来坑自己那个不算聪明的哥哥,如果不是李好出现的话,按照原历史他几乎就要成功了。如果要评价李泰的话,前朝最后一个皇帝就是他的模版。李好说这话相当诛心了,只是趴在地上的李泰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倒是李二自己变了脸色,不过想想李泰的作为,李好的评价也不为过。

接着就是李恪,其实李恪是应该排在李泰前面的,但是李好觉得把他排中间好一点,因为他就算公正的评价,其实还是对李恪的正面评价会多一点的。因为李恪不仅精于骑射,颇通文史,而且“名望素高,为物情所向”。说白了,就是文武双全,声望很高,很有个人魅力。但是如果他之前不听李好的话继续留在长安的话,李好绝对不会再帮他的,那么估计还会走向历史的老路,只能沉浸在周围的人虽然对他评价非常好,但是仍无法否认的就是他的外公是老杨这件事情然后成就其充满悲**彩的一生。

但是他听从了李好的建议去了长江之南那片荒芜的地方,所以他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了,还得到了李好的全力帮助,因为李恪接了地气。李好从来就不认为一个没有在基层历练过的帝王能成为真正的帝王,别到时再闹出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笑话出来那就把大唐的脸全部丢干净了。

李治和李佑在李好的眼里评价都不高,李治本人是颇有才能的,绝对强于李承乾的,但是他的性格太软弱了,这是他的致命之伤,李佑则完全就是一个因为得不到父爱任性叛逆的孩子。当然李好是在历史的肩膀上评价这些的,但是至少有三个人是完全说中了的,那就是叛乱的这三个基本都已经说的**不离十了,而李好却是完全没和他这些儿子接触过的。李二觉得李好说的这些评价对,那是因为他自己从各种汇总的资料里面总结出来的,再加上这些人都是他的儿子,他能不知道吗?

李治听了李好对自己的评价后好奇的看了一眼李好,自己也就几年前和李好见过几次面,这些年他和李好根本就没什么交集了,只是从羔羊那里听说李好的事情,这人怎么就对自己那么了解呢?同样好奇的还有李佑,这娃对李好给自己的评价原本是不屑一顾的,可是仔细想下后,自己不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就是想自己的父皇多关注自己一眼,为什么同是皇子自己的待遇就那么低呢?

而一边的李二想到的更多,李好把所有的人评价完了,他明白这些祸乱的根源在那了,原来一切都在自己身上啊。前不久长孙无忌还在自己身边为李治能做太子做着努力,现在想来都是私心太重了,而李二做的比长孙无忌想的还差啊。自己应该先是一个父亲才是一个皇帝的,而不是先是一个皇帝才是父亲的,自己失了公正,所以才会导致自己的这些儿子争来争去的。

现在想明白了,李二困惑了,他不知道该怎么惩罚自己的这些儿子了。按说叛乱就应被处死,可是现在根源在自己身上,难道自己也要受到惩罚?但是如果不惩罚,这肯定也是不行的,这样下去这个王朝肯定就会陷入到无休止的叛乱中去。李二陷入了沉默之中,不觉的在大厅里走来走去的,这时他看到还跪在中间的李恪,眼睛一亮看向旁边的李好,也许李好会给自己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处理方法吧?

看到李二望向自己的眼神李好又头痛了,今天的日子太糟糕了,什么事情都是他一个外人盯在前头。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李二也在为难,这些事情他就算拿到朝廷上面去讨论,那些人都不敢吭声的,估计到时还得逼着自己来处理。李好想了会才给了李二一个答复,那就是放逐。

放逐?李二疑惑的思考着这两个字的含义。“是的,放逐,现在南方在海外发现了三个没有什么人烟的大陆。可以把三个王子和他们的家眷放逐到那些大陆去,并给他们提供武器船只和士兵补给,并迁移一些流犯过去,让他们去那片大陆角逐去吧。这样的话圣上就不用同时失去三个儿子了,而且如果他们能把那片大陆整治好,就分封他们为那片大陆的藩王并可以世袭下去。如果他们不能的话,那等到时大唐能够腾出手来把那片大陆收拾下来,那他们就只能成为那边的普通百姓了。这样的话,那几片大陆到最后依然还是大唐的土地,谁也无法否认下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失败的教育

李好的回答让李二愣了一下,过了片刻他似乎放松了一般说了句:“好吧,那就这样安排吧。”说完他就要让人把太子三人带走却被李好叫住了,如果就这样把他们三家送过去以这三人的能力那这三家过去基本就是死路一条,新大陆有太多的危险了,所以李好还需要给他们进行一些培训的。

那边等死的三人听说自己不用死了都长嘘了一口气,尤其是李泰和李佑,如果李二要真的惩罚的话,他们两人就必须得死,但是太子却有可能活下去。现在不用死了,还多了一条生路,虽然那条路是条未知路,但是也是一条让他们重新走向辉煌的路,或许很快,或许就要到他们的后代手上去了,但这总是希望,比自己就这样被杀掉的结局好多了。

把这三个人带下去后宗祠里就剩四个人了,李二,李好,李恪还有李治。李好知道自己已经被李二死死的绑在大唐的战车上了。

“我是不是不是一个好父亲?”李二轻声的问道,只是剩下的三个人都在发愣中,谁也没反应过来李二是在对他们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不过李好知道,李二或许被评为一个伟大大皇帝,但是他真的不是一个好父亲。原历史中他生了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有几个得到善终的?就连封个太子还搞死了几个儿子,传位给一个儿子作皇帝还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还杀了自己另外的儿子和女儿,你说这人做父亲做的有多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