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凤呈祥-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从前的楚尚书一样,一直在他们家大人“搞不定”的名单里,如今竟然主动给大人送礼?
    更稀罕的是,他们家大人绰号寇抠抠,可想而知抠门到何种地步,竟将到嘴的金子轻易吐回去?
    不可思议。
    *
    此时,尚书府。
    杨管家领着贵客沿着游廊快步行走,拐入拱门进到清幽的后花园,一声“小姐”即将出口,瞧见远处凉亭里那抹倩影似乎正提着笔,立刻驻足噤声。
    杨管家是看着楚谣长大的,最清楚小姐作画时,除了少爷,是不许其他任何人靠近打扰的。
    他转头看向身后人:“舅老爷,小姐她……”
    谢从琰朝着凉亭望过去,凉亭离的有七八丈远,穿着白袄蓝裙的楚谣就坐在亭子里的石桌前,画画时喜欢将满头鸦青长发在脑后编成一条辫子,生怕散下来沾上墨,脏了画纸。这般饰品全无,配上一张瓷白精致的鹅蛋脸,更显得端庄素雅。
    谢从琰的嘴角不自觉的向上提了提,可视线下滑到她盖着毯子的双腿,笑容一瞬僵在脸上。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杨叔先去忙,我独自等着就是。”
    杨管家犹豫了下,道了声“是”。
    谢从琰是在楚家长大的,几年前才出去自立门户,一直算是府上的半个少爷,不然他也不敢不经小姐同意,直接将人带来后花园子里。
    拐出拱门前,杨管家微微侧了侧脸,打量一眼谢从琰。
    自己陪着少爷小姐在济宁待了三年,也有三年不曾见过他了。
    只见初升的朝阳斜照在他冷冽的脸上,与从前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冷冷淡淡,不苟言笑。令杨管家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十八年前,一个八岁的阴郁少年被一个老嬷嬷牵着走进楚家府邸的那天,也是这样晴朗的清晨。
    楚尚书的老丈人谢埕是名武将,十八年前,死在与北元那场惨烈的战争中。
    当时的大梁,并非现如今的太平盛世模样,甚至可说是自立国所历经的最黑暗的一段时期。东厂大太监黎崇儒把持朝政,且好大喜功,年轻的圣上仿若傀儡,在黎崇儒的安排下御驾亲征北元,被困在两国交境处的塔儿谷,幸得谢将军拼死杀出一条血路。
    圣上狼狈回京之后,追封谢埕为忠勇侯,根据大梁的律法,追封的爵位通常是不世袭的,但终究不过是圣上一句话的事儿。可圣上倒是想让谢家子来承这个爵位,谢埕膝下仅有一个早已出嫁了的女儿谢静姝,嫁给了当时了吏部侍郎楚修宁。
    谢静姝丧父之痛下,心中还经历着另一番难言的挣扎,她知道谢埕在临清府养有一房外室,膝下育有一子,一直瞒着自己善妒又强势的母亲。
    说出来,对不起亲娘。
    不说出来,对不起已故的爹。
    正不知所措,八岁的谢从琰自己找上了门。
    原来谢埕的死讯传去临清,那外室自尽而亡,谢从琰不得不来。
    这一下,京城闹翻了天。
    大梁禁止官员养外室,这外室子有没有资格承袭爵位礼部经过了一番讨论,估量了圣上的意思,认为“有资格”。
    但无论谢家宗亲好说歹说,谢夫人坚决不准谢从琰迈进谢家大门。她自觉与丈夫恩爱,谁曾想丈夫竟在外养了一房小的,不挖了谢埕出来鞭尸都算是对得起他了!
    谢夫人以追封的爵位历来不世袭为由,写下血书,恳请圣上莫要为亡夫开此先例,以免亡夫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此举惊的谢家宗亲对她破口大骂,全被谢夫人抄起棍子打的头破血流。
    圣上对谢夫人的暴烈脾气也是有所耳闻的,本是一心想要抚恤忠臣,总不能忠臣尸骨未寒,先将忠臣的未亡人给逼死了。
    遂作罢。
    *
    “爵位最终没给,但成年后荫个官位是免不了的。谢从琰自此住进了楚尚书府上,由楚尚书亲自栽培。那时的楚尚书还只是吏部侍郎,却身为太子之师,前途无可限量。谢从琰有他父亲挣给他的前程,还背靠着楚尚书这棵大树,一路官运亨通如有神助。”
    锦衣卫衙门议事厅里,寇凛端着金漆茶盏,淡淡道,“当然,我也不能一味的数落他。谢从琰此人还是有着真本事的,杀伐决断,兵法谋略,样样翘楚,比他父亲出色太多。已是圣上眼中接替宋都督的最佳人选,未来的当朝一品,国之栋梁。”
    段小江讷讷站在一旁,他一直不太明白,为何自家大人每每提起谢阎王,神情总是不太自然。谢阎王常年混于军营,与大人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并无过多交集。
    他忍不住问道:“大人,谢从琰得罪过您么?”
    “没有。得罪过我的人,难道还有活着的?”寇凛吹了吹茶水面上的浮沫,抬眼笑了笑,“我就是看他不顺眼罢了,整天绷着一张脸,像谁都欠他钱似的。”
    段小江将信将疑:“当真?”
    “当真。”
    寇凛没有说谎,他单纯的看谢从琰不顺眼而已。
    京中鲜少有人知道,寇凛的爹同样战死在十几年前的塔儿谷战役中,但他爹不过是谢埕手下一名普通士兵。
    谢从琰的爹死了,给他荫了官位,铺就一个锦绣前程。
    寇凛的爹死了,却等来一句国难当头,父死子替。
    不满十岁的小少年连哭丧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抓上了战场,从火头军做起,开始了自己刀头舔血的人生。
    
    第8章 卷宗
    
    议事厅里正沉默着,徐功名徐镇抚在外求见。
    得到准允后,他拎着一册写有“楚谣”标签的卷宗走了进来:“大人,您来看看收集到的这些有没有用处。”
    寇凛将卷宗摊平在案台上,一眼瞅过去,密密麻麻全是字,便不再看了:“说一说。”
    “是。”徐功名抱拳,“回大人,楚小姐也是京城里的红人,因患有腿疾的缘故,平时里甚少出门,调查起来并不困难。按照大人的思路,与楚小姐有着情感交集的共有两人,一个是……是……”
    “太子明衡。”寇凛替他说出口。
    徐功名放开了胆子道:“楚尚书是太子的老师,楚小姐与太子自幼相识,年纪小小,已是圣上心中太子妃的人选之一,但八字尚未有一撇,楚小姐便从自家阁楼摔了下来,摔断了腿。当时怀疑是由于后宅争宠,有人在栏杆上动了手脚,可始终查不出原因。楚尚书盛怒之下,将自己的妾室毒打一顿,全给撵出了府……”
    “太子略过去。”寇凛打断了他,“楚谣摔断腿那会儿才几岁,两个屁大点儿的孩子之间能有什么心思,不过是因为各自的身份,被世人绑在一起罢了。”
    “大人说的极是。”徐功名连连点头,“除了太子,这第二个,是福建总兵虞康安的嫡次子,虞清。”
    一旁椅子上,正翘着二郎腿吃糕点的段小江一愣:“虞家军?近年来似乎和袁首辅走得很近。”
    寇凛微微皱眉,信手掀了几页卷宗:“继续。”
    徐功名道:“根据我们的调查,楚箫和虞清曾是同窗好友,都是令夫子头疼的人物,不仅相约着一起上阵打倭寇,楚箫还曾在公开场合数次提及,要将自己的妹妹嫁给虞清。虞清也说过等楚小姐及笄礼之后,一定登门求亲之类的话。”
    段小江笑了:“不过是些玩笑话。”
    “但楚小姐及笄以后,虞清却当众奚落她一个瘸子,莫要痴心妄想攀他虞家的门第——这也是楚尚书近年来颇为针对虞家军的一个原因。据说楚小姐因此病了一场,楚箫则与虞清打了一架,两个好兄弟彻底决裂。没过多久,虞清罢了学业,去往福建他父亲麾下抗击倭寇,至今一次也不曾回过京城。”
    徐功名想了想,犹豫着道,“其实还有个人,楚小姐十六岁那年,楚尚书曾有意与永平伯结亲。永平伯这一代,在朝中已无人,只剩下个爵位,以楚小姐的门第和自身状况,倒是挺适合嫁过去。但八字又没一撇,永平伯世子在烟花地与一名吃醉酒的武官争风吃醋,竟被那武官失手打死了,当年这案子闹出过一阵不小的风波。”
    “有意思。”寇凛听完了之后,唇角徐徐勾起,“你们不觉得,楚小姐有些太倒霉了?”
    “大人的意思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搞鬼,不愿楚小姐嫁出去?”段小江想到那个重金雇他师兄,妄图将楚谣纳为禁脔的案犯。
    寇凛没有说话,开始认真翻看面前的卷宗。
    许久,他阖上卷宗,身子微微后仰,倚在椅子靠背上,缓慢转动手指上的金扳指。
    厅中两人耐心等候他的指示。
    足足等待一盏茶的时间,寇凛才慢慢开口:“派影部暗中看着楚谣,同时,抽调人手去查谢从琰,查他近来的动向,去过哪里,与哪些人交往甚密。”
    徐功名愣了愣,与段小江面面相觑:“大人,谢将军是楚小姐的亲舅舅……”
    “色欲令人智昏,何谈道德伦常?”寇凛是看谢从琰不顺眼,但此时绝不是刻意针对,按照目前搜集到的线索,谢从琰是最可疑的,“反正不查他,也没有更适合的怀疑对象,咱们只能秉承着老传统,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
    徐功名正色道:“属下领命!”
    转身离开议事厅时,又忍不住问,“大人,您是不是瞧上楚小姐了?”
    寇凛被问的一迷瞪:“恩?”
    徐功名抱怨道:“咱们为了东宫失窃案忙的焦头烂额,您还有闲心去管楚小姐的闲事?”
    寇凛懒的解释,他一直有种感觉,楚谣被掳这案子和东宫失窃案,没准儿是一条线连在一起的。
    *
    尚书府的凉亭里,楚谣执笔蘸墨,心思虽然不在宣纸上,却也没有注意到斜侧身后六七丈外的动静。
    她在思考寇凛昨夜潜入楚箫房间里,究竟是想查探什么,又究竟怀疑了些什么。
    直到胳膊酸痛,她才收心放下笔。活动颈部时,楚谣瞥见拱门处一抹玄衣袍角,眼眸瞬时亮了一亮:“小舅舅。”
    谢从琰早已靠着墙壁站了很久,微弯唇角,虽是在笑,过分冷峻的脸上并没有显出几分柔和:“谣谣,画完了么?”
    楚谣招招手:“无妨,过来吧。”
    “恩。”谢从琰走上凉亭时,垂目看到楚谣颈部细嫩的皮肤上,有被人用力掐过的红痕,拳头在袖下握了握,“姐夫不曾告诉我,不然由我亲自去济宁接你们回来,路上也不会出事。”
    “爹也没料到。”清晨本就寒凉,谢从琰这一身战场上磨练出的戾气,迫的楚谣打了个寒颤,卷了卷膝盖上的小毯子:“小舅舅今天来,是不是来送金子的?爹和你说了借钱的事儿了吧?”
    “用‘借’这个字,未免生分了。姐夫认为是寇凛讹他,在我眼里,寇凛救下你这个恩情,莫说三百两金,便是三千三万两也是他应得的。”谢从琰在她对面坐下,眼睛朝着石桌上看去,想知道楚谣画了半日究竟画了些什么。
    是一些男人的肖像。
    “这是?”
    楚谣的脸色凝重起来,指着宣纸道:“这便是当日随我们在济宁上船的那九个人,可惜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画不出他们全部的面貌来。”
    “你是要送去给顺天府?”谢从琰拿起那些肖像,“你这画功,越发有阿箫的水准了。”
    谢从琰并不知她与楚箫之间的秘密,只当她从小视哥哥为偶像,喜爱模仿哥哥。
    “不,我是去请段小江段大人看一看。”楚谣道,“当时在沧州,这几个人原本坐在我们周围,极是猖狂,待见到段小江之后,竟神色匆匆的离开了。”
    楚谣一早就想画,但那几人是乔装改扮过的,各个粗眉毛大胡子。
    今日之所以画出来,是她想借机去一趟锦衣卫衙门,交代楚箫一些事情,通过塞在枕头下的小纸条,能传递的消息毕竟有限。
    谢从琰微微颔首:“稍后我替你送过去。”
    楚谣却撑着石桌起了身:“小舅舅若有空,送我过去一趟吧。走到哪里爹都让十几个家仆随行保护着,我回京这么些天了,还从未出过门,想出去透透气。”
    正常人坐久了腿也会麻,更何况腿脚不便的楚谣,起身时身子难免摇摇晃晃。谢从琰的手伸出去了三次,全都不着痕迹的收了回来,只应了声:“好。”
    ……
    出门坐上马车,有谢从琰陪伴,楚谣只带了一个负责搀扶她的侍女。
    锦衣卫衙门口即使没有森严守卫,也没谁敢靠近,京城内无论官民躲着走还来不及。故而守门的锦衣卫看到有马车一路逼近,快撞倒门槛了还不停下,几乎将腰间的绣春刀拔了出来。
    谢从琰走下马车,并不多话,将腰牌取出递过去。
    锦衣卫饶是人称鬼见愁,阎王爷面前也是不敢撒野的,立刻请安问好,入内通报。
    楚谣坐在马车里安静等着,要见的是段小江和楚箫,却只有段小江走了出来,说楚箫此刻正在诏狱办案,不便见客。
    楚箫能办什么案子,一听就是寇凛故意阻挠。楚谣原本以为带着谢从琰来,他会给三分薄面呢。
    她唯有将那几张画像,隔着马车门交给了段小江。
    回去的路上,楚谣心事重重。
    谢从琰同样沉沉坐着,一言不发,马车即将拐入尚书府时,才用低沉的声音问道:“谣谣,你非得亲自去一趟锦衣卫衙门,是见阿箫,还是寇指挥使?”
    楚谣微微一怔:“自然是去见哥哥,我见寇大人做什么?”
    谢从琰垂了垂眼:“谣谣,寇凛并非你所以为的侠义之士,他会救你,完全是他爱多管闲事的性格使然……什么爱抄家不爱杀人,当年你年岁小,朝廷肃清阉党时的那场腥风血雨,你是没有印象的,寇凛几乎屠了京中一半的官员及家眷,踩着遍地人头,才爬到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去。尔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不知残害多少忠良,只是现如今朝局稳定,用不着他从前那些卑劣又残忍的手段了而已。”
    谢从琰说的这些,楚谣早有耳闻。
    可锦衣卫办事,即使残害忠良,难道不是听从圣上的旨意么?
    不过楚谣不会与谢从琰争辩,寇凛是佞臣还是忠臣,和她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
    *
    楚箫听楚谣的话,休息三日养足了精神。
    第四日夜半子时,他又将床底下的血坛子拿了出来。
    这鸡血放置了好几日,腥中还带着臭,浑浊发黑,楚箫根本不用捧着坛子深呼吸,昏眩的感觉说来就来。
    可偏在此时,房门被一脚踹开,他被吓得顿时精神了:“大、大人……”
    只见裹着狐裘的寇凛抱着手臂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名满脸诧异的锦衣卫。
    寇凛抬起下巴看他,似笑非笑:“楚百户,你在干什么呢?”
    房顶上蹲了楚箫三个夜半,终于又被他抓到了,这一次,他决定化被动为主动,消除这个随时可能被讹诈的隐患。
    所以他还带了两个手下一起蹲,好给他做个见证。
    
    第9章 急病
    
    楚箫慌忙将坛子盖上,讪讪道:“没、没干什么。”
    寇凛给身后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一名锦衣卫上前拨开楚箫,查看坛子时,被熏的恶心:“大人,瞧着像是一坛子鸡血。”
    寇凛好整以暇:“楚百户,你且告诉本官,在卧房内私藏一坛鸡血是想做什么?”
    “属下……”楚箫心虚,总不好说拿来喝,万一寇凛让他当着面喝怎么办?
    再一瞧那两个狗腿子锦衣卫幸灾乐祸的表情,他心底压抑已久的火气倏然间冲上了头。
    这阵子楚箫在锦衣卫待的很是憋屈,寇凛以奉旨保护为名,不准他踏出衙门口一步,连家里来送冬衣的仆从都不让见。
    还有这些该死的锦衣卫,碍着他尚书公子的身份,不敢明着欺负,背地里待他的态度甭提有多恶劣。从诏狱回房的路上途径练武场,随便走一圈,起码得有十几支冷箭“失手”射过来。
    楚箫心中虽怒,却始终忍着。
    生怕自己得罪了他们,等妹妹出现时会被变本加厉的欺负。
    毕竟锦衣卫衙门里养着的,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不像国子监那些只懂得摇头晃脑的呆头鹅。
    如今火气一上头,楚箫也顾不上了,指着血坛子冷冷一笑:“咱们衙门里的规矩,没有哪一条是说属下不能藏一坛子鸡血吧?寇大人您是不是管的有点儿太宽了?”
    两名锦衣卫异口同声的呵斥:“放肆!”
    寇凛并不气恼,他认为楚箫故弄玄虚,想要讹诈他,只是一种推测。被讹诈的隐患消除之后,他再看这件事,又回到最初的认知上——楚箫私藏此物,应与他充沛的精力相关。
    想起一些事情,寇凛紧盯着面前的俊俏男子,这小子满脸不忿,瞧着挺有脾气的样子。
    可先前两次接触,却是个能言善道、冷静自持之人。
    同一个人,竟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虽然奇怪,倒是与传闻中无异。
    寇凛指着他道:“却有一条规矩,指挥使问话必须如实回答。”
    楚箫绷着脸,心道自己躲不过去了,也不知寇凛看明白了多少,脑筋飞速一转,瞥了那两名锦衣卫一眼:“此事涉及属下的隐秘,属下只愿告诉您一人。”
    寇凛不认为他会说实话,依然想听一听:“你们出去。”
    待那两名锦衣卫离开,楚箫抱了抱拳,信口胡诌道:“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您应有所耳闻,属下与袁少谨同窗多年,向来不和,那小子自幼习武,我这三脚猫的功夫不是他的对手,心心念念在其他方面压制着他。”
    寇凛拉开椅子,坐下:“文采?”
    楚箫点头:“没错。但袁少谨的才华不在我之下,我有本事始终压着他,让他稳坐万年老二,全靠独门秘籍,令我常保精力旺盛,比他多出时间日夜苦读。”
    寇凛眉目不动,摩挲着金扳指:“独门秘籍?”
    楚箫重重一点头:“属下喜好古籍,曾在一本道术残本上看到过,夜半子时左右,正是阳气倾泻,阴气入体之时,只需取出挚爱之物,反复吸食个数百次……”
    寇凛哂笑:“无稽之谈。”
    楚箫压低声音,煞有介事:“属下最初也觉着荒谬,完全是好奇心驱使随意试一试,竟真有些用处。”
    寇凛淡淡瞟一眼坛子:“你的挚爱之物,便是鸡血?”
    楚箫摆摆手:“当然不是啦,属下最喜爱吃鸡,却又不能抱只鸡来咱锦衣卫衙门,唯有杀鸡取血了。”
    寇凛直视他的双眼。
    楚箫目露惋惜:“只可惜效果一般。”
    他这个人,旁的本事没有,说谎演戏样样精通。一直以来扮演着诗画双绝大才子的角色,莫说夫子同窗,连被群臣称为楚狐狸的老爹都被骗了许多年。
    寇凛那双洞察力极强的眼睛盯着他看了半响,完全窥不出他有半点儿心虚的迹象。
    就在寇凛心里泛起嘀咕时,楚箫又仰天长叹:“哎,其实充足的精力,是以虚耗身体为代价换来的,导致属下殿试之前患上重病,迫不得已去了济宁休养……如今也是为了不辜负圣上所托,才……”
    “行了。”
    前因后果,有理有据,寇凛依然一个字也不信。因为让他相信楚箫这番说辞,无异于让他相信世间有鬼。他颇有些意兴阑珊的起身,“你爱闻就闻,本官也懒得管你究竟是何怪癖,只记着少惹是非。”
    “属下谨记在心。”
    送走寇凛,楚箫抹一把头上的冷汗。
    再去闻鸡血时,丁点晕眩的感觉也没有,知道今夜怕是废了,索性上床接着睡。
    ……
    寇凛走出楚箫的房间,去往议事厅处理案子,却总集中不了注意力,脑海里不断盘旋着楚箫的话。
    明知是胡诌之言,偏偏挥之不去。于是寇凛在听徐功名上报最近进展时,吩咐几个手下去调查一些信息,原来楚箫这小子的确最喜爱食鸡肉,尚书府后院养了不少鸡。
    得知以后,寇凛这心里仿佛有只小猫爪子不停地挠。
    强忍一天,终于在临近子夜时忍不住了,他必须亲自试一试,证明楚箫根本是一派胡言。
    寇凛从床上坐起,喃喃自语:“挚爱之物?”
    他的挚爱之物是什么?
    他打开暗门,搬出一小箱金砖,学着楚箫的模样深呼吸,毫无用处。
    他又取来自己最珍爱的狐裘披风,深呼吸,只感觉鼻子有些微痒。
    听楚箫的意思,死物怕是不行,他眼尾一瞥,看到了懒洋洋蜷缩在竹篮里的招财。
    寇凛将招财抱过来,把脸整个儿埋进招财蓬松柔软的被毛里,凝精聚神,气沉丹田,催动内力,呼吸吐纳。
    在做这件连自己也认为极其可笑之事时,寇凛依然认真分析着可能性,倘若楚箫不曾说谎,那他闻血可以提神绝对与道术无关,应是属于强烈的心理暗示。
    很快,寇凛知道了楚箫的确没有说谎,这一举动当真可以提神。
    从狐裘到招财,他猛然吸入过多绒毛,接连不断的打起了喷嚏,五更天时一口气上不来憋青了脸,吓的段小江施展轻功飞檐走壁的去抓太医。
    ……
    这一整夜楚箫胆颤心惊,昨个被寇凛一踹门,这鸡血对他似乎不管用了,正想旁的法子时,却听见寇凛在隔壁不停打喷嚏,还沙哑着嗓子喝了一声“楚箫!看本官不扒了你的皮!”。
    起初不知原因,事情闹大以后,楚箫迷瞪着一想,顿时瞠目结舌。心道这次怕是将寇凛给得罪惨了,可这事儿真怪自己吗?
    楚箫有些慌了神,既觉着冤了个大枉,又忧虑着寇凛不知要怎样对付自己。偷摸摸躲进诏狱画室里,用圣上的密诏当做金身护体。
    可早上还是被徐功名派人从画室叫了出去,说有任务指派给他。
    楚箫惴惴不安,出了画室听着犯人哀嚎,再看地上用刑过后来不及清理的一溜血迹,晕血症犯起来比平日里轻巧容易,白眼一翻直接倒地不起。
    *
    段小江五更天闯入太医院,寇凛生了急病的消息飞速在京城传开了。
    杨管家禀告给楚谣的并非民间版本,而是楚尚书从太医院耳目那里得来的,较为接近事实。
    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凉,楚谣身子骨弱,提前穿上了冬衣,正裹着斗篷坐在廊下看书,听完杨管家的禀告先是愣了一愣,稍稍一想,有些明白寇大人这急病从何而来了。
    她忍俊不禁,用书卷遮住红唇轻轻笑出了声。
    这位寇大人好奇心重她是有所耳闻的,只是想不到居然会好奇到这样的境界,也算是个妙人呀。
    杨管家立在一旁,瞧见楚谣的笑颜同样一愣,回忆着自从小姐出了意外,这是第几次见她笑?
    然而楚谣的笑容很快便止住了,只因她想起听闻寇凛好奇心重的由来。据说当年他手上一个案子,仵作推断的死者死亡时间与嫌犯的作案时间对不上,怀疑死者曾被埋进雪里,寇凛遂将诏狱里的一些死囚拉出来,扒光衣服,扔进雪地里活活冻死,用来做个比对。
    传言而已,是真是假楚谣也不知道。
    就是不清楚寇凛会不会将自己作死吃的亏,一股脑全算在楚箫脑袋上。依照他的行事作风,是很有可能的,尤其这两天她与楚箫之间的感应中断了,也不知楚箫在衙门里情况如何。
    正担忧着,她浑身打了个寒颤,没由来的一阵头晕目眩。心中一凛,忙道:“杨叔,我昨夜没睡好,身子有些不适,想再多睡一会儿,你吩咐下去,莫要人来扰我。”
    杨管家早已习惯:“是的小姐。”
    楚谣匆忙躺回床上去,不一会儿便不省人事。
    
    第10章 差事
    
    楚谣头痛欲裂着醒过来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两道粗眉下,细长的小眼睛极有特点,正是徐功名。
    她微微一惊,连忙从椅子上起身行礼:“徐镇抚。”
    用不着观察环境,从入耳的哀嚎声已知自己身在诏狱审讯堂里。
    徐功名背着手,讥诮道:“楚百户,好端端的为何晕过去了,你也身体不适?刚好太医没走,要不给你也瞧瞧,省的传到楚尚书……”
    楚谣忙道:“老毛病了,无妨,多谢徐大人关心。”
    徐功名嘴角噙着冷笑:“那你倒是说一说,你究竟对指挥使大人使了什么坏?”
    大人这病来的凶猛,太医说是绒毛堵塞了气道,他根本想不通。平日里大人常常接触绒毛,从未出过问题,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捧着一大把绒毛不间断的吸气。
    以大人今日提起楚箫时的咬牙切齿来看,肯定和楚箫有关。
    楚谣微微垂着头,沉默以对,她并不清楚哥哥与寇凛之间的具体情况,认为少说少错。
    且她早已注意到案台上摆着一套叠放整齐、簇新的锦衣卫官服,连带一柄绣春刀。
    再看“自己”身上仍穿着常服,推断徐功名的目的,并不是兴师问罪。
    她一直不吭声,徐功名果然也没有继续逼迫,道:“你身负皇命,在咱们锦衣卫领个百户的职,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从没想过给你分派差事,怕分了你临摹《山河万里图》的心思。可如今看来,你应是觉着太闲了吧。大人今日特意嘱咐,说你精力过于旺盛,往后不妨适当安排些简单的差事给你,既不让你在我衙门里觉着烦闷,又不惹人疑心。锦衣卫在咱大人手中,上下虽是铁板一块,可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作假之事泄露出去一星半点,还是得大人来善后。”
    宝画真迹被盗,朝中官员知道的人并不少,但至今没有任何消息流传在外,正是因为够资格知道此事的官员,都清楚此事的厉害。这是目前扎在圣上心头的一根针,胆敢乱说话,被无孔不入的锦衣暗卫抓住把柄,基本上后半辈子就只能在诏狱里度过了。
    楚谣知道寇凛是在故意找麻烦,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楚箫这阵子待在衙门里无所事事,估计是真待的烦闷,往后还有小半年的时间,给他找点儿差事做,想必正合他意。
    楚谣抱拳道:“愿听从大人差遣。”
    徐功名原本以为她会搬出圣上的密诏压一压自己,不曾想答应的这般爽快,令他颇感意外:“那行,去将官服换上,点十个校尉,先去城西疏浚堵塞的沟渠,再去城东修垫塌损的街道,具体位置出门前会有人告诉你。”
    楚谣微微怔:“徐大人,这一直是五城兵马司的职责吧?”
    “怎么了,认为我是故意刁难你?”徐功名凉飕飕一笑,“楚大才子博学多识,难道不知锦衣卫有修理街道和疏通沟渠这两项职责?”
    楚谣自然知道,但这些与五城兵马司重合的脏活累活,锦衣卫一向是当没看见的。
    “属下领命。”
    “完不成不许回来。”
    “是。”
    对方铁了心,再争辩也没有意义。不让寇凛出一口恶气那是不可能的,被分派些脏活,总比被讹钱强得多。想她身负皇命,寇凛也不敢太过分。
    楚谣拧着眉从案台上拿走官服,就近去往画室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