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跟洪荒流算总账-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当然就把我抛到一边啦。
  “为师看出来了,清竹道人的课业成效更快。等你将他的知识学完了,再转头来找我也可。”我摆出一副和蔼可亲通情达理的样子,看着不到十岁的小轩辕喜形于色。每日来我这里枯坐一个时辰,好像真是难为他了。
  我如今这么做,难道是要放弃这一次故事吗?
  不是。
  恰恰相反,在我旁听了一年的清竹道人课程后,大概对他讲的是什么有了数。同样,我也找到了这个故事的逻辑漏洞在哪里。
  逻辑漏洞就在清竹道人教授的这些东西上,不,更确切的说,是作者让清竹道人教授的这些东西上。
  怎么说呢?虽说作者是在写洪荒世界,但感觉他实际上对这个世界不怎么上心。譬如传授未来知识这种情节,作者完全是在不顾洪荒背景、一厢情愿地来写后世的优越。
  嗯,说句实话,洪荒世界或许是最不适合穿越主角来讲述未来知识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他么的高战斗力世界啊!
  就算你清竹道人能教轩辕造出核武器来,那玩意儿伤得了蚩尤一根汗毛吗?枪支弹药,还不如贫道随手扔一个玉清神雷。兵法战阵,在大巫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我不否认他教的东西的确对于改善人族生活有用……但问题在于,不是时候啊。
  帝俊屠杀之后,三皇之前,洪荒人族实际上一直在生死夹缝中存活。没有修炼功法,没有强壮肉身,随便一只妖兽都能灭绝一个部落。而之前庇护他们的人族圣父清竹道人又闭关清修去了。
  这个时候,才有伏羲推演八卦。他的目的是确保即便人族遭遇灭族大祸,也能有掌握八卦的精英趋吉避凶,躲过一劫。然后是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保障人族基本的生存能力,让人口渐渐增加。
  人口增加就意味着生存空间需要扩大,人族开始挤占巫妖残余的领地。这才有人皇轩辕氏应运而生,杀伐果决,扫荡*,诛灭巫妖残余,为人族争得洪荒最大的领土。这样,人族才算真正地成为天地主角。
  打打杀杀,才是轩辕的任务。至于那些改善民生的科学知识,完全可以让轩辕的继任者学习。
  没有我教授的修行知识,不通修行之道,他怎么提升自己的实力打败蚩尤?怎么席卷八荒?
  靠战阵?还是靠穿越者主角清竹道人教的那些初中物理常识?
  或者是清竹道人亲自上阵?他的修为现在还不如我呢!我修了这么多年都到太乙金仙了。
  莫非他隐藏了修为?
  按照剧情推算,他肯定是在诸子百家、人道大兴的时候成为似圣非圣的人道代言人,否则不足以抗拒佛教东传、道教兴起的天道大势。而且主角与人道气运发展同步,每一次重要的节点都是他实力提升之时。
  那么逆推到封神时期,清竹道人应该是准圣。再追溯到五帝末期、舜禹换代之际,应该是大罗金仙。三皇结束,他就是太乙金仙。如今人皇轩辕氏并未归位,他应该还未证太乙果位——嗯,果然修为不如我。
  其实,如果真的这么喜欢写穿越者利用科学知识大获优势的故事,为什么作者不写一篇历史穿越文呢?没有修行者的高维世界历史,才是科学知识的用武之地嘛。我回忆了一下高维世界的历史穿越文,顿时明白了过来。
  因为正经的历史穿越文力求真实,作者们都非常注重历史细节的考证,避免闹笑话。阅读这类小说的读者也都特别挑剔,不好应付。我所在这个故事的作者,想必是懒得去做考据之类的费劲工作——反正洪荒世界是个完全虚构的地方,随便怎么意淫都是作者自己的事情。那就怎么让作者爽就怎么写呗!读者难道还要在神话世界里追求历史还原吗?
  呵呵,我就纳闷了,对待自己的作品起码要有个认真负责的态度吧?作者没有历史小说作者考据细节的责任感,写别的小说难道就能写好了?还是说洪荒流小说在作者眼里就是这副形象——靠糊弄和应付读者就能堆砌出来一篇小说?假如真是如此的话,真不知道是作者的悲哀、读者的悲哀还是洪荒流的悲哀。
  算了算了,先不想这么多,待我暂时找个地方修炼一下,坐等轩辕黄帝来求贫道。
  思及此处,我特地找来轩辕,说自己心血来潮,修行有了突破,亟需觅地清修。但我永远是他的老师,假如有朝一日他有困难,可以来请教我。
  不管怎么说,至少这个帝师的位置不能丢嘛。
  至于清修地址,我暂且定在崆峒山。这座山离轩辕所在的部落不远,方便我回来。而且山上住着灵宝*师,是我的同门师弟,彼此也好照应。
  离开轩辕部落后,我不忘特地回玉虚宫跟元始天尊汇报一下情况。着重说明我不是要放弃当帝师啦,轩辕日后肯定要用到我云云。
  元始天尊听了我的计划,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日后轩辕自然有依靠我阐教之时,不必着急。至于清竹道人……”
  提到主角的名字时,元始天尊冷笑一声:“此人狂妄,竟不知修行可贵。若神农氏有修为傍身,又怎会一日中七十毒。万一神农身陨,他可脱不了干系。况且轩辕眉目含煞,注定要兴刀兵、主杀伐,靠那些奇技淫巧能有什么用?”
  原来元始天尊也看到了这一点,嗯,虽然思考角度不同。
  很快,轩辕靠着主角清竹道人传授的种种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声名鹊起。他所在的部落也迅速成长,渐渐变为神农部落之外的又一大势力。
  与此同时,东夷中,另一大部落势力也在兴起。

  ☆、第17章 圣父帝师篇(五)

  “轩辕今年二十岁,已经被拥戴为整个部落的新领袖。在清竹道人的教导下,他的人皇潜质被充分挖掘出来,做出了许多发明创造。他发现人畜大小便埋入地中可以促进五谷的生长,比神农放火烧山再种植五谷的办法还好,这样既处理了人畜大小便污染食物而导致的疾病的发生,又减少了众人放火烧山所冒的生命危险;轩辕按照树木漂浮的原理制造了舟船;用那树麻制成了衣、裤、鞋,使族人不再穿那兽皮树叶;轩辕还发明了舂、釜、瓯等日用器具,使百姓可以蒸饭煮粥。”
  “同时他还广纳贤才,妻子嫘祖养蚕制丝绸,大臣仓颉观天地造文字,力牧运用轩辕发明的车轮打造出了战车,风后测算新的天文历法,伶伦制定五音十二律,这些当然也被人们归功到轩辕身上。”
  这个弱智般的文风……活像是从什么黄帝陵旁边小旅店免费发的观光手册里抄来的。
  不,甚至比那还要糟,更类似是从什么《小学生百科全书》或者《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版》里看来的,就差在开头加上一句:“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轩辕黄帝这个人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英雄……”
  为什么每个主角作帝师的洪荒流小说里,作者都要写类似这么一大段内容呢?跟作者的文风完全不搭,而且是明目张胆地凑字数骗钱。这样可就别怪读者不肯花钱订阅了,谁叫你这个作者把大家当傻子来糊弄呢?洪荒流如果充斥着这类作品的话,衰落自然难免。
  如果你想写,那就认真写。如果想瞎对付,干脆别写。
  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作者不明白吗?
  还是说因为洪荒流每个作者都这么做,所以他也只是照章办事?
  亦或者是以次充好、填充字数,在当下已经成为了网络小说的主流?
  由于我躲在山里见不到轩辕,头脑中就出现了这种推动剧情发展的旁白,真是让人想吐。
  但轩辕正是春风得意中,就连人族如今最大的炎帝部落都对他青眼有加,下一任人族共主的位置唾手可得。
  可惜,他的好运突然被打破了。
  九黎诸部落突然反叛,想要摧毁炎帝部落,获得共主之位。地皇神农氏升天两百年后,炎帝部落终于尝到了一场败仗。
  然而九黎首领蚩尤并未止步。他像是瘟疫在大地上肆意蔓延,很快就转而进攻轩辕部落。
  九黎前锋风伯、雨师被杀,迷雾阵法被清竹道人指导轩辕发明的指南车所破。随后,蚩尤亲自出马,将轩辕营造出的种种优势打个粉碎。
  精心打造的铁甲长矛,驰骋纵横的四马战车,编排巧妙的连环战阵,神鬼莫测的奇谋陷阱……这一切在蚩尤个人的绝对武力面前都是笑话。
  纵然他一个人陷入十万大军重围中又怎样?照样可以把对方全杀干净冲出来。
  九天玄女上阵,败绩。
  应龙大圣上阵,败绩。
  最后是清竹道人上阵。他自己一身功德金光护体,蚩尤倒是奈何他不得。但问题是……蚩尤就算站在那里让他打,清竹道人也伤不了大巫真身的一根毫毛。
  清竹道人,败绩。
  我冷眼旁观着轩辕屡战屡败,坐等他来找我。
  “两位老爷,洞外有个自称轩辕的凡人,说要求见广成子老爷。”看门的童子通报道。
  他终于熬不住了。
  灵宝*师不忘恭维我一句:“师兄果然神机妙算,轩辕他真的来了。”
  哼,那当然,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揣摩人心的水平不知道比你高多少。作为一个历经了不知道几百个故事的长者……咳咳,高维世界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师弟过誉了,我看着轩辕长大,对他的脾性了如指掌。”我客气道,“师弟让他进来少待,跟他说我为助他打败蚩尤,去借法宝了。”
  你小子这会儿才想起来我?先晾你一晾。
  当然,我没有偷偷躲起来看他笑话,而是货真价实地飞去昆仑山借法宝了。
  蚩尤是什么水平?大巫!大巫类比过来就等同于道家的大罗金仙。我比人家低一个档次呢,有翻天印也打不过呀。
  广成子祭出翻天印去打蚩尤,翻天印反震回来搞得自己吐血。结果当众大失颜面,反而给主角清竹道人做垫脚石。这个著名的对比陪衬情节可是常常出现在帝师类的洪荒流小说中。
  既然这样,我还傻傻地去丢人干嘛?直接抱大腿呀。我这个圣人弟子比起主角来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当然是背后的混元圣人啦!修为是可以被超越的,圣人是不可超越的——至少在现阶段的剧情里还不行。
  想想我以前只觉得能靠自己的修为,毕竟还是太年轻,没有转换好心态。蚩尤的修为比我还高,我可对付不了他。要记住,现在的我可不再是不死不灭的准提圣人啦——我是元始天尊首徒广成子。
  元始天尊这个人既护短又好面子。我跟他把道理讲清楚,他无论如何也会答应帮我的。
  “你说得对。”元始天尊听完我的汇报后,点了点头,“蚩尤是大巫修为,又重炼体,翻天印恐怕破不了他的真身。为师此次暂且将盘古幡借你一用。”
  叮咚,计划通。
  有先天至宝在,看你蚩尤还能蹦跶几天。
  “你再去一趟八景宫大老爷处,请他为轩辕重炼屠巫剑,以应人道气运。”元始天尊又道。
  “弟子遵命。”我接过盘古幡,拜伏退下。
  传说中的先天至宝啊!活了这么大我都没有亲手摸过!
  想想我当年作准提的时候,每天就靠着本体七宝妙树过日子,档次跟三宝玉如意一样,真是穷得心酸。七宝妙树是什么?是我的本体。相当于我堂堂混元圣人,每一招都是在舍身攻击,都是在亲自肉搏。
  接引师兄的十二品莲台稍微好点,但也不是先天至宝。就这么着凄惨地被浑身法宝的主角虐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当反派惨呀……如今换个马甲,又要在另一个故事里继续被虐。
  诶,等等?
  我是头号大反派,本质不变,只是在不同的故事里披着不同的马甲。
  那主角呢?
  算啦,哪个主角不是一副自大狂的样子?即便是我猜对了,他们其实本质也不变,但天天顺风顺水,又怎么会对所在的世界产生怀疑呢?
  别胡思乱想啦,早早把这个故事搞定才好,迟早会有解脱的一天。
  这样想着,我架起云光直扑八景宫。

  ☆、第18章 圣父帝师篇(六)

  “轩辕,这口剑乃是我师伯太清圣人为你所炼,当以你为名,承载人皇气运。”我说着,将一口金光灿灿的剑递给轩辕。剑的正反面都有很多图案,读者们看了那么多洪荒文,肯定知道轩辕剑的图案都是什么,我就懒得再重复一遍啦。
  “多谢老师为弟子奔波。”轩辕双手将剑接过,显得很感激。
  “没事,贫道此次求来了先天至宝盘古幡,定能将蚩尤击败。”我不忘表明自己此行最大的收获,把轩辕搞得老感动了。
  第二天,我来到阵前,远远看着对面的蚩尤。
  “轩辕小儿,你这次又请来了哪路帮手?”他嗤笑着说,话语里满是不屑。
  “贫道玉虚门下广成子,区区不才,是轩辕之师。”我回应道。
  “哦,又来个轩辕的老师。轩辕,你是不是有给自己找老师的瘾啊?前两天那个轩辕老师,我站着不动让他打,他都伤不了我。倒要看看今天这位有什么本事。”
  蚩尤先是一通嘲讽拉仇恨,做足了反派的架势。
  呵呵,你不知道你这种满脸邪恶的肌肉男大反派已经过时了吗?
  现在流行的都是伪君子反派。但凡惯常观念中越正派的人物,在网络小说中就越虚伪、越邪恶。西幻里的教会、贤者,武侠里的少林方丈、武当道士,历史里的东林党儒生,仙侠里的佛门,还有……嗯,对,还有洪荒里的西方教、阐教。
  这么一算,佛门都快中枪成筛子了,惨不忍睹。
  这种写法的初衷我很理解,就是为了推陈出新嘛。过去大家总是一提起少林方丈就德高望重,一写到大贤者就和蔼可亲。那么有些作者突然搞一个反转,就会造成很大的戏剧冲击力,让读者印象深刻。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应该就是金庸《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了吧。
  可是说来讽刺,当年对俗套剧情的一种反抗,如今竟然沦为了一种新的俗套。读者们看得多了,都学会反着想问题——只要开场时有庄重严肃、正气凛然的角色,他们就认为是反派。
  唉,洪荒文里固然处处是俗套。像我这样打破俗套故事的所作所为,会不会也是俗套呢?
  会不会我其实是被作者安排“觉醒”的呢?
  突如其来的猜测让我心里一凉,不敢再多去想。
  “蚩尤,休要胡言,且看贫道手段。”我没心情跟他瞎扯,直接亮出了盘古幡。
  先天至宝的威压传出来,蚩尤面色一变,知道自己太过托大,急忙打算出手阻止我使用法宝。
  很遗憾已经晚了。我可不会像某些人一样,上阵以后先是唱一首打油诗嘲讽,然后拔剑对砍几下,发现打不过再放杀手锏。这不是等着被对面反操回来吗?
  我直接运起全部法力,挥动盘古幡,霎时间天昏地暗,开天辟地的无边大力向着蚩尤涌去。
  正所谓:大力出奇迹。
  蚩尤的大巫真身直接被盘古幡击破,整个人被撕成上下两截,倒在地上血流如注。
  不明白为什么过去那些故事里,阐教弟子在打蚩尤的时候,居然从没向元始天尊求援。非要在主角面前丢人现眼才行。
  “打了小的,来了大的。打了大的,来了老的”不是早被认定为阐教弟子的“优良品德”吗?贫道直接求助元始天尊,可完全符合作者给我“阐教首徒”的角色定位,逻辑无懈可击。
  呵呵,说白了,当洪荒流剧情逻辑与主角装逼冲突时,前者就自动让位给后者了。
  “轩辕,你命中注定成为人皇,快用为师给你的那把剑斩下蚩尤头颅。”我转过头去说。斩下蚩尤的头颅,代表着轩辕彻底占据人族正统,获得人皇气运。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可不能让清竹道人有提建议的机会。
  轩辕这个时候当然对我非常信服,手起剑落,就把蚩尤的头砍了下来。
  “此次多亏老师出手,我才能获胜,老师您当居首功。”他不忘夸奖我几句。
  你说得对,还不把清竹道人轰走,让我当唯一的帝师。心里这么想着,我面子上还不得不维持着世外高人的形象,淡淡地点了点头道:“轩辕过誉了。”
  边上的清竹道人脸色可就不好看了,他为了这场大战跑前跑后,先是指点轩辕等人发明了兵器、兵法、战车、指南车,又跑去天庭和瑶池搬来救兵,最后自己撸起袖子上阵。结果半句感谢没落到,首功还被广成子抢了。但是呢,他又不得不承认,没有广成子,这一仗根本打不赢,轩辕也得不到轩辕剑。
  战后,轩辕在神农部落的祭坛上举办了一场祭天大典,昭告一统人族、开疆拓土之功,正式获得人皇大位。天降功德,最大的部分没入轩辕体内,剩下的都归了我,还有少得可怜的一丝被赐给了清竹道人。
  我这时候用望气之术暗暗察看清竹道人,发现他身上的人道气运与初次见面时相差无几。换句话说,他跟轩辕家住了这么些年,都相当于白活了。想想也是,他不敢违逆天道、抢原本那些发明人的功德,只能通过传授知识原理来启迪对方。
  这样的话,文字啦、兵法啦什么的还是原本那些人发明的。清竹道人只是分润了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功德,连带获得的气运也少。他面对蚩尤屡战屡败、损兵折将,这时候丧失掉的气运基本与这些气运冲抵了。
  从此以后,我就确立了轩辕身边第一帝师的位置。当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闭目清修不理凡尘的形象。因为我的确不会处理那些具体事务。而且轩辕又不傻,这些事情难道自己不能处理吗?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的这种姿态果然有效。稍微运转法力,用天耳一听,周围人对我的评价就了若指掌了。大臣们很喜欢我这样万事不管的帝师,毕竟谁也不喜欢头顶上老有一个人管这管那,甚至隐约凌驾于轩辕陛下之上——譬如清竹道人。
  按照角色设定,清竹道人在穿越前也就是个普通人,他处理政务的能力未必比得上这个年代的大臣们。如今没有战争功绩,大臣们更懒得理会他的意见了。况且天天折腾琐事,反而降低了他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是常年见不到面的人有神秘感,还是身边的熟人有神秘感?
  一来是看到自己似乎在轩辕身边派不上什么用场;二来是他在逐鹿之战中也看到了自己修为的不足。于是,他开始把重心转移到闭门修炼上。
  我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不禁微微一笑:该我出场了。

  ☆、第19章 圣父帝师篇(七)

  “清竹道友难得来见我,真是稀客啊。”我笑吟吟地站起身来,施道家稽首礼。
  “岂敢。”清竹道人回礼,“今日前来,是有些修行上的事情,想要跟广成子道友请教。”
  没错,我早料定他要来找我。
  据我所知,清竹道人没在紫霄宫听过道,也不是圣人门下,更没有什么师门。换句话说,他的修行全凭自己摸索。如果说我是正统科班出身的话,他就是个野路子。
  之所以没有师长传承指点,他依旧可以登临金仙。不用说,当然是靠了那一身金光灿灿的功德。
  既然提到了他的功德,那么我就在心里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清竹道人的功德主要由这么几方面构成:
  第一,是当年他的本体被女娲用来造人的功德,也就是圣父称呼的来源。这部分功德其实不多,因为大头被女娲拿去成圣了。
  第二,是他指引人族发明创造的功德。这部分功德也不是很多,因为清竹道人不敢直接去抢发明人的位置,只能在旁边引导。不过由于日积月累,总之应该比前一项要强些。
  第三,是他作帝师换来的功德。这部分功德其实是人皇功德中分润出来的。根据我在人族部落打听到的情况,清竹道人对地皇神农氏的教导还是很用心的,除了没有直接告诉他五谷是哪五种,该教的都教过。所以按照我的推算,这份功德反而是最多的一部分。
  第四,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功德。比如什么“送人族到首阳山,天道感其助人族来到安定之地,赐下功德”之类的,这类功德应该也很少,或许叫“主角福利功德”更合适吧。
  说起来也是讽刺,清竹道人指天骂地折腾半天,护佑人族却没捞到一丝一毫的功德。因为天道只看结果,人族最终几乎灭族,最后还是鸿钧道祖命妖族住的手。无论怎么说,清竹道人都算不上护佑有功。
  反倒是他随后为了疗伤进行闭关,被天道奖励了一丝“感其功成身退”的奖励功德。
  谢天谢地,功德这个玩意每次降下来的动静都挺大,否则我还不好统计和推算呢。算完以后才发现,其实主角没有我想的那么可怕。
  真正占主导地位的功德,不过是帝师功德。而清竹道人实际上只作了神农氏的帝师。天皇伏羲氏是女娲兄长,全程被女娲暗中看护,连三清都不敢插手,清竹道人当然没作成对方帝师。
  而人皇轩辕氏,因为我的缘故,清竹道人没捞到多少功德。功德跟气运是绑定的,没有大功德,他就没有大气运。这是削减主角人道气运的方法之一。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仓颉造字。换句话说,在仓颉之前,人族的传说全要靠口耳相传。口耳相传能有多靠谱?内容很快就会被扭曲、淡忘。试问,有谁还记得伏羲氏、神农氏身边的哪位著名大臣?反倒是仓颉、风后、力牧这些轩辕氏身边的人流传了下来。究其原因,自然是仓颉造字,历史才能开始被正式记载、保存。
  历史上记载的痕迹越少,后世人对清竹道人的祭拜就越少;祭拜越少,获得的气运就越少。这样就从另一个方面削减了主角的人道气运。
  所以说要想让清竹道人在历史记载中尽量被淡化,就得让他进一步远离世俗事务。这次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他应该知道个人修为的重要性。按照逻辑,清竹道人回来以后肯定得闭关苦修。
  但是他又没有指导,一个人修行肯定会遇到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办?请教别人呗。我这个活生生的圣人首徒在旁边坐着,清竹道人不来找我还能找谁。
  呵呵,你果然来请教我了。我看着主角在面前盘膝坐下,暗暗冷笑。
  主角清竹道人的修行上积攒了很多问题,其中甚至有几个是入门级的。在我看来,如果不是有大功德护着,他早就走火入魔了。
  耐心地回答完他的问题后,我终于图穷匕见:“清竹道友,修行中遇到门槛,无非是两种解决方法:红尘磨砺、闭关清修。红尘磨砺,可以观人间百态锻炼道心,可以收获奇遇结交善缘,可以积累功德助力修行。但恕我直言,道友常年在人族中修行,又是地皇之师,红尘磨砺这方面已经足够了。真正需要的是闭关清修。”
  “哦?愿闻其详。”清竹道人在修行上见识不够,刚才我一口气解答了很多问题,他在潜意识中已经对我产生了信服。这就好比高维世界里,当学霸在某次考试中脱颖而出时,其他学生会对他很信任,感觉学霸干什么都是对的。
  况且,广成子这个人物又不是心机婊,我不可能扯谎骗人,说的都是大实话。而说实话,往往比说谎话更能忽悠对方。
  “凡入修行门径者,必先修习打坐入定之功。这在我道门被称为静功。静功是闭关清修的基础,闭关清修可以……”然后我就开始一一列举闭关清修的好处,什么静心思索啦、感悟天道啦、弥补心境啦、重铸道基啦等等。接着又用名人事例来唬他,元始天尊闭关然后才立的阐教啦,太清老子闭关以后悟出一气化三清秘法啦等等。
  虽然我说的都是实话,但故意忽略了一点没有跟他说。
  那就是:闭关清修是非常消耗时间的。
  闭关的时候,修士要切断五感与外界的联系,根本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往往出门再一看,发现已经物是人非。尤其是随着修为上升,闭关的时间往往也越来越长。刚入道的时候才几天、半个月,等到金仙这个程度,几十年都是常事。
  闭关吧,少年!最好等你一出关,轩辕都去火云洞了。
  被我一通扯之后,清竹道人果然开始安心闷头修行了,虽然没离开过轩辕部落,却经年累月地闭关不出门。
  这个故事的核心反正是“圣父帝师”。主角个人修为的高低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那一身恐怖的功德气运。现在清竹道人被我忽悠得舍本逐末,贫道表示乐见其成。
  修炼吧,你是主角,想要自己变强又不违背作者的意志。
  时光过得飞快,我的计划也逐渐进行到了收尾阶段。
  “我听说陛下近来频频召见岐伯?”在外人面前,我很给面子地称呼轩辕一声陛下。
  “是啊,风后大人与力牧大人相继去世,陛下受的打击很大。”侍从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岐伯擅长医道,陛下常常询问他养生之术。”
  哼,外行。
  医道撑死了延年益寿,真正能让他长生不老的人在这儿呢!

  ☆、第20章 圣父帝师篇(完)

  功德的确可以提升修为,但这是对于原本就是修士的人而言。
  神农、轩辕两位人皇在位期间都身无修为。不然地皇神农氏岂会在尝百草时一日身中七十毒?
  人皇可不可以修炼,在当下并无什么硬性规定。伏羲是修炼过的,但神农与轩辕却没有。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角清竹道人的影响。主角抢先收神农氏为徒,却只传授他人间种种知识,对于修行一字未提。所以神农氏直到退隐火云洞,才得人教教主老子传授修行功法。轩辕的情况相似,我虽然一开始有心传授他修炼之道,却竞争不过清竹道人。
  所以依旧是*凡胎的轩辕感受到自己身体在衰老,又看到周围人一个个先自己而去。他转而求教岐伯,试图养生延年,并非不可理解。
  高维世界老年人还喜欢看养生知识呢,轩辕黄帝也是人嘛。
  按照常理来说,我应该摆出一副绝世高人的姿态来——先展示仙迹,再远远地躲到深山里去,让轩辕黄帝主动来求我。而且求一次还不能答应,必须要去求三次,我再勉为其难地开始指点他。
  但问题是,轩辕部落里还住着主角清竹道人呢。
  现在清竹道人的确被我忽悠得闭关了。假如在我装逼期间,他老人家出关了呢?身为主角,清竹道人身上可有着作者意志的眷顾。没准他突破的时机就选取得非常恰当,专门趁我不在的那些天出来。到时候我辛辛苦苦拼出来的优势瞬间付诸东流水。
  真是没有办法,我只好主动一点,坐上来自己动啦。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当天我就命侍从通报轩辕说自己求见。
  “老师,您来见弟子,不知所为何事?”轩辕等我坐下来后,开口问道。
  “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