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言]春欲-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欲》作者:Toots

文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习惯沉默。
沉默地去听旁人在说什么。
她藏起了心中的心事,一点点把自己埋葬。
人总是如此,日子过久了,就混淆了自己与别人
一切,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长翎,衍淮 ┃ 配角:崔叔雁,卫嫣,穆衍湘,薛戎,傅如吟,宣帝,甄棠 ┃ 其它:

晋江2013…08…20VIP完结
非V章节总点击数:103825   总书评数:336 当前被收藏数:829 文章积分:12;904;789 


1、章一 叔雁(1)

  长翎低下头,双颊羞得通红,只听屏风另一边那人笑道:“崔家的小公子是远近闻名的好,别人家是求也求不来的,阮家姊姊是有福气的,姐儿能嫁到崔家,今后便是一生顺遂。”
  “听你这样说,我也便放心了。”她的母亲阮氏笑着说,“我一生就只有这么个女儿,只盼着她好。说起来不怕你笑话,前日崔家来求亲时候,我还以为是做梦呢!是没想到女儿能有这造化。”
  那人又道:“可见姐儿是个有福的,你便放心下来,好好为姐儿准备嫁妆吧!出来这么久,我也该回去了。”
  “留下吃顿饭吧!”阮氏这样说道。
  “实在是不得空,改日吧!姐儿出嫁那天,我可是要来讨杯喜酒喝的。”那人说着,便告辞出去了。
  阮氏起身送那人出门,长翎从屏风后面出来,还是觉得脸上烧得慌。
  前日城中崔家着人到家中为崔家小公子崔叔雁提亲,阮氏又惊又喜,当下答应了,可又觉得有些不安,便找了与崔家相熟的夫人到家中来,想多问问崔家情形。之前阮氏也问了她如何与崔家小公子相识,她只道是有一日出门时候,马车坏了,是崔家小公子帮忙修好了车。这次与崔家相识的刘夫人到家中来,阮氏也只问了崔家情形,并没有问太多。
  在阮氏看来,女儿能嫁给崔家已经是大幸,若奢求太多,还怕女儿一生过得不够好。
  阮氏这辈子便只有长翎这一个女儿——阮家如今也只有长翎这一个女儿。阮老爷还在的时候,家中妾室成群,却都未能生下一子半女。就连长翎也并非阮氏亲生,而是抱养的一个女儿。
  即便不是亲生,从襁褓中手把手养到如今亭亭玉立的姑娘,阮氏早就把长翎当作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一心一意只盼着她好。
  送走了刘夫人,阮氏回到厅中,见着长翎已经从屏风后面出来,口中笑道:“今日见了刘夫人,心中也便放心了许多。”
  “女儿还是舍不得娘亲。”长翎上前挽住阮氏的胳膊,娇声笑道,“娘亲便舍得女儿嫁人么?”
  “再怎么舍不得,也都是要嫁人的。我只盼着你能嫁得好,以后都过得像在家中一样舒心。”阮氏拍了拍长翎的手,长长叹了口气,“以后嫁人了,你可不能像现在这样没心眼,凡事可都要多想想才是。”
  长翎眨了眨眼睛,笑道:“娘说的,我都已经记下了。”
  阮氏看向她,心中暗自有些酸涩,这嫁女儿的心情,旁人无法体会,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
  崔阮两家亲事既然已经说定,之后便是忙碌的准备。长翎多在房中准备嫁妆,其余的事情便由阮氏亲自打点。定下了吉日,两家商量好了,便定下了婚期。
  到那一日,崔家便上门迎娶,阮氏送了长翎出门,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从此便是一桩佳话了。
  这已经再完满不过,长翎作为阮家独女,嫁给了崔家的小少爷,无论从门第或者是其他,都是再好不过。
  崔家书香门第之家,在城中声望显赫。崔叔雁是家中幼子,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崔伯鹄、崔仲鹰。大哥崔伯鹄如今在京中做官,二哥崔仲鹰去了南边做生意,家中便只有崔叔雁一人。
  崔叔雁为人纯善,性子十分温和,平日里仿佛总遇不见发脾气的时候,脸上带着几分笑,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新婚之夜长翎被掀开盖头的那一瞬间,看到的便是崔叔雁淡淡的笑脸,原本有些忐忑的心,便奇妙地安定了下来。
  “娘子。”崔叔雁笑着端着一杯酒递予她手中,口中含笑,“娘子与我喝了这杯交杯酒吧!”
  长翎低头接过那杯酒,倾过身子去,与崔叔雁手臂相缠,酒杯在唇边浅浅抿了一口,脸上就已经是一片通红。
  “娘子今天好美。”崔叔雁笑着说道,从她手中接了那酒杯,连同自己手上的那只,一正一反掷于床下,然后回过身去,将长翎揽在了怀中,“在见着娘子之前,我都觉得仿佛是做梦一样。”
  他们之间的相遇,正如长翎与阮氏说过的那样,是在大街上,崔叔雁帮她修好了坏掉了马车,之后便相识。但他们并不是只见了这一面——或者说,如果只这一面,崔叔雁也不会想要娶长翎。
  之后长翎几次出门,都与崔叔雁遇上,一回生二回熟,后来也便相互认识了。后来长翎几次不方便出去时候,还托了崔叔雁帮忙买过几次针线。于是才有了后来崔家求亲的事情。
  “见着相公了,才觉得是真的。”长翎悄悄抬头看了崔叔雁一眼,声音中带着几分娇俏。
  “娘子今日的衣裳格外美丽。”崔叔雁低头看她,轻轻拉起了她的手腕,声音含笑,“娘子,为何不抬头看我一眼,可是嫌弃我今日衣裳不如你华美?”
  “并不是。”长翎窘迫地咬着下唇,一抬头,却对上了崔叔雁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已经被他吻了上来,顿时,只觉僵硬得厉害,只傻傻地睁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他。
  “呵,娘子应把眼睛闭上才是。”崔叔雁笑着捧着她的脸颊,亲昵地亲吻着她的眼角眉梢,“能娶到娘子,是我三生有幸。”
  长翎带着几分羞怯,勾上了他的脖颈,悄悄在他的耳畔吐气:
  “相公,我也是。”
  成亲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有时候并不只是意味着成亲而已。成亲之后要面对的事情,比起做姑娘的时候,要多得多。
  比如人情世故,再比如比在娘家复杂多倍的人际关系。
  新婚第二日,早早地便有随身的丫鬟来叫了长翎起身去参拜公婆和兄嫂。因为崔叔雁成婚的关系,远在京城的崔伯鹄和南边的崔仲鹰也都带着妻子回家来。
  梳洗打扮之后,长翎服侍了崔叔雁起身,然后一同去拜见崔夫人和崔老爷。到厅中时候,人都已经到齐了。崔老爷与崔夫人坐在正席上,崔伯鹄与崔仲鹰带着各自的夫人许氏王氏在两边伺候。
  见到长翎与崔叔雁一道进到厅中来,崔夫人脸上带了几分笑,向崔老爷道:“瞧瞧雁儿这可真是同以前不一样了。”
  崔老爷也是笑,只道:“成亲了就是大人了,自然与以前不同。”
  说话间,长翎与崔叔雁已经到了他们面前,跪下磕头,送上了茶,然后崔夫人与崔老爷各自给了红包,一家人便各自坐下。
  “弟妹,如今我们都是一家人了,便也不说什么客气话。”崔伯鹄笑道,“叔雁是个小孩子脾气,平日里你多体谅,若真犯倔,你也别客气,直接教训便是。”
  长翎悄悄看了崔叔雁一眼,正不知要如何是好,就听崔叔雁道:“大哥我哪里小孩子脾气了,我自然会对长翎好的。”
  崔伯鹄笑道:“罢了罢了,我不过一说,你便跳出来,仿佛我欺负了你媳妇似的。”
  听他们这一来一去,崔夫人也笑了:“你们爷们出去聊,留我们娘几个好好说说体己话吧!”
  崔夫人这话一出,崔叔雁崔伯鹄也不再多说什么,便与崔老爷一道出去了。
  厅中剩了长翎与崔夫人三人,气氛一下子平淡了许多。
  “云儿这一路上可还好?”崔夫人看向崔伯鹄的夫人许氏,笑着开了口,“昨儿还听鹄儿说你身子近来不太好。”
  许氏忙道:“并无大碍,只是近日京城天气多变,便有些不太舒服。劳母亲挂记。”
  崔夫人点点头,看向了崔仲鹰的夫人王氏,道:“钗儿的气色可比之前好许多了,想来南边的气候是更宜人的。”
  王氏莞尔一笑,道:“母亲说的是,回来时候我还与二爷商量,说要接父亲母亲一道去南边住上一段日子。父亲母亲年纪大了,南边正好休养,也全了我与二爷长年未能伺候父亲母亲的新意。”
  崔夫人听了这番话,嘴边笑意更浓了一些,道:“你们也是有孝心,只不过我与你们父亲都太老了,再走不了那么远了,只盼着能在这里安享晚年了。”
  “三爷如今娶了亲,父亲母亲也就能享福了。”王氏道,“三爷有了媳妇管着,就不用父亲母亲操心那许多乱糟糟的事情了。母亲,您说我说得对不对?”
  “就你嘴巧。”崔夫人笑嗔了一声,这才看向了长翎,道,“翎儿是新媳妇,但可别把自己当外人。我们家中没有那许多磨人的规矩,只盼着你与雁儿能过得好就是了。”
  长翎忙道:“母亲的话,媳妇记住了。”
  “雁儿自小性子活泼,你平日里多包涵。”崔夫人道,“他耳根子软,你也要常常提点着,可不能让那些奴才糊弄了他去。旁的,你也不必操心,只一心一意与雁儿好好过日子便是了。想着若能明年就抱上孙子,我心中便多了许多盼头。”
  听着这话,长翎脸一红,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王氏看了长翎一眼,笑道:“母亲与新媳妇说这个,叫人家如何回答才好?弟媳模样好,要我说呀,明年母亲定是能抱上孙子的。”
  崔夫人一笑,道:“这倒是我老糊涂了,新媳妇总害羞些,是不是还害怕婆婆为难哪?”
  长翎悄悄看了崔夫人一眼,道:“翎儿不敢,只是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新坑开挖,五一劳动节的奋斗嗷嗷嗷!


2、章一 叔雁(2)

  崔叔雁是崔夫人老来子,平日里本就溺爱颇多。如今儿子娶了妻子,做母亲的自然更多关注在儿子不能被妻子拿捏住,得一心一意对儿子好才行。
  王氏与许氏看着长翎面对崔夫人时候略窘迫的样子,心中也暗自松了口气。妯娌之间难免会有争个高下,家世也好,为人处世也好,总要争个上游。许氏进门最早,早年还帮着崔夫人带过崔叔雁,与崔夫人的感情自是不一般;王氏出身大家,进门时候那十里红妆挣足了面子,为人有傲气但并不娇气,伶俐利索,崔夫人也十分喜爱。
  长翎与王氏许氏比起来,并没有特别让崔夫人喜爱的地方,自然而然的,崔夫人也对她并不特别喜爱。
  这些长翎都看在眼里,她想着出门之前母亲阮氏与她说过的那些话,便知道这是新媳妇进门时候必经的一段日子,等过了这段日子,便不会如此难过。
  婆媳四人在厅中讲了些家常话,快近中午时候,崔夫人打发了长翎与许氏回各自院子,留了王氏一同用饭。
  丫鬟们摆上了午饭,王氏亲自扶了崔夫人在桌子前坐定了,自己却没有坐下,只笑着站在旁边,道:“就让儿媳服侍母亲用饭吧,这些年二爷与我都不在家,没能服侍母亲,心中多有愧疚。”
  崔夫人笑着命她坐下,道:“知道你有这份心便够了,这里只有我们娘俩,何必理那么多?”
  王氏闻言一笑,便不再推辞,在旁边坐下了,口中笑道:“母亲心疼我们,我们自然是要感恩的。”
  崔夫人道:“知道你嘴甜,怎么这次回来,也没有把我那小孙儿小孙女一起带来?”
  王氏道:“路上颠簸,怕两个孩子路上难过,便送到我母亲那儿去住段日子,等二爷与我回去了,便接回来。”
  崔夫人点点头,又道:“亲家公与亲家母近来身子可好?”
  “劳母亲惦记,我父母身体都好得很。”王氏笑道,“倒是母亲近来也要注意身体,既然叔雁都娶亲了,许多事情就交给叔雁家的去做,母亲很不必如此劳心劳力。”
  崔夫人轻轻笑了一声,道:“也不是我顽固,从前你大嫂进门的时候,我何尝不是把管家交给你大嫂,只是后来你大嫂跟着你大哥一道去京城了,你与鹰儿又不在跟前,我在又管起了这大家子。阮氏毕竟年纪小,阮家又是那个情形,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王氏听着这话,微微愣了一愣,随即笑道:“总归是有叔雁在后面帮衬着,母亲有什么不放心?要我说,母亲还是以身体为重,若叔雁家的做不好,母亲尽管责问便是了,一回两回的,事情可不就学会了?”一面说着,她夹了一筷子白菜到崔夫人碗中,又道,“我瞧着,她也并不是个笨拙的,能让叔雁看中的,又能差到哪里去。刚才母亲说了那许多,她也都一一应答了,可见心中是有数的。”
  崔夫人笑了一笑,没有就这事情再说下去。
  事实上若不是崔叔雁一力要求,崔夫人并不会答应这门亲事。在崔夫人看来,阮家虽然是大家,但现在已经散了,连个顶门户的男人都没有,只有阮氏一人苦苦撑着,这种家族出来的女儿,实在算不上上佳,配不得她的叔雁。
  王氏服侍崔夫人吃过了午饭,回到自己院子里面,正好与崔仲鹰遇上。与王氏一样,那边崔老爷留了崔仲鹰吃午饭,让崔伯鹄与崔叔雁先回去,爷俩说了些事情,这才刚回院子来。
  “二爷也被留饭了么?”王氏笑着走两步,为崔仲鹰除了外裳,换上了家常衣服,“这可巧了,母亲留我用饭,父亲便留了你用饭。”
  “母亲留你说什么了?”崔仲鹰在旁边椅子上坐了,娶了旁边的扇子来扇了几下,“瞧这才不过五月,怎么就热成这样了,南边都没这么热。”
  “还能说什么,只能说三弟妹了。”王氏从丫鬟手里接了一碗凉茶来,放在崔仲鹰手边上,自己在旁边坐了,“瞧着母亲并不喜欢三弟妹的样子,若不喜欢,当初又何必答应叔雁把她娶进门来?要我说,阮家虽然现在不行了,可还是大家,三弟妹言行举止也都是大家风范,并没有哪里不好。”
  崔仲鹰把扇子放到一边,端起那凉茶喝了一口,然后放下,道:“父亲留我下来,也是说三弟的事情。三弟马上要进京赶考,父亲想着让我多照应一些。”
  “进京赶考这事儿,应是与大哥说才是吧?”王氏有些疑惑,“我们在南边,怕是很难出力了。”
  “我也这么与父亲说来着,父亲的意思是,岳父从前在翰林院呆过,若能托人说上一两句,应是更好。”崔仲鹰苦笑一声,“只不过父亲都忘了,岳父都从翰林院出来这许多年了,且不说那些老关系还在不在,现在为了叔雁这事儿再巴巴地去找那些人,总归是不好。”
  听他这样说,王氏笑了一笑,道:“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回去与父亲说一声便是了。这次回来,我总觉得家中气氛不比从前,怕便是叔雁又要赶考,又娶亲的关系了。”
  “叔雁是老来子,父母亲总归是溺爱多一些。”崔仲鹰如此道。
  王氏道:“我只是担心父亲母亲年纪大了,这么操心总是不好的。”
  崔仲鹰听着这话,只轻轻叹了一声,重新拿了扇子起来,轻轻扇了几下,看向了窗外,这五月的豫章,倒是比岭南都热许多。
  “我们什么时候回去?”王氏问。
  “在家住半个月就回去吧!”崔仲鹰道,“棠儿和栎儿都还在你家里,累着了岳父岳母总不好,再说虽然只出来这么点日子,我倒是有些想他们了。”
  王氏点点头,笑道:“只怕那两个坏小子要把家里的瓦都给掀了呢!”
  细算起来,崔仲鹰应是崔家这一代中最有作为的存在。虽然崔伯鹄在京城,但并不在要职,相反崔仲鹰在岭南,已经是实权在握。正因为崔仲鹰有了实力,所以在家中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王氏,都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而崔叔雁则正好相反,他到如今也不过是举人,远远比不上他的二哥和大哥,要再进一步,只能看明年春闱能不能考中进士。所以在家中,他并没有太多说话的余地,很多事情的决定仍然牢牢掌握在崔老爷手中。
  长翎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崔叔雁用过午饭歇下了。见长翎回来,他脸上多了几分欢喜,起身问了她吃过午饭没有,得知她还没吃过,便急忙让人又端了午饭上来。
  “怎么母亲没留你吃饭?”崔叔雁与长翎一道在桌前坐了,眉眼间还是有几分疲惫,“我以为母亲会留你用饭,便提前吃过了,早知道母亲没有留你,我就等你一起了。”
  “母亲留了二嫂一起用饭,便让我和大嫂先回来了。”长翎道,“你回来得倒是早。”
  “父亲也没与我说什么,都是与大哥二哥说事情去了,我在旁边站着也是无趣,便提前回来了。”崔叔雁蔫蔫地支着脑袋叹了口气,“成亲本是件欢喜的事情,如今到是闹得我半点也不开心。母亲可没有为难你吧?”
  “怎么会为难,只不过说了些你平常的事情,让我多多注意些,别让你受了委屈。”长翎笑道,“父亲母亲也都是为了我们俩好,才会对我们格外严格些。你这模样要是让父亲母亲看到了,倒是会让他们觉得是我欺负了你呢!”
  崔叔雁听着这话,反而笑了起来,道:“没有的事,我只是觉得,今天本是件高兴的事情,但父母亲都只说些扫兴的话,你嫁给我,本就是门当户对,何苦又说得好像是你高攀一样。这话是我听着了,便不放在心上,若是换了旁人,指不定要怎么编排你呢。”
  长翎一愣,再想一想之前崔夫人说过的那许多话,眉头紧了紧,没有说话。
  “若指望人人像我二嫂那样,家里外面一把抓,又怎么可能?”崔叔雁继续道,“我又不是我二哥,哎……”
  长翎道:“父亲母亲也是为了你好,还想着明年春闱你要是能中个进士,便会有大作为了。”
  崔叔雁听着这话又是一笑,道:“进士也好举人也好,大哥已经是京官,二哥手握实权,我就算中了进士,皇帝老人家也未必会用。父母亲怎么也不想一想,这官场中有多少猫腻,哪里是埋头苦读书就能步步高升的。”
  长翎只笑道:“罢了罢了,说这么多做什么,就让我清清静静吃个饭吧!你歇着去,一会儿我自己让人来收拾好了。”
  “我看着你吃。”崔叔雁捧着脸颊盯着长翎看,眼中满是笑意,“一会儿你陪我歇息,你觉得好不好?”
  长翎微微一笑,低了头去喝汤,再不说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力求日更嘤嘤嘤


3、章一 叔雁(2)

  若论相貌,长翎应算上佳:凤眸上挑,嘴角含笑,顾盼之间别有一番风情。家常衣服时候已是美貌,若认认真真装扮起来,便让人惊艳得不知道该把眼珠子放在哪里才好。
  王氏自认为自己已经算是相貌出众,但见过长翎之后,也不得不叹服自己这位弟媳的相貌着实是好的。
  午后王氏懒洋洋地在窗下配线,想着为崔仲鹰绣条帕子,正寻思着是用靛青好还是用藏蓝更稳妥时候,忽然听见许氏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一抬头,便看见许氏带着贴身的丫头进来了。
  “大嫂来了,也不叫人通报一声。”王氏放下线娄站起身子来,笑着请许氏在旁边坐了,又让人上茶来,“大嫂尝尝这茶,是我们二爷从南边带来的,若你喜欢,便带些回京城去吧!”
  许氏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赞道:“的确是好茶,我也不与你客气,一会儿便包一些给我带回去吧!”
  王氏笑道:“大嫂喜欢就好,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过去。”顿了顿,她看向许氏,又道,“大嫂来可是有什么事儿?”
  许氏笑了笑,道:“原本没什么事,只是一时间无聊,便想着来找你说说话。”一面说着,她放下茶盏,看向王氏,声音放低了一些,“妹妹可觉得三弟媳瞧着有些眼熟?”
  王氏眉头一挑,疑惑道:“眼熟倒是没觉着,只是弟媳是美人,想来美人大多都是相似的吧!”
  许氏道:“你没在京城,只怕是不知道了。这事儿我也就与你说说,还不知道怎么与母亲说。”顿了顿,她仿佛有些紧张一般,把茶盏从左手边移到了右手边,“若不是看着她,我倒也没想起来,我还做姑娘那会儿京城出了桩事情,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内情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甄家姑娘留下个孩子然后就去了,再后来那孩子也不知去向了。如今见着三弟媳,倒是一个激灵想起来了,阮氏与甄家人长得倒是有七八分相似。”
  王氏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大嫂应是想多了。甄氏那事儿我不知道,但我却知道阮家与甄家几代姻亲,要是这三弟媳长得不像甄家人,那倒是奇怪了。”
  “幸亏有妹妹提醒,否则我还真是白操心了。”许氏松了口气,“你是知道的,我刚进门时候叔雁还是个小孩子,我还帮着母亲带过叔雁,感情自是不同,如今叔雁成亲了,我自然是想让叔雁过得更好些,他的妻子身上断不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王氏笑道:“我瞧着呀,大嫂与母亲一样,都想太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何苦想那么多。叔雁已经这么大了,还成亲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哪里有嫂子管到小叔子房里去的?若叫外人知道了,岂不是笑话?”
  许氏脸微微一红,道:“妹妹是个明白人,倒是我这个做大嫂的当局者迷了。”
  “我不过愚笨些,想事情也直来直去的,若说话不好听了,还请大嫂多多原谅才是。”王氏笑道,“听说大嫂家的桂哥儿已经进学了,再过两年可就是要考秀才了?”
  提到了自家孩子,许氏也乐得不再去说阮氏,于是笑道:“可不是呢,已经进学了,我想着让他多准备几年,再去考也不迟。只是你大哥觉着还是早些考为好,明年就要准备上考场了呢。我这个做娘的,心中心疼得很。你家棠哥儿栎哥儿也到了要进学的年纪了吧?”
  王氏笑道:“那两个小子我瞧着心都不在书本上,二爷也说且让他们多玩两年,若再过两年也不想读书,那便送军中去历练好了。我瞧着呀,二爷从前就不爱读书的,如今也怕拘束了孩子。平日里还总说我溺爱得不成谱,也不知是谁更放纵他们一些。”
  许氏道:“二爷虽然如此,但你平日也要多提点才是。如今科考总比去军中要好些的。”
  “大嫂说的是。”王氏笑着说,“不过这事儿我一个妇道人家也说不上什么话,只盼着他们以后和和美美就好。”
  到了晚上,一家人在一起用了晚饭,便各自回家休息。这是长翎嫁到崔家来的第一天,并且她觉得这一天非常漫长。漫长到让她觉得时间几乎是停滞不前一样。
  洗漱之后躺在床上,难得身边没有人,便正大光明地发起了呆,连崔叔雁什么时候进来的都不知道。
  “娘子在想什么?”崔叔雁亦在旁边躺下了,一手支着脑袋,一手玩笑一样撩拨着她散落在床榻上的散发。
  长翎唬了一大跳,见是他,才稍稍平静了下来,只笑道:“在想我与你成亲之前的事情。”
  “那些还有什么好想的?现在我和你已经在一起了。”崔叔雁漫不经心地平躺在了床上,“今天累了一天,不如早些歇息吧!”
  长翎低低地应了一声,并没有接话。
  “你不开心吗?”崔叔雁问。
  “并没有。”长翎道。
  “为什么我会觉得你不开心?”崔叔雁有些执拗地想问出一个为什么。
  “真的没有不开心。”长翎说道,“只是如你所说,今天累了一天,实在不想再动了。”
  崔叔雁沉默了片刻,只道:“那便早些休息吧!”一边说着,他兀自扯了被子裹在身上,转过身去闭上了眼睛。
  长翎只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那大红色的帐子,似乎有些怔忡了。她想过很多种与崔叔雁成亲之后的情形,唯独没有想到如今她所遇到的这一种。
  她想过如果婆婆为难要怎样应付,想过如果妯娌间敌意太大要如何周旋,还想过如果公婆对自己不满意要放下身段不要与公婆斤斤计较。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她以为她嫁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事实上却只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整整一日,她所听到的所看到的,都在暗示明示她,崔叔雁还没有长大,需要她多担待,需要她多呵护,需要她多体贴……奇异地,她产生了一种错觉,她嫁到崔家来仿佛不是来做媳妇的,而是来当一个妈。
  但如今,由不得她后悔,也没有任何后悔的机会。
  “你睡着了么?”长翎悄然出了声。
  过了许久,崔叔雁哼了一声,表示自己还没睡着。
  “生气了?”长翎问。
  “刚才你分明就是有心事的。”崔叔雁翻了个身,面对她,脸上写着的全是不满。
  “所以你生气了?”长翎低低笑起来。
  “难道不可以生气么?”崔叔雁反问。
  “我只是觉得当媳妇真不容易。”长翎看向他,语气变得异常温柔,“想着以后身边除了你以外,就没有别人可以依靠了,心中会忽然有些不安。”
  “有我在,你有什么好不安的?”崔叔雁终于笑了起来,“就你喜欢胡思乱想,父亲母亲都不是难相处的人,大嫂二嫂也都随和得很,再说他们也不会在家呆很久,你担心什么?”
  长翎笑了笑,道:“听你说这话我便知道你是个万事不愁的,做媳妇和做儿子,那可不一样的,与你说了,你也不懂。若不说,你又要说我瞒着你。”
  “罢了罢了,这些都是你胡思乱想,你是我媳妇,谁为难你,你告诉我就是了。万事有我,你很不必那么操心。”崔叔雁摆了摆手,把长翎揽在怀里,细心盖上了被子,“这才刚成亲呢,以后日子长得很,若天天这么担忧,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长翎只低低笑了一声,把头埋在崔叔雁怀里,闭上了眼睛。
  正如崔叔雁自己说的那样,以后日子还长得很,若天天这么担忧,日子是没法过下去的。
  崔伯鹄和崔仲鹰都没有在家中留很久,崔伯鹄带着王氏先走,又过了几日,崔仲鹰才带着许氏回京城去。走的时候崔老爷带着崔叔雁亲自去送他们,倒是一副父慈子孝情形,让人觉得感动。
  回到家中,崔老爷仍然是与崔叔雁说起科举的事情,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仿佛明年要进京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崔叔雁一样。但崔叔雁只是如以前一样诺诺听着,而至于听进去了多少,便不得而知了。
  长翎每日在崔夫人跟前站了规矩之后便是回院子里去伺候崔叔雁读书,日子也便这么平淡地过下去,一晃便从夏天入了秋。或者是因为入秋时候气温突变,崔夫人染了风寒,实在管不了家,便把管家交给了长翎。
  管家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却又不简单,若手下人得用,倒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