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眼看着临淄城破在即,就这样引兵退去实在是不甘心啊。而且我军一退,齐人必然知晓,到时他们在后追击,我军还是腹背受敌啊。”一名将领说道。

他的话正好是项羽心中所想的,听了之后项羽连连点头道:“你说的很对,我们后退的结果和现在其实是一样的。那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处置呢?”

那将领得到项羽的肯定,心中大定,想了下道:“其实现在临淄城已经快要被我们攻破了,如果我们能够在赵人到前攻下临淄以为依托,或许还能将这些赵军也消灭在此。”

项他仔细想了下道:“这位将军的话也不无道理,但是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将这临淄城取下来了,不知将军认为我们能够在几日之内取下临淄呢?”

项羽站起身来走到帐外,看了看不远处的临淄城,又想了下道:“我认为三日内就可取下此城。”

“将军何来这么大的信心?”项他不解地问道。

“因为他们的举动!”项羽用手指向那些战在城头的齐兵。

众人顺着他手指看去,只见齐人正在抬着死去的战士的尸体,从他们的举动看来齐军已经疲惫不堪了。

“但将军就不怕齐人拼死反抗吗?”项他继续问道,因为他知道一旦将人逼入绝境的时候,他往往会迸发出极大的潜力。

“我的话还没说完呢。”项羽拍了拍项他的肩膀,“前两日我并不打算派兵攻城,还要摆出我军就要退去的假象,让齐军有一个希望,但在第三日则对其发起猛攻。一旦齐军的意志因为我们的假象而有所松懈,当我大军突然猛攻时必然军心大乱,到那时我们取下这临淄城就轻而易举了。”

项他听了项羽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不禁敬佩道:“想不到将军用兵如此厉害,末将倒是小看了将军。只是希望赵人会在三日后再来吧,不然我军的处境就不妙了。”

就这样楚军在项羽的命令下开始做出将要退军的假象,也不再进攻临淄城。这让临淄城中的齐军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们已经在等着楚军离开了,而有战略眼光的人已经开始部署当楚兵退去后的反击了。全城上下没有一人认为楚军还会全力攻向临淄城,城中的守备力量也开始松懈下来。守城的将士们经过前些天的大战之后已经心力憔悴,只想好好地歇上几日,等楚兵退兵之时再报前些日子的仇。

大家就这样歇了两天,在齐人想来第三日楚军就该将所有都准备停当,然后退军了。所以他们也准备好了随时打开城门在后追杀楚军。

但是他们等来的却是震天的喊杀声,楚军在天一亮的刹那就全军对临淄城发起了进攻。每个楚兵都奋力向前冲来,城上的齐兵不到几百人,弓箭石木都没有准备妥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军冲到城下,飞速搭好云梯。这时守城的齐军才醒悟过来,忙拿起不多的弓箭向下射去,但这已经阻挡不了楚军的进攻了。

守城的齐兵慌忙将消息传了进去,这时等着想要大杀楚军的齐军将领才知道自己中了楚人的计,忙命人火速上城防御,同时将本来已经搬下城去的守城武器又搬了上来。

但这时齐军的军心已经如项羽所料一样的涣散了,在抵抗了一阵子之后,城墙就被楚军攻破了,源源不断的楚军从缺口处冲上城来,对守城的齐军发起了进攻。齐军只得边战边退,随着他们的腿后,楚军占领了整个临淄城头。随后就有楚军跑到下面打开了城门放下了吊桥,等在外面的楚军也一拥而入向齐军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

项羽骑在乌骓马上左突右冲,面前无一合之将,只杀得他兴奋不已。但随后他就察觉到齐人还是在组织抵抗的,因为往齐宫而去的那条道上楚军的行进速度比其他道路要慢上不少。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亲兵便往那边杀去,他要靠自己的勇武将齐人最后的抵抗也粉碎掉。

齐人在城破之后就知道自己只有拼死一条路可走了,因为薛郡的前车之鉴可是历历在目的。于是不但齐兵抵抗着楚军,连城中的百姓但凡能拿起武器的都和楚军展开了厮杀。项羽也算是为自己在薛郡等地做下的孽还债了。

但是楚军的战斗力毕竟要远远高于齐军,更不用提那些百姓了,所以他们只能阻挠楚军一时而无法真正抵挡住他们。一个时辰之后,楚军已经来到了齐王宫前,这座恢弘的王宫让楚军士卒都大开眼界,但他们心中想着的还是攻进宫去,抢夺财物。

就在楚军准备一口气将齐宫也攻下来的时候,城外突然传来了喊杀声,赵国的大军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到了。

赵人在用绝对的优势对济北郡发起攻击时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抵抗。守城的楚军虽然只有三千人却用他们的生命挡住了赵军达两日之久,这让赵人难以相信。结果是全城三千楚兵全数战死在城内,没有一人逃跑。

赵人在取下济北郡后不作休整就连夜赶向了临淄,但还是晚来了一步,临淄城已经被楚军攻破了。可是当赵人来到临淄城门口时却也和前面几个郡一样没有受到楚军的阻挡,因为楚军都杀进城去了。于是他们便也老实不客气地往城里杀来。

齐人本来已经绝望了,突然发现赵国的援兵突然杀了过来,已经死去的心再次活了过来,用最后的力量对楚军发起了进攻。

楚军怎么也想不到眼看着胜利就要到来了,却有人从后面杀来,一时也慌了手脚。三国大军就在临淄城中战作了一团。

但是楚军的士气已经大跌,渐渐不是齐赵两军的对手。项羽在听从了项他的建议后开始聚合部队,往城门方向退去。而齐赵两国的军队此时也已经无以为继了。赵国长途跋涉而来,本来就是疲军,而齐军也只是鼓起最后的力量而已,在楚军退出城后,两国军队便不再追击任楚军退去。

但就算如此,楚军还是损失惨重,五万大军只剩下不到两万人马。项羽还从未吃过如此惨败,他心中很不服气,在退出城安顿下来后道:“想不到赵军居然会及时赶到,不然齐国就被我灭掉了。大家说说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项他身上也受了多处伤,他一边包扎着伤口,一边道:“如今我军已经大败,而敌人内的数量大大超过我们,唯今之计只有退兵了。”众将也纷纷表示同意项他的意见。

项羽看了看满帐都带着伤的将领,知道这次自己是不服输不行了,于是道:“那我军在天亮前就退出临淄城的范围,以防敌人的追击。”

当齐赵两军休整了一晚准备出城对楚军发起最后一击的时候却发现城外已经没有一个楚人的身影了。

第一百零九章 战后反映

齐赵两军发现楚军已经撤退,忙点齐人马出城追击,但一路行来却是只能见到楚军留下的车辙与马蹄印,想来楚军不但是在半夜就已经动身离开,而且走得很快。既然如此,齐军的目标九月不再是追击了,而改成了派兵收复失去的郡县,一路行来,他们便将济北、薛郡和东郡重新纳回了自己的控制中,但如今的三郡已经民生凋敝,十室九空,剩下的也只是一些老弱妇孺。看着被楚人毁去的原本富庶的几个郡,齐人恨不地现在就有楚人出现让他们杀个痛快。

廉海看了看齐国这三郡如今的情况,便对齐军统帅道:“既然楚人已退,我赵军自也当回去了。还望齐国将来莫要忘了当初求兵时许下的粮食,告辞!”说着领着几万大军便走,对齐使前些日子提到的将东郡割给赵人的事情也是只字未提。因为他清楚如今的东郡只是空有其地,人口不到千,而且城内已经被楚人抢劫一空,若是现在拿了东郡,不但得不到好处,还会让邯郸背负上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索性将这个负担扔回给了齐人。

至此,齐赵联手的第一次战争终于结束了,这也加强了双方对于相互联手的信心。而楚军自从起义之后便不败的神话也被这一次的战争所打破,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多更大的战争。

一只鸽子飞过长空,进入了上郡城中。彭洪在取下鸽子腿上绑缚的信件之后就直奔扶苏的下处而来。“皇子,想不到齐赵两国真的联手与楚一战,而且还将楚人打得大败亏输。”彭洪将信件交递给扶苏,欣喜地道。

扶苏接过从齐国临淄传递来的消息,看了一遍后道:“真是想不到啊,赵人这次居然会鼓起如此大的勇气,看来齐赵两国联手的确可以和秦、楚等强国战上一战了。来人,去将蒙将军,陈先生、韩将军三人请来。”

半晌之后,三人陆续到来,扶苏便把这书信交给三人,待三人都看了之后,扶苏才问道:“当日我将齐赵结盟的事情透露给楚人为的是让楚人可以出兵灭了齐或赵,同时也让楚国自己的实力大损,又让秦看到楚国兵力的强盛而忌惮他们,最终让秦楚交战我们好坐收渔翁之利,但是如今看来三国虽然交战了,但齐赵却大败楚国,与我们设想的有所偏差啊,不知诸位如何看?”

陈平笑道:“其实楚人还是给齐人以巨大的打击了。东郡、薛郡、济北郡三郡以前都是富庶之地,如今却被战火涂炭,一年半载之内休想再回复旧观,而在只剩下胶东、临淄两郡的情况下,齐人只有守之力而没有攻之能了。”

蒙恬也说道:“而且楚人逢此大败,必然不服,他们在休整之后必然会起兵重新对齐赵两国发起攻击,就算楚人咽下了这口气,恐怕齐、赵两国和楚国将来也必势成水火。只要他们的关系一直如此,三国对我们的威胁就基本可算没有了。”

“这只是让我们得到一些小利而已,难道这次我们得不到更大的实惠吗?”扶苏问道。

韩信一直以来都是先让蒙、陈二人先说,自己再最后把他们都没有点到的问题说出来,今次也不例外:“这次楚人虽然在临淄城下大败,但他的军力和野心却也彻底地暴露了出来,这恐怕会引起秦人的注意。秦人当然不愿意看到楚国会威胁到自己的存在,若说以前秦伐楚不过是征讨叛逆的话,那这次他们必然会将楚看正是最大的敌人而发兵去攻打了。这样一来,皇子你的作为和我上郡连克几个边郡这些事情就会被秦人暂时摆在一边,给了我们继续壮大的机会,这是其一;其二,一旦秦楚开战,双方的实力就会受到极大的损耗,我上郡正好可以在旁看清楚双方的优劣,为以后对付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三,”韩信看了看几个正在认真听自己分析的人,笑道,“从这些日子以来我看到的关于秦朝廷内部的矛盾来看,赵高和胡亥已经是势不两立了,这次秦一旦派大军去攻楚国,必然会使其内部的平衡失去,到时候在内外都在斗争的时候秦就是最脆弱的,而皇子正好起兵趁虚而入,到那时咸阳就唾手可得了。”

“好,想不到同样的一件事情,让韩将军看来却是有如此多的机会给我们啊。”扶苏几人都笑道,接着蒙恬问道:“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什么也不用做,只要静待时机的到来,同时守住我们的领地以及练好兵马准备攻秦便可,总的就一个字——等!”

扶苏点头道:“韩将军所言甚是,那我们就再等等吧。”

于是,扶苏方在齐赵大败楚军之后继续保持着自己的低调,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在齐赵与楚大战结束近半个月后,秦人才知道这次战斗的结果。

“哈哈哈哈,打得好,败得好,也胜得好!”胡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笑不止,“这些反贼全部自相残杀了那才真正地大快人心哪。”说着又大笑起来。

在一边的子婴在胡亥的笑声终于停下来之后才上前问道:“皇帝为何对他们三国交战如此开心?”

“难道朕不当开心吗?楚人自以为打败了白班所属就自大不已,这次终于让他们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齐赵两国纵然胜了恐怕也是惨胜,朕还听说齐的三个郡都为楚人屠戮干净,这难道还不能让朕快慰吗?”胡亥斜睨了子婴一眼问道,他子婴在自己兴头上打扰自己有些不满。

但子婴似乎并没有看到胡亥的脸色,继续问道:“但皇帝要知道,这些都是乱臣贼子,他们相互攻伐的确可喜,但却也说明他们完全不将我大秦放在眼中啊。试问若是他们真的将我大秦当作对手的话,又怎么会互相攻伐,拼个你死我活呢?”

“唔?”胡亥听了这话一愣,随即便已清楚子婴话里的意思,转喜为怒道:“的确,他们的确是不将我大秦放在眼中啊,居然敢在朕的眼皮底下还相互攻打,看来我大秦要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了。”

“皇帝圣断!”子婴立刻称赞道,“以臣看来,这次是我们大秦重新收回齐、楚、赵三地的大好机会。”

“此话怎说?”胡亥有些想不通。

“先说赵地,赵人这次虽然胜了,但军队必然有很大的损伤,再加上赵人现在只有邯郸一郡之地,此时正是将其灭了最好事迹;而齐地正如皇帝所说的,三郡之地皆为楚人毁去,现在只有两个郡,无论在民心还是军心上都大不如前,我大秦天兵所到之处,他们必然无力抵抗;至于楚国,经过这次大败于齐、赵两国之后,国内的民心必然动摇,而且听说他们朝中也分为两股势力,一股以项梁为首,一股以屈斗为首,本来一直以来是项强屈弱,但这次项梁的侄子项羽却在齐地大败,这必然会给屈斗以机会,他们外战失利,而内斗又是不休,只要我大军压境,必然会让他们大乱的。”

“你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但依你之见,朕当派什么人前去征讨三国呢?”

“这三国虽然都有其弱点,但也不是随便派个将领去就能取下的,所以臣认为还是应当派大将军章邯前往。”

胡亥一听要派章邯前往忙摇头道:“不行,章将军乃是保证这咸阳安定的最主要的力量岂可随便派遣出去。若他离开,赵高这厮趁机来谋害朕,那就悔之晚矣。”

子婴早就知道胡亥在听了自己的提议后会有此反映,忙说道:“其实皇帝也不想想章将军为什么能够镇住赵高一干人等?他靠的就是当年的战功啊。但皇帝这些日子却一直让章将军坐守咸阳,他当年的军功就会逐渐被人所淡忘,总有一日章将军的威势会减弱,到那时赵高还是会对皇帝不利啊。所以不若现在让他多立战功为是。而且现在咸阳城中有臣在,必然可保皇帝安全。”看到胡亥还是在犹豫不决,子婴继续道:“皇帝还可以先下诏让赵高派人将扶苏这个祸患除去,在他将自己的力量派出城去之后再命章将军出征,这样有臣在身边,赵高的力量又有所减弱,那皇帝就不必忌惮他了。”

胡亥已经被其说动了,点头道:“好,那就如你所说吧。让赵高对付扶苏的旨意就由你代朕传达给赵高吧。”说完这话,胡亥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问道:“依你看来,我大秦是先灭齐、楚、赵三国中的哪一个好呢?”

听了这话子婴只想笑,还没出兵就先考虑怎么打了,这皇帝还真够急的。但他可不敢让胡亥看到自己的笑容,忙低头作沉思状,过了一会才道:“以臣之见,我们当先伐楚,只要楚被灭了,齐、赵两国就逃不出我们的手心了。”

第一百一十章 战后反映(2)

夕阳照射着咸阳皇宫的上方,一辆马车慢慢地驶离皇宫。看守皇宫的守卫们纷纷对着这辆马车行礼,口中叫道:“赵大人一路好走!”在这辆马车中的正是当今大秦天下权势最大的人物赵高。他的马车前后跟随着足足有五百军士,每一个都穿着一般秦兵都没见过的铁甲,手里的兵器也都是用铁打造,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天下间装备最精良的,他们不但装备精良,而且其战斗力也是极强,因为他们都是从秦军中千挑万选出来的,或许只有那支大秦最神秘的军队黑骑可以与他们一较高下。自从上次受到刺杀之后,赵高无论去哪里都贴身带着这五百军士。只要有他们在身边,就算有一支数千人的精兵来袭,也能让赵高从容退去,所以现在的赵高应该是完全安全的。

但在马车里的赵高却没有这感觉,只要那胡亥一日不死,他就总觉得会有杀身之祸。现在他不禁有些后悔当日将秦始皇的遗诏篡改掉了,如果当日他没有和胡亥同谋将其扶上皇位,而是由比较宽厚的扶苏为帝,或许现在自己不会如此殚精竭虑吧。但随即他又推翻了这个想法,因为扶苏自从在他们下诏书赐他自杀之后,就完全不同以往,变得果断刚毅起来。尤其是太原郡那次没有杀了他之后,他的行动更加厉害,已经连续取下数个边郡和太原这座大城,若是他成皇之后也如现在一般,恐怕自己就不只是如此了,甚至有可能死在扶苏手中了。想到这里他又回想到了在皇宫中胡亥的诏令,让他再想办法将扶苏杀死。“我已经连续使了几次刺杀,都不能将扶苏除掉,现在他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难道还是一两个刺客就能除得的吗?而且就算我有把握将扶苏除去,现在这个情况下我也不会让他就这么死的,只要有扶苏和楚国在,胡亥总不敢太明目张胆地对我不利。”

赵高正想着这些事时,马车已经停了下来,他回到了自己的府上。直到回到自己家中,赵高才算真正地感到安全,因为这里附近有近五千人马的护卫,其警戒的程度完全不下于皇宫,这也是他在和胡亥的关系越来越坏,而胡亥又得到章邯的帮助才让他借故布下的。

“但是胡亥毕竟是我的主子,看来得派一些人去应应景了。”打定主意之后,赵高便命人去将几个一直在他门下吃闲饭的武士找了来,现在该是这些没什么大用的人为他服务的时候了。

楚国会稽郡,屈斗府上。“刘将军,这消息可靠吗?”屈斗面露喜色地问道。

“千真万确,这是我原来的部下连夜赶回来带给我的消息,项羽的确是在齐国大败了,而且回来时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了。”刘邦的脸上也是幸灾乐祸。

“太好了,项羽大败,正好让我有对付项梁的机会,他们这些日子以来也太过嚣张了。”屈斗说着忙叫道,“来人,去准备酒菜,我要与刘将军、宋将军好好饮上几杯。”

不久宴席就摆了上来,屈斗一面举杯劝刘、宋二人饮酒,一面道:“这些日子我还真担心那项羽会将那齐国灭了,那到时候他的功劳就比我和项梁都要大了,一旦真的那样,项氏一族在我楚国就真的一手遮天了。好在他败了,这正好让我找到借口趁机从项梁手中抢些军权回来。”

“令尹大人,这的确是一个可以让我们趁机夺权的好机会,但也一定要将机会把握住,务必一击即中。”宋义也同意道。

这又惹来屈斗的开怀大笑。但刘邦的神色就没有他们那么轻松了:“大人,那项羽这次出兵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他毕竟曾杀到了齐都临淄城下,或许大王不会将他的失败太当一回事。而且你不要忘了,当日项羽请愿出兵时,项梁可是极力反对的,如今就算项羽大败而回,项梁也没有什么罪责啊。”

“唔,刘将军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这次至少我们可以借口项羽根本不懂兵事而将他的兵权夺到手,这样项氏的兵权就会得到削弱。”屈斗听了刘邦的话,心中慢慢平静下来,开始往第二个方向考虑。

“对,大人现在不要与项梁作正面冲突,毕竟他控制着我大楚八成的兵力,摘有借着大王的权力,将他的人手中的兵权一点点夺来,才能真正对付他。”刘邦仔细地说道。

就这样,三就如何利用项羽战败的这个契机来对付项梁做了长时间的讨论,直到两更天,刘邦也宋义才离开屈府。

刘邦出门上了马车,车内的萧何已经倚着车壁睡得正香了,刘邦也不打扰他,命车夫回府。但马车一行动起来,萧何便醒了,看到刘邦回来了,他忙问道:“沛公,这次的消息可让屈斗欢喜吗?”在刘邦和他的旧部单独相见时,他们还是以旧时的称呼相称。

刘邦将身子也靠在车壁之上,闭上双目缓缓地道:“老萧啊,为了要对付项氏一族我们已经付出太多了。我要整日里对着屈斗和宋义两个无能之辈,而且还要顺着他们的意思说话。至于你和夏侯他们,则要将自己的一身所学都藏起来,只能替我想一些阴谋诡计的东西,真是难为你了。”

“为了沛公的大业,为了替老樊报仇,多难多不情愿的事情我们都会做的。”萧何话音中有些哽咽。

刘邦听出了他话中的伤心,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但是我们这么做的效果很快就要现出来了。如今屈斗和项梁的关系近一步恶化,再加上我们的情报以及老萧你制定的计策,必然可以让屈斗和项梁一干人斗上一斗,到那时,只要我们看准了机会就能将屈、项两家势力全部除去,使楚国成为我们的天下,然后我们就可以徐图天下。但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助屈斗让他有足够的能力和项梁去争,只有那样才会真正挑起他的野心。”

随后,车内陷入了安静之中。。。。。。

项梁府中此时也已经得到了项羽被齐人所败的消息,项梁立刻就将范增找来商量应对之法。“范先生,羽儿不听我的话致有今日之败也是咎由自取,但我怕屈斗等人会借这件事有所行动啊。”

范增也刚刚从得到这个消息中清醒过来,皱眉想了良久道:“恐怕这一次我们是没有办法保住羽儿了,毕竟他损兵折将是真,没有取下齐国一城一地也是真,只要屈斗等人抓住这两点大作文章,羽儿的罪责就走不脱了。”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倘若让大王将羽儿的兵权收回,屈斗等人必然会想方设法来夺那兵权,如今屈斗在楚国的势力已经十分大了,若再有兵权在手,恐怕今后我就制不住他了。”项梁无奈地问道,他还想要范增能够想出一个可以让项羽保住兵权的法子,不料却连他也是束手无策。

“其实我有一条计策可以一劳用逸,让屈斗就此倒下,但它却过于冒险,不知将军是否敢于一试?”

“什么方法?”项梁听到能够一下就将屈斗解决了,立刻来了精神。

范增凑到项梁身前低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最后道:“倘若此计可成,则楚国内再无内忧,将军可全力想法对付秦人;但若一旦失败,项氏一门恐怕就无法再在楚地立足了,所以这计策老夫虽然在前些日子就想出来了,但却一直不敢告知将军。”

项梁站起身来在堂上徘徊了良久,最终才一跺脚道:“如今已经到了成败的关键时刻,要是让屈斗等人夺到了项羽的兵权,我项家在楚地也一样无法再立足了,索性就搏上一把,看看到底天意站在哪一边。”

当项羽的败军回到会稽之时,整个楚国都已经都知道了他的败绩。从城门进来时,项羽感到百姓们眼中所流露出来的不屑、惋惜和同情的复杂感情,这让他的心也倍受煎熬,和当日出征时的风光相比,今日以一个败军之将的身份返回会稽,让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他直接带着大军来的了楚王宫前,此时正是朝会之时,楚王听到项羽带着败军回来请罪了,忙停止了其他正在商议的事情将他叫进了大殿。楚王看着一脸沮丧的项羽,心中着实欢喜,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地道:“项将军此次征讨齐国,临走之前可是信心满怀啊,为何却是大败而回呢?”

项羽于是将战斗的经过都向楚王详细说了,末了道:“此次大败,实乃天不助我啊,若是赵人再晚到一个时辰,临淄便已入我手中了。”

楚王还没有开口,屈斗已经一脸地冷笑着发话了:“听项将军所言,你还没有想清楚你是为何而败啊。”看到众人将目光都看向了自己,屈斗得意地道,“便是因为你太过自大,孤军深入,导致赵人可以击你后方,若是你派一支军队守住其中一两个关隘,又何至于被赵人打个措手不及呢?所以此次大败,项将军你要负上全责。”

“我。。。。。。”项羽想要辩驳,但对方说的也很在理,让他一时辩无可辩,只得在那喘气。

“这次大败,项羽的确是应负全责。”项梁也站出来说道。

第一百十一章 心中的不满

项梁的话音刚落,整个楚宫大殿中便响起了一阵嗡嗡之声,众大臣都开始议论起来,不知项梁吃错了什么药居然在帮屈斗对付自己的侄子。

项羽先是愕然地看着自己的叔父,随即好象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面上一寒,眼中流露出恨意,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楚王也想不到项梁居然会在这个项羽最需要他帮助的时候反戈一击,在定了定神之后,才道:“那依将军所言,项羽当受何责罚?”

“项羽乃是因为不知兵,而徒逞一时之勇力而已,所以臣认为当将其领兵之权夺去。”项梁沉声道。

“这。。。。。。”楚王看了看项梁又看了看项羽,一时也不好下这个决断,因为他本来是想让项羽也插进项梁和屈斗的争斗中的,但如果把项羽的兵权夺了,恐怕他就没这个条件进入权力斗争的核心了。

正在楚王犹豫不决时,屈斗又开口了:“大王,虽然此次大败是因项羽指挥失当所致,但项梁作为我楚国的大将军,同时也是项羽的叔父,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屈斗还当项梁是想弃车保帅,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同时也对项梁下了手。

“来了,他果然拿这件事开始做文章了。”项梁心中了然,但面上却露出沉痛之色道:“屈大人所言极是,这次大败臣也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故臣听凭大王处置。”说着他跪了下来,只等楚王发落。

楚王倒还真没想到项梁会如此干脆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处置了。但他不知道如何处置,屈斗却是早已想好了,忙说道:“大王,既然项将军也甘心受到责罚,那么大王何不让他将拱卫会稽的兵权交出来,由一个知兵的将领取而代之呢?”虽然他也觉得项梁的态度有些不对,但现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他自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于是就将心中想好的都说了出来。

“臣甘愿受罚。”项梁平静地道。

“这。。。好吧,那就依屈卿之言,从今日起这拱卫会稽的责任就不再由项将军负责,而项羽也削去其前将军的职务,暂时在项卿帐下听用吧。”楚王安排完对项梁两叔侄,想到空出来的职位便问道:“那这会稽又由何人负责其布防呢?”

“臣提议由宋义宋将军领此职位,他不但为人老练沉稳,而且也颇通兵略,正是拱卫我大楚都城的不二人选。”屈斗又提议道,“同时项羽的前将军之位以及他部下的兵马可交由刘邦刘将军统帅,这样就不虞出现军中的混乱了。”

楚王想想现在国内可堪一用的将才的确就这么几个,于是便同意了。就这样,楚国的兵权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项氏一族的兵权被极大地削弱,而屈斗则是权势大增,这让楚国朝中的人都以为楚王要将项家压下去了。

自从朝会回来之后,项羽便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便连给他送饭的仆从都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