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种田难为-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买了周氏交代的盐巴,还多买了白糖、红糖、各种调料等。甚至打算去扯一块布给全家做一身衣裳。

田筝制止了田老三的买布行为。若是买了这样多的东西,不就明摆着告诉别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发了一笔财吗?

财不外露才是安身立命的资本,绝对不可过多张扬。

好在田老三自己很快想通了。他虽然有些大老粗,可并不是心思不通透的人。不然他也不会自己在外面做活时偷偷藏点私房钱了。

今次,算是满载而归。

第36章

燕脂坊

赵掌柜与伙计来福两个人,对着这一批香皂,来回检查了一遍,然后按照香味分了类别。添加了干燥花粉末的香皂,颜色看起来比较寻常。而新鲜花瓣制作的,颜色深一些。

赵掌柜已经从田老三口中,得知香皂制造过程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现在没办法大量制作。这就导致店里面每个月没多少库存。

物以稀为贵,这也能成为一个卖点。

所以,店铺里面,每日只摆放几块就行了,对外就说每日产量只这么点。采取先到先得的方法。

当然了,县城里不乏需要交好的权贵人物,若是这些人物的家眷来买,倒是可以放低一些条件。总之一切也要凭库存量来决定。

其实,燕脂坊里面有了新鲜货香皂,也只有小部分人知道,还没有传开来,而买了后的那几位,全都回头找过来,听到没有货的消息。因着这样大的一块香皂可以用一个多月,倒还并不急切的再需要。

赵掌柜也征询了来福的意见,对香皂制定了一些计划。

反正田筝对这些不懂,也不需要他们操心。田筝目前只想着多做一些存货,然后试着用精油、花露制成带香味的。

买了多种东西,回去时,田老三就搭乘了一辆牛车,牛车可以置一个车厢,人坐在里面,牛比马要稳当,所以路上不是很颠簸,就这样慢慢悠悠回到家时,大概才下午四点多钟。

田老三放好了东西,因为想跟媳妇分享喜悦,又拿着把锄头赶到了荒地那儿。

这一亩多的荒地,被整理得平平整整的,灌木和碎石也理了出来。因为位置比较高,浇水的话要辛苦的担水上来。好在水源离得不算远。田老三和周氏都比较满意。

他来到时,周氏正在把泥土垒成一排排长条的小土堆,夕阳将要西下,金色的阳光落在周氏瘦弱的身子上,她额头上都是细密的汗珠,田老三本来想高声笑着报喜,突然就哑声了。

媳妇嫁给他那时,是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原本青葱白嫩的人儿,这些年跟着他硬是黑了一圈,她身子本来就瘦弱,成亲第二天起,就跟着做活了,可以说,他几乎没给过媳妇顺心的日子。

想了想,不由心酸。若是闺女没有得到做香皂的机缘,若是香皂卖不出去,他们的以后的日子能有多大变化?

总之,却是他这为人夫为人父的失责了。

然而,这卖香皂的银子,就似凭白得来一般,总让田老三心里有些许不安。

其实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是一种很寻常的心里想法,一辈子只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户,你让他去经商赚钱,他肯定没有自信,并认为自己做不来。即使偶尔成功了一两次,也会深深的怀疑是凭着运气,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田老三这一瞬间,就想到了以后银子积累多了,该怎么用了。还是实实在在的土地能给他们安全感。

周氏默默弄了很长时间,才发现了自己丈夫。于是问道:“他爹,你怎的来了也不出声,这是作甚?是要吓死人的。”

田老三接过媳妇手中的锄头,道:“下面的我来就行了。阿琴你去树荫下歇息一下吧。”

周氏没有拒绝,找了水袋子喝了一口水,就去了树荫下坐着。

田老三是个干活的好手,周氏垒一条泥土拢花费的时间,他只需要一半就行了。本来剩下的活儿就不多,过了半个时辰,一亩地都已经伺弄好了。

因为近来都在帮着建房子,家里的事就不那么清楚,于是田老三问:“咱们育的苗现下可以剪枝了吧?”

周氏道:“可以了。我明儿就能把地里给种上。”

田老三道:“我这段时间,跟着有深叔打土砖的那块地,泥土十分好,反正大哥他们需要的砖已经够用了。趁着家什都没有撤走前,跟有深叔说一声,想把咱们家建房子需要的土砖一快打出来吧。”

这是也要建屋子?周氏睁大眼,狐疑的看着自己丈夫,然后问:“你哪来的银钱?”

田老三挠了下头,拿着闺女赚来的钱建房子终究有些不好意思。便道:“咱闺女做的香皂,卖了有七两多银子。”

周氏问:“这样多?”

自己家里做出来的东西,能受到富贵人家喜爱,田老三免不得有些飘飘然,兴奋道:“这还是跟那赵掌柜的五五分成呢。”

周氏感觉十分不真实,又问:“那掌柜没难为人吧?”

女人家看待问题的视角始终跟男人有偏差,比如田老三只想着得到了这样多钱,往后也能源源不断,而周氏却在担心,这样多钱,那掌柜家怎的就那么轻易与人分?

所谓无商不奸,把人想坏点准没什么错。

田老三道:“赵掌柜这个人还是厚道的。咱们又重新签订了文书,这样的分成法,先签一年,至于一年后,到时再看罢。”

听完,周氏暂时放下来悬着的心,想到了什么,又道:“这赚来的钱,只暂时对外说是从我娘家借来的罢。”

这并不是周氏自己发财了,没有想着兄嫂弟妹,而是想不出什么措辞来解释。还有,若说了,少不得要把方子教一下。这是自己女儿想出来,就是她这个娘亲,也要尊重闺女的意见才行。

田老三也是这样打算的。夫妻俩一拍即合,回家的途中又商定了一些其他事情。

周氏打算把红薯苗种下后,就回一趟娘家。也很长时间没有回去了,不知道娘的身子如何了。

自从老田家分了家,周氏只托了人传了口信给娘家,周家兄弟本来想要来家里见一见,却是没有空闲来。

想到要建自己的房子,周氏心里抹了蜜一般的甜。盼了这些年,马上就有自己的屋子,自己做一切的主,他们一家人算是有了真正的家了。

到家来。

田叶已经把晚饭煮好了,田老三与周氏到家时,直接洗完手,就上桌吃饭了。女儿这样懂事,两人都感觉很欣慰。

在这里,就没有睡懒觉的人,田筝清晨起床后,周氏已经熬了一锅粥出来,粳米粥里面加了菜叶子,再搭上爽脆的小菜,这种早饭在夏天时十分开胃。

姐弟三人都跟着周氏去了荒地那儿。

红薯枝条周氏早就剪了一批出来放着了,还剩下些,就由田筝负责剪枝了,照着周氏的样板,她也是第一次知道红薯不用整颗埋入土地里,而是把红薯苗剪成二十公分左右的枝条,上头的幼苗掐掉,下面的叶子摘掉只保留四五根叶就行了。

然后,把剪好枝的红薯苗插在早就整理好的拢上。盖上土,在浇水就搞定。

田叶按着一定的间距,手上飞快的插好苗,弟弟田玉景也不闲着,他跟在田叶的屁股后面,插完一条,就浇上水。

担水这种重活,全是周氏去远一点的山下溪流里面挑上来。

母子间齐力合作,这一亩多的地,不到半天时间全部都种完了。

太阳出来后,把红薯的叶子晒得萎下去,田筝着急的问道:“娘,叶子都枯萎了,咱们的红薯会活下来吗?”

周氏笑了笑,指着枝杈的地方,回答道:“咱不靠那叶子,你看这里有个芽苗,只要按时浇水施肥,就可以活下来的。”

包括田玉景在内,听了娘亲的话,都夸张的松了口气。

周氏心情亦十分好,趁着还未到中午,带着几个孩子在山间土地上找了几种野菜出来,其中就有马齿苋、扫帚菜、蒲公英、鱼腥草等等。

既做活,又兼顾玩乐,姐弟三人都十分尽兴。

田老三这几日还要帮大房建房子,中午也不回家吃饭。既然采了这么多种野菜家来,于是周氏又狠狠在姐妹面前露了一手。

这马齿苋单单炒来吃或者凉拌都行,但是周氏不打算这样做,她洗干净了马齿苋,摘成一小段小段的泡在水里一段时间。

然后,剥几个蒜头,剁碎了,加入辣椒粉、盐巴调和在一起,周氏见三个孩子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忍不住笑着道:“今儿娘就给你们露一手绝活。好好看着吧……”

周氏父亲在世时,周家的家境并不是很差,田筝外婆很爱带着孩子们弄些小吃食出来,常年跟着母亲熏陶,周氏的水平的确锻炼的非常不错。如此,她变成了整个老田家公认烧菜最好吃的人也不出奇了。

泡好的马齿苋已经沥干了水,用一个木盆装着,她撒上面粉,撒入盐巴,搅拌均匀了,就在刷了一层油的热锅里面开始烙饼。

与后世有专用的烙饼平底锅不一样,这烙饼很讲究对火候的把握,周氏做多了已经很娴熟,马齿苋饼子煎得两面金黄,香扑扑的。看着就很有食欲。

周氏刷干净锅子,又重新架上锅,转过头来对流着口水的三个孩子,道:“这酱料,一定要现烧现吃,香味才够浓。”

第37章

田老三和田筝上次去镇上,买了几十斤山茶油回来,抽出一点子油来用倒没多大关系,锅子里面的山茶油滚滚时,确定油温够高了,周氏立刻起锅把油浇入盛调好的蒜泥辣椒粉中,一碗红得油亮亮的酱料出来了。大蒜与辛辣的香气扑面而来……

周氏这才准了田筝三姐弟拿了碗筷,挖一勺子蒜泥酱放在马齿苋饼中,再卷起来吃,那味道香辣中又有马齿苋的酸酸滑腻,真的太好吃了。

周氏自己只吃了一个,其他的饼子全让孩子们吃了。

这还只是开胃菜,后面周氏又做了粉蒸扫帚菜、凉拌鱼腥草、凉拌蒲公英,除了鱼腥草,田筝敬谢不敏外,她是吃的满嘴流油,打了饱嗝,实在撑不下才停住。

从来不知道平时摘来喂猪的野菜,烧了给人吃,也是那般美味。田筝在这里所享受到的美食,实在不多,不过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个大凤朝,确实是个美食业发达的朝代。

田筝相信,市井小民也能琢磨出这样多的吃食,就说明,她穿越的朝代是比较平稳的吧?她可不希望在战乱、民不聊生的时空讨生活。

那可真的会太苦了。

尹氏得知三儿媳周氏明儿要回一趟娘家,就把周氏叫到了自己房间里面,说是想跟她商量一点事情。

周氏自己琢磨了婆婆能有什么跟自己说的?猜测了几回也没摸到头绪,等进去时,尹氏坐在椅子上,见她进来,就道:“老三家的,找你来没其他事,你们周家村,上次有个姑娘来过我们家的,那姑娘闺名叫什么?我一时不大记得了。”

周氏忙问道:“娘您是说春草吧?”

尹氏道:“是春草还是春花什么的……”

周氏道:“娘,那日来的是春草,她有个妹子今年十四岁,闺名叫|春香。她家跟我家算是出了五服的叔辈关系。他爹比我爹小了十几岁,春草还算是我的堂妹子呢。”

这会儿,尹氏也不掩饰自己的意图了,直接开口道:“我托人打听了一遍,春草这姑娘,跟老五还是挺匹配的,你回了娘家,帮我打探一下她家的口风,看看愿不愿?”

周氏没想到尹氏居然看上了春草,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眼里的惊讶露出来,但还是答道:“行,我家去探探她家口风。”文人小说下载

稍微迟疑了一会儿,周氏还是问道:“娘,春草可是早就没有娘亲了,家中三个弟妹,我叔除了田间的事,其他也不管。这些年也没存下什么钱,若是春草嫁了来,她可没啥嫁妆钱的?”

这是春草的实际情况,周氏只是实话实说,别说嫁妆,估计成亲的嫁衣她都拿不出来。周氏未出嫁时,春草还只是个小姑娘,颇得了周氏一家的照顾,才能活下来。

春草是个能干、又感恩的孩子,当年田玉景出生后做酒时,跟着周母一起来过。送了亲手做的小鞋子。尹氏就是那年见过了,没想,隔了这么多年,尹氏还记得春草。

周氏说的这些,尹氏如何不知,她很有自知之明,田家这样的条件,难道还痴妄着娶个带着大笔嫁妆的大家千金不成?老五生性天真,有个稳重会持家的女人看着,待他们百年后,这一大家子,他们两老口子就没啥缺陷了。

尹氏道:“是个好孩子,你说的这些都不是啥问题。关键是春草姑娘家里乐意就成。”

尹氏不是那种仅凭多年前的印象,就断定了娶来做媳妇的人,前段时间,她也托了其他人私底下打听了春草的行事,合适了才对周氏开口的。

这门亲,若是周氏做媒,就已经有九成的把握了。

周氏道:“娘放心,我明儿去了一定会好好细说的。再则,咱们五叔一表人才也不差哪里去呀!”

“确是,老五从小就听话。”尹氏眉目舒张开,笑了。田家这五兄弟,说长相吧,田老三和田老五是拔尖的,其中,田老五比田老三更加清俊,虽然她不爱多舌头,尹氏依然听到一点子风声,据说村子里,好几个姑娘都偷偷喜欢着自家老五呢。

尹氏一把年纪了,听了内心还是会偷乐。

分家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做自己的主,这次去外婆家,周氏把三个孩子都给带上了。留了谁在家里都委屈那孩子,索性一起去了。

记忆中,周家村离鸭头源村,要走两个时辰左右,步行到泰和镇只需要半个钟头。因周家村临近泰和镇,采买家用,买卖农产品,都十分方便。这里的农户比其他的村里人,日子富足多了。

周大舅、周二舅两兄弟,就靠着种蔬菜卖,日子渐渐发达起来。

周氏排行第三,上头两位哥哥,下面有一位妹妹,周小妹嫁去了邻县,很少回娘家,周家早就分了家,田筝的外婆与大舅妈合不来,于是如今跟着二儿子生活。

母子四人到周家门前,大舅一家大人都不在家,周兵表哥和几个表弟妹守着房子,见了周氏,周兵立刻喊道:“大姑姑……田叶妹、田筝妹……”

周兵见田玉景整个人像累极的鹌鹑缩在周氏脚边,忙笑着招手道:“阿景,来哥哥这里。哥哥带你吃糖……”

田叶田筝几人跟表哥表弟妹们都互相问了好,周氏问道:“你爹娘去哪里了呢?”

周兵道:“刚才拉了一车菜瓜去镇上,说要卖傍晚那一趟,估摸要大晚上才回来。”

周氏是知道自己大哥大嫂拼命的,也不觉得惊奇,就道:“你奶奶在家吧?”

“在呢,她不在家里能去哪儿。”周兵道,说完把田玉景整个人儿就往自己肩膀上面扛,嘴巴里哈哈大笑道:“哥带你吃糖去咯……”

周氏看得直摇头,周兵这半大小子,已经过了十五岁,马上也十六了,比田老五还要大半岁呢。倒是不知大嫂要找个什么亲事……

田筝算是真正意义第一次来周家村,这里土地宽广,都是十分平整的田地,根本与鸭头源那片片梯田不一样。周家村还靠着河边,吃水这些都十分方便。

与别村不一样的是,这儿田地并不只种了稻米小麦等粮食,还腾出来一部分种蔬菜。像黄瓜、辣椒、豆角、丝瓜、苦瓜、香葱等等不一而足。

周二舅的房子是分家后另建的,也是一座土坯房,房子周围用竹子栅栏围了一圈,里面还开垦种了一排排的青葱、韭菜、香菜等佐料,栅栏上面爬满了丝瓜、苦瓜,大大小小的结了不少瓜果,这种农家小院看起来生机勃勃的。

周二舅院子里还种了一个柚子树,田筝姥姥此刻就在树下摆了张藤椅坐着乘凉。周氏进了门,就喊道:“娘……我回来了。”

离得有些远,周姥姥的眼睛耳朵都有些不好使,她眯着眼,侧着耳朵,打量着是谁在叫她呢,田叶就已经大步来到她身边,愉快的喊道:“姥姥!我是田叶!”

周姥姥抬头看着田叶,这才恍然道:“是叶叶呀!”

见田筝没有叫人,周氏拍了她肩膀,叫道:“丫头,怎么不叫姥姥?快叫人……”

于是,田筝也跟着喊道:“姥姥!我是田筝……”

周姥姥赶紧撑着身体站起来,一手拉着一个外孙女,笑着问道:“你俩肚子饿不饿呀?姥姥给你们煎鸡蛋吃去。”

周氏是知道近来娘的身子不大好,也不让她折腾,阻止道:“娘,这两皮猴儿路上刚吃了几个玉米饼,你就别瞎忙活了。我二哥二嫂还没回家吗?”

周姥姥道:“他俩还有的晚才回来呢。午饭是不回来吃了。”说完,又转过头问田叶姐妹俩,“咱叶叶和筝筝想吃啥?姥姥都给做!”

田叶道:“姥姥……娘教了我好几道菜,我可都会做了,今儿可不用您做了,让我和娘来做罢!”

虽然还不熟悉,但田筝也能感受到老人家一片拳拳爱孙之心。田叶即使在爹娘面前,都没那么放松,亦不会想着撒娇。

周姥姥听得大笑,爽朗道:“行,就让你和你娘做,让姥姥也尝尝叶叶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

一群人乐乐呵呵的进了屋里,周氏把带来的东西放下,周姥姥见了,蹙眉道:“你日子也不好过,做什么带忒多的东西来。”

周氏也没带多少东西,就上次田老三进山猎了几只山鼠野兔,周氏腊干了存起来,这会儿就带了两只兔子两只山鼠,并一包红糖,腊物是给两位哥哥做下酒菜的,红糖就给娘喝着补身子。

周氏回道:“前儿他爹捉了几只,家里还存着有呢。正因我哥哥们爱吃这个我才想了带来的。”

看周家村的土地就知道,这儿不靠大山,想要进大深山打猎,只能走很远的路,而且不属于自己村子的山头,别村的人轻易不会让外村人进去。抓到了,严重的还可能扭送官府。故而周大舅周二舅想吃山货,还得去镇上买。

第38章

周姥姥哼道:“你念着他们,他们能常念着你就好。”

周氏道:“娘,你说什么呢。这些别说了。”

原本田家分了家,按理周家该派个人去问候一番,可自己两个儿子一个也没去,周姥姥想去,身子又不好。二儿子二儿媳最近在镇上弄了个摊子,一时忙碌不去情有可原,但是,大儿子大儿媳完全无理由不上妹妹妹夫那儿。

为这事,周姥姥心里就很不高兴了。跟儿子媳妇讲话时,还夹枪带棒的。

周姥姥对四个孩子,最愧疚的就是周氏了,当年田筝姥爷得了一场病,治病得花大笔的银子,好好的家境就这样落败了。正好老田家的尹氏看中了周氏,肯出六两银子做聘礼给她三儿子做媳妇,周姥姥一咬牙,就这么把闺女给嫁出去了。

后来,周姥爷依然没治好。看着周氏日子不好过,周姥姥却落下心病,认为是自己造成的,有事没事就敲打着儿子们看顾周氏。

周姥姥道:“你家公家婆近来身子如何了?”

周氏回道:“公公身子还可以,婆婆近来也能吃能睡了。都想开了……”

周姥姥深有感触,道:“儿女哪有不离开身边的,他们能想开就好。有两个老家伙在你们身边,你们那一家子才不会离心离德……”

大凤朝的淳朴百姓,大都还是信奉父母在不分家,对分家这样的大事,都得经过再三考虑、权衡,像田老汉、尹氏这样干脆分了家,周姥姥感觉心有戚戚焉,若不是大儿媳妇太过厉害,她也不会那般早就让两个儿子早早分开了。

周氏道:“大事上公婆还会帮我们掌着的。娘你且安心罢。”说完了,又问:“怎不见欣丫头?”

周欣是周二舅的大女儿,比田叶大了三岁,今年十二岁了。

周姥姥道:“她娘弄的煎饼摊子,跟着一块打下手呢。”

周家分家时,周大舅占了祖屋和大头,分给周二舅的只六亩水田,两亩山地,水田全部种了水稻,山地既要种麦子和玉米,还要腾出一点种蔬菜,虽产出够一家大小嚼用,却是存不下几个钱。

周二舅夫妻俩熬了这些年日子,终于商议了在镇上支个摊子卖煎饼,卖了有两个多月了,如今生意尚可。

田地上由周二舅忙,周姥姥又帮着看护家里,二舅妈带着大女儿专心的看管摊子。一日下来能赚个几十文钱,积少成多,也不比卖蔬菜赚的少。二舅妈每日一大早起来和面、发面、弄些佐料,弄完很早就去镇上占位置。这可真真是赚的辛苦钱。

周氏感叹道:“也亏得二嫂子能吃得这些苦。”

周姥姥心里是认同的,却还是道:“她不吃这些苦,又能咋样?儿女眼看着一个个蹿苗似的长大了,手里没一个钱,将来媳妇女婿往哪儿找?”

说到这里,周氏想着自家三个孩子,过得几年,也要操心这些问题,免不得感同身受。虽然有了香皂这样做梦似的好事,周氏心里的那股不安定感,比之田老三一点也不少。

这些事,她想了想,还是不打算跟娘说。既然说到嫁娶这些事了,又想到婆婆托付的,便又问道:“香草那丫头,近来怎么样?可有人上门提亲?”

说起这个,周姥姥满脸的义愤填膺,恼道:“那吃了屎尿的周赖头子,前儿还想聘了香草去做填房,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自己是不是人样!”

这周赖头可不是好人,五十好几的糟老头了,还想老牛吃嫩草,周氏听了,也跟着骂道:“那个混人!”

周赖头在周家村就是个人人喊打的混物,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早年,周氏还未出嫁时,老周家种了一块田的萝卜,夜里下雪就没打算收,结果一夜之间被人偷光了。第二天厚厚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庄,周家村人也是等到雪化了才晓得萝卜早被偷光,气得周姥姥就要上门跟周赖头拼命。

那周赖头光脚不怕穿鞋的,一句‘哪个眼睛看到我偷你家萝卜了,你在我家搜出一根萝卜试试……’就把周家人堵死了。周家人没有证据,只得吃了哑巴亏,周姥姥也是听别人说周赖头家那几日扔了很多萝卜缨子出来,才敢断定是他偷的。

这无赖做的下作事,也不是一桩两桩了!跟浪、妇偷情,调戏别人家媳妇闺女的事也没少干!

春草是个好姑娘,可不能毁在这种人渣手上。

于是,周氏道:“我婆婆昨儿托我去春草家说项说项,想聘了给他五叔。娘你怎么说?”

周姥姥听了,大声道:“这是好事呀!”

周氏有些为难,迟疑了下,又道:“就是我二华叔那里,能好讲话吗?他舍得放了春草去嫁人?”

一说这个,周姥姥又是要上火!她扯了下嘴皮,哼道:“他周二华敢!没有拖着闺女二十一岁年纪了不放人的道理!看他这些年,有那点做爹的样,只会窝里横的东西,阿琴你尽管去说,周二华若不同意,有我这个做嫂子的出面。”

得了周姥姥同意,周氏这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了。

午饭摆在院子里的大柚子树下吃的,周大舅夫妻俩不在家,周氏便让周兵带着大房几个孩子一起来吃。

周大舅一个儿子周兵、大女儿周燕、二女儿周香,而周大舅也是三个孩子,大女儿周欣、二儿子周旺、三儿子周福。

加上田家的三个小孩,一大桌子的人热热闹闹的吃了午饭。

男孩子好玩乐,田玉景被表哥表弟们带着满田野的疯跑,早不知东南西北了。田叶、田筝只得跟着大表姐周燕、二表姐周香一起做些绣活。这儿离县城近,绣花绣得好,能拿到县城的绣铺换钱,没事的时候,大舅妈就压着两个女儿做这些填补家用。

田叶倒是能跟她们聊得起劲,田筝一点共同语言也没有。看着几个女孩子做女红,不免觉得无趣。

正好周氏要去春草家,田筝缠着娘亲一起跟了去。

春草家在村尾,走了十几分钟的路程,才到她家门前。是一座看起来不大好,用茅草做屋顶的房子,瞧着收拾的比较干净。

田筝她们还未进门,就见一老头被轰了出来,嘴巴骂骂咧咧……

“周赖头你他娘再敢多嘴?老子砍死你!!!砍死你!!!”说话的是个十几岁的大个子男孩,手里拿着切菜用的菜刀,鼓着脸恨恨的骂道。

周氏与田筝正好与那周赖头迎了个照面,那糟粕的老头嘴角挂着猥琐的笑容,露出一口恶心的黄牙。

他知晓春草的弟弟不敢真下手砍了他,离开之前还大喊说下流话:“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想做我老子,你就乖乖等着做我的小舅子吧……我可不得好生疼疼你那香草姐姐……那白嫩嫩的小身子哟……”

周氏皱紧眉头……若不是那周赖头跑得快,她都快忍不住捡块石头砸他一脸!

农家姑娘再不注意,也怕被传闲话!周赖头太下作了!若不是村里人都知道他的德性,春草这丫头婚事上一定更加艰难。

周氏殊不知,即便不被周赖头这样三天两头的闹,春草的婚事也非常艰难。

农家姑娘最迟十七八岁就会嫁人,而春草已经拖到二十一岁了。八岁丧母,留下了三岁的弟弟周春生,一岁的妹妹周春香,从那时起,长姐为母,她一力承担了照顾弟妹的担子,而亲爹周二华不是个能干的男人,她还得帮着做农活。

就这样一耽搁,就拖到了这样大年岁。头先几年,是担心家里没有了自己,弟妹们该如何?如今妹子已经嫁出去,弟弟也能娶媳妇了,她自己的事儿想找个良人,就不容易。

周春生见了周氏,有些窘迫的收起了菜刀,道:“阿琴姐,你怎么来了?”

周氏便笑着道:“春生也这么大个了!今天家来,正好有点事要找你姐说一声,她在家罢?”

周春生忙道:“在的……在的……”,说完,飞快的往屋里跑,“姐!阿琴姐来我们家了,周赖头被我打跑了,你快出来吧。”

周春草慌慌张张的从房里出来,还往门口瞧了一眼,掉头见着周氏,却是朗声笑道:“姐,你咋舍得往我们这里来了?”

田筝乖乖的按着周氏的吩咐,喊人道:“春草姨……”

周春草摸了摸田筝的头,笑道:“这是筝筝吧?筝筝也这般大了?快来,姨煮个鸡蛋给你吃。”

这里人,招待小孩子时,用鸡蛋似乎是最好的礼品了。

被当成小孩子似的摸头,田筝也没恼,实在是这个叫、春草的开朗姑娘给人的感觉非常好,田筝想,一般姑娘家遇见这种糟心事,还不得羞愤欲死,可你看人家,掉头还能呵呵笑着招待客人,就冲着这一点,田筝心里对她好感度噌噌的上涨。

周氏道:“别忙这些,在她姥姥家刚吃过呢。我问你,那周赖头天天上你这儿闹?”

周春草咬牙切齿的说道:“那王八羔子!哪天姑奶奶真来火了定要砍死他,大不了一命抵一命。”

第39章

“他那烂命,哪能跟你比,春草你可不能有这种傻念头!姐今儿来,可是有好事要与你说道的。”周氏安抚的劝着周春草。

一边,周春生已经去厨房捣了两个碗,装了热水过来,道:“阿琴姐,筝筝,家里没啥,只用红糖化开的水,凑合着喝一点吧。”

周春生说完,正要退出去,周氏忙把他叫住,道:“春生,我这次来,是给你姐姐相中了一门亲,你也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