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种田就会被啊呜掉[末世]-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和大哥都没让露面。
  他一出现,本来已经低下去的哭声立刻又高昂起来,夏琛让他们哭得头疼,作势转身要走,惊得他们哭都忘了,慌忙去拦。
  平时夏琛挺爱笑的,但是什么场合用什么表情,此时他便一点儿笑模样都没有,摆出一副严肃脸:“你们来我家作甚?”
  一个刚死了男人的新寡妇哀哀哭道:“夏少爷呀,我家老葛死得惨啊,我家里三个娃呀,我……”她哭得时候调子拖得长长的,一哭三叹,抑扬顿挫。
  夏琛面无表情地看了眼被人拖来的尸体,点点头道:“我看见了。”
  众人等了一会儿,不见他有要再说话的意思,都愣住了,新寡妇眼泪还挂在脸上,呐呐道:“我男人死了……”
  夏琛依旧面无表情:“我看见了,你说了两遍了。”
  新寡妇急了,哭都忘了:“我男人死了,他死了,我们娘四个怎么活,我们……”
  “你男人是我杀的吗?”夏琛打断她的话,大声质问。
  “不是,他……我……”新寡妇支支吾吾半天,不知道该怎么答夏琛,求助地看向其他人。
  三个死者,其实只来了两家,那个死掉的年轻人家属没来,除了这个新寡妇,另一家是个老太太领着人来闹,断脚的那家也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眼瞅着新寡妇败下阵,老太太小声道:“我儿子他们都是听你的话出去,才死得咧……”
  夏琛冷笑一声:“是我逼他们出去的?”
  他招了招手,孟明峻从人群外挤进来,把刚从任务处外墙上撕下来的告示递给他。这是夏琛的习惯,有什么决定或者新规,都会贴在任务处外墙上公示一段时间。
  夏琛将告示举起来面对众人:“这上面写什么你们应该都晓得吧,毕竟当时我让人给你们念了好多遍的。出城与否自行决定,凡自行组建搜寻队者,生死自负。”
  他抖了抖手上的告示,瞥了眼地上的尸体,偏头一笑:“呐,所以真是自负了,你们来找我,又有什么用呢。”
  全场陷入一片寂静,当初这告示夏琛确实让人读过很多遍,就算她们没有亲耳听过,也听其他知道的人讲过。
  有围观村民小声嘀咕:“还不是为了来讹钱呗。”顿时引来一片附和声。
  冷静想一想,这件事确实找不到夏琛头上,只是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她们迫切的想寻找一条出路,将家人的死归责与夏琛,最好让他给补偿,就成了最好的出路。
  这些人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抱着这样低劣的想法,让她们就这么撤回去,她们也是不愿意的。人已经得罪了,要是好处还没弄到手,岂不是太亏了。
  只是她们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便愣在那里。
  那个断脚的家属却抓住机会,跪下哀求道:“夏少爷,我们不是来讨说法的,只是我们当家的脚没了,求您赐些神药,给他治治吧。”
  夏琛看了眼趴在别人背上,下肢少了一截白仓促包起来的面色惨白的男人,冷淡道:“我的药是补血的,这么大的伤口,用药会大出血。你们非要用的话,可以给药效最低版本的。”
  他掏出一个小瓶子,里面是稀释的水果血:“这一瓶就够了,诚惠两个绿币。”
  两百个白币卖水果血,真不是夏琛黑,别处再找不到疗效这么好的补血药,他卖护卫队也是这个价。平时根本不对外出售,要不是这人腿断了,他都不会拿出来。
  那女人要接药的手一顿,睁大眼睛,差点儿蹦出一句:“还要钱?”
  她咽了咽口水,勉强笑了一下,摆手道:“不是这个药,是让断腿能长出来的,就姚家北哥儿那样的……”
  北哥儿胳膊长好,是村里人皆知的稀罕事,毕竟断肢再生这种事,在哪儿都十分引人注目。
  夏琛定定看她一眼,突然一笑:“也行,断肢再生的药我本不对外出售,你非要要,先付钱,我这就给你。”
  “多、多少?”
  夏琛随口喊了个高价:“一百个绿币。”现在流通的最高币值,也就是绿币了。
  “你怎么不去抢!”女人脱口而出,口不择言道:“北哥儿凭啥就给治,我男人不给治?!”现在谁家会有一万个白币啊,想想都不可能。
  夏琛轻笑一声:“北哥儿是我外甥,你男人是我什么人?”
  女人哑口无言,人群中突然有人扬声道:“收我们的税还区别对待,就知道给自家人谋好处。”
  “对,人家腿断了连点儿药都舍不得给!”
  “死了人也不管,人家孤儿寡母的连点儿同情心都没有……”
  夏琛眼神一凝:“抓起来!”
  几个听候命令在暗中观察的护卫队立刻窜出来,冲进人群中将喊话的人全都抓了出来,反扭双手押到夏琛面前。
  夏琛打眼一瞧,有小时候跟田来宝一起推他下水的两个,有村里的两个混子,还有一个竟然是护卫队最初招的那个年轻人的兄长。
  年轻人被兄嫂嫌弃被迫分家,后来挣了钱也不愿意让他们占一点儿便宜,引来兄嫂一家嫉恨,此时他就守在夏琛身边,低着头满脸地羞愧。
  这些人先是喊冤,说夏琛抓错人了,他们喊话的时候都可以压了下嗓子,就是想挑事。
  夏琛连个眼神都没给他们,冷酷地说:“我说是你们,就是你们,不服气憋着。”
  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他一改往日温和作风,雷厉风行地下令道:“将这几家全部驱逐出去,本城范围内,不许他们继续居住。”
  恍若一个惊天大雷落在人群中,当事人已经被炸懵了,围观的村民也议论纷纷。
  有个被押着的汉子喊道:“你凭什么驱逐我们?!这城市又不是你的!”
  他扭过头冲人群喊:“城墙是你们修的,石头是你们挖的,怎么能让他做主。”
  南哥儿气道:“工钱还是我小叔出的呢,有本事你让他们把工钱还回来!”
  此话一出,围观村民纷纷后退两步,谁愿意退工钱啊,都买了粮食吃进肚子里了。再说这本来就不关他们的事儿,他们又没想讹夏家的钱,也没想当什么城主,不是那块料儿就别揽那个事儿。
  夏琛已经下定决心,也不管他们再说什么,让护卫队行动起来,去帮这些人搬家。凡有违抗者,直接武力镇压。


第136章 
  “放开我; 凭什么赶我们出去?!”
  “我知道错了,求求你; 放我进去跟夏少爷求求情吧; 我们真的知错了……”
  “不是我自己要去的; 我是被骗了; 是他们说夏少爷会给我们补偿,我没想去的……”
  “可怜可怜我们吧; 我们孤儿寡母的,被赶出去可怎么活啊!”
  “这样欺辱我们这些孤寡老弱; 夏琛你会遭报应的!”
  “小二、小二我是你亲哥哥啊,你帮我跟夏少爷求求情吧,你就原谅哥这一回吧; 看在死去的爹娘的份上……”
  哭喊声、求饶声、痛骂声交织在一起; 八户人家一齐被撵出去,老老少少加起来足有三十来人。这次夏琛弄了个连坐; 来找事的连着家人一齐撵了。
  这个家人是指小家庭里的全部成员; 像已经分家单过的兄弟,如果想给他们出头; 可以跟着一起走,不想出头; 就老老实实缩着。
  让他们自己搬家,他们肯定是不乐意的,所以夏琛将护卫队派出去帮他们搬家,家伙什用床单一包; 往大开的铁树墙外一扔,赖着不走的直接架起来扔墙外头去。
  至于他们种的地,那就没法了,总不能把地给他们打包带走,况且他们的种子还是借的夏家的。准确来说,夏琛是整个村大多数村民们的债主,借的种子都要等收货之后才能还的。
  两层树墙中间的外城居民,从村里闹嚷起来时,就有人趴在第一层铁树墙上听动静。等见到竟然有人被撵出来,所有人都静默地注视着,眼神既好奇又胆怯。
  在他们看来,城里的生活是顶好的,夏少爷也是个极和善好说话的主家,不知这几家做错了什么,竟然惹怒夏少爷被撵了出去。
  他们竖起耳朵努力从这些人的哭骂声中提取信息,可惜这些人都已经陷入癫狂,说话颠三倒四词不达意,话语里尽是各种负面情绪,让人摸不着头脑。
  很快所有人都被扔了出去,有夏琛的口令在,胆敢攻击护卫队的,这些来“帮忙”搬家的护卫队成员便不再留手,随手在不起眼的地方来几下,就让人疼得满地打滚。
  要论武力值,这些普通农民农妇哪比得上日日锻炼的护卫队,真是脑子坏掉了才会选择武力反抗,然后被无情镇压。
  这些护卫队成员心里都憋着火儿呢,老队员都是夏琛一手提拔的,可以说是夏琛的心腹,对他极度信仰,非常见不得这种恩将仇报来找夏琛麻烦的人。
  而新队员也是经过艰难的锻炼和严苛的选拔才进入护卫队,他们千辛万苦达成的目标,这些人嘴一张一合,便成了夏琛任人唯亲给他们走后门,他们能服气吗?
  所以这些人完全没留手,该摔摔该揍揍,将人整治了一通发泄完心头郁气后,用力合上了连着树墙的大门,将人全部关在门外。
  将门栓好,领头的几个小组长还喊了几个外城居民,让他们搬几块大石头来,将门堵严实了。
  一边堵门,他们一边顺势给好奇又不敢问的难民们解释了一番这些人为什么会被撵出去。
  难民们口口相传,很快都知道了原因,一个个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议论纷纷,看向铁树墙外面的视线像是在看疯子傻子。
  “那么好的日子,有吃有喝还安全,为啥要折腾?”一个抱孩子的妇人满脸不可思议。
  “对啊,就算人没了,那也是自己要出去的,咋能怨到夏少爷头上,这不是故意讹人嘛!”会编织的老头说话的时候手都没停,眨眼间编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
  搜寻队进出城必然会经过外城,从一些大嘴巴的村民口中,他们也知道村里的各项新制度,自然知道搜寻队是怎么回事。
  一个少年满脸的忿忿不平:“要是我能进城,我肯定把夏少爷给供起来,让我干啥就干啥,这些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小小年纪,说话老气横秋,旁边的人不但不觉得可笑,还纷纷应和。
  他们都是吃过苦受过罪的,知道外面现在是什么样的环境,所以也知道清河村的待遇有多好,说一句乐土也不为过。
  他们知道那些人被撵出去,基本等于没活路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就连那些自私自利喜欢持强凌弱的人,都会叱骂一声脑子坏了好日子不过,然后畅想一番要是自己在里面,肯定不会像他们一样作死。
  护卫队扔完人,又传完话,跟易杉和另几个在难民里说得上话的领头人叮嘱了一声,让他们注意别让外面那些人进来以及破坏外门,便撤退回城里复命了。
  等护卫队的人全部离开,议论声一下子大起来,都在谈论这件事,以前大部分村民在他们面前,姿态都有些高高在上。
  因为他们确实过得好,所以难民们也乐得捧着他们,但是直到今天有人被撵出来,他们才意识到,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久前这些人还是有地有房有家产的城市居民,现在眨眼间就沦落在外连外城都住不上。
  而他们经过努力,却可以更近一步,取代他们的位置,过上那让他们羡慕的好生活。
  易杉站在当初跟契兄巫奇一起搭建的破草屋前,遥望着高大的城墙,眼底闪过一丝希冀。
  一口气撵走几家子,村里人终于意识到,爱笑和善的夏少爷,并不是没有脾气的软柿子。村里虚浮的风气,立刻沉淀了下去几分。
  那几家被撵出去的,当天晚上就起了内讧,互相埋怨,又因为黑灯瞎火看不见被贪墨了行李,甚至大打出手。
  他们运气还算不错,当天晚上没有僵尸来袭,但是席天慕地的露宿野外,这经历也够难得了。好在天气已经转热了,否则这一个晚上他们都熬不过去。
  虽然夏琛让人把家里的东西都给他们扔出去,但是因为他们的极度不配合,护卫队收拾东西的时候,便没有那么尽心尽力,只胡乱收捡了一番。脸盆跟尿罐子包在一起,粮食洒得衣服里都是,锅是没有的,好好的瓦罐摔出条缝眼看用不了了。
  一朝落难,连顿热饭都吃不上,一大早的,隔着树墙,连外城的难民都开始生活烧水做饭,这群人却还在互相推诿着谁去捡柴火。
  饿极了的小孩穿过树墙缝隙,冲上去就去抢难民小孩手里的烤土豆,然后被大人一把抓住。
  这几家也顾不得吵架了,叫嚷着让抓人的难民放人。现在难民们可不怕他们,恰恰相反,拥有丰厚家资的被驱逐者,在一些难民眼中宛如一头头毫无反抗能力的肥羊。
  要不是他们不能私自打开外墙门,这群人的东西早就被难民抢光了,反正他们已经得罪了夏少爷被驱逐出去,不再受夏少爷保护。
  现在他们自己撞过来,似乎还没明白自身的处境,说话依旧像以前一样颐指气使。
  难民们痛快地给了他们一个教训,讹了他们数倍的粮食,才把几个偷嘴的孩子放回去,还笑谈说让他们也尝尝被讹的滋味,将这群被驱逐者气个半死。
  夏琛收到这些汇报的消息,也只是轻笑一声,便这样过去了,他将人驱逐出去,就已经将他们当成死人。昨夜没出事,是他们运气好,聚集了大量人口的清河村,可是经常有僵尸循着血气过来的。
  果不其然,这些人甚至没撑过第二天,仅仅一小队五六只僵尸,便将他们三十多人追撵得四处乱窜互相推搡,最后纷纷惨死在僵尸嘴下,变成新的僵尸。
  当天负责此处巡逻的护卫队钻出来,趁着刚变异的僵尸正是最弱的时候,砍瓜切菜一般都收拾了。
  那些散落一地的物资,被难民用带叉的树枝勾了过去,跟捡宝一样互相分了。
  这些人的死讯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末日里,人们早就习惯了死亡和离别,村民们也仅仅是私下叹一句不识好歹,心中对夏琛敬畏更深。
  此后一段时间,搜寻队再没有前几日紧俏,隔个三五日,才有一队护卫队组成的搜寻队外出搜集物资,村民是再没有敢外出的。
  与此同时,夏琛开始在已经将养得差不多的外城居民里招工,待遇等同与村民,所有参与招工人员,择优录取。
  这相当于将城市对外城居民半开放,毕竟他们做工是要进城里来的,只是不能住在这里面
  与招工启事同时发出的,还有一项新的制度,所有居民,不管内城外城,将开始计算贡献值。贡献值可由对城市做出贡献如参加城市建设性工作获得,但是独立于他们的薪资,也就是说工资照开,贡献值根据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完成度等等来计算。
  对于内城居民来说,贡献值更像是以前劳模评比的一个数据量化,往后的各项奖励都是根据贡献值来发放,变化并不太大。
  但是对外城居民来说,贡献值却关乎他们的前程,因为夏琛宣布,付清所有物品租赁欠款,且贡献值达到一定数值的外城居民,将获得内城的准入资格。
  此消息一经宣布,引起轩然大波,村民们紧迫感陡升,毕竟以后会有大批量的人来跟他们竞争工作岗位。
  而外城难民,更是陷入疯狂之中,他们于黑暗中看见曙光,明确的,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进入内城,这条平等的晋升通道,让他们所有人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工作热情。


第137章 
  夏琛开始从外城招人; 并且开放进入内城的选拔资格,并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
  从城市建设上来讲,目前城墙已经基本修建完毕,六米多高的城墙虽然不算特别高大; 但这个高度差不多也够用了; 再往高处修,难度会越来越大。
  刨除了城墙这个用石大户; 还剩下许多采集好的石料没用完; 这并不意味着采石工人们可以宣布下岗了。
  村里的道路以及到采石场的路虽然全部夯平,但是距离夏琛想要的城市环境还有很大距离。以他的意思,最好是能修建水泥路,不然泥巴路夯得再实,雨水一泡就完蛋了。
  说到水泥; 夏琛不是工科生; 但是他以前看的时候; 看见过一个土水泥制法; 大致记得一点儿制作过程,好像需要用到石灰,跟乱七八糟的煤渣子碎瓷器一起高温烧制; 就能烧出水泥来。
  后者好说,问题是他们这里不是喀斯特地貌; 没怎么见着石灰石,想烧水泥,肯定需要大量石灰石作为原材料; 他也不知道其他法子,所以只能先把这个放下。
  但是水泥烧不成,瓷器陶器还有砖头是可以考虑一下的,不说别的,如果将外城居民招揽进来,他们生活中所需的水缸瓦罐种种用具,目前都处于稀缺状态。总不能只靠搜寻队从外面辛辛苦苦搬水缸回来,那成本可就高了,恐怕这些新来的居民难以负担。
  况且这些东西虽然不算消耗品,但坏了也没法修补,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来源,所以不如自己修个窑开始烧东西。
  技术方面,他可以找一找有没有相关方面人才,能找到最好,找不到就慢慢摸索,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最起码他好歹晓得一点儿大概流程。
  光建窑烧陶这一块儿,就需要大量人手,另外还要修房子。现在的天气实在太诡异了,入夏以来,一场雨都没有下过,现在才五月中旬,气温已经十分高了,去干活的人,短褂子都快穿不住了。
  村里很多老农都说,幸亏今年没中水稻,否则这一点儿水不下的样子,收成是个大问题。就算现在,他们每天也要花大量时间打水浇地。
  水渠虽然还在修,但是水利工程是个长期工程,现在还派不上用场,旁边的清水河水位都下降了一截,村里当初打得几口井现在已经用上了。
  异乎寻常的天气,春天短到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夏琛不得不往坏处想,极热之后,会不会是极寒?又或者就这么一直热下去?
  前者还好,若是后者,恐怕是真不给普通人活路,他好歹还有水带,靠自己的产出供给自己一家再接济朋友不成问题,再多就有点儿难以为继了。
  这些他也只是自己想想,最多憋得不行了跟温束讨论一下,其他人他根本不敢讲,怕他们愁得觉都睡不着。
  跟温束说过后,从他话语间不经意流露出的偏向,夏琛隐约觉得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极热之后会有极寒,他得提前做好保暖工作。
  保暖这一块儿,能做的就太多了,首先房子问题,房子得结实保暖。想想当初连续半个多月的大雪,听他爹说村里好几家屋子都塌了,当时还压死了人的。
  想来如果是极寒天气,极大概率会伴随大雪,而且说不定时间会更久,所以房子一定得结实。
  他们家还好,青砖瓦房,他爹当初盖房子的时候也是花了大价钱的,盖得十分结实耐用。不过屋头的瓦片有些松动,还有些坏掉了,他想重新铺一层瓦。
  这是小问题,先想法子把瓦片烧出来,反正陶器要烧,瓦片也要烧,都要用窑,那先把窑盖出来再说。
  另外他手里还有一份烧炭的方子,是当初那个卖炭的老板送他的,可以把炭也烧上。
  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土和木材,要安排人去挖土砍树,还得留人烧窑,简直太缺人手了。
  辛亏他们周边有适合烧陶的黏土,不然这件事又得暂时搁置或者另想法子。
  说回房子,盖房子也得要人手,村里的大都是土胚房,好一点儿的就是不用茅草盖屋顶而是用瓦片。但是这种屋子怎么抗得住风雪,到时候大雪连绵,屋子一个接一个被压塌,他坐在屋里,救还是不救?
  让他们盖石头房吧,总不能夏琛自己给他们找人手出钱,他还得重新想办法,真是想想就头疼。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事要做,以前马少,他爹一个人能行,现在马这么多,每天光草料就是一个大问题,肯定得找人帮忙了。
  放马养马得招人,种植苜蓿草需要开荒、需要种植。村里人口陡增,现有的土地肯定不够,也得开荒种粮,又是缺人。
  光发展农业也不行,还有养殖业,总不能只吃素的,没油水的饭菜可满足不了异人们巨大的能量需求。不说南哥儿,就细娘这样以前饭量不大的小姑娘,如果不吃高能量的食物,光吃米饭一顿最起码得三大碗,海碗。
  山林外围的野兔野鸡都快让他们给打光了,这么多人,光靠那点儿野味哪撑得住。
  养殖这个东西夏琛是真没什么经验,他在家里问过一圈,他爹也不懂,他娘和嫂子倒是能说上两句。
  牛羊之类的,他们村没人养肉牛,准确的说,这会儿牛大都是耕牛,而且随意宰杀耕牛是犯法的。当然,现在宰了也没人找你,但是现在根本没牛可宰,他们村一共才两头牛,一头是某家比较富裕的曾经买的一头牛,已经很老了,另一头就是夏琛家的。
  羊的话,倒是有家原来养过羊,规模不算大,好处是他们家可以自己配种,不用想法子寻小羊崽回来。
  结果夏琛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他嫂子说,那家的羊已经被吃光了……
  罪魁祸首就是孙黑虎他们那群人,还有他家南哥儿,嗯,孟先生家也买了一只。那家正好缺粮食,觉得这世道养不起羊了,他们出得价够高,就把羊全卖了。
  面对夏琛的黑脸,南哥儿小声嘀咕:“我买回来的羊腿,你也吃了,还说烤得香……”
  夏琛:“……”
  行叭,怪我计划做得太迟了,牛羊暂时不用想了,猪的话,以前村里没人养,用嫂子的话说,臭、埋汰、肉骚,肉难养还卖不上价。
  这题我会!夏琛心里的小人激动地举起手,好多穿越的、种田的里面都有,骟猪嘛。
  据说割掉小猪猪的蛋蛋之后,它们的脾气就会变得十分温顺,架也不爱打了,肉也长得多了,味道也不骚了,反正就是各种好处,搞生猪养殖一定要,割蛋蛋!
  猪苗可以先抓小野猪,反正现在的养殖猪素质,估计跟野猪差不多,还不如自己驯养。
  这个可以搞,夏琛在心里记下一笔,决定赶紧弄起来,不然等山里的野猪也被吃光了就凉了。
  除了这些,还有禽类,养鸡场必须有,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吃法多种多样,鸡也是。
  这个问题不大,村里有妇人很擅长养鸡,据说以前每年都要孵很多小鸡卖给村里别的人家,还有别的村的人来她家捉小鸡仔。
  只是每家养的规模不大,夏琛她娘说以前有人鸡养的太多,不知道咋回事一下子全死了,那家人舍不得扔,把死鸡煮了吃了,还吃死了人的,后来就没人敢养那么多鸡了。
  听得夏琛目瞪口呆,瘟鸡还敢吃,真是勇士。不过他倒是晓得一点儿,大概率是发鸡瘟了,但是知道也没用,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防治,顶多晓得要注意卫生问题。
  其他禽类如鸭子大鹅之类,村里有几家有养,如果想扩大规模,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动物也不是一天就能长成。
  哎?不对,他可以找长得快的,据说兔子繁殖特别快,而且一窝下很多崽,所以其实兔子也可以养。
  总的来说,目前的现状就是:缺人,十分缺人,非常缺人。
  夏琛脑子里规划一大堆,就是缺人去实施,外城那么多人手,不用简直浪费。
  开始内外城同时招工之后,本来村里人和外城居民还担心没有活儿给他们,结果第二天任务单瞬间刷新,一下子多了好几张。
  放在最上面的是特殊人才招聘,识字的,有手艺的,优先录取,薪资丰厚。
  采石工人、伐木工人、运输工人继续扩招,还要挖泥巴的,这个工作比采石伐木稍微轻松一点儿,力气大的妇人也可以做,当然工资也低一筹。
  挖泥巴运泥巴需要工具,搜寻队带回来的一些破铜烂铁,夏琛都给铁匠让他打成合适的采集工具。会编织的老头被夏琛叫去带徒弟,别的不用教,最起码得教会编大竹筐,结实耐用是唯一要求。
  另外还找人先盖了猪圈,让老头抽时间给他编一些笼子,等弄好之后就可以去捉小猪仔小兔崽子回来养。
  鸡的话,他心里也有点儿担心鸡瘟,干脆先不集中养,而是努力扩大每家每户的养殖规模。
  他没有强制性地出台规定,而是让冯砚山在商铺挂上新告示,收各类禽蛋。
  以前想挣彩币,只能通过做工,偶尔能从其他人手里挣少许,现在多了一个挣钱的渠道,而且养鸡养鸭,农妇们才是主力军,瞬间激发起她们的斗志。
  告示放出去不久,那个特别擅长孵小鸡养小鸡的妇人,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第138章 
  也是夏琛运气到了,外城收拢的居民里; 还真有不少技术人才。
  想想也是; 这些人原本大都是城市居民; 能在城市里定居的,大部分都是小商业者或者手艺人,反而是像清河村这样的乡下小村子,才会大部分是农民。
  招工告示里明确表示,技术工种优先录取,而且夏琛也没有限制是哪些技术; 所以有技术的积极报名登记。
  夏琛担心他们有什么特殊才能不好意思说或者自己没有意识到,便特意提了一句; 有什么擅长的也可以报上来; 指不定就能寻出个人才。
  于是来报名登记的人排出长队,孟明峻做记录做到崩溃,顾不得今天是上课日,把他爹他舅舅还有那帮学生都拉来帮忙。
  他们以前也做过一些简单的登记工作,现在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这种事拉个壮丁不成问题。
  连桌子都是搬了学生们的课桌,排成一长排; 在瓮城处那一大块平地上做登记。
  夏琛去看了一圈; 见他们做的不错,干脆让孟明峻顺便做个人口普查登记,趁此机会将外城居民具体情况做个记录,回头他弄个户口本出来。
  他张嘴一说的事儿; 却瞬间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孟师弟差点攥断了笔杆子。自从到夏琛手下工作,他以前的和气模样快被磨光了,工作永远做不完,天天处于想喷火的状态。
  面对小师弟强行压抑的怒火,夏琛缩了缩脖子找了个借口立刻遁走。
  等幼娘被派来找他要纸,并告知库房里的纸张已经用光,夏琛一拍脑袋,真是忙糊涂了,连造纸这回事都忘了。
  回程的路上,他收集了不少纸张,各种类型价格都有,后来商铺任务处还有学校都有用纸需求,他就拿了一大批堆放在库房里,要用了直接去取便是。
  商铺和任务处还好,学校是用纸大户,以前库房库存充足,没人来找他,夏琛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现在一想,可不得赶紧造纸。
  他空间里倒是还有一些,能支持一段时间,但是也不多了,他避开人回屋用葫芦娃装了一葫芦的纸,让幼娘给孟明峻送去,然后自己拿了张纸,开始回忆造纸法。
  造纸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