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点儿好的-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小甜悠然神往。
每当路灯亮起的时候,整条街上只有一个小小的炒饼摊儿是最热闹的地方,那么小,却犹如一只入林的凤鸟,压制了所有庸碌的燕雀。
人们因为最纯粹的味道汇聚而来,路过各种派系的餐馆,来吃一份小小的炒饼,只有这个小小的摊子锅灶是热的,翻腾的菜香里弥散着胜利者的宣告。
眯着眼睛想一下,都仿佛带着一种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浪漫。
沈小甜喝了一口水。
“不到……不到半个月,好几家店自己查了自家店门口的监控,硬是把那两个人找出来了,是上面写字楼底下的一家小摊儿的人,根本不是我们这条街上的。”
黄酒更委屈了。
沈小甜努力让自己的笑容不要显得特别幸灾乐祸。
“那后来呢?”
“后来就没事儿了呗,我们脑子抽了才再去找陆哥的麻烦,大杨和小营两个都喜欢研究厨艺,这俩货就逼着我去跟陆哥套近乎,我那时候就开始叫他哥了。
“再后来过了一年多,大爷突然退休不干了,我们还吓了一跳,生怕陆哥去顶了那个摊儿,没成想,陆哥没这么干……”
小营在一边儿笑了一声,说:“那年陆哥应该就去上海砸别人场子了。”
砸场子?还砸去了上海?陆辛他又干了什么事儿呀?
沈小甜瞪大了眼睛想继续听,却看见陆辛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说:
“子龙脱袍是吧?有新鲜黄鳝么?”
“有有有!”见陆辛决定露一手,师兄弟三个人的眼睛都亮了,也不接着讲故事了,一个跟着一个,溜着陆辛的屁股后面往厨房走。
“陆哥,我给你洗菜!”
“陆哥!我这儿还有鸡,百鸟朝凤您来一个?”
“陆哥陆哥……”
沈小甜也跟着进了厨房,看见陆辛在案台前面站定,穿上了一个黑皮围裙。
“你还想吃什么?”他问沈小甜。
沈小甜笑容甜甜地说:“我想吃炒饼,就是你逼着别人店都开不下去的那种。”
正好大杨端来了一盆黄鳝,陆辛从里面挑了一条出来,只见他挑了一把菜刀,往下一甩,刀尖儿牢牢地把还活着的黄鳝钉在了案板上。
沈小甜根本看不清他手上的动作,只觉得他的两只手好像拉住了什么东西,往下一扯,足足半米长的黄鳝,那一整张的皮就被他撕了下来。
“看,这就是子龙脱袍。”他对沈小甜说。
“嗯。”沈小甜抬起一只手,手指半遮着自己的嘴,遮住了上扬的嘴角,“脱得很帅。”
“你快点帅帅地给我做炒饼吧。”她并没打算放过自己仿佛在害羞的课代表。
第43章 油旋儿
黄酒买了炒饼回来的时候; 子龙脱袍刚好出锅,他就是卡着点儿回来的。
除了脱皮之外,黄鳝还要被剃骨去头; 然后切成丝,再用蛋清淀粉上浆,沈小甜在一旁录视频的时候就在想,这里其实是个复习要点。
上浆意味着追求鳝鱼肉质的滑嫩,蛋清调制淀粉的目的也是考点。
除了鳝鱼的处理之外,其余的步骤倒是没什么了; 不过是滑熟辅料再爆锅重炒之类的,沈小甜涨了不少正处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知道了步骤原理,明白了烹饪基础操作,又看不懂陆辛时间火候把控之精妙; 只是沐浴着烹出来的香气如实拍下视频。
倒是大杨一直在旁边儿激动,他一激动就跟小营说湖南话; 沈小甜听着费劲; 略觉得有些耽误了自己拍课代表。
子龙脱袍当然好看; 穿着围裙的课代表也十分好看呀。
用冬菇、冬笋炒出来的鳝鱼丝是鲜嫩爽滑的口感; 入嘴就觉得所有的味蕾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不曾体味的滑、不曾体味的爽都成了一场令人愉快的全新体验。
沈小甜吃着心驰神往,黄酒也是嘴里不停发出意味着享受的怪声,有点像头牛,大杨和小营两个简直像是朝圣; 吃一口品一口,品完了还要“吧啦吧啦”夸上好几句; 然后再像是做好了心理建设一样,再去来这么一轮。
沈小甜觉得他们这样挺好的,能少吃一点。
陆辛只吃了一筷子“子龙脱袍”,自我评价是:“几年没做,手感有点生,勉强吧。”
野厨子您这个评价也真是太勉强了。
刷洗了一下炒锅,擦掉里面的残水,陆辛开始切大头菜。
所谓炒饼,炒的就是北方最常见的烫面烙饼,温水和面,揉成面团擀成饼,烙成了两面儿金黄之后再切成饼丝。
“往面里掺水的时候,水越热,面越软,要是水烫手,那面基本上就没啥筋性了。”
陆辛切好菜,沈小甜已经凑过来开始边看边拍了,陆辛也随口跟她讲了点儿。
“水越热面越软?是蛋白质结构被破坏么?”沈小甜举着手机,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一条。
大火把锅烧热了,沿着锅边儿滑了一点油进去,一手抓着锅把将油在锅底晃成了薄薄的一层,看着烟气微起,陆辛问沈小甜:
“你还想吃辣么?”
沈小甜诚实地摇了摇头,虽然香辣味确实勾人,沈小甜也确实喜欢吃,可在广东呆了这么多年,她的口味还是有点偏清淡。
就算再不受影响,吃了一顿辣菜之后,她还是有点点想喝杯凉茶的。
“怕上火”三个字基本是广东人刻在骨头里的。
陆辛笑了一下说:“那我就给你炒个帅帅的不辣的炒饼。”
沈小甜点头,然后她用很认真地语气说:
“虽然是你做的菜,可我还要说,你做的菜是没你帅的。”
一句话,细品前后都是夸奖。
陆辛又不说话了,手腕一动,碗里打好的蛋下到了锅里。
沈小甜早就发现了,陆辛炒鸡蛋的火候是很重的,总要炒的两边都有了一层微微的焦色才行。
这次也一样,锅铲在锅里滑动,把鸡蛋划成了细细的丝缕,蛋随着陆辛控制着锅把的动作离开了锅底,仿佛是自动自发地翻了个身。
炒好的鸡蛋盛出来,下一点油,葱花爆香,加菜,加饼丝,加蛋,调味。
真的是再简单不过的菜了,尤其是跟刚刚那道从名字到手法都颇有传奇色彩的子龙脱袍相比,它平庸家常到了几乎极限,全中国的每个厨房里都可以做出这样的菜,它不需要一双多么神奇的手,不需要多么新鲜的材料,不要被用追捧的目光和溢美之词另做调味料。
用筷子夹一口放在嘴里,却是真实的,真实的丰富柔软的口感,真实的菜香、蛋香、面香,里面又藏着烟火气,像是平凡简单的生活,随着一份热烫从嘴边下到胃里,也从一个人的面前走到他的身后。
清晨,黄昏,都该在这样的味道里到来,它们连起来,仿佛就是幸福本身了。
“锅气好足!”
沈小甜只来得及夸了这一句,然后就开始埋头苦吃起来。
陆辛看着她的样子,觉得刚刚她那句夸自己更帅大概是骗自己的。
黄酒他们师兄弟三个为了那道子龙脱袍大概是开了个专业研讨会,他们进厨房的时候,就看见沈小甜捧着盘子吃得正香。
“看什么。”捧着另一盘在吃的陆辛对眼巴巴看着的三个人挑了下眉头,“她点的菜,你们又没点。”
好像曾经被炒饼统治着一条街的日子又回来了,黄酒干巴巴地争辩:“不是,那……我们……我也想吃啊!”
陆辛没说话,他炒了两份确实是给他们三个留的,可看着小甜儿老师吃得香,他不知不觉就拿起来吃了。
也吃得很香。
晚饭这就算是吃过了,黄酒的事儿也算是解决了,他们两个人没有在黄酒他们店里再逗留,赶在晚上的客人即将到来之前就先离开了。
“学校又在盖新楼了。”
看一眼自己的母校里面,陆辛说,“那边的新宿舍楼是我毕业那年建起来的。”
沈小甜抬头看了看,突然问他:“你走在这条街上是什么感觉?”
“啊?什么什么感觉?”九月中旬的济南还挺热,太阳还没下山的痕迹,抬手遮一下太阳,陆辛反问。
“这里曾经可都是你的江山呢。”沈小甜笑着说,“从那边,到这边……”
她抬起手,转了个一百八十度,从街的一头指向另一头。
“整条街的夜晚都是属于你的。”
陆辛不自觉停下脚步看着沈小甜。
沈小甜也看着他。
“啊?”
几年前不动声色就逼得整条街其他饭馆一起帮他找“黑手”的陆辛,此刻脸上终于有了个过分生动的表情。
他被沈小甜的形容吓到了。
“没有,咳,你,你别乱用形容。”
小甜老师还在笑:“事情明明是你做了的,怎么你还在害羞啊?”
“我没害羞!”陆辛偏过脸去,抬手用食指的指节蹭了一下自己的脸颊。
小甜老师觉得她家的课代表可真是可爱死了。
“害羞”两个字好像是戳到了陆辛,让他之后变得有些沉默。
带着沈小甜走啊走,路过了一家米线馆子,又路过了一家烤肉拌饭店,再路过一家排骨米饭店……
看见一家店的招牌,沈小甜说:“这个,我好久没吃了。”
陆辛抬眼一看,是一家全国连锁的品牌餐厅,主打的是酸菜鱼。
“别在济南吃这些连锁。”他摆摆手说,“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店开来了济南,大半跟中邪了一样,菜品质量的把控一塌糊涂。”
说起吃,陆辛总是会展现出他特别令人信服的一面。
沈小甜“哦”了一声。
“你这两天肚子里油水不少,我就不带你吃烤肉了,明天咱们吃小吃吧。”
“好呀。”
于是第二天,沈小甜捧起黄乎乎热滚滚的一碗喝了一口,皱起了眉头。
“咸的?”她的目光飘向了小吃店门口的立牌。
一大早上,小吃店里人来人往,隔着那些人,她确认了一遍,上面写的“甜沫儿”。
“一开始看见的时候我还想,为什么甜玉米面粥里还要放菜叶子……和豆腐丝……粉条……”
说一个词儿,沈小甜的筷子就从里面“打捞”出了一种东西。
看着她的样子,陆辛嘴角翘起来又压了下去。
“甜沫儿这个名字跟济南话有关系,小米面做了粥底,再加蔬菜豆腐皮粉条花生米,据说是以前会问‘再加点儿什么’,用济南话就是‘添么儿’,就成了甜沫儿了。”
溜着碗边儿喝了一口甜沫,陆辛又补充说:
“但凡吃的东西,九成九那些老板都想给自己加个来历,什么明末啊,宋朝啊,什么皇帝啊,名人呐,可着劲儿的往这碗上扯关系,我一般是挑着跟这些东西没关系的信。”
沈小甜认真听着,点了点头,喝了一口甜沫儿,她说:
“我之前出去旅游,吃小吃的时候总会吃到‘乾隆下江南吃过的东西’,我还以为他是跟咱们俩这样一路吃吃喝喝走得呢,现在才明白怎么回事儿。”
说完,她从旁边盘子里拿出了一个油旋儿咬了一口。
被烙香了的油旋儿就像它的名字,是个扁扁的螺旋形状,带着咸味儿,还放了五香粉,混在一起很香,外面一层是酥脆的,里面部分却很柔软。
“这个应该是冷水和面还是热水和面啊?”她问陆辛。
“这家做油旋儿是发面的,温水和面。”
沈小甜点点头。
吃过了早饭,两个人走在马路上,正是上班的时间,人们看起来都很匆忙,只有他们俩显得格外悠闲。
其实,与其说是悠闲,不如说是无所事事。
出来和在沽市的时候不一样,吃完了可以各自回家,他们现在要是一起回了各自在酒店的房间,好像也就是一个人呆着……这么一想,似乎还是两个一起比较好,尤其这一大早的,回去好像有点可惜。
“你以前到处跑的时候,不做饭也不吃饭的时候回干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陆辛想了想说:“有时候会打牌,不过,我闲的时候比较少。”
刚说完,他的手机就响了。
“这下怕是闲不了了。”
“小陆,你来了怎么不跟我说声儿?不是看了黄酒发朋友圈儿我都不知道,中午来我这一趟,看看我这几个徒弟怎么样!”
陆辛打开了公放,让沈小甜也听得清清楚楚。
“那……我们中午之前还能看个电影。”
沈小甜给陆辛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机。
“半小时后开场,十点半就结束了。”小甜老师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啊?好。”
第44章 爆炒腰花
“你这小子; 还真把自己当客了,我让你中午来吃饭,你还真踩着点儿来了?”
男人看着大概五十多岁六十不到的样子; 面庞微红,因为头顶是光的,所以一直红到了头顶上,他的一双手很是粗大,一见面,就在陆辛的肩膀上拍得邦邦响。
“老元; 我是和朋友一起来的。”
陆辛先给沈小甜介绍人:“这是老元师傅,正经的济南老厨子,这家合意居就是他的。”
又跟老元说:“这是我朋友,姓沈,她一直想科学研究一下咱们这个做菜,我带她来找您长长见识。刚才我们在济南逛了逛。”
逛进了电影院里; 看了一部轻松愉快的爆米花电影,中间我还喝了一杯果汁。
脸上是标准的微笑; 小甜老师还在回味猕猴桃汁的味道。
“哈; 我刚刚在楼上看见; 心里还咯噔了一下呢; 就小陆你这个脑子; 居然能领了姑娘来?果然,指望不上你这个小子哈哈哈……”
打趣完了陆辛,老元师傅带着两个年轻人往里走。
“我是刀也准备好了,腰子也准备好了; 后面闻荷亭我空出来了,就为了今天细品品你做的腰花儿。”
陆辛停下不走了; 看着老元,他说:“老元,你不是让我来看你徒弟的么?怎么成了我给你做菜了?”
“你说你辛辛苦苦大老远来了济南,我能不吃你个菜?”老元直接摆出了一副无赖样子,下巴抬得快比鼻子高了。
陆辛哼了一声:“你都已经马上退休的人了,怎么还越来越无赖了?”
“我无赖?你小子当年毕业走的时候怎么说的?你说你年年回山东来,肯定找我吃饭,结果呢?你毕业有两三年了吧?要不是我顺着黄酒那小子的朋友圈抓了你,你说不定早跑了。”
大手一挥,他推着陆辛厨房走:“快快快,我也不白吃你的,我徒弟他们做几个菜,你给我炒个腰花,我也给你做个糖醋鲤鱼。”
陆辛回头看看沈小甜,又讨价还价说:“再做个奶汤元鱼吧。”
“我让我小徒弟给你做!”
勉强算是成交了。
沈小甜一直在后面跟着,看见了合意居的厨房,透过走廊上的一个花窗,她看见了外面的小小的荷塘,不过荷花过了花期都谢了,剩了些半卷的荷叶和零星的莲蓬在水上。
如果是夏天,这里一定很好看。
合意居是个旧式小楼的构造,前面二层小楼是吃饭的,一旁是个厨房,留出了一个小院子,挖了池塘种了荷花,老元师傅说的闻荷亭就是中间那个小亭子。
“小姑娘你姓沈啊?”
老元师傅像是尊金佛,震慑着整个厨房,看了一圈儿觉得效果不错,他又过来跟沈小甜搭话。
另一边儿,陆辛已经拿起了一把大菜刀仔细端详着,嘴里漫不经心地说:
“你放心,这个沈不是那个沈,小甜儿老师是当老师的,不会骗了你把你那宝贝荷花摘下来做菜。”
“你这小子,瞎说什么呢!”
老元师傅像是被戳了一刀似的,要不是陆辛正在看刀呢,他说不定一巴掌就拍上去了。
中午时分正是不少人来吃饭的时候,旁边的厨师们来来往往,有的在掌勺有的在切菜,看见了陆辛,有几个人还抬头跟他打招呼。
听见陆辛这么说,不少人笑出了声。
“老元,你年纪上来了,怎么记性不好了呢?当初……”
“当什么初啊,磨你的刀!”
这时候,沈小甜在他身后说:
“元师傅,我来的时候就听陆辛说您做的菜特别正宗还地道,他一直很佩服您几十年来不光精研厨艺,还一直认真收藏和学习不同的菜谱。我是学化学的,对做菜不太懂,可是我觉得这种在厨艺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精神是相通的。”
老元师傅转身,看着沈小甜。
好甜的一个姑娘啊,长相甜得跟蜜一样,话又说得这么好听。
“哈哈,这个沈果然不是那个沈,这、这话夸得我,哎呀,小沈老师,你要研究做菜是吧?我跟你讲讲……陆辛啊他是要做爆炒腰花,爆炒腰花这个菜,刀工火候儿都很重要,这个刀啊,他就得自己磨得有数儿。”
说着说着,看起来嘻嘻哈哈的老元师傅就正经了起来。
“刀要磨得好,不光是左右两边儿磨……”
在老元说话的时候,陆辛已经把刀拿了起来,刀刃儿对着自己细细地查看。
“他是看刀刃上有没有刺儿。”
陆辛看着刀的样子很专注,让沈小甜想起了一个在看着自己兵器的将军。
可能对一个厨子来说,刀就是刀,五味是他的千军万马,锅灶是他的城墙堡垒,每一次做饭,也就是一场战争。
将刀刃斜着在磨刀石上撇了两下,动作又轻又巧,陆辛再次把刀拿起来,用手指细细地在刀刃儿的两边儿摸下去。
“他这是在最后检查刀是不是磨好了。”
磨好的刀放在水中清洗,拿出来的时候,水从刃上留下,便是一条银光水线。
“小沈老师,你见过陆辛的刀么?”
“见过。”
“他那套刀还是我托人给他打的,嘿嘿,为了那套刀,这小子在我这儿打了两个月的白工呢。”
沈小甜说:“您是说清海刀么?他在我家做饭的时候用过,可惜坐高铁不方便,他就没带过来。”
“在你家做饭……嗯――?”
元师傅转头去看身边一直笑眯眯的“小沈老师”,那边儿陆辛已经拿起了一个猪腰子,快刀将腰子破成两半,揪起中间白色的部分削去,再将腰子翻过来撕去外膜,陆辛的整个动作比昨天在黄酒那给黄鳝扒皮还流畅几分。
“先斜刀后直刀,真说起来,能方方面面操练着厨子手艺的,还是鲁菜,要的刀工有刀工,要火工有火工,红白案都不缺,细处的功夫也不少。这几年什么川菜、湘菜、粤菜大江南北铺开了,真吃起来,哼……”
“您哼什么呀,各个派系都在往前走,有坚持的,有融合的,只要不失本味,不丢本心,做啥不是做呀。”
说话的是在一块腰子上切完了花儿开始切另一块腰子的陆辛。
老元师傅:“做你的饭吧!你再跟我嗦你小心刀花切垮了!”
陆辛刀刀都很稳,声音里都能听出来他异常平稳的呼吸:
“我说的是实话,您一直是老派鲁菜里脑子最活的,不然也不会被那人一招儿骗倒了,自己动手摘了自家的荷花去做海参啊。”
说话间,他两根手指一拎,把切好的最后一块腰花也扔进了清水盆里。
被漂净了血水的腰花垂下,像是秋天最饱满的麦穗。
“其实新旧这事儿在您这儿,就跟这刀花一样,横切是斜刀,竖切是直刀,什么样的切法用在该用的位置上就行……我腰花儿都切完了,您的鱼还不做呀?”
“你这刀上不闲着,嘴上也不闲着……”
元师傅嘀嘀咕咕,拿出一条早就准备好的鲤鱼,掏鳃剖腹去鳞这种事情早就不用他自己做了,检查了一下鱼清理干净了,他轻轻拍着鱼身子,把鱼肉中间那根“腥线”抽了出来,嘴里对沈小甜说:
“小沈老师,你看着,要做最老牌的糖醋鲤鱼啊,就得把鱼跃龙门的那个形儿给造出来,诀窍呢,就是在这个鱼身子上切刀的时候,先竖下去,再横切进去,这样鱼肉翻出来才好看,而且啊,正面七刀,反面八刀,这样鱼下锅炸的时候……”
“鱼肉中富含大量蛋白质,高温下失水收缩,随着收缩,刀口会被放大,有八个刀口的一面会比有七个刀口的一面更长,所以鱼的造型就会翘起来,变成您想要的那种样子。”
按说,元大厨那双手做了几十年菜,应该也是很稳的,可他的刀停了下来。
“等会儿,小沈老师,你说啥蛋白质?”
“我是说蛋白质是高温下会释放水分并且收缩,按说一样的温度收缩的程度是一样的……”
元大厨摆摆手,示意自己大概听明白了。
“小沈老师,你还真是想科学研究我们这个菜呀?”
“是。”沈小甜说,“我之前说过,我是学化学的,之前一直在做老师,遇到了陆辛之后我发现我可以通过拍摄好吃的来做化学科普视频……”
“你这想法不错。”元师傅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做事儿吧,能琢磨明白了是为什么,那就比别人更进了一步了。”
再点点头,元师傅低下了他圆滚滚的脑袋继续去切鱼。
鱼身上挂了面糊,在锅里一炸,果然如元师傅说的那样,头尾皆翘,有腾跃之势。
“元师傅做糖醋鲤鱼这个汁儿是烹两遍醋,这种做法现在很少见了。”
“第一遍取香味,第二遍取酸甜,小沈老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元大厨看了一眼沈小甜,又问她。
“因为醋酸的沸点是117。9度,第一遍将醋煮沸,挥发掉醋酸,只留下和锅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芳香物质,还有就是醋酿造时候产生的风味,这就是您第一遍说的香味,第二遍加醋您会控制火候也就是温度,让醋酸不要过分挥发,保留了酸味。”
“哎呀!”
“小甜老师,你以前拍的那什么视频啊,等一会儿你找出来,我下着饭看啊!”
“好!”沈小甜答应得很痛快。
陆辛看看她,笑了一下,端着腰花和配菜走到了一个空灶前面,他也开始做起了爆炒腰花。
一时间,两个灶上热气腾起,香气碰撞在一起,是旧而不老,是新而不骄。
第45章 糖醋鲤鱼
爆炒腰花这菜做得极快; 因为火候多一份腰花就不够香脆了,所以呢,它出锅的时候; 元大厨刚好把酸甜的汁儿浇在鱼上,这也是陆辛算好的同时出锅。
好笑的是,元大厨让别人端着自己的鱼去上桌,他则亲手捧着那盘腰花――手里还拿着筷子。
“小沈老师,我也不客套了,小陆这一手我等了二年了; 这腰花儿啊,就是出锅了立刻吃才好!”
摘了围裙,陆辛随手把刀架里的刀摆正,跟上来说:“幸好闻荷亭是往外走,要是老元你就这么边吃边往厅里去,你们合意居几十年的老招牌都让你砸光了。”
“唔~~”闭眼享受的元大厨大概已经灵魂出窍了; 被那张在缓慢咀嚼品着味儿的嘴给带上了天。
陆辛嘴里嫌弃他:“吃就好好吃,闭着眼砸了盘子怎么办?”一边用手扶住了他的背。
“这路; 我走了几十年了; 闭着眼倒着走我都摔不着。”
话是这么说; 老元师傅在下台阶的时候身子晃了一下; 他赶忙护住了手里的盘子。
一段儿路走完; 一盘儿爆炒腰花儿让他吃了一半儿。
“一样的菜,不一样的人做它就是不一样,小陆啊,你炒的东西; 就是更清爽……”回味了一下,老元师傅点点头; 再吃一口,“这一手,你是天分。”
好歹,这吃上了瘾的老师傅没忘了自己也是请客的。
“怎么样?这味道,地道吧?”
闻荷亭上,看着沈小甜吃了一口糖醋鲤鱼,元大厨她。
新鲜出锅的糖醋鲤鱼看着像是一座金色的蜜蜡雕像,又像是被人把玩了无数次的琥珀,带着光亮的汤汁均匀的包裹在外面,明明很轻薄的样子,却像是已经和牛顿的苹果决裂,并不会从鱼的身上流淌下来。
用筷子从鱼背上撕一块肉下来,沾一点汤汁,像是把一块凝固的时光放在嘴里。
有酸的,有甜的,让人魂牵梦萦的酥脆蕴藏其中,有鲜香的本味伴着汁水一起在嘴里爆发。
沈小甜闭着嘴,点点头,又夹了一块鱼肉。
这次是从鱼肚子上夹了一块,外面挂的那层脆壳跟鱼肚子上的油脂结合的□□无缝,在酸甜口味的烘托下完全不会腻人,恰好似长河遇了落日,大漠里一缕孤烟,天上一片雪落下,就是衬在了红梅上。
恰到好处。
“跟我以前吃的那种糖醋不一样。”
“放西红柿酱的是吧?放了那玩意儿的颜色是红,可也没这么亮,再一个,那个得多放油,我不喜欢,不过也确实挺多年轻人喜欢。我这些年做菜啊,总有人说,老菜还是老人喜欢的多,年轻人不喜欢。
“我就听不来这个话,怎么了?年轻人的喜欢是喜欢,老人的喜欢就不是喜欢?再说了,他谁啊,他就知道年轻人到底喜欢不喜欢了?好几亿年轻人呢,他认识几个。”
老元师傅一边说着,还超着陆辛的爆炒腰花下筷子。
一双筷子出现在腰花盘子里,夹了两块腰花。
他一双眼睛盯着,看着那腰花“飘”进了沈小甜的盘子里。
年轻的女孩儿还在吃糖醋鱼,笑眯眯地对他说:
“我喜欢您做的糖醋鱼。”
“嘿嘿。”老元有些不好意思地一笑,也就忘了陆辛给沈小甜夹菜这事儿了。
腰花确实很好吃,沈小甜不是没吃过爆炒腰花,却没有哪次比这次更脆爽可口。
她嘴里嚼着,看着陆辛,对他眨眨眼,然后翘起了一根大拇指。
陆辛看看她,又对老元师傅说:
“你徒弟们做的菜呢?”
“等会儿等会儿,我跟他们说了,等我吃上腰花了再让他们做。”
最后两块儿腰花一气儿放在了嘴里,老元又陶醉地闭上了眼睛。
“唉,许老头儿就是个傻子,放着你这个好徒孙不要,听着许建昌那小子的屁话!”
咽下腰花,老元师傅是叹息着说这句话的。
沈小甜抬起了头,看见陆辛的眉头轻轻皱了一下,说:“事情都过去十年了,你提他干嘛?我也就是跟着魏师父学了三个月,才不是什么徒孙呢,照你这个意思,我在你这儿前前后后干了有半年呢……”
老元师傅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好像就连脑袋都亮了起来,凑近一点儿,他对陆辛说:“你要是愿意当我元三同的徒弟,那我……”
“不愿意。”
老元师傅立刻又坐了回去。
“我就知道,你呀……也不知道你天天在想什么,快三十的人了,都说男人得成家立业,你成家,咳……你立业立哪儿去了?我本来寻思你大学也读了,可能是想正经进个公司当个白领儿,那我也不拦你。
“结果我那次在饕餮楼听老徐说你还晃荡去北京他店里了,行呀,你要是真想当厨子,我这儿合意居,老徐那儿的,啊,还有、还有裴光头那儿的,你也都呆过,可你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