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封后退了两步。一屁股坐到了草席上双目失神。
旁边一将走了出来,冷声道:“将军,节哀,也许事情并不如你想的一样。他们的逃兵,话不值得信。”这句话仿佛耳边响起的巨鼓,震得伍封面色大变,心头一阵狂跳,想道:“李淮说的不假。无论如何,我都要亲自确定才能算数。否则,怎对地起大王的信赖?”
伍封下定了决心。让留下一将殿后,自己马不停蹄的向西方奔驰而去。
很快在县子硕的通知下,姬凌云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微微一笑,下令由项鹰、雅英一同对付那遗留下来殿后的五千骑兵。
经过半日征战。项鹰、雅英无可厚非的取得了胜利。五千骑兵战死三千左右,余下一千八百投降。另外两百以逃窜的不知所终。
项鹰、雅英一同来向姬凌云汇报战果。
项鹰高声道:“大王,我军是否还要追击。不过半日,以我军的速度应该追的上。”
姬凌云自信的一笑道:“不用了,伍封如此反常一定是得到了后方出事地消息。他们此去不计较后果,一定会用上全力行军。待抵达时,正好落入施猛将军的手中。”
在出征前,姬凌云就已经嘱咐了这件事情,让施猛取得胜利后不要立刻撤退。而是运走物资粮草,以逸待劳,时刻准备给予伍封的疲惫之军,致命一击。
邑以东五十里处,急行的秦军终于还是遇上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施猛了。
没有多余的废话,施猛直接敲打起了战鼓,对着眼前的敌人猛冲狠杀了过去,
风水论流转,不过十日,所有的情况仿佛都被逆转了一样,而超控这一切的人就是…………吴王姬凌云。
第十二部 修养生息
第三十一章 进展顺利
耳边尽是风的低吼,呼噜呼噜的。半人高的野草丛们被吹的得簌簌发抖,它们不由自主地摇摆着瘦弱无助的身体,一会儿胆战心惊地伏倒在地,一会儿怯生生地弓着脊背点头哈腰。
在这广阔的原野上,两股骑兵逐渐逼近,杀气布满了全场。
“冲锋!”伍封大声呼喝着,一面快速上前迎击,一面大声用秦腔大声咆哮着,“所有秦国的勇士们,用你们的刀剑来捍卫你们的国家。”
秦军训练有数,虽然一个个都以疲乏不堪,但个个都毫不犹豫的高举起了手中的长矛、长戟往施猛掩杀过去。
马蹄声像骤雨般从前方传来,看似浩大,却犯下严重的错误。
他们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施猛。骑兵在施猛的手上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战法,战术。
有的只是冲刺,不断的冲刺。
利用无与伦比的力量打乱敌人的阵行,冲破敌人的防线。任由敌人千般变化,他都只打一处,贯穿一处。
以茁破巧,以力取胜。
姬凌云给这种战术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凿穿战术。
这凿穿战术是由“天可汗”李世民所创出来的战术。历史上,李世民有一支精锐的轻骑兵部队。会战的时候,他多次亲自率领这支部队迎头杀入敌阵,锐不可当,通常能一直杀到敌人的队尾,贯通到底,再杀回来。反复冲击,直到敌人阵形大乱,丧失斗志,大部队同时掩杀过去。这个战术几乎是百战百胜。
在黄易的《大唐双龙传》里对这个战术评价很高,寇仲就一再使用这个战术,以少克多,其实纯粹是抄袭李世民的战法。担任这种作战任务对武力要求最高,要求个个都是以一当百地猛士。
施猛比之李世民或者是《大唐双龙传》里的寇仲,那是远远不如。但也可看出姬凌云对施猛的期望。
因为,只要用的好,这凿穿战术是一个近乎无敌的存在。
在如此情况下,对付这种队伍与其正面交锋实是棋差一着。
但伍封此刻也毫无方法。因为,他们远来疲惫,若调头而走,降低士气不说,以他们现在的速度根本就无法避开,到时后果会更加狼狈。与其那样还不如正面一战。以多克少,利用人数的优势,打赢这场战役。
如果对上项鹰的骑兵,伍封如此是最正确的决定。只是伍封不知,吴国地冠军骑分位两种。其中一种是以速度为主,一种是以力量为主。
伍封见施猛的骑兵高举了同项鹰一样的“冠军骑”的旌旗,误将施猛的骑兵看成了项鹰的骑兵。认为项鹰骑兵以速度见长,而非力量,遂然决定由正面突击。
原先早有人提议将项鹰与施猛分开,但姬凌云却并不赞同,认为如此虽然有些模糊,但却可以迷惑敌军,让对方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敌人有什么特性。
连他自己恐怕也不会想到,竟然阴错阳差的占了大便宜。
施猛紧握着手中的一丈巨铁斧,咆哮着催马向前!
鲜血飞溅中,施猛一马当先。配合着冠军骑地威风,击碎了前面数层人潮。巨铁斧左右盘旋,周围无人敢近,但凡进入攻击范围,必定一击毙命!
他纵声长啸,吼声远远地传了出去,仿佛一头下山的猛虎,丛林中的雄狮。
胜败决于一线之差,伍封错误的判断使得秦国骑兵在一接触的时候就落入了下风,处于不利的局面。
“冠军骑”那瞬间所爆发出来的力量让秦国地骑兵们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是力量。那无坚不摧的冲锋对对面迎击而来的秦国骑兵展开绝不留情的歼灭战。杀得对方尸横荒野,血染草石,势如破竹的冲入对方的腹心地。
四方八面尽是朝他们攻来的秦军,胆气稍差者保证可吓至手足发软,任人宰割。
施猛凛然不惧。带头前冲。凿穿战术直朝秦军的尾部杀去。
冠军骑硬在敌人的包围中杀出条血路,全力以赴地摘取胜利的果实。
全军上下无一不负伤浴血。跟来地留下来的五千精锐减至三千五百余人,可见战况的惨烈。不过人人都晓得胜利在望,士气高涨至极点,勇不可挡。
眼看胜利在握,远处又传来阵阵喊杀声,施猛转头一看,觉得心都冷了:只见又一万骑兵远远冲来,他们打着秦国的旗帜,呐喊着自背后杀了过来!
却说,姬凌云与项鹰一块领着余下的部队往秦都雍城逼近。
即将抵达邑的时候,已是将近巳时。
施猛早已在附近等候。
亲眼见到施猛,姬凌云着实松了一口气,根据原先的约定,施猛在破敌后会以最快的速度更自己汇合。
可对方却并没有那么做,姬凌云心理多少有些不安,担心对方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
看到姬凌云等人鱼贯赶来,施猛上前一步道:“大王,这是我军两战的详细战报,还请大王过目。”说着双手捧过一捆木简。
姬凌云双手接过,并未翻阅,而是皱眉问道:“我军伤亡有多少?”
施猛闻言苦涩道道:“末将无能,阵亡者总共两千八百零六人,重伤不治者一千三百九十一人。总计减员四千一百九十七人。”
“这么多?”姬凌云皱起了眉头?
施猛叹了一口气道:“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在关键地时候却出现了一小小的意外。”
原来,当日施猛准备前去击杀赢利的时候,一队意外的秦国突然杀进了军营。他们训练有数,战斗力非常的强。吴军措不提防,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其他人不了解,但施猛心底却清楚地很。
吴兵看起来人数超过四万以上,但充其量不过一万而已。其中七千在附近呐喊,营寨内也只有三千兵将。若被击溃,对方会立时发觉中计,从而定神反攻,到时,只怕是一个两败具残地结局。
施猛只好回身与那异军交战了起来。
好在那异军志在救人,不知详情,并不恋战,救了赢利后就远远遁去。
施猛将无法再战的伤员,以及秦国留下来地物资,一并运过渭水存放在那里的一个县邑中,自己领五千兵马等候伍封的到来。
施猛在初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即将取胜的时候,那异军再度出现挽救了伍封的败局。一番苦战,双方损失都惨重。
双方随即罢战。
此后,那异军与伍封连手起来不断的在附近游戈,但因找不到破绽,又见施猛气定神闲,担心这是吴国的计策,从而未曾进攻。
施猛也怕自己一撤退,就引起了对方的警觉,从而发动攻势,因此,按兵不动,直到姬凌云的到来。
听了经过,姬凌云微微皱起了眉头,叹道:“真的人算不如天算,施将军无须自责,这并非你的过错……只是……”他问道:“那异军究竟是什么来历,竟多次坏我军的好事?”
“这还是我来说吧!”在施猛身后的张言走了出来,说道:“在此处驻扎的时候,我曾潜入邑去探察过。那异军乃是原先赢公主麾下的骑兵统帅范威,据说在巴地吃了败战回到了秦国。路上听说赢利率军出征,便来襄助以便将攻补过。他这一来,打破了大王的所有计划。”
姬凌云听了,大笑了起来道:“没杀赢利虽然有些可惜,但我们也没有失败,施将军抢了他们的所有辎重,又连续的给了秦军两次教训,值得高兴,值得庆祝。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哩,范威的出现意味着我军已经和赢公主连手,击败了范威。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跟展如将军汇合了,等他们破了南郑,便回赶来与我们回合。到那时,二十万大军吓都可以吓死那些与我们为敌的秦人。”
姬凌云揣测的不错。
符央率领的第三路大军抵达成都后,任清璇就迫不及待的出兵巴地,打算亲自惩治范威这个叛徒。
巴地同蜀地相差不了多少大部分都是山区。
范威的骑兵伸展不开,兼之范威在任清璇麾下效命多时,深刻的了解任清璇的厉害之处,自己远不是对手。
如此,人未战,斗志以失,交战起来更不是任清璇的对手。三战三败,任清璇首先完成了任务帮助吴国夺取了巴蜀。
此时,正与展如联合围攻秦国在汉中的最后一个据点…………南郑。
总得来说,吴国的三路大军都进展的异常顺利。
第十二部 修养生息
第三十二章 匈奴来袭
北原山脉,崇山峻岭之中。
一人快速的急行着,耳旁树木飞快倒退,可见来人的速度令人匪夷所思。
在这渺无人烟的山岭中意外的来了许多的不速之客。其中还不乏高手,以及有头有脸的人物。
其中身份最有身份的莫过于在一个年仅四十的中年男子。
那人翻山跃岭来到了中年男子的面前,恭敬的叫了一声:“下属拜彻里骨见单于!!!”
不错。
他就是那匈奴第一任的单于…………挛广义。这挛是姓氏,是草原上的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小姓氏,但因挛广义的出现,使得挛氏日渐辉煌了起来,名震草原大漠。即便是在中土也偶尔可以听到挛广义的传言。
那人浓眉大眼,身材硕长,那漆黑漆黑的胡子占据了他一半的脸旁,一双手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绢卷。
那双手又粗又大,骨节刚劲,老茧密布,尤其是手掌上端的那几个地方更是结了厚厚的老茧显然经常握着兵器造成的。
他打开了绢卷看着绢卷上的字,皱起了眉头,开口念道:“七月一十一日,吴王姬凌云……吴王姬凌云……姬凌云……”他连说了三个姬凌云,始终说不出后面的话来。
挛广义劈面将绢卷夺来皱起了眉头,说道:“什么姬凌云不姬凌云的,这次算了,等会到族里的时候,我会让人亲自教你认识周字。”
彻里骨一脸的痛苦,抱怨道:“单于,让我学习认字,你还不如杀了更加舒服。现在我一见到这些歪来歪去的东西就有一种杀人的冲动。也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好学的,有时间学这东西。还不如练练杀人冲锋的技术。在怎么说上了战场还有些用处,学什么周朝的文化礼节,一点用处也没有。”
挛广义双目一瞪,怒道:“正是因为你们有这种想法,才会让我们生活在茫茫大漠、雪地之中。我们匈奴人是在日月真神庇佑下地民族,有着最高贵的血统,身上流着真神的血液,拥有比狮子还要强健的体魄,比恶狼还要聪明的头脑。可是我们却时刻被大周踩在脚下,一点一点的侵占我们的土地。将我们赶向了茫茫大漠,赶向了寒冷的雪地。我们比周人强,可是为什么我们打不过呢?”
彻里骨摇了摇头,在他的眼中周人是任由欺凌的存在,但历史却可以证明一旦惹火了大周,每次最后地胜利者都是周人。他想不明白,但事实就是如此,
挛广义语重心长的说道:“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文化,没有大周的学问。在我们草原大漠之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向彻里骨你一样的勇士。真正的智者却异常的稀少。而大周看似弱小,但只要在他们上百万人里出那么一个智者就足够我们受的了。我们族重视武勇而不重视文化。所以,我们可以培养出很多很多的勇士,但智者却培养不出来。”
他长叹道:“这些年我都在大周生活,比你们都了解大周的可怕。说实话我们这些小打小闹其实根本就拿不上台面,较真起来我们完全不可能是大周地对手。但他们却忙于内斗,一个个都将兵器对付着自己人。所以才任由我们放肆,不加以理会。一旦,我们触碰到他们的低线,最终倒霉的还是我们。”
彻里骨听得似懂非懂,有些不甘心的说道:“那我们匈奴真的比不上周朝了?”
“当然不是!”挛广义眼中出现了狂热的神态:“以前比不上是因为我们不团结,不重视学问。只要我们能够将草原、大漠、雪地所有的民族一统,以我们地实力绝对不会输给汉人。”
说着,他叹了口气道:“本来以我们原定的计划是要暗中使秦国与吴国正面对抗,然后我们在趁机夺取秦地,以秦地为我匈奴立国之根基。然后在想方法攻入中原。想不到赢公主多番坏我们好计,现在又于姬凌云勾结在了一起,使得我们的计划落空,真是可恨之极。”
彻里骨问道:“那姬凌云厉害吗?”即便是彻里骨也多次听得吴王姬凌云的大名。
挛广义点头道:“厉害,十分的厉害。我们现在还不是他的对手,正面交锋我们会吃亏的。所以,我决定放弃秦地,避开吴国的军队。但是………”
他大笑了起来,说道:“我们也不能白来,至少在走之前我们要带上满满的珠宝才行。那雍城经过秦国治理多年。只要我们能够将城中的一切掠夺一空,我们将不愁没有钱粮发展军队了。”
挛广义不在理会彻里骨低声念着手中地绢卷。
信中写道:
广义单于,属下闻单于百战百胜在威扬草原大漠,吞并大小部落五十余个,并建立匈奴。可喜可贺。属下多年潜入秦国暗中为单于效命。本欲将秦国献给单于,奈何计划有变。不得不重新计划。有吴国在,我们想要占领秦国的几率不大,不能勉强。属下认为应该以人口、钱财为住。
属下现已经唆使秦君赢利出雍城与吴国正面交锋。在此其间,属下会尽我所能拖延姬凌云前进的步伐,以供单于夺取物资。
雍城大将聂远是属下心腹,在单于快达雍城之时,属下会用计支离聂远。单于可取尽国库中的奇珍异宝。另外,在雍城以北的仓库中吞放着无数粮草与武器,盔甲可供单于扩充军力。
最下手的落款竟然是文章以及他的印记。
挛广义看了“哈哈”大笑了起来:“真是天佑我匈奴。”
邑以东三十里处,规模浩大的吴国军营就落座与此。
军中大帐内,姬凌云、韩庆、公尚过、项鹰等一干文臣武将聚集在了一起,一同围在地图四周。
姬凌云以棋子代替敌我双方摆设在棋盘上。
一个棋子代表五千军队,首先他拿四颗白棋放在了邑;又拿出五颗白棋放在新平邑,在拿两枚白棋放在雍城,最后在自己军营的所在地放上了十五颗黑棋,说道:“情况就是这样。自从我军连续占了上风以后。秦国的那般兔崽子改行当了乌龟,将手中地兵力一分为二,分别镇守着邑、新平邑,并相互照应,以次来抵御我军的进攻。”
韩庆、公尚过看了半晌,面色微微吃重:“这……”
姬凌云道:“你们也看出来了?”他长吸了一口气,面色郑重道:“我们的敌人确实有过人之处,如今他们退守邑、新平邑,这其中大有文章!”
公尚过点头表示赞同:“对方竟会挽守邑、新平邑,并在作战之前就已经开始巩固城防,这份战略眼光,当真了不起。”
邑、新平邑一个背靠黄河,一个紧挨高山都占据着地利。吴国入关,道路难行,粮道悠长。只要秦军死守邑、新平邑,吴国就甭想靠近雍城一步。因为邑、新平邑都位于军事要冲,不顾他们只会将自己的粮道放在秦国的眼皮底下,对吴国来说是大大地不利。
同时,邑、新平邑一共有四万五千守兵,而姬凌云此刻地手中除去镇守武关、函谷关的士兵外,也只有七万五千地兵力。正面对抗吴国是稳占上风,但在攻防战两军的差距则会大大缩小。
如此一来,也就是说。只消扼守邑、新平邑这两个要冲,就足以将吴国的大军尽数阻挡在,邑、新平邑的这一道防线之外。
姬凌云想要攻打雍城,必须要先破邑、新平邑,其中一座城邑。
一时间大家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姬凌云暗道:“不知展如、符央的情况如何?若他们能够早日赶来汇合,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赶往雍城正当众人都陷入沉思的时候。
张言慌慌张张的在外边求见。
他急冲冲的走了进来开口道:“大王,不得了了,匈奴在前五日,由北原山的小道避开了狄道的秦军,杀入秦地附近。他们战力惊人已经连续攻下了三座城池,此刻正向雍城逼近。”
姬凌云神色大震。
第十二部 修养生息
第三十三章 形势紧迫
姬凌云只觉得有些头晕,他千算万算却始终想不到匈奴会插上一腿。近年来,姬凌云也一直在留意匈奴的动静。
在世人眼中匈奴不过是方外大漠的一个异族部落,不值一提。只有姬凌云清楚匈奴在中国历史上的定义。
匈奴对于中国来说可以算的上的世仇,由战国开始就不断的窥视中原,意图占领中原。一直到千百年后他们的分支突厥还曾多次威胁大唐的安危。
对于这种潜在而有利的威胁,还是趁早做准备的好。毕竟,谁也无法料定匈奴会不会出现类似于冒顿、阿提拉有或者是成吉思汗的变态人物,危害到自己国家的利益。
因此,在很久以前匈奴开始冒出枝芽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意了,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匈奴会突然插上一脚。而是是如此有力的一脚,这一脚几乎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本来,姬凌云并不急得攻打邑以及新平邑这两座城邑。
毕竟攻城是下下之策,是非到必要关头不用的一个战术。
攻取秦国并不急在一时,姬凌云认为自己没有必要耗费巨大的伤亡来换取伐秦的进度。因为只要和在南郑的两路汇合后,吴国大军就可以轻易的围死、新平两邑,然后直接攻打兵力薄弱的雍城可现在匈奴进军迅速,自己若是在耽误下去。雍城早晚会被匈奴所破,到时候他们将财物、人口等掠夺一空,自己得到了不过是一片废墟。到时候自己想哭都哭不出来了。
公尚过说道:“大王,为今之计只有尽早想出破敌之法,为了吴国的利益,我们必须要赶在匈奴之前到达雍城。以免秦地涂炭。”他所想的跟姬凌云想的…近乎一致,都认为要当务之要是要制止匈奴大军的动向。
韩庆点头赞同道:“必须要这样决定,赢利在怎么凶残,但对秦国不会如何。而匈奴却是异类,他们会无所顾及的犯下累累罪行。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很可能会大开杀戒,这对我们吴国来说是一种损失,必须要想办法制止匈奴异族,不能让对方为非作歹。”
项鹰焦虑道:“只是这、新平两邑都是根据地势而建造地坚城,虽以我军的实力想要攻取其中一城并不算困难。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到决不可能。我军必须量力而行。”
项鹰的一句话将众人拉回了现实。
确实如此。
虽然有一句话说“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但一个十岁孩童,无论怎么样也不可能打赢一个健壮青年。
攻城战不同于野战,不付出代价,不花费时间是没有奇迹出现的。破不了、新平两邑就意味着不能深入秦国腹地,不能深入秦国腹地也就意味着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匈奴在秦地为祸。
姬凌云站了起来,来回走动,脑袋飞快的运转着。
公尚过提议道:“不如这样,我们修书与赢利讲和。停战几月。让他们回军支援雍城,将匈奴异族赶回草原大漠在说。这样虽然可能会贻误战机,但怎么样也比任由匈奴异族糟蹋秦地要强些。”
姬凌云沉吟了片刻,权衡利弊说道:“也只有这样了。”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吴国如此退让也许会打乱公孙圣的全面布局,延长秦国存亡的时间,但绝对要比放任匈奴作乱要好地多。
否则的话匈奴来个雍城大屠杀。或者秦地大掠夺,只怕没有个一、二十年,秦地休想在恢复现在的荣光。这也意味着在这一、二十年里,自己将会无止境的向秦地倒贴钱物。
这种傻事情绝对干不得。
姬凌云当即派了使者入城,陈说厉害。同时也让县子硕前往雍城一探,看看公孙圣有什么打算,问问他有什么主意,双管齐下。不知不觉,两个时辰过去了。
前去游说的使者始终没有任何消息,姬凌云表面平静无波。但心底却有些焦虑。在这两个时辰里,他将前因后果详细的想了一遍发觉了其中的不寻常之处。
尤其是关于文章。
在原先的书信中,公孙圣曾透露文章的举止异常,对他的身份和意图产生了怀疑。而事有不巧在这个关键地时候又有匈奴来犯。
本来说匈奴趁火打劫并无不妥之处,奇就奇在那些匈奴人对秦国的防线部署了如指掌。他们以鲜为人知的小道绕过秦国边陲重镇狄道,然后又针对秦国领地的军事分布打起了闪电战,区区几天就已经攻下了秦国的第二大都会天水。
整合了多个部落的匈奴确实很强,但还不至于强到这个地步。除非,他们手上有一副精确无比的地图,同时还知道秦国境内各各军事力量地分布。根据这些情况来行军布阵。避开严密的地方,专攻薄弱之处。
如此一思索,文章的真实身份呼之欲出,其背后的目的也一览无余。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自己派出去的使者只怕是凶多极少了。
正忧虑间。项鹰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大声道:“太可恶了,太可恶了。大王。下令攻城吧!大王为了秦国的百姓,甘愿停战三月,后撤百里。而那秦国狗王根本就不领情,说我们欺瞒于他,说我们这是在耍花招诱骗他们离开、新平两邑,然后我军在攻取两邑,直入雍城。并且还……还将我们派过去的使者给杀了,人头悬挂在城门口示威呢!!!太可气了,太可恨了。”
姬凌云一拍案几,立身而起愤然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这文章就是匈奴的走狗,他压制住了这条消息,将之嫁祸给我军。最后又杀了使者,断绝我们地意念。好让他的计策从容的实行。”
说道这里,姬凌云呆立了半响。
最后,姬凌云、公尚过、韩庆一同叫道:“不好!”
三人都看见了彼此眼中的惊讶、震惊,他们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同一个问题。
如果一切如姬凌云所意料的那样,以文章的才干,以他的布局天份,兼之他办事那滴水不漏的能力又怎么可能会不将雍城算计再内。
恐怕,匈奴的军队一到雍城,雍城地守将恐怕会开城投降吧?即便不是这样,以姬凌云对文章的了解,他绝对会耍某种手帮助匈奴人攻取雍城的。
“怎么办!“怎么办!”
“怎么办!”
现在的时间更是紧迫,本来雍城还有一万守军可以抵挡一阵子,推延一下时间。但随之文章的浮出水面,这雍城恐怕以危在旦夕,落陷在即了。
项鹰请命道:“大王,不如强攻吧!!!无论怎么样也得试上一试,不能坐在这个等事情发生啊?”
姬凌云要着头坚决地说道:“不行,我们不能自乱阵脚,乱打一通,这样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必须静下心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想出解决之道。”
事态越是严重,姬凌云知道自己越是要稳定心神。
他目前的形势左右思索,想了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说道:“世上没有天衣无缝地局,世上也没有想不出的妙计,关键是在于自己能不能够想出。”
一定行的,自己一定行的。
姬凌云几乎要想炸了脑袋,突然间大吼一声,计上心头,高声道:“有办法了,有办法可。”
他跳了起来兴奋的拉着韩庆的手问道:“上大夫,寡人问你。赢利为什么要拒绝我们的谈和?”
他自问自答道:“是不是因为他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不知道事情的经过。他被文章给蒙蔽了,对不对?”
韩庆答道:“确是如此。”姬凌云在道:“在问你,秦国发生了这种变化,他们会不会向赢利报告?”
韩庆道:“会!”
姬凌云再次道:“赢利是秦国的大王,想要靠近他,向他汇报情况需要好几道手续。文章完全有能力将情报压下来,不让赢利知道。但寡人问你如果赢利真实的消息会不会派出援兵?”
韩庆再道:“会,一定会。因为雍城是秦国的根。”
姬凌云最后笑问道:“那么雍城不知道赢利收不到他们的消息,认为赢利会派援兵过来。但赢利确实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他不可能派援兵。在这里就有一个可以扭转一切的因素………援兵。”
第十二部 修养生息
第三十四章 暗杀夺权
姬凌云向四周对望了一眼斩钉截铁的说道:“秦国不派援兵,但是我们吴国可以派。我们可以让人乔装成秦国的援兵,进入雍城。然后全力帮助公孙圣控制雍城。如今公孙圣掌握雍城的生杀大权,唯一遗憾的是未能掌握兵权。如果他在得到兵权就能够完全的控制雍城的一切调配,以公孙圣的才华,只要能够全权掌控雍城,一定可以抵挡的住异族的入侵,为我们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
韩庆、公尚过相互对望了一眼,高声叫了起来:“妙,甚妙,此计甚妙。”
项鹰奇道:“我吴国的援兵怎么可能轻易的混入秦都雍城?”
姬凌云自信满满的笑道:“平常确实不可以,但眼下却不一样。首先,秦国形势危机紧迫,急需援军。见援军到达必然狂喜,从而忽视检察。在则,如今公孙先生掌握着雍城的生杀大权,只要他认同援兵谁敢反抗?”
项鹰大悟,点头明白。
姬凌云思索着沉吟道:“这援兵不能多,多了更会露馅,只要派五千人就够了。因此,这五千人个个都必须是以一当十的精锐之士……”顿了一顿,他豪气干云的说道:“要赌就赌大一点的,这一次寡人豁出去了。将无前禁卫军和冠军突击队都带上,其他三千人也要挑选最精锐,最忠诚的将士。”
吴国总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