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弄臣-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船上的人显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一个个都是神情狰狞,杀气满面,尽管不懂那面旗子的意义,可崔万户下意识的就反应过来了,来的是海盗!而且还是实力很强的明国海盗!

倒不是船上的人长得有什么特别,让崔万户做出这个判断的,主要还是因为那十几艘船。

从来的方向上判断,这支舰队应该是从大黑山岛方向过来的,是完全的逆风前进,因此船上的主帆并没有升起,只有副桅上挂着几面三角形的纵帆。

不过,驱动船只前进的显然不是那几面可有可无的纵帆,玄机是在船尾,每艘船后面都有两条亮白的水线,在海面上划出了一道道轨迹,仿佛海面之下,有几双无形之手推动着一般!

这样闻所未闻的船,显然不是朝鲜或者倭国所能拥有的,在东海这片海域上,也只有大明才有可能有这样的造船技术。

尽管崔万户官职不高,可他还是有些见识的,和朝鲜一样,如今的大明正在禁海,所以肯定不会有官方的舰队出现。

而所谓的海商,和海盗也没什么区别,一直没人来济州岛,也不过是因为这里太过贫瘠,没什么好抢的罢了。

会是迷路的吗?应该是吧,不然他们来济州岛做什么?崔万户在心里自我安慰着,不如此的话,他实在无法控制住颤抖的双腿,以及想要大呼小叫一番的欲望。

正如码头上的其他朝鲜人一样,若不这样宣泄一番,又怎能压抑得住心中的恐惧的震撼呢?

……

“谢兄弟,就是这里,应该没错了吧?”

“应该没错。”谢宏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尽管船上装配了珍宝斋出品的指南针,可因为没有准确的海图,具体的航线还是没法确定。

谢宏采用的策略就是沿着朝鲜半岛的海岸线行进,除了不会迷航之外,还能方便补给。

飞轮战舰的空间比较小,可这一次需要带着的物资却很多,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也只能压缩补给品的比例了。

三天两头的靠岸补给,再加上这一路的风向也很不利,所以,尽管飞轮战舰本身的速度很快,可从旅顺到济州岛的,还是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最后的这段路程尤为艰难。

一是航路问题,朝鲜处处效法大明,连海禁之策也是一样,因此,谢宏本来打算收买或者强抢海图的打算彻底落了空,除了一些渔民之外,在这一路上,他没找到任何跟航海相关的人。

这跟他对朝鲜的认知有些不符,他记得朝鲜应该是有一支据说很强大的水军的,可一路问过去,居然没打听到任何消息,实在很奇怪。

难道朝鲜人的保密意识真的这么超前,连舰队存在与否的消息都当成了军事机密,威逼利诱都不能动摇?果然是个很神奇的民族,谢宏也是暗自惊叹。

没有海图,谢宏也只好综合从朝鲜渔民那里打听来的消息,结合一路行进的路线,慢慢的绘制近海海图,作为日后之用了,而这些对他的航程却帮助不大。

舰队出发的时候还是暮春,海上的风并没有定向,可从大黑山岛出发,往济州岛来的时候,风向已经彻底固定了下来,是完完全全的顶风前行。

无奈之下,谢宏也只能采用轮换的办法,用飞轮驱使战船前进了,用这个办法深入汪洋肯定不行,可从朝鲜南端到济州岛,还是可以勉强一用的。

“江大哥,动手吧,先用震天雷炸一轮,然后彻底击溃朝鲜兵卒,把这座岛先占下来再说。”虽然对手已经乱成了一团,不像是有什么战斗力的样子,可谢宏还是保持了足够的重视。

刀疤脸抽出战刀,挽了两个刀花,漫不在乎的笑道:“用不着,就这些土鸡瓦狗,哪里用得着那么麻烦,某带人直接冲杀一阵就解决了。”

倒也不是他轻敌,只不过他之前和朝鲜兵对战过,知道对方战力不高,而守在济州岛这里的,更是弱军中的弱军,他又哪里会放在眼里?

而且他也知道舰队的物资有限,尽管谢宏也有后续的计划,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依靠现有物资作战,而对手可能很多,实力也未可知,震天雷这种利器当然能省就省了。

“还是谨慎点好,江大哥你看着办好了,咱们这边尽量不要出现伤亡。”谢宏沉声说道:“马兄,等江大哥他们冲垮了朝鲜兵卒,你就开始喊话,告诉他们投降免死。”

“嗯。”马昂点点头。

他之所以会出现在舰队中,当然不是充当吟游诗人来了,话痨除了话多,还具备了学习语言的天赋。当年学蒙古语就很快,到了辽镇之后,只是数月时间,他的朝鲜语也已经过关了。

所以,尽管他的战斗力跟谢宏差不多,可还是出现在了舰队当中,主要就是充当翻译来了,而且还是一个升级型的翻译,因为接下来,随着谢宏计划的进展,他还要继续学习倭语,这工作的技术含量也是很高地。

“噗通!噗通!”

在船上憋了一个月,江彬和他的手下从骨子里往外的发痒,得了谢宏的指令,更不迟疑,不等船停稳便接二连三的跳下了船,稍微整了一下队,形成了以江彬为首的锋矢阵,便狞笑着往码头冲了上去。

“当!”这声脆响并不是兵器交击声,而是兵器落地的声音。

实际上,崔万户在朝鲜军中,也算得上是一条好汉了,见势头不对,他也是拔刀在手,对麾下的兵卒厉声叱喝,想要将这些人集结起来,先行抵抗,等待援军的到来。

可是,等他看到江彬一干人现身的时候,心里就已经凉了半截。

崔万户自己身材不高,不过看惯了倭岛的敌人,他一向还是有些自信的,觉得自己也不亏万户之名,算得上是赳赳武夫了。

但是江彬那些人大多都是燕赵男儿,身材高大不说,又都是极为魁梧,连手中的战刀都比普通人的大了一号。崔万户见惯了丘陵,猛然看到高山,又如何不惊?

最后让他震骇莫名,以至于连手中刀都拿不稳了的,则是江彬等人跳下船之后的表现。

江彬等人其实没有刻意整队,只是草草的占了个位,谢宏对他们讲过,登陆战要以快为主,若是被人逼在海里上不去,那登陆战就彻底失败了。

可看在崔大炳眼中,这样的对手就太过强大了。居然不用号令,跳下船就自动结成了阵势,反观自家这边,明明就是有守卫之责在身,自己又呼喝了老半天,可到现在还是一盘散沙,这仗要如何打?

将为兵之胆,虽然江彬等人还没动手,可见自家的万户大人已经露了怯,码头的军卒更是胆寒,随着江彬等人的突进,已然是有了溃散的迹象。

“万户大人莫慌,援兵来了。”千钧一发之际,崔万户猛地听到身后响起了一阵呐喊声,为首的那个声音他很熟悉,正是他派去召集援兵的那个小旗。

第440章 上国的海盗也很神奇

人多胆壮,见得大队人马到来,码头的朝鲜兵卒精神都是一振,士气从崩溃的边缘,又恢复了一些。

不过崔万户可没他们这么乐观。

没错,对面的敌人人数不算太多,约莫着也就二百左右,比起岛上的千余兵马,实是众寡悬殊。可打仗看的可不光是人数,兵卒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

能不能打败,不,哪怕是逼退对方,崔大炳心里依然一点底都没有。

具体的表现就是,援军到了之后,他既没有发号施令,也没有雀跃欢呼,甚至连脚下的刀都没敢去拣,任由部队在那个小旗的带领下,乱糟糟的冲了上去。

“轰!”迎接这些人的是一声巨响。

江彬很好的领悟了谢宏的战略思想,这一次带出来的战兵有限,尽管已经最大限度的搭载了,可每艘船上也只能放下二十个人,整个舰队加起来,也只有二百出头的战兵罢了。

对方虽然不是什么强兵,可战阵之上,丛枪箭雨的,谁又能保证没有伤亡呢?自家这边伤一个少一个,所以还是用最强的手段震慑住对方,然后趁机彻底击溃才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在交兵之前,江彬先丢了个震天雷出去,也算是欺负人欺负了个彻底。

对于江彬这一手,朝鲜兵这边肯定没提防啊。

他们用的是打倭寇的法子,大股人马聚成一团,冲上去用兵器乱捅乱砸,人多欺人少的时候,多半能奏效。

要是倭寇人和自己这边一样多,这法子当然不好使,可见了那么多的倭寇,谁还傻乎乎的往上冲啊?掉头逃跑才是正理。

结果他们就悲剧了,江彬的那颗震天雷正好丢在了人群中间,红光一闪,弹片飞溅,很多兵卒都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倒了下去。

随即在撕心裂肺的疼痛的提醒下,他们才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惨叫呻吟声立时就响成了一片。

其实直接被爆炸波及的不过十几个人,就算加上中了弹片的,受伤的人也并不太多,可变故太过突兀,看着身边同伴惨叫,队伍中间的人都是胆寒,大有兔死狐悲之感。

而后队的人看得清楚,也都吓得不轻,下意识的就停下了脚步;前队的人跑的正急,有那没来得及回头的,还在前冲,却也有机灵点的,放缓了脚步,想看明形势再说。

于是,江彬需要的局面出现了,一颗震天雷用过,朝鲜人的队伍已然脱节。

“杀!”刀疤脸一声断喝,纵身而前。他先是左手一探,抓住了刺过来的一根长枪,然后往外一抡,将另外几支长枪格开,与此同时,右手战刀已经挥舞起来。

“噗!噗!噗!”利刃入体声连响,与他正面相对的几名朝鲜兵已是身首异处了,他身前一下就出现了一片空当。

这一下前队的朝鲜兵也被吓到了,就算是最凶猛的倭寇,也没这么悍勇啊,这到底是哪里来的海盗?凶悍过头了吧?

“杀!”战阵上哪有发呆的余裕,又换了一次番号,已经成了海军陆战队的边军都是沙场老兵,对战机的把握都是极强,哪里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他们挥刀直杀而前,刀利人勇,挡者披靡,没多一会儿工夫,除了少数见机快,直接开溜的,包括那个小旗在内,前队的近百人竟是已经被杀了个精光。

前队已经全军覆没,队伍中间的人还没反应过来,而后队的人却已经开始崩溃了。不是他们勇气不够,实在是面对的敌人超出了想象的可怕,完全不是他们能够应付得了的。

预感应验了,可崔大炳心里一点喜悦之情都没有,他完全没有心思去收拢已经乱成一团的兵卒,只是在心中默念:这么强的兵马,居然还用火器欺负人……这也太凶残,太没人性了吧?

“嗯,进展顺利,马兄,喊话让他们投降吧。”见大局已定,谢宏也不打算多做杀戮,岛上的朝鲜人,他还有用呢。

“降者免死,伏地器械者不杀!”

冷兵器时代,打仗冲在最前面的,多半都是最坚定最勇猛的兵,眼见朝鲜军前队已然覆灭,后队也已经开始溃散,谢宏适时的传令纳降,马昂和水手们一起用朝鲜话高声叫喊起来。

自古以来,半岛居民就以识时务而著称,眼见败局已定,那些凶神恶煞的海盗冲突往来,犹入无人之境,哪里还能鼓得起勇气对抗?

何况,这些人又不是不讲信义的倭寇,而是大明上国来的,上国就是上国,哪怕是海盗,应该也是通情达理的吧?至于上国的大人们为什么见面就开打,那恐怕也是自己这边先亮了兵刃,表示出了敌意,这才招致了惩罚,嗯,一定是这样的。

至于,朝鲜人为什么知道谢宏等人是从大明来的,原因很简单。

海盗的舰船为什么那么快?他们的人为什么这么悍勇?火器为什么那么犀利?

种种不可思议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人是从大明来的,除了大明,世上又怎么会有这许多神奇莫测的东西呢?

怀着这样的心情,朝鲜很坦然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按照上国大人们的吩咐,撅起屁股,趴在了地上。

其实,拿着武器的人本来也不多了,前锋尽灭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是打着逃跑的注意来着。济州岛虽然不算太大,可藏个把人还是没啥问题的,大不了混进流犯当中,上国大人们难道还会斩尽杀绝不成?

“这帮家伙比五城兵马司还容易对付啊?这么简单就全投降了,这也太老实了吧?”马昂很是惊异。

要知道,招降的口号,他和水手们刚喊过一遍,结果码头上却有如飓风吹过,所有朝鲜人都是应声而倒,除了高高撅起的屁股,一张脸都看不到了,这叫一个齐整,实在是出乎了马昂的预料。

“马兄,五城兵马司好歹也是暴力机构,你拿它来跟朝鲜人比,那不是太欺负朝鲜人了吗?等下把这些人收拢在一起看押,然后把为首的找来见我,陆仁义,把船安置好,你们也下船休息一下好了。”

朝鲜人很弱这个事实,谢宏是很清楚的,否则他也不会不做修整,直接下令强攻,抢占济州岛,可他其实也没想到,对方居然弱到了这个程度。

不过想想后世南棒对米国的态度,谢宏倒也释然。大明在这个时代朝鲜人的心目中,地位比后世的米国只高不低,自己这边的震慑也比较到位,达成这样的战果倒也不足为奇。

敌人识时务,打扫战场和善后也很容易,马昂到俘虏群中转了一圈,就拎了一个矮个子的朝鲜人出来。而谢宏也很惊异的听到,这人居然还是个万户,跟自己就差一个侯字。

“你就是济州岛的驻军统领?除了码头的这些,岛上还有多少兵马,还有些什么人?”

刚变成俘虏的时候,崔万户的心里确实有些不是滋味,不过就是睡了一个午觉,然后醒过来到码头转了一圈,境遇怎么就变得这么大呢?

不过等到他被马昂揪到了自己原本的官衙中,面对谢宏的时候,他的心态立刻发生了变化,不但丝毫不觉尴尬,反而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说道:

“岛上的主力都在这里了,剩余的只有各处的哨所中还有些零散军兵,在上国大人们面前,连蝼蚁都算不上,大人放心,只要小人派个传令兵过去,他们就会乖乖来降了,万无一失,万无一失。”

“呃,”这人服软的太过彻底,让谢宏都有些不适应,“岛上可有船只?朝鲜的水军多久来这里巡察一次?水军规模如何?”

“回大人的话,岛上是没有船只的,运送补给都由全罗道那边输送,押运犯人来往也是一样,水军巡察……”前面说的顺畅,可说起水军,崔万户突然迟疑起来。

“嗯?”谢宏微一皱眉,重重的哼了一声。

不用马昂翻译,崔大炳也能感觉到明国大人的不满,一时间吓得魂不附体,急忙解释道:

“大人明鉴,不是小人有意隐瞒,可全罗道和庆尚道的水军规模都很小,虽然船只比大人您的舰队多些,可多半都是旧船,出不得远海,只是作为输送之用,哪里又会有什么巡察?”

听了马昂的转述,谢宏有些茫然,由于万历年间的壬辰之役,朝鲜的水军在后世很是有名,连谢宏这个历史小白都对之有所耳闻,并且还把对方当做了对手之一。

那场战争距离眼下,相隔近百年,朝鲜的强力也有可能还没诞生,不过,在彻底确定这个对手存在与否前,谢宏是不会大意的。

济州岛在他的计划中很重要,是占领五岛之前的基地,日后也要作为旅顺往来倭国以及东海的中转站,不容有失。

若是那支水军真的存在,并且在自己出征倭国的时候突然出现,那自己可就要成了大意失荆州的关二哥了。

谢宏认为,实力弱小的时候可以冒险,根基渐成的现在,却应该以稳健为主,步步为营才是王道。

可很奇怪的是,一路上不论如何打探,都没听到这支水军的消息。若说那些渔民地位太低,见识也浅,但是,眼前这位好歹也是个万户,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吧?

要说他说谎,却也不像,这个万户已经把所有济州岛的消息都说出来了,还要派人帮自己招降兵卒、安抚居民,再从他恭敬和恐惧夹杂的神色看来,谢宏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一丝作伪的痕迹。

莫非,那支水军真的还没建成?谢宏捏着下巴沉吟起来,几十年间可以发生的事情很多,从无到有的建出来一支水军,似乎也算不得多稀奇。

“启禀大人……小人位卑识短,您问的事情,实在是不知道,不过这岛上可能有人会知道您想要的消息。”

把胸中所知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说完,可上国大人却还是沉吟不语,脸上的神色也是变幻不定,崔万户心中实是忐忑。然而,情急生智,忐忑了一会儿,他倒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哦?”听了马昂的转述,谢宏眉毛一挑,很有兴致的问道:“岛上的人,不都是犯人吗?难道其中也有大人物?”

“大人明鉴,虽然朝鲜也奉行中原道统,秉持刑不上大夫之道,不过偶尔也有些意外,去年朝鲜国内曾经有过一场动乱,因此,眼下济州岛上也有两班贵族在。”

说到这里,崔大炳稍微停顿一下,给马昂转译的时间,然后才继续解释道:“这些人久在中枢,对国内情势所知甚祥,也许能回答大人的问题也说不定。”

“原来如此,”谢宏点点头,高声吩咐道:“来人,带崔万户去认人,马兄,你也跟着一起好了,免得这人使诈。”

第441章 传说中的朝鲜水军

两班,就是古代高丽和朝鲜的世族阶级。

以谢宏的理解,大概和明朝的勋贵有些类似,不过实际上却差得很远。大明的勋贵世袭的都是武职,以明朝文贵武贱的政治格局,勋贵的地位实在算不得多高。

朝鲜的两班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文武兼任的。除了荫职取得官位,两班的子弟还基本垄断了科举,同时还通过婚姻关系来维持两班的地位。

因此,处处效法华夏的朝鲜,终于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大明,两班贵族的地位比中原的士大夫还要高,可以明目张胆的把皇帝当做傀儡,不爽的时候还可以搞搞政变什么的,就比如被谢宏送钟的那个燕山君,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时朝鲜官员们搞政变的时候,口号可不是清君侧,而是很直接的喊出来,要推翻昏君。

听了崔大炳对这个典故的述说,谢宏也是暗自擦了一把冷汗,好在自己穿越的地方是大明,要是在朝鲜的话,只怕自己早就和皇帝一起挂掉了,棒子不愧是棒子,果然很直接。

也不知道北京的那些官员知不知道这情况,若是知道的话,想必会在心里羡慕到死吧?谢宏不怀好意的揣测着。

其实倒也不是大明士人的才智谋略有问题,只不过中原太大了,人才也太多,势力庞杂,想要搞连横是很难的。

要是没有谢宏和正德这两个不依常规的人出现,大明朝堂上才不会象现在这样一团和气呢,朝鲜的小朝廷可以用联姻来维持两班贵族的关系,但在大明,除非每家都生他百十个子女,否则是怎么也没法彻底联接起来的。

谢宏也没想到,自己去年随手搞出来的送钟事件,影响竟然如此深远,直到现在还能受益。

实际上,别看他出发前豪情万丈,可冷丁跑到了朝鲜和倭国的地盘上,对这里的具体情势,谢宏也是一头雾水的。

而且朝鲜的愚民政策比中原还要厉害,他这一路上,除了地理情况,也没有打听到任何有用的信息。要不是出发前,向某个神通广大的博学人士请教过一番,谢宏甚至连两班贵族是啥都不知道。

如今乍听到岛上居然有这等人物,谢宏当然很高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情报是最重要的。

胡思乱想间,门外又是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听声音大概有七八个人,谢宏抬眸扫了一眼,在其中一人的身上定了定,他觉得这人有些眼熟,而且这人看他的眼神也有些怪异。

哥怎么不记得自己在朝鲜有熟人?谢宏眉头一皱,难不成这人是哪个后世著名棒子的祖先,长得比较像,可是为毛他看哥的眼神也这么怪呢?

“啊!你是谢……谢……”那人记性显然比谢宏好,他的眼神很快从茫然转成了惊恐,像是看见了鬼一样,一下跳了起来,在墙角里缩成了一团。

“叫什么叫,这是从明国来的大人,你怎敢失礼?金侠爱,你从前好歹也当过使臣,见了上国的大人,就是这么无礼的吗?”俘虏也分三六九等,至少崔大炳是这么想的,见有人大叫大嚷,他主动承担起了维护秩序的职责。

“真狭隘?”谢宏一拍大腿,想起来了,这人他确实认识,就是去年他刚进京的时候,在太和殿上见过的那个朝鲜使臣,最后‘被’送钟的那个人。

“马兄,你先带其他人出去等候,我要亲自审问这个人。”这人这副模样,显然已经认出自己了,谢宏还不想这么快把消息传开,因此也是当机立断。

“不用我翻译?”马昂奇道。

“用不着,你只管去,等下再说。”谢宏摆摆手,这人是懂汉语的,而且造诣颇深,不然能被选为使臣吗?

“真狭隘,你还认得本侯吧?你怎么会在这里?”待众人出去后,谢宏转向金侠爱问道。

“认得……认得,您是谢大人……”如何能不认得,对金某人来说,谢宏就是不折不扣的瘟神。

在谢宏之前,他也不是没去过大明入贡,那时的回赐和受到的招待多丰厚啊!简直就如同做梦一般。据他所知,在他之前的前辈们也莫不如此,去大明出使,那就是天大的美差,非国王跟前的红人不能担任的。

但是,就在去年,他在太和殿上遇见了谢宏,然后一切都彻底改变了……

先是回赐打了水漂,那座钟虽然奇妙,可终究不能吃,想要卖都得往倭岛想办法,大明有钱人虽多,可谁又敢买御赐的东西呢?

结果回到朝鲜还没两天,居然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政变!

尽管他早就知道贵族们对前任国王李隆不满,国内也遭了饥荒,可他还是没想到,就因为这一座钟,居然引起了这么大的风浪,国王直接被推翻了,自己也成了阶下囚,被发配到了济州岛。

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为面前的这个少年,看到谢宏言笑晏晏,一如当日在太和殿上舌战群儒的样子,金侠爱恍惚了,恐惧和痛苦填满了他的心房,面对谢宏的询问,他很想大吼一声:老子怎么会在这里?你还有脸问,还他娘的不是因为你这个瘟神!

当然,这只是他心中的幻想罢了,在京城的时候,好歹身边还有大明的文武百官给他撑腰,多少还能壮些胆气,可如今么……

金侠爱也听说了,这位瘟神是坐着海盗船来的,冲着他大吼大叫?不要命了,想去喂鲨鱼吗!

“看来还真是本侯害了你呢,不过不要紧,金使臣,以后你就为本侯效力吧。”谢宏假惺惺的叹息了一声,然后丢出了个甜枣。

“侯爷隆恩,小人敢不用命。”金侠爱热泪盈眶,不为别的,只为谢宏那一句话。老天开眼,好歹有个认账的了,去年那事儿真的不能怪我……

说是效力,实际上谢宏只不过是想从金侠爱这里掏点消息出来罢了,当然,因为他对济州岛上的朝鲜人还有安排,所以,也需要有人在其中组织调度。

那个崔万户很适合做这件事,不过多安排几个人进行分化也是有必要的,再怎么温顺,终究也不是自己人,不能太过信任的。

对于回答谢宏的问题,金侠爱倒也没什么心理障碍,反正他已经被朝廷抛弃了。

虽然比旧主子李隆强一点,侥幸保住了性命。可在济州岛这里的生活,也着实让他疾苦难当,若是谢宏没有出现,他自觉也挺不过这一两年了。

要知道,朝鲜本就是贫瘠之地,而济州岛又是相对更贫瘠的地方,在这里做苦工,能活蹦乱跳才怪呢。

何况他不回答也没用,外面两班出身的人还多着呢,总有识时务的,就如同那个崔大炳一样。

谢宏开始问的都是关于朝鲜朝廷上的问题,诸如势力派别之类的,虽然金侠爱已经远离政治超过一年了,可朝鲜就那么一点大,朝堂上也就是那么一帮子人,变来变去,万变不离其宗,他的回答也很详尽,让谢宏也很是满意。

“……水军?”不过,当被问到那个谢宏最关心的问题时,他却愣住了,喃喃自语道:“朝鲜八道哪有什么像样的水军?能在近海运货运人的倒还有些,可象侯爷您的那种船,却是一艘也没有的。”

“确实没有?”谢宏有些失望,虽然少了这个敌人,威胁小了不少,可却会浪费不少时间。他不怕和强力舰队对战,怕的是对方没玩没了的骚扰济州岛,让他没法集中精神展开五岛攻略。

王直还没出生,盘踞在那里的应该就是倭岛本地人了,那些人虽然也欺软怕硬,可却比朝鲜人难对付多了。谢宏手头实力有限,当然要全力以赴才行。

对付朝鲜最好的办法就是震慑,把他们最厉害的舰队勾引出来,然后雷霆一击,彻底压服,然后就可以后路无忧的,谁想那支传说中的舰队竟然还没诞生,谢宏如何能不失望呢?

金侠爱突然说道:“不过,朝廷虽然没有水军,可朝鲜还是有船队的,而且实力确实不弱。”

“你仔细说说。”

“是,大人。朝鲜效法大明,也是施行了海禁之策,不过朝鲜也有大明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倭国……”

如果说倭寇去大明算得是远足,那么来朝鲜,就只能说是去隔壁串门了。

两国之间只隔着一个狭窄的对马海峡,虽然倭国的航海技术也不发达,可这样的距离却也难不倒他们。而和倭国的九州岛隔海相望的,正是朝鲜最富庶的全罗和庆尚两道,因此,倭寇的入侵也就成了惯例了。

在这种情势下,朝鲜还要禁海,限制自家的海军,实际上是很白痴的一件事。可是,比起大明的禁海之策来,倒也傻不到哪里去,何况朝鲜还有特殊的实际情况。

这个情况就是朝鲜的政局。

如果说大明的政治格局以虚君为目标,那么朝鲜则是早就实现了这一目标,朝鲜的李氏国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傀儡,跟倭国的天皇很有些神似。

不过地位还有不如,否则去年也不会有人喊出打倒昏君的口号了。

而朝鲜的军制也比较松弛,无定将,无定兵,这项制度保证了,即使有正德这种性子的国王出现,也做不到正德在大明做的事,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掌握不到军权,掌握到了用处也不大。

因为在朝鲜,两班贵族既是朝堂上的重臣,也是贵族,还是地方上的豪强,他们手中握有的私兵都是职业军人,这些人才是最强大的。

其实就跟大明发展的方向类似,只是朝鲜国情更适合这项制度,发展的也很快罢了。

水军也是一样。别看朝鲜正规的水军很少,船舰也都破旧,可那些贵族手里却都有舰船,每年倭寇大举入侵的时候,他们也会集结起来,在沿海巡视,这舰队也正是后世李舜臣的舰队的前身。

当然,这个判断是谢宏推测出来的。

其实想想也是,要不是这样,壬辰之役的时候,朝鲜国王又怎么会放弃水路,而拼命往辽东跑呢?而李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