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种田难为-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叔家的田园年纪小,并不清楚分家是怎么回事,此时笑嘻嘻的对田筝说:“六姐,我们分家了,现在你不是我姐姐了吗?”

田筝一愣,没料到田园这么问,“园园我一直都是你姐姐啊。”

其实田园哪里懂这些,只是经常从刘氏口中听到什么要是分家,别人哥哥姐姐就不是自己的了,所以才会这么问。

刘氏有些尴尬,故意打了田园一巴掌,“你胡说什么,你大哥哥、大姐姐、你弟弟、妹妹,他们都是你的兄妹,哪里有什么以后不是了。”

田园被打,瘪嘴巴拉开架势要哭,刘氏赶紧抱了她往自己房间走。

田筝无奈的笑笑,五个手指都有长短,何况是隔了一层的堂兄妹,也没指望别人多么爱戴自己,四婶平时要怎么教导孩子,她也没权利质疑。

尹氏到底把田红单独叫进了房间。

田红心里有些发悚,进了爷爷奶奶的房间,脚都有些颤抖,因着她的事,家里正式分了家,年方才一十六的姑娘家,再稳重,哪里就能镇定呢?

一天下来,尹氏已经很疲惫了,她揉了揉眉心,问道:“红丫头,你娘跟宋家是不是已经谈妥了?”

田红低下头,这时候她不敢再隐瞒了,只能交代道:“前儿娘已经收下宋家二十两的聘金了,我二舅娘也收了一两的媒人钱。”

尹氏冷笑道:“宋家倒是阔绰!”

穷苦地方,能拿出二十两作聘金,真是地主嫁女儿也就这样了,难怪黄氏动心,闹到分家也要把姑娘嫁过去。见钱眼开的东西!

田红不敢出声,只得继续低头,看着自己的鞋面。

尹氏道:“你爹娘做的决定,我现在是反对也有心无力。你以后的事,自己留个心眼,宋家这种家庭,我是没话可说的。”

田红小声道:“奶奶,宋……大郎他没你们说的那样坏,奶你们一定对大郎不甚了解。我……我想……”

尹氏顿时感觉自己气的血液上涌,真是一刻都不想替大房操心了。不甚了解?怎么才算了解?等了解清楚,已经迟了。

尹氏捂着胸口,道:“今日分家,红丫头不要有负担,这家是迟早要分的,如今只是把日子提前了。好了,你回去歇着罢。”

“是……”田红是想马上就走的,但想了下又道:“奶,你也好好歇息,不要生我爹娘的气了。”

尹氏摆摆手,她今天真的很累了。

田红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出去了,她心里想着见过的宋大郎,有一丝甜蜜,有期盼,却又有丝茫然不确定。

田红走了,田老头洗了脚,这才回到房间,本来几年后才打算的事,现在突然分家了,田老头心里也有些落空空……

尹氏有气无力的对田老头道:“老大家的已经收了宋家二十两聘金。”

田老头气的拍桌子,骂道:“这混账东西!”

尹氏往床里面翻,道:“咱们现在是管不住他们了。”

“由着他们罢……”田老头慢吞吞的爬上床,突然感觉自己似乎老得行将就木了……

翌日清晨,阳光极好。

田筝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完,来到堂屋,这时感觉各房人的精神面貌已经不一样了。说不上来,比如她见到二房最小女儿田明时,往日对方一定会叫筝筝姐,今天田明只是抬了下头,就当没见到田筝一样。

你我之别分得太速度,真是有些适应不来。

“明明,朝食吃了吗?”田筝问。

三岁的田明,是个软萌的小萝莉,长得浓眉大眼,很是可爱,她平日是有些爱哭闹,但田筝还是很喜欢和看起来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玩乐一下。

田明虽然听了娘亲的言语,故意对田筝摆了脸色,此刻听了别人有礼貌的询问,还是很高兴道:“筝筝姐,我已经吃过菜粥了,为什么娘亲说以后不能跟你们一块吃了呢?”

田筝皱眉,胡氏这个人,当真是不会教导小孩,非得搅合大家没了情分是不?“以后明明想和筝筝姐一起吃饭,就来找我好了。”

田明瞪大眼,“可以吗?”

田筝笑眯眯回道:“明明乖乖听话,就可以来。”

田明裂开嘴笑:“明明最乖了。”

早上这顿,其实可以不用分开的,奈何黄氏、胡氏都不肯混合吃,周氏一早起来煮菜粥,想着因要分发东西,大家都会在,故而煮了一大锅粥,谁知大房、二房起来说别煮他们的了,周氏心里也有些无奈。

尹氏起的较晚,匆匆吃了一碗粥,就指挥人将昨日列好的单子,按着分配的法子,该是谁家的就谁来领了去。

这中间也有些小摩擦,比如刘氏特别想要胡氏分的一个能放在大灶上的铁锅,想拿一套旧衣裳换过来,胡氏哪里肯,言语间难免说几句不中听的,刘氏就不高兴了。

还有黄氏质疑周氏分的一些物品,价值比她的高,嘴里也骂骂咧咧几句爹娘偏心眼。这么一点子事,周氏哪里理会她。

田玉乾、田玉福、田玉程等几个半大的小子,一早得了吩咐,去竹林砍了些竹子来,把竹子劈开了在原有的牲畜栅栏分了五分,重新圈了地方,每家分的鸡鸭也彻底分开了,家禽的食物就各自负责,产蛋也各自收了。

零零碎碎很多细枝末节,女人们都一一分开了。

中午时分,胡氏找上了周氏,胡氏也不掩饰意图,直接开门见山问道:“三弟妹,昨儿个听三弟的意思,你们是要搬出去,那你们西屋现在住着的屋子,你看能给你二哥不?你是知道的,我们家孩子多,哪里能总是让孩子们男女睡在一起。”

这是直接索要上了,周氏沉思一会儿,然后道:“二嫂,我现在也不太懂他爹的意思,这外出建房子还是没影子的事,我现在不好答复你。”

第14章

胡氏道:“你们迟早要搬出去的,二嫂我提前跟你打声招呼,只盼你能记着。”

周氏眼皮子一跳,只好干笑道:“二嫂,四弟妹今早也跟我提过,你看这……答应哪一边我实是不好做,干脆就这样罢,我这屋子腾出来,你们谁想要,意思着给五百钱,我就给谁了。”

“就没见刘氏不想要的东西!凑啥子热闹!”胡氏哼哼着,也没正面接过周氏的话头。

做了近十年的妯娌,哪还不清楚胡氏的性子,只见过她抓进手里的,哪里见过她嘴巴吐出来,说到要使银子换,那点子心思就歇了。

田老大和黄氏私底下得了宋家巨额聘金,早就盘算着搬出去,今早兄弟几个商议着多筑几个灶台用,田老大就发话不用考虑他家了。

这样一来,需要打灶台的只田老二、田老三、田老四三家。

找来村里建灶台的两个老手艺人,到晚上时三个新灶台已经建好,新灶台迟几天再正式启用,目前只烧些柴巩固一下。

忙碌一整天,匆匆吃了晚饭,这分家的第一天就这么过了。

往后几天田筝一直没找到机会进行自己的计划,好在田叶拜托张二郎做的小盒子已经做好,为了美观,张二郎还特别用心的给盒子上了漆。

田叶对田筝能否造出香胰子,是保持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的,所以当她得知,做这个得花费半罐子猪油,那点子被田筝燃起的念头一下子熄灭了。

田叶特别严肃道:“筝筝,娘未同意,你不能拿家里的猪油去用。”

田筝顿时颇感头疼,“姐,那该如何?我做香胰子必须要用油。”

田叶似生怕田筝硬来,用手捂着那半罐子猪油,道:“那本不该咱们做的事物,筝筝,便罢了!你别做了。”

卧槽,感情忙活一通,打了鸡血似的就要磨刀霍霍了,结果却毁在一点子猪油上?田筝真是要崩溃了……

心里十分郁卒。

田叶道:“田筝你别动歪脑筋,家里若少了油,我就告知爹娘。”

她的亲姐喂,这样子想她也太不可爱了吧!田筝愈加郁卒了!虽然心里有过那么点子偷偷拿来用的心思,但是她田筝倒不见得真这么做吧?

田叶倒不想惹妹妹不乐,道:“这几日,我跟娘亲说一声,咱们去山上采金银花,采摘了将花晒干,能在镇上药铺换钱,得了钱,你要买油用,我不会说出去的。”

金银花?这个时节确实是金银花的花季,田筝想想同意了田叶的建议,不然呢?她还能咋样?

过得几日,征得周氏同意,田筝和田叶背起竹篓,同行的还有田萍、田丽、田芝,五姐妹一块往山上去了。

春色已去,夏天伊始,山上树木长势茂盛,金银花深山里很少,反而是平坡,或小山丘阳光照耀得到的地方上多。故而她们是沿着村子的山头,一路的走,见到有花就小心的摘了放在竹篓里。

据说药铺的收购价是一百钱一斤,金银花能赚钱,十里八乡传遍了,采的人就多起来,像田筝她们已经路遇了几处被采过的花丛。

田筝瞄了一眼田叶的竹篓,晒干了能得个三两就不错了!她估算这一趟姐妹俩最多能换来五十钱。

所以,到底是哪个无良作者写古代漫山遍野都是草药、金银花什么的啊?古代人都不识货啊?

人家古代人农忙一闲下来就进山挖草药好么?做梦都想挖到一颗百年人参好么?还有药铺能换钱的草药,人家古代人一早就打听清楚了,基本什么季节有什么草药,一窝蜂的都去采摘了!

轮到自己去采摘,都已经是人家嫌弃的边角料了!

哼哼……田筝强烈抗议,她被那些穿越种田的作者坑坏了!

她在这里苦苦的熬着日子,完全都找不到自己的金手指!

肿么办?肿么办?田筝快绝望了!

田筝也想过进山捡蘑菇,套兔子,打野猪,去溪水里面抓鱼,首先那些彪悍的打猎先不提了,就是捡蘑菇,也要分季节,蘑菇多起来了,听家里人说,那可是家家户户都出马去捡蘑菇的,吃不完了就晒干,储存起来留着青黄不接的时候做菜。

打猎是万万不用肖想的,七岁的小屁孩,她爹娘绝对不让去。另外村子里面的猎户打猎要去到大深山里面,要呆好多天经验老道的猎手,才可能有收获。

至于很多穿越女挖个陷阱,兔子就掉进陷阱里面了,那可真是绝了,田筝作为亲身经历者,只想说一声“呵呵……”

老田家最近一次吃野兔子肉,据说还是半年前,田老五带着田玉乾几个在深山里面放的老鼠夹子。

一共五只夹子,只收获了一只兔子,一只山老鼠。

想想吧,各位穿越女们,兔子是那么好抓的?

第15章

田筝心情极度郁闷,她想也许是她穿越的朝代,这个穷山村,没有别人那儿天灵地杰,野生动物物种不富足呢?

不过她是深切的感受到了,穷苦百姓为了生存,为了一口吃的,那是费劲心思,不辞劳苦,山上的,水里的,哪里有吃的,哪里就有人往前冲。

连续采摘五六日,田筝和田叶终于收获了一斤三两的金银花。田老三和周氏都说这钱让田筝和姐姐自己收着,镇上路程远,村里谁去换钱,就让帮忙顺带一起带过去,给别人两个铜板的辛苦费。田筝其实想自己去换,顺便也去了解下其他的行情。

但是周氏不允许田筝自己去镇上,路途遥远不说,镇上人口哪像村子里这么简单,隔壁大湾村前些日子就丢了两个丫头,到现在也没找到的消息呢。

田筝很有打不死的精神,想着山不就我,我来就山!总会有其他办法改善生活的。

晒干的金银花是拜托张盼婶卖去药铺,事前已经过了称,一斤三两,药铺挑选时看成色,质量,好的能给到一百二十铜板一斤,差得*十铜板一斤,中等的有一百钱一斤,田筝她们这批的质量处理得很不错,估计能达到中等。

张胖婶自己采摘了五六斤金银花,平时也收集了些其他草药,这次是一起拿去药铺换了钱,这么一趟下来,能换到一两多的银子。农户人家闲时都会琢磨着赚些钱,这笔收入已经非常不错了。

傍晚时分,张胖婶回来了,给了一百三十钱姐妹俩,也没收她们劳务费。

这是田筝和田叶真正意义上有了梯己钱。所以田筝才说分家好呢,没分家这钱都要交公,要买点什么,除非周氏拿出嫁妆银子用。

田叶因为对田筝抱有愧疚心思,故而把她自己那份钱一块给了田筝。

田筝没有拒绝,她打算自己去村子里屠户家买猪肉。

鸭头源村只一户杀猪的,张屠夫每逢镇上赶大小集时,会杀了猪拉到泰和镇上卖,平时隔三四日会收一头猪,杀了后就推一个小拉车在周边几个村子里走街串巷的卖猪肉,因张家一家子肯吃苦,日子过得倒是不错。

田筝来到张屠夫家时,大概是下午五点多钟,张屠户尚未归家,他大儿子庄子在处理一些卖剩的零碎猪肉。

田筝问:“庄子哥,家里还有肥猪肉吗?”

庄子正好用热水洗了下油腻的手,见是田筝,憨厚一笑答道:“是筝筝啊,你要买肥肉?倒是不巧,今日肥肉只得一斤多了,都是零碎的,你看要吗?”

田筝瞥了一眼,果然案板上肥肉都是东一块,西一块,应是别人割肉时,留下的边角料,田筝现下只一百三十个铜板,按田叶告知的,肥肉二十八文钱一斤,也买不了五斤肉,第一次试验,不如就买一斤试试?

她沉吟一会问道:“庄子哥这些多少钱?”

庄子倒很是爽快,笑道:“你给我十五个子,我全给你罢。”

比预期少了好多,田筝笑眯眯的接受了庄子的好意,“那庄子哥你给我捆起来。”

庄子先是把零碎的肉夹在大块的肉里面,然后拿了稻草捆起来放在田筝的竹篮子里面,“若是还要买,你就明日辰时过来拿,我给你们留一些。”

“谢了庄子哥,还买我再来你家吧,不用特意留。”

买了肉原本打算走了,田筝看见张屠户家还留了一户猪肚、半边猪肝、用绳子摞起的大肠,突然想到种田文不都说猪下水这类东西没人吃,很便宜吗?好多主角花个几文钱买了一副下水,简直太值了!

不如买一点回去?便问道:“庄子哥,这些猪下水是怎么卖的啊?”

庄子不好意思笑道:“这肚子、大肠是田老酒家让留的呢,待会他要拿家去,现下这半边猪肝算八文钱一斤给你好了,平时都是十文钱的。”

这不科学啊!居然那么贵!

全肥的肥肉二十八文一斤,半肥的五花肉是二十五文一斤,瘦肉是二十文一斤,猪肝这种没肉的内脏也要十文钱,田筝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老田家一个月都不见肉腥了!

太贵了,谁吃的起啊!

田筝又问:“这肚子、大肠、小肠会便宜一点吗?”

庄子道:“筝筝很久没吃过酸辣肥肠了吧?这些下水用草木灰洗干净,放点醋放点辣椒爆炒,可爽口了!每天就这么一副,价钱比瘦肉便宜太多,我们卖得比肥肉还快呢。跟猪肝是一个价,十文钱一斤。”

田筝惊呆了!那……穿越女的金手指就这么没了!

十文钱一斤,一个肚子差不多三、四斤,那也得三十多文钱了,不便宜啊!但跟瘦肉相比确实划算太多了,收拾一下一个肚子分开吃能吃几次了,对于精打细算的农妇来讲,是个省钱的法子。

唉……

田筝立刻歇了买猪下水的心思。

第16章

庄子常年跟着爹爹卖肉,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看田筝脸色不愉,便道:“最便宜的是骨头,你看这些,原本是五文钱一斤的,你要三文钱一斤给你罢。这些龙骨、猪筒骨熬汤也很好喝呢。”

田筝看过去,这些骨头倒是便宜,但是骨头的肉基本已经刮干净了,只零星有些肉丁在上面,庄子的话很中听,在现代骨头比瘦肉贵多了。于是点头道:“那给我称三斤吧。”

提着篮子回家的路上,田筝就在思考,自己对很多东西都想当然了,比如猪下水这件事,再比如金银花这些。

田筝还问过田叶,村子旁边那座大山都有些什么,田叶说现在还不到时候,等秋季时才可以进山捡山柿子、板栗、山葡萄这些。

如今只有山杨梅,不过绝大部分杨梅都被摘完了,大山是属于几个村共有的资源,这些农户常年往山上跑,哪里有棵杨梅树是一清二楚的,只要杨梅一成熟,就会进去采摘,东西少,弄的人多,能摊到自己手上的就少了。

难怪田筝还奇怪半个月前大堂哥是从哪里得到了一竹篓子的杨梅呢。敢情是在山上采回来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果然不假!朴实的庄户人家也不愚钝,能扒拉出来的吃食,早早就扒拉出来了。

尹氏偶尔也会跟田筝他们这些孙子孙女闲聊,讲起几十年前朝廷内乱,外邦借机滋事,他们这些村民为了躲避流动的兵痞,举家往大深山里面躲,带的干粮吃完了,啃草茎、吃树皮什么没吃过?

遇到大灾害,粮食紧缺时,为了能活下去,什么能入嘴就扯了什么进嘴巴。哪里还挑剔好吃不好吃?

所以当年田筝看穿越小说,看到小说里面说农民都嫌弃猪下水腥膻,味道不好,没什么人吃,屠户也是把下水这些扔了的,她就很奇怪,东西再难吃,也会有人吃啊,除非那个时代的人没有经历过灾荒,战乱,穷困……只要经历过,哪里会就舍得扔了?

还有那些山里到处长着的榛子、核桃、木耳、蘑菇、山油茶,居然没有一个村民尝试着弄来吃,这根本不科学!一旦发生灾难,肚子吃不饱了,总会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田筝当年可是狠狠的在某篇文下提出过质疑,结果引来激烈的反扑……

田筝想,该不会是当时太笃定了,于是上天派她来体验一回?

都是自己造的孽啊!

新建了灶台,田筝家就没有用之前的大厨房了,她们一家子在自己房间旁边搭了个草棚做了简易厨房,买了肉回来,事前田筝已经跟周氏说过了,她炸了猪油要拿来自己用,周氏本来是不同意田筝这样的浪费行为的,但经不住孩子磨,一不小心就松口了。

切块,架上锅,这些都是田筝自己动手,周氏也想锻炼自己孩子的能力,只在一旁指导。

周氏道:“用瓢放一些水进去……再加点!对!可以了,这么多水行了。”

田筝把瓢扔到缸盖上,看着自己锅里面的肥肉泡在水中,十分奇怪:“娘,为什么要放这么多水啊?待会那油跟水怎么分开?”

周氏尚未回答,田叶抢着道:“放了水能加快出油,而且出油多,且油不会溅出去。那水自己会不见的,不用担忧油和水分不开。”

“原来这样子啊。”

周氏笑着道:“你姐姐说的对。”

事实果然如此,田筝不得不感慨,勤劳的庄稼人,生活中有很多小智慧!

这边锅在榨油时,另外一只锅中炖着今天买的骨头,周氏也用了几颗萝卜合着炖,猪油发出的喷香,和炖骨头的浓香,闻着食欲大开。

刘氏和几个小孩子就抱着碗筷循着味儿过来了,“哟,三嫂,你们这又是炸猪油,又是炖骨头的,老远我都闻到味儿了。”

田园拉着刘氏的裤腿,“娘,我要吃骨头。”

刘氏道:“让你三伯娘给你装啊。”

于是田园转过头,眼巴巴望着周氏,“三伯娘,我要吃骨头。”

周氏道:“是叶叶和筝筝两个卖金银花赚的钱,她两个自己买的骨头。”

于是刘氏笑:“哟,我们田叶和筝筝自己会赚私房了!”,顿了下,又嗔怪道:“三嫂你也是的,让两个孩子自己留着钱,她们不知道花去哪里呢。”

炖了一段时间,已经可以吃了,周氏拿了勺子给田园并田玉坤几个小孩都打了一勺子,刘氏也跟着蹭了一些吃。

猪油已炸好,用陶罐装了,剩下的油渣周氏放了点盐巴,撒了辣椒粉进去,搅拌匀称了,等冷却了再吃,香脆中带着辣味,很是好吃!

田筝也是第一次知道油渣居然那么美味。

因炖了骨头汤,于是打了一碗给田老头和尹氏送了过去,田老三还没有回家,又特意留了一碗给田老三,周氏母子也是美美的吃了一顿。

原本田筝是打算偷偷和田叶在山上那间守山用的茅草房子里做肥皂,如今分家了,又征求了周氏同意,她终于不用偷偷摸摸的做。

不过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关注,田筝还是决定低调行事。

场合有了,时间也腾出来了,田筝还让田叶帮忙缝制了一个口罩,材料、工具大致有了,田筝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正式开工。

准备了两个口子有大海碗般大的陶罐子,一口锅,草木灰,昨天炸的七两多的猪油,烧开冷却的水,搅拌用的竹刷子,纱布等。

以前她做冷制手工皂时,用的工具很全面,她只要严格按照配方表,用电子称把各种材料的用量称出来,制作过程中有温度计测量油温和皂液的温度,并且不锈钢容器也不用担心会跟氢氧化钠起反应,除了注意安全,她完全不担心会不会成皂。

现在只能凭感觉了,顶着七两多猪油的成本压力,田筝放手拼搏了!

事先已经跟姐姐田叶说了需要一个人安静的制造,也不让田玉景凑热闹,所以田筝自己在厨房里面做。

用草木灰水代替氢氧化钠最大的问题是,怎么保证足够的含碱量,要知道草木灰水可不止含有碱,她想到了用纱布包裹着草木灰,然后用冷开水过滤,多用些草木灰,过滤出来的水浓度达到一定标准后,再热猪油。

过滤草木灰水花费了半个多钟,田筝才决定停止,用罐子装住放在一边让草木灰水沉淀。

升起了小火,用煮饭的铁锅放了水,再把装油的罐子放入水中,等七八分钟后,田筝大着胆子用手去试油温,田筝记得油温需要五十度左右,她估摸着温度够了,才把油罐子拿出来。

根据以前经验,取了估算的油和草木灰的大致比例,把草木灰水倒入油中,拿出准备好的竹刷子搅拌,田筝戴上布口罩,她知道这是个耐心活,所以特意找了张椅子放油罐子,然后自己端一张小板凳慢慢的搅拌。

时间过去半个钟……

田筝十分灰心,因为溶液根本没有想象中粘稠,显然是皂化反应不行,她猜测是氢氧化钠含量不足

会不会要失败了?

七两猪油就这么败光了,实在是很不甘心。

关键是这次失败后,再想这么顺利的进行试验就没那么容易了。别说周氏,就是田叶也会极力阻止自己做这种事的。

田筝脑子不断冒出各种失败的后果,想想都觉得这是不能承受之痛。这时候油和草木灰的混合物温度逐渐降低了。

她看着火堆,脑子里面灵光一闪,就把罐子放入盛水的铁锅中,然后烧了小火,这个隔水加热,自己拿着竹刷子继续做搅拌的工作。

十分钟后,混合物的温度估算着到四十多度,田筝就熄了火,并把罐子搬了出来。再继续的搅拌……

一个多钟头后,田筝看着手中的液体逐渐浓稠,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这可比当初考上重点大学还要高兴!

揉着酸软的手臂,望着液体皂,想着白花花的银子飞飞的蹿入自己口袋,田筝硬生生又重复的进行了两个多钟头的搅拌。

直到取根竹筷在液体上面画了个8字形,形状等了一分多钟慢慢才消失,田筝这才重重松了一口气。

周氏其实是不同意田筝搞什么香胰子的,就她看来,那是比做痴梦还不可能的事,但经不住田筝磨蹭,无奈同意了,她是打算等着田筝自己知难而退。

此时已经距离田筝独自在厨房捣鼓,已过了三个时辰(六个小时),周氏和田叶在山上砍了柴火担回来,发现田筝还在捣鼓。

难得见孩子耐心这样足,周氏笑道:“让娘亲看看你做的香胰子……”

田筝抬起头,因为戴着口罩,说话含糊,“娘,你快来看看,我真的做好了。”

“你戴着那叫口罩的东西怪模怪样的!”周氏凑过去,一看,“这哪里是什么香胰子?跟你姑姑家的一点不像。”

第17章

田叶也非常好奇的凑过去看,“姑姑家那种是圆圆的,颜色黑团团的一块,筝筝你是不是搞错了呀?这种根本不是呀?”

“那不是还没完成呢。”

田叶皱着眉头,道:“你已经弄半天了,这还没完成?”

田筝道:“半两银子一块的物什呢,姐你以为那么容易。”

周氏乐了:“那咱就等着看筝筝做的金贵物什是咋样的罢。”

田筝心想,我这皂液都成了,我还怕你们看不到,少瞧不起人了。就等着家里人大吃一惊好了!

她又搅拌了十多分钟,才准备把皂液倒入盒子里面,这几个盒子上了油漆,倒入前田筝又刷了层山茶油,以此保证之后容易脱模。

辛苦了一下午,所有的皂液只装了四个盒子,用纱布盖住盒子,田筝这才慎重的对娘和姐姐道:“这个是不能吃的,除了我你们千万别动。更别让其他人不小心吃了。”

周氏思考下,道:“那你可得藏好了,就放在咱们家房间里,我会跟你爹和弟弟说,让他们别碰。”

田筝抱着几个盒子,宛如抱了千金似的,十分宝贝的把这些等待成型的肥皂放进在木制衣柜顶上,这个高度,弟弟田玉景也看不到,摸不到。

只要等一天,看看是否可以脱模,她是不打算再脱模的,一直就这样放一两个月,直到肥皂成熟。

最不方便的是,这里没有ph试纸,不能测试ph值。

不过想想,若不是古代什么都不方便,哪里由得自己来捡漏?古代人可是不比现代人智慧的。

田筝又回到厨房,把刚才用过的工具彻彻底底的清洗了几遍,还烧了开水烫过,三房分到的家产中只有三个陶罐子,被田筝用了两个,是绝对浪费不起。

第二日田筝小心的解开了纱布,用手按压了下皂的表面,发现还是有点软,只好再次盖上纱布,继续放着。

在田筝耐心等待自己的肥皂成形时,田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户宋姓人家来到老田家向大房提亲,黄氏和田老大同意了田红的亲事。

婚期就定在下个月的二十五,也就是说只有三十几天了。

二伯娘黄氏嗤笑了一声,“哪家定亲也没这么赶日子的!”

老田家除了小孩子外,大人事前已经是知道大概了,故而宋家来提亲时,本就不吃惊,吃惊就吃在成亲的日子这么急迫。

宋家给出的理由是,家里孩子太小,需要个掌家的人看护,宋大郎第一任妻子留下了个五岁的姑娘,第二任妻子去世又留下个二岁多的儿子。老母亲身子不大好,他平日顾着铺子里面的事物,两个小孩子难免看护不到位,急着找个婆娘也是情有可原。

田筝是第一次见宋大郎,这未来堂姐夫全名叫宋东南,那身板子确实很不错,大概有一米七八,高大健猛,面白无须,脸部轮廓挺有型的,按现代的标准看,也是一枚帅哥。特别是那一双眼睛,盯着你看时,仿佛世界静谧,他心中唯有你一人。

田筝内心打了个结,很是不爽快,说白了这就是个随处释放荷尔蒙的臭男人,那眼神就十分让人不舒服,但凡是个女人,估计就能让他发情。

宋大郎礼数做足,对着黄氏和田老大很是恭敬,对胡氏、田老二、周氏、刘氏等也不冷落,随口能说几句逗得刘氏呵呵娇笑。

田老头和尹氏不大乐意搭理他,出来见了一面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