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身空间之重生七十年代-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墨然有一天没事就给小致远讲了一段哪吒闹海,没想到这一发不可收拾,这孩子将她当成了故事王,每天一到下午,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过来听故事,自己来听不算还叫上自己在村里玩得好得几个小伙伴,几个小家伙自带小板凳零食端端正正地坐在她炕前等着听故事。
她绞尽脑汁讲了后裔射日,精卫填海,沉香救母,八仙过海等等小故事,在她的脑细胞快要死光时她突然灵光一闪,干脆讲个长篇,后来她就讲起了西游记,每天讲一集,故事又长,足够讲到过年了。
西游记在一部经典电视剧,特别是六小灵童主演的版本简直堪称“神剧”,每年暑假都有电视台连续不断地重播,剧情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不过她还是进空间将原著和电视剧都找出来温习了一遍,还做笔记,尼玛,比当年上学都认真。
“今天我们讲一个新故事。”苏墨然盘坐在炕上,炕桌上放着一壶茶和三个杯子。下面一溜排坐着八个小子,有大有小,每个人手里抱着爆米花,身上背着个水壶。自从她做出爆米花后,这种零食在村子里风靡,好吃材料也不贵,家长也愿意给自家孩子做点。
孙晓美和柳妍雨自从听了她的故事也跟过来凑热闹,这会子两人也抱着爆米花坐在炕上,这两个损友,苏墨然已经不忍直视。
“什么新故事?”孙晓美好奇地问,她都不知道苏墨然肚子里有这么多好听的故事。
柳妍雨听柳父说过,苏墨然讲得都是古代神话故事。
柳父来到这里后一开始还不适应,之后去村里小学逛逛结识了张怀逸,立刻引为知己,现在白天几乎都在张家,有时候饭都不回来吃。
“今天讲西游记,就是一只猴子,一只猪,一个傻子外加一匹马,护送一个和尚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各种妖魔鬼怪打劫,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功的故事。”苏墨然直接用最直白的话描述了一下西游记的大致情节。
“苏姐姐你快讲吧,我都等不及了。”
“对啊,对啊。”
“快讲,快讲。”
……
坐在下面的一群小子闹腾起来。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现在就开始讲。”
苏墨然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故事开讲。
“在遥远的古代,东方有一个名叫傲来国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这块仙石每天吸收日月精华,渐渐有了灵性,突然有一天石头裂开了,产了一个石猴。这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无意之间发现了一股飞流的瀑布从山顶流下。石猴自告奋勇,钻入瀑布,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个宽敞、幽静的石洞,所有的猴子拜石猴为王,称他美猴王……”
她从猴王初问世讲到大闹天宫,收服猪八戒,等讲到三打白骨精时她的那间小屋已经挤满了人。村里的小孩子,知青点的知青,连张怀逸和白明远这两个老爷子都跑来凑热闹,她知道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娱乐生活,但也不用这么恐怖吧,面对这么多人她都开始有些犯怵。
小孩子只是自带板凳和零食,大人带的就多了,缝麻袋的带上针线,麻袋,编芦苇席的带着锤子芦苇,每个都不是空手而来,每个人手上都带点活,一边听故事一边干活,两不耽误。本就不大的房间一到开讲时间就被挤得满满当当。
“孙大圣苦求唐僧,唐僧依然不肯原谅他,他只好忍痛告别师傅,驾着筋斗云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路上听见嘈杂的水声,他停在半空往下看,原来是大海潮水发出的声响,大圣又想起了师傅,忍不住泪流满面,也不知他走之后,他们西天取经路上会发生什么……”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终于说完了,苏墨然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润了润有些干涩的嗓子,她现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从柳妍雨父母来后,柳母就接收了厨房的一切事物,她每天都吃现成的饭菜只是偶尔帮忙烧个火,现在又正是农闲整天无事可做,心血来潮才给张致远讲了个小故事,没想到现在会变成这样。
“苏姐姐,接着讲啊,接着讲,下面怎么样了?”
“对啊,对啊,怎么样了,这唐僧太坏了。”
“猪八戒也坏。”
故事停在这里下面的小伙伴们不干了,纷纷说着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都要求接着往下讲。
“下面来说说从这个故事得到的启发:这个故事里的唐僧告诉我们,不要被虚情假意的表面现象迷惑,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孙悟空告诉我们:1,做事要彻底,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2,在处于风口浪尖时要直接陈述厉害关系,不要独断专行,要善于沟通,避免引起误会。”
“猪八戒告诉我们不要为了一己之私影响大局。”
“整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团体只有互相信任,上下一心才能取得胜利。”
“好了,老规矩,今天就到这,想听明天再来,你们苏姐姐的嗓子都快冒烟了。”苏墨然坚决不为所动,快速说完这个故事的启发也不管这些孩子听得懂听不懂,她只想快点结束,开玩笑,再讲下去明天嗓子就哑了。
小伙伴们本以为撒娇,耍赖,卖萌,可以让苏姐姐继续往下讲,奈何敌方防守实在坚固,我方只好放弃进攻,打道回府。
“哦,哦,回家喽。”
“走了,走了。”
听她这么说,小伙伴们也不再闹腾,一个个拿着自己的小板凳跟着大人一起散场。
人都走好,苏墨然和柳妍雨孙晓美一起打扫“战场”,好在大家都很自觉,自己带来的东西自己带走,吃零食的也把垃圾带走了,比以后看电影垃圾丢得满地都是的情况好多了。
散场的人们三三两两的回家,有的还走在一起讨论剧情,有的着急回家给其他人复述今天的故事,整个村子因为苏墨然的故事热闹了几分。
“没想到这丫头还有这本事,故事讲得不错,特别是最后那个总结。”
白明远和张怀逸一起听完故事回到张家,从苏墨然开始讲故事起,每回听完故事,张致远就会回来像两位爷爷炫耀今天听了什么故事,虽然叙述得不全但大致故事轮廓说得很清楚。
后来听得人越来越多,他们也去听了一回,发现讲得真不错,之后也和张家小孙子一起天天去报道,解解闷。
“是不错,没想到她小小年纪能有这份见解。”张怀逸喝了口热茶说,对于苏墨然每次讲完故事都会发表一些见解表示赞赏,通常这些见解都是积极地,有教育意义,有时候也会有冒出一些无厘头带有反讽意味的总结。
“只能说老苏孙女教得好,他泉下有知也可以安息了,我们家孙子辈要都像她这样,我死也无憾。”
“你家几个孙子都不错,只有你老是嫌这嫌那。”
“对了,那个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现在不是有现成人选了吗?”白明远问。
“嗯,我看可以,找个机会我跟她说说。”张怀逸想了想说。
“我看她能行,没人比她更合适了。”
☆、第二十二章 杀猪与对联
过了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能要准备迎接新年,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可以说过了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讲故事大会也暂时告一段落。
腊月二十四,年关降至,家家户户还是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苏墨然一大早便起来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掸除家里各种灰尘蜘蛛网,趁着天气好拆洗被单窗帘。
过了二十四便开始正式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村里的熊孩子开始在村子各个角落到处乱窜,三三两两结伴去冰钓,抓野鸡,打小鸟,忙得不亦乐乎。
每到过年最开心的就是孩子,过年有新衣服新鞋子,平时哪里会有新衣服,都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又老三。”只有到过年的时候大人才会舍得买点布给孩子做衣服,让他们穿得干干净净红红火火得过新年。
过年时通常家里还会买一些平时吃不上的食物,比如说猪肉,鸡鸭,糖果。这时候一般家里人口都不少,还没实行计划生育,一家都有几个孩子,平时连咸菜都不一定管够,吃一个鸡蛋也要用刀切开分成几瓣,每人只许吃一瓣。
最重要的是有压岁钱,压岁钱一般都是五分,一角,五分钱就能在街上买一碗面。
这时代虽然物资奇缺却最能显出年味,不像后来春运买票难,开车路上堵,好不容易到了家除了越来越重的年礼,越来越厚的红包,几乎跟平时没什么区别,已经找不到过年的感觉。
腊月二十六去买肉,想买肉就得杀猪。这里的猪基本都是两年养大,平时生产队专门安排一个人放猪,每天早晨,赶着猪从每家门口路过,各家就将自己家的猪放出来赶到队伍里,晚上放完猪回来,又按原路给各家送回去。
杀猪一般从腊月开始就断断续续开始杀了,苏墨然没见过杀猪特意跑去参观了一下。
几个健壮地男人在猪圈里逮猪,将猪按住,四个猪蹄捆起来,然后用扁担讲猪抬到杀猪的院子。
院子里放着一个大大的木桶,是专门用来杀猪的,木桶里放着长条板凳。把猪放在板凳上,两个人按住猪的身体和四肢不让它乱动,负责杀猪的人按住猪头,对着脖子就是一刀,割破猪的喉管放血。
木桶里早就准备好了一个脸盆接猪血,脸盆里放着盐水和油,等接满了猪血放在一边静置,一会儿猪血就会凝结成块。
等猪死透以后,解开捆猪腿的绳子,把猪放进木桶里。将事先烧好的开水倒进木桶,四个壮汉拎着猪的四条腿将猪不停地在木桶里翻转。等泡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褪猪毛,猪头和四个猪蹄的毛最难处理,需要极大的耐心。
将猪刮干净以后就开始开膛破肚,挖出猪内脏猪下水,割下猪头,最后秤称重。
杀年猪是村里的大事,老老少少都会过来观看,场面十分热闹。
杀了年猪,接下来还要蒸馒头和粘豆包,置办年货,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贴窗花,春联,年画。
到过年的时候村里人家就会到张老师家求春联,买整张红纸裁成大大小小的长条或者正方形。村里的老师书法好的都在张老师家挥毫泼墨,这可是个好差事,来拿春联的人通常都会带一些年货作为谢礼,感谢为他家写春联的人。
苏墨然也去帮忙,她前世唯一令她骄傲的就是一手好字,那时候没人管她她就喜欢上了写毛笔字,练打字需要宁心静气,正合她意。不过她没好意思要谢礼,算是友情帮忙。
这个的对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听j□j话,跟j□j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自己动手,风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相比以后那五花八门的春联,现在的对联简单朴素更接地气。
给别人写完了自然不能忘记自己,她也给自己的小院写了一副对联,又写了几张大大的“福”字,打算回去贴在窗子上。
“嗯,没想到你故事讲得好,字写得更好。”张怀逸走过来看见苏墨然写得对联,惊喜万分,现在少有人年轻人能写得一手好字了。
“哪里,也就是能见人罢了,跟大家比起来还差得远。”苏墨然不敢托大。
“不要妄自菲薄,写得的确不错,男人与女人写字风格不同,不必羡慕他们,我看你这个字就很好,不过也能自得意满,要坚持练习。”白明远也走过来看了看她写的字。
簪花小楷,字迹清秀娟丽,高逸清婉,流畅瘦洁,带有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她以前写字并没有这么出色,自从练了养身诀后,手腕的力道,对书法的理解都提高了一个档次,现在才能写出让人惊艳的字。
“是,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写得更好。”
“好,好孩子,可惜呀,我要是有这么个孙女多好。”白明远瞧了瞧自家孙子又瞅瞅苏墨然,一脸惋惜。
“别理这个老不休,墨然啊,三十晚上过来吃年夜饭吧,致远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小儿子家两口子也会回来,到时候一起热闹热闹。”张怀逸想着她一个人孤身在东北,也没有亲人,不如跟自己家一起过年。
“是在县里回收站的张三叔吗?”早就听说他有个儿子在回收站工作,他们每次去县里都会去淘些好东西,要是这次能和张三叔打好关系,说不定自己以后给可以一起去,她有空间要想偷藏点什么谁也不会知道。
“对,就是他。”
“好啊,那我到时候找点来帮忙,人多准备的东西肯定就多,奶奶一个人估计忙不过来。”
“行,你烧菜好吃,到时候我们就有口福了。”只要吃过苏墨然烧的菜都会赞不绝口,空间泉水的魅力果然势不可挡,哪怕只是加了小小一滴都能将食材的味道提到极致。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家家要祭祖,吃年夜饭,守岁。
☆、第二十三章 年夜饭
三十早上,苏墨然起了个大早,洗脸刷牙,收拾屋子,帮柳母做早饭,吃完早饭和孙晓美柳妍雨一起贴对联,福字和窗花,屋子一下子变得红火喜庆起来。
家里三个木盆里的绿色蔬菜都涨得十分旺盛,她从木盆里割了一小把韭菜和又拔了一些菠菜,剩下的留给柳家三口和孙晓美。偷偷从空间拿出一些韭菜和菠菜,跟之前的装在一起,反正柳妍雨他们也不会跑到张家问她带了多少菜,多带点也不会露馅。
韭菜用来包饺子,东北基本上都是酸菜馅的饺子吃多了也乏味,今天正好改善改善伙食,菠菜等晚上烫火锅。
空间里的新鲜水果不方便拿出来吃,苏墨然就做了很多水果干和水果糖,比外面卖的味道好多了。她包了两包,一包给孙晓美她们,一包带去张家。过年前她去县城大采购了一次,为的就是能正大光明地往外拿东西。
前两天她们三个女孩子和石刚徐翔一起去冰钓,徐翔很聪明设计抓了不少鱼,当然也有她暗中用内力相助的结果。抓回来的鱼大家分了,她们分到三条大鱼五条小鱼,回来后就养在厨房的坏水缸里。
她捞出一条大鱼,用绳子穿过鱼嘴,准备带去张家做鱼丸。
做鱼丸可是个细致的活,先将鱼宰杀洗净,用刀从鱼尾开始沿着鱼骨片下整块鱼肉,用刀或者勺子刮下鱼肉,加入适量姜末,水,盐,在将鱼肉剁成泥,最后加入蛋清。
冷水下锅,小火烧,左手将鱼蓉从虎口挤出小圆球,右手拿勺子粘水后刮起鱼丸放到锅里,反复此动作,直至丸子挤完,将水烧开,等鱼丸全部浮起后捞出来,最后放进冷水里储存。
盐的比例要掌握好,过多过少都影响口感。
准备好东西和孙晓美她们打个招呼就拎着东西往张家走,路过徐翔和石刚的小院时叫上他们一起。这两个人爷时张家的常客,听说徐翔的爷爷和张怀逸也是朋友。因为经常在张家一起吃饭,她和徐翔他们也渐渐熟悉起来,在石刚的追妻大计中她可是重要一员。
苏墨然在院子外面等了一会儿,徐翔和石刚才结伴出来。徐翔手上拎着两条大鱼,一看就是那天他们一起抓的,石刚拎着一瓶酒和一只野鸡。
“你怎么也带了鱼,还有石刚,你怎么舍得把珍藏的酒拿到张家,不是应该拿去讨好未来老丈人吗?好啊,我要回去告状。”苏墨然看见石刚居然提着酒,她开玩笑地说。
“当然要孝敬老丈人,可是现在我要是敢送去还不被打出来?还是等以后吧,我好酒多着呢,不差这一瓶。”石刚一副“你当我傻啊”地表情,满不在乎地说。
“你也带鱼,这次鱼要泛滥了,你还有韭菜和菠菜,太好了,上次都没吃过瘾,这次可以吃到韭菜饺子,说不定多得话还能炒一盘韭菜炒鸡蛋,我们带的野鸡正好炖汤,晚上吃火锅,菠菜烫火锅最好吃。”徐翔一见苏墨然手里的东西就两眼放光。
“没关系,鱼多的话可以做鱼丸,鱼滑,酸菜鱼,水煮鱼,还怕吃不完啊,不说了,快走吧,天太冷了。”
“好吧,走。” 三人到张家的时候,张奶奶已经和儿媳妇忙开了,张怀逸白明远白慕言以及一位陌生男人在屋子里唠嗑,两位老人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他时间几乎都在一起,真不明白到底有多少话可聊。
“哎呀,你们来了怎么都带东西,都说了不要带了。”华琴看着三个他们三个都拎着东西有些生气地说。
“奶奶,今天不是除夕嘛,我们都带菜来加餐,看,我还带了韭菜和菠菜,今天可以吃韭菜饺子。”苏墨然把手上的递给她看。
“韭菜?太好了,我刚刚还说今天韭菜不够呢,好,今天就包韭菜馅,下次来可别再带东西来啊,你们两个也是。”华琴一看是韭菜也就不再拒绝。
“这不是过年嘛,我和石刚抓到的鱼和野鸡,就当是年礼了。”徐翔说。
“成,你们聊吧,我去把鱼和鸡处理一下。”
“奶奶,我帮你吧,这么多鱼留一条红烧其他的做鱼丸和酸菜鱼吧。”苏墨然接过徐翔石刚手上的东西跟着华琴往厨房走。
“好啊,没想到你还会做鱼丸。”
“我以前跟奶奶学过,我奶奶做鱼丸可好吃了。”
“是啊,你奶奶以前的拿手菜就是做鱼,她还做过全鱼宴,那时候啊………”
厨房里,苏墨然一边处理鱼一边听华琴讲着她们年轻时候的事。
很快鱼处理好了,剁鱼蓉交给了石刚,这道工序十分费力气,反正鱼丸要到晚上烫火锅才吃,现在做也来得及。
“苏姐姐,苏姐姐,你来啦。”张致远一早就跑出去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玩去了,这会子才回来,一回来就看见他喜欢的姐姐来了。
“致远回来啦,来,到姐姐这,姐姐给你好吃的。”说着讲她特别带来的水果干和水果糖递给他。
“谢谢姐姐。”张致远接过纸包立刻打开,拿起一个水果干放进嘴里,真香真甜,他就知道苏姐姐来会给他带东西,不枉费他一听苏姐姐来了就立刻告别小伙伴跑回家。
“这孩子怎么老拿人东西,你看看你又出去疯了一身汗。”
“我们家致远给你添麻烦了。”
陈秀是张家的三儿媳妇,平时和丈夫孩子住在县城里很少来乡下,孩子放假后就把孩子送来乡下,等他们回来过年时就一直听儿子致远唠叨他这个苏姐姐,人长得漂亮会讲故事还经常给他好吃的零食,今天总算见到了。
“不麻烦,陈姨,我很喜欢致远,致远也喜欢我,对吗?”苏墨然摸了摸致远的脑袋说。
“对,我也喜欢苏姐姐。”张致远连忙点头说。
“我看你就喜欢苏姐姐的故事和零食吧。”陈秀取笑地点了点自家儿子的鼻尖,要说自己也没少给他买零食,可他偏说苏姐姐做的东西最好吃,比城里饭店做的都好吃,自家公婆也说苏墨然有一手好厨艺。
“才不是……”小致远被人说中心事,脸色有些微红。
“不理你们了,我去找爸爸。”说完就一路小跑出了厨房。
“这孩子,都让我给惯坏了。”陈秀对苏墨然抱歉地笑了笑。
“没关系,小孩子都这样,致远已经很乖很懂事了。”苏墨然不在意地说。
苏墨然把韭菜洗干净沥干水切碎,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肉泥,再加入鸡蛋老抽盐味精,搅拌均匀,韭菜肉馅就做好了。这边陈秀也将待会儿要用的面团和了。
刚要出去,小致远就像炮弹一样冲了进来。
“妈妈,妈妈,爸爸的腿又疼了。”
☆、第二十四章 腿疾
张致远本来想去找爸爸玩,到了屋里见大家都在聊天就自己爬上炕坐在爸爸身边吃水果干,他看见爸爸老是揉大腿就知道爸爸的腿又疼了,他知道每回爸爸的腿疼妈妈都要用毛巾给爸爸敷腿,他立刻跳下炕去告诉妈妈。
“妈妈,妈妈,爸爸的腿又疼了。”
“什么?腿疼又发作了?”陈秀立刻丢下手中的面盆也顾不上洗手直接往里屋走去。
苏墨然看着情况不大对也放下手里的饺子馅跟过去看看。
“耀辉,你腿疼又发作了?”陈秀进了里屋直接走到丈夫面前问。
“什么?腿疼发作了,你怎么不早说。”张怀逸见儿媳妇突然闯进来吓了一跳,一听原来是儿子的腿疾发作了,他这个小儿子自从六年前得了这个腿疾就经常发作,这一年越发严重且发作起来疼痛难忍,看了不少大夫也不见好。
“没事,就是有点疼,看你大惊小怪把大家伙给吓得,又不是没疼过,哪个月不来个一两次。”张耀辉见媳妇进来就知道她肯定知道了。
“什么没事,最近几次疼得越来越严重,有的时候疼得整晚都睡不着觉还说没事,你非得等到不能走路了才说有事是不是?裤子卷起来我看看。”陈秀就知道自家男人肯定是老早就疼了,一直忍着就是不想大过年的父母跟着操心,她心里疼啊,为了这个病两口子没少受罪,特别是自己男人,有时候疼得直冒虚汗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她心里急啊。
“没事,没事,不怎么疼。”张耀辉躲闪着陈秀伸过来要卷裤脚的手。
“耀辉你就卷起来让你媳妇看看吧,要是真没事她也好放心。”白明远见陈秀已经双目含泪,再不答应就能哭出来,他有些不忍心地说。
“对,你卷起来看看。”张怀逸知道自己儿子地脾气,这个样子肯定是有事。
张耀辉无法只好卷起裤脚露出膝盖。
只见膝盖四周皮肤泛红,浮肿,这样还说不疼?
陈秀含在眼眶中的泪立刻掉了下来:“都这样了你怎么不早说。”
“没事,媳妇,没事,你别哭了,我不疼。”张耀辉一见媳妇哭了立刻手足无措地安慰。
“这是怎么了?”华琴处理完野鸡回来就见厨房里一个人没有,跑到里屋居然看见儿媳妇在哭。
“妈,没事,就是秀儿知道我腿疼犯了有些心疼。”张耀辉连忙解释。
“腿疼又犯了,怎么不早说,等着我去打水。”华琴说着就要往外走。
“妈,还是我去吧。”陈秀擦干眼泪说。
“不用了,你待在这吧。”
苏墨然看着张耀辉的腿,红肿,剧痛,灼热,应该是风湿性关节炎。
“能让我看看吗?”苏墨然开口说。
她一说话,一屋子人都看着她,张怀逸突然想起来苏墨然好像会些医术,连忙说:“行,墨然你来看看。”
苏墨然走过去,仔细端详了一下他的膝盖,又伸手摸了摸,试着发出一丝内力探进去。
“这个腿疾是不是经常发作,发作起来总是一个关节换到另一个关节,关节红肿,灼热,剧痛,一般几天就会消退,要是发炎就要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苏墨然问。
“是的,是的,发作起来特别疼而且肿得厉害,看了好多大夫都说看不好。”陈秀一听她说得情况都对连忙点头说。
“恩,那就对了,这个应该是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根治会反复发作。”
“那你能不能治?”张怀逸抱着一线希望问。
“这个,我只能尽力试一试,应该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苏墨然想了想说,其实她可以根治,不过她不想太特别。
“太好了,百分之八十很高了,其他大夫都说治不好。”陈秀一听有这么高的成功率,比在其他大夫那得到的答案好多了。
“我先开个药方,止痛,都是寻常药,赤脚医生那应该有。”
“这里有纸笔。”张怀逸立刻将炕桌让出来。
药方:姜汁一两,葱汁一两,陈米醋五钱,牛皮胶三两,陈皮八钱。
“将陈皮八两熬浓汁,去渣掺进前面药汁里,慢火煮成胶,冷透火气,图在干净的纱布上,然后裹在膝盖上就可以了。”苏墨然将药方交给陈秀。
“就这么简单?”陈秀不可置信地问。
“这只是止痛,要根治我还得回去拿工具,你先熬药让张叔止痛吧。”
“好,好,我这就去。”陈秀连忙去找婆婆,她不认识赤脚医生家,只能让婆婆走一趟了。
“张爷爷张叔我先回去拿东西你们等我一下。”苏墨然站起来说。
“好,你去吧。”
苏墨然回来地时候带了一个小木箱,这是她特意请村里木匠帮她做的医药箱。
“我先替你行针去除炎症看看效果。”
苏墨然拿出银针,用酒精擦拭消毒,刺入膝盖处的几个穴位,带着一丝内力捻转提插每根银针。五分钟后,伴随着针刺,内力的挤压,膝盖内部的黄脓开始顺着银针流出来。
苏墨然用镊子夹着棉花不停地擦拭,边擦拭边捻转银针,大约过了四十分钟左右才收针。
“好了,张叔你感觉怎么样?”苏墨然问。
“感觉好多了,没以前那么肿胀酸疼了,好像也感觉不到发热了。”张耀辉动了动膝盖发觉真的有效果。
“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听见有效果张家几口子都特别激动。
“这个病需要行针三次,隔一天一次,这个是我配置的养身丸,七日吃一粒,不能多不能少,配上我刚刚开的药方敷药,一日一次,大概三四个月就该好了,如果到时候不放心再来给我看一下。”苏墨然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瓷瓶递给张耀辉。
养身丸是她根本空间医术古籍上的药方,将药材提炼用内力揉合而成。极品养身丸所用药材全部都是空间出产,熬药的水都是灵泉。养身丸的作用就是调养身体恢复身体机能,极品养身丸能起死回生,只要有一口气都能救回来。
为了怕药效太好引起怀疑,她这次给张耀辉的养身丸没有用灵泉调制只是用了普通的水,药方里的最重要的药引子莲子,她也用的是空间里最常见的白莲,药效也最次。空间中的莲花金莲最好,墨莲次之,红莲第三,加上灵泉和井水,她分别调制各种不同药效的养身丸。
给张耀辉的这种算是最差的,要是给了最好的哪用得着三四个月,三两天就该好了。
“谢谢,谢谢。”张耀辉连忙双手接过瓷瓶,这可是人家的秘药啊,说不定还是祖传配方。
“你先前配的药不是止痛吗,这也要每天都敷?”陈秀问出自己的疑问,只要关于丈夫的腿,她都非常仔细。
“那帖药不仅有止痛效果还可以逼出体内寒毒,我们不光要吃药治疗还要预防寒毒入侵切断源头,双管齐下病才好的快。”苏墨然耐心地回答她地问题。
☆、第二十五章 当老师
听了她的解释陈秀喜极而泣,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好就行,这个病可把丈夫折磨惨了,她也没少因为这病受罪。
“媳妇,别哭了,你看这不是都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