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暴富的一百种姿势-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汉服吗?

    不是红绣襦绿罗裙吗?

    工作间里头就几个伙计,曲别针大头针到处都是,她还真不敢凑过去落脚。

    董雨洗了洗杯子,给她泡了一壶龙井茶,表情显然挺为难的。

    这董小姐天生是个模特架子,年轻的时候JK和LO全都穿过,也颇喜欢古风的东西。

    这种喜欢,不一定是出于对历史的喜爱,而是单纯喜欢那种衣服和钗饰的独特气质。

    仿佛换上那长袖飘飘衣袂款摆的汉服,整个人都变得宁静典雅,有种不一样的魅力。

    她在辞职之后,和学服装设计的老朋友们一起开了家汉服店,本来自以为很有商业头脑,在紧跟时代潮流,现在已经亏的快要倒闭了。

    董雨的朋友早就听闻尹弦的大名,前些日子还追了他们家的综艺来着,这时候忙不迭拎出好几件长裙出来,给她看衣服的样子。

    不仅是上衣、长裙、马褂、披风,还有各种钗环手钏。

    旁边的小伙计很识趣的给这位老板递了份精心包装的册子,里面全是历代商品的照片合集,上面还有个纹章似的LOGO,写着云雅阁。

    尹弦翻了一圈,还看了眼董雨旁边那姑娘身上的衣服:“很好看哎——我都想买一套了,怎么会穿不出去呢?”

    这配色都是莫兰迪色系的,没有那种廉价质感的影楼风,各种丝带和系扣也很精致。

    她伸手摸了下伙计们拿来的衣服,料子显然也颇好,不是粗制滥造的货色。

    ——这就奇怪了,物美价廉,算上设计费用和拍摄费用,也不是特别贵,不至于这么惨吧。

    旁边的朋友见董雨一脸为难,失笑着自嘲道:“咱这算是内忧外患吧。”

    这穿汉服的人,一共有三种。

    第一种,是纯粹的历史爱好者,穿衣服是为了赞美和尊崇古典文化,鼓励历史印记在服装首饰上文艺复兴。

    他们会对衣服的规制、颜色、刺绣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背景穿的衣服,从袖子到扣子都不能有任何错误。

    第二种,是喜欢多元素服饰的爱美姑娘。

    她们接受古典服装和现代元素的糅杂,在看到尼龙扣的时候也不会瞬间拉下脸来。

    只要衣服自带仙女气息,穿起来飘逸潇洒又好看,杂糅些时尚元素或者现代式改装也没什么不好。

    而第三种,就是跟风者。

    跟风者往往不太讲究山寨和正版,只求衣服好看价格便宜,也会选择影楼风格的廉价古装,要的就是单纯的‘穿个古代衣服玩玩’。

    “这三类人是互相混杂的,撕起来特别凶。”董雨坐在旁边,长长地叹了口气:“本来这个圈子应该是弘扬文化传承经典的,到最后到处都是营销和撕逼了。”

    但是穿山寨这事儿,也确实是麻烦。

    像现代的衣服、包包,其实都存在互相抄袭的现象,可普通消费者一般没时间关注这个,买了就买了,也不会追根溯源地管自己身上的Dior或Zara是不是又陷抄袭丑闻,只要好看就行。

    在知识产权意识并没有被广泛普及,人们接受情况较差的情况下,服装行业的侵权比比皆是,维权成本高且赔偿低,确实已经很麻烦了。

    “可衣服也不能在上面盖个戳,表示这个绝对是正版吧?”董雨委屈道:“空口鉴抄这种事,又不像写小说能把存稿日期甩到别人脸上,但凡元素或者版型有类似的可能都会被掐,我们也很难办啊。”

    尹弦摸着下巴想了半天,忽然开口道:“我来做你们的天使轮投资人吧。”

    说到底,是全都小作坊生产经营,观念太落后了。

    她们卖的完全不是一个品牌,而是一些情怀和概念。

    没有背景支撑,没有法律顾问,被侵权和被污蔑也没有办法,客户也走散的差不多了。

    可其实这个产业的商机,比人们所看到的还要高很多。

    就缺一个有心人,用足够成熟的商业头脑,以及足够强有力的手腕,把一切的散碎都统一起来。

    没有投资,没有启动资金,一切都简陋又勉强。

    要做就做大的。

    “上限是五百万,你们今晚把计划书发给我。”她站起身来,眼睛里带着淡淡的笑意。

    “这笔新买卖,不会亏的。”

 第38章 汉服品牌(2)

    她直接给他们整个云雅阁都租了一整层办公楼。

    第二天几个负责人带着产品说明书和新品过来的时候;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好几位陌生人。

    尹弦坐在主位转了一圈椅子,示意他们各自就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新聘请的三位顾问。”她站起身来,一一的介绍过去:“这位老爷子; 也就是我们的李教授; 是历史系专门研究各朝各代服装形制的教授,对壁画和文献都光有涉猎。”

    一个带着眼镜的老人晃晃悠悠地站起来,略有些紧张地跟董雨握了握手,眼睛始终停留在他们捧着衣服上。

    “而这位,是现代服饰的知名设计师,Celia Wang。”尹弦指了指旁边干练得体的女性; 她穿着白西装配一字高跟鞋; 略有些拘谨地站起来微微鞠躬。

    “还有一位,是我们的广告宣传总监方经理,也来参与这次的会议。”

    尹弦看向已经有些找不到工作状态的董雨; 示意他们可以开始了:“讲讲你们目前的产品设计思路吧。”

    三个合伙人站在台上开了PPT; 显然都颇为紧张。

    董雨最开始找尹弦,其实有种想毛遂自荐着回去当秘书的感觉。

    她当初跟着尹弦熬过一个又一个案子,颇有种自己也是商战幸存者的错觉,以为自己请辞以后肯定也能混得不错。

    可后来碰的头破血流; 想再回到最初的待遇里做个秘书; 已经不太可能了。

    其他两个服装设计师是她的大学朋友; 显然也没有经历过这么严肃的场合。

    PPT做的表意混乱; 没有重点; 其他顾问的脸上显然都不太好看。

    老爷子始终在观察他们手上的那几套衣服,忽然开口道:“那马褂是怎么回事?”

    设计师露出讨好的笑容来,跟他解释这是从哪来的灵感,都借鉴了哪些资料。

    可等他讲完之后,老爷子并没有接话,而是直接转身看向尹弦:“不是汉服吗?”

    “这是汉?”

    尹弦瞥了一眼那姑娘手中文艺小清新的衣服,知道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了。

    “您请指导。”

    老人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径直走到了她们的面前。

    他伸出手来,把那十几件襦裙褂子披风全都摊在桌上,一样一样的往旁边放。

    “这不是汉服。”

    “这也不是汉服。”

    “雪纺?唐代有化纤做的雪纺?”他抓起那布料,语气并不友善:“你觉得这就是还原了吗?”

    “不是……老爷爷,”董雨见好友快被说哭了,试图打圆场道:“我们也只是盲人摸象,您别生气哈。”

    “还有这个红——你们看看这个红,”老人拿起一件衣物,给他们看那鲜妍夺目的亮红色:“古代根本染不出来这么澄的颜色!知道吗!”

    老人家显然越说越严肃,语速都快了起来:“你们知道古代没有化学染料,是怎么给衣服染颜色的吗?一开始都是用石头!”

    “青赤黄白黑,这赤色在周朝往后,那是靠赤铁矿的粉末和茜草、明矾一块染的!”他晃着手里那宛如古装戏袍和婚纱礼服般的艳红衣物,一直摇头道:“太不伦不类了,还不如拿衣服做个鸟窝!”

    两个设计师显然脸上都挂不住,被训斥的眼睛都红了,也不敢真哭出来。

    尹弦过去把老头儿扶下来给他顺气喝茶,开口道:“你们现在的第一个问题是,衣服都是混在一起的,定位全都颇为模糊。”

    按照这个圈子的术语,要么是汉元素,要么是汉服。

    汉服的这个汉字,既可以笼统为全历史段的国家特色,也可以引申发展纯民族主义的文化再现。

    董雨的这家汉服店,显然两边都没有讨好。

    她们在考究上做的马马虎虎,虽然找了些类似《古代服饰研究》、《北齐校书图》的资料来看,但确实没有相关学术知识的奠基,看什么都一知半解。

    真要说考据,从形制、料子、用色,几乎全部都是零分。

    ——那讨好了其他单纯想穿好看衣裳的姑娘们了吗?

    也没有。

    情怀洒的充足,官博也经营的还算不错,但大部分的衣服都是古代款,真的走在大街上不仅会引人侧目,确实也有穿越感。

    毕竟这年头真没有人穿个大红披风逛街。

    现在令人两难的事情是,由于衣料和印染的原因,他们店里的衣服在海报上都非常好看,几乎是仙女本仙。

    这种海报拍下来,都是挑古色古香的庭院,找小桥流水宫廷深处,美人鬓发上缀着步摇长钗,穿的鞋挎的包都颇为讲究。

    单纯从微博海报里看,那真是云想衣裳花想容。

    可顾客真的买回去,也就穿一两次图个新鲜,再就束之高阁了。

    毕竟太出众会被各种大妈大爷骚扰,问些令人尴尬和烦躁的问题,而且还可能被追着骂穿山寨货。

    更麻烦的是,如果顾客们披散长发,穿着运动鞋和板鞋,可能也会被各种人疯狂攻击,进而增加对这种服饰的恐惧和抵触。

    要情怀,要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要时尚,还要穿着舒服。

    哪里都想妥协,哪里都想兼顾,最后却谁都没有讨好。

    尹弦顿了一下,见老先生也颇为认真的在听着自己的处理方案,忽然开口道:“我们重做这个品牌,要分流。”

    “A组,就只做还原历史的考究派衣物,所有的版型、色系选择,特别是细节的修正,全部都要按老爷子的要求来——你们做的,就是历史衣物,不用考虑别的东西。”

    穿出来哪怕再异类,或者那些搭扣和系带有多麻烦,那也是对历史原本面貌的尊重。

    她看向另一边,王设计师显然也跃跃欲试了:“B组,去做汉元素。”

    把所有的桎梏全部扔掉,不用管到底什么朝代,不用在意古代有没有雪纺印花树脂扣,甚至是把西式的设计风格与东方的元素结合在一起,都是对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天使投资到位,厂家联系就位,还有各种布料也不计成本的搬来挑选。

    他们直接雇佣了数位专业的设计师,帮忙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改进和加工。

    优秀的服装,在是一个文化符号的同时,应该也是批量生产的商品。

    要可以通过工厂批量生产,要价格足够亲民,还要能让圈外人也能够接受。

    太过尖锐和过激的指责,只会让想要理解和接触这些文化的圈外人感到被攻击感。

    而圈子一旦越来越小众,能够引起的反响和拥护就越来越少。

    虽然圈内人保住了情怀和满足感,可对整体而言,并不算件好事。

    尹弦其实犹豫了很长时间,到底要不要做汉服。

    单纯为了省下成本的话,可以只做汉元素店,让时尚的衣裙装饰里添加各种历史文化的独特记号,也是一种传承。

    同时开汉元素和汉服店,其实也是在互通有无,共同引流。

    真正还原的汉服,是不可能靠机器来刺绣的——质感和完成度都会大打折扣。

    和服也好,汉服也好,如果使用考究的丝绸,刺绣也请人工来一点点出工,从上到下一整套的价格动辄上万,属于高定级别的礼服。

    这种衣服,在正式场合极少有人穿,却又被圈内人盲目拥簇,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地位里。

    和服起码在女儿节等传统节日里,或者某些名胜风景区里,会有人专门租了衣服去拍照留念。

    可汉服并没有这么高的接受度,文化断层和圈子里争斗不休的闹剧也在阻止它的深化发展。

    人群聚集在一起,就会具有盲目性和攻击性。

    她回家琢磨了半天,显然颇有些头疼。

    万漱在旁边给她擀披萨的面饼,一边撒着芝士碎,一边听完了这些细碎的念头。

    “所以……为什么不开展一次大投票呢?”他问道。

    “哈?”

    “联合所有的学者和普通人,联合那些店铺和设计者,把该问的问题全都挑个明白。”万漱不解道:“到底想要怎样的衣服,最基本的底线是什么,全都投票表决啊。”

    包括穿考据式的汉服,能不能配现代的板鞋和包,最好全都投个明明白白。

    “你开玩笑呢吧。”尹弦失笑道:“这种表决结果不一定能服众,搞不好会掐的更凶啊。”

    “没有关注度,谁来买单?”万漱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用情怀和嗓门来投票的。”

 第39章 汉服品牌(3)

    他们真的做了一个大投票。

    尹弦在收购掉云雅阁之后; 不仅聘用了原班人马,而且开始和其他的淘宝小店加强联络,并且预先说明了用意。

    这个投票是附赠一个说明性视频的。

    『你觉得,汉服到底应该是什么?』

    主持人吱吱把镜头对向了很多人。

    有严肃而不苟言笑的历史学家; 有路边拿着糖葫芦逛街的普通路人; 还有圈子里不愿意透露面容的资深者。

    各种详尽的数据被统计和公布,看起来繁荣又受人欢迎的产业露出了脆弱的一面。

    当红的小店,一件衣服从布料到打板都成本颇高,真卖出去一件,净利润可能只有三十到五十。

    真丝织锦缎也好,欧根纱乔其纱也好; 进货就要出一笔血; 真做出来还不一定上架。

    许多人言之凿凿的要求汉服保持颇高的历史考究,可是又没办法动辄花上千块进行全套的穿搭。

    服饰不方便普及,圈子始终小众又充满情怀。

    伴随着各种风潮的兴起; 一家家汉服店汉元素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再无声无息的倒闭。

    视频做的客观而公正。

    既没有把期望更加符合历史的粉丝拍的妖魔化,也没有让店家在采访时刻意卖惨。

    这个视频买了营销转发,相关的投票也有小礼品赠送及抽奖,在四五天内就被大V轮了上万转发。

    这一次; 许多路人都开始关注这件事情; 并且自由的投票和发表评论。

    没有人控赞控评; 没有人口不择言跳脚骂人; 由于充分的引流; 大量的圈外人开始了解这些东西。

    穿着考究的汉服,配板鞋甚至烫头发,是大逆不道吗?

    穿着汉服再搭配现代风格的外套帽子,可以被接受吗?

    有些人总是希望自己喜欢的歌,喜欢的爱豆,或者喜欢的事物圈在小众的范围里,最好不要被太多人知道。

    因为这样,东西会越来越俗,不懂装懂的混子也会越来越多。

    可如果东西不够俗,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就没法支撑它良性发展,这是个悖论。

    就像一个小众歌手如果长期只有三五十个观众,可能最后就转行当厨子去了。

    云雅阁的这条微博在转发过两万之后,非常爽快的开始配送奖品,给爱美的小姑娘送了各种小镯子小钗子。

    紧接着,第一批新品就乘胜追击的上架了。

    官博的这条视频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也在让对峙的不同人开始理解对方。

    伴随着新品上架,两样东西同时出现,再一次吸引了网络上吃瓜大众的注意力。

    第一个,是照顾所有情怀党和历史党的纪录片。

    为了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跟上设计进度和宣传进度,尹弦直接重金请了个摄影团队,联合多位学者教授,解释和展现他们的刺绣晋襦、多折裥裙,以及配套的一切。

    光线不用很亮,但要有柔和的厚重感。

    老教授捧着样衣的时候,神情温和的如同在介绍自己的女儿。

    右衽是什么意思,左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魏晋的衣饰袖口肥大,整体的风格是怎样的——

    几位教授拿着严格按照文献和壁画做出来的仿古服饰,又对比着电视剧里的许多画面,深刻而不失风趣的解释着种种细节。

    纪录片一共被剪出了三集,显然是配合考据党A组的新衣一块上架的。

    云雅阁直接分了两部,LOGO也更新成了两只旋转翱翔的鸾鸟。

    云,是普及大众的汉元素。

    雅,是效仿古风的纯汉服。

    纪录片制作精良,又情感真挚,加上买了推广的缘故,在B站和微博都点击率颇高。

    好些人开始自发的转发和安利,感慨老教授们对文化的尊重,和服装设计的用心。

    而雅集的第一系列新品,预售就当天破千,显然颇受欢迎。

    老教授们其实也颇珍惜这样的宣传机会。

    上课的时候讲PPT,完全没法让学生们专心。

    可是有专门的摄影团队在,他们切中要害的问问题,还放出许多电视剧的剪辑来,让科普与宣传都更加幽默与有趣。

    与此同时,在时都文化中心,冬季时装周的现场,也出现了穿着汉元素服装的高挑模特。

    这些服饰并不是传统的裙襦,有宽大有型的风衣,云纹饕餮纹旁有双排扣设计,也有马丁靴长筒靴,上面还有华丽又古朴的小绳结。

    尹弦直接召集了自己从前的一帮老伙计,把这场生意做到了极致。

    小规模的作坊没法赶工赶进度,可她请了一整个设计团队,雇佣了交货速度颇快的工厂,买了新闻头条和自媒体大V的转发,还做通了时装周负责人的工作。

    不同的衣服在T台上展示着料子与剪裁,竟不比那些外国牌子来的差。

    这件事,要的不是收回成本,而是改变人们的认知。

    云系列,做的就是大俗大雅的汉元素。

    要足够有普及性,有时尚度,还要让人们觉得这些衣服是有价值的。

    小牛皮铆钉长靴也好,A字裙铅笔裤也好,十几样款式混杂冬装和春装,还有一款撞色拼接的羽绒服。

    相关报道被各家官媒纷纷刊发,云雅阁又出了名——

    好些淘宝店都是真实羡慕了。

    果然有钱就是好啊。

    能批量生产,能囤各款各码,而且出工速度也和正规服装业一模一样。

    就是因为刺绣等活计需要人工慢速完成,加上资金周转慢又成本高,许多汉服才需要提前交定金和押金——

    真去购物中心里买一件衣服,那都是拿货就走,根本不用这么费劲。

    可是尹弦在做的,是将一切都产业化和流程化,让顾客们有更多选择与回转的空间。

    第一系列的新品一上市,配合时装周各种靓照的宣传,直接就买到要断货了。

    董雨重新做回秘书兼投资人,帮忙联系厂家和公司那边,店里临时加雇了好些客服。

    有电视剧剧组打电话过来咨询,能不能请他们定做一套唐代的各角色戏服。

    有电视台打电话过来,想要请他们的顾问和创始人来聊聊这种文化热潮。

    也有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万先生打电话过来,询问她到底什么时候回家吃晚饭。

    尹弦终于回过神来,暂时把工作放一放,回家喝老公煲的汤。

    万漱实打实的在进修各种知识,书房的妇幼知识合集都堆了一摞。

    初雪纷纷扬扬的飘了下来。

    司机把尹弦送回家的时候,窗外寒风呼啸,像冻坏了的猫扯着嗓子在嚎。

    屋里的玻璃窗都蒙上了一层雾,白萝卜汤的香味从餐厅晃晃悠悠飘到客厅。

    尹弦洗干净了手,坐在饭桌旁边等着喝汤。

    一大盘鲅鱼馅的煎饺也端了过来,上面撒的碎葱如同油画上的高光。

    尹弦低头吹着气,喝了几口便觉得全身都暖和了起来。

    肚子里的小家伙,似乎跟她一样,是个工作狂的性子。

    平时瘫在家里不动弹的时候,就吐来吐去折腾的要命。

    可一去公司,甭管是谁家的公司,立刻精气神就回来了,简直能开一晚上的会。

    万漱把小熊围裙解下来,掐了掐她的脸:“你还记得回来!”

    都感觉你是跟着野男人跑了!

    尹弦抱着汤碗,嗷了一声道:“你轻点……”

    “现在也四个多月了,”万漱松了手,帮她倒饺子醋道:“差不多该跟咱爸妈说了吧。”

    生小孩儿这种事,前三个月不太稳定,开了口怕出事。

    但三个月之后,情况就基本稳定了下来。

    尹弦一想到自己亲爹,忽然抱着碗笑出声来。

    “你还记得,你第一次登门拜访的时候,他有多凶吗。”

    万漱深呼吸一口气,慢悠悠道:“那真是要多凶有多凶……”

    他误打误撞地拱了尹爸爸养了二十多年的白菜,还没怎么谈恋爱就提出来结婚。

    当时是真差点被轰出去。

 第40章 汉服品牌(4)

    尹弦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富二代。

    她的母亲那边是书香世家,外公和太外公都是大学教授; 母亲现在也在做科研。

    而父亲那边是经商世家; 爷爷和太爷爷都是企业家; 父亲也做的是新能源产业。

    三代人研究对象不同; 经商方向也有差别,严格意义上,尹弦从小的时候就在深刻感受着分裂教育。

    比如文理分科的时候; 母亲苦口婆心劝她将来跟自己一起去做科研; 在大学呆个几十年快活似神仙。

    父亲会试图用金钱打动她,比方说直接给她买最新的电脑手机外加许诺成人礼送一辆车,最好学文将来学行政或者金融。

    再比如,更小一点的时候,母亲试图教她背化学周期表,父亲直接把乘法表贴在她书桌上面。

    这姑娘最后自己做了个小骰子; 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滚一圈骰子; 转到哪面就去哪边。

    就不要为难一个选择困难症了。

    尹弦从小不算特别听话,但学习实习都挺让家人放心; 只是最后结婚的时候,似乎有点叛逆——

    她和一个恋爱没多久的同事决定闪婚了。

    这件事对于略古板的父母来说; 确实有点接受不了。

    虽然万漱自大学就跟她见过面; 后来是挖墙脚的时候慢慢混熟的,可确实从恋人的角度来说; 他们两恋爱时间太短; 而且也太草率了一些。

    万漱在提着礼物准备上门的时候; 尹弦很自觉地和父母解释,说是男朋友过来玩。

    她隐约能感觉到,如果说是未婚夫过来玩,爸妈能把自己也轰出去。

    从进门到坐下来喝茶聊天,一切都颇为顺利。

    万漱见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认真道:“伯父,我想和尹弦结婚。”

    尹先生本来端着茶杯想再泡一壶,此刻动作都僵住了。

    在办公室里求婚之前,万漱只悄悄地和尹夫人通过气,显然不太敢招惹这位严肃又脾气大的老先生。

    然而现在的气氛已经降到冰点了。

    尹先生第一反应是看自家那对母女——

    “你们两都知道了?”

    “就我不知道?”

    尹弦很给面子:“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

    尹先生一言不发的把茶杯放下来:“你先回书房写作业去。”

    “爸我已经毕业了……”

    “写工作报告去!”

    尹弦很同情的看了眼万漱,拿了盒零食溜之大吉了。

    万漱坐在茶几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心想自己不能怵。

    “老万家的孩子,人一直挺好的,”尹妈妈试图缓和气氛。

    “人挺好就这么仓促的结婚?”老先生恼了:“像话吗?!”

    他眼瞅着自家闺女这么辛苦的在外面熬着,说嫁就嫁出去像样子吗?

    “您觉得……我应该跟她相处多久再定下来?”

    “三年。至少三年。”老先生面不改色:“我们家小尹不恨嫁也不急着出去,你要是等不起,可以直接换人。”

    尹夫人知道他是倔脾气上来了,叹了口气给他们两续了杯茶,上楼陪闺女聊天去了。

    万漱十四岁就跟着亲爸跑生意,十八岁就做出独立的企划案,如今真坐在这尹老先生面前,愣是有种童年时期被数学老师盯着做作业的感觉。

    他深呼吸一口气,认真道:“我会对她好的。”

    老先生不出声,闷头喝茶。

    “婚前协议全部偏重她,而且如果离婚,我分一半家产给她。”

    老先生还是不出声。

    “这样,股份——”

    “你觉得我们尹家缺钱?”尹浦皱眉道:“还谈生意呢?”

    万漱深呼吸一口气,心想要不当场表演一个胸口碎大石鉴明真心好了。

    他想了很久,突然开口道:“要不这样。”

    “如果之后,我和尹弦出现婚姻危机,我先让步,来解决问题。”

    “我如果做得不好,您以后在生意场上完全不用手下留情,尹家和万家的生意互有交际,具体利害您也清楚。”

    老先生沉默了许久,没有答应。

    他给万漱倒了一杯茶,半晌没有说话。

    “我这二十年里,家里一直是她妈妈在照顾。”

    “如果说物质,其实大家都过得很好。”

    老先生在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壁橱上放着的全家福,微微的叹了口气。

    “可要说情感和陪伴上的亏欠,那不是钱可以解决的。”

    万漱垂眸看着沉浮的茶叶,继续听他说下去。

    尹老先生显然年纪大了,说话的时候会想一会儿,中间停顿许久。

    “我有时候会想,结婚到底是不是件好事。”

    可是有时候,不是什么事情都算的明明白白,之后就可以一路顺风的。

    “是。”万漱开口道。

    “婚姻不是占有,不是宣誓主权。”他放下手中的瓷盏,看着尹老先生的眼睛道:“是两个人对彼此最深沉的认可。”

    “不管是怎样的家庭条件,婚姻时间长了,总会出现各种亏欠和牺牲。”他再次深呼吸,加重语气道:“可在一起,不是为了赚到或者规避风险,而是因为值得。”

    尹老眯着眼看他,半晌道:“你们两个真在一起了,也没时间过日子。”

    他是个老商人,也清楚女儿忙起来能有多拼命。

    不是说结了婚,就能各自回归家庭,如何恩恩爱爱在一块的。

    “如果真的如您所说,最后出问题了。”万漱定了一下,露出认真而严肃的神情:“我不会用金钱和别的东西补偿她。我会用一切方式来挽救这段感情。”

    “比如?”

    “比如辞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