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点儿好的-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小甜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了米然的朋友圈。
  “你看,我朋友追星,就是这个样子的。”
  陆辛看了一眼,看见一个叫“封烁的不知名老婆”的人发了一个男明星的九张图,上面配的字是“老公又变帅了我爱你啊啊啊”。
  “是吧,跟老金说他女儿很像吧?”
  小小的饭馆里油香渐起,两个客人站在门口都闻到了。
  “老金家这是怎么了?”
  嘴里说着,他们被香味儿引进了店里,招呼着让老金出来。
  陆辛转身看了一眼后厨的方向,非常小声地跟沈小甜说:
  “你先别说这事儿,咱们先把这顿的鸡吃到肚子里再说。”
  “好呀。”
  听陆辛这么说,沈小甜眼睛微微睁大,笑得越发乖巧可爱。


第32章 炸鸡
  油香味儿里隐隐有辣酱的香; 陆辛闻着,终于坐不住了。
  “走,咱们去看老太太做炸鸡去。”
  陆辛带着沈小甜往后厨走; 正好碰上老金出来招呼客人。
  看见两个年轻人往后面窜,老金也没拦,直说:
  “陆辛也就算了,姑娘你小心别弄身上油。”
  厨房很干净,和老太太的气质一样,只看着; 沈小甜就能想象到,那样看着懒散的老金一定是在老太太的铁腕镇压之下才能把厨房保持得这么干净。
  “来啦!”
  老太太正站在油锅前,看见了他们,腰背一下挺直了。
  用辣酱腌渍过的鸡翅和鸡腿外面裹了一薄薄层面粉,又裹了一层蛋液,又裹了一层面粉。
  才被放进了油锅里。
  另一边的小盘里已经有两个炸好的鸡翅根; 老太太指了指,示意陆辛拿去尝尝; 吸了一口气才说:
  “这两个; 是面糊的。”
  陆辛在一旁跟沈小甜解释:“老太太是要实验很多种炸鸡裹面糊的办法; 炸好的这两个外面是裹了一层面糊; 这个在炸的是面粉加蛋液加面粉分开的; 这边……”
  陆辛拿起一个装了面糊小碗闻了一下,笑着说:
  “老太太您连啤酒都用上了?”
  老太太点点头,脸上的表情依稀有一点笑的样子。
  “面糊里面放啤酒或者雪碧,也有人是这么给炸货上浆的。”陆辛这么解释给沈小甜听。
  女孩儿点了点头; 说:
  “鸡蛋是富含蛋白质,在受热过程中蛋白质产生气体让面粉之间有空隙; 啤酒或者雪碧是里面有碳酸,受热会有二氧化碳……这样,炸出来的鸡外面会更酥脆……”
  酥脆!
  好像有一道光从脑子里划过,沈小甜一把抓住了陆辛拿着小碗的那只手臂。
  “我想起来了。”她两眼发亮地说。
  “唉?你俩干嘛呢?”老金走进来,一看他俩这样,脸都和双下巴连在一起了,“吃个鸡怎么还拉拉扯扯的?我跟你们讲,我烦着呢啊,我……”
  老太太的目光让老金瞬间安静了下来。
  “外面点了两碗冷面,妈,他们都说咱家的炸鸡香。”汇报完工作,老金就乖乖去下冷面了。
  沈小甜还抓着陆辛的手腕儿,说:“你记不记得我上次那个视频最后留的那个作业!这个!我可以从上次的作业引申出来新一期的视频了!”
  上一期的作业?
  陆辛看看手里的啤酒面糊,抬起手拍拍沈小甜的肩膀:
  “行啊,录视频就录呗,你别激动。”
  “我们在炸鸡的时候都要追求酥脆,这种酥脆就要求这些面糊在油炸的时候都会产生空气,不仅外面这一层会膨胀起来形成酥脆的壳,里面的肉质受到的温度也不会很高,所以肉不会焦,也能更好地保存水分。”
  看看老太太准备的各种面糊,沈小甜掏出了手机说:
  “我可以拍您做炸鸡吗?不拍您脸,我就是把不同方式炸出来的效果做个对比,会发在网上作为化学课件……”
  沈小甜还在认真组织着语言,老太太转头看看她,点了点头。
  “好。”
  “太谢谢您了!”
  老太太摇头:“你,外孙女,都是孩子。”
  这句话不用陆辛解释,沈小甜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您的孙女一定是个很好的姑娘。”
  老太太高兴了,继续去炸鸡。
  陆辛站在原地,看看被沈小甜抓过的手腕儿,默默把那只手插在了裤兜儿里,单手放回了那碗啤酒调制的面糊。
  “其实调粉糊的法子挺多的,啤酒糊、全蛋糊都是最基础的。”
  端着手机的沈小甜转头去看他。
  陆辛淡淡地说:“想要软炸,就是蛋清糊,再进一步就是高丽糊,先把蛋白打发了,跟做蛋糕一样,把没有筋性的面粉或者淀粉加冷水调糊,再把蛋白倒进去。
  “想要脆性高的,就是蛋黄糊,再硬就是发粉糊,做个拔丝苹果什么的不怕里面出水,还有这两年到处都在说的脆糊,面粉淀粉调糊的时候加油进去,酥炸干炸都漂亮又齐整。面糊里还有加泡打粉的,说起来就更多了,除了糊之外还有拖浆和拖浆拍粉……”
  厨房里很安静,除了鼓风大灶在响,煮面的水在翻滚,就剩了陆辛的如数家珍。
  “当啷。”
  老金舀冷面汤的的勺子跌回了桶里,他走过来对陆辛说:
  “行啊,知道这么多门道,你还在这儿闲着呀?来来来,把你说的都跟我这儿整一遍。”
  陆辛笑着看向他,说:“你不是让我来吃的么,怎么我还得帮你整了?”
  老金两只手摊着,看看自己家老太太,再看看拿着手机的沈小甜,一拍脑袋,他说:
  “这样,姑娘不是要拍视频么?你就当帮她拍视频了,从今以后啊,你想拍什么都随便来,真的……”
  猛然间,男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陆辛回过头,看见了老太太威严的脸庞。
  “不行,你的生意,你要卖的菜,你要自己做。”
  “不是,妈,那个,我手艺不行都这么多年了,我……唉!”
  老太太摘掉了自己身上的围裙,关掉了油锅下的火说:“你自己来做,我在外面,我们都等着吃!”
  “妈,我整不来的……”
  老太太猛地抬起头看着她的儿子,嘴里一串儿的外语,那种语言的发声本来就短促直接,被老太太用来骂儿子,简直是如虎添翼。
  最后,老太太指了指油锅,又指了指店门。
  “不是!不是,妈,妈我还得煮冷面呢,妈?!”
  老太太真的出去了,瘦硬的手还拉走了陆辛,摆明了不让他帮自己儿子研究怎么做炸鸡。
  一时间,厨房里就剩了还在拍视频的沈小甜和说不出话来的老金了。
  “唉,我哪行啊?”老金叹了口气,对沈小甜说,“姑娘啊,让你看笑话了。”
  他继续把冷面盛好,正好陆辛又进来了。
  “你好好研究炸鸡,我帮你把冷面端出去。”
  说完,他又走了,走之前,对着沈小甜眨眨眼。
  老钱叹了口气,看看碗里还剩下的十几块鸡,他说:
  “行吧,自己的儿女债自己背,我也不能让我家老太太一直再给我操这个心。”
  沈小甜看着他要调面糊,开口说:
  “如果你想要面糊里有更多空气,可以用接近零度的水来调,因为温度越低,水里溶解的空气越多。”
  老金呆了一下,说:“姑娘,你也是厨子?”
  “不是。”沈小甜笑得甜甜,“我是教化学的。”
  老金这儿还真有冰水,他试着调了个面糊炸一下,再试了试放常温水的,眼睛都瞪大了。
  “是不太一样啊!姑娘你……你外行人也能干内行事儿啊!”
  沈小甜会以微笑,又说:“刚刚陆辛说了放泡打粉,要不我们试试高丽糊,然后再试试加了泡打粉的高丽糊,还有冰水调出来的加了泡打粉的高丽糊?”
  对于烹饪,沈小甜知道的技术不多,可对于实验的对比流程,她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把你知道的调糊方法和各种让炸物更加酥脆的方法依次搭配,这是第一轮,然后我们选出其中比较令人满意的改良,再搭配各种方法……总能找出最让人满意的那一个。”
  老金看着沈小甜,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方向。
  “姑娘啊,我听你这么说着,咋还挺好玩儿呢?”
  沈小甜先试吃了之前炸好的全蛋糊版本炸鸡,老太太调制的酱料味道极好,光是这个酱就比沈小甜之前吃过的好多炸鸡要优秀很多了,可是外面这一层壳并没有什么优点。
  陆辛和她的看法是一样的,全蛋面糊并不适合老太太调制出来的口味,入口后的感觉太干了。
  啤酒面糊稍好一点,啤酒里的麦香和鸡肉的味道有所融合,可还是不够。
  厨房里的各种油炸面糊实验进行得如火如荼,老金在各种比对中突然爆发出了热情,一溜儿不同的面糊排开,他对着它们,神情都变得专注起来。
  “姑娘你再试试这个。”
  沈小甜的手机里拍着,嘴里又吃着,看着炸鸡,她打了个嗝儿。
  “我先去喝点水。”她说。
  “去吧去吧。”老金摆摆手,他盯着锅里被被炸成金黄色的面糊,看着都有些走火入魔了。
  馆子里来了客人,陆辛就会临时充当跑堂的,让老金把冷面煮了,他再端出来。
  下午两点之后,馆子里也没什么客人了,老金继续全神贯注地搞他的面糊。
  下午四点,吃了一肚子炸鸡的沈小甜和陆辛先走了。
  “老金明天还要搞。”沈小甜说,“我吃不下了。”
  陆辛看看她,笑了一下说:“我把老金女儿的事儿告诉老太太了。”
  沈小甜抬起头,问:“啊?老太太说什么?”
  “老太太说她今天回去给孙女打电话,不过我觉得啊,老太太怕是要和孙女联起手来,让老金真把炸鸡弄出来,做下去。”
  “我觉得老金师傅做炸鸡的劲头还挺足的。”
  “是,老太太也这么觉得。”
  几十年不成器的儿子,要是真为了自己的女儿愿意拼一把,老太太估计是乐见其成的。
  走在陆辛身边的沈小甜突然停下了脚步。
  陆辛回头看她,看见了一脸的笑容。
  “是你给老太太出了主意吧?”沈小甜对陆辛说。
  男人皱了一下眉头:“我……我像是那么聪明的人么?”
  沈小甜眨眨眼,说:“你不光聪明,你还是个善良的大好人呢。”
  陆辛听了这话,脸上又挂了招牌式的“无奈”出来。
  “你能不能别叫我大好人了?换个说法行么?”
  “你听腻了呀?”
  “嗯,炸鸡,你天天吃,你也腻呀。”
  “好吧。”
  沈小甜走在了陆辛的前面。
  “人美心善!”
  桥中央,她转过来对陆辛说,还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她的课代表,人美心善!


第33章 千丝万缕虾
  又一天剪视频剪到了半夜; 第二天沈小甜起来的时候觉得眼涩头昏,摊在床上打了个哈欠,她挣扎着让自己起了床。
  “早啊。”
  阳台栏杆上停了只神采奕奕的麻雀; 沈小甜隔着玻璃窗跟她打了声招呼。
  “差不多了。”看一遍剪辑之后又配了音的视频; 沈小甜觉得挺满意。
  昨天晚上十点多; 陆辛突然又给她发来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是一口大油锅烧热了; 一碗面糊隔着漏勺被倾倒进油锅里,瞬间就如万千菊丝绽放; 整个锅都热闹了起来。
  美得像是炫技。
  等到锅里稍稍平息; 他就将那拖了一层粉浆的虾仁用夹子夹到锅边; 用筷子将锅里炸好的丝缕裹在上面。
  “我想了想; 这个千丝万缕虾的做法也是让外面这层面糊里的空气更多,在老冯这儿试了试,给你拍了一段儿。早点休息。”
  她那个人美心善的课代表还给她留了一段话呢。
  沈小甜当然把这一段的精彩也剪入了视频里; 画面中的那双手修长有力,画面切换之后; 沈小甜又倒回去看了一遍。
  嗯,确实挺提神儿的。
  眼也不涩了; 头也不昏了。
  下楼,沈小甜先倒了了一杯牛奶; 然后洗了一个苹果,没忘了切一个小块儿给开学鸡。
  昨天吃了一肚子的油炸食品,她昨晚就只吃了一个西红柿; 到现在还觉得没什么胃口。
  “今天好像又是周末?”发视频之前,沈小甜确定了一下时间,“不管了,老师说要补习,那就要补习。”
  小甜老师又要上课啦!
  “上节课我们从豆豉排骨开始,讲了有孔洞的排骨降低了导热性,所以在烹饪过程中,贴骨肉部分因为烹饪温度略低所以更加好吃。上节课的作业是,我们在生活中还有那些靠空气降低导热性的特点的实际应用案例呢?羽绒服、双层保温玻璃、保温桶……这些答案都对,不过今天我要讲的是几乎没有人提到的一个方面,炸鸡。”
  画面上那“复习与总结”五个字突然消失,变成了一盘炸鸡腿,鸡腿显然是刚刚出锅的,上面细小的油花儿突然爆开。
  “在油炸领域,一直有很多种的方法,其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像炸鸡这样,在外面裹一层面糊再进行油炸,我们经常用外酥里嫩来评价炸鸡,内里的嫩,正是因为饱含气体的酥壳让里面的肉质在较低的温度中烹饪。”
  炸鸡、炸鸡、炸鸡!
  好多种炸鸡!
  “今天我们就来延伸一下,为了追求酥脆,我们是怎么在炸鸡的面糊中让它包含更多空气的。首先是加入鸡蛋,原理蛋白质受热产生水和气体。”
  画面正中是一对炸成了金黄的鸡腿,左上角写着“包裹全蛋糊后油炸”。
  “然后是用啤酒调和面糊油炸,原理是碳酸受热产生二氧化碳。”
  另一对从油锅里淋着油被捞出来的炸鸡翅,配字:“包裹啤酒调和成的面糊后油炸”。
  “加入了发酵粉,原理是有机物的分解,淀粉转化成糖,转化成醇类和二氧化碳。”
  ……
  各种炸鸡……付晓华默默捂着肚子。今天周六,难得想睡个懒觉,她做错了什么?她是谁?她在哪儿?她为什么要饿着肚子上化学课还越上越饿?
  “啊啊!”视频看了一半儿,她忍不住先按了暂停,然后掏出了手机。
  “我要吃炸鸡,呜呜呜,我要对自己好一点!”
  点完了炸鸡,她继续哭着去看小甜老师讲课。
  “呜呜呜,原来炸鸡要做好吃是这么回事儿啊!”
  和付晓华一样想法的人真是太多了,视频下面以比之前更快的速度聚集了留言。
  “一堂化学课!我在被饿死和馋死的边缘反复横跳!”
  “老师你说的都对,老师课上完了,炸鸡什么发给我吃掉?”
  “我室友震惊地看着我周末早上九点哭喊着要吃炸鸡!”
  沈小甜没有像之前一样发了视频就没管,事实上昨天晚上她在写教案之前还把上一条微博下面的评论看了一遍,从各种搞笑的评论里把大家对于教学内容的反馈收集了一下。
  哦,这种反馈不包括要求分肉吃的。
  除了微博之外,这几天沈小甜还分别在别的社交平台注册了账号,有的平台一开始并不能发长视频,她把一些剪辑的花絮发了上去,人气也还不错,现在都已经开通了长视频权限。
  “小甜老师”的授课视频这下算是全平台上线了。
  “课外小知识:除了化学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物理方法可以让面糊里的空气更多,比如用冰水调和面糊,因为温度越低,水中能够溶解更多的气体,在油炸的过程中也就能释放出更多气体,其次……”
  画面里就是陆辛亲自出手的千丝万缕虾,金黄的面糊淋漓而下,丝缕不绝地进了油锅里,是烹饪美味,那精准的控制和完美的协调也是一场灿烂的表演。
  “很多人以为,化学发生在实验室里,可事实上,化学就发生在你和我的身边,可能就在厨房里你一个习惯性的操作,就是无数小小的分子在互相结合产生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我们的前人虽然不知道多少化学知识,却以自己的观察和智慧总结出来的,这是他们对于化学的实际应用……
  “一个分子的变化我们难以察觉,可无数分子在变化,所以食物颜色在变化,样子在变化,味道在变化。化学的本质,就是去研究这些变化的根源,它们微观渺小,也壮丽灿烂……化学是一门学科,也是我们的生活。”
  最后这些话随着小甜老师讲课的声音逐字出现在屏幕上,又消失,变成了炸鸡腿,这节课结束了。
  付晓华疯狂了。
  “小甜老师!!!这样的课外小知识我能吃五吨!!!”
  “老师你最后说的话太棒了!我要去吃一个壮丽的炸鸡庆祝一下!”
  在各处看了一圈儿反馈,沈小甜满意地喝了一口牛奶,以食物作为切入点来做化学科普,她当然希望大家不要只把重点放在流口水上,能够多想那么一点儿,她都觉得自己忙得很有道理。
  陆辛骑着摩托车路过的时候,沈小甜正从居委会那儿往回走,看见她,男人停了车,依旧是用那双大长腿蹬着地。
  “老金昨天忙到了凌晨两点多,今儿还问我你还去不去吃炸鸡了,我跟他说他这样让人吃,好吃都不好吃了,他说他过两天研究有了成果了再找你。”
  “嗯。”想起昨天吃炸鸡吃到最后自己嘴里都是油味儿,沈小甜心有余悸。
  “你是要去哪儿?”沈小甜问陆辛。
  男人戴着头盔,看不见他的脸色,沈小甜只能听见他说:
  “没什么事儿了,我刚从柜子那儿回来,这几天开海,他那上了不少好东西。”
  九月初,就是黄渤海一带伏季休渔期结束的时间。
  沈小甜恍然大悟:“我说我今天看见李阿姨,她还问我吃没吃螃蟹呢。”
  秋天海里的梭子蟹日益肥美,刚开海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先来个“第一鲜”。
  陆辛问沈小甜:“那你吃螃蟹了吗?”
  “没有。”
  “那你回家等着我。”陆辛对沈小甜说,“我去薅一顿老冯。”
  沈小甜眨眨眼说:“啊?这样不好吧?我去菜市场买点好了。”
  陆辛轻笑了一声,说:“老冯早上刚从柜子那儿拿了一批货,比市场上的好,再说了,咱们连他家排骨猪蹄儿都拿了,也不差这点儿。”
  是、是这个道理么?
  沈小甜看着她家人美心善的课代表,终于点了点头,说:
  “我有点想吃虾虎。”
  “得嘞!”
  陆辛走了,沈小甜继续往家走,脚步更轻快了。
  回到家,给开学鸡喂了午饭,沈小甜把家里的地扫了扫,昨天餐桌上的桌布让她洗了,拿出买的另一块新的再铺上。
  除了桌布,还有新的抱枕和椅子垫儿,把它们摆在该放的地方,整个客厅和餐厅看着就不一样了。
  二十分后,陆辛带着他的战利品回来了,看看那些大包小包,沈小甜突然想到,别人想吃海鲜,是指望渔民出海打渔,她想吃海鲜,就是指望她家课代表去打老冯。
  就看这分量,老冯大概是被他给打哭了。
  “海蛎子,海虹,这个是石甲红,老冯一共从柜子那弄了十斤,我给抠来了四只。”
  背上长着红色斑纹的螃蟹在塑料袋里耀武扬威,跟梭子蟹比,这种螃蟹的产量要小不少,沈小甜笑眯眯地看看它们,再笑眯眯地看看陆辛。
  “还有,你要的虾虎,我全是挑了肥的拿,一边拿一边还说‘来,这只皮皮虾跟我走’,要不是我跑得快,老冯能抱着我的裤子哭。”
  陆辛说得热闹,沈小甜听着,都觉得喜悦的小泡泡从她心口里往外冒。
  除了海鲜,陆辛还拿了两样蔬菜,甚至还有一个饭盒,里面装了满满的一盒米饭。
  “这些海鲜你想怎么吃?”他问沈小甜。
  “清蒸!蘸姜醋!”
  “那可太简单了。”说着,他就进了厨房。
  “哗啦啦”是海鲜连着水一起从袋子里被倒出来的声音。
  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陆辛在忙,沈小甜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块姜放在了料理台上,说: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皮皮虾,因为它的肉特别甜。每年五月皮皮虾有籽的时候,我外公就会买一点给我做。”
  时空交错,某个瞬间,沈小甜仿佛看见了自己外公,就站在陆辛站的那里。
  她眨眨眼睛,说:
  “陆辛,你认识我外公吗?”
  在流水下刷洗海蛎子的声音稀里哗啦,陆辛没回头,略提了声音问她:“你说什么?”
  “我说……我说今天网上好多人都夸你做千丝万缕虾那里,特别帅!”
  作者有话要说:  小甜老师:算了,我先夸你帅吧!
  今天好冷啊~特别适合窝在被窝里恰炸鸡!
  所以,你们还约吗?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修改昵称 40瓶;Jacky 30瓶;明澈、妮妮 10瓶;半夜追文 3瓶;半透明sushi、望玥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4章 清蒸石甲红
  “千丝万缕虾这名字是人家肯德基起的; 不过既然好吃,就肯定有人学着做。”
  说起做菜,陆辛知道的那就太多了。
  “人家做都是用机器压出来的成品丝儿卷上去再炸,我不是野厨子么?怎么野怎么来,锅里一冲,成了丝儿就行。”
  野厨子在锅里烧了水,把洗好的石甲红蟹摆在了笼屉上; 还和一只格外凶猛的螃蟹搏斗了一番。
  “螃蟹蒸好了就蒸这些小玩意儿。”
  看了一眼时间,陆辛从厨房里出来了。
  “你那个视频已经发了吗?怎么样; 是不是一堆人都被小甜儿老师那八百种炸鸡给折腾傻了?”
  “我刚刚说了呀,他们都说你那段儿特别帅。”
  陆辛歪歪头; 假装没听见似的。
  沈小甜说:“我也觉得特别帅!”
  野厨子又回厨房忙活去了。
  蒸螃蟹; 蒸海蛎子,用少少一点水煮到开口的海虹; 还有白灼的虾虎; 四个大盘大盆在桌上摆的满满当当。
  黄渤海一带的海鲜因为是冷水生长的缘故; 总让觉得更加鲜甜; 吃法也更粗犷; 蒸蒸煮煮; 原汁原味儿。
  尤其是这些小海鲜,海蛎子在别的地方叫生蚝; 顶级生蚝是可以直接生啖的美味,做熟的话就是蒜蓉粉丝或者芝士黄油,在这里都不用; 蒸到开口,把肉扒出来,蘸一点放了姜末的香醋,入嘴就是绝妙的鲜甜柔滑。海虹是贻贝在黄渤海一带的小名,西餐厅里被叫青口贝,晒干的之后就是东南沿海人们煮汤时候深爱的淡菜,在这儿也是一样的待遇,煮熟之后,开出里面黄的白的嫩肉蘸了姜醋吃。
  陆辛其实还调了一个汁儿,用的是葱姜蒜和炸好的花椒辣椒油,另加了醋和酱油,沈小甜试了一下,发现用来蘸虾虎的肉特别好吃。
  煮熟的虾虎是紫粉的,扁扁的钳子里都满当当的肉,虾头部位一点点白色的虾膏都异常鲜美。只不过这个在别处被叫琵琶虾、皮皮虾、虾爬子的东西想要拆壳真是麻烦,沈小甜小时候为了吃这个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亏,虾壳锋利的边缘和暗藏的尖刺都能伤人于无形。
  “先给这个虾捏着两边儿活动一下,然后拆掉小腿儿,撕掉两边儿……”沈小甜吃虾的法子还是老爷子一点一点教她的。
  最后从靠近虾尾的下腹部位撕开,满满的虾肉就完整的在眼前了。
  沈小甜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陆辛看了她一眼,把手里完整的虾背壳扔到一边,说:“我记得在广东也挺多人吃这个的,那边不是还有什么虾皇么。”
  “泰国的大皮皮虾当然没这边好吃呀,品种都不一样,还总是爱做成椒盐的,香是香,也甜,可总是觉得鲜味不够。”说着,沈小甜又解决了一只,她随手把虾壳扔进了脚边的垃圾桶里,突然愣了一下。
  陆辛正好看着她呢,说:“怎么了?是不是扎着手了?”
  “没有。”沈小甜眨眨眼,又笑了,随手拿起一只螃蟹。
  秋天的海鲜市场上螃蟹是永远的王者,尤其是时近中秋的时候,月饼和螃蟹都是可以组合出道的了。相比较这几年全网追捧的大闸蟹,海蟹更大,壳相对比较薄,大闸蟹的蟹黄和蟹膏都是人间至香的味道,可要说蟹肉的吃起来的满足感,还得数海蟹。
  陆辛弄来的这几只花盖石甲红单个都有七八两重,入手沉甸甸的,而且都是母蟹,一打开就是满满深橘红色的蟹黄。这种性情凶猛的螃蟹有一对大到不成比例的蟹钳,用力拆开,里面的蟹肉几乎直接掉了出来。
  沈小甜吃螃蟹和别人不一样,她不是那种拆到哪里吃到哪里的,而是先把整个螃蟹拆了,蟹黄、蟹肉都用蟹腿儿抠出来装进蟹壳里,然后倒上半勺姜醋,她还试着倒了点儿陆辛特意调出来的蘸汁。
  陆辛吃了一半儿,看她捧着蟹壳往嘴里塞蟹肉,忍不住说:“你这样吃螃蟹要是碰到了个手欠的,等你拆完了直接端走,你怎么办?”
  鲜美的味道在嘴里爆炸,沈小甜把全部蟹肉蟹黄吃下去,足足安静了十几秒,才一脸满足地长出一口气,说:“哭。”
  “啊?”
  “我爸就干了你说的那种事儿。我刚去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他带我吃海鲜,我好不容易把螃蟹肉扒差不多了,他直接端走了,等我回过神儿来,他已经吃下去了。”
  陆辛难得瞪大了眼睛,看看手里的螃蟹,再看看沈小甜,他说:“你爸……他是干嘛?”
  沈小甜的脸色倒是很平静:“他以为我拆了螃蟹是孝敬他的。”
  一瞬间,陆辛的表情像是有八百个脏字儿被他吞回了肚子里。
  “然后我就哭了,哇哇大哭,哭得全餐厅的人都在看我。”
  说着说着,沈小甜笑了,那时候她刚上大学,从广东到了北京,她爸那时候还在北京一家国企上班,一年才能去广东看女儿一次,看见女儿来了,就请她吃海鲜。
  吃得沈小甜嚎啕大哭,吓得他差点打电话回广东对着孩子她妈也哭一通。
  “我真的特别委屈,我是给自己吃的,我也没觉得我需要孝敬他,十四岁之前我姥爷养我,十四岁之后我妈养我,他对我来说,也就比陌生人强那么一点儿。”
  跟青年离家中年回来的田亦清不同,沈小甜的爸爸沈柯对于沽市这座小城来说就是个外地人,读完了大学,被派到了当时还是国营企业的第二轻工业厂当技术指导,在沽市他认识了沈小甜她妈田心,那时候田心才刚刚二十岁。
  田亦清老爷子忙了一辈子的教书育人,跟女儿的关系却并不融洽,田心聪明有余,读书却不用心,读了个高中,却没考上大学,田亦清压着她复读再考,她却一心想工作,离开这个家。
  就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文质彬彬的沈柯。
  “我两岁我爸妈就离婚了,我归我妈,我爸调去了北京,我妈自己一个人南下广东,我就被留给了我外公,我爸去了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