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离见到楚军中竟然还有一支可以与自己一战的人马,心下大喜,忙也催动着战马杀了上去,正好看到项庄将两名秦军士卒一刀砍成了四截。

“好手段!看矛!”王离大喝一声挺矛便刺了过去,项庄看王离的装束就知道他是一个将领,心中也好似一喜。忙挥刀上迎,两人就这样杀在了一起。但是王离是驾着马冲向项庄的,所以在与他交了两招之后便与他错开了身子,两人又都使的是长兵器,当各自背对着对方的时候,就无法再战了。而在两人的面前却换成了对方的士卒,所以两人也无法转过身来再战,只得挥舞着兵器在敌军阵中冲杀了起来。

再战了一会之后,秦军在兵力和体力上的优势就完全体现了出来,楚兵已经有近半或被杀了,或被重伤,无法再战。项庄看到败局已定,就知道自己不能再留下来了,所以他在剩余的亲兵保护之下便催马向南而去。

王离此时只顾着杀敌,虽然看到有楚军正在落荒而逃,但想到自己在解决了这里的敌人后也可再追,便没有急于一时。场中的楚军越来越少,在一个时辰之后,这里就只剩下不到百人还能站着了。他们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大声嚎叫着冲了上去。但是秦军却不会给他们拼命的机会,一阵乱箭之后,那些人也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看到楚军已经全部被杀,王离便将人马收束,一面还清点伤亡人数。三千人马只伤了五百多人,实在可算是一场大胜了。于是他决定趁胜继续追击楚军,誓要将来犯的楚军全部诛杀。不料他才刚下达命令,身后就有三骑奔了来,到了近前大声道:“王将军,章将军有令,着你即刻带兵回邯郸城,不可贪功。”

王离虽然心中很是想继续追上去,但是一直以来对章邯的尊敬却让他强自压下了这想法,带着人马往回而去。但回了城后,他还是向章邯说出了自己的不满。

章邯听了他的话后严肃地道:“王离啊,今日你做错了好几件事。其一,你不该在一看到楚军大营中没有人后就出城去追。若这是楚人诱我们出去的计策,那这三千士卒不就要丧命在他们手中了?其二,听说你杀的都是一些楚军中的伤兵,这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这些伤兵今后未必就能上战场了,而且他们或许还会给楚国带来一些负担,可你现在这么一杀,项羽就不必为此头疼了。其三,穷寇莫追,你却是紧追不舍,倘若真的让你追上了楚军,以三千对数万,你们还能活着回来吗?所以这次楚军撤走,我们可以追一下,使其更加疲惫,但却不能真的与他们发生战斗啊。”

王离听了着一番话,冷汗就流了下来,他的确没有想得这么深远,他不过是想出连日来被楚军打压的气而已。章邯看他一脸惭愧,知道自己已经说服了他,所以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道:“你们战了一夜也辛苦了,这就下去休息吧。经此一追,那些楚军想必士气大跌,而我们的机会也就来了。”

此时在颖川城中,龙且也已经得知了项羽在河内败北的消息,他手中握着那写着消息的竹简,在厅堂中不断地来回走动,心下却没有一个定论。若是现在自己还是在攻打这颖川城,那当然不会有一丝犹豫就会退军南还了。但是现在自己却是已经占了颖川城,若是自己依着项羽的主意退回楚地,那这颖川城就会重新被秦人夺回。可这颖川是自己带了人马花了好大气力才夺下来的,若就此放弃心中着实有些不舍。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有士卒来报说是北边出现了大量的秦军,正在向颖川城而来。“看来秦军是真的已经将人马都调回来了,这颖川城又没有险要之处可以防守,还是趁着他们没有赶到之前带兵撤出城去南还吧。”龙且最终还是选择了撤回楚地去。

数万人马在龙且的一声令下孩子后就开始忙碌地将各种辎重、武器都整理好,然后留下五千人在城中坚守,其他人则在龙且的带领下从南门而出。

楚军急急往南而去,不料还没走上十里路,就从道路两旁杀出了一支支埋伏已久的秦军士卒。原来在城中的楚军发现秦兵攻来之前,就已经有上万人马悄无声息地绕城来到了颖川南面,埋伏在此打龙且一个措手不及。楚军此时已经只是一心想着撤走,完全没有一战的心思,看到秦军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一下就乱了套。任龙且怎么大声呵斥,这些楚军还是有大部分没有斗志,被秦军杀到面前就砍翻了。

这时颖川城那边有传来了喊杀声,却是那些后面赶来的秦军在开始攻城了。城中的楚军也没有坚守下去的信念,又发现出城去的龙且他们也遭到了伏击,心惊之下更是连秦军的第三次冲击也没有挡住。很快的,颖川城再次落回到了秦军的手上。

龙且带着大军一面与秦军交战,另一面却也在关注着颖川城的情况。他实在想不到这留下的五千人马连一会都挡不汉族就让秦军取回了城池。心下虽然很是恼火,但是龙且知道这时候已经不是逞强的时候了,一旦攻进城去的秦军控制了城池后出城来追杀自己,恐怕这几万人马都得留在这里了。于是他下了一个以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命令:“全军分散突围!”

现在若是继续想要完全将人马都带出敌人的包围那是不可能了,所以龙且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秦军无法追击。听了他的命令之后,那些早已经是一盘散沙的楚军就轰地一声纷纷作鸟兽散,向各个方向跑去。

这一着的确是出乎秦军的意料,看着四散而去楚军,他们总不能也是散开来追击,于是只能尽量多杀些楚兵了。

而龙且则带着上千名精锐之士不断向南冲杀着。凭借着他个人的武勇和一众亲兵的誓死拼杀,龙且终于带着两百多人杀出了秦军的包围,而此时离他们出城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了。回头看着那已经落在秦军手中的颖川城,龙且只能叹息了一声:“天不佑霸王啊!”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前面也传来了人声,众人刚刚才放下的心又被重新拎了起来。

第二百三十七章 攻守易势(4)

听到前方居然也有人声传来,龙且就知道自己这千把来的伤疲交加的士卒是无法与在这里等候的秦军相抗衡的。他看了一眼还跟在自己身边的楚兵道:“想不到这次秦人的动作居然如此迅速,不过几日之间就将颖川城周围的所有方向都布上了伏兵,如今我们只有拼死冲出去一条路了,你们害怕吗?”

众将士相互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身上的斑斑血迹,可是他们的眼中却露出了坚毅,一齐摇头道:“我等能与龙将军一同战死在此,只感荣幸。请将军下令吧!”

“好,你们都不愧是我大楚最精锐的人马!”龙且有些感动地大声道,“从现在起,我们这里再没有将军与士卒,有的只是战士,我大楚的战士,人人都是兄弟!兄弟们,我们冲!”龙且将最后一句说完,就将马催动,向着南面人马声传来的方向杀了过去。其他的楚兵也都喊着:“兄弟们,杀啊!”就紧紧随在龙且身边杀了上去。此时的他们似乎已经完全感觉不到身体上的疼痛和疲惫,只感觉到心中在燃烧着一团火,他们要用自己心中的这一团火去将自己面前的秦军全部杀掉。

一马当先的龙且很快就看到了一片人影,他将手中的斧子紧了紧,猛地一抖缰绳就连着马一同扑上前去。他的目光根本没有看向对方的脸,手中的斧子已经划过一道弧线砍向了面前一人的脖子。

那人本来只是站在那戒备着,突然看到一人一马飞跑向自己,然后就是一道劲风扑面而来。他忙拿起手中的长矛迎了上去,只听“锵”地一声,那人手中的长矛就断作了两截。那人看到长矛一断,就知道自己是无法幸免了,但是却不甘心自己连死在什么人手上都不知道,就朝来人看去。一看到龙且的脸,那人连利斧临头也给忘记了,大声叫道:“龙将军!”

龙且的斧子眼看就要将那人连人带马砍掉的时候,却听到了一声熟悉的称呼,忙也看去。一看到那人的模样,龙且急忙用力将斧子上的力道撤了回去,然后后手向上使劲,呼地一下斧子就贴着那人头皮挥了过去。然后龙且才奇道:“你怎的在此?”原来他是项羽的其中一名亲兵,龙且往日是经常见到他的,故而在这个时候也一眼将他认了出来。

那人只觉得自己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背上已经满是冷汗,他还感觉到头皮上还有着阵阵的刺痛,在定了定神后,他才道:“霸王就在这里。”

“什么?霸王在此?”龙且一惊,伸手拦住了想要杀上去的那些楚兵,“都是自己人,千万莫要产生误会。”这时双方才看清楚原来大家都是楚国的士卒,这才算是放下心来。但是龙且却是更急了:“霸王在哪?我怎么不曾见到他呢?”

“霸王带了人去颖川找将军去了,还命我们在此守侯。”

龙且这时才看清楚这里的地势比起周围要高上一些,正好是通往南面的一个好去处,怪不得项羽会留人在此,原来是为后退所做的准备。然后他就想到了此时的颖川已经为秦军完全给秦军所占,项羽这次能夺回来吗,于是他问道:“霸王带了多少人马前去?”

“三千,我们此来一共也就三千五百余人。”

“三千?不好,我们赶紧去颖川接应霸王,此时城中怕不有着数万秦军。”龙且一下就慌了神,就要拨马往颖川方向而去。其他的士卒一听项羽居然去了那里,也都重新拿起了兵器,就要跟着龙且往回杀去。

就再这时,项羽的声音传了来:“不必了,我回来了。”只见项羽提着血淋淋的刀催动着跨下的乌骓走了上来,在他的身后则是数千楚军,每人的身上都是伤痕和血迹。

看到项羽安然回来,龙且才放下心来,刚想问项羽怎么会来此地,却被项羽的一声命令给打断了:“全军快些后撤,我们必须赶在秦句年将颖川完全控制下来之前离开此地,返回楚地去。”众楚兵都应了一声,然后便都拿起了各自的东西,跟着项羽向南而去。

天黑之后,众人才在一个山凹处扎下营来,等都安排好之后,龙且才来到项羽的营帐前。他刚想叫项羽的时候,里面却传来了项羽淡然的声音:“是龙且吧?你进来吧。”

“龙且见过霸王,我不但没能守住颖川,还让数万将士下落生死不明,实在是愧对霸王,愧对楚国百姓啊。”龙且一进帐,就跪倒在地。

项羽看了他半晌才道:“秦军势大,你不能守住颖川也不能怪你,而且这颖川我也看过了,的确是个易攻难守之处。至于你说的人马,我想秦人也未必能将他们都杀了,四处逃散的楚军到时自会返回楚国,所以你不必自责。我此来的目的就是将你们救回楚国。”

龙且感激地看了项羽一眼,然后才有些疑惑地问道:“末将实在想不到,霸王居然会带了人马来此。若不是刚好让我碰上了一个霸王的亲兵,末将怕是已经和霸王留在那里的人马都交上手了。”

项羽道:“此次我能带了人马来此,还得多谢范先生,若不是他突然想到了一些问题,怕是你全军在此尽殁,我们也是无法知晓的。”看到龙且一脸的不解,于是项羽就说起了此来的原因:“自那日给你们和项庄他们送了信之后,范先生还是觉得有些事情没有想到。。。。。。”

项羽的这一支人马在河内之战中失利而撤回楚地的路上,范增的心中却总是觉得沉甸甸的,他总觉得这次的失败实在是太不正常了,居然会在自己的身后突然出现一支秦军,而且其战力比起一般的队伍更为厉害。于是在这日歇下来的时候,他便来到了项羽的营帐之中,将自己的不解说了出来。

他才刚说出自己的不安,项羽也点头道:“范先生说的是,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似乎这一切都是秦人给我们设计好的一个陷阱,只等着我们一头栽进去。”

范增皱着眉道:“若真如我们所想的那样,这次我们出兵是受到了秦军的引诱,那么其他两路人马可就危险了,霸王认为我们当如何是好呢?”

项羽忙命人取出了地图,看了起来。过了良久才道:“以我看来,这邯郸城当是秦人用来拖住我军人马的一处所在,毕竟那里墙厚城高,易守难攻,秦人只需几千人马就可阻我数万大军。可是这里。。。。。。”项羽用手指在颖川方向,用力点了两下之后才继续道,“这里附近却是最利于藏上几万伏兵的,如果我是秦军,便可在此设伏,将龙且的这一支人马全歼在此。而且看龙且前些时日送来的战报来看,他取下颖川并不吃力,显然是秦军有意将他们放入城去的。”

范增看了项羽一眼,随着项梁的过逝,项羽已经开始从一个只知逞一时之快的年轻人蜕变成一个可以从全局考虑的成熟将领了,范增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我也怀疑秦人除了想把龙将军他们困死在这城中之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他们卤莽进军,如果龙将军因为一时的得利而忘乎所以,挥军继续深入的话,怕是已经堕入秦军的陷阱之中了。”范增补充地说道,“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赶快将这个消息告知龙将军,让他快些从颖川将人马带出来。”

项羽看着地图,良久之后才说道:“我们的信使已经在去往颖川的路上了,所以范先生你所说的并不重要。我怕的却是在他们出城之后被秦军伏击,截杀。所以我想还是由我带一支人马星夜赶去救援的比较好。若是我能与龙且内外连手,我想即使秦军再厉害也不能将他们留在那里了。”

“可是我们已经快到楚国了,霸王此去太过冒险。不若派其他将领前去吧。”范增说道。

“如今也只有以我之名才能使秦军怕上几分了,你也不必多说,此地离着我大楚之地不过几日路程,有范先生带着他们我也很放心。”项羽说道,语气坚决,不容范增推脱。

范增心中也知道项羽说的在理,而且刚才自己对项羽的评价中还少了一点,那就是项羽为人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固执,这是他的最要命的缺点,一旦他认准了的事情,是没有人可以改变的,包括自己。所以范增只得答应了下来。

次日一早,项羽就只带了三千多人离开了楚军大队,入夜兼程往颖川方向而去。

听了项羽的话,龙且又拿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一对照,就发现这果然是秦人的一个阴谋,他面有惭色地道:“是末将太过疏忽了,居然让我楚国折损了这许多人马。”

项羽忙安慰道:“这次失利也是因为本霸王太过自大,与你们其实并无太大的关系。但是我想我们与秦人之间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他们这次设下这个计策的用意就是让我们损兵折将,好为他们攻打我楚国清楚障碍,所以我们还可以在楚国的地面上将输掉的赢回来。”

龙且一听,深深地点了点头。

第二百三十八章 筹谋反击(1)

三地尽都大破楚军的消息陆续地传到了咸阳城中,扶苏看着呈送上来的战报不禁大喜:“好啊,我们费尽心机,诱使楚军来攻,又不惜一切地将北调的人马迅速调回中原,这一切的努力总算是都没有白费,终于让楚军吃到了一场大败啊。”

“但是三路楚军中除了颖川的那一路之外,其他两路楚军大部都逃回了楚地,现在他们的军力并没有削弱多少,该还有近八万人马。”张良却是皱眉道。

扶苏淡然一笑道:“这却不是你我所能够控制的了。而且我们这次引楚军来攻时的打算便是放那攻颖川的一路楚军进来,然后将其围而歼之,至于其他两路人马我们只需要他们无法攻破河内与邯郸,不能前去支援颖川那一支楚军即可,所以即使他们完好地退回楚地,我们也没有失败。何况经那几次大战之后,这两支楚军必然也是元气大伤,一时半会怕是也恢复不过来了。而我军新胜,士气上自然远胜楚军,也该是我们出兵反击的时候了。”

这时陈平小心地说道:“皇上,臣想该把三路楚军已经兵败的消息告知天下了。一来可以使我军心大振,二来也可让楚地之人知道我大秦雄师的厉害,三来嘛,”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一顿,“三来也可安咸阳城中百姓之心,使他们不至于胡乱猜测,传一些不切实际的消息。还望皇上准许。”

扶苏有些疑惑地问道:“前两条还说的过去,你所说的安咸阳的民心却是何意?”

陈平犹豫了一下才道:“就在楚军三路攻打我大秦不久,咸阳城中的百姓就都知道了这事情,全城的百姓都甚是慌乱,有的人甚至还在传楚军不日就会攻到函谷关下,大秦的江山怕是要完了。还有人在传着一句话,叫……叫……”一时说不出口。

扶苏听说城中百姓居然会传这些话语,而且这还是在都城咸阳,那其他的郡县不就更加厉害了?想到这里他脸色急变,从刚才的兴奋变得有些担心了,张口道:“他们传的是什么?你快说,我倒想听听他们能传出什么来。”心中一急,扶苏也不自称“朕”了。

陈平张了张口,最终才道:“他们传着一句话,说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完这句话,他就打眼看着扶苏,心下很是忐忑。随着扶苏当皇帝的时日的增加,他举手投足之间已经越发地有威仪了,虽然对臣下依旧很是有礼,但陈平却还是有些畏惧于他了。所以现在说出这句话后,他便有些怕扶苏会当场勃然大怒。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扶苏重复了一下这句话,脸上看不到喜怒,过了半晌才道,“此话在始皇帝时就曾出现过,但你们看现在的楚国不就占着那么点地方吗?而且我大军马上就要开向他们那里,一转眼间就可让楚地重新回到我大秦之内。所以百姓在传什么不要紧,紧要的是不可让他们真的对我大秦失去信心。”

“是,是!”陈平连连应道,心下总算是松了口气,但他还是问道:“那臣的提议……?”

扶苏想了一下后道:“准了,朕这就下旨诏告天下,将此次大胜的消息传于四海。”陈平一听才算完全放下心来,忙应了一声就要退回去。但扶苏却想起了一件事情,突然问道:“陈卿,你适才说城中百姓传言说我大秦必会为楚所灭的消息是何时得知的?”

“半月之前了,那时我们还在忙着将北边的士卒调去中原,三郡都很是危急,所以城中百姓才会传出这等话来。”陈平回答道。

扶苏的脸陡然一沉:“既然是在半月之前你就已经知道了此事,为何朕却要到今时今日才知道呢?”

“这……臣只是怕皇上太过忧心,才擅自将此事隐瞒不报,还请皇上恕罪。”陈平看到扶苏的脸色突然难看了下来,心中不禁打了个突,立刻就跪了下来。

扶苏心中却大是恼火,自己身在咸阳城中,却完全不知道城中百姓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直到今日通过陈平偶然的一句话才让自己探出了个究竟,看来自己得注意一下臣子对自己的态度了。虽然陈平这一次不说是出于好意,但是保不准今后会有人也如他一般隐瞒自己一些事情,到最后使自己完全与外界隔绝,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那和历史上的一些昏君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不行,我可不能让这些事情发生在我的头上,看来我该有些举措了。”想到这里,扶苏对陈平淡淡地道:“你且起来吧,朕并不是怪你,但是朕要让你明白,这天下现在是朕的天下,天下百姓有何想法朕应该知道,所以以后但有什么话都可明说,无论说的朕是高兴还是气恼,朕都不会加罪。但若是朕知道被你们所隐瞒了,那就别怪朕无情了。”

“是,臣遵旨。”陈平忙答应道。其他的官员看到扶苏的目光扫到了自己身上,也都躬腰齐声道:“臣等谨遵皇上旨意。”

扶苏这才换了这个话题:“那你们这就去将我军大胜的消息散播出去吧,这样一来,那些畏惧楚人的言论自然就会消退。但是这些消息不但要在咸阳城中散布,其他各个郡县也要张贴告示,特别是那三郡周边的郡县,使百姓安下心来才能让他们全心投到生产当中去。而且那颖川附近必然还有楚军的残余,你们也要替朕仔细找上一找,不可让他们回楚地去,更不可让他们在那里乱说话,搅得民心不安。”

“臣等遵旨!”群臣都躬声应道。而后扶苏又与群臣商讨了一下几座经历了战火之后的城池的重新修建的问题,其中当然还有城中百姓安置的问题,特别是那闹过瘟疫的河内郡,更是其中的重点。张良提议道:“皇上,以向来的做法,如有一地闹了瘟疫,那我们就该将城中未曾染病的人都撤走,使其空置,过上几年之后疫病便不在了。到时再将百姓重新迁回去,恢复一切。”

扶苏本来是想提议用醋啊什么的消毒的,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在医学上也并无多少造诣,若是成功了还好,若是一旦失误,那可就是数万条活生生的人命,于是便同意了张良的建议,在河内城几十里外再建一城安置百姓。一些细节的讨论很是麻烦,直到中午才将一切都定了下来,众臣这才离开皇宫,各自回府了。

张良、陈平二人刚走出议事的大殿,要出宫去时,却有一名内侍快步走了上来:“两位大人请留步,皇上着二位进偏殿与他一同用膳,说还有事情相商。”

陈平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后都忙躬身行礼道:“臣遵旨!”然后随着那内侍一路来到了位于皇宫东面的一座小小的偏殿之中。两人一进去就看到扶苏身上穿着一袭常服,与小桃带着儿子正在案前吃饭。这里的摆设都是按扶苏的意思新造的,很有家的感觉,而且里面放的都是扶苏命人造出来的椅子和桌子,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坐席和几案。扶苏虽然已经来到这个时代有些时日了,但是却还是无法习惯每次坐着都要象跪着一般,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所以他就造了这偏殿中的家什,用来吃饭。

看到两人走了进来,扶苏只是示意二人也坐下来,而有自己则是还和小桃一起喂着儿子进食。张良和陈平对这个新式的座位很不习惯,但是皇帝既然已经示意了,两人也只能坐了下来。在喂好了儿子,小桃带了他出去之后,扶苏才对两人笑道:“都怪朕有些太宠他了,现在没有朕喂他吃饭,这小子就不肯进食,让二位久等了。”说着吩咐人将酒菜端了上来。

张良看着那酒菜也很是平常,就知道扶苏虽然做了皇帝却完全没有一点奢侈的生活,心下大是佩服。在敬了几杯酒之后,扶苏才道:“陈先生,此地不是朝堂,我们便也无须君臣相称了。适才在朝会之上朕的语气有些重了,还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陈平原来想念中是有些不快,但不料扶苏居然会向自己道歉,心中一时只剩下感激了,忙站起身来就要下跪。扶苏忙一把将他扶住道:“其实朕是想要群臣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什么事只要说出来了,朕都不会怪罪,但是若是隐瞒下来,不管他是出于什么想法,都是对朕的不敬,所以朕才会拿你这个朕最信任的几个人中的一个来说事。”

陈平眼中闪过了几点泪光,大声道:“臣知道了,臣今后无论何事,都会如实禀奏皇上。”

张良看着扶苏的表现,心中满是感慨,现在的扶苏已经越来越有帝皇之气了,而他处事的方法也越来越是成熟。

扶苏点了点头,才道:“你且坐吧。”待他坐回去之后,扶苏才看着二人道:“今日朕让你们来,是有一事要先与你们说,那就是这次趁胜攻楚,朕要亲自带兵!”

第二百三十九章 筹谋反击(2)

两人听到扶苏这一句话,都愣在了那里,此时陈平的筷子上正夹着一块肉,闻言之后筷子一松,肉就掉回到了盘中,将其中的汤汁都溅了出来,可陈平却根本没有感觉。而张良则是刚将一口酒倒进口中,闻此言一紧张,放声大咳起来,口中的酒也流了出来。

扶苏不料自己才一提要亲征的事情,两个向来稳重的人就会如此失态,很是不解地看着两人。陈平首先从震惊中醒转过来,忙将筷子往桌上一放,道:“皇上,万万不可啊!”张良也是极力控制住自己的咳意,劝道:“皇上此事太过冒险,实不应有此念。”

扶苏看了两人一眼,淡淡一笑道:“这又有何冒险之处?朕怎的不曾发觉?”

陈平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还是由张良开口说道:“皇上乃是我大秦之主,如若上了沙场,楚人必然会不惜一切地想要对你不利。而且如今我们才得到大秦天下没有多久,中原或还有一些反对皇上之人,若是现在皇上离开了咸阳,则恐怕社稷不稳哪。”

扶苏道:“这次我大秦将出二十万人马攻楚,在兵力上两倍于敌,且装备精良,士卒骁勇,难道还有比在二十万人马的保护下更安全的所在吗?在如此重兵的簇拥之下若朕还会被楚人所伤,那么这咸阳城中不过两三万的人马如何能保住朕的性命呢?至于你所说的怕朕走后中原有人会蠢蠢欲动,朕也已经想好了。现在虽然中原的大部已经完全臣服于朕,但是毕竟还有一些六国之人心念旧国的,现在有朕在此他们只敢在暗地里做一些勾当,可是其危害也是不小,但若朕离开了咸阳,甚至离开中原去到南方,那他们在无所顾忌的情况下便会将自己完全暴露出来,到时候要除去他们就简单得多了。而咸阳城中也不是没有人坐镇了,朕决定便由陈卿你在此处理政务,而皇子赢炜虽然年纪尚幼,却也是可以作为监国皇子的,有你们二人在咸阳城中,名与实都有了,又有何可担心的呢?”

张良不想自己提出的意见扶苏早已经有了打算,他的反驳也很是在理,所以一时无话可说,只得看向了陈平。而陈平现在脑子里却只想着皇帝居然对自己如此信任,这么一来就是将江山与社稷完全托付给了自己,心中感动之下,一时也忘了劝柬。过了半晌,他才想到了另一个关键,那就是扶苏是打算重点培养自己的长子赢炜了,虽然现在扶苏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但是为君者总会有许多子女的,如今他让赢炜监国,其用意便是要将他立为太子了。想到这里,陈平更加是不敢随便开口了,毕竟帝皇家事可不是一个臣子能够随便置喙的。

扶苏看到两人都不再多说,就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将他们说服了,为了怕他们再找其他理由出来,扶苏决定打铁趁热,又说道:“而且这次征楚的目的是将楚国重新收到我们手上,而不是让楚人知道我大秦的厉害。若要让楚人真的归顺于我,除了展现我大秦的军威之外,还是要有一些其他手段的,而朕去那里也是为了使楚地百姓能够早日接受我们。所以此次伐楚,朕是非去不可的。”

看到扶苏坚决的表情,听到扶苏口中说出的不容质疑的话,两人已经知道扶苏是铁了心要亲自带兵了,所以只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接着张良又道:“若皇上要亲自伐楚,那臣也要随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