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烈-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亲兵迟疑了一下说道将军,这么近的距离,我们的人正和唐军交战,弩箭会误伤的。”
桑央嘉措像一头正要吃人的狮子一般咆哮道些许误伤难道能够和我们全军覆没比么?马上去传令。”
那亲兵吓了一大跳,连忙转身去传令了,桑央嘉措看着这名亲兵的背影,眼神阴霾,这名亲兵不能用了,此战过后就将他编进前锋军,去当敢死先锋吧,居然敢质疑我的命令?
那名倒霉的亲兵还不的迟疑已经决定了命运,很快吐蕃后面的弩兵就上来了,整整八十具军弩,这还是唐军的武器,没想到现在却是对准了,桑央嘉措毫不迟疑,军弩一到位就大喝一声放箭,”
弩箭如雨一般攒射,这么近的距离,何况还在和吐蕃士兵搏杀,唐军前面的士兵顿时倒下了两排,而正在和他们战斗的吐蕃士兵也倒下去了十几个,唐军这时露出了巨大的破绽,唐军都惊呆了,吐蕃人连人都射,但是吐蕃士兵却根本没有露出惊讶的神情,只是顿了一顿就接着扑了上去。
唐军人数少的缺点暴露了出来,这一轮弩箭射倒了三十多人,剩下的唐军阵势也被打开了,吐蕃兵一个个身材不高,但是凶悍无比,冲进唐军中就乱砍乱杀,唐军虽然还在进行抵抗,但是没有了阵形的掩护失败是在眼前了。
“放箭。”又是一声爆喝,一轮弩箭又射了,又是连带着唐军和吐蕃兵一起射倒,唐军这时剩下的人已经不足三十人了,唐军挣够战斗到这个时候也已经是不容易了,已经是非常顽强的体现了。
但是现在唐军崩溃了,剩下的唐军转身就往城中逃跑,吐蕃士兵已经杀红了眼,还想追杀,桑央嘉措连忙喝住了,这短短的内唐军损失了一百多士兵,吐蕃损失的数量跟唐军差不多,都是在瞬间就死伤狼藉,但是最关键的城门口吐蕃兵站住了脚。
桑央嘉措马上组织了一百人左右的吐蕃精兵向城上冲去,他要在第一牢牢的守住城门,城头的战斗本来是在胶着之中,唐军这边人数要占优,但是多吉扎西带领的吐蕃兵有地势优势,双方来回了两下,互有损伤,结果桑央嘉措解决了底下的唐军带领士兵就冲了上来,五十具军弩开路,多吉扎西顺势带领手下夹击,这里的唐军在狭窄的通道上面崩溃得更加的快,随后成为了屠杀,只有少数几个唐军突破了重围往城中逃了,剩下的不是被杀就是跪地投降了。
多吉扎西此时已经杀红了眼睛,身上已经挂了四五处伤口,他神情狰狞的走到一个跪地投降的唐军面前,一刀就砍掉了这名唐军的脑袋,胸腹的压力将鲜血喷起了五米高,将多吉扎西浑身都淋了个遍,多吉扎西手持横刀连杀三个唐军降兵,大声喝道全部杀了,我们没有和人手来看守俘虏。”
吐蕃士兵全部动手,将剩下的唐军降兵全部斩杀,地上都是尸体,浓浓的血腥味在夏日的晚上散发,已经有苍蝇飞来,多吉扎西吩咐所有的吐蕃兵将能用的唐军的武器都集中,然后城头上只留下了十名吐蕃战士。
石堡城的城门就是设立在两个峭壁之间,一个拔地而起的山峰将城门这里和其他的城墙隔开了,这本来是便于防守的一个设计,但是现在却成为了唐军不能够从城墙直接攻击城门的一个漏洞了,唐军想要夺回城门,那么就只有从下面进攻。
桑央嘉措非常聪明的将八十具军弩安排在了上城墙的道路上和两边的房顶上,军弩在高处就能够发挥出优势了,吐蕃现在还剩下三百多人不到四百人,其余的人桑央嘉措分成两队,一队由多吉扎西带领躲在门洞里,唐军的第一目标肯定是城门,只要占领了城门就能将两个千斤闸放下,石堡城就会又成为了攻击者的噩梦。
桑央嘉措的重点就在城门附近,八成的兵力都集中在这里,只要守住一段,那么后援来了之后石堡城中的唐军就是瓮中之鳖了,现在关键的也是。
唐军没有一会就出现了,桑央嘉措将城门附近的火把全部熄灭了,唐军显然是得到了溃退的士兵的情报,前面的士兵手持大盾,虽然在快步前行,但是却显得比较谨慎,走到距离城门约四十步时,桑央嘉措一声令下,八十具军弩对着打着火把的唐军倾泻出了弩箭。
居高临下的射击造成了不小的效果,唐军倒下了二十多人,阵形都出现了缺口,但唐军毕竟也是边军的精锐,其余手持火把的唐军顿时一声呐喊将手中的火把用力往前面抛出,顿时就照亮了前面,在两边屋顶的左右各十五个吐蕃弩兵就在火光下显露出来。
唐军的军弩就发射了,在屋顶的吐蕃士兵除了四五个见机快趴下身形的,其余的吐蕃兵身上至少都插上了两只弩箭,惨叫倒下。
桑央嘉措眼瞳一缩,这些唐军显得非常的精锐,设在房顶的士兵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就基本损失了。(文*冇*人-冇…书-屋-W-R-S-H-U)
唐军清理了两边之后列成队形往前突进,每走七八步就丢出十几个火把,这时吐蕃的阵形也显露了出来,桑央嘉措将士兵列成了一个圆阵,身后就是上城门的道路,上面全是手持军弩的吐蕃士兵,前面的吐蕃士兵身穿唐军的衣甲,手持唐军的制式武器。
在前军的镇将温烈军一看就吐蕃人是进来的了,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了呐喊之声,一峰之隔的城墙上面传来了唐军跑动叫喊的声音,显然是山道中敌人了,温烈军也是参加过七年前那场血战的人,现在紧急,马上就下令唐军进攻。
稍微宽一点的地方被吐蕃兵的阵形占据,唐军冲出去就会被吐蕃士兵以多打少,温烈军马上让弩兵上屋顶,和桑央嘉措做的一样,占据制高点,能够有效的杀伤对方士兵,无疑唐军对于地形比桑央嘉措手下的吐蕃兵更加的熟悉,而且火把的光线已经将吐蕃兵都暴露了出来。
唐军在抓紧一切接近,队形不乱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扑向了吐蕃兵的阵形,双方的弩兵都没有闲着,都发出了至少两轮弩箭,都造成了伤亡。
双方的士兵迅速接近,然后唐军扑到了吐蕃军的阵形上,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兵器的撞击声,武器入肉的声音,砍断了骨头的咔嚓声,惨叫声,鲜血出来的嗖嗖声,双方殊死搏斗士兵的呐喊声,一时之间城门口血肉横飞,双方每一刻都有战士倒下,唐军是生力军,而吐蕃士兵已经杀过一场了,体力明显的不是唐军的对手,很快唐军就将吐蕃士兵的阵形压扁了,吐蕃士兵的伤亡也越来越大,仿佛下一刻就要崩溃。
镇将刘勇也带领的三百唐军到达了,前面的地形士兵多并不能全部投入,刘勇就只有让的士兵待命。
刘勇找到正在前面指挥士兵进攻的温烈军,说道温镇将,还没能拿下这些吐蕃人?山道里面来了大队的吐蕃军队,梁镇将已经在城头跟吐蕃人打起来了,吐蕃人舍命都要往里面冲,这边一定要尽快的拿下,否则就危险了。”
温烈军说道我了,请刘镇将为我掠阵,我亲自带队冲击对方,今日不夺回城门,就是死。”
说罢温烈军拔出腰间的横刀,身上的甲叶作响中举起横刀大声喝道弩兵尽力压制,所有人跟我冲,杀…”说罢一马当先冲向敌阵。
吐蕃人本来就已经有些吃不住唐军的猛攻了,这时温烈军带人一冲,顿时吐蕃士兵出现了崩溃之兆,刘勇马上带着的士兵往前移动,准备随时接应,刘勇的脸上露出了喜色,只要将这里的吐蕃人击溃,石堡城就可无恙了。
突然城门洞中发出了呐喊,一队吐蕃兵高举着刀枪杀了出来,正好对着温烈军进攻吐蕃人的侧面,这样的进攻并不会引起唐军的混乱,但是所有的唐军都心中一沉,难道外面的吐蕃大军已经突破了梁芳亮的拦截冲进来了?
唐军的气势为之一沮,这一停门洞中杀出来的吐蕃人就冲进了唐军之中绞杀了起来,温烈军迅速的转身,连斩了两个吐蕃兵,带领十几名唐军士兵挡住了冲来的吐蕃兵,这时唐军才看出来这一股从门洞中冲出的吐蕃士兵只有五十来人,温烈军马上猛烈的反冲。
但是刚才那个停顿给了将要崩溃的吐蕃军喘息的机会,所有的吐蕃士兵都往上城的通道收缩了,这下唐军要攻上去就只有一阶楼梯一阶楼梯的杀了,楼梯极为狭窄,至容得下两名唐军仰攻。
温烈军此时怒发如狂,将攻来的这一队五十余人的吐蕃士兵杀得人头滚滚,温烈军一刀劈向面前的一个吐蕃士兵,眼看这名吐蕃士兵就要身首异处,一把横刀呛的一声架住了温烈军的横刀,一名吐蕃将领双手持刀架开了温烈军这一刀,正是多吉扎西。
多吉扎西又跟温烈军交手几下,就退往了吐蕃人占据的楼梯,眼前的形式非常危险了,刘勇立即将的弩兵都调了出来,和温烈军的弩兵一起向阶梯上的吐蕃人疯狂的射击,吐蕃人不断的往楼梯上滚落下来,有两个死角弩箭射不到,吐蕃人就牢牢的守在了那里。
刘勇一把拉开前面一名唐军,这名唐兵面门上中了一弩,已经死去了,刘勇大喝一声冲前,将刺来的两把长矛格开,格开长矛的时候刘勇手中的优质横刀就砍断了长矛的木杆,随后刘勇用手中的盾挡在前面,挡住了两只弩箭的偷袭,飞快的一长身,被砍断长矛的两名吐蕃士兵鲜血飞溅中重重倒地,都被刘勇割开了喉咙,刘勇往前一冲,已经站在了城门上面。
这时刘勇身后的楼梯上已经布满了尸体,双方的尸体几乎将整个上城门的楼梯全部遮住了,刘勇就是踩着尸体冲上来的,他和温烈军的人轮番攻击,终于上了城墙,陈忠和也到了,在后方亲自督战,唐军付出了重大伤亡攻上了城头。
陈忠和看了大喜,马上派出手中最后的力量去城墙上,这时桑央嘉措手中只有二十余人了,他带了十几个人守住一个绞盘,多吉扎西带领了差不多的人数守住另外一个绞盘,唐军的攻击像疾风暴雨一般,将近四百人的吐蕃士兵现在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人了,桑央嘉措身上受了十几处伤,多亏了他那件穿在里面的缀甲才只是受到了皮肉伤,不然桑央嘉措恐怕已经伤重而死了。
不过现在桑央嘉措的状态也不好,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失血让他的眼前都比较模糊了,桑央嘉措用力握了握手中的横刀,难道就这样功亏一篑,要死在这里了?桑央嘉措视线有点花,门口冲进来了两名唐军,马上房中的吐蕃士兵冲上去,两名唐军倒下了,又有两名唐军进来了。
桑央嘉措眼中这一幕就像是不久前吐蕃兵做过的,不过现在颠倒了,变成了唐军攻吐蕃人守了。
城下的石堡城守将陈忠和大声喊道马上攻下绞盘房子,放下闸门,温烈军刘勇你们两个在干,要快啊。”
陈忠和这是关键时候了,在城门耽误了这么长,城上的一千多人已经尽力拖延后面吐蕃大军的脚步了,整个石堡城守城军队只有一半在城上,这是非常危险的。
陈忠和正要催促的亲兵也上城墙加入攻击两个绞盘室,突然看见城门洞中冲出来一个人,这人身穿露出胸膛的皮袍,左胸一面铜护胸,手中提了一把刀身宽阔的大刀,头上戴了一顶皮盔,是明显的吐蕃士兵的打扮,这名吐蕃士兵看见了陈忠和,陈忠和身边剩下的唐军也看见了这名吐蕃兵。
这个吐蕃兵突然嚎叫起来,门洞中走出了打扮和这名吐蕃士兵差不多的无数的士兵,陈忠和看着这层层叠叠的吐蕃士兵,心中一阵苦涩,陈忠和,今日不但失去了石堡城,性命也丢在这里了。
然后吐蕃士兵蜂拥冲进了石堡城,将石堡城全部淹没,是役唐军石堡城两千四百名守军全军覆灭,守将陈忠和战死,投降的六百名唐军全部被斩首,吐蕃军则损失了五千余人,主要就是通过伽达多山道损失的,唐军最大的破绽就是石堡城的城门被夺,吐蕃军踩着人的尸体冲进了石堡城,结果唐军越打人越少。
石堡城在吐蕃失去它近八年之后,又回到了吐蕃人手中,吐蕃人得到了石堡城就又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除了眼前的两座城堡之外,在这片平原上面没有能够阻止吐蕃大军的力量了,吐蕃人有能够觊觎富庶的大唐了。
第二卷望长安完。
第一章 新的起点
第一章 新的起点
又是一个新年,天上的雪花还在飘飘洒洒,但是一点也没有影响安西大都护首府龟兹城的节日气氛,街道上人潮如织,身穿皮袍深目高鼻一看就是异族的人大摇大摆的在城中逛着,摆摊的,叫卖的,左右街道上的店铺都挂出了象征吉庆的红招帘,对这些外族人似乎也完全不惊奇,反而这些人才是商贩们最喜欢的客人,凡是有这样的民族进入到店铺中,伙计掌柜的热情仿佛要透出店铺传到街面上。
还有一种人更加的受欢迎,就是一身唐军打扮的军人,这些军人哪怕并没有顶盔贯甲,走在街道上也是挺胸抬头,那种精气神完全体现了出来,不管是年纪较大的老兵还是脸上稚嫩的新兵,似乎都从心底中焕发出一股朝气,同时这些军人也是腰包最鼓的,要过节了,除了两万守边的边军,其余的四镇的军人都得到了轮休的待遇,也就是有三到五天的休假,这在整个大唐军中是没有的,凡是当兵吃粮就没听说过还给假的。
难道不怕士兵给了假就逃的没影子了?但在安西这样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军人的待遇远胜务农或者放牧,李佐国已经通过大通商行的股份化将整个安西的军人集团捆绑在了一起,所有的正军,也就是真正通过了考核的战士,就能够除了朝廷给的月饷还能够拿到一份是朝廷月饷四倍的银子。
这份钱没有一分克扣足额拿到军人手中,而且每次出战都会有可观的战时红利发放,这个钱可能就是一年所有饷银加起来的好几倍,换句话说就是一旦打仗,那么安西参战的军队的每一个士兵在战后就会拿到几年的饷银收入,所以安西现在的部队都是非常渴望战斗,有仗打就有财发,这种质朴的思想是底层的士兵的想法。
而对中高层的将领军官李佐国则是采用的股份制,只要将领军官们没有死,那么到了年末就会有一笔可观分红,当然这个股份是不能够继承的,只有官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按照官职来发放,所以现在的安西的唐军可以说是一只用胜利和黄金浇灌的钢铁雄师,所有的军人的利益都在李嗣业和李佐国父子手中,要说父子两人是安西实际的控制者也不为过,至少很多唐军的士兵就认为这个国家最大的统治者就是李嗣业,这种观念最多的出现在各民族组成的军队中,特别是突厥人和后来合兵进安西的呼罗珊地区征来的士兵中。
对于李佐国来说,纯粹的和这些普遍是文盲的士兵讲爱国啊之类的大道理根本不是能够叫他们战时能够拼死向前的理由,只有一个士兵拼死作战之后能够明确的能够得到实际的利益,还有战死之后的家人能够得到,这才能够让这个战士迸发出无比的勇气在战斗的时候拼命作战,严明的军纪也让所有的唐军战士,前进战斗,哪怕战死得到的也多,胆怯后退,不但要受到军纪严惩,所有的优待家属的待遇全部就没有了,不但家族蒙羞,一样的保不住性命。
军队是李佐国最注重的地方,军队也是安西大都护所有适龄的男子向往的地方,一旦成为了安西大都护唐军的一员,不但的所有问题解决了,家里也能够得到最好的待遇,只要是军属,就能够免费得到十亩地,一些家畜,还有所在的村子会派人帮你修建房子,还有五贯的安家费,一个人成为了大唐的军人意味着全家人都解决的温饱,在西域这块人命比不上牲口的地方难道不是一个打破头都要争抢的机会吗?
不管大唐的百姓还是后来加入大唐的各个民族百姓,李佐国时不时的都要感叹成本实在是底,安西的人民实在是淳朴,在这些人看来简直是天堂一般的待遇了,对于李佐国来说这样的条件就能够让士兵舍生忘死简直是太便宜了,李佐国现在这样也是有底气的,他现在手中的财富非常惊人,两次对外战争胜利带来了非常庞大的财富,加上几年不断扩大的贸易,负担现在军队规模不算吃力,原来桎梏军队扩张的就是粮食,安西虽然地域广大,但是并不是一个产粮的地区,现在这个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在安西的几条河流其实是发展农业的最好保证,原来农业不能发展的原因就是这些适合农耕的地区也适合放牧,草原部族的袭扰导致了根本没有办法在这里进行耕作,现在却不一样了,来自草原民族的威胁消失了,在李佐国大力提倡的开垦农耕的政策下,现在疏勒靠近赤河的一线成为了一个大的产粮区,而且李佐国利用后世的一些经验结合起来实现了立体农业,也就是畜牧、养殖和农耕结合的立体农业,连续两年的大丰收不但充盈了粮库,也让所有的安西子民安心了,手中有粮心不慌,不但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还真正的改善了饮食结构。
原来的安西汉民吃的是粮食,就单纯的粮食,菜品非常的少,最多过节的时候打牙祭吃到点肉,一个壮劳力要吃饱一天就要吃掉两斤半的粮食,而草原上则是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然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使草原民族要吃饱成为了一个非常奢侈的事情,现在农牧结合的效果就是加上了各种蔬菜、禽蛋、肉类和奶制品作为辅助,一粮食作为主食,一个壮劳力一天只要八两粮食就能够保证吃饱,而且营养均衡的结果就是体质的改善。
现在李佐国的士兵基本没有夜盲的出现,而且耐力和力量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李佐**营中见到最多的就是肩膀上能跑马的壮汉,李佐国现在头疼的是要引导这些精力过分旺盛,雄性荷尔蒙分泌过多的军人,于是本来只是在民间游戏的李佐国发明的橄榄球正式成为了军中休闲娱乐,最主要的发泄这些军人精力的运动却是自由搏击了,本来李佐国还担心出现费战时伤亡而导致士气下降,不过李佐国显然低估了这个时代人民的勇烈,每年死于军中自由搏击和橄榄球游戏的要超过五十人,受伤而导致退伍的军人超过一百人,但是还是没法阻止军中的军人对于这两样游戏的喜爱。
所以李佐国也就听之任之,只是一再严令凡是进行这两项运动时一定要穿戴护具,不过李佐国有命令,下面的一伙将领却都是这两项游戏的忠实拥护者,特别是李护为首的悍勇分子,上球场不带盔甲护具,自由搏击不戴防具,说是就喜欢鲜血飞溅鼻青脸肿的样子,说这样有成就感,李佐国也喜欢,这一个命令也成为了李佐国所有命令中唯一一个执行得根本不彻底的命令了。
疏勒本身的积累已经非常的雄厚,随着年前李嗣业顺利的成为了安西节度使,安西大都护,骠骑大将军,疏勒的一系列政策迅速的向安西全境推行开来,李嗣业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安西的所有军权掌握手中,民政也沿用了疏勒的成功经验,百姓是最现实的,谁给了他们好日子过他们就拥护谁,就听谁的话,不管是汉人也好还是胡人异族也好,一句话,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才能收获民心。
在击败了大食军队占领了安齐斯关之后,由于泽尔法尔和艾卜穆斯林面对国内争夺王权的战争,泽尔法尔主动联系李佐国签订了大唐和大食的贸易协议,同意双方关税降低,同时大唐的商人在大食拥有各项优惠权力,包括大食当地的官员不得处置犯法的大唐商人,必须交由大唐来处理,不得随意增加或者减少对大唐商人所收的税收,大食商人在大唐则不享受以上的待遇,这样单方面的协议可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泽尔法尔咬着牙齿还是答应了。
原因就是在争夺王位的战争中,他继续大唐方面的支持,李佐国贩卖刀枪铠甲给泽尔法尔支持他进行大食内战,同时还卖给泽尔法尔军粮,军粮才是泽尔法尔最急需的商品,李佐国显然并不希望大食人很快决出胜负,他悄悄的命令手下避开安齐斯关的这条商路,走现在的塔吉克斯坦方向进入大食,重新开辟了一条进入大食的商路,不过运送能力远远的不如安齐斯关这一线了,李佐国的代理人汴安汴老板联系上了泽尔法尔的叔叔,正和泽尔法尔战斗且战局不利的易仆拉欣阿拔斯。
于是,李佐国幸福了,体会到了后世花旗国严守中立两边贩卖军火的好日子,内牛满面的数钱数到了手抽筋,而大食的战火却是越烧越烈,基本上整个国内都被卷入了这场内战之中,处于大食西南的易仆拉欣政权和处于东北以塞萨尔为基地的泽尔法尔政权展开了殊死的较量,李佐国就这样开始消耗起了大食的力量。
泽尔法尔和艾卜都怀疑李佐国在暗中支持敌方,但是李佐国可不会承认的,宁叫人知不叫人见,反正没有证据嘛,至于死于战火的大食人,笑话,又不是大唐人,李佐国有必要付出同情心吗?如此消耗大食国力的事情可是等都等不到的,何况还能两头赚钱,军火商才是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啊,李佐国这时深深的了。
这一年安西大丰收,各族人民大团结,眼看新年又快到了,所有的民族现在都开始过汉族的新年,这也是一个好现象,节日的气氛浓厚了,李佐国带着的妻妾来到了龟兹过节,小云已经要临盆了,本来李佐国是不想到龟兹的,生怕小云出事情,不过龟兹到疏勒的新路现在建好了,坐在马车中也没辛苦的,何况带上了足够的医师,在十多天的旅程之后小云顺利的到达了龟兹,没有意外。
李佐国的母亲在秋季给李佐国添了一个,李嗣业老来得女,高兴得不才好,当真是稀罕得不得了,李佐国的另一个可是嫉妒非常,连说老爹偏心,*的名字叫李茹,李佐国专门去看过,映象中就是雪白*粉嫩的一团。
李佐国在龟兹的都护府中的后院,此时天气寒冷,李佐国却精赤了上半身,露出了已经是雄壮之极的肌肉,手中一边一个拿着硕大的两个精铁做成的石锁,每一个的份量都达到了一百五十斤,两个铁锁像没有分量一般随着李佐国双手的运动划出一道道的圆弧,李佐国身上的肌肉轻轻的颤动着,腾腾的热气从身上冒起,李佐国保持这样的运动已经接进一个时辰了,下身穿的棉裤已经有汗渍出现。
李佐国缓缓的将两个铁锁放在地上,抖了抖双臂,双臂发出一阵劈哩啪啦的爆响,随后李佐国做了几个拉伸的动作,身上也发出了骨节的爆响,转身走到院中的一口水井边上,李佐国动手将井中的水提了一桶上来,先用地上的雪就在身上摩擦,直到全身都红了马上提起水桶将一桶冰凉的水往身上一浇,腾腾的热气从身上散发,就像是一口烧开了的热水,李佐国拿起边上石桌上的毛巾就开始擦去身上的水,一边走进了修在院中的一座木屋。
木屋中接着管子,小半桶热水冒着蒸汽,李佐国进去后就脱去了全身的衣物,拿起屋中挂在墙上的一个小木槌在管子上轻轻敲击的两下,随后管子中流出了滚烫的热水,注入大木桶中,李佐国随后跨入桶中开始洗澡。
神清气爽的李佐国身穿棉深衣,足蹬木屐,在木制的回廊中往住的小院走去,整个都护府都被白雪掩盖,园林假山和池塘现在都一个颜色,白色,李佐国是去看的妻妾,小云现在因为怀孕将要临盆的原因,整个人都胖了两圈,尖下巴都变成了圆的。
李佐国的木屐在木板路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整个院落中仿佛就只有他一人在走动,显得非常的静寂,李佐国推开一道木门,进到了住的院中,一进屋子李佐国就看见父母都来了,母亲怀里抱着的*,七八个妈子和丫鬟正在往楼上进出,李佐国心中一紧,难道小云要生了?
李佐国连忙上前几步,连对父母行礼都忘了,就问道父亲母亲你们了?难道是小云?…”
闻氏白了李佐国一眼,说道你父亲说你练功的时候不要去叫你,小云今天早上起床时候觉得肚子难受,于是就去叫了医师和产婆,都在这里候着了,只有你还慢悠悠的。”
李佐国大喜难道是要生了?还没有动静?”
闻氏嗔怪道哪有那么快,今天估计要到晚上了,时候是差不多了,你就等着做父亲吧。”
李佐国闻言高兴万分,一张嘴裂开来就合不上了,终于有血脉要在这个时代诞生了吗?李佐国不要形容现在的心情,混合了期待、感动、急切等等情绪,浑身的血仿佛都开始不受控制的滚动,李佐国感觉的脸上发烫,估计脸都红了吧,不过李佐国不在乎。
边上还有一个只咧着最笑的就是等着当爷爷的李嗣业李大将军了,他甚至比妻子闻氏跑来得还快,本来正在前衙主持新年封印的事情,结果听到了后面传信说是小云怕是要生的消息,顿时一向威严的李都护,李节度使,李大将军一溜烟的就不见了,连个招呼都没打,丢下了一众面面相觑的文武官员,正当文武官员不是继续还是等着李嗣业的时候,总算李嗣业还没有将他们忘光了。
一个都护府的仆从出来告诉段天和,叫段天和主持封印仪式,才让这个尴尬了。
段天和弄完了这些事情就第一赶了,结果一等就陪着李嗣业父子一直等到了午夜,午夜的时候小云就出现了阵痛,早有准备的李家立时忙碌了起来,闻氏亲自坐镇,阿丽儿和小环指挥手下众丫鬟婆子,烧热水的烧热水,帮正在叫得声嘶力竭的小云擦汗的擦汗,不时的给小云灌上一口参汤一保持体力。
此时帮不上忙的李嗣业父子就在前厅来回的踱步,段天和端着一碗茶好笑的看着父子两个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走来走去,两父子长相并不是很像,李佐国的相貌要体着闻氏一点,多出了一分文秀和儒雅,但是身材父子两却是像极,都一般的高大魁梧,都是虎臂熊腰,肩膀的宽度似乎都一样,最像的段天和认为是气势,父子两人都是军中军人的气质,不怒自威,越来越有威严,李佐国尤其突出,现在很多原来李佐国提拔的将官在李佐国面前感觉压力很大,似乎李佐国一个不高兴的眼神也会让这些将领心惊肉跳。
第二章 喜得贵子
第二章 喜得贵子
段天和也有这种体会,不过今日父子两的威仪全部丢得不见踪影了,两人脸上就只剩下了焦急和期盼,像两只关进了笼子的猛虎一般,下面的丫鬟和婆子都不敢往父子两的身边经过,都躲得远远的。
李佐国一颗心忽上忽下,现在生孩子就是一道鬼门关,不像后世还能够剖腹产,要是一旦难产很可能就是一尸两命,李佐国越来越焦躁,后面基本上听不到声音,只看到下人来来回回。
李佐国实在忍不住了,一把拉住刚从屋里出来的一个婆子到底样了?都一个时辰了,还没有生出来?”
那婆子被李佐国下了一大跳,不过还是回道已经力竭了两次了,孩子太大,还没有出来,不过见到头了。”
李佐国放开这个婆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