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逍遥-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他不怀疑这其中有自家师长的手笔。
  欢喜佛修不好旁听他们门派内部的争端,他分别向两人一合十,转身返回阵法中,方笠避开应遥的视线伸手转动阵盘,过了许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楚杭是不是建议你让入世剑宗封山十年?”他说,“那是因为怕被人发现我们在毁道基。”
  应遥没有听懂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脸上浮现出了茫然的神色,但紧接着他就明白了方笠说的是由于今法无情道修持的传播,新入道的修士们愈发浮躁,根基尚未打稳就急着想晋升的事。
  如今大势如此,应遥也知道长久下去修士们的整体修为定然会逐年下降,但在飞升路断绝的前提下这反而是救急之事,也只好当做没发现,然而他也从没想过这些事情竟然还和自己的师门有关联。


第一百四十三章 封山
  “毁人道基?”救俗剑叫得好大声,“这是避世不出十年能解决的事情吗?万一被人发现,我们都得被人剁了做下酒菜!”
  应遥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救俗剑满口吃吃喝喝,但他摸了一下救俗剑的剑身,感觉就是一嘴铁牙也没法把它嚼碎吃了,于是没有理睬他不切实际的担忧,走到方笠面前跪坐下,无声地注视了他一会儿。
  “若是如此,十年不足以让人遗忘你们都做过什么,想来方师叔祖与诸师长对此也心知肚明,不然也不会提封山之类的话,”应遥沉声说,“既然如此,诸位师长又何必应掌门令召唤回到师门,需知那时师门虽穷困,却也不是过不下去,亦不用受牵连遽遭大难。”
  方笠不闪不避地和他对视片刻,居然微微低下头去,道:“阿遥这话是以掌令弟子的身份向我讨说法,还是以晚辈的身份问我?”
  应遥神色出奇的冷静,他面上看不出任何焦急或生气,只有眼中一点儿光芒能证明他不是毫无触动,他向左侧挪了一下,避开方笠面朝的方向,将救俗剑横在膝前,问方笠道:“这两者有何区别?”
  方笠也把抱在怀里的剑放了下去,两柄剑的剑灵从剑身中冒出来和对方打了一个照面,救俗剑率先意识到这两人间有些剑拔弩张的氛围,冲方笠的剑哼了一声,重新缩回了剑中。
  方笠的剑哭笑不得,不知道怎么跟这个比自己小了两千多岁的晚辈计较,只好也回到了剑身中。
  “若是前者我只能据实已告,若是后者我倒还有一二宽慰之言,”方笠回答,“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任何对入世剑宗不利的心思,阿遥信我。”
  应遥垂下手按住救俗剑的剑灵,平静道:“方师叔祖修好为人师,我修教化,您觉得我会想知道什么答案?”
  方笠当然知道应遥不会有任何逃避的举动,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起了一个话头说:“当时我们知道自己做的都是违逆大道之事,必然因此激怒大道,修为再无寸进是最好的结果,只是我们这些人身死道消倒也算可以,但若是因此连累入世剑宗的其他人,乃至道统传承,才是真正叫我们追悔莫及。”
  “所以师叔祖才数百年不见身影?”应遥轻声说,“哪怕‘入世’道的传承满大街都是……这真的是当时联手将入世剑宗撵出不秩城的那些宗派的手笔吗?”
  方笠沉默片刻,没有回答应遥的这个问题。
  “自我们将今法无情道的修持传开,不管怎样修行修心,修为果然再无寸进,”方笠说,“入世剑宗离开不秩城后一蹶不振,我亦不敢说这其中没有我们的缘故,但幸好没有叫无辜同门受我们牵连,但越是如此我们越不敢与宗门联系,生怕连累宗门。”
  “入世”道最开始修行时确实不太受大道待见,应遥自己也有感觉,但他自从摆脱卓远山的情蛊开始修行速度就一日千里起来,大道不仅没再施加任何阻碍,反而接二连三地给他过去从未见到过的馈赠,他原本以为是大道终于看不下去“入世”道的修士整日以写话本为生,并未深思,不曾想还有这层渊源。
  方笠不知道应遥在想些什么,他停顿片刻,续道:“而今法无情道的修持传开没多久后飞升路断绝,大道加在我等身上的桎梏才少有松减,虽仍不敢回到宗门中,收几个弟子倒是可以尝试一番。”
  在之后就是楚相借卓远山手中的通天印,将飞升路已经断绝的消息昭告修真界:“那时灵气已经减少得颇为可观,”方笠说,“大道亦求生,但它与我等修士牵连甚广,若想找出破解之道,只能依靠不需要灵力的凡人,正好用得上‘入世’道修士,我等得到大道暗示,方敢响应掌门令回到宗门。”
  应遥默然不语,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但至少面上是一副被说服的模样。
  方笠又叹了一口气:“我们倒不是想要刻意隐瞒,只是实在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又怕告诉你会妨碍修行。”
  应遥承认他这句话说得对,因此他也低下头去,盯了一会儿方笠的剑,看得剑灵从剑里冒了出来,对着他发出了一声表示疑问的剑鸣。
  “我已经化神后期了,”应遥毫无关联地说,“现在这修为也勉强够用了,不用担忧妨碍修行……”
  方笠打断了他的话:“如果是在我们那时候,依照你的天赋,若是按部就班地修行了三四百年,也该到了接触渡劫瓶颈的时候。”
  无论在哪,能在三四百年间修炼到化神期的修士都能称上一声天纵奇才,应遥沉默了一会儿,笑了一下,反问道:“那又能说明什么?”
  “我不受父亲待见,所以被扔到离家百里的山头上,幸好接纳我的是入世剑宗,”应遥轻声说,“若我不幸被哪个修行了今法无情道的宗门捡走,又或者像我兄长一样受尽疼爱,自然也会有大量资源供我修行据说进展最快的今法无情道,岂不是永远不会知道我适合的是修‘入世’道?请方师叔祖告诉我,会有多少人生出这样的想法?”
  没有人在这时候会考虑若是没有今法无情道的修持,自己是否还能有今日修为,依照应遥对今法无情道修持的认识,这些人恐怕只会想自己在这之中损失了多少,哪怕这损失根本与他无关。
  方笠明白他的意思,但他看了应遥一眼,脸上居然找不到任何为此担忧的神情,应遥有些茫然地看了一会儿他的神色,恍然道:“大道之争?”
  应遥自己没少亲身经历楚相、楚杭兄弟二人的谋划,但他仍然被他们两个放出的消息误导,以为他们手上也有“此路通玄”印,他尚且如此,那些知道的消息远不如他多的修士又怎么可能不生出误解之?以今法无情道修士的道心,又怎么可能不想方设法地在其中分一杯羹?
  这些修士如今修为最高的也不及应遥,若在这十年中为所谓大道之争冲锋陷阵,再加上有人可以误导他们自相残杀,十年后说不定真不会对还有两位渡劫和近十名化神修士的入世剑宗构成什么威胁。
  方笠轻轻一点头,道:“阿遥疑问已解,回宗门吧。这十年间遇事还需阿遥出面应付,有劳了。”
  事已至此,应遥既不能插手进去横生枝节,又不能对已发生之事横加指责,所以他确实没有什么好问的了,只能听从了方笠逐客的建议,起身向他告辞。
  “方师叔祖保重,”应遥说,“但是否封山还需要与掌门商议,若事与愿违,望师叔祖勿怪。”
  方笠摆了下手,没有说话,不知道是准备怪罪还是放过他。
  应遥也没有非要纠缠他得到个说法的想法,他弯腰拿起救俗剑,转身走出城主府,腾空而起御剑向宗门飞去,一面给郑传发了一道传讯符,询问他正在何处。
  郑传在兢兢业业地帮他看徒弟,收到应遥传讯符时还有点儿惊异,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快就从楚杭的小天地中跑了出来,应遥请他在自己的山头上稍等一会儿,加快速度飞回了宗门。
  以他现在的脚程,千里的距离也不过一两刻便能飞过,不到一个时辰剑修就返回了宗门。
  此时又是招收门徒的时候,山脚下站满了来碰运气的凡人,应遥站在高处看了山门外一眼,微微叹了口气,从他们头上飞走了。
  他这次又离家半年多,临行前被他揍了一顿的徒弟们都已经成功筑基,正兴高采烈地御剑在离地三尺的地方飞来飞去,甚至尝试先爬上屋顶再飞起来,看看是否能飞得更高点儿,郑传也不阻止他们胡闹,就站在一旁含笑看着,偶尔和他的操心剑说两句话。
  应遥落到自己的山头上,扫了一眼三个徒弟在大呼小叫地做些什么,无奈地捏了一下鼻梁,也无视了他们走向郑传,找了个凉亭和他一起坐下,尽量事无巨细地告诉他自己在楚杭小天地中的见闻和与方笠的对话。
  郑传越听眉毛皱得越紧,最后几乎把自己造出了一副愁苦相,应遥说完最后一句话也安静下来,体贴地起身离开凉亭留给他思考时间,靠在不远处徒弟们练剑用的侍剑童子上,抱着胳膊看起了缭绕在山顶的云雾。
  “我倾向封山,”郑传说,“十年而已,把这山封的范围大一点儿也不耽误什么。”
  应遥反应了一下才明白郑传的意思,他失笑道:“师父怎么不说把附近的长安也划进封山的范围?”
  郑传瞪了他一眼:“那能叫附近?”
  应遥还是觉得封山不太好,但他也明白以如今入世剑宗的现状,需要出门满天下历练的弟子并不太多,封山的范围大一点儿,把下面几个凡人村落划进来也就足够,修士封山也不耽误凡人进出,并不误事,于是摊了一下手,没有再反驳郑传。
  入世剑宗如今也算是名门大宗,决意封山需要通告天下宗门,一时半会儿也完不成,整个门派中能出面干活的人也不多,如今郑传也没有时间,应遥只能把三个徒弟委托给了已经跨入金丹期的郑茉带着。
  他的三个徒弟被郑茉接走时不知道是应该为能尝到徐照的手艺欢欣鼓舞,还是应该为自己的师父把自己放养了垂头丧气,倒是一个个 都对应遥露出了依依不舍的神情。
  两个月后楚杭终于控制住了自己的小天地,楚相悄无声息地带着欢喜佛修返回无亮城,然后光明正大地对他下了战书,约他在峨眉山上相见。
  两人各自带了己方的渡劫和化神,而入世剑宗宣布封山也在这一天,好事的修士们都跑去围观大道之争,显得入世剑宗的封山仪式冷冷清清,只有几堆不明所以,但是听见包吃包住就来了的凡人听了一耳朵的“封山”和“十年”。
  这倒是正合了郑传的低调心思,他毫不介意没人观礼,按部就班地走完流程,把掌门印往怀里一揣伸了个懒腰,转头和跟在身后的应遥说:“山都封了,我也要潜心修炼去,这十年处理杂事外记得给我带徒弟。”
  应遥被自己师父突然丢来的重任砸得说不出话,即使能说出话也只能点头答应,郑传赞许地拍了下他的肩头,抱着操心剑扬长而去,远远丢下一句:“入世、入世,修行到最后别忘了你想入的是哪个世。”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十年一
  应遥一头雾水地望着他的背影,心想:不就这一个世吗?我能跑到哪去?
  郑传说闭关就是真的闭关,前些日子还活跃在各个山头串门打牌,遛猫逗狗的化神和渡劫修士们也有学有样,集体假称闭关,自此消声匿迹,连应遥手持他自己手里掌令弟子的玉牌都感觉不到这些人在哪,郑传的小徒弟长景找不到自己的爹和师父,慌得四个小蹄子哒哒地就撞进了应遥怀里。
  应遥再次被迫担负了照料广大师弟师妹的重任,只可怜他那三个徒弟,好不容易被自己的师父亲自接手,还要被一大群比自己长一辈的师叔师姑们分薄他的注意力,委屈可怜弱小又无助,不敢和应遥抗议,只能在晚上躲在自己的被窝里咬着手绢嘤嘤哭泣。
  眼下宗门中称得上有一战之力并且还清醒的人只剩下应遥一个,他白天处理杂物,教导弟子,到了晚上还得御剑巡视宗门,名义上宣称是查看有没有什么不长眼睛的宵小欺负入世剑宗全是长了颗老妈子道心的剑修,实际上是在防备自家那几个不让人省心的师长东窗事发,被心生愤恨的修士潜入。
  所幸他从通天境带回来的法宝中也有几样可以作为护山大阵的东西,一层层布置下来,至少修为不如应遥的修士不可能悄无声息地潜入,所以在巡视了两三个月后,他的事情就变成了陪救俗剑漫山遍野地找毛茸茸欺负。
  他们先前养在驭兽环里的那只老虎暖和在应遥带着救俗剑离开宗门的三年内重新长出了一身蓬松暖和的漂亮皮毛,只是仍然一见救俗剑就惊恐得掉头逃窜,救俗剑大约是撸腻了老虎的手感,见它跑也不去追,反而掉头回来用剑鞘拱应遥放在衣袖里的偏殿,试图用一连串剑鸣说服应遥把里面那只白毛狐狸放出来。
  偏殿里还有一只有大鹏血脉的鹰,一头修炼出神智的白狐狸,一条跃过龙门化为蛟龙的鲤鱼,在应遥和楚相在偏殿里推演怎么控制被融进楚杭的小天地中的半个通天境时,救俗剑一直在相当殷勤地勾搭那只白狐狸,试图说服它让自己摸一摸尾巴。
  白狐狸既然能修炼出神智,自然不会简单地就被救俗剑哄骗了,至少在应遥抓着救俗剑出了偏殿时它还没有得手,大约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才一直对白狐狸念念不忘。
  应遥思考了一下,觉得如果能在这时候说服这三只灵兽加入入世剑宗,自己镇守宗门时就能多一些底气,不用像现在这样一个人管理这样一大片地方不说,还得依靠一个人的武力镇压有可能出现的一切魑魅魍魉。
  所以他找了个平坦地方把偏殿放出来,进去跑了三趟,把关着这三只灵兽的笼子拎了出来,再收起偏殿,扛着笼子去找了郑茉。
  他原本想直接找徐照,可是担心他正在厨房里忙,空不出手回他的传讯符,才先去寻郑茉,反正这两个人结为双修道侣后整日在一起,就没见分开过。
  郑茉果然和徐照在一起,他的小师妹仍旧用着一把长得像锅铲的剑,但这回铲边加了尖刺和锯齿,看起来就很凶残,让人担心有没有锅能经得起这铲子一铲。
  不过她也没有在用锅铲炒菜,应遥落下去时郑茉正在对着一大块堆在院子里的,看不出是从什么生物身上割下来的肉痛下毒手,身形翩跹飘飞,剑光游龙惊鸿,如果不是对象是一块血水飞溅的生肉,这场景确实是美的,但是现在大概只有徐照可以欣赏了。
  应遥在院子里找了一个空地把三个笼子扔下去,鹰和蛟龙大约是被惯得太久没了志气,见到这一幕以为自己要被下锅,咬着笼子的栏杆瑟瑟发抖,只有白狐狸端坐在栏杆后,优雅地梳了一下尾巴上的毛。
  郑茉看见他带着三个笼子落下来眼前一亮,放下手中鲜血淋漓的锅铲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上来,笑道:“师兄又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煎炸烹烤怎么吃……我看看,烤鸟和炖鱼?哇!”
  她的目光挪到了最后一个笼子里端坐的白狐狸身上,发出了一声惊叹:“好漂亮的狐狸!这身好皮毛吃了可惜了,要不再养几年剥了皮给师兄做身大衣?”
  能被柯礼放进偏殿里的灵兽起码是通了人性的,血脉也都有不同寻常之处,即使不能口出人言,听懂郑茉要做什么还是轻而易举的,因此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哆嗦,纷纷转过头用控诉的眼神看着应遥。
  应遥没太注意它们的视线,他的目光从被鹰爪抓出八道沟壑的笼底挪到气吁吁地喷出一团火光的蛟龙身上,然后又落到毫不掩饰地炸了尾巴毛的白狐狸身上,哭笑不得地制止了兴致勃勃地数烤鸟有几种做法的郑茉,问道:“我是来问问它们都吃些什么,要怎么养?”
  郑茉眼神茫然地说:“可是我只知道怎么吃。”
  应遥和她对视了一会儿,突然想起自己不是来找郑茉的,赶忙一扶额,请她告诉徐照自己想见他的师叔。
  徐照一门修“自然”道,大道之争一起就早早借着探望徐照的机会拖家带口地跑到了入世剑宗的地盘上,向郑传租了个小山头,每天特别安详地瘫在山头上晒太阳。
  论起驭兽一道,几乎没有比“自然”道修士更擅长的,因此一想到要收服这三头灵兽,应遥自然而然地就打起了徐照的师门们的主意,然而他毕竟常年不在宗门中,和他们不太熟悉,不好贸然上前打扰,只好通过徐照找上门。
  徐照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有点儿怕他,闻言满口答应,当晚就把自己的爹卖给了应遥,然后又被应遥转手卖给了那三头被郑茉血肉横飞的动作气得撞笼子的灵兽,苦着脸接下了这个差事——应遥一眼就看穿了他那张愁眉苦脸的面孔下藏着的见猎心喜,不过他友善地没有揭穿。
  “自然”道驭兽果然有一手,一个月后救俗剑就心满意足地撸上了白狐狸,当然只撸了一下就被白狐狸甩尾巴抽了出去,那头鹰在应遥住的小山头上搭了个窝,假装自己住在应遥头顶上就是对他耀武扬威,蛟龙霸占了一个平坦的山顶,一甩尾巴凿出来一座湖,白天在云里穿行撒欢,晚上就睡在湖里。
  而那只开了灵智的白狐狸不知道为什么对因为找不到爹和师父,变出半个原型,四只小蹄子哒哒地跟在应遥身后的长景产生了兴趣,整天跟在他身后。
  应遥抓着他警告了一番,试图用封俭的渡劫修为让白狐狸收敛一点儿,然而事与愿违,反而被傻白甜的长景用头拱了一下。
  左右封俭的修为在哪里,这三只灵兽又都对大道立下誓言,承诺守入世剑宗千年,应遥见劝不动他们,也就作罢,重新把注意力转回自己的杂务上。
  楚相和楚杭带着人在峨眉山中见面后既没有打得天崩地裂,也没有召集手下为自己摇旗呐喊冲锋陷阵。
  大多数能叫得上名号的修士不知道去了哪里,接二连三地都没了音讯,本来就不常在人前露面的大能们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无亮城和西雪山外的楚杭小天地早被整个修真界视为有进无出的禁区,至今没有消息从里面传出来,只有不时爆发的惊天动地的灵气波动昭告世人那里还有人打生打死。
  整个修真界好像突然变成死水一样沉寂下来,大多数修士都只能站在岸上看见波澜不惊的湖面,不知道底下藏着怎么样的静水流深,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叫人心生恐慌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东西会从湖下钻出来。
  越来越多的宗门受不了这样的气氛宣布封山,但又没有入世剑宗这样把附近的凡人城镇也纳入治下的勇气,只能自扫门前雪,然后就只剩下压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凡人们。
  凡人比修士还要惊恐不已,应遥每天都能收到前来向入世剑宗寻求庇护的使者的求见。
  “入世”道原先多么叫人看不上眼,在这个修士和凡人都自顾不暇的时候就有多叫人安心,或许也由于了“入世”道功法传遍了大街小巷的缘故,来向他寻求庇护的凡人远比向他寻求庇护的修士多得多,当然也可能是入世剑宗的封山大阵拒绝了一切有灵根之人进入的原因,那些想进入入世剑宗的修士必须和凡人为伍才能见到他。
  多数修士还是认为自己比凡人高出一筹,至少从地位上来讲确实是这样,因此他们也更不愿意和凡人混在一起,不用应付他们应遥也乐得清闲,只专心处理来向他寻求庇护的凡人使者的请托。
  入世剑宗封山的范围不可能再扩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以安抚为主,毕竟凡人多生活在相对繁华和平的中原,距离楚相和楚杭交战的地方尚有几千里的距离,再大的动静也不可能传到他们这里来,但偶尔也会出手干预一些。
  比如正好处在以西雪山为源头的江河附近的凡人城池,就得看着水位涨降的情况施展恰当的法诀,免得大旱或大涝,然后在给楚杭发去一个咆哮的传讯符,让他轻点儿打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十年二
  应遥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郑传让他想清楚自己要入哪个世,他自己虽然明确地知道凡人和修士之间的区别,但长久以来见到的修士与凡人混居的生活叫他总是不自觉地把两者的生活习性混为一谈,然而这是不合世人认知的。
  “入世”道修士极少会生出“这是这个世界错了,不是我搞错了”的心思,他们更习惯于与道和解,应遥同样没有打破凡人和修士界限的想法。
  一是这的确不可能,修士和凡人在能力和寿命上天生就存在着鸿沟,他又不能挖了修士的灵根移植到凡人身上,二是他已经见识到了两个想改变这个格局的“长治”道修士费尽心思,不惜修为寿数做出的错误示范,因此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必须在入凡人世和入修士世之间做一个选择。
  这并不好选,应遥自己就是一个修士,在多数有名有姓的大能被楚相和楚杭两兄弟拖入大道之争的前提下,他称得上是主持修真界秩序的第一人,连一贯以维持秩序者自居的执法堂都要优先考虑他的建议,他勉强可以做到说一不二,并且不会受到太多阻力——因为他不会损害所有修士的利益,凡是能通过拉拢分化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但他若是选了入凡人世,应遥几乎能预感到日后自己为凡人与修士争利时会收获的震惊目光,如果只有一次两次,他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把议论压制下去,但他选了这条路必然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得罪整个修真界。
  应遥心里清楚自己的倾向,相比和被毁了道基后眼高于顶的修士们打交道,他更希望能选择凡人,而且凡人也不用担心飞升路断绝和令其减少的问题,但他毕竟不是独身一身,他身后还有整个入世剑宗,若是因为自己的选择牵连入世剑宗,应遥确信自己必被心魔所控。
  人心在面对自己亲近之人时自然有所偏爱,应遥自认自己不是例外,因此和入凡人世成全自己的道心相比,他更希望整个师门能平安无事。
  这也是个不太好抉择的事,应遥左思右想下不了决心,只好暂时放弃这两个选择,准备先把这十年熬过去,等楚相和楚杭那边争出结果,先和带头为难他的这几个人打上一架再说。
  不过不管应遥是怎么想的,日子都要过下去,前来寻求庇护的凡人和修士都不能不管,应遥劳心劳力,忙得焦头烂额,不知不觉就忘了那两个困扰自己的选项。
  此时已经是入世剑宗封山的第五年,大道之争的胜负还未露出端倪,但形式已经越来越紧张。
  争来斗去的久了,大家也都明白了彼此选择的立场,放过那些坚持了中立的宗门不提,即使共用一个灵脉的两个宗门都有可能立场不同,加上斗争之中不免有人丧命,彼此之间就又结了仇,自然不能再和老邻居和谐共处下去,遇事当然要争夺一番。
  这种情形在整个修真界中屡见不鲜,最后无需楚相或楚杭出面召唤,这些还留在中原没有前往无亮城或西雪山助阵的修士也自发地结成了两个同盟,整日不思修炼,只剩下满心争斗。
  胜者往往会夺走败者的所有积蓄,因此修士们突破好像变得更容易了,一时元婴遍地走,金丹多如狗,若是个闭关长久一点儿的修士出关,怕是会以为自己一觉醒来,竟回到了上古灵气充沛的时期。
  饶是应遥自觉事先已经做好了最坏的设想,见到这种场景也不免心烦意乱。
  他知道这些人必是修行今法无情道的修士,所以才会在这种近似道德崩坏的时期如鱼得水,但他不敢说这里没有自己的师长们的推波助澜,因此无论是谁问上门来他都难得地对此保持了沉默。
  若在往日登门的都是些甚至正常的修士,必然没有人会对他的沉默生出什么邪念,但这些无情道修士习惯了掠夺与弱肉强食,膨胀自大之下却把他的沉默当成了示弱。
  入世剑宗盘桓华山灵脉多年,有师门长辈慷慨解囊,有应遥从通天境中带回来的法宝丹药,又多年没有参与斗争,没有什么损失,在他人眼中自然是富得流油。
  两方势力斗争多年,早先攒下的家底消耗得一干二净,全靠抢劫维持修炼,晋升境界,而境界越高消耗得也越多,很快所有人都开始入不敷出,不知道是谁从哪开始宣扬应遥畏惧他们的实力,所以才对他们的作为沉默不语的消息,于是三天之内这些人以令人惊异的速度拉起了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冲到了入世剑宗的封山大阵外。
  此时应遥正在封山大阵的另一处照看一支难民队伍,当他收服鹰拍着翅膀把何湖传递消息的竹筒扔到他面前时,第一层封山大阵已经被如雨一样的法宝打碎了。
  何湖在三个月前出关,他的剑早救俗剑一步修成了人形,就是出了个差错,剑的人形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毛发。
  救俗剑斩钉截铁地说是因为它没有剑缨,应遥觉得它说得有道理,就没再管救俗剑见到一只毛茸茸就要薅一绺毛挂在自己身上试试的强盗行为。
  何湖和他的剑渡化形劫时受了点儿伤,正漫山遍野地游逛找药材,正好碰上气势汹汹地来找应遥麻烦的修士大军,不慎裹入其中,被认出了是个和应遥相熟的剑修,被两个和他修为相当的修士看管了起来,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给应遥传讯,还是晚了一步。
  应遥随手抓过来一个师弟,把这边的照看凡人的事务丢给他,叫上鹰御剑向承受攻击的地方飞去,不过瞬息便到了修士大军面前,一言不发地加入战局,把几个倒在中间的同门救到第二层封山大阵后,摆手拒绝了他们的帮助,走出大阵站定。
  “诸位攻我封山阵,伤我同门,等同于对入世剑宗宣战,”应遥彬彬有礼地说,“我得向诸位讨个说法。”
  他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在人前出手,当时见过他和方笠一个一个宗门打上门的修士多数都不在中原,即使有少数几个劝阻的也都被忽视了,因此他这“讨说法”三字一出,居然惹了个满山脚的哄笑声。
  或许不止这些,应遥看着他们想,这一路过来他们至少经过三个不在封山大阵内的凡人城池,我没有接到任何消息,怕是,怕是……
  他在怕是这里停顿良久,咬着牙往下想:怕是不幸了。
  “入世”道剑修怒火中烧,但他脸上看不到任何端倪,反而因为过于冷淡的神情显得更漂亮了一点儿。
  何湖混在人群中,确信自己听见了一些不太雅的议论声,他哭笑不得地和搜寻他踪迹的应遥对上了目光,然后对着他摇了一下头,做口型道:“凡人没事,我拦下了。”
  应遥突然松了一口气,这叫他觉得自己有点儿天旋地转,他对面的修士大笑起来,向他相当敷衍地一拱手,强词夺理道:“入世剑宗占据宝地无作为,实在是暴殄天物,灵脉灵宝珍惜,有能者配用之,我等也想向入世剑宗讨个说法。”
  应遥抬起头,拔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