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世种田忙-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基地里的所有伙食价格其实都是压着能够维持基地运作的成本线来定制的,现在还没有什么赚钱的余地,所以说要将肉菜的价格再降低也并不现实,季茶连夜一合计,干脆将食堂的菜给改了。全肉菜减为每天一道,但是许多蔬菜里面夹了不少肉丝,价格也中和不少,这样一来第二天再过去食堂看,果然这类有菜有肉的合成版销量很好。
一连观察一个星期以后,学校食堂的消化量与热销菜色也就明白起来,农场那边的各种供应也愈发顺畅。
基地里的各类事项都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原本以为一直会这样持续一段时间,所有普通民众几乎都忘记了外界的世界如何时,S基地突然收到了外界基地的消息。
C国本身这么大,就算末世来临以后对人口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可基地的存在不能只有S市一个这是人人肯定的。
只是外面的基地现在发展成了什么样,他们的来意是敌是友,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不仅普通民众关心,季茶也非常关心。
他经历过之前的十年末世,知道外面人心难测,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对方当成简单的角色。
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用恶意揣测对方的来意,但不能轻举妄动。即便S基地已经是这么大的一个基地,在面临外界时也存在隐忧。
基地和外界的交流当然不能全断了,再如何,人类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基地里现在虽然已经实现了基本的自给自足,可是细说起来,空缺还很多。
诸如现在基地里的盐,虽然还没有出现短缺的现象,但是这边一没有井盐,二还没靠到海边,用光以后出现短缺是必然的事情。
第八十九章
也不仅仅是盐; 各方各面S基地都有空缺的地方。季茶一直想扩大的渔业养殖也因为S市本身没有这样的产业而找不到相应的技术人员而有些搁置。如果要精细化养殖; 欠缺的地方总是很多。
C国本身地大物博; 在现代发展各个城市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了相互交流的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互相促进支持着彼此的发展。许多大城市本身在经济发展上有巨大的优势; 但是在末世来临以后脱离了周边城镇的资源供应,加之人口密集丧尸化情况更严重,反而衰落得比农村更快速。
原本联系紧密的关系网络也因为末世的来临而被一刀斩断; 使得各个原本联结的地区再次成为了独立的孤岛。S市在末世以前名义上被称作二线城市; 然而跟一些真正的二线大城市并不能相提并论,唯一的优点大概是地理位置位于本省正中央; 交通十分便利。原本的发展也以民营小工厂为主,但并没有特别突出的项目; 本身自然资源也不够丰富。
季茶跟着下属坐车在农场几块重要产地转了一早上,将各种数据记录下来; 可一上午也没看完一半地方,眼见着要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季茶觉着这一天拿来用都觉得紧巴巴; 本来打算午饭就随便对付一顿; 吃完继续巡查,结果没想到有卫兵找过来了。
“季场长,梁队长那边请您一块吃午饭去,”
季茶低头记录数据:“你和他说我就不去了,中午他自己吃吧; 我这边忙得很。”
“好像不只是梁队长,”卫兵靠近一步道,“今天上午外面来了几个人,好像是其他基地的,中午一起吃饭,梁队长特别让我来找您,估计是有事情想和您商量。”
季茶手上的笔这才停了下来,他想了想:“行吧,在哪儿吃的?”
卫兵咧嘴一笑:“您现在就跟我去吧,一会儿就开饭了,梁队长说在办公室里吃就行了。”
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现在梁锦城住的那套公寓,外面是办公桌,里间就是和季茶一起住的卧室。
从农场骑小电驴过去大概十几分钟,下车时季茶向周遭看了一眼,梁锦城的房门口是关着的,门口除了站着两个平常就在的卫兵外,还站着几个面生且衣着也和基地内不同的人。估摸着就是外面基地来的人。
卫兵帮季茶推开了门,里头的饭菜香立刻就传了出来。
季茶的脚步在门口一顿,转头问卫兵:“你们吃饭了没有?”
卫兵们摇头。
“那就带着几个客人一起去食堂吃个饭吧。”
话是这么说,道理也该是这样,可是无论是卫兵还是外面基地的人都没有一个动弹的。
季茶想了想,明白了。这是两边都怕屋里面会有什么不测,不敢走开。他于是又说:“小陈,你去食堂打饭吧。”
有个卫兵答应了,脚步飞快得走了。
季茶这才跨步进门,梁锦城跟着站起来,向着屋里坐着的两个人介绍说:“这是基地负责农场管理的季茶,茶茶,这是柯成磊和冯行,从T市的基地来的。”
“你们好,我是季茶。”季茶与两人打了招呼,又在梁锦城身边坐下。
倒是柯成磊和冯行没有想到看上去严肃不好相处,且明显是个高手的梁锦城会在见到季茶以后如同春暖花开,还官人叫茶茶?
他们一瞬间的愣神被季茶收在眼底,他随后才反应过来他们两人为了什么有这样的反应。
刚才梁锦城叫他茶茶来着。
可这种时候季茶除了心里有些害羞,表面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稍稍偏过头去用眼角看了一眼梁锦城,示意他在外人面前稍微收敛一些。
桌上摆着简单的菜色,其实比他们平时吃的还要差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梁锦城故意的安排。不过即便如此,柯成磊和冯行的惊讶也难以掩饰,S市的基地的发展比他们预期之中的好上太多了。
T市的基地处于沿海地区,一向以渔业为主,但是适合用来农业种植的地比较少,原本以农业为生的人也少,更不说各种牲畜养殖业了。末世来临以后,T市的基地虽然发展也不错,但是远远没有比得上S市基地。起码当柯成磊和冯行进入S基地的时候,完全被基地内的各项有规划的建筑以及普通平民的精神面貌触动了。
他们本意是过来了解一下周围地区的发展,在来到S市之前也走过几个小基地,本来以为T市的基地算是发展得不错的,没想到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T市基地缺不少东西,首先就是他们那边缺少的主粮,这是当即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这次既然得到了和S市基地最高指挥坐下来吃饭聊天的机会,柯成磊和冯行自然不会不提这个了。
季茶也知道T市基地,从上辈子的末世经验来看,T市基地也是个十分具有竞争力的基地,不过当时S市基地与T市的基地交流要比现在更晚几年。那个时候T市已经和别的基地合作解决了粮食的问题,S市后面再和他们接触就少了很多优势。
T市不仅不缺盐,周边山区还有不少金属资源,原本的采矿场的各类设备都是现成的,重拾起来不会太难。如果能现在就和T市达成合作,不仅能够趁着他们如今缺乏砝码为自己的基地争取到更大利润,还能同时付出更小的成本。
同时季茶还想到了自己最近正头疼的一个问题,养鱼的技术人员。S市没什么专业养鱼的,T市可多啊,如果真的能够达成合作,到时候让T市暂时派几个有技术的人员过来,那么季茶头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解决我们自己基地的口粮前提下,我们可以提供一部分的粮食出产,”季茶对农场能产出多少粮食心里很清楚,如今基地内部的粮食生产以及基本到了不用愁的阶段,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他还在规划开辟另外的种植区域,到时候“出口”一部分并不困难。
“不过不仅仅是盐类,剩下的我希望你们能提供一些技术交换的人员,可以促进两个基地的进步发展,另外,我知道T市的金属资源很丰富,我也希望在这方面我们能达成持续的合作。”
柯成磊和冯行没想到梁锦城没先说话,而是季茶先开口说了一长串。
“其他都好说,不过金属开采这一块,实不相瞒,”柯成磊说,“目前我们也还没有重新开启这方面的工作,还是以基地的基础发展为主。”
这倒也很好理解,毕竟如果连温饱都没有完全解决,谁都不会有精力去顾忌这之外的东西。加之T市基地的人口只有五千人,远远比不上S市基地的两万多,也很难分出人手去管矿场。
“这个不是问题,”梁锦城道,“我们这边可以提供粮食,金属矿那边可以两个基地合作开采,采出的矿产再进行分配。”
这也是一个解决办法。
相较于现在还看不到的各种矿产,粮食对于T市基地来说才是重中之重。柯成磊和冯行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冯行又想起刚才季茶说的技术人员,便问:“不知道季场长刚才提到的技术人员是哪方面的呢?”
“我希望从贵基地借几个懂得渔业养殖的技术人员,同时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也可以提出你们需要的技术人员,如果我们基地能够提供帮助,我们一定会努力支持的。”季茶道。
要说借调技术人员,T市目前也没什么好从S市借走的。毕竟说起来就连最需要的农业技术人员,他们那边也基本是鸡肋的,因为根本没有那个先天的种植条件。
S市和T市大约是四个小时的车程,虽然路程不远,但是路途危险,因为中间有一片四不管的区域还存着数量不小的僵尸。
如今基本达成协议以后,两边也赞同了会对这条路上的丧尸做一定的控制和处理,起码不会让它们影响到两边的资源运输。
季茶记得末世来临之前自己看过不少同类题材的电视电影,甚至欧美的游戏也有不少以末世为背景。以游戏来说,C国网友与国外玩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即便在末日环境下,即便游戏主题基本就是谁都别信,他们依旧能够在互相竞争自相残杀的大环境中相互信任,用团结和同血脉的信任结成阵营。
一直处在孤岛之中的基地如今也开始和外面有了联结,互相取长补短一起发展。
就算是末世,或迟或早也会让人看见希望的光重新燃烧起来。
第九十章
事情既然已经谈定了; 接下来就要投入合作。
这次见面完成的商讨结果对于T基地和S基地两方都是有利的; 柯成磊与冯行在S基地住了两天; 第三天白天就着急返回,没想到临走之前还居民找到他们。
倒也不是什么复杂的情况,S市与T市原本就是同一个省份相隔不算太远的兄弟城市; 两个地区在末世之前就互相往来频繁,有个亲戚有个朋友在那儿的也多了去了。
这时候找到柯成磊和冯行的居民是一位老者,他有个嫁到T市的妹妹; 想要托他们带个信帮忙看看人还在不在。
“如果要是还在; 烦请领导们能让人带个口信给我,谢谢; 谢谢了。”
柯成磊和冯行将信接过去,柯成磊开口:“大爷; 这事我们也保证不了,T市的基地人口不算多; 您要找的人不一定在基地里呢。”
“没事,”老人摆摆手,“我就是图个心安; 要是能找到最好; 找不到了……这年头我也不强求什么。”
老人心里存着挂念,他的家人早就在丧尸袭击中死去了,唯一剩下有血脉关系的就只有这个妹妹。他是S基地的原住民,家里住着的还是原来那套祖屋,现在一个人干干活挣点信息数也能过得挺舒服。他知道T基地的生活条件比不上S基地的; 也就打算万一能够幸运把自己妹妹找回来,也不用让自家人在外头受苦。
柯成磊和冯行见状将这事儿答应了下来,而后启程返回T基地。
他们走前和季茶说好了,回去大概准备个两天左右就会按照约定将人和货物送过来,而他们这次回去先带三分之一的粮食回去,剩下的就等他们人到了以后再取。
季茶很高兴,这两天摩拳擦掌就等着T市的相关技术人员过来将养鱼场给成规模的搞起来,从而正式带动整个养殖链条的运作。
就算在和平时期,储备粮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更别说在这样外面丧尸隐患没有解决,人人的温饱才达到及格线不久的时候,多存粮,生产好粮食才是重中之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被改变。
两天以后,T市果然又来了车队,季茶需要的技术人员也过来来了两个,说好了是两个技术人员暂时调过来,时间到了要回去。但其实时间上并没有什么非常严格的规定,毕竟T市那边缺啥都不会缺会养鱼的。
人既然来了,那就投入生产,这事儿早一天好一天。
“要加大养殖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水中的溶氧量的问题,水里的氧气不够会很影响鱼的生长,活水养殖的鱼群密度可以比池塘养殖的大很多,现在关键就是要看这方面怎么弄。”
不过道理是一个,现实又是一个。理论上讲起来简单易行的事情,放在如今的环境下就显得困难重重。
S基地外有流动的水源,但是如今就连基地内的饮用井水都需要接受每天检测才能确保饮用安全,更别说外部河流不知经过了多少地区,内里会携带多少未知病毒,这基本都是无法控制的。而且病毒还是其次,流动水源里如果带着什么变异后的物种,也势必会对养殖区内的鱼苗造成威胁。
季茶和几位技术人员就这方面进行了一下午的讨论,不过除了就目前已经有的封闭池塘养殖方面的一些技术改进,对于如何处理流动水中的养殖依旧没有定论。
以至于季茶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记着这事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梁锦城处理完公务回来,原本以为季茶早就睡着了,没想到他还躺在那儿烙饼。于是干脆将房里的灯给拧开了:“在等我吗?”
两人白天都忙,除了晚上同床睡觉,中午偶尔一起吃饭,最近这段时间里基本没有能见面的时候。
季茶被强光刺激,连忙捂住自己眼睛,说出来的话十分没有情趣:“我在想养鱼的事儿呢。”
梁锦城在床边坐下,刚要笑就被他这句话给止住了。他倾身压过去,将季茶的笼罩在身下。光源被挡住,季茶将盖住眼睛的手拿下,他挪了挪脑袋,皱眉还是愁:“后面两天还没有休息的时候。”
“但现在是你要休息的时候。”梁锦城强势地将他给按到了床里面。
衣服裤子也立刻被扔到床下休息了。
“你这不是让我休息……”季茶含糊地说,后面半句则被梁锦城堵在了喉咙里。
一夜过去。
梁锦城早起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嘱咐门口的卫兵告诉养鱼场那边的技术人员今天上午放假。卫兵领命下去,梁锦城则亲自去食堂买了早饭回到家里。
季茶这两天忙到脚不沾地,加上天快亮才睡,今天一口气睡到了中午才醒。对于早上就着梁锦城的手喝过粥都已经忘了。
不过充足的休息显然是有作用的,季茶难得感到了神清气爽,讨论起难题来也明显思路清晰了不少。
“我们现在手头有两种鱼,一种是变异过的,一种是没有变异过的,变异过的鱼的抵抗力会更强,也因为变异过而不怕变异传染源,如果能够把流动的河道进行管控,成段管理会不会好一点?”
“怎么分段?”
季茶想了想说:“用一定网眼的网来分段河流,每段里面养不同的鱼,按照鱼的属性不同来安排每段养什么鱼,在河流的最外围设置一定的过滤系统来过滤掉河道里面可能有的传染源。”
诸如丧尸人类和丧尸动物。
“这倒是可以,不过工程量会不会有点大了?”
“现在我们怕的不是工程量大,怕的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季茶说,“不过这个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并不是最后的结果,最后怎么实行还是要大家就实际情况来再讨论。”
而且在真正开始分段河流或者任何对河道进行改造的举动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确保基地外围的安全。河道区域并不完全在基地的围墙之内,毕竟流动的河道并不封闭,将之归到围墙之内就会城外外界进入其中的一个渠道,很容易会被利用。
但是现在既然要对河道进行使用,势必会增加在外工作人员的数量,而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
“只要在外面增设岗哨就可以了,岗哨旁边建立一些可以休息的休息点,同时安排一些兵力在外防守巡逻。”梁锦城倒觉得这不是问题,“河道对岸本来也就在基地扩建的规划中,这些岗哨以后也不仅仅用于河道里的养殖这方面,不会造成浪费,只不过现在提前建造罢了。”
梁锦城发话了,这事儿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地方。
增设岗哨和建立工作点都需要一段时间,这方面定下计划就不用季茶多操劳,他也终于清闲了一点。
基地定时会对外部进行搜索,不仅仅是搜寻资源设备,也是为了探明外界的状况。
近期重点的搜寻地点是S市以及附近的医院。医院里的药物基本已经被搜刮干净,基地里想要的也不是药材,而是里面的一些贵重的医疗设备。
末世之前许多百万级别的医疗设备现在就像是垃圾一样躺在狼藉的医院中。小型基地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来搬动这些东西,因此预期中要拿到的东西基本都给搬了回来。
只不过无论多努力,基地也不可能达到末日前医院的水品。药品与材料以及专业人员的缺乏,让基地基本连手术也动不了,只能做一些相对简单的包扎与消毒处理。
即便是一步步稳扎稳打,恢复到末世之前的状态也是几十年内完全无望的,而这还是就目前所知最稳定最强大的S基地的情况。
这天,T基地往来的车辆在如同平常一样带来交换物资的时候,带来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消息。
上次那个老人托柯成磊他们带去的书信竟然意外有了回音,给老人写了一份回信来。
老人又惊又喜,想要将自己的妹妹接过来住,但是又不确定基地会不会批准,毕竟两人都是老人,对基地的贡献不大。他也知道现在基地外面接收新人口的条件越发严格,对老人的接收数量是不多的。
虽然残酷,但这就是末世,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必定需要省去不必要的同情心。
老人还是老思想,首先就是想去找梁锦城打个报告,可是到了地方外面才知道梁锦城并不在,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会回来。
老人带着失落往回走,结果半道上遇见了季茶。
第九十一章
季茶刚从鱼塘那边回来。
作为目前掌管整个基地口粮的人; 季茶之于老人当然是不陌生的; 而且他也知道季茶和梁锦城关系很不错; 就算是这事儿季场长没有决定权,如果能说动他在事情上帮着提一两句话说不定也能好一点。要不然照着梁锦城的忙碌样,自己什么时候能见到梁队都说不一定。
“这个我妹妹写回来的信; ”老人将兜里已经反复看过好多次的信件掏出来递给季茶作为说明,“我想着把她接过来和我一块儿,方便照顾; 现在身边也没有其他人了; 既然她还活着我也不忍心让她孤零零在外头。”
季茶低头看信,老人继续说:“我家的房子够住; 吃喝我们两个凑合点也能过日子,基地这边要是有需要; 我那边的房子里也还可以住两个人进来,我那个小院子外头平时还能种点东西; 日子怎么都是过得去的。”
他说得十分谨慎,努力证明自己将妹妹接回来以后也不会成为基地的负担。
季茶看出他的紧张,安慰道:“一家人是该在一起的; 只不过说接人这事儿不是我这里可以随便答应下来的; 毕竟你也知道现在外面这个环境,T市那边技术员过来的时候都差点儿被丧尸袭击了,万一出什么问题也难说,不过要是人能接过来,我倒可以和你保证基地这头不会为难你的。
你前面说家里住人的事情倒是提醒我了; 这样,你要是有这个想法,就去内勤办公室那边报备一下,咱们基地里现在人多,房子也是用信息点租的,你那边有空房间要是愿意租,在内勤那边挂个名字,租出去每个月都有信息点,也算是一笔收入了。”
老人一听这事儿有门,立刻笑着点头:“好,我一会儿就去,接人的事情如果基地能安排就安排,要是不能安排,这个形式下我也能理解,麻烦季场长了。”
季茶笑着摇头,又和老人说:“这两天农场招小时工,你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接人的事儿我后面会和梁队长商量商量。”
老人满脸笑容地应了。
现在基地规模越来越大,原本的建设规划就开始显得不那么合理了。S市基地一开始的设计理念完全是奔着一个几万人的小基地去的,也多半求自保,因此在所有主要建筑外面围了一圈防止僵尸的高墙,只是现在看来,无论是幸存人口,或者不久的将来基地内部人员的发展,这个圈子都完全不够。
要供应这么大一个生活圈,如果说不求科技恢复或者生活水平上升还行,要是有相应的要求,就还是要往外突破。比如和其他基地联合,或者尽可能利用本市内的原有的建筑设施。
这意味着基地的人要走出去,而走出去在现在依旧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词汇。进入任何一个建筑之前都要对里头进行清空排查,后续还要投入不少安保力量来维持安全。
九月已经在即将结束的当口,往后天气就要转凉。大部分除要外出的工作其实都应该在入冬之前完成,要不然工作效率就会明显降低,而且外出成本以及人力需求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安排在下半年的工作量并不大。
季茶农场这边来说,下半年主要是开辟一片新的种植区域,面积上算占了全部种植区域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养殖区域也要跟着扩张开来。目前农场在种植与养殖方面完全可以达到平衡,不少作物除了人类可食用的部分外还能提供给牲畜食用,例如秸秆或者米糠。
而先前和T市基地达成的协议里面,年后也需要向对方提供一定量的粮食,而且无论换成那个基地,在进行物资交换的时候都不会拒绝可食用的粮食,换言之现在的粮食基本就等于钞票了,越多越好,所以粮食生产方面是下半年的重点。
S市基地和T市基地最近的交流密切,老人提出的想要接人回来,操作起来并不困难,唯一怕的就是中途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这是谁也没法预料的。
季茶晚上和梁锦城提了一嘴这事儿,梁锦城也表示了然:“下面的人和我说,我让人去解决了。”
“今天渔场有进展吗?”梁锦城又问。
“和之前也差不多,”季茶坐在床边泡脚,来缓解一天奔波后的劳累,“T市那边派过来的人在末世之前虽然是养鱼的没错,可他们都是在海里养的,而且环境又没有现在这么恶劣,虽然说提出了几个新看法,但是一时半会儿的也不可能根治问题。”
“这个也不能着急,”梁锦城坐到了季茶的身边,抬手按住季茶的肩膀为他按摩起来。
季茶解决吃这个最关乎基地存亡的内部问题,梁锦城则掌握着整个基地发展的主要脉络,算是外部问题。两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在外人看来脾气也是截然不同。季茶看着就温温吞吞的,脸上总是带着点笑意,也算好说话,而梁锦城恰恰相反,他手段铁腕,果断不留情也都是出了名的,更别说谁在他面前敢嬉皮笑脸了。
就这么一个人,谁能想到此时坐在床边上给人捏肩揉手的。
“其实渔场那边我考虑着实在不行就暂且放一放,”季茶半闭起眼睛,舒服地直哼哼,“除了下半年大棚还可以种一波主粮外,重点还是让大家能够多吃肉,食堂那边最近反应过来说是嫌菜里头的肉少了。”
梁锦城嗤道:“惯的,他们以为现在是什么时候?是打开手机还能玩游戏,关起门睡觉不用担心的现代生活吗?外面吃不上饭的基地有多少,别的不说,就说T市的基地有多少人每天饿肚皮,这倒好,闭着眼睛开始嫌起来了。”
季茶笑了笑:“这其实也能理解,毕竟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接触过外面的凶险了。”
梁锦城道:“不过安稳日子也过不上太久了,基地要扩张,内部的材料和物资已经不够了,现在开始组织往外设立小的聚集点,用来派驻工人,争取把以前留下来的基础建设都利用起来。”
像是一些S市有专门人才,而且S市本身又有相关工厂遗址的领域,都是以后派驻工人的要点。工人每天早上由汽车送出去,晚上再由汽车接回来,工作时间里会有异能者与普通士兵一起保护。
梁锦城继续说:“过两天就会和你交接了。”
“和我交接?”季茶有些疑惑。
梁锦城说:“中午那顿饭得这边送过去,到时候好几个工厂点,估计每天也得做小五百人的饭,到时候怎么安排肯定是你那边定了。”
后面没两天果然如同梁锦城所说,外设工厂这边的负责人高康乐就来找到了季茶。
高康乐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看着不苟言笑,不过开口时倒是很客气,大概是因为梁锦城那边提起季茶的时候就很客气,而且季茶明着不是多大的官,可能把握一个基地的粮食这一点,在末世里就是实权了。
“整体准备差不多开始了,估计再有一个星期就会正式开始运作,到外面去是个劳动量大而且危险的活,我想的是直接就把午餐这一顿包在工资里了,听起来也漂亮点。”高康乐说,“外面现在工作一天是准备给30个信息点,当然这个还有活动的区间,也要看季场长你的意思。”
季茶一听这午餐包在工资里就觉得不行了。说起来是这么一回事,可这是整个集体经济放在一块儿说的才差不多,然而现实是农场这边是自己单独另算的。如果真的给他包了,那本来就没赚过什么钱的农场就要反过来为外面掏工资,虽然是顶多每人每天三个信息点,但豆包也是干粮啊。
季茶将这一重农场本身经营的疑虑说了,高康乐又道:“如果真是用了这个办法,我那边肯定会和上面申请补贴农场这里的。”
季茶问他:“那午餐全包了就是免费的,那是吃多少管多少?”
高康乐点头。
“我不同意,”季茶说,“您就看末世之前有些单位的情况吧,吃公家的时候谁心疼?浪费不说拿拿带带的情况也不是个例,真要这么做以后肯定有不少麻烦事,要我说,这么办吧,
主食可以免费,农场这边也不用另外的补贴,但是菜要另外收钱,而且菜也分档,可以有一荤一素和一荤二素,两荤两素的选项,价格分别是3点,4点和5点,参与工作的工人自己过来把要吃什么档次的确定了,我这边电脑里录入数据,到时候就每天自动扣钱。”
高康乐被季茶这么一说,也觉得前面是自己想的简单了,他想了想,“也行,那我这边把工资也得再调一调,后面要是定下了,我再过来告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