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大军阀-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司令,大总统是什么人,你我都不能一言概之,人有时候会选择极端的手法来处理问题,大总统独断专行已久,极端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这次未必是假呀。”吴绍霆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对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我是北洋的军人,誓死都会支持大总统的决定,更何况我现在是你吴绍霆的阶下囚,很多事已经是无能为力了。”萧耀南严肃的说道。
“萧司令忠肝义胆,吴某佩服之极。不过恕吴某冒犯,吴某只是想听听萧司令对英国人干涉我中华民国内部事务,究竟是什么看法?最近的报纸想必萧司令你也是读过的,北方有蒙古作乱,西方有西藏隐患,这些都是有损国家主权的问题。大总统一味心思要对付我广东,竟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我吴绍霆业已打算与中央政府言和,正是希望大总统能全心全意处理真正的国事,奈何大总统竟极端到如此地步。”吴绍霆言辞切切的说道,他的表情很庄严,就像是一个热血激情的愤青一样。
“我已经回答你了。吴都督,你从我这里得不到任何帮助。”萧耀南板着脸说道。
当然,他心中还是有几分恻动,若是说北洋军对付粤军,拼死拼残自己也毫无怨言,为何偏偏要出卖国家利益换取洋人的介入,这不单单损害国权,更是自己打了北洋一巴掌,让世人认为北洋军已经弱的要靠洋人来援手。真要是到了这种地步,北洋派日后还怎么稳坐中华民国中央的位置呢?
“萧司令,我相信你心中肯定有一把尺,这把尺做为权衡原则的标准,在这件事上它应该有所触动才是。不过既然萧司令不愿意多说,吴某也不会强求,毕竟你我各有立场。但有一句话我想告诉你,就算你我有深仇大恨,我们依然有一个不可辩驳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吴绍霆充满气势的说道。
他说完,从萧耀南手里拿回了电报文件交到一旁邓铿手里,然后站起身来,拉了拉自己军服的下摆,然后转过身大步流星向楼下走去。
邓铿紧随其后。
卷三:南北对决 第377章,推心置腹的教训
吴绍霆从侧院出来,与邓铿径直来到师部中堂的指挥所。
韦汝聰、李济深等师部长官们早先已经看过岑春渲发来的电报,此时正在等待着吴绍霆到来。虽然岑春渲在电报里没有说明袁世凯与英国人的联系是确切消息,但在这个攸关的时候,空穴来风的可能性也不大。姑且不论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换取英国人的援助,在道德上的耻辱和丧权辱国,关键是广东该如何应对这个威胁。
吴绍霆大步跨进门槛,刚好看到韦汝聰和李济深从座椅上起身迎了过来。
“都督,电报您看过了吗?”韦汝聰脸色十分冷静,问话的语气也是字正腔圆充满严肃。
“是,刚刚看过了。”吴绍霆有些许疲惫,缓缓的点了点头。
“这件事可不容小视,袁世凯这个老贼很难琢磨,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看来这次议和不见得轻松了。”韦汝聰肃然的说道。
“你说的没错,不管如何防范还是要做到周全。”吴绍霆同意道。
一边说着,众人一边来到指挥所一侧的简报室,各自随意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
“都督,您有什么打算?”李济深沉着脸色问道。
“实话说,我现在同样感到很困恼。我有决死的信念和觉悟,只是粤军上下的将士们对议和满怀希望,只怕他们未必会有之前的战斗雄心呀。”吴绍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的说道。制造议和的言论气氛,不仅仅影响北洋军的士气,同样也牵连了粤军的军心。粤军连续作战接近八个月,早已疲乏不已,南北双方几乎都在期待着这一次议和。
“其实都督不用太过担心,兄弟们虽然对停战议和翘首以盼,可一旦让兄弟知道袁世凯丧权辱国的消息,一定能引起不小的震怒。更何况跟洋人干那是实打实的保家卫国,兄弟们绝不会退缩的。”韦汝聰分析道。
听了韦汝聰的话,吴绍霆稍微有几分安心,只是依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他现在有一个应对英国人的计划,当然这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如果袁世凯真的不顾国内国外的压力,坚持要踏平广东,自己肯定吃不消。停战议和然后休养生息,静观国内动变,对自己来说才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他沉思了片刻,开口说道:“现在我们首要之事还是迫使北京政府同意停战,但是警惕防范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英国人如果敢在我们背后打黑枪,我一定让他们后悔一辈子。当然,这也是最后放手一搏的对策。”
韦汝聰立刻追问道:“都督,你的计划是什么?”
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没有直接回答韦汝聰的话,相反转向邓铿吩咐道:“今晚去了一份电报到广州,让邹部长拟定一则新闻通稿,咱们先发制人把这件事撑大了。”
邓铿有些担忧的问道:“都督,毕竟这件事只是道听途说,还没有确切的消息,我们现在就发布新闻通稿,这岂不是有失新闻的真实性吗?弄不好还会背上污蔑、扭曲事实的骂名,对云公在北方议和也不见得有好处。”
吴绍霆严肃的说道:“士元,现在是我们广东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非常之时当行非常手段,更何况这件事交给邹部长处理,邹部长必然会用更合适的措辞,绝不会太过夸大其实。我已经说过很多次,战争不单单只是狭义上的火拼,信息战也是构成战争的一部分。”
邓铿叹了一口气,正色的道:“我明白了。”
韦汝聰和李济深都没多说什么,他们身为军人,做事的准则和底线自然不会那么肤浅。
吴绍霆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另外,明天让广州参谋总部派人准备一条电话专线,我要亲自跟英国驻广州总领事伯力安通话。”
这时,韦汝聰开口问道:“都督,你打算跟英国领事发出警告吗?”
吴绍霆好整以暇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必须让英国人先知道,如果他们敢在背后偷袭广州,所付出的代价绝对要超出他们的想象。他们以为从袁世凯哪里得到了一些好处,就可以弥补在战场上的损失,简直就是在开国际玩笑。他们应该料到我吴绍霆最不怕的就是硬碰硬,如果料不到,这一步外交棋子肯定会下在了死穴上。”
韦汝聰刚准备开口询问吴绍霆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警告,可是还没来得及开口,吴绍霆忽然转移了话题,说道:“进步党的人整天只会白日做梦,他们现在以为自己在中央政府有几分地位,所以一个个想要坐地起价。”
韦汝聰将到喉头的话又压了下来,显然吴绍霆没有打算透露自己的计划,既然如此也就无需多问。他沉思了一会儿,顺着吴绍霆的话题问道:“都督,万一把进步党人逼急了,对我们会不会不利?”
吴绍霆叹道:“何止是不利,简直可谓是大不利。这次云公北上,如果没有进步党做媒,云公能住进新华门招待所吗?进步党看上去很松散,很多实力派的成员都各自为政,只有中央的那些老官绅还能团结在一起,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他们,云公在北京掀起的舆论声势铁定会半途夭折。”
韦汝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旋儿脸色变得为难起来,说道:“可是都督,难道咱们真要把广东税政交出去吗?税政可是军政府的根基,根基都没了,咱们军政府岂不是风吹即摧吗?就算都督您答应,军政府内的商政派也不会答应,黄埔那些毛小子们也会认为咱们这是等于投降,十之八九到时候会热血满腔的来闹别扭。”
吴绍霆笑道:“军政府的根基不是税政,而是资源。至于答应不答应进步党的条件,关键还要看这件事是否要商议下去的余地,现在袁世凯依然没有表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场的众人听到吴绍霆第一句话,几乎不约而同的联想到了一块。虽然他们不懂财政,可是身为军人自然还是有谋略思维,吴绍霆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一定是打算耍手段制造税政假象,以此来保证广东的利益。不得不承认,这种办法不光彩,可好在是为了大局着想。
之后,吴绍霆又向韦汝聰和李济深交代了一些调动粤军将士积极性的任务,务必要提前做好准备,谨防袁世凯拒绝停战议和之后的仓促。对他来而言,就算停战议和的希望不大,但相信此时此刻在广东境内的北洋军早已毫无战意,这一仗继续打下去的结局是什么样,还是悬而未决的事情。
与韦汝聰、李济深散会之后,吴绍霆慢悠悠的沿着大堂走廊向靠近江边的花园走去。邓铿和王云一直紧随其后。快到花园时,他转过身来对王云说道:“老王,你跟警卫就先在这里,我有些事要单独跟士元谈谈。”
王云身为特勤处主任,时时刻刻都在负责吴绍霆的安全保卫工作,现在深处第一师师部大院的范围,自然要轻松一些。他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还是尽忠职守的一直盯着吴绍霆,不让其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吴绍霆与邓铿走到花园一处假山附近,他停下脚步,慢慢转过身来盯着邓铿。
邓铿有些疑惑不解,不知道吴绍霆究竟要跟自己单独交谈什么事,他问道:“都督,您有什么吩咐吗?”
吴绍霆换上一副严肃的脸色,沉声问道:“士元,你跟我时间不短,有些话我不妨直接跟你说。我现在很怀疑,你到底还值不值得我信任。近年我一直有心培养你,希望能有一个得心应手的副手,可是你的表现……”
说到最后,他不置可否的叹了一口气,没有把话说的太过明白。
邓铿不禁难堪了起来,心中震动不已,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连忙问道:“都督,这从何说起,我邓铿自革命以来,一直追随都督鞍前马后,从未做过任务背叛都督的事,这……”
吴绍霆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忠诚不忠诚的问题。让我来告诉你,刚才在简报室你提出的质疑,让我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你心中有太多迂腐的观念束缚,一点都不像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
“都督,这……”
卷三:南北对决 第378章,特殊安排
邓铿脸色尴尬起来,他知道都督是在说关于新闻通稿的事,自己只不过是出于负责任的提醒罢了,没想到都督会变的如此介怀。
“士元,我知道你可能认为我小题大做,可是我要告诉你,刚才在简报室的事只是你的缩影,难道你没发现这几年来我一直没有吩咐一些要事让你负责吗?从始至终你这个副官就是我的公务秘书,帮我处理一些琐碎闲杂的公务,你必须清楚,副官和秘书的区别。都督办公室下属的秘书处、文案处,他们随便派一个人都做你现在做的事,试问我还要你这个副官做什么?”
邓铿脸色难堪到了极点,一时不无言以对,心中冰凉一片。论资历,他跟随吴绍霆的时间不短,在广州首义前前后后,自己一直都在为吴绍霆做事。这些年吴绍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赤裸裸的批评自己,此时已经教训的自己一无是处。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简直让人无法应接和适应。
不过听完吴绍霆的话,邓铿确实认识到一个问题,这些年吴绍霆究竟吩咐过什么头等大事让自己处理?细细数来,也都是一些人人可以负责的工作。他身为都督副官,自然承担别人不能承担的工作才是,这样才能体现都督副官的特殊地位。但话又说回来,归根结底还是吴绍霆信任有限,没有交代一些更深层的工作。
“士元,你一直需要一个像样的心腹亲信,有学识,有胆略,有决心,更有狠心。你确实是难得的人选,可是这几天我发现你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那种迂腐劲儿越来越严重。我经常在想,像王云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人有时候都比你好用,反而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却不行。这是何等的无奈?”吴绍霆改变了语气,语重心长的说道。
邓铿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表情都显得十分纠结,刚想开口辩解什么,可是又觉得辩解只会让自己更加无能,最终欲言又止。
“士元,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是你心中教条式的约束实在太多了。有原则是好事,但是你更需要的是一种性格,一种真正做大事的性格。刚才在简报室你的话,我可以用妇人之仁和太拘小节来形容。仁慈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不是叫你一味心思的心狠手辣,但仁慈也要分清楚状况,对自己人,对弱小者,对黎明百姓,大家都要心怀仁慈,可对敌人你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个到底你不懂吗?”
“都督,我知道了。”
“不,你不知道。你是军人出身,战争是残酷的,军人就应该用铁血手腕和不择手段来应对残酷的战争。你以为这一仗是我吴绍霆一个人生死存亡吗?你可知道在前线卖命的兄弟们,每一天都面临死亡的威胁,他们是这场战争的一份子,是为了保卫广东和革命果实而奋斗,一旦我们这些指挥官有所迟疑和疑惑,你可知道会害死多少兄弟?”
“都督,我……我真的明白了。”邓铿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慨,听完吴绍霆的这番话,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
“士元,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志士,我也是。不过我把所有事情都分得很清楚,革命是信仰、是目的、是前进的方向,而手段、性格和魄力则是态度。这两者并不排斥。”吴绍霆放缓了语气,用一种教育的口吻说道。
邓铿沉思,脸色从彷徨之中渐渐醒悟过来。
“士元,你跟了我这么久,纵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你的忠心我都看在眼里。我现在再问你一遍,你是否真的明白了?”
“都督放心,属下真正明白了,若都督能给属下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属下一定不负所望。”邓铿深深吸了一口气,坚决的说道。
“很好。”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他从邓铿的脸色上看到一种决心,虽然这离自己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可毕竟邓铿还是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
随后,他向邓铿吩咐了一项任务。
邓铿听完吴绍霆的任务,眉宇紧蹙了起来,不过没有任何异议,果断的答应道:“都督放心,我一定办妥。”
吴绍霆颔首道:“很好,我就是想要你现在的办事态度。”
邓铿不再多说废话,心里盘算着如何执行吴绍霆的命令。
事实上在此之前,吴绍霆并没有打算如此出言教训邓铿,虽然邓铿平日十分低调,做任何事都极少有自己的主见,以至于从始至终都毫无建树,但毕竟是一个兢兢业业、尽忠职守的人。只是他这几天突然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整个广东的军政大局,事无巨细几乎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着手有些手脚不顾。身为广东都督,掌握大事是情理之中,可偏偏一些琐碎的工作影响甚重,在自己身边能负责处理这方面事情的人少之又少。
好比粤桂战争之前,广西陆荣廷派遣一批细作深入广州策反广东军政府政要官员,为了给陆荣廷一个教训,在处理这些细作时采取了残忍的手段。像这件事吴绍霆自然不能亲自去做,也不方便让外人知道内幕,只能命令信得过的亲信去处理。
王云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在这方面也颇有狠心,但这并不代表王云能处理更多的秘密任务,毕竟王云只是一个士兵,充其量只能干这些粗活。
邓铿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比王云要强很多,只不过这些年邓铿在吴绍霆的威严压迫之下显得碌碌无为,到现在都没有干过一些值得建树的大事。一方面是邓铿性格的平和简单,另外一方面也是吴绍霆担心邓铿内心深处的革命主义。
一直以来,吴绍霆都在精心维护自己的面具,所谓“革命”只不过是自己棋子,用其来笼络一批人心,为自己的所做所作充当掩护。他的这种想法并不是阴险狡猾,正如南方诸省的军阀一样,每个人都在心怀鬼胎。
但恰恰因为他的面具掩饰的太过完美,团结在自己身边的不少人物是真心实意的革命主义者,比如黄埔军校出来的热血青年,再比如一开始就跟同盟会走的很近的邓铿、陈炯明、邹鲁等人。所以他迟迟无法指示邓铿来分担一些重要的任务。今天找到邓铿说出这番话,多多少少算是在推心置腹,引导邓铿成为真正的亲信心腹。
他知道,随着时间的退役,除了那些不明事理的老百姓之外,很多人都会看清楚革命内在的一面,到时候自己就不用再千方百计佩戴面具。
卷三:南北对决 第379章,让香港成为臭港
次日清晨时,北洋军在沉寂了许多天之后,总算进行了一轮炮击,江西军从后方抽调了不少预备队接替前线的部队,在这一轮的炮火掩护之下发动了一次进攻。而湖南南征军虽然也有小规模响应,但远远不及江西军有气势。
战斗进行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最后还是无疾而终。江西军勉强冲锋了几次,损失了一部分兵力之后,士兵们再也不敢冒出战壕。尽管今天早上进攻的命令来得很突然,让很多人意识到可能南北议和谈判的希望越来越小,可只要一天没有谈崩,所有人都会认为现在出击就是白白牺牲。
到中午时,吴绍霆在第一师师部又开了一次小会,韦汝聰分析今天早上的进攻肯定不建安,十之八九是上面下了强硬的命令,但通过战事的效果来看,北洋军果然是完全丧失战心。另外一方面,既然北洋军上面下了强硬命令,也暗示着中央政府对广东的态度,说明英国人介入广东战争的可能性很大。
小会上吴绍霆再次强调韶关前线的加强境界,并且下达指示,催促各级军官重新振作军心和士气,随时应对北洋军的再次猛攻。此外他让李济深回一趟广州,一方面在广州组织临时防卫队,建立民兵系统,与广东海军协调警备工作,严防香港发生变动,另外一方面与留守都督府的倪映典保障后勤,将广东兵工厂库存的所有重机枪和子弹加进运往韶关,巩固韶关防御力量。
如此大举动的行动,目的自然是为了制造紧张的气氛,不但让前线将士们振作起来,也给安安稳稳在后方的各方人士敲响警钟。北洋军在停战议和的气氛下消极怠慢这是敌人的破绽,但革命粤军和广东全下绝不能露出同样的破绽。
李济深听完吴绍霆的指示,他本人没有任何异议,只是有些奇怪问道:“都督,这个时候往前线输送兵工厂内所有的重机枪,未免太过浪费了吧?并不是说重机枪提供的火力不好,但是在战场上消耗最大的莫过于重机枪和迫击炮这两样,如今后勤运输已经满负荷在执行任务,如果再添加这么多重机枪,只怕后勤没能力保障呀。到时候重机枪子弹不充足,火力无法持久,反倒还会影响全线火力网。”
吴绍霆平静的说道:“就是因为后勤运输有困难,我才把你从前线调回去。你回到广州之后跟倪映典负责处理这些难题,若财政还有余力,你们可以雇佣更多民夫扩充运输线,若财政没有余力,就算是征用也要保证运输。”
这时,韦汝聰不由皱了皱眉头,叹了一口气,说道:“正是开春之际,打量征调民夫只怕会影响春耕劳作,对民生影响颇大呀。”
吴绍霆沉思片刻,严肃的说道:“我之所以要将广东兵工厂所有重机枪都调到前线,正是要向北洋军展示我粤军殊死一搏的决心。既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我绝不会像李侠如那样选择通电下野就仓促了事,袁世凯不顾国家主权利益,一定要坚持内战,那我就要用这场战争好好教训他一番,让他知道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在场诸人脸色渐渐肃然起来,吴绍霆的这番话总算点燃了他们内心的热血,一腔沸腾的情绪渐渐爆发出来。为了个人利益而发动战争的人,那是土匪和流寇,为了国家利益而流血牺牲的人,才是真正的军人。革命粤军战斗到今天,真正驱使着他们的已经不再是“革命大义”,正是这种彰显真正军人的使命感。
吴绍霆长叹一声,又说道:“你们都了解我,民生的重要我再清楚不过,这些年我在广东从来没有为老百姓增添负担,就算粤桂战争期间也没有。如今若不是到了迫不得以的地步,我也不会出此下策。百姓们若是理解那是最好,若是不理解,这份罪名也由我吴绍霆一人承担,哪怕留下千古骂名也在所不惜。”
韦汝聰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的说道:“我等愿与都督同进退。”
其他众人也跟在韦汝聰后面吩咐表示道:“愿与都督同进退。”
吴绍霆欣慰的点了点头,凝重的笑道:“谢了。”
当天下午,李济深从韶关城内赶到白沙镇,在这里乘船返回了广州。
到了正月十四日,上元佳节的前一天,广州参谋总部总算架设完毕一条外交专线,韶关可以与沙面租界的英法领事馆直接电话联系。在线路架通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吴绍霆即刻从韶关去了电话到英国领事馆,直接要求与英国总领事伯力安通话。
参谋总部在架设电话线时,英国领事馆已经知道吴绍霆要跟他们联系,所电话接通之后,很快就转接到伯力安手里。
北京公使馆的消息,伯力安自然早有耳闻,他对吴绍霆这个篡位都督没有什么好感,反正从吴绍霆身上得不到任何好处,如果香港要出兵进攻广东,自己绝对不会反对。只是话说回来,毕竟英国亲自涉入中国内战不是一件好事,一旦交火太激烈,中国人会不会拿领事馆开刀还是一个悬念,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这种野蛮的行为可不少见。
因此,他有必要与吴绍霆建立一定的联系,一边想方设法利用英国本土的威胁从吴绍霆那里套取利益,另外一边也要保全沙面租界的安全。
只是这次长途电话的谈话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虽然他事先考虑过吴绍霆是一个狠角色,这一点从情报人员以及吴绍霆这两年治理广东手段上都能得到应证,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吴绍霆的狠已经大大超出了自己预期程度。
正当他用得意洋洋的口吻问好时,话筒另外一边已经不留情面的传来冷森森的威胁,一下子让自己精心准备的对话全部泡汤,甚至仓促的有些膛目结舌。
“伯力安先生,在这个时刻我也不想跟你绕弯子,想必你已经听说了最近的传闻。我想说的是,不管这是真的传闻,还是的的确确有其事,我有必要提前向你发出声明。英国政府如果胆敢干涉我中华民国内部冲突,不仅要在国际上承受压力,我吴绍霆也绝不会坐以待毙。只要我听到英军有任何针对我广东的行动,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切断内陆与香港的淡水供应,相信你应该知道没有淡水的香港会变成什么样。”
“切断淡水供应?”伯力安额头冷汗涔涔,他极力保持着镇定,用同样不客气的口吻回应道,“吴都督,你不要太告诉你自己的能力,或者太低估我大英帝国的雄威。你能切断内陆到香港的淡水供应,但我相信这种龌龊、卑鄙的手段绝对不会持续太久,你很快就会知道我大英帝国船坚炮利的厉害。”
“是吗?很好,看来你已经承认你们英国政府会采取行动干涉我国内政了。”吴绍霆不疾不徐,冷冷的笑道。
“哼,这只是一个比方,吴都督,你可不要太得意忘形。”伯力安没好气的说道。
“伯力安先生,你听着,既然你们英国政府有信心干涉我国内政,那我们就赌上一把。我吴绍霆若只能坚守十数天,这一局就算我输了;倘若我能坚守一个月,香港就会变成臭港,倘若我能坚守三个月,香港从此改名死港。我吴绍霆敢这么赌,你们英国政府敢跟我赌吗?”吴绍霆气势汹汹的说道。
“你,你真以为你还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几个月的战争吗?”伯力安气愤的说道。
“那我们就试试!”吴绍霆冷笑的把话说完,毫不客气的挂上了话筒。
听着耳筒里传来的嗡嗡声,伯力安鼻子都气歪了。可是他很快又冷静下来,毕竟吴绍霆所说的话并不是戏言,香港是大英帝国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立足点,也是国际上通行的重要港口,一旦香港有什么三长两短,就算对大英帝国本土经济的打击不甚严重,可是却足以让大英帝国在远东地区地位大打折扣。
他很清楚吴绍霆谣言坚持断水三个月有很严重的夸大其词,可吴绍霆同样也说了,这是一场赌博,关键是大英帝国敢不敢接手挑战。他只是一个驻广州的总领事,在这个严重的问题上没办法做出决定,只能尽快把消息传达到北京公使馆、香港总督府和皇家海军司令部。
卷三:南北对决 第380章,豪赌
吴绍霆之所以敢用淡水供应来威胁英国,这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中英双方就香港归还问题上的谈判,中方代表在谈判僵局时直接抛出了切断淡水供应的威胁,迫使英国政府无条件归还香港这个外交事例。尽管1912年的香港还远远没有几十年之后那么地位显赫,充当着远东金融中心和世界第一大自由港的角色,但此时的香港直接影响着英国政府在华乃至在整个远东地区的利益,就算退一万步来讲,一旦香港被切断淡水,对于英军进攻广东也会有极大的影响。
威胁英国政府只是吴绍霆应对袁世凯拒绝谈判的第一手棋。
在第一师师部放下电话之后,吴绍霆转身通讯室外面走去,这时正好看到从大门口走过来的邓铿。邓铿手里拿着一份套着封皮的文件,脸上带着严谨的神色,显得十分沉闷的来到吴绍霆面前。
邓铿抬起手里的文件,递到吴绍霆面前,不带表情的说道:“都督,您交代的事情我已经办妥了。这是萧耀南的公开信。”
吴绍霆看了邓铿一眼,赞许的笑道:“士元,做的好。”
邓铿没有任何感到欣慰的想法,甚至内心深处还残留着一些质疑,他尽量不去多想,同时也没有再说什么话。
这是吴绍霆前天在花园教训邓铿之后,特意吩咐邓铿办理的任务。当然,这封公开信自然不是出自萧耀南本人,根据他这几天与萧耀南的相处,萧耀南骨子里是对北洋派死心塌地,因为在其眼中北洋派是中国目前最强的军政集团,做为一个有野心的人理所当然是人往高处走。他交代邓铿找人模仿萧耀南的笔记,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文字内容誊写一遍。
吴绍霆打开文件封皮,草草的看了一眼信函内容,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另外,侧院那边的警卫工作你吩咐过了吗?”
邓铿正色的回答道:“都督放心,一切我都安排妥当了。”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说道:“等萧司令看到这篇信文刊登在《广州民报》上,只怕一定会雷霆震怒,到时候侧院那边十之八九不得安宁了。”
邓铿试问道:“都督,要不然暂且先不让萧司令知道。”
吴绍霆苦笑道:“纸包不住火,姓萧的早晚会知道的。与其夜长梦多,倒不如让他先知道,也好有一个过度时期。虽然我们是迫不得以,不得不出此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