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弄臣-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既成事实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大人,小人不是来告状的,小人是来献书的。”

这位三公公当然就是那位献书给刘瑾,结果因为书名被阉掉的那位谢桑二了。

本来刘瑾是打算留着他,把他当成对付谢宏的秘密武器的,可谢宏那边的更新太快了,评书很快就过时了,于是,秘密武器也就没了用处,刘瑾干脆就把他打发的远远的,让他自生自灭了。

可是三公公却没有自暴自弃,他一直在等待机会。等这几天看见了谢宏,知道对方就是那位在京城如日中天的瘟神谢大人,他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才有了现在的这一幕。

“哦,献书?”连谢宏都不由不赞叹这位三公公的执着,都被阉了,还孜孜不忘献书,这种精神,值得很多人效仿呀。

“正是,大人请看……”三公公膝行两步,从怀里掏出了一叠书,厚厚的,谢宏扫了一眼,怕不有几十本。

“萌娘盗墓笔记?”接过来一看,只是扫了一眼封面,谢宏的眼就有点发直,这书名也太奇葩了吧?萌娘,难怪被死太监给阉了呢,你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么?

“正是,大人,这几日,小人在附近都看见了……”三公公连忙解释。

原来谢宏那边一动工,他就在附近观察了,虽然没进去,可那些鬼怪之物都是在外面做好送进去的,那小黑屋是做什么的,他多多少少也能猜得出一些,于是有了谢宏看到的这本书。

“文笔还是不错的,码字的速度也很快……”小黑屋的工期很短,不过几天而已,可手里这本书却有几万字,谢宏觉得还是挺有说服力的,只不过……

“娘聊斋,萌西游……”我擦,这人咋就这么怪异呢?啥书都给弄个这样的名头,里面写的内容也都是差不多,都是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或者女鬼、女妖精的故事,这货不会也是穿越来的吧?不然咋有这种怪癖呢。

谢宏沉吟着,他正好需要一个笔杆子,眼前这人的条件还算不错,就是这个怪癖有点糟糕,他看着还行,可外面的人肯定接受不了啊,小三儿的小弟弟不就是明证么?

“大人,您要是不喜欢,小人可以改,小人就是靠文字生活的,是专职的,会以读者的口味为主导。”三公公见他不说话,急了,他可不想再回到之前的生活了,做牛做马的好惨啊。

“好吧,刘公公,你回头给皇上知会一声,这个人我带去候德坊了。”谢宏琢磨着,左右也是需要一个笔杆子,正经的读书人也不可能投靠自己,眼前这个也将就了。再说,这也是一举两得,除了搞定笔杆子之外,也算是拯救失足中年了。

笔杆子什么的是小事,练兵才是大事,把这些琐碎的事情抛开,专心一致的练兵才是正理。

第269章 不断升级的舆论战

以谢宏的权势,带一个没品级的宦官出宫,连事情都算不上,谷大用和马永成这样的随堂太监一样是在那里打杂,何况三公公这样连太监都算不上的?

对此反应最大的,也只有刘瑾了。

眼见着又一个仇人有了咸鱼翻身的可能,刘瑾自然大为不甘心,可不甘心归不甘心,他却是半点办法都没有,现在可不是他刘公公呼风唤雨的时代了。

对于谢宏的做法,他连当面出言反对都不敢,只能背地里去收拾他的那个干儿子出气了,谁让这小子每次都看不住仇人,被人家一个接一个的寻找到翻身的机会?

而三公公也没辜负谢宏的期望,就在第二天,一篇《皇城秘闻》就新鲜出炉了。三公公毕竟是科班出身,所以,这次的段子与候德坊以往的趣味有余,文采不足的故事不同,是两者兼备的。

既有详尽的描写,也有夸张的渲染,情节悬念更是跌宕起伏。此外,故事中的文辞修饰也很了得,每一个段落之后,都有相应的诗词应景,虽然算不得什么佳句,可迎合京城百姓的口味却已经足够了。

于是,很快的,候德坊再次成为了京城中心,其他茶馆青楼,也纷纷派人过来偷师学艺,纷纷跟风。时评,什么样的时评最吸引人?当然是最有时效性的了。

候德坊的时评虽然没点明人物,可昨天谢大学士出宫时,衣衫不整、钗横鬓乱的模样,很多人都看在了眼里,包括朝臣、内宦、宫女、禁卫军士,甚至还有不少各家的仆从。

人一旦多了,保密什么的那就是扯淡,就算是大学士的权势也丝毫阻挡不了流言的蔓延,每个人心里都想着,自己不说,别人也会说的,反正大学士也抓不到人,官再高又有什么用?

何况,说八卦这种事,越有名的人,说起来才越有意思,要是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他身上就算有再多八卦,说起来又能有什么趣味?在明朝,这道理没人总结归纳,不过众人都是心知肚明,要不怎么说实践出真知呢?

之前,士林中有不少传言,说谢宏是出卖男色,这才得了正德的宠信,说的颇为不堪。这传言受众也是极广,谢宏当时也是无法可施,士大夫们已经拉下了假面,进行人身攻击,他也无从澄清。

当然,从后世来的谢宏当然不在意,后世的时候,人只要出了名,那好话坏话就都会有,名气越大,各种评价也就越多,要是都去认真计较,那还不得活活气死啊?

不光是他不在意,正德也不在意,一方面是豁达;另一方面,朱厚照同学几乎每天都要挨千夫所指,他早就习惯了,他的座右铭本来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不过,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传言,所以这次在谢迁身上发生的事,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也就很自然了。谢迁的事造成的误会本来就很多,又因为谢宏身上的传言,导致很多人的思想都变得邪恶了,因此,谢迁就倒霉了,或者说他的名声就倒霉了。

“你知道么,谢大学士被皇上……”有人引起话题;

“怎么不知道,听说谢大学士当时叫的那叫一个惨啊!”有人开始八卦;

“你们俩都不知道吧?谢大学士足足被皇上那啥了小半个时辰,听说还有瘟神做的东西助兴!”爆料的人更是到处有。

“哇!是这样的啊!真是太激烈了!”最后大伙儿一起惊叹。

这样的对话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各种话题越说越离谱,谢迁的名声也是越来越不堪。到了后面,话题甚至开始向其他两位阁臣身上蔓延,而且更有扩散到六部九卿身上的倾向。

毕竟上次南镇抚司骂刘尚书的时候,似乎是有这么一条;后面骂韩尚书,好像也有,既然兵部和户部都有了,再加上如今的谢大学士,那么其他的各位大人也应该不会例外吧?

谢迁虽然闭门谢客,可外面的风声还是传入了谢府,然后传进了他的耳朵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外间无从知晓,可有那消息灵通的都是说:第二天谢府买了不少碗碟杯盘,还添置了些新家具,更是请了不少医生,连跌打医生都请去了好几位。

甭管到底是谢大学士砸东西的时候顺便砸了人,还是不小心把自己给砸了,总之,谢大学士由原本的惊吓过度,变成了急怒攻心,一时半会是起不了身了。就算能起得来,恐怕老头也不会出门,颜面扫地哇,就算要出门也得避过风头再说呀。

谢迁告病,其他朝臣也颇有些灰头土脸,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是最难防范的。抓人肯定不行,不说抓不抓得到,就算抓到了几个又能如何?传的人多着呢,把事情搞大的话,不是火上添油吗?

也只能等事情慢慢过去了,左右那些无聊的人很快就会没了兴趣,转移话题的。事情也的确是这么发展的,一个话题再有意思,说了好几遍之后,也就索然无味了。除非事情有了新的变化。

几天后,正当这个话题的热度正在消散的时候,候德坊却是又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这是一篇新的故事,名字叫:《小黑屋游记》。简介中说,故事讲的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迂腐老头,和一个懵懂少年一同畅游小黑屋的经历,以及双方不同的结局。

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是很多嗅觉敏锐的人都闻到了其中的味道,这不就是谢大学士和皇上么?他俩一起进的那个地方就叫小黑屋,出来之后,结局也正如故事所说,难道,小黑屋不是那种地方,是另有玄虚?

小黑屋,到底是什么地方?于是,又一个悬念形成了,导致的结果,当然是候德坊再次爆满,盛况甚至超过了刚开业的那几天。两个退休的笔杆子:谢宏和马昂都是感叹不已,还是悬念最有吸引力啊。

因为被候德坊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所以,并没人注意到,皇家公园里悄然建起了一个怪异的建筑。这建筑怪里怪气的,除了一个大门,竟是连没有任何门户,实在很怪。

直到有人听过了故事之后,被故事中那些栩栩如生的鬼怪吓的浑身战栗,却又向往不已的时候,才有人注意到,那栋怪异的建筑跟故事里的小黑屋很是相像。有人大着胆子一问,自然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那就是小黑屋!很可怕的小黑屋,能把当朝大学士都吓得屁滚尿流的小黑屋!这条消息不胫而走,马上就传遍了京城,很多人都怀着忐忑不安,而又向往不已的心情来到了皇家公园,想来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小黑屋,更有胆大的,想去亲身尝试一番。

名人效应在任何时代都是通用的,小黑屋的名人效应可是了不得!

第一个小黑屋建在皇城西苑,那就说明是皇上喜欢的玩意,皇上会喜欢的玩意,一般都很有趣,这点在京城已经形成了共识;

其次,还有当朝大学士在里面的经历做注脚,这就为小黑屋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最后,最关键的是,小黑屋显然出自谢宏之手,是由珍宝斋承建的,珍宝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在京城更是深入人心。

因此,尽管小黑屋标明了要收费,收费还挺高;而且还说明了里面很可怕,被吓出任何毛病,珍宝斋都不负责,可人们还是趋之若鹜。

不就是花点钱,受点惊吓么?只要自己没有象谢大学士那么惨,出来之后就能到处吹嘘了:自己的心性修养可是比大学士还高呢!

“谢兄弟,京城人真怪,就为了进一趟那个鬼屋,进去尖叫一番,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吓得脸青唇白的,也不是啥好享受,咋就舍得花这么多银子呢?真是败家啊!想当年在宣府的时候……”

候德坊二楼雅座,马昂正凭栏向外张望,听着小黑屋处不断传来的尖叫声,看着外面排队的长龙,他的话痨毛病又发作了,喋喋不休的念叨个不停。

“你个没见识的,这叫刺激!”谢宏正在纸上写写画画,头都不抬的回答道。

“啥刺激啊,这不就是没事找罪受吗?不过,这小黑屋还真挺赚钱的,一下午就赚了几百两了。”马昂撇撇嘴,表示了不屑之后,又是感叹道。

“搞这东西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不单是为了赚钱。”谢宏摇摇头。

“也是,一天几百上千两,还真不放在谢兄弟你的眼里。”马昂自嘲笑笑,一天几百两是头几天,到了后面会慢慢减少,一年下来,恐怕连珍宝斋一个工程都比不了,确实不算什么。

要知道,如今的贵宾定制,也就是现在的项目部,早就不像开始的时候那么冷清了,几乎每天都有上门咨询的,时不时的就会有订单下来,已经成了珍宝斋最为盈利的部门了。

“赚钱是一方面,”谢宏放下手里的笔,揉了揉眉心,解释道:“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保持人气,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总是保持一个模式,很快就有人会厌倦,不断有新创意来吸引顾客才是王道,此外……”

“此外?”马昂来了兴致。

“这小黑屋也算是我们跟儒家较量的一个小战场。”谢宏意味深长的说道:“儒教不是什么都瞧不起么?觉得读过了圣就无所不能了,上不畏天地,下不惧鬼神,今天我就要让人们知道,其实士大夫们说的不过都是妄言罢了。如果真是熟读了圣贤书就百邪不侵,怎么大学士又会被这些木雕铁铸的东西吓到呢?”

“可是等人知道了里面的玄虚,也就不会怕了啊?”马昂不解道。

“哈,”谢宏笑道:“我又不是打算把儒家弟子都吓得不读书了,那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我只是想让普通百姓来经历一番罢了,反正谢迁被吓倒的事已经传遍京城了,每个在小黑屋走过一遭的人,事后多半也要再说上一遍。他毕竟是大学士,是士人的最高代表,百姓听多了之后,对士人的敬重自然也就消减了。”

“喔!”马昂恍然大悟,赞道:“谢兄弟果然思虑深远哪!”

“这只是小道罢了,关键的还是要有实力才行。”谢宏摇摇头,悠然而起道:“马兄,我回军器司一趟,这边就交给你了。”

第270章 定策天工坊

谢宏以小黑屋为契机发起的舆论战,造成的影响颇为深远。

朝臣中也有人注意到了,虽然和台球大师赛一样,不至于让他们的名望伤筋动骨,可在民间,读书人形象中的神圣光环的的确确减弱了不少,原因则就是谢宏跟马昂说的那些了。

朝中也有人为谢迁鸣不平,毕竟是大学士,又是江南一脉的领袖人物,为他摇旗呐喊的人实是为数众多。

不过,人虽多,他们却发现这冤实在没处去倾诉。有御史在朝议中发难,说正德没有圣君之象,不体恤老臣,以至于让谢大学士措不及防之下受惊过度,卧床不起云云。

可正德只是一句话就让他们哑口无言了,“朕是验收新书房,又没让谢大学士跟着,是他自己非要跟着,朕劝他又不听,结果被吓到了,也能怨朕?而且,当时朕也在耶!”

正德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无辜,言辞这叫一个犀利,只差没说谢迁老顽固,又不自量力了。

御史们都是无从反驳,谁也不敢主动把谢迁被吓倒这件事拿出来详说,毕竟小黑屋是什么,外面见识过的人已经很多了,越是详述此事,谢迁的名声也就越糟糕。

也有那脑筋转得快的,当即质问正德说:皇上您骗人,明明说是去书房,怎么进了小黑屋?天子可是金口玉言,怎么能随便骗人呢?小黑屋里那么黑,能看书才怪呢。

使泼正德确是不会的,可耍赖却是一个顶俩,他两手一摊,回了一句话,又是让众人没话可说。“不好意思,西苑那里去的少,路不熟,所以朕走错地方了。”

流氓会武术,那是谁也挡不住;皇帝耍流氓,就更是谁也招架不住了。众朝臣吐血之余,纷纷把矛头转向了谢宏,就是这个奸佞用奇淫技巧的东西蛊惑君上,才酿成如此大祸,纵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于是,弹劾奏疏如同潮水一般涌向了乾清宫的御书房。

若是刚登基那会儿,面对这样的大场面,正德可能还有些手忙脚乱。可经历了这么多风浪之后,他已经完全不把这种小意思放在心上了,奏疏当然是全部留中,朕很忙的,哪有空看这些千篇一律的东西?

也有那行为特别犀利的,比如左都御史张敷华张大人就雄起了一回。

刺血上疏!

上疏之后还不算完,张大人紧接着就是绝食,独居静室,虽妻子都不得近,放言说,皇上一日不纳谏,自己就一天不出静室,饿死为止!一时间,朝野上下皆为感动,对张大人尽是赞誉之声。

当然,张大人这行为有跟自己弟子风的嫌疑,不过当事人苏逝这会儿还在居庸关吹风呢,也没人提起当初那事儿。不过,同样的招数用在同一个人身上,效果却不怎么样,何况被跟风的那次行动本身也是失败的呢?

理所当然的,张大人的行动失败了,正德的应对很简单:请张大人入宫,朕要当面开导;开导的方式更简单:关进小黑屋……

于是,重臣之中又多了一个卧床不起加精神衰弱的,张敷华虽然提前做了心理准备,可是谢宏多坏啊,张大人进的那间是加了料的,他不悲剧才怪呢。

当然,谢宏本心不是要吓唬他,他不过是应正德的要求,增添花样做到更刺激一点……但是,世上的意外多着呢,也不多张大人这一次了。

张大人历险之后,候德坊也是紧紧跟上,三公公又是热情洋溢的写了一篇游记,极言左都御史的狼狈之态,张大人也是灰头土脸的步了谢大学士的后尘。

这篇应景的文章让正德也很高兴,对相关人等大加封赏。于是,小三儿也得了品级,名正言顺成了三公公,只不过他的职司有点怪,是宦官四司之一的混堂司……

咳咳,这个职司是掌管宫中沐浴之事的,至于为什么,谁知道呢?大概是因为正德经常在泡澡的时候看小说消遣吧……

这次过后,对谢宏更添憎恶之余,朝堂上倒是消停下来了,两个前驱的下场摆在这里,谁还胆边生毛去触那个霉头啊?

还是那句话,被打廷杖很好,可以名利双收;可被小黑屋吓却是赔了面子又遭罪的事儿,没想到应对办法之前,白痴才上赶子去惹祸呢。

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所有人都是噤若寒蝉,凭借小黑屋的威慑力,正德皇帝独揽朝堂!

朝堂上的动静,谢宏也是心知肚明,他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身上的仇恨值已经很高了,再多点也没啥。眼下他最关注的,还是练兵的事,这才是根本。

回到军器司,他再一次召集起了手下所有的军事人才,摆起了一张圆桌,开始议事。其实,他已经议过好几次了,人才们也都很积极,集思广益之下,也是出了不少主意,可就是没一个靠谱的。

“谢大人,还是用标下的办法吧?”猴子动作最快,也是最积极的一个。

“这个嘛……”谢宏砸吧砸吧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什么人出什么主意,猴子跟江彬不一样,他是马匪出身的,盯梢、探查等技能都是那个时候奠基,最后在战场上大成的。所以,他的主张就是去各地收编马匪,然后来京城集中。

这主意的可行性是有的,谢宏记得正德朝有个造反的宁王,他就整过这么一出,召集了五湖四海的好汉,声势极其浩大,结果却很悲剧,被官军一战就给击溃了。

有这么个例子在,谢宏当然不会认为猴子出的是个好主意。除了战力堪忧,忠诚度和军纪也完全没法保证,这支新军可是要在正德身边护卫的,一旦有什么意外,甚至天下都会动荡起来。所以,对于猴子的主张,谢宏只能予以否决了。

“侯大哥,你还有别的好主意没有?”

猴子失望的摇摇头,又不甘心的说道:“其实马匪之中也有豪杰,标下从前在山东就结识过几个,都是勇武过人之辈,手下儿郎也有不少……”

“行了吧,猴子,你就别瞎出主意了,马匪么,也就是干点小打小闹的勾当还行,真刀真枪的可差远了。”和尚摸摸脑袋,一把推开了猴子,凑到谢宏近前,提议道:“谢大人,还是用俺的办法吧,去边镇左近招收牧人……”

和尚这提议更怪,谢宏初听的时候吓了一跳,牧人?那不就是蒙古鞑子么?按说边军不是应该跟鞑子仇深似海吗?可他看其他人的神色都是从容,也就耐心听了下去,然后也就明白了。

其实这个时代的民族仇恨跟后世那种不一样,鞑子是个蔑称,专指的是那些跟野兽一般,杀人放火无所不为的蒙古骑兵。

草原上的异族很多,并不全都是蒙古鞑子,也有不少零散的部落,多半都是自称蒙古。可是无论蒙古王帐还是他们自己,却都并非真的就把他们当成蒙古人了,对于蒙古王帐更是没有半点忠诚度。≮我们备用网址:。。≯

相反的,因为草原上很穷,他们的生活都极为困苦,因此,这些部落对大明都极为向往,有不少落单的牧人甚至跑到边镇从了军,或者接受各种雇佣。

边镇这种地方,本来各族就颇为混杂,无论百姓还是军队,对这些落单跑来的牧人也没有仇视,和尚就是这样,他祖上也有草原血统,可平日里也没人把这个当回事,他自己也完全不在意。

其实不单是边镇,京城也是一样,京营三大营之中的三千营,最初的时候就是收编的草原骑兵,当时的数目是三千,所以,名称就这么定下来了。

听完了相关的解释,谢宏倒也坦然接受了。受了华夏文明熏陶,不再野蛮的鞑子,自然也就不是鞑子了,这个观点无论在这个时代,还是后世,都是通行的。

所谓的民族仇恨,都是某些无聊的人自己想象出来的。否则,憎恶这个时代的鞑子,跟后世有什么相干?难不成那些遗老遗少还要拉起杆子恢复他们祖宗的野蛮吗?

接受观点容易,可对于和尚的这个主意,谢宏还是否决了。笑话,用异族来护卫皇帝,不说丢脸的问题,也放心不下啊?这些家伙的忠诚度恐怕还不如马匪呢。

“我说,就没有准成点的主意吗?”谢宏很无奈的说着,人才匮乏果然是大问题啊,问了一堆人,就没问出来一个正经主意。

“谢兄弟,要是某说,还是调动边军入京最稳妥。”刀疤脸的思路跟谢宏差不多,也很热衷于调边军。

“江大哥,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谢宏无奈的一摊手,他也想省事啊。

“咱们可以动作小点啊,而且并不是非得要军营里的,边镇也有不少退伍的老兵呢。这些人或是有伤在身,或是老了,可大多都是打小就操练起来的,在京城怎么也算得上是精锐了。如果和咱们之前遇上的对手对上,完全就不在话下……”

“哦?”谢宏心念一动,好像找到了点灵感。

见谢宏似乎意动,江彬更是卖力的推荐起来。和他手下那些出身五花八门,多半是半路出家的家伙不同,江彬可是军户世家出身,而且一直扎根在宣府,所以对自己出身的宣府边军极为推崇。

事实上,宣府边军也确实厉害,和京中人马的几次对决也验证了这一点,江彬此时的推销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江大哥,宣府的军户几岁入伍?”谢宏突然问道。

“呃,”江彬微微一愣,很显然,他说的跟谢宏想的没凑到一起去。不过,他很快就回过味来,嘿嘿一笑,道:“这个哪有定律?既然是军户,那就是入了行伍的,只不过年纪小上不得战场,也只能当辅兵或者民夫了,也有例外的……”

“要是生得彪悍,或者胆子够大,就算只有十四五岁,但只要拿得起刀,就可以上战场。”他傲然一笑道:“某就是十三岁杀的第一个人,嘿嘿,杀到现在,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也就是说……”谢宏眼睛一亮,道:“边镇十四五岁的少年都没有入册了?”

“那当然了,现在边镇连壮丁的饷银都发不全,要是把老的小的都算上,那不就更扯淡了?”提起这个,江彬就是一肚子火儿,他手下这些都是一线精锐,当日都是发不足饷,要不是谢宏帮忙,别说今日的威风,一干人不饿死就算好的了。

“不过,谢兄弟,你不会是打算要用童子军吧?”发了几句牢骚,江彬突然领悟过来,不由又是大吃一惊。

第271章 二弟,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吧

“嗯……”谢宏这会儿已经想得入了神,并没有留意江彬在说什么。

经过曾鉴的提点,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要掌握军事力量,最大的难题不是找不到兵源,而是隐秘性。

士大夫们的政争经验都极为丰富,本朝更有夺门之变这个明例在先,如今明里暗里的防备不知道有多少,想要调动现成的军队定是难比登天。

分批调动也好,化整为零也好,既然那边已经加了小心了,数千人的大队,自己这边就算做的再隐秘,怕是也瞒不过去。何况,一但被对方察觉了动静,可能激起的反弹就不是如今的弹劾那么简单了,实是不能不慎啊。

因此,江彬的主意是不可取的,不过,他的话倒是提醒了谢宏。明朝的军户制度不是好制度,可单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好处却也是有的。

军户的子弟长大只能从军,在南方的话,只不过是变相的农民,军户子弟也没啥不同;可在边镇这种凶险的地方,这些军户子弟多半还是要操练武艺的,不说保家卫国,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他们也必须得有所准备。

武力基础有了,十四五岁的少年又没入兵册,那些监察御史盯得再紧,也盯不到他们。此外,这些少年跟正德年纪差不多,若是能在正德身边一起长大,将来的忠诚度也可以保证。

何况,当初为了造势,自己和正德在宣府搞了不少花样,不说尽收军心民气,也是相去不远了,再加上江彬等一干人都是边军老人,也算是知根知底……这样一来,一开始就可以保证队伍的纯洁性了。

缺点当然也有,终归是少年,这支队伍只能是未来的禁卫军,现在却是不能马上投入使用的。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自己也不是马上就要跟文臣们决斗,练兵也就是个有备无患的意思,等上一两年,兵练出来之后,再翻脸也不迟。

谢宏越想越有道理,越琢磨好处越多,他摸着下巴露在心里做出了抉择,剩下的只有实际操作的问题了。

首先是名目问题,没有个正当的名头,即便是少年,突然聚集了数千军户子弟到正德身边,一样会引起朝中大臣的警觉。就算一时没人察觉,可时日长了之后,终归还是会意识到的,偏偏少年禁卫军又不能立即投入战斗,那就弄巧成拙了。

其次,当然还是练兵方式和练兵人选的问题,谢宏琢磨了好几天,也没想出个头绪来。人选还好说,如果是少年军,就直接丢给正德自己操练好了,反正他是未来的明武宗,肯定是有这个潜质的。不过,谢宏憋出来的那些练兵方法就不太可靠了。

走队列,这个他是知道的,可怎么让队列训练在战场上发挥威力,他真的不知道,心里完全没有底,那种东西不能单看表面的,还得掌握其中的精髓,得有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才好。

何况,就算谢宏懂,这个方法也不太实际,以正德的性子,他会喜欢整天排队走步?等再过十年有可能,现在么,反正谢宏是没啥信心的。

“大哥!”

想曹操,曹操也到。

谢宏正沉思间,突然听到楼梯上噼里啪啦一阵乱响,随后就是一声熟悉的呼唤声,谢宏头一晕,正事还没搞定呢,讨债的又来了。

不靠谱也是皇帝,一众人都是起身迎了出去。

“二弟,你这是……”出门一看,谢宏又迷糊了,这位二弟又搞幺蛾子呢。

“滑板上楼梯,我厉害吧?”跳上最后一级楼梯,正德双脚一勾,接着一跳,潇洒的收起了滑板,然后骄傲的扬起了脖子。

“厉害……”用滑板上楼梯,这不是闲的么?这乱七八糟的花式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谢宏一脑门官司,呲牙咧嘴的敷衍了一声。

“大哥,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东西?小黑屋看多了,很无聊耶……”炫耀过后,正德开始忙他的正事了。

哪有那么多空闲诶,哥很忙的。谢宏一咧嘴,正要开口敷衍,可看着正德那张笑嘻嘻的脸,他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

最好的练兵办法,不就是既让二弟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