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振大明-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章 棘手的问题
对于汪家父子对自己的敌意和阴谋,唐枫是全然不知的,他还当这汪家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么蛮横,所以很快就将自己原来的打算丢在了一边。
现在县里的大小官吏已经被自己所慑服,百姓们也都各自过着自己的日子,淳朴的小县城里很是太平,这让唐枫开始觉得原来做官也很是简单啊,只要看看公文,吩咐几句话,一天就算过去了。于是唐枫就有了更多的时间修习解惑所教的武艺,从而让他终于在体内练出了一点点的真气,这着实让唐枫兴奋了好一阵子。当然,这对解惑来说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他看到唐枫如此高兴自然也只会替他高兴。
除了这练武之外,唐枫也在留意着朝廷中的情况,他发现现在还是由东林一党主持着朝局,举国上下很是太平,显然那个祸国殃民的人还没有发迹,可是他也知道离那段黑暗的时日也已经不远了。虽然唐枫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什么样的灾难,但是身处小小县城,只是一个七品县令的他也深深的明白自己只能在这里看着,看着大明王朝向着它的终点奔去。有时候唐枫也为自己的无力而感到悲哀,但是仔细一想这也不是自己造成的,自己更没有办法来阻止这一切,所以倒也有些看得开了。唐枫知道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将这个歙县治理好,让这里的百姓过上一段好日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中旬,天气一日炎热过一日。这天正当唐枫正在二堂里看着一些案卷,想着自己该如何判定一些犯了事的人时,田镜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自从两月前的那次事件之后,田镜已经知道自己无法在没有唐枫的情况下于县衙里有立足之地了,因为自高鸣以下的人都将他看作了告密之人,这样一来就逼得他不得不完全站在唐枫的一边,成为了他的得力下属。看到他满头是汗地走了进来,唐枫忙让了座,又命人取来了茶后才道:“田师爷你也一把年纪了,怎么大热的天还不在屋中纳凉?有什么事情让衙役们去做了便是,何必亲自跑去呢?”
感激地接过茶水,谢过唐枫的关心后,田镜才说道:“大人,这事属下是不得不去啊。我们县里要上缴到府里的税银除了粮税之外,还有一些商税等其他的税。按着往年的常例,这个月就有一些税银要交到县衙里来了,可是今年直到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将税银交到衙门里来,我认为事情有些不对,这才去临近县城的乡里查问。”
唐枫虽然知道知县的考核最主要的还是看他们县里交上去的税是不是足够,其次才是刑狱,但是却也不是太过看重这一点,便笑道:“田师爷你也太过心急了。许是百姓看着天气炎热不愿顶着个日头出来交税,所以才晚上几日而已,何必这么急着去催呢?今年我歙县也是风调雨顺,六畜兴旺,难道百姓们会少了给衙门的税银吗?”
田镜听了他的话不但没有轻松下来,反而面有忧色地道:“大人,此事怪就怪在这里。今年明明年成不错,可当我去向百姓们讨要税银的时候他们却支吾着不肯给我。这几日里我也走了四五处的乡里了,却只有十多户人家给了税银。”
“竟有这等事情?”唐枫也是一惊,他是知道这个时代的百姓对官吏有着与生俱来的畏惧感的,除非是实在交不了税他们才会不交,否则断无赖帐的可能。但是看今年的年成又还不错,怎么自己治下的百姓却是连县衙里的师爷去收税都不给呢?想了一下之后,唐枫才又问道:“那你去时可带了衙役?那些百姓又是怎么说的?”
“我带了两个衙役,但任我怎么说,他们都推脱说家中没有银两,让我再宽限几日。大人曾说过不让我们苛责百姓,所以卑职只得回来了。”说话间他似乎是有些埋怨唐枫的意思,看来在乡间是受了点气。
唐枫一笑道:“或许他们真的是一时拿不出银两来吧,你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你这几天也受累了,就回去好好歇息吧。”将田镜送走之后,唐枫也没有将这事情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个固定的想法,那就是古代的普通百姓都是老实的,还不至于象现代的人一样搞出许多偷税漏税的花招出来。
几日之后,唐枫的这个想法终于有了一点的改变,因为田镜再次来向自己说无法收到税银,而且之前去过的那些人那里照样是收不到。这让唐枫的心里就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些人究竟在想什么?每年都是要交税的,怎么偏偏到了自己手上却变成这样了呢?
在等到六月下旬,眼看六月进入了末尾的时候,还不见这事情有起色,唐枫终于忍不住了,他可不想自己刚上任不到一年就因为税银的问题而被罢了官,所以便让县衙里的差役分散到各个乡里去收税银,又让人将各乡的里长都叫到县衙里来,他倒要问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人很快就都到了,但是出乎唐枫预料的是他们见了自己也都是在诉苦,说是自己已经挨家挨户地上门讨要了,可大多数的人家却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拖延了下来。而唐枫早就下了命令不得打骂百姓,这就让这些里长也对自己治下的百姓们很是没有办法。
唐枫看这些里长也都尽了力了,也就不便说他们什么,在安慰了几句之后就将他们送了出去。不久,那些衙差也各自回来了,但是结果却还是一样,那就是绝大多数的人一无所获。此时有几个脾气不好的衙差就忍不住了:“大人,这些刁民是摆明了与衙门作对,看来只是和他们讲道理是不行了。这些刁民只要将他们带到大堂上一吓,他们就会乖乖地将税银给交上来了。”
唐枫没有做任何的表示,他心中是不想这样对待百姓的,但看情况似乎真是要拿几个人开刀了。就当唐枫还定不下决心的时候,田镜却从签押房中走了出来,对他说道:“大人,卑职有他情禀报。”唐枫便让这些衙差都先退下,说道:“你们且去休息一下吧,即便要拿人也不急于一时。”然后才看向田镜,等着他禀报事情。
田镜看到众衙役走了之后,才慎重地说道:“大人,我翻看了那些不肯交税银的百姓的一些情况,现在终于可以肯定这是有人在背后作祟了。”
看着他严肃的样子,唐枫的心也是一紧:“你是说有人让他们这么做的?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能耐,又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和县衙作对?”
田镜上前一步,压低了自己的声音道:“据我所知,这背后之人应该便是汪家。因为从这些人的情况来看,他们或是租着汪家的田地,或是和汪家有着某些关联,而且在整个歙县也只有汪家有这个实力和胆量与县里作对。”
听他这么一说,唐枫也觉得很是在理,的确让这些小老百姓来和县衙作对他们可没这么大的胆子,而且这么多人联在一起若说没有一个幕后的推手似乎也说不过去,而汪家就是最有可能的推手人选。只是还有一件事情让唐枫不能理解,他问道:“你们以前不是说这汪家和县里的关系一直都不错吗?这次本官上任时他们还设宴相待,怎么现在却突然会来这么一手呢?这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这卑职就不是很明白了。”田镜在细想了一下之后,道:“照理这汪家是没有与县里作对的理由的,但也有可能是他们与大人结下了什么仇怨,所以才会突然来这么一手,让大人无法完成朝廷的要求,从而让大人罢官。”说这几句话的时候,他的声音更低了,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到。
说到仇怨,唐枫就想到了那日被烫伤了脸的汪德道,难道他们已经知道了是自己的书童解惑出的手吗?唐枫不能肯定,却也知道不能排除这个想法。“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因为拖得时日越久,对我们可就越是不利啊。”田镜在旁继续说道。
唐枫起身在堂上走了几步后,道:“那就依着那些差役的说法,先抓上几个人到衙门来,敲打一下这些人,说不定他们一害怕就会将税银交上来了。毕竟在我歙县,真正的大人还是我,而不是什么汪家!”
田镜心中苦笑,想道:“那可不一定。县令在任也就这么几年,可汪家在歙县却是根基深厚,这些百姓也是分得出孰强孰弱的。而且汪家在上面还有人,只怕比起县衙对百姓的威胁更大上几分。”想到这里,田镜突然想到了一点说道:“大人,恐怕这么做也不行……”
第14章 棘手的问题(2)
唐枫看着田镜,很是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田镜皱眉说道:“若这真是汪家从中作梗,那他们就是在等着大人下此决心。一旦大人着人将那些不肯交上税银的人捉拿到县衙来,汪家便可趁机向上面的官府告大人一状,说大人是酷吏,只知一味地盘剥百姓,连百姓想迟几日交上税银也不准。而汪家既然已暗中将各乡的人都安排好了,自然在上司衙门里也会有所关照,到时候大人可就有口莫辩了。而且即便上司衙门不受理,他们也会将事情上报到朝廷,而朝廷中早就有他们的人说话,又且如今当政的东林一党最看重的就是官声,只怕到时候大人若只被革职还算是轻的了,甚至会被问罪。所以卑职认为大人万不可用那些差役的办法行事。”
唐枫听了他的分析,三伏天里也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半晌才说道:“这次的事情若真如你所猜想的,那汪家的心思也太是歹毒了,无论我怎么做似乎都翻不出他们的掌心啊。”
田镜也苦着一张脸:“不错,若大人对此置之不理,那么到时候就会有上司衙门来找大人的麻烦,而若是强行逼催税银,又会授人以柄,大人如今真可谓是进退两难啊。”说着丧气的话,田镜心中也有一些怨气,看来这个县令在歙县也待不了多久了,一旦他离开了,自己恐怕也待不下去了。想到自己居然因为这个即将要倒霉的县令而倒霉,他心中的怨怼之情便更重了。
唐枫此时却没有理会田镜的心思,他正在想着应对的方法。因为他相信自己怎么说也是一个穿越来的人,即便没有那些书里所说的那么厉害,好歹也应该有点自保的本事吧,他可不想就这样被一个汪家给打败了。“不行,就算要我罢官,我也不能让汪家就这么顺利地将我搞倒了。”唐枫不住地给自己打着气,但是至少这时候他是没有一点解决的办法的。
田镜只得在那安慰道:“大人,其实说不定这只是我们杞人忧天而已,说不定过几日再去收税,那些人的税银就能交上来了。”唐枫听着他很不自信的话,微微一笑,就让他出去了。
“想不到古人这么阴险,这个官场这么险恶,看来我想有一番作为的想法就要到此结束了。”唐枫想了半晌也想不到解决之法,心中不禁有些悲观起来了。这时解惑已经将唐枫的心情看在了眼中,他在一边也都听到了事情的所有,便在这个时候上来道:“公子,若是你真的没有办法,那就将这事交给我吧。我今天晚上就去将汪家的人杀个干净,看他们还怎么为难公子。”说话间他的眼中满是煞气。
唐枫被他的话说得一愣,半晌才道:“你说什么呢?即便暂时没有办法也不用知法犯法吧?而且你难道不知道汪家上下有数百人,就你一人能杀得完吗?而且即便杀了他们,我也是脱不了干系的,只怕到时候不但做不了官,连性命都要搭进去!”看到唐枫如此厉声和自己说话,解惑心头一惊,便不敢再说话了,更不敢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打发了解惑离开之后,唐枫继续想着解决之道:“暴力显然是解决不了这事情的,但是拖着只会把我自己拖死,那就必须快些动手,从汪家人想不到的地方下手。”在思索了良久之后,唐枫才定出一个计划出来,但在实施这个计划之前,他还是得去亲自确认一下,这些百姓不交税银究竟是不是受了汪家的指使。
次日一早,唐枫便带了解惑、胡烈以及几名差役离开了县城去到乡间,而将县衙里的事情都交给了高鸣等人。不久之后他就来到了辖下的上丰乡,到了那里便将里长叫了来。那里长名叫牛壮,看到县令居然亲自带了人来,心中大为紧张,急忙要让人准备饭食,却被唐枫给拦住了:“牛壮,本官这次是微服出来的,为的就是查看你们乡里的人为何不肯缴纳税银,你不可将此事泄露出去,只要带着我们去各家各户转上一转,再问他们讨要一下税银便是。”牛壮只得应了,虽然他并不认为今天再去会有什么收获。
果然一切如牛壮所言一般,那些人家一听又是来收税银的,都不肯交纳,纷纷都说自己家里没有银钱交不得税。看了看站在外面看着自己的唐枫,牛壮真想上去就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但想到唐枫的吩咐,便只能忍了下来,在大声斥责了几句之后便离开了。
这时唐枫便如一个不知事情原委一般的人走了过去,对那人道:“老乡,刚才那人是什么来头啊,居然如此说话?可是你家该了他的银钱吗?”
那农户抬头看了一眼唐枫,看着不是本地人,便回答道:“这你就不知道了,他是本乡的里长,是来催税银的。只是我们不能交这税银,故而他才总是来讨要,讨不到便说上几句重话。”
唐枫留意到他说的是“不能交”而不是“不交”,显然就是另有他情的,就更肯定了之前的判断。但他的面上却还是装作不解地问道:“这又是为的什么?在下看你们乡里也没有遭受什么天灾啊,怎么就交不出税银来了呢?”
“我们这里几年来风调雨顺,什么灾都没有遭,这税银银自然是交得起的。”
“既然如此,那老乡你又为何如此?俗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你这样与官府对抗可是要吃苦头的啊。为了这么点税银,要是去了县衙大牢里蹲着可得不偿失了。”唐枫循循善诱地问道。
“看来你不但是外乡人,甚至是外县来的吧?”那老乡说道,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才继续说道:“在我们歙县有一句话叫宁得罪官府,莫忤逆汪家。说的是宁可让官府的人不满,也不能违背了汪家的意思。而这次不让我们缴纳税银的便是那汪家了。”
“这汪家是什么来头,居然比官府还要厉害?在下倒是孤陋寡闻了。”
“咳,说起这汪家可不得了,算是我们歙县真正的主人。你看吧,我们歙县十多个乡,有近一半的田地都是在他们的名下的,也就是说我们耕的地都是他们的。而且他们还与朝廷中的大官们有着交往,又岂是一个小小的县衙能比得了的。
“这次汪家发下话来,说道但有哪一家人敢给县衙缴纳税银,那明年他们就会收去那户人家的土地,到时候他就只有喝西北风了。而且汪家的人还说,我们只管顶着,如果县里怪责下来有他们顶着,一定不会让我们这些人有事。想想汪家的权势,我们当然是只有听他们的了,有他们的照应,我们又可以少交点税银,我们为什么不呢?”那农户很是得意地将自己不肯交税的原因都说了出来,却没发现听他说话的唐枫面沉似水。
等他说完之后,唐枫才道了声晓得了,然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看来这一切果然是汪家动的手脚,看来我得用那个法子了。”唐枫在心中冷笑着道。这样又走了几个乡,结果和上丰乡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看着天色不早了,唐枫便带了人回到了县城。
到了衙门里的时候,唐枫看到那田镜还在,便很是奇怪地问道:“田师爷怎么尚在啊?”
田镜有些兴奋地道:“卑职今日在衙门里思索了一天,终于让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说不定可以解当下之局,特在此等候大人。”
唐枫坐下命人上茶之后,便有兴趣地问道:“哦?你有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大人若是既不想授人以柄,又不想被上司怪责,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上书徽州府甚至是南直隶省,让上面的大人们为你做主。虽然如此一来会被上司衙门怪责,但至少却能保住性命。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田镜说着将自己拟好的一份书信拿到了唐枫面前,“上呈给上司衙门的信卑职也已经替大人拟好了,请大人过目。”
唐枫先是一惊,想不到田镜的想法居然是和自己没有两样,但随即又苦笑了起来,自己还想凭着现代人的智慧行事呢,原来古人也不笨,至少这个师爷和自己一样想到了这个主意。一面苦笑,唐枫一面取过了那道书信,看了起来。
上面先是谢了自己的罪,之后才提到这次的事情,然后说道:“下官虽有为朝廷尽责之心,奈何治下百姓刁民太众,无奈之下只得求上官衙门多加指点……”唐枫看着书里的意思和自己想表达的也没有什么两样,便将之合拢,放到了桌子上,然后道:“你所想的也很是在理,若是上司衙门肯担待一些,那今年我们县少交些税银也无妨,若是上司衙门责我必须收满,那到时候我用些刑狱的手段他们也都没了话说。”
田镜点头道:“大人说的极是,现在也只有这样了。”
就在唐枫也只有认可此事只有如此才可行的时候,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道:“我却还有一个更好的计划!”
第15章 妙计解困
唐枫知道自己之前想到的和田镜所提出的相同的办法虽然可以解燃眉之急却不是真正解决事情的办法。因为过了去年就还有明年,到时候汪家肯定会再来这么一手,而到时候那些今年交了税银的人怕也不肯交了。到时候自己的问题就更大了,所以这么做只是没有办法下的办法。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却想到了一个更为稳妥的方法,而且还能做到连消带打,所以才会说出那句话来。但是却让田镜很是不解,只是看着他等他将主意说出来。
唐枫却没有打算就此将自己的对策全盘说出来,因为他还不能肯定这田镜是否全心全意地向着自己的,他的主意必须要出其不意地用出去才能达到作用。所以他转了问题,只是问道:“这些日子以来,那些里长和你所带的人可曾去汪家收过税银吗?”
田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些吃吃地道:“大人是说去汪……汪家收税银?大人不是知道这事情就是汪家在背后搞的鬼吗,他们怎么还会乖乖地将税银交上来?而且历年以来,汪家的税银都是在各处都交纳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才会送来的,现在我们的人当然不可能去问他们要税银了。”说着看向唐枫,他都担心县令的精神是不是正常了。
唐枫笑道:“历年来那些普通的百姓交纳税银都很及时,今年却与往年大不相同,你怎么就肯定今年的汪家不会破例呢?”田镜却笑不出来,还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唐枫也不再说什么,只是道:“明日一早,你和高县丞任旧留在衙门里,本官跑一趟汪家。我想等到我回来之时,这难关说不定就能过去了。”
虽然根本就不信唐枫的话,田镜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他的心里只是希望唐枫明天不要意气用事当面开罪了汪家,那就连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解惑在田镜走后便走了过来,问唐枫道:“公子你是不是决定用我的办法了?其实只要将汪家做主的那几个人除掉,一切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唐枫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小小年纪,戾气便如此之重。你看我是象你这样的人吗?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这问题我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解惑摸了摸自己的头,嘿嘿一笑,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公子的脸上没有了前几天的焦躁,反而很有把握,这让他心里也大为开心,至于被公子说上几声他是根本不往心里去的。
次日一早,唐枫又带着解惑等人往汪家而去。虽然他怕解惑真的惹出什么惑来,但想到汪家与自己所存在的矛盾和仇怨,他还是决定将解惑带去,也好有个保障。
一行数人经过半个时辰的路途,终于再次来到了汪家,在让人进去传话之后,唐枫便静静地等在门外,细细盘算着自己该如何做,才能让汪家的人同意缴纳税银。半晌之后,那汪财才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因为已经明白了他们的险恶用心,所以唐枫觉得他的笑容显得非常的假。但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唐枫虽然心里有怒气,却也不能发作,也是笑着和汪财攀谈了几句,然后在他的招待下走进了之前呆过的那个花厅之中。
进去时唐枫便发现这里的摆设与自己第一次来时完全不同了,心下虽然奇怪却也没问,在他心里只是将此解释为有钱人有钱烧的。在各自落座,仆役们将茶水和冰镇的西瓜端上来之后,唐枫才说道:“大管家,不知今日府中除了你之外可还有其他主事之人吗?”
汪财忙道:“回大人的话,如今汪府中只有小的一个管事的。我家老爷和两位少爷都陪着三少爷去了北京寻求名医了,大人倒是来得不巧。”
唐枫“哦”了一声,心下却是一点都不信。汪家做出这么大的事来,会只留下一个管家看着吗?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那剩下的解释就是汪家已经有了准备,也猜到自己说不定会来,就索性避而不见,让自己连发泄的对象都找不到。但是唐枫今天可不是来闹事的,所以在听了这话之后也没什么反映,只是吃了两片西瓜,然后才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道:“那真是不巧得很了。原来还指望着汪老爷能帮本官一把呢。”
看着唐枫的模样,汪财心中暗喜,但面上还是装作很关心地问道:“大人这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了,如不介意可告知小人,看看小人可否进一点绵薄之力。”
唐枫于是便将税银无法收起来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道:“本县都派了师爷去下面收税银了,可那些刁民却还是不肯将银子交上来。无奈之下,本官只得求助于汪家了,听说汪家是我歙县最大的大户,许多的田地还在汪家的名下,若是能求得汪老爷开口说句话,或是汪家带头缴纳税银,我想这些农户自然也不会再拖延了。不知大管家可能帮上这个忙啊?”
汪财肚中好笑,脸上却是一片为难地道:“不敢有瞒大人,我汪家虽然有着田契在手,却也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让所有的人都听话,而且老爷不在,这事就更难办了。至于大人所说的税银,实不相瞒,我汪家家业虽大,但是财产却是都投在外面的,留在府中的银钱只够日常开支的,实在是无法立刻就凑出大笔的银两出来啊。只有当到了年末,各地的生意将进项都送到这里来的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银两。这也是我们汪家一直以来都是到了最后才将税银交上来的原因。所以我们也实在是无能为力,还请大人见谅。”说着汪财还站起身来,连连向唐枫行礼赔罪。
“小样。装得还真象那么回事!”唐枫在心中暗骂,他也知道只凭自己这么来好所根本不会起什么作用,这不过是找个由头罢了。所以在装作很是难过地思索了一阵之后,他才叹了一口气道:“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打扰了,希望汪老爷他们能早日归来,到时候能帮本官一把。”说着站起上呢来要走。
那汪财忙假意挽留了一下,却被唐枫以自己还要去其他乡里催税银为借口给婉言拒绝了。看着他们这行人离开,汪财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这个县令看来已经是计穷了,居然想到向我们求助,真是好笑。”心中一面想着,他便往回走去,想着该怎么给大少爷禀报这事,让他也高兴一下。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下人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封信道:“外管事,这是从花厅中捡到的,似乎是那县令所丢。”说着递到了汪财的手中。汪财眼中的鄙夷之色更重,他认为是唐枫失魂落魄之下连随身的东西掉了都不知道,便随手接下道:“交给我吧,到时候让人给他送回去便是。”说着看了一眼那信,却看那信并未封口,上面写着“府台大人台启”几字。这就让他产生了好奇,不知道唐枫为什么要给知府写信,便取出信看了起来。
看了一半之后,汪财的脸色就有些变了,他急忙拿着信往后院而去。后院之中,汪德功正在一棵大树下乘着凉,他的面前摆着酸梅汤、西瓜等消暑之物,而他则正看着一本书。听到汪财的脚步声传来,他也不抬头,只是问道:“那县令已经打发了?”
“是的。但是看情况这个县令也不简单哪。”汪财上前一步,将那信递到了汪德功跟前:“大少爷,你看这信。”
汪德功有些不解地接过了信,看了起来。只见前面所写的不过是一些与知府之间的交情,然而到了后面话锋就转了,写的却是自己治下的情况,说自己这里有刁民不肯纳税,而且还强调说是因为有汪家的人暗地里的推波助澜,才会导致如此,希望知府看在往日的交情上能够帮忙云云,只看得汪德功连连皱眉:“看来这个县令也有个靠山啊。他还将此事推到了我们身上,倒也算是有些见识,但他就不知道我汪家不是一个区区的知府所能对付的吗?”口中满是不屑,他随手就将信又丢回到了汪财的手中。
但是汪财却不象他那么轻松:“大少爷,只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啊。我甚至怀疑这封信是唐枫故意留在那里的,为的就是给我们一个告戒。”
“此话何解?”汪德功问道,随即似有些明白了,道:“你是说他其实已经看穿了这一切都是我们所为,想要我们罢手?难道就凭一个知府就想压我们吗?”
“大少爷,虽然他的信是写给知府的,但是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这知府上面是不是还有他人。而且我担心这信要是落在了朝廷中与三老爷为敌的人手汇总,他们便可借机而行了,到时候,只怕事情就闹大了。”
汪德功猛地坐起身来道:“你说的倒也不是没有可能,这知府若是唐枫的旧交,这事说不准真会被他给捅到上面去。唐枫此人果然还是有些手段的,为了不使我们有数不尽的麻烦,看来我们只有先放过他这一遭了。这样吧,过几日便让人将税银交上去。如此一来,我们汪家在歙县的声威可就要受挫了,明明说了要各户都不交税,结果反倒自打嘴巴。好,这次就暂且饶了他,待下次我们再想法子对付他。”
“但是大少爷,如此一来,老爷那可就没法交代了。”汪财不安地道。
“老头子那里,我会去说。”汪德功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似乎又在想着什么……
第16章 妙计解困(2)
胡烈等人跟着唐枫出了汪家的大宅,脸上却有一丝的忧虑,而解惑则更是一脸的不忿,显然若不是有唐枫在,他就要在这汪家闹将起来了。但是唐枫却是信心十足,脚步甚是悠闲地向前走去,口中还说道:“今日倒不似往日那般炎热,正好让我们看看沿途的风光。”
在到了前面的山梁,再也见不到汪家的高墙之时,胡烈便再也忍不住了,上前一步道:“大人何以如此悠闲?这次他们汪家摆明是不给大人这个面子,这税银的事情恐怕更难了。”
其他的一些衙役也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