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奴-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定七天进抵雅斯克,现在却是距雅斯克还有八十里,按目前的行军速度,可能四天后才能到达,这比预计时间多了五天。现实的无奈让赵强越发坚定建设远东基本道路及交通驿站网的必要。

不知道齐壮和胡旺进展如何?俯看了一会精奇里江后,赵强从高处走下。中翼已经耽搁了五天,如果左翼和右翼也出现问题,那在九月份前结束定远作战就有些悬了。冬天一旦来临,大规模的战事只能宣告结束,在没有有效防寒御暖装备前,林海雪海式的战斗场景是不可能出现的。

冬天过后,就是康熙二十三年了,赵强提醒自己,时间不多了,满清可以对沙俄软弱,但绝对不会对自己软弱的,自己与康熙将是一场生死搏斗。

见士兵们吃完食物,体力有所恢复后,赵强下令继续前进,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宿营地。

“出发!”

正在休息的军士听到出发命令后,连忙起身,继续往前前行。侦察中队已经突出十里之外,因此队伍前进时不必担心遭到攻击,现在只要能够往前走就行。唯一担心的便是道路情况以及不可预料的天气。

…………。

“进攻!”

在西林穆丹河边的西林穆宾斯克城,此时正进行着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一队不到百人的俄军火枪手与三百鄂温克、达斡尔人组成的军队正在向对面强大的敌人发动自杀性的攻击。

火铳大队列阵以待,骑兵大队甚至根本没有出动,战斗就宣告结束了。随着黑烟的消散,城内城外看到的只是一地的尸首,听到的是未死者痛苦的叫声。关宁军的伤亡只有十一个士兵中铳,而俄军却是全军覆没,没有一个生还者,火枪手和那些伪军们表现得都很勇敢,战斗的士气让胡旺和一些军官有些震惊。

西林穆宾斯克城的俄军指挥官诺潘乌克夫尽到了一个军人的天职,他一直战斗冲锋在第一线,同时也是身中铅弹最多的,在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他的胸口已经烂透。

“螳螂挡车,不自量力。”

战斗的轻松解决让胡旺心情大好,他很不理解这些罗刹守军为什么不凭城坚守,而是选择出城决战。直到进城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西林穆宾斯克城的火药储藏在半月前被输送到了其他地方,新的补给未来之前,城中的火药只能供守军进行一次冒险的赌搏。如果赌赢了,他们将获得敌人退兵的机会。可是,他们赌输了,他们低估了敌人的战斗意志与兵力。低估的后果只有一条,那就是生命的逝去。

城中的居民在目睹守军全部阵亡后,自动打开了城门,同时他们还自发的将城内七八十名俄国人绑了起来。几个年长的居民十分恭敬的代表城内居民请求关宁军的进入。让胡旺惊讶的是,在城中,他竟然发现有几十名汉人,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些汉人在此生活已经三百多年了,他们的祖先是大明卫所的军人,而他们就是那些卫军与当地居民的后代。据这些汉人说,像他们一样的明军后代散居在各地的有几千人,自大明万历年间辽东发生战事后,他们便与朝廷失去联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已经彻底融入当地的生活,但是有一点他们却始终没有忘记,那就是他们一直说汉语,用汉字,从不学习其他部族的语言文字。用其中一位老者的话说,那就是“我们生是汉人,死是汉人,无论关内如何,我们都要将汉人的血脉与文化传承下去。”

此地有汉人的情况让胡旺激动不已,他当即重赏了这些汉人,并且让他们带领关宁军前往各个汉人聚居点,告诉他们,汉人的军队来了。

虽然这支自称关宁军的军队大多数是些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等族人,里面甚至还有哥萨克、罗刹人,但是毕竟是一支汉人领导的军队,因此城中的汉人对关宁军的到来显得十分高兴与激动,他们欢呼着跳着,感谢上天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再次见到遥远故国的同胞。

有了这些汉人的帮助,对西林雅宾穆斯克城的接管十分顺利,胡旺最后索性将民政事务全部交由这些汉人打理,而自己直专注于军事方面的事情。

在城内汉人的陪同下,胡旺与一众军官巡视了一遍城池,城内的居民对于关宁军的到来没有表现出抵触,因为在俄国人的占领下,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现在都指望新的占领者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因嫌西林穆宾斯克这个很罗刹式的城名拗口,胡旺想了一下,对众人道:“从今往后,此城就叫定远城!”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远作战(十六)

胡旺所部轻松攻占西林穆宾斯克城,将之改为定远城后,因有汉民的帮助,城内的秩序得以保持。胡旺对部下要求甚严,并对赵强的战略意图体会最深,所以他对军纪的要求也是最严。在他的严令下,除了几起财物性质的抢劫案,城内并没有发生奸。淫掳掠等事,对此,连同汉民在内的居民,在第二天向胡旺表达了谢意,并将连夜征集的劳军之物献上。同时献上的还有几名年轻美貌的少女,不过却被胡旺婉拒了,在他看来,顽固抵抗的城池才要受到惩罚,而定远城内的居民却是对关宁军的到来表示欢迎,尤其是城中汉民的存在,让胡旺觉得有必要让关宁军带给这些居民一种“王师”的形象。收受对方孝敬的女子,虽然可以得以享受一番,但却对王师形象有所抹黑,再说女色对他也没什么吸引力,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尽快结束定远作战,将罗刹人赶走,然后大军南下为王爷报仇。其他的一切对于胡旺来说,都微不足道。

复仇,替王爷复仇,替汉人复仇!替所有被鞑子残杀的百姓复仇!每天夜里,胡旺都会被恶梦惊醒,梦中,他总是会梦到无数死在清军刀下的同伴,梦到病死的昭武皇帝,梦到世孙,梦见身首异处的王大将军…

胡旺虽然婉拒了城内居民献上的少女,但城中的三十多名罗刹女人却不走运了,她们没有资格被赦免。按照军功大小,她们被依次分给了立功军士,从此以后不再是俄国人,而是关宁军的女人。除非关宁军的男人全部死光,否则她们就要永生永世伺候她们的男人。

不顺从的就杀死他们的男人,玩弄他们的女人,抢夺他们的财物,但对于顺从的,则要如自己的子民一般,安抚他们,保护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定远作战会议上师团长赵强如此对军官说道。

城中的罗刹守军已经全部战死,被居民绑起来的七八十个所谓罗刹平民被充作贱民,无论他们如何哀求,胡旺也没有释放他们的意思。他们的财产也全部被充公,与那些罗刹人抢回来的财物一样,成为关宁军的财富。

如同古里河城齐壮的所为,胡旺同样在第二天决定南下雅斯克与师团本部会合,同样,他也留下了一个长矛大队,并让伍枫秋坐镇定远城,负责联络各地汉民并对定远城实施统治。派往首义城报信的人员已经出发,等民曹派人过来后,相应的民政事务便由民曹统一安排。

定远城内人口不多,只有一千多人,可征用男丁四百多人,胡旺象征性抽调两百男丁充当辅兵使用,告之他们,战事结束后便可放他们回来。因为关宁军的良好军纪,被俄国人欺压已久的居民们出于本能的相信关宁军所说的一切,因此对于征用,他们没有任何不满,表现得很是雀跃。

昨天罗刹人表现出勇敢的战斗精神情有可原,但那些伪军如何也不怕死,敢于跟在罗刹人后面对己方发起冲锋的。这个问题在问过城内居民后,胡旺也得到了答案。原因很简单,那些伪军在欺压城内居民和杀害周围部落百姓方面,比罗刹人还要狠毒,现在关宁军来了,如果他们不拼死保卫定远城,那破城之后,被他们欺压的居民同样不会放过他们。而且他们抢回来的财产都在定远城中,为了保住财产,他们也必须和关宁军血战到底。

看来罗刹人也不笨,他们驱策这些各族伪军的方法与师团长使用各族军士的办法大同小异,让他们沾血,给他们财富,给他们地位,如此这些人才会死心踏地追随,才有可能变成一支强军,胡旺如此想道。

再软弱的男人,只要经历过鲜血,都会变得勇敢。

伍枫秋除了守卫定远城,安定城内秩序,同时也要负责与各地汉民的联系,并沿来时方向,征调城中人力向首义城方向铺设驿站,与首义城方面同时开进,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建成一条能够保障通信的驿路。

定远城在西林穆丹河的中游,上下游有一些小部落生活定居,对这些小部落,伍枫秋的安排是先派人通知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前来定远城接受关宁军的安排,那么就立即调兵去剿灭他们。对于自愿来投的部落,可以保留他们的财物,而那些要动兵去剿的部落,则要全部被充作贱民。余下的两百多城内男丁,被伍枫秋组织起来,用以维持治安,长矛大队尽可能从这类治安事务上脱手,以便能够保持最佳状态执行作战任务。

安排好定远城的大小事务后,胡旺率巴根的骑兵大队与火铳大队踏上往雅斯克的道路,随同他们的是那两百名征用的男丁。出发后,路上不时有闻讯赶来的汉民要求加入关宁军,另外还有一些达斡尔人加入,三天后,胡旺的右翼便多了九百人,这些人都被编入新兵大队,在行军途中休息时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战术训练,随时准备补充联队伤亡。越往雅斯克,前来加入的人就越多,从他们口中胡旺得知,关宁军的威名已经传播开来,很多人都是冲关宁军敢打罗刹人而来投军的。

随着战事的推进,胡旺相信,关宁军很快就可以成为一支拥有数万兵力的大军,刀锋所向,无人敢敌,不管是罗刹人还是满清,最终都将在关宁军的铁蹄下颤抖。

………………

“走,不许回头!”

古里河城外,在骑兵大队的押送下,一百八十名罗刹人,四百名鄂温克士兵、九百名城内男丁麻木的往前走着,他们不知道这些清国人要将他们送到哪里去。老人小孩已经被分选出来,留在城中。没有被带走的青壮很快就要被组织起来去建设驿站,并被吸纳关宁军中,参与对古里河流域部落的征服战斗。

“主人,他们要我们去哪里?”

阿乐儿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小心看了一眼周围,见没有清国人注意,轻声问了主人一句。

“去哪里?”托可洛斯基苦笑一声,怜惜的摸了摸阿乐儿的脑袋:“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些清国人不会杀害我们的。阿乐儿,我们会回来的,你一定会活着回来见到你的父母的。”

“嗯。”阿乐儿懂事的点了点头,跟在主人身后,坚定的往前走着。

主人说我们会回来,那就一定会回来的。

…………。

“报!”

“何事?”

赵强勒住马头,停了下来,来报信的是侦察中队的士兵。

那士兵打马跑到师团长前面后,猛的一勒缰绳,从马上跃下,行了军礼道:“启禀千户大人,探马捉住两个想到雅斯克的罗刹人,因弟兄们不懂罗刹话,问不出什么,所以押来请千户大人定夺。”报信士兵是吴军旧部,明显还没有习惯师团长的称呼,因此他用的是赵强以前的称呼,对此,赵强倒也没乐于接受。

“噢?”一听捉了两个俄国人,赵强来了兴趣:“把他们押过来。”吩咐陈伟去找两个懂俄语的鄂温克军士过来,准备翻译。

“长官问你,你们是哪里来的,去雅斯克做什么?”

担任翻译的鄂温克士兵有点紧张,问话有些结巴,一边问着一边害怕的望着赵强。

那两名俄军士兵一脸沮丧,他们没想到会在离目的地还有十里的时候,会被清国人捉住。听了那鄂温克人的问话,二人对视一眼,沉默不语。

“大人,他们不肯说。”鄂温克翻译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个局面,无助的看着赵强。

赵强冷哼一声:“告诉他们,你再问一次,他们如果不说,脑袋立即砍了。”

“是,大人!”

听了赵强充满杀意的话,翻译情不自禁打了个抖,吸了口气如实对那两俄军说了。

“快老实,不然你们的脑袋肯定不会再在你们脖子上的。我家大人说话一向算数的,你们再不开口,肯定会死!”

在鄂温克人半带同情的恐吓下,两名俄军士兵害怕了,见周围看着自己的清国士兵全部冷着脸,他们心虚了,短暂犹豫后,二人交待了自己来雅斯克的目的。

二人说完后,翻译如释重负,对等着回话的赵强道:“大人,这两个人说他们是古里河城的守军,前来雅斯克求援,因为他们受到了清**队的进攻。”

“清**队的进攻?”

赵强失声笑了一下,看来齐壮已经动手了,照时间算,古里河城应该已经拿下了。他才不信一个小小的古里河城可以抵挡住齐壮的进攻。

让人将两人押下去后,赵强转身问陈伟:“离雅斯克还有多远?”

陈伟摊开地图,问了随军的俄军俘虏后,肯定的告诉赵强:“师团长,不到十里!”

“传令下去!”

赵强朝北边看了一眼:“全军在雅斯克吃晚饭!”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远作战(十七)

四更了,请大家投票支持,此种更新状态将连续保持下去,以回馈一直支持骨头的读者

“嬷嬷,阿爸为什么还不回来?”

“阿吉,你是想阿爸还是想吃肉了啊?”

精奇里江北岸一处僻静的林子边,一间木屋孤单的立在那,木屋外围着一圈低矮的栅栏,外面的空地长着一些蔬菜。院子里,一个扎着双角辫的孩童撒娇的抱住他有点微胖的母亲,水灵灵的眼睛对着母亲眨来眨去,脸上有些害羞又有些期盼。在他的脚下,是一只坏了一边的篮子,里面放着几个土豆。

“阿爸走的时候说过的,回来给阿吉带肉吃的。”

孩童歪着脑袋探头朝远处看了一眼,视线中没有阿爸的身影出现,不由有些失望,小嘴撅了起来,像是对母亲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什么阿爸还不回来?

望着儿子失望的样子,妇人有些好笑,也有些心酸,自打罗刹人来到这里后,他们的生活就改变了。以前男人每次出去都能打到黄羊孢子,一家老小不仅能吃得饱饱的,还能将多余的猎物拿到雅斯克换些油盐,现在却必须每月替罗刹人干二十五天活,所得的报酬也少得可怜,根本无法维持一家开支。为了贴补家用,妇人已经尽可能的将屋子周围的空地利用起来,趁着夏季长一些菜果,以便冬天来临时能够食用。平时与男人也是尽可能少吃一点,将仅有的肉食留给自己的独子,好让他能够吃饱,健康快乐的长大,但是,肉食实在太少了,每个月男人大多数时间要替罗刹人干活,仅有的五天时间根本无法捕捉到足够的猎物,而且所得到的猎物还要上交大半给罗刹人的税官,这日子根本没法过。想到冬天来临后,没有足够的肉食度过寒冷的冬天,妇人不由揪心。

看着儿子有些偏黄的脸蛋,妇人的心忍不住痛了一下,叹了口气,暗自诅咒了几句该死的罗刹强盗,如果不是这些强盗,他们一家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都木怎么还没回来呢?”

陪着儿子站了一会后,妇人有些担心起男人来,她抱起儿子走出院门朝远处看去。今天是男人回来的日子,往常这个时候他早已经带着罗刹人给的少得可怜的干肉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没回来呢?雅斯克离的并不远,不过几里地,罗刹人在中午的时候放男人他们回来,而男人从雅斯科回到家要不了小半个时辰,算算时间他应该早就回来了。

难道路上出了事?妇人越发有些担心,男人是个很守时也很顾家的人,每次放工他第一时间就会往家赶,从来不会在其他地方耽搁停留,今天却迟迟没有回来,这让妇人不能不紧张起来,她有些害怕。自打罗刹人来了之后,她就听到过有好多族人被他们打死,难道?妇人不敢再想,她不敢想象都木被罗刹人害死的情形。

孩童察觉到母亲的脸色有些变化,小手轻轻的抱住了母亲的胳膊,用稚嫩的声音叫唤母亲“嬷嬷,怎么了?”

“没什么,阿吉。”

妇人不想儿子也紧张,对着他强笑了一下,眼睛死死盯着通往雅斯克的那条路,期盼着都木能够快点出现在视线中,带着他那招牌似的微笑远远的对着儿子张开双手。

在不长的等待之后,妇人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男人都木。

“都木!都木!”

“阿爸、阿爸!”

妇人和孩子同时放声叫了起来,孩童挣扎着从母亲怀中跳下,飞快的往阿爸身边跑去。妇人见此情形,也不叫儿子,只是在那微笑着看着远处越走越近的男人。随着男人的身影越来越近,妇人的眼睛都突然定格了,脸上的笑容也瞬间凝固,她看到在男人的后面,有好多好多的人。

“这就是你儿子?”

骑在马上跟在都木身后的赵强见前方一个可爱的孩子飞奔过来,笑着问了一句。已经从方才的惊慌与不安中回过神来的都木忙冲赵强点了点头:“将军,那是小人的儿子。”

“你儿子很可爱,他叫什么?”赵强轻勒座骑,战马的步子往前迈了几步。

“阿吉。”虽然面前这个将军很友善,但都木还是本能的对他保持足够的恭敬,就好像对待雅斯克那些罗刹人一样,说话的声音始终很小声,不敢加大一点音量,而且每次回答这个将军问题时,他都是低着头,不敢直视对方。

“阿吉,阿吉”赵强念叨了几遍;呵呵笑道:“好名字。”

“阿爸!”

阿吉也看到了父亲后面有好多人,但他却没有别的念头,只想尽快得到父亲的拥抱。在阿吉幼小的心灵里,父亲的怀抱与母亲一样,都是温暖而安全的,与父亲在一起的人自然也是好人,所以他不害怕父亲身后的叔叔们。

见儿子已经快冲到自己面前了,都木下意识的要伸手去抱,但手刚动了一下,却突然又缩了回来,有些忐忑的低着头在那不敢乱动。

“去抱抱你的儿子。”坐在马上的赵强观察到了都木的反应,知道这个有些胆小的达斡尔男人对自己和部下很害怕。为了让这个达斡尔男人安心带路,赵强宽慰他道:“顺便去告诉你妻子,你要带我们去雅斯克。”说完特意又叮嘱了一句:“记得告诉她,我们是干什么的,不然我怕你的妻子会提心吊胆的。”

“是,将军。”

听了赵强的话,都木微一迟疑,便朝前快走了几步,一把抱住奔过来的阿吉,将他抱在怀中,上下举了一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将手中的一斤干肉递到阿吉手中后,都木便抱住他往栅栏那边走去,走到一脸惊疑的妻子面前后,他回头看了一眼,将阿吉递到妻子怀中,轻声的说了一句:“别害怕,他们是打罗刹人的军队。”

(作者注:嬷嬷,达斡尔人对母亲的称呼,与满人嬷嬷称谓不同)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远作战(十八)

最先到达雅斯克的是侦察中队与赵强的亲兵队,另外还有运输大队的两个中队兵力。当他们在达斡尔人都木的带领下,从小路穿过森林出现在雅斯克时,俄国人和当地居民还处于“梦游”状态,他们对于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甚至一些索伦和达斡尔苦役以为来的是罗刹人的军队。他们只是朝远处扫了一眼后,便再也不去关心什么人来到这里,来这里又要做什么,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活计能不能干完,罗刹人的监工是不是不再对他们大喊大叫,干完活之后是不是可以顺利领取食物回到自己的小木屋去。

诚如情报显示,雅斯克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看上去如同后世的村镇,规模比松山堡大了许多,但是防卫能力连首义城那样的石头小堡垒都不如。看到那些所谓的守军如同普通居民一般晃来晃去后,赵强就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不是战斗,因为那些俄国守兵根本就不能叫军队,充其量也就是一群土匪。如果非要形容,那么夺取雅斯克的行动可以用“演习”来形容:一方进攻,一方溃散,没有过程,只有结果。

战斗经过毫无值得书写的一面,当侦察中队的骑兵挥舞着哥萨克人的马刀冲过去时,任何抵抗都没有发生,有的只是混乱。俄国士兵四处逃窜,达斡尔伪军们则是象征性的举了举武器,便自发的投降了,一百多索伦伪军则更夸张,他们没有投降,而是选择“战场起义”,在关宁军的骑兵还没有冲进雅斯克时,他们就先向罗刹人动手了。他们的战斗表现让冲进去的骑兵们目瞪口呆,实难相信这些索伦人会突然崩发出如此勇敢的士气与战斗意志,看到那些罗刹人被怒火中天的索伦人按在地上,用手抓、用石头砸、用刀砍时,骑兵们有些庆幸也有些同情那些罗刹人。

居住在雅斯克的各族居民和那些被掳掠回来的奴隶们在发觉罗刹人大势已去后,也开始痛打落水狗,他们拿着木棍、菜刀、石块等各式工具,三个一队、五个一群的去追赶那些落荒而逃的罗刹兵。关宁军受到了“解放者”般的欢迎,一些索伦妇女自发的唱起赞美的歌曲,为关宁军送来热水和她们认为可以招待客人的食物,虽然少得可怜,但是这一行为显然让赵强为首的军官层感到满意。

半个时辰后,雅斯克恢复平静,投降的达斡尔人、起义的索伦人,被俘的罗刹人都被圈在一起,在简短的甄别后,战场起义的索伦兵被整编为雅斯克的治安队,达斡尔人则被充作运输大队的辅兵,俄国士兵则被用绳子挨个绑起来,临时关押在牛圈里,因为赵强暂时没想到如何处置他们,他打算等齐壮和胡旺将俘虏的罗刹兵送来后,再统一处理他们。

三天后,齐壮率左翼部队到达雅斯克;五天后,胡旺的右翼安全抵达。至此,定远作战第一阶段宣告结束,三路兵马成功会师雅斯克。

此次作战成功完成既定目标,历时二十三天,计占领古里河城、定远城、雅斯克等三座俄国据点,中小部落、村寨一百二十多处,控制古里河流域、西林穆丹河、精奇里江上游,实际控制土地相当于关内直隶省面积。

共击毙击伤俄军二百六十人,俘虏三百一十人,各族伪军一千一百人。占领区里已统计各族人口两万四千人左右,未统计纳入关宁军管辖人口约在两万人左右。

除定远城俄军火药库空置外,古里河与雅斯克城内的火药存储量约两千六百斤,火枪七百六十杆,其他兵器无数。

缴获的除了火药武器外,还有黄金一千六百两,白银一万两千两,并获得位于定远城东五里处的一座小型银矿,计月产白银两万两左右,精奇里江中游铁矿一座。此二矿是俄国人在六年前分别修建的,所产白银与生铁大多运往尼布楚,然后再向俄罗斯腹地运送。此番全部落入关宁军之手,知道自己拥有一座小型银矿与铁矿后,赵强兴奋的一夜没睡不着觉,第二天就派人往首义城送信,让邓肯即刻前来雅斯克,赵强准备将银矿与铁矿事务交给邓肯处理。并且还准备安排郭有财等人从海参威或者绕道朝鲜出海,前往澳门为自己采购兵器和一些生产设备。

另外还获得牛羊牲畜两千多头,猪鸡无数,可耕种土地约四千公顷。民曹与军曹的人员已经接收古里河与定远城,因雅斯克道路难行,所以总制府对雅斯克及其周边地区的接收工作有所延迟。

为了消化和巩固已得果实,赵强让全军休整一星期,然后再开展第二阶段作战。反正俄国人的据点分散,兵力也分散,即使他们知道关宁军的出现,所能应对的措施无非是合兵一处拒守,那样的话就必须放弃一些小据点。如果他们抽调兵力前来攻打,赵强更是求之不得,如此也能省不少功夫。

齐壮的左翼出发时计有兵力一千七百人,前来会师时,连同俘虏青壮已扩充到三千人。而胡旺的右翼扩充得更厉害,会师时兵力已近五千,内中来投的汉民有一千多,这让赵强高兴坏了,他从来没想到在远东竟然还有大明军队的后代。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些汉民的重视,赵强亲自与他们的代表共进午饭,并对帮助稳定定远城秩序的汉民进行了赏赐。宴会上,汉民代表表达出对关内故国的思念之情,赵强趁热打铁告诉他们将来关宁军一定会南下驱除鞑子,恢复故国,因此请求散居在各地的汉民能够支持关宁军。

在汉民们眼里,赵强就是关宁军的最高统帅,他既保证带领汉民们回归故土,汉民们自然不会怀疑。虽然在这片严寒之地生活了两三百年,但能够回到故国去,对汉民们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吸引,因此宴会之后,汉民代表们便自发的带领关宁军使者前往各地汉民聚居点,向他们宣传关宁军,让他们全部投奔关宁军,将来一起打回故国去。

鉴于部队扩充太快,在休整的第三天,赵强命令所有部队都归入原建制,即刻成立第二骑兵联队与第二步兵联队。一应建制与第一联队相同。为了让新成立的联队有一定战斗力,第一骑兵联队与第一步兵联队各抽三百人调入新成立联队。从俘虏与青壮中抽调六百人补入第一骑兵与步兵联队。

目前连同俘虏在内的各族青壮可抽丁一万人,其他还没有被找到的部落和汉民估计也可以抽丁一万人左右,为了不影响占领区内的生产生活,赵强不打算将所有男丁征调,因此除了被充为辅兵与贱民的各族居民,其他主动来投的和对关宁军表示欢迎的百姓一律视为自由民,对他们的男丁征调比例维持在百分之四十即可。

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远作战(十九)

攻取古里河及定远城的战斗,火铳大队发挥了决定作用,有鉴于俄军普遍使用火枪的情况,第一步兵联队的两个长矛大队被剥离出来,统归入第二步兵联队,从达斡尔及索伦和一些汉民中挑选了六百人组建新的火铳大队补入第一步兵联队,因此整编后的第一步兵联队全装火铳,三个火铳大队有一千八百名火铳兵,加上运输大队与侦察中队、炮兵中队,联队总兵力为两千七百人,较之前少了五百人。但是,在这两千七百战兵的基础上,第一步兵联队却得到了一千名辅兵,充作随军苦役,担负所有与战斗无关的事务。

第二步兵联队武器装备五花八门,刀、剑、矛、箭什么都有,限于没有军工生产,无法提供制式武器,所以赵强对第二步兵联队的要求是手中有武器就行。并且第二步兵联队的编制为八个大队,总兵力四千八百人。在即将进行的定远作战第二阶段中,第二步兵联队将作为预备役战斗队使用。因第二联队多是原俄国人役使的各族伪军和征用的青壮,所以没必要给他们配备辅兵,一应事务联队自己安排即可。

第二步兵联队的联队长人选,赵强在征询过齐壮与胡旺二人的意见后,任何了正坐镇古里河城的左铭南担任,副联队一职则由运输大队的钱林担任。二人空缺职务从下面军官中依次晋升。

第一骑兵联队在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