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种田就会被啊呜掉[末世]-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提还好,一提温束脸色就变了,那个什么见鬼的血包,凭什么想用那种垃圾玩意儿替换他的口粮他家元宝的血,是这种东西能替换的吗无限量供应呵
眼睁睁看着温束笑容消失,夏琛意识到说错话了,打着哈哈拉温束去看铁树。他不就是提了一嘴,喝血包能不能行嘛,他也知道合成的玩意儿肯定没天然的好,况且子笺都说了,他的血是最好的
就随便说说,怎么就突然变脸,还换着地方来回咬,硬是喝了半个月的血量,说是怕他克扣口粮,他是那样的人吗
第113章
一大早; 天还麻麻亮,田家大宅外头新建的房子附近; 就有人影在晃荡。
南哥儿抱着牌匾跟在夏琛身后; 乍一见那漆黑的人影; 条件发射就想摸刀。蹲在一边的村民站起身,微躬着腰一脸讨好地跟夏琛一行问好; 眼神控制不住的往夏琛身后看,跟过来的夏家人; 还有来帮忙的针娘柳娇等人; 手上都抱着东西。
“你怎的没下地干活”东哥儿抱着一桶大米; 他跟村民打交道更多; 说话比较随意。
开口的是个矮瘦的汉子,他憨笑两声道“这不昨个儿琛少爷说有活派给咱; 我来瞅瞅有没有我能干的。”
这汉子叫田大壮; 人不如其名; 打小就生的不够高大,力气也比不上其他同龄人,但脑子有几分灵活。昨个儿一听说夏琛有任务可以领; 他立刻就惦记上了; 他家孩子多进项少,有这个机会就要赶紧抓住; 所以早早赶过来; 就想选个自己能做的。
说着话; 田大壮也没停下; 手脚麻利地给夏琛他们帮忙,他不敢去碰那些货物,就帮着办东西抱牌匾。
夏琛诧异看他一眼,觉得这人还挺机灵,便没拒绝他,先把屋门打开。新盖的屋子也是石头房,不算太大,也就十来平米的样子。
靠门口放了一个高高的木头桌子,这个是从田家老宅搬出来的,堆在库房里没用,夏琛看木料不错还挺结实,就让拿出来用了。
靠墙的地方摆了几排木头架子,这是让村里木匠打的,这东西不需要太复杂的工艺,做起来很简单。
南哥儿踩着凳子去挂牌匾,其他人就把搬来的货物放到木架子上,目前夏琛拿出来的货物种类并不多,所以货架也没摆满,看着有几分空荡。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田大壮看着地上堆积的大桶白米面粉,都是上好的精米精面,还有那一整罐的盐,结实好看的整匹的布,堆满了罐子的糖块。单只是这些,已经让人田大壮目不暇接心动不已,更别说还有其他他没见过的稀罕东西。
上货这种事田大壮不敢插手,索性打扫起屋子来,门口来来回回扫了好几遍,一边打扫一边心焦,盼着夏琛早点儿发布任务。
一群人齐动手,很快把货物都安置好了,这会儿已经有其他起得早离得近的村民听见动静过来查看了,夏琛看见田大壮眼底藏不住的焦急,招呼他到柜台前来。
田大壮连忙站过去,夏琛翻开一本册子,上面画着一些他看不懂的格子,还写着字。
夏琛问“识字吗”
田大壮尴尬地摇摇头,村里识字的人才是稀奇,不识字才是常态。
夏琛摊开册子给他指着上面的内容一项项解释“目前我们分派出去的任务,有护卫巡逻、采石、运石、修路、修建城墙、伐木、清扫等任务。每项任务有各自的任务要求,比如采石运石,要求力大体壮。建墙修路,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如果实在招不到,才会降低要求选用。”
田大壮竖起耳朵听完,斟酌一番,护卫巡逻他肯定是做不了的,采石运石他倒是想去,可能不符合要求,清扫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田大壮知道,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简单的活儿肯定有不足之处。
仔细考量之后,他选了自认为最合适的“我以前去县里打短工修过路,我想去修路。”
夏琛点点头,顺手在柜台上拿了支笔给他记上,然后又摸了块用红颜料画了个长方形的竹牌给他“这个拿好,一会儿派完任务,会有人领你过去干活,今天干完活之后,再到这里来,拿这块牌子换钱。你选的修路,干满一天不偷懒,可以领十五个白币,当天发放。”
十五个那不是干上一天就能买盐回去了田大壮喜上眉梢,夏家少爷果然是厚道人,只要他肯干活,说不定以后还能让妻儿吃上精米饭咧。一时间田大壮满心斗志,恨不得现在就去干活。
田大壮刚领完任务,外面已经热闹起来,村民们聚集在商铺门口,指指点点却没人敢进来。
“这牌匾上写得啥”
“我咋知道,我又不认字。”
南哥儿瘪瘪嘴,没接话,他倒是认字,谁让他小叔偷懒,牌匾上就俩字“商铺。”他想吹一下都没得吹。
夏琛倒觉得很无所谓,他本来就不擅长取名字,而且本来嘛,以后又不打算开分店,就算有别家开始卖东西,他这个官方商铺保证是名头最响的。
“进来,大家都可以进来看看。”东哥儿站在门口招呼村民进来,看到商品才会激发购买欲。
村民们立刻蜂拥而入,对着里面的商品大呼小叫起来,东哥儿南哥儿紧紧盯着,也就是这一回,以后买什么东西就是直接报名称然后让看店的人给他们拿。
本来夏琛准备做个菜单的,后来想想还是得让他们看一看实物,才会有动力努力干活来买东西。
“这米可真好。”
“可不是,面粉也磨得细,一看就是好面粉。”
“这是糖吧,这么大一罐子,得卖多少银子哦。”这是还没缓过劲儿的。
“啥银子,是那个、那个白币。”
“哦对对,夏少爷,这些东西都咋卖呀”
“来,你们跟他们说。”夏琛让开位置,让他娘和嫂子坐到柜台后面去,偶尔他娘和嫂子说起孟夫人满眼钦佩,夏琛才意识到让她们一直待在家里是不对的,干脆也给她们找点儿事做,实现一番人生价值,培养一下她们的自信心。
本来这两人死活都不答应,觉得自己干不了,夏琛就哄她们说,这里面的商品都是他攒了很久的家底,交给别人卖他不放心。
他娘和嫂子一听,二话不说就接过来了,考虑到她们的安全问题,夏琛让针娘和柳娇没事就多在这里待待。针娘现在完全能一心多用,一边用异能做针线活一边跟人聊天手上还能干点儿其他的事儿。
虽然在家夏琛已经跟她们讲过很多次,价目表已经背得滚瓜乱熟,此时一对上村民们疑问的模样,又忍不住开始胆怯。
“娘,嫂子,别怕,是咱们卖东西,又不是要买,我还在这儿呢。”夏琛宽慰一句。
巧娘本也不是十分害羞的性格,她暗自给自己鼓了鼓劲儿,按照夏琛教的,大声报了一遍普通商品的价格“土豆地瓜玉米五个白币一斤,上好的精米面粉三十个白币一斤,盐是五个白币一两,糖”
铺子里安安静静的,所有村民仔细听巧娘说完,默记了一遍,没记住的立刻问起其他人,记完了很想掏钱买,可是兜里空荡荡的一个白币都没有,这才急匆匆来问任务。
夏琛早就分好工了,把做记录的本子交给孟明峻,他之前就做个监工的活儿,这次也一并交给他。
孟明峻拿着张纸去贴在商铺外头的墙上,上面写了各个工种和能拿到的报酬,村民们看不懂,他又把夏琛给田大壮讲得话又讲了一遍。
田大壮也混在人群里仔细听,果然根据任务不同,报酬高低也不一样。像采石运石这种活,采石头累且有一定危险,有二十个白币,运石头十八个白币。
建城墙要等石头运到才能开始干,今天不招明天招,根据各自能力不同报酬也不同,有经验的和打下手的,十二到十八个白币不等的报酬。
伐木这种活村里男人都会干,比采石头又轻松一些,只有十二个白币一天。
最低的就是清扫任务,十个白币一天,要打扫整个村子的卫生,土坑水洼拿土填一填,动物粪便堆积处理,枯枝落叶扫到一起。
这个任务都是一些琐碎的活儿,没有太高的体力要求,用点儿心就能干,是夏琛专门给村里孤寡老弱设置的。
所有任务里面,护卫队的巡逻任务,拿到的报酬最高,一天足有三十个白币。
这么高的报酬,何止一个人心动,那三个早先选择去训练,然后顺理成章进了护卫队的年轻人,快被其他村民羡慕嫉妒的眼光给点着了。
他们的家人先是不敢置信,然后就是狂喜,以前孩子去搞什么训炼,一天到晚累得半死回来,身上还有伤,家里一点儿活儿不干,吃得还多,要不是亲生的,爹娘早就把他们赶出去了。
哦,真有一个被赶出家门的,爹娘死了跟兄嫂过的小伙子,这次被抓住把柄直接分家撵了出去,分的口粮还不够吃三天,全靠队友们救济,都快过不下去了。
昨天兄嫂还在看他笑话,今天笑容就僵在脸上,三十个白币啊,大米都能买一斤了,粗粮能买六斤这么个金娃娃,竟然就让他们给赶出去了,兄嫂悔的肠子都快青了。
当即就有人嚷嚷着想进护卫队,目前暂领护卫队的温束冷笑一声,虽然是被他家元宝求着接了这么个活儿,可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他的手下的。
不用他张嘴,折柳就站出来拒绝了,护卫队暂时不会扩编了,他留了一点儿余地,说以后护卫队再招人,会公开进行选拔,让大家回去多练练。
一听不招了,多数人也就叹口气,把这个念头扔到脑后,纷纷去接其他任务。东哥儿人头熟,在一旁给孟明峻辅助,选中的人就发一块牌子,每块牌子上都画一个代表不同工种的图形。
村民挑选任务,大都想要报酬高的,但是够不上任务标准,只能往下顺延,眼看着一个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汉子,被挤去伐木,田大壮握紧了手里的竹牌,庆幸自己来得够早。
第114章
“这是我的; 我的牌子。”
“别挤啊,我先来的。”
“大家排好队; 不许喧闹。”孟明峻被吵得焦头烂额; 他的活儿说起来轻松; 其实也累得很,尤其是今天; 早上给村民们发牌子分任务,一句话来来回回要说要说好多遍。要不是有东哥儿帮忙; 他觉得自己可能干不来这活儿了。
村民们都堆挤在商铺门口; 今天是第一天拿新币发的工资; 手里没钱; 商铺一天都没开门。夏琛故意把他们领工资的点放在商铺,方便村民们买东西。
不过等日后彩币真正流通起来; 再把村民们接任务交任务的地点放在商铺就不合适了; 他计划在这里划一片儿功能区; 正好在村中心,方便。
东哥儿喊了几个护卫队的人过来维持秩序,村民们在护卫队成员威严的表情中默默排好队; 一个个伸长脖子; 去看排在前面的人拿牌子换钱。
孟明峻身后一个竹筐里全是满满的白币,这些是夏琛让柳娇复制了很久积攒的; 柳娇的异能不能复制复制体; 复制完一批后柳娇把原本的那几个瓶盖交还给夏琛; 外面流通的都是复制体; 她的异能也没办法再进行复制。
说起这个,柳娇的复制异能虽然好用,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琢磨透。比如她复制瓶盖,塑料的其他颜色瓶盖,比红色的铁瓶盖要难,以一天的总量算,塑料瓶盖比铁瓶盖复制数量少。她帮着盖房子,复制石头,比复制红糖馒头要简单。
不过瓶盖这种小东西,复制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况且柳娇的异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复制总量已经很高了。夏琛让她一次性复制了足够流通的货币,也给了她高额的报酬,这样好用的万物复制机,属于稀有人才。
这次夏琛拿出来的暂时都是白币,更高额度的其他彩币还没开始用,孟明峻搬了张桌子坐在商铺外面的空地上,面前排队的村民递一块竹牌子,他瞄一眼上面的图形,就知道什么工种,该给多少枚白币。
孟明峻报数记录,东哥儿数钱发工资,两人经过这段时间的合作配合默契,这样一来队伍就前进的很快。
拿到钱的村民,立刻就进了商铺,别的不说,盐先来二两。夏夫人和巧娘早就准备好了,夏琛提前让人给她们做了容器,盛盐的桶勺,一两的二两的五两的一斤的都有,其他调料粮食也有相应的容器。
要买多少,直接用相应的勺子挖平平一勺,就是刚好,方便又快捷。
第一个拿到新币的村民,钱还没在怀里焐热,就想要花出去,巧娘去跟给他装盐,夏夫人问“可带了盐罐子”
这村民一拍脑袋,连忙冲出去,好在这会儿商铺周围热闹得很,很多闲下来的妇人小孩都来看热闹。村民找了个邻居的小孩,让他去让自家媳妇把盐罐子拿来。
排队的村民一听他喊,忙不迭地也找相熟的人带话,不一会儿村里尽是抱着盐罐子往这边跑的妇人小孩。
盐买到手,村民们这才有有一种落到实处的感觉,夏琛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如让他们感受到彩币真的能买到东西带来的信心。
村民们领完钱也没有走开,甚至人越聚越多,没来接任务的,没接到任务的,家里有人接到任务的,都来看热闹。
村民们发完护卫队也没落下,三十个白币看着就比其他人多得多,艳羡的目光快把这些人射穿了。护卫队的小伙子们一个个抬头挺胸,孙黑虎他们当山匪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被别人这样羡慕。
工资少的买完盐就剩不下什么了,工资多的,买个二两盐够家里吃一段时间,剩余的钱就可以做其他打算。有那精打细算的妇人,惦记着一家的口粮,就想买粮食,五个白币就能买一斤哩,多攒点儿粮食不比什么都实在
因为手头上钱不多,村民们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紧缺的盐和粮上,像大米面粉这样的细粮,村民们也就看看,没一个人打算买。有的吃就不错了,乡户人家,吃什么细粮。
不过夏琛准备的其他东西也不是卖不出去了,孙黑虎这群人都是护卫队的,高工资,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干得还是卖命的活儿,自然是缺什么不会缺一张嘴。
白天要训练要巡逻,没时间上山打猎了,商铺里腌的咸肉灌的香肠,粮食还有不用买,一倒手刚到手的工资就花了个七七八八。他们一向是一起吃饭,文桂喜现在是大厨了,管着这一群人的嘴。
手上剩下的那点儿币他们也留不住,看见罐子里的糖块,就忍不住想掏钱,别说小孩才爱吃糖,缺糖的年代,人人都嗜甜。
糖是夏琛自己做的粗制糖块,空间里种了太多甘蔗甜菜,他以前闲的没事就弄了很多糖出来。
商铺里的糖两种卖法,一个按斤秤,四十个白币一斤,还有一种散卖的,都是差不多指节大小的糖块儿,两个白币一颗,五个币三颗。
没错,这样卖就是诱惑小朋友的,超便宜欸,两个币就能买一块糖,哭闹打滚要两个币,就能吃糖啦
他是没想到,小朋友的钱没骗、不是,没赚到,先给他开张是孙黑虎这群彪形大汉,一个个手上剩的那点儿币,有多少算多少,全买了糖。
南哥儿还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把币凑在一起买,那样能多买一点儿,以前在学堂,也没见他算术这么好过。
那三个村里的年轻人是不敢像他们这么花的,没分家那两个,老老实实把钱交给父母,老人家笑得见牙不见眼,特意拿了个土布袋来装钱,一边看着儿子把币往里放,一边咧着嘴夸道“还是这个白币好,轻巧,咱老太太拿着也不累人。”
拿了钱,再气势汹汹地走到柜台前,一袋子白币换盐换粮食,也没知道既然要花出去,干嘛还往袋子里装,可能是为了那个仪式感吧。
剩下那个被迫分家的不知是倒霉还是幸运的年轻人,现在跟孙黑虎这群光棍一样,管自己一张嘴就行了。不过人家小伙子比孙黑虎他们会打算,兄嫂踢他出家门没给什么家底儿,他得攒点儿钱,以后也好娶个媳妇儿。
不过也不好太克扣自己,这小伙子买了两个红糖馒头,以前没饭吃饿着肚子训练的时候,夏家兄弟俩偶尔会给他带点儿这个馒头。他哪吃过这个,香甜暄软的大馒头,吃一回就一直惦记着,又不好问人家讨,这回自己有钱了,还能买,可不得圆个梦。
因为回来的路上柳娇实在复制了太多红糖馒头,全堆在夏琛空间里,其他人开始还抢着吃,后来就有点儿吃伤了,也不是说不爱了吧,毕竟是甜的,还是上好的白面粉做的,就是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不会再想吃这个了。
夏琛就把红糖馒头也拿了一些放在商铺里卖,卖得还挺贵,一个红糖馒头五个白币,抵得上一斤最便宜的粗粮了。
这小伙子买了两个红糖馒头,又买了一点儿粮食回去,他兄嫂站在外头眼巴巴看着,看他大手大脚花钱,跟花的是自己的一样,觉得心都在滴血。
俩侄子还有小师弟孟明峻自然也是有工资的,孟明峻当初是想跟南哥儿他们一起训练,但是他一个读书人,体能有点儿跟不上,而且夏琛这边很多事让他做,于是就从那边退了出来,护卫队也没参加。
虽然没加入护卫队,但是夏琛给他开的薪酬可不低,文化人难寻啊,他一天也是三十个币。
两个小侄子也是第一次自己赚钱,那感觉挺新奇,东哥儿学着两个伙伴,抱着自己的币堆到柜台上,手一扒分成两堆,老老实实道“奶,娘,我挣的钱,给你们一人一半。”
夏老爷和夏大郎在一边吹胡子瞪眼,他们担心家里的女人处理不了这种场面,特意来帮忙,结果啥都没帮上,还眼看着她们收小辈的孝敬。
南哥儿去货柜拿饼干的手偷偷缩了回来,装在小木盆里其貌不扬的小饼干,一点儿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力,散称跟糖一个价。远远看着模样也普通,干巴巴的跟现在都没人吃的蒸饼一样,但是南哥儿知道它有多好吃,那叫一个脆香可口,他小叔整理货物的时候,就给他吃了一块
可惜他哥手快,赚的钱全都上交了,南哥儿恋恋不舍地看了眼可爱诱人的小饼干,艰难地把自己挣得钱也全部上交了。
夏夫人和巧娘都高兴得很,她们都不是那种非要把持家里所有钱的女人,意思意思拿了两个,就想把币再还给他们。
南哥儿还没来得及高兴,夏琛跨步过去,手指拨弄了一下柜台上的几十个白币,笑眯眯道“真不错,咱家孩子都能挣钱了,还知道孝敬长辈。娘,嫂子,你们要是不收,不是伤了孩子们的孝心嘛,来来来,爹、哥,你们也来,咱们都分一分,这可是东哥儿和南哥人的孝心啊”
东哥儿猛点头,虽然这钱也是他小叔给发的,但是是自己挣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特别自豪,很想给家里人买点儿啥,就是家里什么都不缺,他就干脆把钱分一分。
南哥儿丧着脸看着他小叔带领一家人瓜分了他所有的工资,一个币都没给他留。他最后又看了一眼始终没吃上的小饼干,垂头丧气地走出商铺。
远远看着南哥儿低着头往家走,东哥儿忍不住笑“小叔,你做什么欺负他,吃不着饼干,他今晚该睡不着了。”
夏琛把揽到自己面前的一堆瓶盖堆到他嫂子面前,拍拍手站直身体,也跟着笑“傻小子就知道吃,第一天挣钱,孝敬长辈不该吗”
东哥儿笑着摇摇头,搞不懂明明小时候一样长大的,怎么弟弟就缺嘴上那一口。
眼看这会儿要买东西的村民都买得差不多了,夏琛又待了一会儿就准备先回去,东哥儿和夏老爷夏大郎留下帮着看铺子了。
早先就知道他要来干什么,温束嫌人多气味儿不好,没跟着来,等他回家,见他正拿了把刻刀在雕竹牌,倒是提前回来的南哥儿不见踪影。
夏琛凑上去就一顿猛夸,他家子笺真是多才多艺有颜值又有能力,商铺的牌匾,给村民们发任务的竹牌,都是他做的。
殷勤地给人倒杯茶水,见他停下手上的活儿,又连忙把手拿过来捏一捏“累坏了吧,我给你捏捏,怎么样这个力道行不行”
温束一边享受一边矜持地点了点头“还行。”
夏琛边给他捏手边絮絮叨叨讲今天遇见的事儿,毫不掩饰地把自己坑侄子的事讲给温束听,说完还是忍不住笑“你是没见着南哥儿那个失落的样子,今晚还是给他送点儿饼干算了,不然真跟东哥儿说得一样,该睡不着了。”
他嘴上说得嫌弃,其实惯着南哥儿的就有他一个。
温束听完,默不作声地把茶杯放下,看着夏琛不说话。
夏琛给他捏手的动作越来越慢,忍不住摸了摸脸“怎么了我脸上有什么吗”
“我的呢”温束声音里有一丝不可查的委屈“折柳今天都领了四十个。”折柳算教官之一,薪资还要高一些,压根就没往张贴出来的任务表上写。
夏琛失笑“我给你让你拿着玩儿,是你自己不要的。”
他跟子笺可以说形影不离,从柳娇那里接收瓶盖的时候他也在,柳娇走了他见子笺好奇,就抓了一把让他拿着玩儿。反正平时子笺缺什么都是直接跟他说,花钱的地方基本没有,拿那把瓶盖,真的就是拿着玩儿了。
当时温束拨弄了两下就放下了,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样子,夏琛问过他,他说不要,就自己收起来了。
结果现在又要了要就要吧,夏琛扔下一句“等着。”
进了空间就抓了一大把出来,特别豪气地堆进温束怀里“给,拿去花。”虽然只有一把,但是里面没有白的只有一堆红蓝绿,从购买力上讲,确实是很大一笔钱了。
温束缓和了神色,收拢了怀里那捧巨款,轻声道“多了。”
夏琛大手一挥,玩笑道“没事,就当我包养你了。”
温束眨眨眼,好奇道“什么是包养”
夏琛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把这个有点儿邪恶的词教给自家纯洁的子笺,他想了想,尽量组织好语言“就是指朋友之间很好的一种关系,就、就像咱俩这样的,一起吃住,你缺什么可以直接跟我说,我的钱都给你花,大概、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温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我和你就是包养关系我觉得挺好的,那元宝以后要一直包养我。”
夏琛尴尬地捂住脸,深深后悔不该皮那么一句,现在一个人羞耻得满脸通红,始作俑者还一脸疑惑地看着他。
第115章
日头高照; 初春的阳光,暖而不晒; 但是干着活的人们却耐不住这日头; 一个个早脱了薄袄; 只着一身单衣。那采石夯路的汉子,更有的连上衣都脱了去; 光着膀子卖力干活。
自当日夏琛将彩币推行出去之后,借着建城修路的活; 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彩币在村民间流通起来。各司其职各行其是; 清河村整个村子进入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因着今天春耕; 村民种下的大都是土豆红薯; 这些东西倒是比水稻小麦好侍弄,空出的人力; 全被夏琛用新发的钱币勾着去卖力气做基建的活儿。
采石处离清河村有一刻多钟的脚程; 去采石的汉子每日一早就得起床; 迅速吃过早饭,然后就要去商铺旁边新建的任务处领牌子接取当天的任务。
一般情况,如采石这种须得赶路的; 不到辰时就得出发; 若过了辰正还未去,当日就只能算半日的工; 其他工种也差不多。
当然也有那惫懒的; 领了牌子故意拖拖拉拉不去上工; 或者干脆就磨洋工; 吝惜着力气,别个采三块石头或是夯一米的地,他采一块,干了半日夯锤还在脚下没挪地儿。
这样的,第一次抓住,扣当日工资,公示警告。第二次,就直接开除了,短期内别想再接到活儿。
夏琛这里没什么再一再二不再三,他压根就不会给你第三次机会,反正他现在是整个清河村唯一的包工头,所有的活都是他发派出去的,都是人抢着做,就没有招不到人的情况。实在不成,他将工期拖慢一些便是,总之是不会惯着这些人的坏毛病。
当然,做得好的肯卖力气的,也不是没有奖励,护卫队每日会在村中各处巡逻,采石场那块也安排了两组人,一是为了防备突然窜出的僵尸,二也能监察各处做工情况。
通过他们,那些老实肯干的,虽然不至于直接涨工资,却会给他们发些奖励。
夏琛上辈子的爹妈都是做生意的,他耳濡目染也沾染了一些习气,给个奖励不但不发钱,还惦记着村民手上的钱。
他不直接发钱,而是给实物奖励,或一个红糖馒头,或三两个糖块,又或几块饼干,都是村民们拿了钱也舍不得买的稀罕东西。
这些东西又都在商铺里标了价的,一换算白币,这些得了奖的村民都觉得夏少爷着实仁厚大方。
东西拿回家,又不能换钱,家里小孩馋的不行,平日舍不得花钱买,但是这可是当爹的卖力干活得的奖,吃用起来,便心安理得了。
一家子分享了这些吃食,既是不花钱的,还贵得很,本身味道又不差,吃在嘴里那滋味便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个个都觉得美味无比,不怪卖那么贵。
没尝过味儿还好,一尝过,可不就惦记着下一回,当爹的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争取再挣奖励回来。孩子们吃了难免出去说嘴炫耀,勾的一群玩伴回去哭闹质问,自家爹怎就没能去干活,没领到这奖励。
这就扎心了,其他没领到活儿的,没得到奖的心里又嫉又羡。没领到活的暗恨那些领了活儿还不肯好好干的,若是自己领到,肯定不会偷懒,一样也能得奖,领到活的后悔那一时惫懒,竟让那些憨货占了这么大便宜。
那奖励也不是日日都发每人都发,每隔三日选中间干活最卖力的几人,舍出去的不过是一些零散货物,总价值不足一个绿币,却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积极性。
这般恩威并施,村里的工程进展极快,从采石场到村口的路,已经夯实了一大半。夏琛隐约记得一种独轮车的大致结构,跟村里的木匠商讨过之后,他琢磨出一种差不离的车子来,领着几个小徒弟日日赶工。
石头运到村口,该搭建城墙了,夏琛央了好久,好话不要钱一样往外抛,才哄得温束去做了个监工。
好不容易哄得人去干活,夏琛暗自嘀咕,他这包养人的金主做得还真是心累,自家子笺这脾性,却是越养越娇了,以往多好说话,温柔和善有求必应,哪里像现在,就得哄着供着。
不过夏琛也乐在其中,以前子笺好说话是好说话,可不知哪儿戳到他,立刻就变了天,整个人沉郁阴鸷得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剑杀人一般,心思忒阴晴不定。
现在或是跟他相处久了感染到乐观的情绪,心性放开许多,虽然时有傲娇,但他顺毛捋,好好哄一哄,便摆着一副自矜的姿态,很轻易地遂了他的意。
话说回来,建城墙不是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