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大军阀-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挂厚重装甲,更换大功率发动机就行。

他当场就兴致盎然的答应了下来,让吴绍霆放一万个心,如果研制不出来他绝对不跨进都督府半步。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83章,宋教仁到访

新年越来越近,吴绍霆在腊月初就制订了明年所有的发展的计划,如今这些计划也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他原本以为春节之前可以好好休息一阵,不会再发生什么事要紧事,就连北方的北洋政府安安稳稳渡过所谓的大选之后,也渐渐没有了大动作。

至于半年前宣布收复蒙古的誓言,早已经被老百姓们忘在脑后,当初拟定了北伐部队虽然仍未撤回,照样驻扎在上按、察哈尔、北京一带,可是究竟什么时候能开动,几乎成为当世的一个未解之谜。

就在南方小年这一天,两名客人下了船,从广州码头叫了黄包车直接前往都督府。

来到都督府,其中一人递了名片到警卫室,要求尽快向吴绍霆通报一声。

警卫室的士兵看了名片上的名字,立刻诧异起来,先请两位客人到门庭休息室小坐,不敢怠慢的就向南厅跑去通报。名片交到南厅侍从处,由侍从处又赶紧去官邸转交吴绍霆。

此时,吴绍霆正在与自己的妻子张小雅商量今天中午和晚上的菜单,每次过节都到张家别墅去总不太好,赶上今天是小年夜,还不如请一些亲朋到都督府来作客。都督府西厅从昨天下午就开始在准备和布置,该邀请的亲朋昨天晚上就派人通知去了。

当吴绍霆接到名片时,一见上面的名字,马上放下手中的所有忙碌,立刻对侍从官吩咐道:“马上请到南厅贵宾室,等等,还是直接请到这里来吧。”

侍从官转身退了下去,几分钟后就将两名客人迎到了官邸。

吴绍霆在官邸玄关门口等候迎接,见了来者之后,十分热情的迎了上去,抓住对方的手用力握了握,叹道:“渔父兄,上海一别没想到竟然一年又半载的时间,真是阔别已久。你什么时候下的船,来之前也应该提前通知一声,我好派人去码头迎接呢。”

来的人正是宋教仁,跟在宋教仁身后的则是于右任。

吴绍霆同样向于右任打了招呼。

宋教仁脸色带着感动,没想到阔别这么久再见面,吴绍霆仍然能对自己称兄道弟。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的说道:“来的不是时候,偏偏赶上这小年夜,所以也不敢多加叨扰,索性自己叫了人力车过到这里来。震之,今日你已经贵为荣武将军,断然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随意了。”

吴绍霆脸色一变,十分不高兴的说道:“渔父,你这是什么话,你要是再说这样的话,我可真是要翻脸不认人了。你我好歹相识一场,在上海又是患难之交,就算在政治上不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最起码也算得上是好朋友。你怎能说这样的话!”

宋教仁笑着连忙道歉:“是我言错,震之千万不要见怪。”

吴绍霆拉着宋教仁和于右任走进客厅,张小雅正在客厅等候。他把自己的妻子介绍给宋教仁和于右任。

于右任看着张小雅眼睛有些不对劲,忍不住问了道:“弟妹的眼睛这是……”

不等吴绍霆解释,张小雅微微一笑,先一步说道:“我的眼睛坏了,现在暂时看不到东西,不过医生说过,还是有复明的机会,所以我可一点也不担心哦。”

看到张小雅年少却这么开朗,宋教仁和于右任都感叹万千。

宋教仁看向吴绍霆,试探的问道:“弟妹是在上次的事情中……”

吴绍霆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慢慢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件事让我很懊恼,十分的懊恼。渔父兄,新婚典礼上让人暗算,冲我一个人没关系,可是连累到我的亲朋好友!渔父兄你说吧,我能咽下这口气吗?”

于右任认真的问道:“吴将军,这件事真是陈其美所为?”

吴绍霆咬牙切齿的说道:“我派人到上海拷问了青帮的几个老大,他们亲口供认出来的。这件事绝对错不了,就是陈其美所为。”

于右任又说道:“可是,证据……”

吴绍霆严肃的打断了于右任的话,说道:“这是我私人的恩怨,还需要什么证据?难道还指望我把他们送上法庭去审判?笑话,陈其美要杀我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凭什么还要对他讲法制!!”

于右任叹了一口气,觉得吴绍霆的话有几分道理,只好不再多说什么。

吴绍霆调整了一下情绪,恢复了平静,接着转向宋教仁问了道:“渔父,这次你和于先生突然到访,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宋教仁脸色转变为忧郁,沉重的说道:“说来话长呀。我在月初时正式宣布解散了国民党,如今中国革命的前途堪忧,革命阵营又闹得四分五裂,就连我现在也感到十分彷徨。”

吴绍霆听了宋教仁的话,没有任何惊讶,也没有任何遗憾,国民党这个团体已经分崩离析,早点解散另寻出路或许还能更有机会。他表情很笃定,不疾不徐的说道:“渔父兄,这件事我暂时不方便发表任何看法,毕竟我要顾着你的感受。”

宋教仁苦涩的笑了笑,说道:“我当然明白。”

吴绍霆接着又说道:“渔父兄不如先在广州留宿几日,你我大可从长计议,细细商量日后的出路。今日正是小年,我已经邀请了不少亲朋到府上作客,你和于先生是千载难逢的稀客,一同留下来过节,可好?”

宋教仁和于右任这次之所以来广州,正是因为前途茫然不知所措,想到吴绍霆在广东有一番大势力,所以特意前来一会,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出路。虽然在来之前,两个人多有忐忑和担忧,毕竟吴绍霆因为之前两次遇刺的事情而大为光火,正式宣布与革命阵营决裂。不过现在可算好了,听到吴绍霆主动说出这番话,真是安下了不少心。

“震之你的好意,实在让我们感动,那我们也就腆颜却之不恭了。”宋教仁开心的说道。

到了晌午,宾客们陆续抵达都督府,吴绍霆与张小雅前往南厅迎接。

广东军政府之中仍然有不少宋教仁的旧相识,大家见面之后,备案亲切和惊讶,没想到宋教仁和于右任突然就出现在了广州。吴绍霆正好不必担心宋教仁没有人陪伴,小年午宴的气氛十分欢乐。

宴席过后,宾客们自有娱乐,大部分凑上了桥牌和麻将桌。

不过吴绍霆不喜欢这一类活动,于是陪着自己的妻子闲聊。

张小雅却说道:“绍霆,宋先生大老远从浙江赶来,你们又是阔别一年多的好朋友,你应该去陪陪宋先生才是。你不用理会我,我休息一下之后就去学习盲文。”

吴绍霆见张小雅如此体贴,心里十分感动,他拉着张小雅的手亲了一下,然后说道:“那好吧,你可真会体贴人。”

回到西厅,正看见宋教仁、于右任跟周震麟、朱执信、徐佛海等人站在门庭处闲聊。

吴绍霆走了过去,张罗的说道:“诸位,有什么话可以坐下来慢慢说嘛,何必要站在这里呢?来来来,若是嫌里面麻将桥牌吵了,到南厅去坐下来叙旧。正好我跟渔父兄久别重逢,好多话要聊上一聊。”

宋教仁等人自然乐意,于是跟着吴绍霆来到了南厅。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84章,新年

在南厅随意找了一件休息室,吩咐侍从官备好了差点和暖炉,大家落座下来。

“诸位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只管敞开了说。对了渔父,你们刚才在谈什么呢?”吴绍霆率先说了道。

“也不瞒震之你,刚才我们谈的事情正是我来广州的头等打算。”宋教仁说道。

“哦,愿闻其详。”吴绍霆态度认真的问道。

“刚才听周先生说到,震之你已经收到了孙逸仙从日本发来的电文。对于这件事我曾经懊恼了很久,孙逸仙在这个关头宣布另立党派,明显是要排挤国民党和我。不过考虑到国民党如今山河日落的残局,为了维护革命阵营统一的局面,我只好解散了国民党。”宋教仁沉重的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

“孙先生这么做确实有所不妥。”吴绍霆没有多加评论,只是淡然的说了一句。

“如今中国革命前途未卜,孙逸仙还在日本要求加入中华革命党之人签字画押效忠于他一个人,这种做法我实在不赞同,料定孙逸仙这么做必然不能完成革命大业。这次来广州,我正是希望借助震之你的力量,重新凝聚国内革命势力,为救民族、救中国干一些实事。”宋教仁振振有词的说道,他的表情十分坚定,俨然是一副说到做到的气势。

“渔父兄,那你现在具体打算怎么做?”吴绍霆问道。

“经过两年前上海的事情,我已经彻底醒悟,单纯依靠政治手段来跟老袁分庭抗争是绝不可能的。相反我在浙江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各省地方军政府的情况。老袁对这些地方督军始终有鞭长莫及之处,因为他们手里有兵有枪,逼急了可以跟老袁对着干。所以我有一个想法,若是能把这些地方督军们联系联合起来,用武装势力来威胁北洋政府,从而在国府中央争的一席地位。”宋教仁侃侃而谈的说道。

听到这里,吴绍霆真不知道该做何感想,宋教仁的想法与孙中山号召护法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企图利用南方军阀的军事力量来对付北洋政府。只不过孙中山提出的是武装讨伐,宋教仁则是武装威胁,由此可见两人在性格和政治目的上有截然不同的地方。虽然这个想法很天真,可对于宋教仁来说也算是一种进步,先不说宋教仁提前意识到利用地方军阀的力量,最起码宋教仁放弃了更加梦幻的政党政治想法,从政治救国走上了军事救国的道路。

吴绍霆缓缓的叹了一口气,不置可否的说道:“渔父兄,你的打算确实有一些道理,可是我身为广东督军,对这些地方军政府督军再了解不过了,并不是向他们说几句革命道义、救国家救民族就能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真正有大义精神的督军,我敢说,除了我之外,根本再找不出第二人来。”

宋教仁有些不赞同,立刻说道:“漳州许崇智,桂林刘震寰和刘谷香,四川熊克武,云南唐继尧,我不相信这些人当中再没有第二个。”

吴绍霆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渔父兄,在这一点上我不想跟你争执。如果你真能说服这些督军形成一个联盟,我必然百分之百支持你。你可以留在广州,你要动身去游说时我可以派人跟你一起去,沿途负责你的安全和必要的资助。”

宋教仁知道吴绍霆在南方有极大的影响力,这次来广州就是希望说服吴绍霆力挺自己,促成这个南方督军联盟。相信由吴绍霆来起这个头,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他露出了欣喜的脸色,马上说道:“震之,你真的打算帮助我?”

吴绍霆笑道:“不管对或者错,不管艰难还是容易,凡事都必须迈出第一步才能知道前路如何。帮助你渔父,也正是在帮助我中华民族,我为何不帮?”

宋教仁心中感动不已,没想到吴绍霆对自己的看法如此之高,他叹声说道:“也只有震之你才是值得信任的革命同志。”

小年夜的晚宴结束之后,宾客们各自散去。

吴绍霆暂时安排宋教仁、于右任两人在都督府西院的客房休息。他亲自送宋教仁、于右任来到西院,看着下人们把行礼摆好,又打扫整理完毕房间。下人们退下之后,大家又坐下来小聊了一会儿。

“正好,震之,我有一封信要交给你。之前觉得不是时候,所以才拖延到现在。”于右任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行礼里翻出了一封信。

“哦,什么信?谁人委托你们带来的?”吴绍霆好奇的问道。

“正是克强先生。”于右任迟疑了一下,随后还是说了出来。

“克强?黄克强?”吴绍霆脸色有了一些变化,虽然不太剧烈,可终归有不好看的地方。当年二次革命时,黄克强把粤军第二师丢在了江苏,自己一个人乘船离去,以至于第二师李福林、黄明堂二人不幸牺牲。这件事说来已经过去有一段时日了,之前黄兴从来没来联系广东做出解释,实在是有些过分。

宋教仁注意着吴绍霆的脸色,心中很是忧虑,他暗暗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

“震之,克强一直很懊恼当初在江苏的事情,可是当时的情况实在令人紧迫,一方面是革命大业的失败,另外一方面是兵败如山倒的压力,不得已之下才克强才选择只身离开。他一直很想对震之你道歉,只可惜愧于相见,所以特地委托我们带来一封亲笔信,聊做歉意。”

吴绍霆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严肃的说道:

“渔父兄,于先生,你们应该明白我吴绍霆是一个军人,军中的规则那是铁定的,一个将军怎么能把部下丢下一走了之?这是什么?这就是不负责任!”

“我们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克强他当初是大有不应该,可是人孰无过呢?克强先生出走日本之后一直懊悔,这份诚意也应该能向震之你做出解释了。”宋教仁劝说道。

“渔父兄,这件事都过去那么久了,若是其他人我断然不会原谅。克强先生是革命前辈,哪怕只看在渔父兄的面子上我也要承这个情。”吴绍霆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道。

“这么说,震之你肯原谅克强了?”宋教仁充满期待的问道。

“是,我不打算再追究这件事。提起克强先生,他现在还在日本吗?”吴绍霆说道。

“他去年十一月份已经回国了,现在还在杭州。”于右任赶紧说道。

吴绍霆点了点头,再次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寻思之色。

宋教仁和于右任对视一眼,以为吴绍霆心中还有介怀的地方。宋教仁连忙问道:“震之,你这是……”

吴绍霆罢了罢手,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克强先生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宋教仁说道:“在日本时,孙逸仙向克强发出了加入中华革命党的邀请,克强知道入党要签字画押宣誓效忠孙逸仙一人,对这种做法很不理解,所以借口回国考察离开了日本。克强回来时,正好我解散了国民党,他和我一样,现在对前路十分茫然。可是路总要走下去,哪怕做无数尝试也必须走到终点。”

吴绍霆明知故问道:“那克强先生为什么不跟你们一起来广州呢?”

宋教仁苦笑道:“我们都是力邀他同来,可是他愧对震之,所以怎么劝都不肯来。”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忧虑的说道:“我是不介意,但是粤军将领们或许多有梗怀之处。若克强先生来广州只是作客倒是没问题,若是想在广州谋一番事业,只怕是有一些局促之限。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明日大可发一封电报大杭州,让克强先来广州一会,再做其他商议。”

宋教仁大喜,叹道:“有震之这句话克强必然欣喜若狂,再没什么能比冰释前嫌更让克强高兴的事情了。”

吴绍霆呵呵笑了笑,起身告辞说道:“那就先这样吧。二位一路舟马劳顿,今日又吃了一整天宴席,还是早早休息为好。若有什么吩咐尽管向外面的侍从官交代一句即可。”

对于宋教仁和于右任来到广州,吴绍霆原本还是有欣喜之意,一方面是旧友重逢,另外一方面也期待这两位人物加盟自己的广东权利团体。可是这一天下来,他知道宋教仁志不在广东,依然还是高瞻远虑的站在国家大义上,这多多少少又有一些失望。不过他相信,只要宋教仁再次碰壁,或者在广州待上的时日久了,兴许还能有改变。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85章,陈炯明回归

次日一早,公务部门皆已经放假,吴绍霆也打算睡个懒觉。

晌午时分起床时,南厅来人通报说岑春渲有事请见。

吴绍霆向来以为岑春渲典型的旧式官僚人物,就算勤于政务,也不至于在传统佳节之日仍旧积极不休。他梳洗过后,没顾得上吃东西就来到南厅来见岑春渲。

一番寒暄,吴绍霆与岑春渲就在大厅一侧落座了下来。

“云公在公休日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吴绍霆先问了道。

“要紧事倒算不上,不过却是可大可小的事情,不得不一大早来打扰霆帅,还望海涵。”岑春渲表情很认真的说道。

“哦?是什么事?”吴绍霆追问道。

“昨天宴席结束之后,我与新闻部邹先生一起离开府上,路上听了邹先生的一些话,心中颇有担忧。霆帅昨天下午与宋教仁宋先生等人在南厅一会,宋先生似乎向霆帅你提出了一些革命建议,而霆帅您竟然答应了下来。”岑春渲冷静的说道。

吴绍霆记得昨天下午的会谈,邹鲁是在场的,不过岑春渲却不在。他不知道邹鲁为什么会把这件事告诉岑春渲,理论上岑春渲与邹鲁可不是一道人,邹鲁应该站在宋教仁这边才是。他暂且没有理会这几人的关系,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诚如云公之言,确实如此。”

岑春渲微微皱起了眉头,加快了语速说道:“霆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岂不说霆帅两个月前刚宣布与革命党决裂,如今又支持宋先生搞什么南方督军联盟,只说这南方督军联盟本来就是无稽之谈,大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要想凑到一块简直比登天还难。”

吴绍霆不是傻子,岑春渲所说的话他早就考虑到了,只不过自己心里另有盘算。

岑春渲接着又说道:“霆帅,如果说这件事能办成,或者哪怕有些许希望办成,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有不小的好处。可是话说回来,哪一个手握重兵的人不心怀鬼胎?哪怕促成了一个联盟,可是大家意见不一致,一个松散的联盟又有什么用,迟早会分崩离析,到时候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会损害我们广东的威信和利益。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在南方只有广东敢与北洋政府做对,一旦南方督军联盟触怒了北洋派,北洋派再次南侵,首当其冲的还是我们广东呀。”

吴绍霆慢条斯理的说道:“云公,你说的话我都明白,而且我也早想过。但是渔父兄是我的朋友,也是中国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我虽然宣布与革命党决裂,但那只是针对一些打着革命旗号的阴谋组织罢了。‘革命’既然是一种事业,是救中国、救民族的事业,但凡有良心和热血的人都会义无反顾,我也一样。”

岑春渲十分震惊,连忙问道:“霆帅,你又要……”

吴绍霆伸出手打住了岑春渲的话,他说道:“云公,你放心,我自有我的想法,理所当然不会再向以前那么冲动。我之所以支持渔父兄去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料定渔父兄此行必然会无疾而终。”

岑春渲有些不理解,说道:“既然如此,霆帅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您应该好言劝说宋先生才是。就算结果不会成功,可这件事毕竟会让北洋提高戒备,万一再像两年前上海发生的那件事一样,岂不是更加麻烦。”

吴绍霆沉声说道:“云公,相比之下我比你更加了解渔父。他是一个敢为民族国家奉献生命的人,也是一个勇于探索的革命志士。单靠语言是劝说不了他的,不过一旦他知道这条路行不通,必然会再次思索另外的出路。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支持渔父一步一步的去尝试、去探索,直到能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岑春渲十分不理解吴绍霆这样的做法,这简直太胡闹了。不过好在他现在知道,吴督军不是真心要搞什么南方督军联盟,只要不影响广东的利益还是有回旋的余地。

吴绍霆不想再说这件事,毕竟宋教仁等人就在府上,让他们听到了风声只怕不好。他转移了话题,问道:“云公,美国那边联系的怎么样了?”

岑春渲稍微顿了顿,之后才说道:“广东这边跟旧金山已经保持了三个月的联系,关于成立政党的细节基本上都快落实好了,只剩下一些纲领上的措辞问题。上个月中旬陈竟存发来电报,说他已经拟定回国的日期,到时候致公堂会派一人一同前来做最后的落实。一旦双方谈妥,一切就大功告成了。到时候我会把所有情况都整理成文件,交由霆帅做最后的定夺。”

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筹备了一年多,还真是有劳云公操持。”

岑春渲笑道:“分内之事,老头子能当此重任还是仰仗了霆帅的信任。”

从去年年底开始,吴绍霆几乎就没有在处理组建政党的细则,完全交给岑春渲全权负责,他也知道美国与广东隔着太平洋路途遥远,通讯十分困难,因此才拖延到今天。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政党对他来说只是一层用来凝聚人心、收拢势力的外衣,只要把外衣穿在身上即可,完全不用理会外衣选材制作的过程。

——————————

让吴绍霆感到意外的是,陈炯明竟然在除夕这天下午回到了广州。随同陈炯明一起到来的还有致公堂黄二爷、常五爷以及其他几位随员。自从去年年初动身前往旧金山,直至今日整整一年的时间,不可不谓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行。

下船之后,陈炯明在码头要了一通电话到都督府。吴绍霆得到消息之后,马上派邓铿带人到码头去迎接,随后送往广东商会招待所入住。

傍晚,陈炯明先一步来到都督府与吴绍霆见面,吴绍霆一阵嘘寒问暖,连续道了好几句辛苦了。之后吴绍霆拉着陈炯明落座,详详细细的听取了陈炯明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以及与致公堂交涉的经过细节。

今日已是除夕,正是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吴绍霆在府上临时安排了宴席,邀请陈炯明以及致公堂诸位一同共守新年夜。本来这春节是团圆之节,各家各户要在自己家里团圆热闹,但是考虑到陈炯明辛辛苦苦在美国待了一年多,如今刚回来,也赶不回惠州老家过新年,最不好让陈炯明留在招待所里。

陈炯明推辞不过,只能感恩戴德的答应了下来,随后又同邓铿去了一趟招待所,把致公堂的几位华侨请到了都督府。吴绍霆趁此空闲也去通知了宋教仁、于右任还有岑春渲,一起来府上吃一顿便饭,也好为陈炯明等人接尘。

今晚吴绍霆特意安排了烟火,只等林晨十二点到来,即刻在都督府点燃烟火。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广东最近几年难得的安稳的新年夜,自然要办的热热闹闹、气氛十足。除了烟火之外,在凌晨之前还特别请了戏班子助兴,总不用一直吃好几个小时的宴席,干等着凌晨十二点的到来。

晚宴早有准备,无非是多添加几个座次而已。

当致公堂的诸人来到都督府时,吴绍霆亲自到门口相迎,众人客套寒暄了一阵,因为除夕新年的原因,气场显得十分热闹和愉快。很快岑春渲赶到了府上,宋教仁一直住在西院,也早早的过了来,大家落座闲聊了一些家常话,评论了一下时事。

到了晚上八点钟,所有人都来到西厅外面,这里早已经搭好了戏台子,请的是粤剧名班来捧场助性。酒宴不算正式开始,不过为了给诸位宾客垫一垫肚子,戏台子前面还是准备了不少自助餐和热饮,任由客人们自己取食。

一折戏唱罢,正好到了九点钟,吴绍霆宣布开宴。

众人从院子里移步来到西厅大堂,这里早已布置好了桌位,外面的戏班子也休息了下去,吴绍霆让侍从处在下面另备酒席招待戏生。西厅大堂上的宴席格外丰盛,赶上这春节浓郁的气氛,大家高高兴兴的喝了好几杯酒。

就在这个宴席上,宋教仁才听说原来吴绍霆有组织政党的打算,他思绪一时很复杂,不过什么话都没说。

吴绍霆与致公堂的几位人物推杯置盏,岑春渲也在一旁助兴,大家都对即将正式成立的政党充满信心。吴绍霆半醉半醒之际,也对宋教仁说了一些话,希望宋教仁也加入这新的政治党派,一起开创一番事业出来。

宋教仁暗暗的叹道:原来震之是有自己的想法,可是现在再以政党的手段来对付北洋政府还有用吗?总不能因为广东一省的力量就让袁世凯就范吧!

宴席断断续续到了十一点多,吴绍霆又请大家到院子里继续听戏,饭后茶点餐饮一切照旧。宾客们乐得其实,看戏的看戏,不愿意看戏的也可以聊天,没过多久甚至连麻将桌、桥牌桌也摆了上来。致公堂的诸位还带来了一些美国的新鲜扑克玩法,宾客们兴致勃勃的凑上来看热闹。

十二点整,都督府率先燃放了烟花,这些烟花都是最昂贵和最漂亮的品种,一时间轰隆隆的声音响彻天地,整个都督府的上空弥漫在五彩斑斓之中。广州全城的老百姓都跑出家门口,高高兴兴的欣赏着这盛开的一幕。

整个守岁一直闹到两点多,宾客们才心满意足的各自散去。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86章,扶助农业

大年初一吴绍霆好好休息了一天,不过早上时还是去了一趟张家拜年,之后回到都督府,陆续接待了军政府的部下们前来道贺,同时也吩咐了几个侍从代替自己去看望新近来广州落住的族亲,送上了一些年货和压岁钱。由于昨天闹的太晚,上午忙完后,他足足的睡了一下午才养足精神。

接下来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起码有三个以上的饭局请帖,从张家到各个部下,甚至还有领事馆的洋领事凑中国的热闹,但凡认识吴绍霆的有头有脸的人,都巴不得能邀请到督军大人赏脸光临。

吴绍霆把应付饭局的事情交给张小雅安排,张小雅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

不过在初二和初三这两天,张小雅却没有同意去任何人的家中作客,反而很严肃的对吴绍霆说:“你吴绍霆有今时今日,全靠了粤军将士们的拥戴和广东老百姓们的爱戴,如今这盛大的节日,最应该去应承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初二和初三这两天,绍霆你就专心犒劳全军将士和慰问老百姓吧。”

听了这番话,吴绍霆很是感动,万万没想到自己与张小雅成婚之后,这位昔日精灵古怪的女孩,转眼间竟然变成了如此温柔贤惠、识大体的成熟女人。或许是他的目光太落后,始终只是把张小雅当作昔日可爱调皮的女孩子,可是实际上今年张小雅已经整二十岁了,真正出落为一位有味道的女人。

他郑重的答应了张小雅的话,并且还让张小雅陪同自己一起去犒劳慰问。

当天晚上,他让邓铿负责安排这件事,为了表示犒劳的真诚,自己不仅只在广州几处军营走动,还要去清远、中山、江门和韶关这几处县城去。粤汉铁路广州止韶关段早已开通,从广州到韶关只要三个多小时,所以不算不方便。

邓铿连夜做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并且发了电报给几处军营,让这些军营提前做好迎接和安保工作的准备。

初二早上六点吴绍霆与妻子就起来了,他们一起共进早餐,之后动身前往黄埔军校、东郊兵营和西郊兵营。黄埔军校是按照学期制来招生,正则班十四个月的学制结束,休息一个月,立刻便着手招收新一期的学员。因此即便现在是春节,可对于黄埔军校的全体师生来说仍然是正常的学习作息。

吴绍霆在大年初二到访黄埔军校,带来许多年货赠送给学校师生,并且走进课堂发表鼓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