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大军阀-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37章,福州之变

十月五日凌晨三点钟,广州都督府参谋大厅从昨天早上一直忙碌到现在,仍然是灯火通明、人影处处,整个气氛都是以一种快节奏为主调。

两天前朱成贵在福州发动政变,先秘密绑架了李厚基,又以李厚基的名义发布撤军和停战的命令,整个福建战局转瞬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只过了两个钟头,王长龄的一份密报紧随其后传到广州,要求即刻派遣特勤处第三特战大队前往福州稳住局势。原来王长龄和朱成贵只是短暂的控制了护军使署衙,至于李厚基的亲信仍然是隐患,一旦李厚基长久不露面一定会引起怀疑,因此需要一支武装部队策应支援。

吴绍霆当场批准第三特战大队出发,全员连夜化装前往香港,乘坐太古公司的火轮赶往福州。广州到福州的路途是三天,从出发之日算起,第三特战大队应该会在十月五日傍晚抵达福州,现在是凌晨三点,接下来的十几个钟头才是决定福建命运的真正时刻。

对于吴绍霆来说,即便从昨天开始,三十九师遵照命令顺利进占洛江县,成功控制闽军了主力部队,但只要福州未能彻底稳住,这场战争就仍然没有结束。怂恿朱成贵发动这次政变的目的,就是尽快结束福建战争,稳住福建局势,尽可能的不让战争的破坏扩大。

泉州一战之后,粤军在战场上已经占据上风,真要继续打下去还是胜算在握。如今利用福州政变,粤军又进一步掌控洛江县的闽军主力,表面上来看李厚基大势已去。可一旦福州再次发生变故,不仅王长龄和朱成贵有危险,在莆田驻防的福建暂编第二师仍然还有战斗力,那避免战争破坏扩大的计划就成了泡影。

更重要的是,福建一天没有正式停战,变数仍然存在。谁也不会知道屯聚在温州的北洋军会不会在下一刻南下!

“霆帅,已经二十二个小时了,福州那边还没有消息。”参谋大厅的休息室里,何福光在看了看怀表之后发出了一声叹息。

坐在休息室藤椅上的吴绍霆一直没有说话,脸色有些许疲惫,不过仍然保持着一丝不苟的精神状态。他本来打算开口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放弃,继续纹丝不动的一言不发。

另外一边,陈炯明有些沉不住气,他开口说道:“霆帅,反正打也是我们赢,不打也是我们赢,与其现在白白担心,还不如趁机让三十九师直接开到莆田,陈兵福州城下。到时候就算朱成贵有什么闪失,李厚基见大势已去也有心无力。”

不等吴绍霆说话,何福光叹了一口气,说道:“三十九师挺进洛江县已经很冒险了,要是继续向莆田前进,闽军又不是傻子,肯定会看出倪端。到时候三十九师从南安县过泉州,再经洛江到莆田,一路上拖这么长兵线,打起来反而有诸多不顺。再者我们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尽快结束战争,避免夜长梦多,万一把李厚基逼急了,他要跟我们拼到底,反而适得其反误了大事。”

陈炯明忧虑的说道:“可是现在也不是办法啊。如果朱成贵没能坚持住,李厚基知道这是我们的阴谋,同样也有可能大变脸跟我们决死到底,到头来结果还不是一样?”

何福光说道:“确实有这个可能,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算李厚基要打,我们在洛江县先稳住脚跟,再好好的跟他打下去,到时候也能稳打稳进。”

陈炯明总觉得这件事本来是好事,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让人放心不下的地方?他默然思索了一会儿,接着又说道:“温州那边还是有不小的压力,从情报上看曹锟、杨善德十之八九不会南下,可是变卦仅仅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温州的两路大军要是真的南下了,眼看要安定的福建又会折腾起来!唉!”

这时,吴绍霆调整了一下坐姿,不疾不徐说出话来:“大家有点耐心,就算不相信朱成贵,咱们也要相信王长龄。老王本来就是福建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做事一定会有分寸的。”

何福光缓缓点了点头,不置可否的说道:“希望如此吧。”

陈炯明转向吴绍霆问道:“霆帅,不管怎么样北洋军都在温州留了一手,难道我们一点准备都不做吗?”

吴绍霆深沉的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就算曹锟、杨善德敢南下,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向福建增兵。不过竟存你的考虑是对的,眼下我们最关键的是尽快解决福州的事,而一旦福州稳住了,接下来还要考虑福建全省的整顿。不要以为福建是广东,整顿起来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整顿会非常困难,一旦走错一步甚至比打败仗还糟糕。在我们整顿福建的同时,绝对有必要地方温州方面。”

陈炯明有些奇怪,吴绍霆的目光怎么会看那么远?他建议提防只不过是考虑现在,而吴绍霆却想到控制福建之后进行整顿时的提防。不过他的反应能力不算差,很快就明白了吴绍霆的意思,整顿福建军务倒还好说,政务反而会更棘手,若是惹恼了福建本地政商势力,北洋军又趁此机会挥军南下,立刻就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

何福光说道:“霆帅,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便利的,许崇智的漳州师完成扩建在即,况且漳州、泉州这两个地方又是极好的跳板。只要我们提前把第一骑兵师的两个团布置在梅州、潮汕一带,一旦北洋军南下,骑兵团完全可以快速突进福建。”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既然成立了骑兵师理所当然就要派上用场。天亮后就给李济深发个电报,让他早做准备。”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副官飞快的跑了进来,大声的说道:“将军,福州来电报了。”

何福光先一步站起身来,快步从参谋副官手里接过电报,快速的扫了一眼,脸色先是一变,眉头都皱紧了起来,不过看到最后时又渐渐恢复过来。

陈炯明迫不及待的问道:“崇石,情况怎么样?”

何福光微微叹了一口气,表情显得很镇定,语气却是一股无奈的说道:“福建护军使侍卫队队长张宗义昨天晚上九点钟率领侍卫队救出了李厚基,朱成贵和王长龄当场被抓。不过三个钟头前李厚基又释放了朱成贵和王长龄,随后宣布通电下野,现在福州那边已经交给朱成贵全权负责。”

陈炯明惊奇不已,说道:“竟然还有这种事,这李厚基果然不是一般人。”

何福光把电报递给了吴绍霆,随后说道:“看来李厚基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福建的大局再难扭转,他自己又不心甘情愿的选择投降,只好折中的通电下野,脱身于事外。”

吴绍霆默默的看完了电报,这才开口说道:“只怕李厚基心里更多的还是怨气。换作谁站在李厚基现在的位置上,都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李厚基一心一意听命于北洋政府,到头来却被北洋政府出卖,相信他现在真真正正的失望透顶了。”

何福光立刻说道:“霆帅,福州既然大局已定,当务之急我们要尽快掌控闽南全境的大权,收编闽军,重新扶植新的福建军政府。越早办妥这些事,我们广东的声威也能越快奠定下来。打铁要趁热,省的夜长梦多。万一莆田那边的暂编第二师不服气闹起来,反而会酿成不小的麻烦。”

陈炯明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崇石说的有道理。整顿福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越来着手越快安定。”

吴绍霆思索了一会儿,随后说道:“也好,崇石,有劳你再辛苦一些,天亮之后就启程去一趟泉州,由你全权负责福建善后工作,莫柱一和许崇智配合你来办事。手段干净利落一些,千万不要拖泥带水。”

何福光严肃的答道:“霆帅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

吴绍霆又说道:“另外,即刻回一封电报到福州,让朱成贵和王长龄先尽量留住李厚基。安排一艘快船,两个小时后我亲自去一趟福州。”

何福光脸色一怔,赶紧说道:“霆帅,福建尚未整顿,现在动身去福州也太早了一些。再者三十九师还没有开进福州,就算第三特战大队下午到达福州,也未必能策应周全。这实在太危险了。”

陈炯明也劝说道:“是呀,反正福建大局已定,霆帅你再等几日也无妨。万事以安全起见,若出了什么闪失,那可是得不偿失的大坏事。”

吴绍霆表情镇定,不疾不徐的说道:“做大事自然要有大魄力,你们放心,李厚基竟然没有报复朱成贵和王长龄,也绝不会对我怎么样。就算他的手下有不服气,也绝不会拿福建大局来当儿戏。我之所以要立刻动身前往福州,也正是为了尽快稳定整个南方的动荡。”

何福光还想劝说道:“可是霆帅……”

吴绍霆罢了罢手,打断了何福光的话,坚定不移的说道:“崇石,就这么定了。我在福州办完事后会直接前往泉州与你会面,前后不过两三天的间隔而已,你们就放心好了。”

何福光强调的说道:“如果霆帅执意要去,也必须由广东海军的军舰接送。”

吴绍霆懒得再争执下去,更何况现在是凌晨时分,两个小时之后也未必有民用船只出发前往福州。他慢条斯理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也好,赶紧安排吧。”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38章,泉州整顿

李厚基通电下野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福建,最先为之震动的还是洛江县福建第一师的官兵。福建第一师做是为闽军主力部队,同时也是李厚基从江苏一路带下来的嫡系部队,全军上下不少高级军官都是李厚基一手提拔出来的。如今李厚基通电下野,这些军官不仅失去了靠山,更是怀疑在两省议和的谈判桌上广东一方逼迫李厚基如此。

很快,洛江县的闽军情绪躁动起来,要不是粤军提前控制着城中军火和物资,只怕闽军早就跟粤军翻脸动手了。

虽然还没有动手,可是第一师的军官们集体叫嚣不止,要求广东军政府给出一个解释,凭什么逼走李将军。他们带领各自的部下聚集在一起,在洛江县闹出了不小的混乱,气氛越来越紧张,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武装冲突。

闽军士兵大部分不知情,他们当中福建本地人占多数,对李厚基这位护军使根本没什么感情。但是上面有命令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一起闹,想着前两天本来好好的,跟粤军相处也不错,眼看不用再打仗了,却突然出现这一幕,着实有些郁闷。他们在心底里拿定主意,一旦真要动手,索性立刻缴械投降好了。

真正铁了心闹事的,除了十几个高级军官之外就是那些原第三镇的旧部老兵。

莫擎宇在处理这件事上不敢掉以轻心,立刻下令城内的教导二团和第九团加强戒备,同时把城外的七团也调进了城内以备策应。

好在动荡愈演愈烈之时,何福光及时从广州赶到泉州。他听完了莫擎宇的简报之后,当机立断,决定以强硬的手段来镇压这些动乱。如今李厚基已经宣布通电下野,福建尽在粤军的掌握之中,严格的来说闽军现在都是俘虏,只有嚣张的胜利者,绝没有嚣张的失败者。

何福光下令教导二团、第九团和第七团开始行动,收缴所有闽军士兵的枪械,若老实上交者则妥善安置,若有任何反抗者可以当场格杀。

粤军的动作非常迅速,郊区的几个闽军据点几乎只用了一个钟头的时间便全部肃清,没有遭到任何闽军的反抗。随后粤军开始向城内展开行动,在城中心闽军司令部遇到了稍微抵抗,双方交战十几分钟,粤军向司令部大院投放了几枚迫击炮弹,里面的闽军即刻投降。

在行动过程中虽然一切以果决为主,不过仍然有几个粤军连长采用协商的方式,跟已经熟络的闽军指挥官商量,并做出郑重保证绝不伤害放下武器的闽军。这些闽军军官虽然有所犹豫,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没有多余的选择,最终只能配合的上缴了武器。

福建第一师的几支旧部叫嚣的最响亮,可是粤军一旦动起手来之后,这些人立刻又沉默了下去。粤军只是逮捕了几个罪魁祸首,暂且关押起来等候处理。

到了下午,晚饭时间还没有到,洛江县彻底恢复平静。

何福光在临时司令部下达了另外一项通知,召集闽军所有营部级以上的军官,于明日早晨七点钟在旧县衙门的会堂开会,共同商讨闽南战后的善后和整编工作。当然这些接受邀请的军官不包括那些被关押的叛乱分子。何福光只会跟谈得来的人合作,军官多的是,不差这几个冥顽不灵的人。

闽军营级以上的军官接到邀请之后,大部分并没有怀疑粤军会使诈,毕竟现在武器都没了,如果粤军要杀人随便就能动手。除此之外,真有阴谋的话今天晚上就会叫去开会,何必还要等到明天早上夜长梦多呢?

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了一阵,心里对粤军的做法还是很满意,既然来找他们共商善后工作,那也表明福建的事还会有他们来负责,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领导人罢了。

次日一早,闽军所有营长都来到旧县衙,县衙大门口只站着一小队粤军警卫营的士兵,还有两名侍从官负责登记这些营长的军衔、军职、部队番号。进到会堂时,只见三张拼凑在一起的长桌上,早已置办好了一大箩筐馒头和饭团、好几盆子热粥以及萝卜干、酱菜等配餐。众人起得早,到现在还颗粒未进,而且按照闽军的一天两顿饭的惯例,一般是晌午才吃第一顿饭,看到这一幕不仅饥肠辘辘。

只是现在这旧衙门归粤军管,这些营长进门是客,也不敢造次上去动手。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食物,不断往喉咙里咽口水,极力保持着自己的尊严。

就在这时,何福光大步流星的从后堂走了出来,莫擎宇、刘永浩以及其他几名高级幕僚紧跟其后。何福光把手里一大叠文件放在桌子上,抬头看到闽军军官的样子,立刻大笑着招呼道:“弟兄们,你们还真是客气,来来来,都先坐下。今天的任务繁重,因此才让诸位起早来开会,也是为了尽快安定福建的情况,无奈之处还请体谅。”

闽军军官们听到何福光如此客气的开场,心里暖洋洋的,昨天这位粤军总参谋长还下狠手的镇压动乱,今天却又换上热情的面孔,不得不感叹对内和对外的两种处事风格。

众人以此落座,大部分人的眼睛还是盯着面前的食物。

何福光忙招呼侍从官送来碗筷,说道:“吃的东西简单了点,咱们行伍之人也没什么讲究,大家凑合着吃吧。咱们一边吃一边开会,今日既然能坐在一起,那就是自家兄弟,没什么好客气的。”他说完,自己先拿了一个饭团吃了起来。

莫擎宇、刘永浩等人也都招呼了两句,然后自己动手舀粥吃菜。

闽军军官见此,都不再客气,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吃了起来。

趁着吃饭的功夫,何福光先了解了一下众人的姓名和番号,又核实了前两天粤军统计的闽军现役数量。这些闽军军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实际情况都做了汇报。随后何福光就在文件上做了细微的修改。

“莆田那边的情况我们暂时还不清楚,处理完泉州的任务之后我会再过去一趟。反正莆田那边是福建第二师,泉州这边是福建第一师和几个独立团。一些话我先说在前面,或许在座诸位会对咱们有生分、有隔阂,认为你们是福建人,我们是广东人,不容易走到一块。照我说,有这样想法的人简直就是鬼扯。一句话,咱们都是中国人,就算穿着军装的颜色不同,咱们到底还是中国军人。”何福光颇有气势的说道。

在场众人不管是闽军军官还是粤军军官,都露出了感悟的表情,纷纷点头称是。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39章,整编协商会议

“福建这一仗缘何而起?大家稍微有点见识、看过一两篇报纸文章就能一清二楚。北边的那位大总统篡改民法、践踏民主、诋毁共和,他这个大总统要把中华民国的天下据为己有啊。这些大道理说不说都无所谓,我再说一些浅显的道理,大总统让福建的兄弟打漳州,这命令白纸黑字抵赖不了对吧?所以不管横着说还是竖着说,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是袁世凯!”何福光声色俱足的再次说道。

在场的闽军众军官其实对战争的原因并不看重,他们只不过是混一口饭吃,上级说要打谁他们就打谁,至于为什么打、打不打得过,一切都等打了再说。早几年还沸沸扬扬的喊过革命的口号,可如今革命不再是主流,到头来也没弄清楚革命究竟是什么。现在再谈什么国家大义、民主共和,更是如同无字天书一般难懂,不过只要肯给一口饭吃,他们照样会跟着高呼这些口号。

何福光前半部分话没有说服力,可是后半句话多多少少是点中了一些要害。谁都不喜欢战争,唯命是从只不过是无奈而为,总会在心中有一个抱怨。既然这次战争不是广东军政府的错,那必然就是北洋政府的错。

一个闽军团长立刻响应了起来,大声的说道:“大人说的对,这场战争本不应该发生,兄弟们也是迫于无奈才走到今天。现在大家都知道是大总统不安好心,那索性咱们就不认这个大总统。之前大人说的广东人、福建人不应该有隔阂,同是中国人,同是中国军人,这句话也说到了咱们心坎上。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谁对咱们好,咱们就跟着谁,广东吴大督军不还是一个中国人嘛。”

另一个闽军营长深有感悟,连连跟着说道:“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吴大督军能一视同仁,我们绝无二心,一定效死力的跟着吴大督军。”

随着有人带头,其他闽军军官也都附和了起来。

虽然这些话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在闽军军官心中不可能完全没有地域隔阂,只不过因为眼下大势所趋,不管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前途都要喊出响亮的口号。至于日后会怎么安排日后再说,相信广东人也不会太过分。

何福光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很好,诸位兄弟有这种觉悟那是最好不过。咱们南方人就应该团结在一起,不要奢望北方会给我们什么好处,也不要让北方对咱们指手画脚。”

“对,南方归南方人管,不让北方来指手画脚!”

“一切都听大人的安排,绝无二言。”

“跟袁世凯咱们吃大亏,再也不相信袁世凯这狗屁大总统了!”

“就是就是,他那个大总统不过只是个纸老虎!”

何福光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现在喊出“南方北方”的区分带着浓厚分裂的口吻,不过走到什么程度就说什么程度的话,现阶段只能用南方人这个共同点来凝聚人心。更何况南北之隔从大革命开始就一直存在,他也只不过是冷饭重炒。

接下来,商讨大会进入了正式话题。会议一直进行到中午,一上午的时间除了统计兵力和物资之外,何福光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取闽军军官建议。他是故意给出空间来让这些闽军军官畅所欲言,让他们在心理上觉得这是共同协商的会议,至于采纳不采纳还看要他们是不是说到了点子上。

中午在大堂吃过午饭,因为大家都是军官,所以伙食安排的还不错,起码是有带着荤腥。饭后又上了一些茶点,让众人休息一阵,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这些闽军军官都在感叹粤军的伙食真不错,一天三顿饭不错,还有特供烟、特供茶,所有练级以上军官都配全了皮靴和皮手枪套,外人不知道还以为是营长。想想在福建当值这几年,混到营长级别都要先看军需充裕不充裕,否则还得穿着破布鞋、打绑腿,真是唏嘘不已。

两点钟还没有到,何福光再次召集所有人进会堂开会。

他花了一点时间整理清楚早上的内容,下午则开始用来颁布整顿计划和分配任务执行。

参谋总部决定先将泉州这里的福建军队统一编成一个番号,暂定为福建整编第二师。全师辖下三个团,不过全部是满编满算的大团,师部再配一个警卫营和一个炮兵营,全师定额七千六百五十八人。

之前福建第一师和泉州本地的防卫军合起来有六个团,都是一些参差不齐的小团。这六个团整编为三个团之后,必然会少三个团长的职位。何福光直接说明这裁掉的三个团长全部划归师部军官,也算是一种升职安抚。

福建整编第二师的整顿工作就在泉州展开,参谋总部和三十九师派遣教练官协助训导和规划。从十月十五日开始,预期一半个月之内完成所有建制。在目前统计的情况下,整编结束之后仍然会有不少中下级军官空缺,这些空缺的名额会从粤军教导团、黄埔军校分配人员来接替。所有团部级以上军官名单会尽快公布,何福光承诺尽量原职原人。

除此之外,何福光还规定整编第二师正式落成之后,后勤部由参谋总部后勤处直辖,全师上下的一切供应和军饷都与粤军保持一致,绝不会有任何偏袒。既然是由广东军政府出资养兵,福建军队同样也要遵守广东军队的规章制度。参谋总部会尽快制订派遣顾问军官团规范风纪的计划以及进驻福建各军的宪兵队计划。

对于这些要求,闽军军官虽然有些担心,毕竟他们的习惯跟粤军有很大的出入,不知道能否适应。但是他们心中都很清楚,既然从此以后吃人家的、用人家的、穿人家的,当然要听人家的指挥。在担忧之外也有让他们感到欣慰的地方,那就是物资供应上与粤军一致,这可意味着日后自己也能享受到特供茶、特供烟等等的待遇。

不少有骨气的闽军军官在心里鼓起一股劲儿,粤军能做到,凭什么闽军不能做到?粤军军官可以不贪污军饷、不吃空额、军纪严明,凭什么闽军军官不能如此?他们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粤军看扁,甚至还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何大人,为啥我们第一师要改叫第二师啊?那整编过后第一师是哪一路?”这时,一名福建第一师参谋官疑惑不解的问道。

“新福建第一师的番号会由漳州师来接替,这不是任人唯亲的决定,毕竟漳州师的建制要提前完成。再者,第一师、第二师只不过是番号序列,可没有第一师拿的军饷比第二师多的说法。你们真要争一个第一,那就在战功和军纪上争第一。正如我们广东第一骑兵师辖下的第十一光荣骑兵团,假设你们第二师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优良作风,迟早都能赢的比番号序列更响亮的荣誉称号。”何福光掷地有声的说道。

在这个问题上闽军众人并没有太多闲言碎语,番号只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反正只要后勤保障没有差别大家都能很轻易的接受。

会议到傍晚结束,何福光决定了整编泉州部队的大框架,至于细节问题则交给各级长官、参谋官负责落实。当晚七点,他带领参谋总部的军官小组又动身前往莆田,由于莆田尚且不在粤军部队的掌握之中,为了安全起见三十九师调动麾下第八团随同前往,同时闽军第一师也派出两名师部军官陪行,方便安抚暂编第二师。

半夜时第八团前锋部队先一步抵达莆田,因为天黑不识路,暂时没有进城。

到第二天天亮之后,何福光带领后续部队赶到,众人一起开进城去。

暂编第二师早就收到福州发来的电报,也得知了泉州的情况,深知大势已去。论起战斗力和装备情况,暂编第二师的战斗力比第一师相差甚远,麾下三个团全部是预备役部队抽调而成,全员加在一起才勉强四千多人,大部分武器都是旧式步枪,其中还有不少因为长期欠缺保养而损坏。

面对刚刚收编泉州第一师的粤军劲旅,暂编第二师师长几乎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命令麾下部队在营中待命,等待接受改编的命运。对于那些不服气的部将,不等粤军进城处理,他已经先一步绑了起来。

何福光进城之后,与暂编第二师师长见了一面,对第二师明智的选择表示欣慰。

之后就在第二师的司令部内,召开了关于莆田各路闽军的整编会议。

在莆田的闽军驻部除了暂编第二师之外,仍然还有几支零散的旧营部队,合计起来差不多有一千多人。何福光早在整编泉州军务之际就已经拟好莆田的整顿计划,他决定将福建暂编第二师和本地其他驻军合编为福建整编第三师,编制与整编第二师一样,辖下三个满编大团,配全师部直辖部队。

莆田方面兵力不足,可以从同安、厦门、龙岩等地抽调之前的闽军降部。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40章,走访李厚基

何福光在泉州、莆田风风火火开展整顿工作时,从广州出发的广玉号军舰在第三天清晨抵达福州港口。福建护军使署衙早早派人在码头等候迎接,两天前赶到福州的特勤处第三特战大队也奉命参与保卫工作。开战以来一直愈发冷清的福州城,在今天总算多了几分热闹。

吴绍霆从军舰上走下来,王云带领警卫陪佐在身后,警惕的盯着码头上的动静。

王长龄站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这时走上前两步,迎着吴绍霆敬了一个军礼。

“这次辛苦了。”吴绍霆慰问的说道。

“分内之事,不足挂齿。只可惜完成的不算顺利,丢了霆帅的颜面,实在罪过。”王长龄微微叹了一口气,带着几分自责的口吻说道。

“不管怎么说,一切还是在掌握之中,有这样的结果就足够了。怎么样,福州这两天的情况还算安稳吗?”吴绍霆安慰了一句,随后又询问到正事上。

“大前天李厚基宣布下野时城内倒是出了点乱子,几个福州防卫营的人要造反,不过都让朱大人弹压下去了。那天真是有点悬,好在护军使署衙的卫队最终还是站在了朱大人这边,枪毙了两个叛乱连长。这几天城内的情况趋于稳定,几乎再没有什么大动静。”王长龄简单的介绍了一遍。

吴绍霆缓缓点了点头,只是“嗯”了一声,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之后,众人一起出了码头,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向护军使署衙前去。

自从福州政局发生变化,护军使署衙的工作一下子繁重不少,不仅要应付闽南各地驻军的进行安抚和发放通知,还要一一的向闽北各县做出交代。朱成贵从李厚基副官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代理军政长官,只能竭尽所能的处理好这些事务,为此他连今日前往码头迎接吴绍霆都抽不开身。

当吴绍霆的马车抵达护军使署衙大门口时,朱成贵带领部分幕僚赶到台阶下面相迎。

下了马车,王长龄向吴绍霆做了介绍,吴绍霆带着笑容与迎过来的朱成贵握了握手,郑重的说道:“久闻朱大人大名,今日一见,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慨啊。”

朱成贵赶紧说道:“在下才是久闻吴将军盛名,今日总算得以相见,荣幸之至。”

吴绍霆笑道:“这次有劳朱大人做出魄力之举,为我广东与福建两省修好奠下不朽功勋,绍霆感恩铭记于心。”

朱成贵陪着笑了一阵,随后说道:“来来来,吴将军舟马劳顿,快快里面请。”

众人于是走进大门,来到前厅时,朱成贵向吴绍霆介绍了几位护军使重要的幕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